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武 贅 譚 3

南 武 贅 譚 3

三十五

武邑人才傑出者曰林其年,字子壽。聰明天挺,庭幃[1]外無他師。母為鍾孚吉女。孚吉見其父士俊於童年,異之,妻以女。士俊早遊庠,其年就傅一年。母以塾師教授不足成大器,乃親教之。髫歲能詩,而父不知,母以告,父試之信。年十四補邑庠生,十五補增生,十七舉於鄉,再赴春闈不第。留京,協揆瑞常延之家,教其子。咸豐三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七年,太平軍陷武城,父投井不殊,敵卒鉤出之。見腰牌知為團總,執而見之酋。遇害於西門外,一家遇難者六人。其年奔喪歸邑,城堡屢陷,不得久居。至潮主講韓山書院。同治三年客漳州。九月,汪海洋陷漳州,被執不屈。題《絕命辭》三章於壁,曰:“古人有言,不共戴天。奈何淟忍[2],辱此鮮民!總計生平,多駁少純。幸不從逆,以辱君親。敢曰成仁,敢曰取義[3]。庶幾終天,完此憾事!”遂遇害。左宗棠督師復漳,子祖延奔叩軍門,上死事狀。奏准祀漳州昭忠祠,父子皆給雲騎尉世職。著有《存悔齋詩抄》。祖延歲貢生。孫紱庭,拔[4]貢,任本縣縣長,新修縣志任協纂。

《存悔齋詩抄》二卷,計二百八十九首,殉難前二年所自編。序曰:“叔向、郭林宗之流,往往一言定人材否。夫詩尤言之肖人者也。僕詩無所師法與所得力,顧自知讀書後,竊齗齗然有自為愛惡、自為取捨者,不第詩,不第讀書也。人患不自知,則莫如價其言於知人者求之。抑氣血陵夷,伏留隱微,窮原極本,不可淺治。僕方針爝湯藥之是求,其敢諱疾而逃醫邪?乃編詩,凡二卷,就正君子焉。”萍鄉文星瑞稱其詩“如老仙秩笛,逸響穿雲;又如巫峽哀猿,霜天獨嘯”。武平知縣張景祁稱其“峭蒨古淡,屏去藻縟,窅然而深,淵然而澤。上者標舉義類,洞究物情,粹然見道之言;次亦橫空盤鬱,吐棄糟粕,足與山谷、誠齋抗席。”志事既竣,系文將版片屬在杭覓工印刷。余序:“其詩古體,根源文選,而暢於東坡;近體兼少陵、東坡、劍南之長,味淡而永,詞質而腴,氣斂而沛。先生大節炳天壤,固不徒以詩名。就詩而論,平川詩人無出其右者。”五古如《寓意》二首、《韓山補榕》十首、《遊丫髻山至别峰庵》三首、《寓齋雜種花草》六首。七古如《京城連日大風頗有雪意》、《文丞相琴銘拓本》、《漢萬物咸成瓦當》、《壽山石印》、《潭溪學士烏雲石屏》、《金冬心畫梅》、《雜謠》、《十八灘白硯》、《述交篇》,諸作皆卓然可傳,文長不備錄,茲錄近體數首。《感懷》云:“此生何事不纖埃,濁酒狂歌亦可哀。千古有情在書卷,九州同氣是人才。當知敬禮論文意,且約稽生命駕來。說到牢騷吾豈敢,東南滿地長蒿萊。”《黑窰廠晚眺》云:“梧桐葉老碧淒淒,四面闌干著眼齊。故國光陰流水外,美人消息落霞西。金樽有約留鴻爪,錦字無言怨馬蹄。剩得旗亭一枝笛,天涯淚袖不堪攜。”《見到》云:“傳世文章皆福命,博人意氣亦因緣。年末見到西來意,百法何曾值一錢?”《得南來信慨然有作》云:“太白黯髦頭,江山終古愁。人心鶴警露,士氣蟲鳴秋。怪火明神廟,荒更斷戍樓。此時欠韜略,含淚看吳鉤。六郡良家子,三河惡少年。未收貳師馬,空費大農錢。甲仗拋關下,裝資掠市堧。所嗟好身手,那不盼淩煙。”《挽李諫卿環少尹》云:“山陽笛起故園聲。不見同袍老弟兄。(君入京師嘗寓余舍,余亦嘗至濟南視君。)但略知書能折節,惟偏嗜酒競傷生。千金苦把微官鑄,(需次八年。)一死猶攜少婦行。(妾雉經以從。)況是滄桑塵劫後,西風落葉滿蕪城。”《初夏郊園》云:“湖光雨後嫩於苔,四月人家恰送霉。已有一枝青菡茜,曉風涼背畫船開。東風一響老櫻花,睡起鉤簾日未斜。隨喜小窗作清供,山僧寄到山前茶。”《武平南鄉山中作》云 :“石色泉光向背分,相於舉步踏春曛。忽當萬竹不知路,迴顧四山純是雲。絕頂行誰衣袂白,斜陽遞與藥苗芬。何如決策編茅住,檢校華陽篋底文”。餘如《秋柳》四律、《舟具》四詠,《潮州移寓雁紅館用樊榭移居韻》四首,《重寓雁紅館曡前韻》四首,工力性情,皆可具見。

[校注]

[1] 幃——《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林其年》(民國版)作“闈”。

[2] 淟忍——《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林其年》(民國版)作“典涊”,似當為“淟涊(tiǎn niǎn)”,污濁。

