南 武 贅 譚 2

南 武 贅 譚 2

十四

箬萊人賴國康與平遠謝上逵共據平遠五子石抗清多年。箬萊,今更名育才。上逵,舊志訛作上達,為謝志良子。據《寧化志》:志良於崇禎元年就撫于惠潮道,官以把總。五年,鍾淩秀弟復秀復叛,上杭賴其勳戰死,志良曾率兵追賊。《明鑑》:隆武二年八月,督師楊延麟守贛州,有“參將謝志良擁眾萬餘於雩都”之文,是志良固明官也。當武平已降,鎮平未下,志良率兵破所城。上逵繼父志,據五子[1]石抗清,固不得以賊目之。《志》云:其地“密邇禾坪隘(即今和平區也),出沒無常。邑令朱之錕調兵措餉[2],統領鄉勇,會同江西、廣東官軍[3]協謀攻圍,擒謝上逵等賊首,國康走死。”《潮州府•征撫》云:“謝上逵,平遠五子石山賊也。順治十六年冬,糾武平賊賴國康、鎮平賊徐黃毛、程鄉賊古洪、長寧賊曹子元等,沿鄉剽掠。十七年正月,破武平橫坑圍,乘勢攻鎮平。縣令葛篤彝請剿。二月,閩兵自武平進,潮兵自東石進,官軍敗績,千總顧名泰死之。義民丘大旭、王承宰復統鄉兵助擊。上逵奔仙人床,與五子石犄角。兵壯突攻大塘畲,大敗之,生擒賊党羅滿子等。七月,各營夾攻,雙獲賊陳其義等二十人。上逵勢蹙,夜遁鎮平紅畲筆。同知章文欽、遊擊陳美誘縛之。械至潮州,磔於市。”獨不及國康,《志》云走死,亦以其後不出而虛報耳。《軍籍氏族稿》有侯應貴裔,居五子石,疑亦相從赴義而留居也。大埔溫遷敬丹銘為余老友,輯《明季潮州忠逸傳》,于《謝元汴》末附論云:“考順治十六年,正永曆在滇潰敗之時,亦即鄭成功圍南京之歲,謝上逵之兵必為同謀牽掣清兵而起,絕非無意義者可比。觀其所部,隊眾聯合六縣。閩潮兵二路進攻,敗績喪將。其勢不小,使非鄉兵助擊,亦未易遽敗。雖其起過遲,其勢太孤,即使能延旦夕,亦無救於明室之亡。然盡臣子一日之心,固不得不爾。”其評謝上逵也,至矣!而賴國康獨神龍見首不見尾,豈不智哉!

[校注]

[1] 子——《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萑苻志》(康熙版)作“指”。

[2] “邑令”句——《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萑苻志》(康熙版)作“邑令朱之焜調兵設餉”。

[3] 官軍——《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萑苻志》(康熙版)作“軍官”。

十五

高梧白雲山明義士賴崧,字維申,邑廩生。國變後遁跡此山石巌。攜二舒鳧往,日啖二鳧卵自給。嘗作《别家》、《别妻》、《巌居》、《勵志》諸詩。其《别妻》曰:“勁草耐狂飆,不為飆所拂;堂堂大丈夫,不為威所屈。結髮本同心,我行爾無艴。吾脰原可斷,吾髮不可刜。生當復來兮,死當長相依。嗟乎!卿不見文、謝二公被虜後,成仁取義揚光輝。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巌居》曰:“此山無蕨嶶,介石自崔巍。日啖雙鳧卵,自足療吾飢。鳧能解人意,長傍此山飛。不隨流水出山去,惟隨夕照入巌扉。傷哉!故國荒涼事己非!吾戴吾髮衣吾衣,離家别室不願歸。惟與雙鳧日相依,終此生兮任化機。”漳南道張嶙然勸諭下山,誓死不從。鄉黠謝漢仲取其首以獻。嶙然憫之,傳其妻謝至,歸其首,給銀令殯葬。杖漢仲幾斃。妻無[1]嗣守節,蒼頭招生守義不去,願供役令。人以為節義所感云。鄉人邑庠熊楚風有《賴義士嘗田碑記》,為保存遺田而作,中云:“夫死忠,婦矢志,又無遺嗣,以稍慰一二。僅蒼頭供使,令不忍去。困頓窮簷,皎首以報室主。此真無所為而為苦節以成其夫之美者也。”楚鳳之子湘請于諸暨楊戒為之傳,自為啟,廣征詩文,復募建祠亭於白雲山石巌而為之序。楚鳳父子可謂篤於義矣!乾隆初,邑人李夢苡有《白雲山懷賴義士口占》:“白雲自去來,石室人何處?佇望立孤峰,秋山落日暮。”余屢過高梧,未登此山。二十九年以修志寓武平,義士族裔鴻音印刷遺詩、事略輯存,為題一詩云:“夷齊創逸民,義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幸不遭殺戮。哀哉賴先生,志欲追芳躅。身為明諸生,時值明社屋。故園雖已非,不忍事異族。棄家遁白雲,采薇不盈掬。偕隱二舒鳧,生卵日充腹。物能詳人意,依依不出麓。嗟人不如物,獻媚甘肆毒。斷脰志早決,惟頭不可禿。小人妄為惡,志士成仁速。一死雖不同,大節媲孤竹。迄今讀遺詩,就義籌之熟。峨峨白雲山,高風千載沐”。

