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给我冲!” ——谈谈“战争影视”的一些“低级错误” 练建安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771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360截图20200913121953515.jpg


“同志们,给我冲!”

 

——谈谈“战争影视”的一些“低级错误”

                                          

                                练建安

 

大家知道,我军指挥员指挥打仗,是驳壳枪一举,高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而敌军呢,是“弟兄们,给我冲!”我们小时候玩过,太熟悉了。一个“跟”字,一个“给”字,战斗意志是大不一样的。这“同志们,给我冲!”是咋回事呢?

时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火爆荧屏。人们在观赏波澜起伏千回百转的剧情的同时,感受到了军旅雄风浩然正气。这是值得欢欣鼓舞的。

但是,毋庸置疑,这些“战争影视”也存在着一些“低级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只要编导们略作留意,应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在一些优秀编导的优秀作品中出现。在下讲些“半桶水”的话,姑妄言之,编导们姑妄听之。

群众演员良莠不齐。编导们对主配角一类的选择,自然是精益求精的,但对群众演员,要求就不可能那么严格。这就出现了主角雄姿英发慷慨陈词,群众演员似笑非笑无精打采;出现了瘦弱单薄的特种部队“战士”;出现了目光躲躲闪闪身段忸怩作态的军人队列等画面。我家乡拍过一些战争题材电视剧,红军白军扮演者,都是同一个中学的初中生。那几场战斗,真是没法看了。战争题材的编导对群众演员的要求,当然不可能等同专业演员,但是,既然是拍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根据特定的拍摄要求,精选群众演员之后,经过短期的军事培训再使用,应该是必要的。

服装道具。时下许多战争影视,服装是不够讲究的,有一部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电视剧,服装是清一色的灰军装,差不多新旧。这可能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我们看到的博物馆的历史照片是,这一时期红四军的服装是五花八门的,有些红军战士在行军中,还把毛巾披在头上,照样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据历史记载,红四军打下闽西长汀后,第一次统一了灰布军服。

有些影视服装虽然讲究,但主角一套服装一穿到底,真叫人别扭。比如说,一部很优秀的影片中,我家乡闽西的将军刘亚楼是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他是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吃过洋面包的资深“红军将领”,辽沈、平津战役,他都有出色表现。影片中,他总是军装加皮外套,潇洒来去。我看过他这一时期很多历史照片,他是常穿皮外套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不穿的,比如“东总”几位首长合影时没穿,比如下令总攻天津时没穿。或许,编导欲借服装表现刘将军个性。但一部电影里,他总是一套行头,我觉得总有些不对劲。

道具的问题就更多了,如我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的子弹袋就常出毛病,影视上的,在指战员的肩上一挂了之,基本上是空的。历史上,我军在这些时期,弹药确实非常缺乏,但为迷惑敌人等原因,战士们总是把子弹袋用木棍等物撑满。这一史实,见诸许多老同志的回忆文章。

电视剧上我军战士出现空瘪的子弹袋,只能说是道具方面的失误,也着实让我们观众捏了几把汗。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指挥部的敌我态势地图,大多电视剧中出现的,都是浮皮潦草,描几个粗粗的红黑箭头,以显示敌我态势。有时,剧中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军敌军如何如何,在地图上比划,而地图上的,全不是一回事。还有更令人不解的,有一部电视剧,仗打了几年了,我军发展也很快,但打第一仗时的敌我态势地图和最后一战时用的,竟然一模一样。主角在这样的作战图上哇哇哇指挥若定,我却笑出声来。有朋友问,你笑什么?我说,这个大人物的参谋人员太懒惰了,几年前的敌我态势图用到了现在。他看到大人物煞有介事的样子,也笑了。我想,道具越不逼真,演员演技越好,有时反而就越有喜剧效果。可导演此时此刻,要的应该不是喜剧。

场面规模也有问题。有些战争影视,说是命令某某某率一个团阻击敌人,其实画面上只有几十个人晃来晃去。就说优秀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独立团说是发展成了数千人枪,而电视画面上最多时也就是百十号人。看着看着,有时我也挺替李团长寒碜,全团就这么几号人哪!我知道舞台剧有“六七人千军万马”的说法,可这是电视剧啊,尽可能“还原真实”应该没有错吧。《亮剑》还好,总算是缩水到几十分之一,虽然缩得厉害,但也就是一个团的事。《草原春来早》的电视剧,在最后一集里,说是国民党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外加若干地方反动武装来进攻,画面上那些兵啊,也就是二三百号人,“轰隆”地雷炸响,我军一阵炮击扫射,伏兵齐出,步兵、骑兵一个冲锋,就打赢了。还是前一二集,敌大批骑兵来袭,一支部队掩护云泽转移,画面上就十来个人,他们非常英勇,基本上不利用地形地物,伏在草地上就打,结果全部牺牲。电视上这次战斗打了很长时间,大批敌骑一直对付不了这十来个人,最后,敌人卑鄙地把老百姓当人质,我军将士为救老百姓,阵地才被突破。我想,历史上的这次战斗,我军参战的,一定不止这么十来个英雄,电视上少了点。