[3] 義——《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林其年》(民國版)作“信”。

[4] 拔——《武平縣志•卷廿二 列傳•林其年》(民國版)作“優”。

三十六

咸豐七年武邑屠城之慘,父老流傳,眾口如一,而記載闕如,各區採訪亦不之及。惟熊秉廉慕夷稿有“屠城”字而未詳。鍾傳益涵齋擬修志稿載《丁巳陷城紀略》,列《陳侯靖寇記》後,有目而無文。李邦達代某作《陳邑侯輓詞》[1]敍述頗詳,或有所諱而不忍著。最後編纂將竣,得陳友元《省齋紀事》,私家撰著無所忌諱,較為翔實,急錄出之。文云:“咸豐七年丁巳,太平王都天京,(癸丑二月陷南京城,改名天京。)命石國宗統帶兵馬,或長毛,或紅頭,共十餘萬人。二月破邵武府並所屬四縣,旋破寧化、歸化,趨汀州。富總兵(按,名富勒興阿,旗人)未對壘先逃。通城大小官員、士庶俱逃,不知下落。獨延本府(按,名延英)逃至漁溪地方,被匪徒斬頭,死於途。(二把皮箱被劫去,家人逃去不知處。)四月初七日巳刻入汀州城以後,一路直下,無人抵住。至千家村宿幾夜,焚殺擄掠不計其數。因大王姓石,不過中堡,由悅洋、芳洋而來。(上堡賊頭潘燕魁三、潘才老二人,有徒弟七八百,過芳洋索銀米。上中堡人合眾驅之,賊戰敗,梟其首示眾。)到下堡(按,此下村,本蛀爛缺二,尚有三處可辨,不知何處),三更出門,天明到人家。上杭縣正堂程老爺(按,程尚塙),招鄉勇、潮勇(武藝最好),堅守城池。賊用計挖地孔七個,不能進城。乃用棺木貯硝藥二副,藏地孔中,爆炸城牆數丈。城內連放大炮二響,死賊無數。賊因無糧,遂去上杭。五月十二日午刻到武平縣南門城外,紮營烏石崠鍾家祠。縣主文垣陳應奎(連任,最好團練,山東濰縣舉人)被殺,(大少爺帶家眷逃走),城內鄉勇數百,閉城堅守,以銃炮抵敵。賊用詭計以議和引誘,謂二家不必交鋒。不料城中有私通賊黨二人,(一為林文炳,每日在堂官面前答話,得賄甚多,賊入城殺此人,有天理;一為修朋鸞,六品頂戴,亦為賊殺。)為之內應。開東城門,鼓吹迎接。賊擁眾入城,忽然開刀向男婦亂殺,並大小捆捉。將富戶捉去,以棕索反縛,每辮子五人為一束,以刀割肉嚇人,逼勒銀兩而殆盡,或開窖贖身,然後殺其人。婦女多被污辱,有破胎者。殆因平日刁橫惡算,恃富欺人,天理昭彰,所謂‘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也,城內外殺死者幾千人,(按,作者《時事歎》第六首自注:‘殺死三千零十六人’,當據後日查報所得。)屍首或丟塘內或街上或井內,城內外堆積如墩,亦有殺於橋上及溪內者甚眾,十分可憐。至十八日早,賊出城過石崀嶺而去。丁老爺、應老爺、陳把總皆逃去;林老師、秦典史皆被殺。七月盡,陳大少爺回縣,八月初七、八日開弔。”紀事之文止此,小字皆作者自注,非自注則加按,以别之。原文眉間載有:“反亂到城堯祿嶺,三村男婦老幼並六畜衣物皆搬上天馬寨,大雨狂風,凍死牛三頭”。據此五月中旬苦寒若此,足徵天變矣!堯祿嶺即牛軛嶺,作者為村人。相傳林文炳為衙內書辦,手執手稟,口呼履歷,甫跪下而頭既落地,鼓吹至不能成聲,至今言者切齒。但不開城迎接,城未必不破;然閉城堅守,城亡而亡,與開城迎接城存而亡,固有間也。被殺者三千一十六人,果誰之罪歟?初恐傳聞不實,不敢筆之志中,八九月來,耿耿此心,未能或釋。查十三年城區採訪冊乃云:“林文炳殉難,祀昭忠祠,其地改設圖書館。”覓得總牌,無文炳名,採訪冊果足據乎?最後得此文,而殉難者邑人止知陳知縣,尚有林老師、秦典史,邑人不知也。再向館中覓之,乃得特祀木主四:于陳應奎外,一為教諭林寶辰,一為典史秦延業,一為象洞巡檢舒日昌。武城于咸豐七年、十年、同治三年連陷三次,舒巡檢之死不知何年。同治三年知縣沈田玉死難與應奎同。而此祠不祀,何也?豈别有專祠祀按察使張運蘭,而以沈知縣配歟?詢之邑人,固無其祠也。大抵此祠為城區所立,未及各鄉。故各鄉咸豐七年死難既給世職之人,多未入祀。改革後喪亂弘多,縣署檔案既廢,此祠幸賴改作圖書館得以保存,而能詳死難各官之名姓,未始非不幸中之幸也。