[校注]

[1] 無——原稿作“撫”,似誤,據後文似當為“無”。

十六

謝廷擢,字衷白,天啟二年恩貢,任淳安主簿。二京破,唐王立於福京,駐蹕建寧。趨赴行在,上中興方略,擢兵部職方司主事。鼎革後,晦遁荒山以終。有像贊云:“老謝老謝,儀容蘊藉。天啟承恩,淳安宣化。致政歸來,林泉偷暇。痛乘輿之播遷,復矢志而上馬。爰入芝城,躬謁鑾駕。哭丹墀而上書,逢伯樂而增價。特授職方之司,期恢復乎天下。運祚告終,蠟更周蠟。欲盡忠而靡由,遂耄遜於荒野。甘受困窮,風同瀟灑。問世事之如何,此老但笑而不話。歴敘生平,玩其詞蓋。廷擢所自述也。”

十七

武平于宋即有特奏名二人:一為元豐八年劉易簡,官龍川丞,見《寰宇志•府志•紹興八年》。一為嘉定十六年鍾自強,官龍巌尉。在南宋,文化遠在上杭之先。明代進士僅二人,一為劉隆,在永樂二年。一為何志道,在永樂四年。其後二百五十年無舉進士者,文物亦黯澹矣。清代進士六人。周廷槐之父子皆舉于鄉;三代科名,亦上杭所無。乾隆元年,李夢苡保舉博學鴻詞,尤為翹楚。乃邑志失修二百五十年所傳。康熙志成於三十八年,知縣趙良生又極疏略,自序云:“自春組[1]秋,剞劂告竣,僅六七月。”急於速成可知,雖言“甯詳毋略”,然往往失之過簡。又於前志多所刪節,如《府志•孝義》載:“李子穆,天順七年,草寇竊發,鄉多脅從,惟子穆闔門守正,遂俱遇害。”趙《志》乃云:“愚直無文,天順七年寇發,守義不屈,卒遇害。見郡志。”沒有“闔門守正遇害”之跡,云“見郡志”,《郡志》具在,固不如是也。豈以其“闔門守正遇害”遂謂“愚直無文”乎?又“義烈”林大善,云“多謀奇中,險譎異常”,此何語也?豈志傳所宜言乎?《武志》倡于知縣徐端,在明成化四、五年,升縣四百七十餘年始有縣志。宋元以前之闕略,固無足怪。其後知縣巢之粱己遷秩修於府館。在崇禎五年,知縣劉昈重修。今徐、巢、劉三志俱佚。舊志云:唐天寶元年為龍巌地,至開元時置汀州;偽閩交泰四年並鎮為場;南唐為沙縣地,屬劍州。直無一是處,開場屬劍州己辨見,開元、天寶年號先後亦倒置,其他可知也。

[校注]

[1] 組——《武平縣志•重修<武平縣志>序》(康熙版)作“徂”。

十八

舊志有《人物志》,又有《人物表》。《漢書》“人物表”橫列,此特傳耳,殆以志不可稱傳而改為表,取表著之意,非志體也。《人物表》首列劉隆全志,不詳科舉之年,“進士”下僅載“浙江道御史”;“列傳”則書“副使”;《表》則書“擢西台,巡浙”;《志》但書“授南昌推官,擢河南道御史”;縣前橫街牌坊則書“山西都察院升大理寺卿總督邊儲”:無一相合。隆字守庸,湘[1]坑湖人。志局幹事劉搏九,其族也。致書湘坑湖,詢之得復,書云:“建文四年鄉舉,永樂二年會魁二甲進士。授江西南昌府推官,調廣西太平,擢河南道監察御史,復命巡按浙江。值太監黃金董課肆虐,民不堪命,青田民潘盂吉等殺之。事聞,成祖震怒,將屠其邑。隆奏誅首惡、宥其餘,青田民立石頌之。宣宗朝,擢山西按察司僉事。英宗即位,推恩贈祖父母,封父母如其官,進隆階奉政大夫,錫之誥命。時邊儲多缺,隆設法勸徵[2],邊儲以足。升大理寺卿,總督邊儲。居家置義倉,以贍宗族。”乃據之以參訂舊志,而為之傳。正統元年九月十八日給三代誥軸尚存,綾質厚如制錢,今其後人,世保守之。隆登第三十餘年,父母健在,可謂家庭幸福矣。

[校注]

