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情缘——评唐宝洪长篇小说《海峡情缘》(练建安)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1206次点击|5次点赞

赞一下






跨越海峡的情缘

——评唐宝洪长篇小说《海峡情缘》

 

练建安

 

“闽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一句话,如同“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一样,对许多人来说,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不过,我必须承认,有些流传广远的套话,确确实实是“好词好句”,比如“榕城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榕城”、“美化”是可以替换的词,全世界全人类通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城市集镇都有这句话的踪影,亲切、幽默、管用。这个口号的原创作者或许已经难以考证,我认为这是位大诗人。

说“闽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近年长篇小说创作而言,是恰如其分的。张惟的《血色黎明》、张永和的《大山寨》、钟兆云钟巧云的《乡亲们》、何英的《抚摸岁月》、唐宝洪的《海峡情缘》、箫炳正的《箫家媳妇》,均为洋洋50万言以上的鸿篇巨著。有消息说,张永和、邱德昌、符维健正联手创作“龙岩长篇小说三部曲”,可望于今年内正式出版。

长篇小说《海峡情缘》由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题写书名,由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汪毅夫先生作序,系“海峡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66万字,九州出版社2012年出版。

著名作家张胜友先生说:“闽西客家籍作家唐宝洪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峡情缘》,故事生动,人物鲜明,语言鲜活,笔调深沉,展现了客家人既悲壮又雄浑的迁徙史,同时倾情演绎了海峡两岸客家人同根、同宗、同文的命运际遇。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海峡情缘》是客家文学创作的新收获。”

《海峡情缘》讲述了清乾隆年间闽西客家“唐山过台湾”的故事,第一次描摹了客家人从“耕山”到“耕海”的角色转换,叙写了汀江岸边土楼思源村谭、林、张家族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风云际会及家国情怀。

要在有限的篇幅说清《海峡情缘》的故事构架无疑是很困难的。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版块”:“客家祖地风物及前辈友情”、“成长及爱情错位”、“客家族人抗击倭寇及海匪”、“海匪对抗倭寇”、“官府剿倭剿匪”、“复仇及遭遇山寨爱情”、“垦台救灾”、“千里寻夫”、“大结局”。在版块与版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历史文化背景的介入,《海峡情缘》遂千回百转、恢宏壮阔。

小说因为“人物”而存在。过多的“历史使命”“文化内涵”将可能使小说人物边缘化、单薄化,不堪重负;惯常而习见的写作套路又可能使小说人物程式化、脸谱化,徒劳无益。《海峡情缘》在“陌生”的文化视野和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及起伏多变的命运困境中塑造了谭圣贤、谭圣武、林耕田(林一刀)、张尚达、谭文龙、张知理、林文华(悟津法师)、林雪梅、张思颖、阿娇、阿美、黄念慈、海狼等一大批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在《海峡情缘》众多的人物中,谭文龙无疑是作者着力最多的一位。

汀江岸边土楼思源村“神医”谭圣贤之子谭文龙文武兼修,迷恋铁匠林耕田之女林雪梅,却遵父命聘娶了南山书院院长张尚达之女张思颖。新婚之夜,海匪偷袭谭家,谭文龙双亲遇难。谭文龙告别妻子,踏上复仇之路。途中,谭文龙一行遇遭伏击,谭文龙被蒙面人救起后,只身出海追击海匪。谭文龙来到台湾,治好了阿美族族长怪病。阿美姑娘灌醉谭文龙,同床共枕。按族规,谭文龙必须娶阿美姑娘为妻,谭文龙愿意接受鞭刑。岁月如梭,张思颖在家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山洪暴发,台湾村庄受灾。谭文龙下山献出秘方,救治病人。谭文龙寻找水源来到圣湖,答应为阿美族守湖。张思颖千里寻夫,在台湾开起一家“汀州饭店”。台湾知府谭圣武率兵围剿倭寇,倭寇四散。谭文龙和阿美守护着圣湖,开垦荒地,种菜养鸡,生活十分平静。松井一田在阿美族人追赶下逃往圣湖,被谭文龙斩杀。激战中,一直暗中保护谭文龙的蒙面大侠(林雪梅)挡住了龟山四郎偷袭谭文龙的利剑。谭文龙下山与张思颖相见,夫妻团圆。叔父谭圣武作主,谭文龙迎娶阿美。谭文龙携张思颖、阿美及幼子返回汀州老家。一年一度的客家狂欢节又来临了,谭文龙、张知理携家人一同前往观看。

谭文龙玉树临风,忠孝仁爱,守信誉,重然诺,侠骨铮铮,柔情似水。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大好儿郎。《海峡情缘》为客家人物谱增添了光彩夺目的艺术浮雕。

写作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胸中若无万千气象,断难以措手。纵观《海峡情缘》,其文典雅,有古风;其结构恢宏壮阔,千回百转而汇流入海;其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其情节,丝丝入扣,柳暗花明;其“环境背景”,则综合了历史、人文、地理、武学、民俗学、客家学诸学科要素,更见如椽笔力。

家族小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想,如果说当代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家族小说的一座高峰,那么,《海峡情缘》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客家文学界的《白鹿原》。

《海峡情缘》是“海峡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海峡风云》(唐宝洪、温金海、张耀清合作)已列为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重点扶持作品,第三部《春天·春天》,以“2011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的漳平奇和洞遗址为基础,探索台湾与大陆史前的文明起源联系密码,下笔高远。

唐宝洪是上杭客家人,上杭“瓦子街”是客家民系迁徙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上杭多文,“写不过上杭”是一句出名的闽西客家民谚。唐宝洪好读书藏书,以勤学刻苦见称,著述甚丰,不惑之年,华发半头。多年前,时任《福建文学》副主编的施晓宇教授在审阅了唐宝洪系列作品后,高兴地说:“大家注意了,大家注意了,这个唐宝洪,迟早要出大成果!”

果然,这个唐宝洪出大成果了。祝愿他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