英雄模式。这个英雄模式是常见的,在历史上表现“英雄”主题的“战斗故事片”中屡见不鲜。时至今日,《历史的天空》中姜必达大刀一挥,敌人就望风披靡;《狼毒花》常发叔双枪一出,总是所向无敌。英雄人物打得急了,总是要大吼一声,挺身端起轻机枪来扫射。这样暴露的目标,敌人的枪弹硬是打不到他,打不死他,而敌人总是像割稻子似地一茬一茬倒下去。还有,敌阵地久攻不克,英雄驳壳枪一举,大叫一声“跟我来”,部队就潮水般地杀入了敌阵。再有,我们只要听到嘹亮的冲锋号,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就知道,敌人完蛋了,我军大胜!其实,战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比如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打四平,冲锋号吹了,呐喊了,都打下半个四平了,此时,敌几路援军快到了。一声令下,攻城部队撤出了四平。老电影《董存瑞》拍得好啊,冲锋号响,总攻隆化开始,不料,出现了敌军的桥头暗堡……

英雄模式化了,拍起来不费事,可是太简单了,太不可信,英雄形象也立不起来。武松打虎,景阳冈的老虎凶猛,才见武松真本事,所谓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敌人是这样的不经打,且慢说不是历史真实,就算是,打豆腐兵的英雄是那一号的英雄?

《士兵突击》是一部近期出现的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但在一些“单元”中,也没有摆脱时下流行的“英雄模式”的影响。

比如,“老A”是军中王牌之中的王牌,是甲等战斗部队的克星,这“老A”是何等威风啊,十几号人就收拾了甲等部队的王牌“钢七连”。可是,当许三多、伍六一、成才等与“老A”较量时,就轻松地穿过了“老A”的重重封锁。“老A”人多势众,戒备森严,却一条阵地前的小河也看守不住,以致于让许三多、伍六一泅渡过河。当许三多等三人摸进“老A”阵地时,“老A ”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几十号人,装备精良,外加防御严密的阵地,居然奈何不了三个老兵。过河突击一战,但见双方对射,许三多们是一打一个准,“老A”却乱作一团,全然没有“精兵克星”的样子。不过,我觉得,对阵双方都没有哪怕是一个半个漂亮的战斗动作,稀里糊涂地,许三多们赢了。我还看到,荧屏上“老A”们猫着腰进攻的密集队形,活像老电影中不堪一击的敌军士兵。这些令军人们睡不着觉的超级杀手“老A”,为了许三多们的英雄形象,导演也只能让他们窝囊一次了。

写到这里,就要提一提战争影视中的攻防战术动作了。常见的是,敌军进攻,必是一窝蜂的密集队形;我方进攻,是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差别主要是猫着腰还是挺着胸膛。实际上,攻守之间学问大得很,多兵种协同有多兵种协同的攻防法,团营连排的攻防战术又各不相同,这应该是常识吧。攻,就说四野的战术动作吧。攻城,四野一般是“一个营打一条街”又有“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等等,总之在画面上的表现是三五成群,互相配合掩护,错落有致地进攻,不会是黑压压密不透风似地当敌人的肉靶子。我看过一张抗美援朝时期的老照片,一组志愿军战士正从坑道向外运动,那些战士的眼神,姿势,一手靠前、一手侧弯持枪的动作,是那样的干净利落,是那样的扣人心弦。我相信,一旦遇上敌军,他们可以在一瞬间开火。前些年看《拯救大兵雷恩》,看《兄弟连》,看《黑鹰坠落》,看《风语者》等等,就知道,攻防战术,外军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出现上述一些不足,原因种种。服装道具问题,可能是导演不够重视;场面小,可能是剧组资金不足、无法广纳贤能,也可能是借鉴舞台经验,以一当十,以十当百;英雄模式,多是习惯思维使然也;攻防战术虚假,大概是军事顾问的责任吧。

近年气势恢宏、百看不厌者,我认为还是首推《大决战》,其他经典意义不说,道具之精,细到一粒纽扣。曾记得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在作战室口述命令,小木棍敲打在“残缺”地图上,“梆梆梆”三下,说声“山海关”。参谋人员随即补上。赫然在观众眼前的是繁体字版的精致作战地图。(练建安福建省文联  3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