[1] 湘——《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民國版)作“雙”。

[2] 徵——原稿作“懲”,似誤,據文意似當為“徵”字。

十九

《人物表》[1]不以其人先後為次,非志體也。劉隆之後,次以王瓊,云“瓊字良玉”,“由歲貢任南京兵馬司”,“膺薦[2]授兵部主事,奉敕提督江廣福建軍務,凱旋致政。念縣治無城郭,學宮坐偏東[3],遂請於朝。朝命[4]下,助金以築城,捐宅以遷學,任勞任怨,期年而就緒。”云云。不特遷學、築城前後倒置,知縣遷學在成化四、五年,築城在弘治十三年至十五年。而“奉敕提督江廣福建軍務,凱旋致政”尤為向往虛造。據知府蔡余慶《增築縣城記》云:“成化間,安遠、程鄉劇盜錯雜,荼毒百姓,焚蕩廬舍,桴鼓日聞,民攜父母妻子竄伏山谷,莫克聊生。庠士王瓊疏奏築磚城,不報。弘治十一年,瓊授兵部主事,奉敕參贊巡撫金公澤、鄧公廷瓚軍務,復疏極言居民流離狀,上惻然可其請,下其事於金公澤,擴築磚城。王公幼有任天下之志,嘗捐其居以改學宮,而茲復助八百金。”是舊志並蔡《記》未閱矣。

[校注]

[1] 《人物表》——指《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康熙版)。

[2] 膺薦——《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明•王瓊》(康熙版)作“薦”。

[3] 偏東——《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明•王瓊》(康熙版)作“東偏”。

[4] 朝命——《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明•王瓊》(康熙版)作“命”。

二十

往年編訂永定陳子恒先生咸政《星聚樓文集》有《與長汀黃藻軒先生冕南書》,陳時為龍山書院山長。書云:“前所論武平舒冕,府志並無此名,未知已詳縣志否?”考《敬齋文集•與周時可書》云:“蒙遣武平舒冕從劉文剛受經,卒業後復從居仁遊,與入白鹿洞,月餘方歸。後生輩如此人之志,亦不多見。”又《與張廷祥書》云:“武平舒冕來從先生遊,吾道中得。此人有望者,尊兄開示其用功之要,幸甚!”後數年.復與廷祥書云:“舒冕别後有音問否?不知親函文時如何教他做工夫?”云云。“弟想此人必有心正學,故遠地求師,獨未知其後來成就如何?院內無武平人可訪問,見武平紳士時請試探之,如得其略,立一小傳,俟采風者擇焉,亦吾輩之幸也!”按:冕字廷瞻[1],居武平所,府志入“孝義”。云“以貢入太學,嘗游胡居仁之門。閨門肅穆,三世同居。父母歿,廬墓三年,人欽其孝。”陳謂府志無此名者,考之未審也。《人物表》所載與府志略同,云其名附見《理學名臣錄》。舒氏,撫州金溪人。明洪武中,舒員七奉調駐所,世為軍籍。明代鄉舉二人:弘治十七年舒綸,正德十四年舒胖。貢出仕者十餘人。舒經,富甲一時,號稱銀王。固極盛之族,清代稍替,今尚有百餘丁口。

[校注]

[1] 瞻——原稿作“贍”,《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明•舒冕》(康熙版)與《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明•舒冕》(民國版)均作“瞻”,故改。

二十一

鍾氏為邑望族。累世簪纓,舊志不詳。其世系一門之盛,莫得而考。嘗見在城鍾氏所抄傳狀志銘,鍾瑄一家為極盛。瑄,字萬英,郡廩生,入《孝義》志[1],卒年九十六。子鴻,孫天爵,曾孫龜齡、鶴齡,俱入《人物表》;玄孫明奎、祥奎、元奎,俱載《例貢》。鴻,以貢任上饒丞,民有“真父母”之頌。正德間,懸繩寇發,三省協攻,多所株連。鴻力辨其受誣者,全活其眾。卒年八十七[2]。天爵,以貢任平樂推官,諸徭猖獗,上《平蠻八策》,當道採用。既平,慮為後患,設昭平、廣運、足灘三堡,輪軍戍守。署富、賀二縣,平服有功。告養,歸縣治。後官山崩,城將壓,築塹護之。城南缺水,農苦旱,築陂灌之。嘉靖中,廣寇復發,南鄉多被脅從,當道議用剿。天爵言於守備俞大猷,盈塘、巌前得免兵禍。居官僅六載,而里居四十餘年,卒年八十三。龜齡、鶴齡皆於嘉清三十八年從征三饒。龜齡以功授撫州照磨,未赴任,卒於京。鶴齡以三策上幕府,海道副使譚論[3]奇之,任鄭州州判,築堤有功。卒年八十。明奎為龜齡子,以[4]庠入南雍,選授南京五城兵馬副指揮使[5]。有妖僧左道惑眾,村民延至家,乃與其婦通,村民自外歸,僧方擁婦臥,倉皇誤易服起,執之官。明奎曰:“盍嫁諸?”村民曰:“不願也。”明奎賞以金。置僧與婦於法。聞龜齡喪,奔赴櫬歸,連丁母喪,遂不出,卒年六十。子孫多列庠序。祥奎官四川大足縣丞,元奎官河陽州州判[6],皆鶴齡子。鍾瑄子、孫、曾、玄居家服官,皆有所表見,可謂能世其家矣!