陳友元有《時事歎》十六首,雖未精煉,然有關時事,為摘錄八首云:“賊風擁起亂如麻,跡匿萑苻傍水涯。退寇無才騎馬遁,(賊未至汀城,富總兵騎馬先遁,至武平堯祿嶺大路上住亮兆店四夜,偕游擊守備四人。按《杭志》(同治續刊)言‘富總兵耒杭募兵,復府城’,乃飾詞也。)偷生有術藉旗遮。兵驚利刃潛營壘,圃作戰場累果瓜。毀壞民房餘瓦礫,凋殘莫辨富窮家。”“烽煙告警滿天紅,震地悲號亂寸衷。小丑猖狂多詭計,大員忐忑損兵戎。未曾禦寇誇降寇,總是無功冒有功。品職濫邀何面目,欺君行詐術無窮。”“步伐未嫻妄出師,教民臨陣法誰知。戈矛乍動心先怯,號令徒揮手自持。對壘但謀全首領,閉關安得奪旌旗。縱然耀武誇千乘,警報紛紛未靖陲。”“雖掌兵權屬武官,將才遠不及齊桓。加徵重斂傷民命,厚祿肥家保已安。(為官者加徵肥家,不理政事。)血滿江河聞鬼哭,屍填溝壑見心寒。(武平殺三千零十六人,屍填溝壑。)徒糜國帑盈千萬,(陳縣主因團練,奏銷錢糧數萬兩。)世事陵夷不忍觀。”“未到黃昏戶已關,因公嚴禁示常頒。每傷來寇吞諸郡,久歎無人斬小蠻。亂起妖氛除本易,叢生蔓草翦無難。何時虎旅揚威武,盡把凶頑丑類刪。”“婦女奔逃解佩環,可憐玉趾過重關。盈腔感慨三更淚,蒿目蕭條萬仞山。早避虎狼謀更急,遠離鄉井久無還。都緣素食居高位,坐使神州國步艱。”“繋首紅巾映血紅。閭閻財物霎時空。姦淫歡樂憑強寇,跋涉艱難憫小童。(兒童捉去擎旗先行,流落在外,可憐。)頃刻忽傳亡郡邑,庸材多得冒軍功。於今玉石俱焚日,盡在長歌太息中。”“上臺刻日遞文書,防禦工夫闊且疏。空有威嚴行賞罰,絕無韜略治戎車。官居□(按,此字蛀損,與下句皆有小注俱蛀壞,不可辨。)品名何盛,俸食千鐘祿有餘。豈料喪生來意外,(延本府逃至魚溪,為鄉民斬首。)鄞江城陷歎欷歔。”“團練鄉紳壅局門,(局設太平寺,收穀三年,並無數佈告。)群推齒德列三尊。供來酒食儒僧飯,存處錙銖子母吞。縣主功牌隨意給,(鄉勇要功牌者,陳縣主不論有功無功,發出數百張。)私家書信遣人奔。行軍器械何嘗備,財穀陰消沒盡痕。”

當時有“汀州一張紙,上杭一張畫,武平一張桌”之謠,竟相傳說,不知所謂。事後乃知,一張紙者,風吹便走也;一張畫者,可望不可即也;一張桌者,任人吞食也。上杭程知縣先期有書致武平,請加意防範,陳復書有“武平鐵桶,上杭慎重”之語,足見陳知縣之輕率。觀陳友元《紀事》及《時事歎》,陳知縣之團練亦徒騖虛名,倚恃斗大山城。太平軍之來,不一死不足以塞責矣。當汀城既陷,杭民富戶有搬住武平者,程令曰:“武平城堅於上杭乎?”而遜之也。卒之杭城無恙,而遷往武平者竟受辱。嗚呼!知縣為一邑主所系,大矣!

咸豐丁巳之役,民間相傳,太平軍自上杭退出,前鋒已至石崀嶺,因開門迎接乃折回。初僅殺衣冠迎接之人。後於縣衙搜出頂蓋連髮一簍。蓋陳知縣拿獲長毛皆削其腦蓋並髮積存之,將以獻功。酋見之,遂下令屠城。屍骸狼藉,臭穢不堪。乃引向石崀嶺而去。死後得陳知縣屍于北門李祠門外塘中,是事急投水而死也。陳友元《紀事》則云被殺,而李邦達代某撰鞔詞諱城人迎降之跡,云:“敵營北門外,攻圍連日,夜值大雨,守者炮火不能施,遂攀城而入。”邦達别有《丁巳陷城紀略》,既佚,官樣文章,大致必相同。時未得陳友元《紀事》,故於《大事志》、《名宦傳》皆約略云之,以無所據證,不敢憑傳聞之言而折邦達之說。特於《登北門山》詩微示其意,詩云:“步上北門山,城門踞肩脊。左臂彎下垂,山麓東門闢。中幹如挺胸,隱隱西城隔。腕下一壑深,人家在肘腋。隴西聚族居,煙稠戶數百。近忘城市囂,遠勝山村僻。我欲登城樓,憑弔一場劇。樓梯缺不全,樓板朽半垿。趑趄不敢前,悵望足踧踖。頗聞七紀前,兵刃敵氛追。城下如蟻屯,蹈瑕乘其隙。一躍從此登,洶湧漲潮汐。下令遂屠城,十九遭殺磔。橫屍滿街衢,血肉悲狼藉。臭穢不可居,虎狼遠辟易。悽悽古戰場,無處弔遺跡。言者人人殊,紀載渺方策。近事且傳疑,千載何由核。同行有劉生,為我談咫尺。忽忽二十年,復值黃楊厄。一片瓦礫場,道是女嬃宅。當年舊世家,一炬銷金碧。世變嗟蒼黃,使我感今昔。四顧天茫茫,跼蹐跬步窄。”同游劉生摶九,任志局幹事,言護法軍興,地方不靖,其姐適李氏,固巨室頗極,侖奐付之炬。其先有李作東者,弱冠捐職同知,分發廣西。道光末年,歷署河池、那地二州,尋授西隆州。太平軍興,全桂鼎沸,仕宦視為畏途。南丹缺人,大吏以其英幹,檄之兼理。敵氛逼近,一夕數驚,幕友皆勸暫避。不聽,幕友皆散。乃作家書以死自誓。咸豐九年,南丹城陷,死焉,年僅三十。敵欽其節,為之殯殮。簉室王氏目擊死事狀,以故鄉道梗,不得歸,返湖南外氏,致書告於家。後三十餘年,孫恂如繞湘入桂,跋涉經年,負骨歸葬。明年恂如亦卒,年未三十。可謂祖死忠、孫死孝矣!

