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历史名镇“申报片”解说词的九点意见 练建安

单篇 作者原创上传(首发) 作者授权转发

559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今日整理电脑资料,见有此信。在下热爱家乡,为之放声歌唱。由此可见。历史文化名镇早已申报成功。我等小角色的小贡献,应该遗忘。作为文化人,必须记录历史,兹存档于博客。】

关于家乡历史名镇“申报片”解说词的九点意见

尊敬的领导同志:

你们好!

承蒙厚爱,我有幸对家乡历史名镇的“申报片”解说词(第四稿)先睹为快。拜读之余,备感亲切。在此预祝申报工作圆满成功。

文笔好是此解说词的重要特点,代表了家乡武平当地文坛的最高水平。

提几点不成熟意见,供参考:

一、武所是不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百姓镇”呢?是全国第一吗?我看不可能,农耕时期大河流的中转站,都有可能形成姓氏繁多的状况。远的不说,如汀江韩江流域的三河坝、松口镇等等,聚居的姓氏就可能比我们武所多一些。题为《中国百姓镇》,不妥。闽粤赣边是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同为“客家祖地”。建议:题为《客家百姓镇》或《客家祖地百姓镇》;或强调其地理环境,题为《闽粤赣边百姓镇》。

二、“刘伯温筑城”一说,仅仅是民间传说,于史无证。30年前,王增能老先生就在《武平所考》一文中,批驳了把民间传说与历史真相混为一谈的做法。因此,这个“申报片”不能“以假乱真”。“以假乱真”是站不住脚的。

三、所谓“九围十八寨拱卫武所”一说。此存疑。我有责任,20多年前,我撰文《九围十八寨》,发表于《福建侨报》,最先提出这种观点。后来,我到长安岽等实地考察,以为“拱卫”一说,证据不足。

四、朱元璋“毛猪肉”的传说,此处可否采用?民间传说在“申报片”中该如何处理?请研究。

五、“小京城”的提法未必妥当。周长数里的武所小城是“小京城”,那么,全国“小京城”有多少?“申报片”可否这样提呢?

六、“军家方言岛”。这一提法,从一开始就错了。请查一查,什么是方言?什么是方言岛?一次我们采风,连城县某干部假装很有学问的样子,开口闭口说“客家语系”,客家方言是语系吗?我为他感到难堪。写“军家话”时,客观叙述即可,不要展开,不要妄下断言。

七、“军家闹灯”习俗。只叙述其文化状况即可,其成因,很复杂,涉及到明朝卫所制度,此制度有演变,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说是朝廷特许云云,你有什么依据呢?

八、此解说词文笔很好,建议更加平实一些,不要风花雪月,不要诗情画意,不要蔓延铺陈。解说词中,有“这个在中国版图上绝无仅有的百姓镇,也许算得上是华夏之最了。” “绝无仅有”是不可能的(理由见上述)。“也许”一词,不妥。“申报片”解说词应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能含糊不清。同样,“传说”“传言”等词,慎用或不用。

九、最重要的是参照“申报”标准写作解说词,对号入座。同时,参考其他优秀的“申报片”,依样画葫芦。

武所的历史文化是非常丰厚的,我坚信申报工作一定会成功。制作“申报片”,是很重要的一环。建议组织当地专家学者多开几次会议,研究出“申报片”解说词大纲,据此大纲,作者再写一稿。如果不明白“申报”要点、重点,不明白“申报”内容、规范等,作者文笔再好,也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写作,吃力不讨好,艰难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注意工作方法,极为必要。

此致

敬礼!

练建安

2013年5月12日于福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片解说词第四稿】

客家“百姓镇”

(练建安删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