[校注]

[1] 入《孝義》志[1] ——指《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孝義•明•鍾瑄》(康熙版)

[2] 八十七——原稿如此。《武平縣志•卷之九•人物表•明•鍾鴻》(康熙版)作“八十”,《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明•鍾鴻》(民國版)作“八十七”。

[3] 論——《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明•鶴齡》(民國版)作“綸”。

[4] 以——《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明•明奎》(民國版)作“邑”。

[5] 副指揮使——《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明•明奎》(民國版)作“指揮副使”。

[6] 河陽州州判——《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例貢•明•鍾明奎》(康熙版)作“昆陽州同”;《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民國版)作“昆陽州同(舊志《例貢》),譜作‘河陽’”。

二十二

城南世忠祠為巌前練廷相征倭死事而建,所塑遺像乃一少年儒生,風姿秀爽。祖錦綸,父弘,皆平賊有功。錦綸葬巌東數里。十五年,墓為奸人所發。復葬,余為表其墓,曰:杭武俱與粵鄰。有明正、嘉以前,平遠、鎮平皆未開縣,大盜據而窟穴。出則巌前首當其衝,杭武均罹其毒。忠義之士部署民兵保衛桑梓,以佐官兵之不及,地方倚以為重。迨訓練既久,儼然節制之師,奉調在外多能立戰功、死國難者。當世宗中葉,倭患遍東南。嘉靖三十年後,蹂躪江浙。徵調福兵。吾杭賴公榮華、鄧公子璋,均與浙難。“三十六年冬,揚帆南下泊泉州”之語,嶼倭患遂移於閩。明年六月陷福清、南安。武平練公廷相駐南安死焉。先世皆部署民兵用以保衛桑梓者也。賴之祖曰思智,鄧之祖曰惟端,事詳杭志。廷相之祖曰錦綸,世居巌前,《武志》于廷相傳[1]云:“先是,正德二[2]年盜起,千長練錦綸領兵平殄有功,子弘[3]又擒俘賊首,巡道[4]給以冠帶。”查《萑苻志》[5]:“正德二年程鄉李四子之亂,巌前界口廣賊首陳裕應之,分三十營寨,太肆猖獗。至七年始平。”是公所平殄即李四子之黨,而子弘所擒俘賊首其即陳裕歟?考《杭志•賴思智傳》:“是年武平桂坑賊首吳顯、曾惟茂等聚眾劫殺,奉調統兵搗巢,斬首二百四十有九,乘勝進兵,遏伏支解,贈武略將軍,立祠世襲百戶。”是武平賊首不僅陳裕。又嘉靖二十四年,上杭溪南盜張文政、朱之猴等寇,贛州殺指揮斯邦爵,流劫歲餘。守備俞大猷授義民練弘籌領兵搗其巢,皆誅之。而《武志》不載,豈以無關邑事歟?公與武略皆與平李四子之亂,而二公之孫又皆先後死倭難,豈不難哉?榮華,明史附見《張經傳》,《府志》訛作世華,附見《思智傳》。《府志•廷相傳》不載公事蹟,但云“廷相,國學生,嘉靖丁巳以擒賊功,授冠軍帶。戊午奉調漳泉征倭,已獻馘,受賞,兵駐南安。倭蜂集,率眾力戰,孤軍無援,矢盡失路,赴水死。奉敕建祠立像,春秋祀焉。”《武志》較詳於前,則云:“廷相以生員入監[6]領咨,丁艱,遂不赴部。所居鄰賊穴,素嫻武略,為鄉民保障。”於後則云:“撫院嘉其忠義,給其子守益冠帶功生,命知縣徐甫宰撰文備禮以祭[7]。”惟嘉靖丁巳之賊,“萑苻志”不載,據《林鋒傳》乃廣寇賴楠等也。今武邑南門外有祠祀公三代,額曰“世忠”。歲給錢糧銀三兩六錢致祭,不亦宜乎?公葬巌東數里,俗呼“鶴眼穴”。前代質樸,神道無文,宵小生心,民國十五年夏致遭發掘。罪人已得,重行安葬。裔孫大政,肄業嘉應大學。余忝教授,致族父老意,請為文,以樹於阡。予惟古人於先哲墳壟,禁及樵蘇,過者下馬。以公祖孫父子以勞定國,以勤死事,捍大災,禦大患,合于古七祀之列。一門忠孝與祠卞忠貞同,而白骨一抔竟遭慘厄,亦與卞忠貞同。發潛闡幽,後起之責,爰鉤稽史志,楬櫫大節,俾後之過者,知所式焉!巌前開闢公園於夢香園,設立錦綸學校,建抗日亭,余復為之記。今師長練惕生其裔也。

[校注]

[1] 《武志》于廷相傳——指《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

[2] 二——《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作“七”。

[3] 弘——《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作“宏”。

[4] 巡道——《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作“巡道錢”。

[5] 《萑苻志》——指《武平縣志•卷之九•萑苻志》(康熙版)。

[6] 入監——《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作“奉例入監”。

[7] “命知縣”句——《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義烈•明•練廷相》(康熙版)作“命縣撰文備醴祭於其家”。