[校注]

[1] 《陳邑侯輓詞》——參見《武平縣志•卷廿一•藝文志下•清文•邑侯陳公輓詞(代)》(民國版)。

三十七

咸豐初太平軍起事,各處洪會盛行。頭裹紅巾,以滅清復明、為祖出力等名為幟。人目為紅頭,以别于長毛。太平天國之制,民皆蓄發。洪會則蜷伏於清室之下,陰為回應,取“紅”與“洪”同音,故以紅巾裹首。洪會者,紀念明太祖,不忘洪武也。

三十八

武邑殷憂,地方之士於是有孝經團練之舉。所謂孝經,非曾子孝經,乃文昌孝經。借神道設教,使人心有所系屬,不入於邪。全縣設中、左、右、前、後五局。中局設城內文昌閣,左局設左田,右則黃坑,前則中赤,後則桃溪。各村則設分局,少者數十人,多則數百人。朝夕相聚,講教以守身、體親、睦鄰、愛國之道,以其餘閒,肄習武藝而訓練之。無事則安耕作,有事共衛鄉閭。此亦一種維持地方苦心良法也。咸豐八年,紅頭攻所城。知縣陳汝枚因公下鄉,會黨劉四妹聚眾闖入縣署,坐大堂。前一夜,萬安鎮謝紳平章(為謝協纂之父)接汝枚書,囑召集北鄉團勇。遂星夜專人馳往桃溪。中途則北鄉團勇皆執械而來,云“神降言:‘縣中有急,宜速赴援’”。各局傳言神降,不期而會者數千人。城中會黨聞風而逃。前至麻姑墩,汝枚見而大喜曰:“諸君勇於赴義,無可犒賞,謹以一拜為謝”。乃下拜,眾歡聲雷動。見有騎馬而來者,聲言報告賊情,識者曰:“此四妹弟五妹也。”搜其身,得入會名冊,汝枚命戮之。前進至所城,會黨驚潰。汝枚回署,按圖索驥,勒款甚巨。值地方危急存亡之秋,猶愛錢若命,清代官吏之不良,可見一斑。大抵神道之說渺茫難知,其精誠所感,往往先機之兆如響斯應。是時電話尚未發明,四處傳神降言,則亦精誠感召之一也。光緒中,邑廩生林斗南有《文昌孝經詳注》一卷,學政沈源深批准印行,知府胡庭幹為之序。此種著述,不宜入《藝文志》,故新“藝雜錄”附及之,大旨勸人為善敦行,間參以佛氏之說。武邑至今尚有孝經團,於釋、道外别樹一幟,亦畫咒念咒,為人建醮,能上刀山劍樹。余游萬安鎮訪元縣尹魏公祠,適值建所謂“三教醮”者。有詩[1]云:“合儒釋道太汗漫,宣聖居然坐醮壇。怪誕莫輕嗤向栩,爭傳卻敵孝經團。”此則末流之弊也。

[校注]

[1] 詩——參見《念廬詩稿•南武集•遊萬安鎮途中雜詩》。

三十九

咸豐十年十月十九日,太平軍花旗股陷縣城,見李邦達《上徐學憲稟》而未詳,各區採訪冊亦未及。知縣當仍陳汝枚。蓋自七年屠城後,居民流離,邑城殘破,任其去來,知縣亦不知下落。是時督學徐樹銘按試,由龍巌抵上杭。總督黃宗漢遣遊擊許忠標,自漳帶勇一千至杭。候補知縣八十四已先期至,遂催令進剿。抵盈科橋,距縣南十五里與敵遇。上杭遊擊吉勒圖堪力戰不利,與許忠標退守高梧,督學駐杭更益兵助之。十一月朔,督學赴汀,總兵袁艮督守汀、武總要隘。十二月三日,别股由江西瑞金至,府城復陷。明年四月甲戌府城復,據武邑[1]亦去江西。又據李邦達同治四年四月《懇救荒稟》云:“自咸豐七年屠城後,八年、十年、十一年洊遭寇亂。”中堡採訪冊亦云:“石琢球、石兼仁等皆於咸豐八年,賊據縣城,率勇赴之陣亡。”是八年當有陷城之事,已無可考矣。

[校注]