二十三

嘉靖三十六年,廣寇賴楠等流劫江西,還經樂畲。和平區橫坑鄉人林鐸有膽力,奉檄禦賊,斬首數十級,獲牛馬輜重甚眾。其時劉金綸、劉皓皆戰死。明年,賊從白鶴嶺還,鐸復挺身,擊走敗賊於河背,乘勝追殺,賊攢槍刺之,後援不繼,猶手刃數人而死。知縣徐甫宰詳請立祠,部准春秋二祀,給錢糧銀,錄其子冠帶功生與練廷相同。是役,劉僑亦戰死。甫宰於三劉皆給以義勇匾額。鐸子茂麟,孫大弘、大疆,隘官、大啟等父子兄弟以勇敢聞。賊往來江廣,必經其地,大疆率兄弟截擊,屢有俘獲。崇禎元年七月,賊長驅至其地,與戰,其侄虧泉戰死。當夜,賊佯退,五鼓復圍其居,大疆被臠肉幾盡而死。大弘逃出,復邀擊,賊眾,被傷七刀,匍匐而歸,不死。知縣巢之梁申請給冠帶。同時,劉嘉興亦力戰死。若林鐸祖孫父子亦可與練氏世忠並傳矣!有鍾運捷者,任團練把總,流寇犯境,捐資募勇,偕弟元捷、雲捷,統鄉眾追擊至永平寨,兄弟血戰而死。邑令義之,請祀忠烈祠。時武平所哨長程可正,亦以永平寨陣亡受旌。

二十四

熊秉廉採訪稿云:賴瓚,嘉靖中征倭寇戰歿,祀杭州忠勇祠,當與練廷相同烈,而舊志缺然。

又,熊守誥,明季起義勤王,歿於贛州。舊志亦不載。其舊譜所載亦僅此十三字云。

二十五

武所危氏。天順三年,危孟魯奉調駐所,世為軍籍。七世孫守志,慷慨有大志。遭婦翁之薄視。讀書龍霽巌,堅志苦學,以貢入南雍,舉應天鄉試。避魏忠賢之禍,不仕。連丁內、外艱,哀毀而歿,蕭然無以為殮。子台宿,諸生,任俠仗義。崇禎初,寇圍城急,與王士信縋城出,陳利害,賊解去。虔台義之,聘至麾下,令諭諸壘。旋為奸人陷死,論者悲之。危氏於明代頗盛,明亡以抗清遭屠戮。孑遺在外,餘肄蕃昌。據《軍籍氏族稿》,今居邑內者尚有丁口一千二百八十餘人。

二十六

吾杭陳於階進士撰《鍾籲雋行狀》略云;籲雋字高崟,崟母為上杭進士李楫孫女,生而風神秀異,有雋才。萬曆三十一年舉於鄉,官黃梅知縣。邑多猾吏奸民,號稱難治,又當贛閩廣往來孔道,送迎日不暇給。甫下車即修學建譙樓,城南為江漲所齧,迫城僅數武,乃障水奠居,工成,民得安。堵邑距九江百里,地勢低窪,車濘馬沒。捐俸築堤數十里,兩岸栽柳,行人德焉。歲飢,飢民鳴鑼樹旗,破米船十數艘。士紳馳告,則曰:“此飢民耳,急之則生變。”出示安民,不之罪,遂帖然無事。廉得惡少數人,貸其罪,使察盜,獲則有賞,誣則加重,盜風以熄。里長楊哲美以生員掌糧櫃,寓土地祠,失錢糧銀百數十兩,將以一女二媳往江西鬻以償。籲雋聞而惻然,乃禱於土地祠。翌日,有人見一老人,越獄牆入跡之不見。籲雋異之。鞫禁之周三甲,不承。拘其婦鞫之,供藏棺木下,掘之,果得銀。趕回哲美,而女媳得全,闔邑稱為神君。暇日與諸生講藝,如家人父子。請提學倍增學額。素知儒童陳瑜文行在外教讀,不及縣試,懸第二人待之,是科瑜果中式。秩滿,復任五年,轉池州府丞。移永寧州知州。家居十六年,幅幃布如寒素,不以一言干有司,家法嚴峻。卒年六十七。四子十孫,游庠食餼,一門稱盛。《人物表》之祖蔭、祖德,皆其子,分别錯出,莫知其為父子也。至於今黃梅,但云築堤、弭盜、修學、建樓,以卓異擢池州郡丞,分符六邑,所在有聲。“建樓”不知何指,“分符六邑”更不知何語。籲雋措置破米船飢民,在他人必張大其辭以邀功,乃處之泰然。鞫糧櫃失銀,若有神助,精神所至,金石為開,所謂至誠感神也。《行狀》敍述勃勃有生氣,而舊志黯然不知,沉沒多少人物矣!

二十七

《人物表》[1]清代首列張亨,字次元,由鄉薦授吳江知縣。處富庶之邑,不以脂膏自潤,撫字心勞,積逋難結,因之去任。圖書以外,囊橐蕭然,松陵士民稱其清潔[2]。自是不復出,可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者矣。按,亨為順治十四年舉人,其去任也不知何時,亦不知何事。讀康熙十三年作《<上杭李魯燼餘集>序》,有云:“五載顛危,焚棄筆硯已久。”是其任吳江五載去職,在十三年以前。“顛危”云云,必遭罷斥,《表》云“積逋難結”,殆如陽城之催科下,以致去職歟?舊志太簡,敘人事蹟皆加雕琢,如作辭賦。若《孝義》志之謝曰惠[3]有云:“香擢光陵,采揚光晉,二子超群[4],國學蜚英。”乍讀之,輒不知所謂。幸謝協纂為其鄉人,知光陵、光晉為曰惠二子名。如此敍述,何能為人寫生而傳其人乎?舊志不載表字、里居,致前哲生長之鄉,後人莫識。大布採訪冊稱:“亨,生大布之張坑,移居象洞之岌背。”問諸象洞人士,未能指證其處。葬地亦無可考。蓋不足徵信矣。