[1] 據武邑——據文意似當為“據武邑股”。

四十

同治三年武邑城陷,按司張運蘭死難中赤。採訪冊與清朱孔彰所撰《中興名臣事略》絕異。朱所據為官書或行狀,庸有虛飾也。《事略》云:“運蘭字凱章,湘鄉人。初從王鑫募湘勇,累功升同知。咸豐七年,鑫卒於軍運,蘭與王開化領其眾。同治元年,除福建按察使。三年,江浙既平,餘眾逸入江西,猶有悍黨十萬。狂奔至閩時,閩省空虛無兵,不虞敵眾猝至,蹂汀、漳二郡。率五百人趨武平,拒之。眾寡不敵,總兵賀世禎、王鳴高、副將照維(文襄奏議作照雄)等皆戰歿。運蘭支解死中赤。”中赤採訪冊云:“運蘭率兵三千自漳至。九月十日,太平軍萬餘至中赤,盡毀商店,焚掠民房。運蘭聞警,率兵千人疾馳而往。臨晚抵黃沙坑,問之土人距中赤若干程,答以三四里,誤為三十里,星夜造飯前進,不意近接敵營,猝遇敵眾,被包圍于紫竹凹岌,執之去。明日縣城陷。”其死狀見左文襄奏議,略云:“據汀鎮府稟報,武平難民暨傷兵稱:九月十一日,該臬司擊賊於中赤地方,連獲勝狀。忽報另股逆眾繞扑武平縣城,張運蘭急帶中軍勇隊馳援。比到,城已被陷。賊眾遍野,即揮令副將雷照雄等奮力迎剿,斃敵無算。豈後股悍賊從間道截出,我軍首尾不能相顧。記名提督賀國禎、湖南補用總兵王嗚高等被傷陣亡,後軍遂潰。中赤之賊乘勢夾攻,我軍四面受敵,雷照雄亦中矛陣亡。該臬司見勢不支,策馬陷陣,大呼衝突,手刃悍逆多名,鏖戰數時,中傷墮馬。賊擁之入城,厲聲罵賊不絕口。至十四日午刻,被戕遇害。武平既復,署知縣八十四偕同隨侍張運蘭多年之都司湯友德,從亂屍中撿獲忠骸一段,穿藍布小襖,表裏一色,認系運蘭臨陣所穿。復于學宮覓得其首,面色如生。當即如禮棺殯,護送至汀州。”文襄奏議,憑空結構,寫得有聲有色。證以中赤採訪冊,全屬虛飾。當以中赤採訪冊“被執于紫竹凹岌”為得其實。十三年,中赤為邑稟生童□□左史所採訪,修志時已故數年。據採訪稿,被執在九月十一日。即文襄奏議亦言被戕在十四日,武城收復在十月十四日。所謂檢獲忠骸一段者,恐未可確信。而得其首于學宮門側,至今相傳尚如一也。

知縣沈田玉於同治三年二月,太平軍餘眾由湖州退新城,大吏迭飭嚴防,曾傳檄四鄉。以敵自郡入境,以小瀾吉湖檀嶺為要隘;自瑞金歧出濯田入境,以黃蜂崠為要隘;歧出烏鴉泊入境,以善坑、昭信為要隘;自會昌、筠門嶺、白埠入境,以山子腦、南北蛉為要隘。地皆險峻,苟嚴密扼守,敵不得飛度。惟人心渙散,富者吝錢,貧者惜力,城鄉又各懷意見。茲欲為朝庭固邊圉,為百姓保身家,為一已盡職責,切望破除積習,努力奮起。為籌畫十款,曰:設局、擇董、捐資、練丁、制械、備硝、緝匪、發探、勵勇、把隘,訂章施行。九月二日李侍賢部林振揚、丁三洋各股入境。十一日城陷死之田玉,籍貫出身、蒞任年月均無可考,其死難採訪,各冊具不及。惟李邦達《枕戈隨筆》載《田玉傳》,單四年四月《懇救荒稟》,有“張臬憲、沈縣主暨文武各官,先後殉難”之語。遂據以編入《大事志》、《名宦傳》。編纂已竣,有言田玉未死、官某地同知者,竊以邦達為邑聞人,留心地方,又身辦鄉團,斷不致舛誤。《枕戈隨筆》原著遍訪不可得。而鍾傳益擬《修志稿》,采其文,並改張臬憲為張公、沈縣主為知縣沈公。稿作於光緒二年,相去甚近,更不致疏謬。然昭忠祠無其位,不能無疑。查左宗棠時任總督,必以入奏。而邑中無文襄奏議,並無《東華錄》,只得致書各友查詢。旋得長汀志局廖君獲,甫摘錄文襄奏議見復,於“張運蘭被戕遇害”下云:“武平知縣沈田玉、永平司巡檢陶載坤、典史雍玉等亦先後遇害。”是不特田玉確已死難,又得同殉之陶巡檢、雍典史,邑人更為茫然。甚矣,祀宗之無徴也。前讀陳友元《紀事》,於陳知縣外,得林老師、秦典史,查覓林、秦之名,又得舒巡檢,輾轉查詢,今復得此。昔人小說所載有云:“吾頭豈輕砍者吁!”可畏哉!