[校注]

[1] 《人物表》——指《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康熙版)。

[2] 潔——《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清•張亨》(康熙版)作“節”。

[3]《孝義》志之謝曰惠——指《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孝義•清•謝曰惠》(康熙版)。

[4] 群——《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孝義•清•謝曰惠》(康熙版)作“常”。

二十八

吾杭家實亭先生嘉穗所著《邇言》卷五載:王員外鵬為余言,吾鄉周襲山先生宰其邑句容時,訪得土棍二三十人,皆籍其名。一日置酒召至縣堂,數其平日舊惡,各叩首請罪。然後諭以改過自新,親酌酒三巡,掛紅鼓吹導出,後皆斂跡,不敢為非。一日公出,遇一土棍于田問,以繖障面,先生大聲疾呼曰:“某來前,爾好麼?”其人匍匐股慄而退,是夜發寒疾卒,人以為膽破云。按,襲山名曆長,與張亨同年舉於鄉。《人物表》[1]列張亨後,云:授句容知縣,履任五載,廉能慈愛。以卓異報,受賜袍服,遷雲南姚州知州。親老,乞歸養侍母。色笑得襄大事,人謂純孝所致。杜門教子,世濟其美。《志》於邑人服官,皆不詳其政績,僅以“廉能慈愛”四字括之,不亦籠統乎?曆長子廷槐,進士,吏部主事,升郎中,曾官錦州同知。孫魯,舉人。上杭趙、顧二《志》“選舉志”皆載周魯云:“武籍舉人,曆長孫,進士廷槐子。曆長、廷槐皆籍武,魯始籍杭也。”吾杭修志郭上屏採訪稿,以曆長墓在水西渡,廷槐墓本杭東門外,謂為在城人。不知曆長父子籍武,魯乃籍杭耳。與魯同時尚有舉人周燕,疑亦曆長諸孫,芳洋周氏。曆長子、孫外舉于鄉者,尚有周天德。明、清貢於廷者八人,官知縣、同知者又數人。文物頗盛,近已稍替矣。

[校注]

[1] 《人物表》——指《武平縣志•卷之九 人物表•清》(康熙版)。

二十九

袁畲鄉人林寶樹,字光階,康熙三十八年舉人。選授知縣,《府志•文苑》作城海,清代無此縣名。《通志•選舉》作海澄,屬福建漳州,清代知縣無官本省之例。採訪稿系奉天海城縣,因道遠不赴,是未出仕也。著有:《四書大全摘要》、《粱峰詩文集》,俱無傳本;《一年使用雜字》,因通俗尚流傳於世;《府志•藝文》載有《靈洞石賦》(採訪得);《募建陳大士書院序》,其略曰:“陳大士先生之始于武平也,譬諸飛鴻印雪,偶留爪痕耳。稽其年譜,二十五[1]即返臨川。以斯地山川磅礴之氣,鐘毓名賢,曾不得其久居,以為斯地文章之主,宜其文物至今尚黯然也。然先生當日,固終身惓惓未嘗忘。蓋人即暫爾僑居,其於山川風景之眺覽,朋友交遊之聚處,如少陵之于杜曲[2],賈島之於并州,事後追維,尚系戀於懷而不能釋。況先生先人入閩已三世,生於斯,長於斯,誦讀婚娶於斯,決歸臨川,豈其本心哉?宜其初歸之日,視臨川如逆旅,反以武平為故鄉也。觀其《典試黔中與馮漳南書》,有云‘象洞為弟胞衣墮地之所,母族、妻族以及友生皆在焉’,其為先生之故鄉晰矣。而復有故國故都之語,何其依風巢南之思,切切如訴也?夫先生以武平為故鄉,則先生即[3]吾鄉之先達也。吾鄉後進,雖風雅未茁,不能步趨後塵,然舉先生之文[4]為不祧之文,固己家為俎豆矣。而俎豆其文者,必俎豆其人;肅其庭宇,奉其琴書劍佩,肖其容貌衣冠,朝夕瞻禮,春秋崇祀,庶足寄其[5]羹牆如見之懷。古之賢流,往往其人已邈,其地不傳,後人雖欲洄溯而無從。而先生則去今未久,猶得按其地而指之曰:‘此大士先生生長之處[6]也’。夫牙以琴著,嚴以釣名,猶有琴台、釣台之建。矧先生生長之鄉,居斯土者,有不慨然想見其人者乎?此先生書院之建,所以不容己也。茲者,先生曾孫凝容、朝容[7]二君,自臨川來,告以先生象洞故居,乃曾王父發祥之地,不忍其跡之泯滅,願一新祠宇,以祀先生。嗟乎!二君克世其家學,表章先代遺書,而念[8]先人之所始生,欲留芳躅於千古,此固賢子孫淵源不匱之思,而亦先生三世居閩,不忘故士之本懷也。昔漢高祖返沛,語父老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千秋萬歲後,魂魄猶樂思沛。’王者四海為家,而乃若是[9],安知先生魂魄,不猶樂思象洞邪?先生有知其歆享於斯土也,必矣!”按:嘉慶末,知縣鄧傳安訪陳大士先生遺跡,記不言及書院。是文亦特擬議,恐未見諸事實。邑人著述,流傳甚少。故特附入《文苑傳》中。