趙把總守所城,已列入《名宦傳》。余别記《武平所趙把總守所城》[1]一文,入之集中,以見人之可傳,不論官職之大小也。“丘子曰:吾纂武平縣志而[2]重有感焉。當清[3]咸、同之際,太平軍所至如摧枯拉朽,乃一斗大孤城,丁男不滿千,又[4]皆農民,無精械利器,抗悍[5]敵萬眾,拒守月餘莫能破,雖婦女[6]亦勇於殺敵。《秦風•小戎》之詩有不及焉。非[7]素得民心、民樂為用不能也。孟子曰:‘可使制梃以撻秦楚堅甲利兵。’又曰:‘與民守之效死弗去。’不圖於區區汛地之把總得之。把總姓趙,名一雄,登軒其字,崇安人。咸豐初,防汛武平所,與所民洽,民有爭執,得一言立解。太平軍興,日夜與所紳籌防守之策,勵所民以各保身家之心,為合衛鄉閭之計。是時,江、廣、福[8]之交,洪會熾盛,滅清復明、代祖出力口號徧山藪,所民不之動。會黨不敢窺,窺亦不能入。七年,石國宗屠縣城[9];十年,縣城再陷,久為敵佔據,而所城安堵。同治三年,太平天王自殺于南京,江浙皆為清收復。九月十日,侍王李侍賢部丁三洋率悍黨萬眾[10]自會昌而來,武平所原有新舊二城[11],一雄以新城不能守[12],率眾專守老城。敵先鋒執大紅旗[13],眾皆穿官軍號褂,大呼開城。守者察其偽,擊以巨炮,人旗俱僕。敵遂洶湧圍城[14],所用皆洋槍,民不知其不用火發也,見無火引[15]不之避。及槍響人倒,連斃十八人,乃倉卒加以掩護。翌[16]日,敵截竹為號角,人執[17]一吹之,呼聲雷震。城中丁男八百餘人,分撥守炮。巡邏僅餘七百人,城上垛眼九百七十有奇,人守一垛不足,則以婦人充數。十三日,敵用長梯仰攻[18],守者用刀鐮、磚石、硝包、石灰、沸水[19]制之,不得上。一夜敵攀城,值洪金波妻張氏守垛,張以田器擊之而倒。且曰[20]:‘送死賊[21],汝來何遲,待汝久矣!’眾皆壯之。敵休兵,不進亦不退[22]。如是者旬餘,一雄疑之。有自敵中逃出者言[23],敵挖[24]地道二,用棺木[25]實火藥其中,不久工完將爆發。一雄隨所[26]指地樹柵築垣於外以備。十月朔黎明,吼聲震地[27],煙焰蔽天,敵眾蟻集而前。老儒陶廷鼎見北角有巨炮,急火引[28]發之,斃敵無算。於是相持[29]又浹旬。敵計窮,十二夜引去。時縣城破已一月,知縣沈田玉統兵,按察使張運蘭、總兵賀世禎、王明高、副將雷照雄皆[30]死於難。田玉於二月中布告民眾即言[31],人心渙散,富者吝錢[32],貧者惜力[33],城鄉又各懷意見,不能聯絡一氣,武邑叠遭屠殺,而人心尚若此。田玉固早知死所矣[34],乃去。今僅七十餘年,民且莫詳其死,悲夫!運蘭自漳提[35]兵三千至,清人撰著[36]謂率五百人,蓋欲實[37]其閩省空虛無兵之言也。所城被圍之同日[38],别股敵[39]至中赤,大肆焚掠[40]。運蘭率兵千馳往,臨晚至黃沙坑,誤聽土人言距中赤三、四里為三十里[41],造飯[42]前進。僅行數里[43],至紫竹凹岌,為敵包圍,執之以去。明日縣城陷,運蘭死地奠詳,相傳得其首于學宮門側[44],殆殺之中赤而梟其首於縣城歟?《事略》謂得其遺骸[45],不詳其地。文襄奏議固不足據,抑或執至縣城而殺與歟?然亦未免輕敵矣。夫以縣城之堅,守者知縣,督守者按察、總兵、副將,官職之大,兵勇之眾,器械之精利,視所城何止[46]十倍,乃皆化為猿鶴蟲沙[47],讓所城以獨完。趙把總之用民,豈僅高人一等已乎?無怪其擢升臺灣淡水都司也,所民送至數里外,泣下不忍别,相與建祠於迎恩門外[48],立長生牌位,朝夕尸祝,以死事諸人配[49]。至今談城守狀,尚凜凜然有生氣焉。嗚呼,趙把總足千古矣!”

[校注]

[1] 《武平所趙把總守所城》——參見《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

[2] 而——《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無此字。

[3] 清——《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清代”。

[4] 又——《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人”。

[5] 抗悍——《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用以抗悍”。

[6] 女——《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人”。

[7] 非——《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此非”。

[8] 廣、福——《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閩、廣”。

[9] 縣城——《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武平縣城”。

[10] 眾——《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人”。

[11] “武平”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無所原有新老二城”。

[12] “一雄”二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一雄率眾專守老城”。

[13] “敵先鋒”二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敵先鋒眾皆穿官軍號褂”。

[14] 城——《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攻”。

[15] 火引——《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火”。

[16] 翌——《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翼”。

[17] 執——《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各執”。

[18] 仰攻——《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上城”。

[19] 沸水——《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沸水種種”。

[20] 曰——《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叱曰”。

[21] “送死賊”三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送死賊,待汝久矣,汝來何遲也”。

[22] “不進”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不進不退”。

[23] 言——《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縋而上言”。

[24] 挖——《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掘”。

[25] 用棺木——《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以棺材”。

[26] 隨所——《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所”。

[27] “吼聲”三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吼聲震天,耳為之塞,敵眾蟻集”。

[28] 火引——《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引火”。

[29] 相持——《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持”,似誤,當為“相持”。

[30] 雄皆——《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維先後”。

[31] 中佈告民眾——《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中旬布告民眾言”。

[32] 吝錢——《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不肯出錢”。

[33] 惜力——《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不肯出力”。

[34] 所矣——《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所”。

[35] 提——《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率”。

[36] 清人撰著——《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清人撰《中興名臣事略》”。

[37] 實——《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質”。

[38] “所城”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當所城被圍之第一日”。

[39] 敵——《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敵人”。

[40] 大肆焚掠——《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商店民房俱遭焚燬”。

[41] “誤聽”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詢土人云曰距中赤三、四里誤聼為三十里”。