[校注]

[1] 五——《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五嵗”。

[2] “如少陵”四句——《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事後追維,尚系戀於懷而不能釋,如賈島之於并州,少陵之於杜曲”。

[3] 即——《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及即”。

[4] 之文——《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文”。

[5] 其——《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吾”。

[6] 之處——《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處”。

[7] 凝容、朝容——《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凝客、朝客”。

[8] 念——《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又念”。

[9] 是——《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林寶樹》(民國版)作“此”。

三十

武平至今稱才子者必曰李非珠。多無稽附會之談,不足信也。非珠,名夢苡,幼與兄廩生夢蘭齊名。蔡文勤公世遠為其母六十壽序言:“夢苡生一月而孤。母鍾孀居苦志,事耄姑孝,姑不良于行,躬負入出以養。”年六十,雷副憲鋐請為文以壽,蓋副憲與夢苡同為鼇峰書院生,而文勤則鼇峰掌教也。世傳幼時母督之讀,夢苡曰:“吾家窮困至此,讀書何為?”母曰:“汝為男兒何無志氣?吾所以在汝家苦節者,望汝成人為李氏大門閭也!”夢苡遵母教,遂奮志不懈。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文勤以薦。召試,因病不能完卷而歸。六年舉於鄉,未仕而卒,似不永年。著有《西漢獨見》四卷,《西峰文集》三十卷(見通志),經籍今皆不存。楊瀾《汀南厪存集》選詩十一首,是其時集,故尚存也。採訪稿得詩十三首,箴二首。詩皆可傳,頗有唐人風味。如《山行即事》[1]云:“幾重山外路,數里畫中行。古樹穿雲[2]出,枯藤抱石生。媚人花欲笑,齧水石能鳴。未倦遊人意[3],松間月己明。”《寒溪寺》云:“偶出寒溪寺,聊偷半日閑。水驕能怒石,雲動欲移山。犬自孤峰吠,僧隨一鳥還。悠然清磬響,風起萬松間。”《山居晚眺》[4]云:“西峰日暮立柴關,如畫川原一望間。村樹拖煙斜抱寺,溪雲含雨半遮山。孤鴻不帶詩筒去,雙鶴常隨釣艇還。最愛平疇新綠滿,幽人十畝賦田[5]閑。”《半溪雜詩》云:“半溪一角水縈回,紫竹雙扉傍水開。偶有牧童[6]吹笛至,杳無山叟抱琴來。酒魔欺我常欹枕,詩債逼人欲築台。卻喜時清身未老,朋蓮友菊不妻梅。”《臨汀匯考》謂:“知縣許廷鑅特相賞拔,故夢苡詩才具有江浙人之風。”其實夢苡天資自異,非以廷鑅賞拔而始變也。文勤稱其“學博才高,可進以遠大之業”,是則然矣。邑中不詳其何許人。余以其《山居晚眺》、《半溪雜詩》及集名“西峰”,定為城西花園村人,列入《文苑傳》。旋有人言為屯里人,其築别墅於花園村,延之教讀,不能詳也。卒無子,門人為之殯葬,題其碣曰:“詩人李非珠先生之墓”。葬地今不可考。有墓在屯里,乃光緒中李紹周與其族人補築,固非其舊。余嘗讀其《保泰箴》[7]曰:“敬之敬之,天難諶斯。毋曰已治,不敬則危。毋曰已安,不敬則墮。水滿則溢[8],月盈則虧。石危于冕,鞠苦於衣。人亦有言,杜漸防微。泰之永保,惟敬可恃。緬彼堯舜,其敬其咨。”是其人固非放浪一流,以苦節之後,竟至式微。善人必昌,其信然乎?然有文勤之文足傳其母,而非珠之名至今不泯,且有人為之立虛墓,勝於有子有孫、沒沒無聞者多矣!

[校注]

[1] 《山行即事》——参见《武平縣志•卷廿一 藝文志下•清詩•山行即事》(民國版)。

[2] 雲——《武平縣志•卷廿一 藝文志下•清詩•山行即事》(民國版)作“亭”。

[3] 意——《武平縣志•卷廿一 藝文志下•清詩•山行即事》(民國版)作“眼”。

[4] 《山居晚眺》——参见《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李夢苡》(民國版)。

[5] 田——《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李夢苡》(民國版)作“閑”。

[6] 童——《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李夢苡》(民國版)作“人”。

[7] 《保泰箴》——参见《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李夢苡》(民國版)。

[8] 溢——《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李夢苡》(民國版)作“覆”。

三十一

武邑為雷副憲所推重者尚有藍天曙,上中堡人。副憲《聞見偶錄》云:“平生道義,交諸生,貧困數奇,有志尚,謹踐履。中道而歿者四人:同邑黃顯仁、侯官司陳昌宗、永定賴國華與天曙。族人傳其生時有鳳凰飛繞屋上,故字鳳客。篤守程朱之學。副憲嘗攜僕造訪,居數日,相對默然。歸途僕問故,曰:“心心相印,無待於言。不信,盍返觀之,主人猶在彼拱立也。”僕視之果然。自備墓碑,背鐫“天地交泰”四字,埋入土中。傳至光緒中,末孫天泰絕嗣。人以為前知云。

三十二

余編《列傳》而得一人焉,曰鍾壎,字友[1]仲,庠貢生。孝事九旬老母,待兄弟友恭。教授生徒,積館穀三百餘石。康熙十六年歲饑,乃罄出之,減價平糶,煮粥賑飢,全活甚眾。知縣馬德駿請於當道,郡至部院皆加褒揚。舊志列《鄉善》,《府志》列《鄉行》,今志改入《列傳》,固不以名位拘也。夫以一寒儒硯耕收穫,其數本微,罄盡年所積,悉舉以賑飢民,自奉約而濟人,無吝容,非有道君子而能之歟?

[校注]

[1] 友——原稿作“龍”,《武平縣志•卷之八 人物志•鄉善•清•鍾壎》(康熙版)和《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清•鍾壎》(民國版)皆作“友”,故改。

三十三

汀人數名畫,必推上官周、黃慎、李燦。竹莊癭瓢之畫,山水人物,久著名海內。燦字珠園,乾隆時武平在城人。嘗遊江、浙、齊、豫。論者謂其畫,山林氣太重。而鄉人則傳其嘗遇仙,贈以詩,心思日異,藝術益精。所傳仙詩,粗俗不足觀。實則遊歷已廣,得江山交流之助而藝自進。兼能詩,畫成,間自題其上,書法亦蒼老。惟多贗鼎,真跡絕少。所傳皆人物,如漁翁、拐仙之類。聞王家藏有山水真跡,余未之見。有《題漁翁圖》云:“閑來垂釣且狂歌,最是漁翁樂趣多。物換星移人不老,年年江上醉煙波。”《題漁樵問答圖》云:“君收綸,我停斧,且向溪頭話今古。屈宋文章爨下薪,韓彭事業庖中鮒。何須一一多兼顧,世上功名賤如土。君賣魚,我負芻,有酒可換不須沽。青山滿眼同一醉,勿論區區榮與枯。”曾見某筆記稱燦有《珠園集》,忘其名,詢之邑人固不知也。

三十四

採訪稿於邑人服官,皆僅敘履歷,不詳政績。因山區僻壤,無人為傳狀志銘,致數十百年後,在職措施,一無可考,甚有歷官亦前後錯誤。如鍾孚吉,謂其特授隆安知縣,丙子同考試,升西隆州知州,前後倒錯,誤以西隆為直隸州也。所著皆小詩,集刻本已亡。林協纂為其女之曾孫抄有存本,因得據以考正。宜入列傳,而政績莫詳。僅摘錄數詩,編入《文苑》[1],而政績亦可略見焉。孚吉,字皆山,樟坑里人。弱冠考選乾隆五十四年拔貢,作[2]政和訓導。五十九年舉於鄉,升龍巌州學正,保升知縣,分發廣西。嘉慶二十一年,充鄉試同考官,尋署西隆州知州。二十五年,補授隆安知縣。家貧,好吟詠。《寄內》有云:“顧我家貧長作客,憐卿米盡巧為炊。”《歲暮偶成》云:“如豆燈光伴寂寥,天涯歲暮坐寒宵。倚門未可彈長鋏,乞食何堪弄短簫。納納乾坤雙眼闊,沉沉壘塊一杯澆。丈夫豈肯因人熱,無計歸山學采樵。”時尚如此,一介寒儒,困窮不改其素。其在西隆也有《古津旅館作》云:“風吹落葉響蕭蕭,小住茅庵影寂寥。地廣祗須勤撫字,民貧自合減征徭。懷人有夢孤燈冷,作吏無才雙鬢凋。考績陽城書下下,衰庸何以答熙朝?”庖代二載,授隆安知縣。秩滿陛見,出部,舟泊端江,夢得“露冷雲荒”之句,因足成之云:“萬里還家一月留,馳驅又作嶺南遊。人看北斗巌邊月,夢入西山洞口秋。露冷稚川煉丹井,雲荒忠定讀書樓。擬歸結屋依林麓,免誚官緣老病休。”是時孚吉年已六十。方五十七歲,已見曾孫。有人倫鑒,擇婿得林士俊,生子其年,復以女孫妻之。其年成進士,授主事,殉難漳州。學問大節,皆孚吉女教之,無他師也。孚吉行役所經,悉皆見之詩。子光鼎、光益、光渙,合校《袁文箋正補注》,刻于廣州。光渙能詩,任浙江下砂場鹽大使。孫葉篪,歷任四川太平、什邡[3]兩縣知縣。曾孫秉仁,官廣東某縣典史。

[校注]

[1] 《文苑》——指《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

[2] 作——《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鍾孚吉》(民國版)作“任”。

[3] 邡——原稿作“祁”,似為“邡”之誤,《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清•鍾孚吉》(民國版)作“邡”,據此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