[42] 造飯——《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星夜造飯”。

[43] “僅行”三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不意僅行數里,遇敵包圍於紫竹凹屻”。

[44] “相傳”二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相傳敵退後得其元於學宮門”。

[45] “《事略》”四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事略》謂都司湯有德得其遺骸,又得其元,殆殺之中赤而梟其首於縣城歟,抑執至縣城而殺之?”。

[46] 何止——《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奚啻”。

[47] 猿鶴蟲沙——《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猿鶴”。

[48] 門外——《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作“門”。

[49] “以死事”句——《念廬文存•卷五 傳•記清武平所趙把總守城事》無此句。

四十一

兒童為太平軍所擄因而得福者曰李樹棠。樹棠字怡樵,在城人,幼孤。咸豐七年,城陷被擄,酋愛其穎慧,挾至楚。遏清李祥和軍,隔江對峙。樹棠與群兒游泳,為狂濤卷至對岸,援之起。祥和撫而子之,使修舉業。年十六,祥和督修黃河,當道預算需費用六萬金,樹棠察視,謂三萬已足,工成堅固,由是知名。隨營佐績,保舉縣丞,賞藍翎,保升知縣。旋繼祥和充老湘軍第七旗統領。回、捻亂作,率部隨劉松山、郭寶昌,歷陝、甘、新疆,轉戰五載。迭由新疆督辦大臣左宗棠累保至知府加鹽運使銜,給福尼揚阿巴圖魯勇號。每戰身先士卒,仰攻金積堡匪巢,身受七創,愈戰愈奮。不二日平定,宗棠以“儒將英風”匾獎之。同治十年二月,以道員分省補用,協辦陝甘軍務;十月,簡放甘涼兵備道。以在外久,思歸省墓,乞假歸武平。光緒三年入都,分發陝甘。八年,隨欽差往伊犁與俄勘立界碑。歸至塔爾巴哈台,病卒,年三十八。子純惠,初投嵩武軍,隨征新疆哈密,拔補把總。間關二萬里,扶柩歸葬於縣北,人稱其孝。服闋,調江南歷充果勝軍隊官、自強軍幫帶、北洋自強軍第五營管帶、鎮江都司。改革初,孫總理任大總統,委衛戍司令第一營營長,後充浙江緝私第三營營長。年逾六十假歸,不復出。余在武曾見其人,甚為清苦云。

四十二

李邦達,邑諸生莫詳其字號。咸、同間嘗辦鄉團,以其過境軍隊騷擾上知縣八十四稟,知為凹坑村人。囑其保長調查,莫得其家世。所著《枕戈隨筆》,遍訪不可得。惟鍾傳益擬《修志稿》錄其《咸豐三年陳邑侯靖寇記》、《文垣書院記》、《七年髮賊進城紀略》、《代某作陳邑侯輓詞》,《十年城陷後召集中赤會議傳單》、《上徐學憲》二稟、《十一年上八明府稟》、《許遊戎稟守隘章程》、《同治三年武邑再陷記》、《四年賊竄邑境記》、《懇救荒稟》、《軍隊過境騷擾上八邑侯稟》,凡十四篇,其中一篇已佚。《召集中赤會議傳單》在十年十一月七日,略以“屋被焚,財被劫,妻女被擄,富者酷刑勒贖,貧者身首異處。環武數十里,害相若也。雖各鄉勇及吉游戎連日進攻,無如輕進寡謀,銳氣頓挫。賊方揚言明歲始去,日引月長,由近及遠。邑人將任其屠割而莫之救邪,抑合群策群力滅此而朝食邪?與其以命委賊,曷若拚命殺賊;與其以資輸賊,曷若捐資殺賊。務期聯絡大舉,庶足各保身家。”明年四月,敵竄江西,慮其再至,草擬《守隘章程》,分致各鄉,其略曰:武邑層巒疊嶂,其間懸崖峭壁,羊腸鳥道。天然險阻,處處皆然,故守城不如守隘。乃連年邑城屢陷,越險如履平地,豈果賊能撼山歟?蓋有可守之地,必得守之之法與守之之人耳。近者,賊經剿敗,奔竄無常,保無再犯邑城?前車既覆,後車鑒焉。先事預防,古有明訓。乃擬守隘章程十二條:一編隊伍,二築寨卡,三立隘門,四截小徑,五挖品坑,六釘竹箛,七散鐵菱,八轉危石,九慎埋伏,十勤瞭望,十一嚴號令,十二謹策應。末復言李廣猝遇匈奴,乃據殺其前鋒,匈奴不敢進,因解鞍示暇,匈奴引去。又闖賊犯沁水竇莊,張忠烈夫人霍氏謂眾曰:“避賊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賊,身更不免,等死耳,死於家,不猶愈死於野乎?”乃晝夜固守,賊不能破。是險要之足恃,而鎮定不驚之無虞也審矣!明白凱暢,非徒空言,章程全文已載入《列傳》中。所上各稟,皆足見關心鄉里,而邑中莫知其人,可慨也!至“代某撰陳邑侯輓詞”言:今春奉制軍召,與公别,夏奉檄追剿西寇,自邵抵汀旋武。又云:某為部民久,等語。某為何人,必統兵大員,非尋常士紳。邑人亦莫能證其姓名。近數十年中事,尚如此茫昧,又豈僅杞宋之無徵已乎!

四十三

鍾傳益,字涵齋,居南城。由副貢舉咸豐元年孝廉方正,朝考以知縣用。九年二月,幫辦曾國藩撫州糧台,其冬,幫辦胡林翼英山營務處。十一年,林翼卒,在楚需次三年,至於斷炊。同治四年署嘉魚,六年卸事,復署當陽,旋實授兼理遠安。十一年,告病回籍。政績備見《學治存稿》。如《散勇過境,拿辦提督銜記名協鎮傅章立及請提審上控案》、《復訊請釐委移辦案件原委》各稟,強硬性成,有膽有識。或謂傳益恃巡撫林壽圖為護符,回里時橐資甚豐;或謂其回里後,僅置東門外店業數間,所值不過二千金。惟其子不肖,敗其家聲,為鄉里所指目。傳益居家力任地方公益事務,如倡建文昌宮(今廢為武巌車站),建武廟(俗呼三官堂),築翔鳳石橋,工程浩大,尤為萬世利賴。初告歸,以縣志不修百七十餘年,洊遭兵火,舊志存者又少,搜訪三年,始獲殘本,乃訂存之。而於雍、乾、嘉、道四朝未有輯錄,咸、同之亂附錄李邦達《枕戈隨筆》,足資考證。邦達亦幸賴以傳所著《學治存稿》三卷,曾國藩批:“其大致安民息訟,而于衙門以內自治尤為兢兢,足見從根本上用功,良用嘉慰。”《相在爾室邇言》八卷,胡林翼稱:“其事事求實,迴異空談。”卒年八十三。其人似近好名,然三代上患在好名,三代下士惟患不好名。至今鄉評尚無定論云。

四十四

余編《武平藝文志》,刻本流傳僅有林其年《存悔齋詩抄》,鍾傳益《相在爾室邇言》、《學治存稿》三種;如張亨《倦還集》十二卷,林寶樹《梁峰詩文集》、《四書大全摘要》,李夢苡《西漢獨見》四卷、《西峰詩文集》三十卷,俱見《通志•經籍》;王敦臨《蠢窩集》見《府志》;謝耀《西厓外集》、《歷史粹言》、《十三經會通》、《唐宋明詩》、《純四書精旨》見謝氏譜,無一傳本。惟鍾孚吉《皆山詩集》刻本雖亡,幸有抄本。林寶樹《一年使用雜字》,以通俗得存。至《通志•經籍•著錄》,如李廷焻《四書講義》,稱為“明末諸生”;李槐軒《西村詩集》,稱為“性恬靜,善書工詩,隱居西村别墅”,邑人不知有此書,並不知為何許人。又清《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存目蔡洛《性理析疑》十五卷,為福建巡撫采進本,提要云:“洛,武平人。此書皆舉宋儒之說,摘條答問,分二十七門,或引先儒之言,或出己意以解之。引申觸類,辨析頗詳,大抵如坊刻高頭講章之類說也。”遍詢邑中人士,皆不知其人。邑中蔡氏,僅有附城之赤露水、高梧之高頭坪。致書其人,亦不可得。著書傳世亦難矣哉!雕版流傳,采入《四庫》,地方人士且茫然莫知,況其無力流布者乎?故余序《藝文志》[1],略以:邑中作者不多,而山僻寒儒,往往著作等身,無力刊佈,又無[2]力者為之推轂,不覆醬瓿,亦飽蠹魚。今於邑人著述,其書雖亡,備載書目,俾邑人抱殘守缺,拾墜鉤沉,群起而搜集保存焉。又為《文苑傳》[3]序曰:“十步之內,必有荒草。謂一邑之大[4],而文物闇然,誰其信之?邑于宋即[5]有舉進士者。至明,而劉隆巡浙,奏免青田之屠;王瓊為庠士,即奏築磚城及參贊軍務,再疏請而卒成之。奏疏舊志不錄。隆則科舉不知其始,歷官不詳其終。瓊則遷學、築城、服官、權職皆錯謬不合。他可知已。《人物志》於《縉紳》外,分《孝義》、《鄉善》、《義烈》,或數字,或十數字,甚有僅記姓名者。别有《人物表》,即傳也,多者亦僅數十字。疏略如此,無以傳其人,況其文乎?無怪文采之黯[6]無光也。既[7]略為搜集,條其著作,為《藝文志》;其人事蹟可考見者,編為此《傳》。”閱此文,可知編纂之苦心矣!

[校注]

[1] 《藝文志》——指《武平縣志•卷廿一 藝文志》(民國版)。

[2] 無——《武平縣志•卷廿一 藝文志》(民國版)作“無有”。

[3] 《文苑傳》——指《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

[4] “謂一邑”二句——《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作“謂一邑而文物黯然”。

[5] 即——《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作“既”。

[6] 黯——《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作“黯然”。

[7] 既——《武平縣志•卷廿三 文苑傳》(民國版)作“玆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