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我的整天“游手好闲”,每天下了课,就跑出去玩,或者惹是生非。于是父母一致决定,带我去四处转转,看有什么东西可学,以消耗我过剩的精力。
或许是因为县城太小,本身就没有多少可学的东西;亦或许真的是一种缘分,我们并没有寻觅太久,就来到了琴行。琴行老师亲身上阵,为我们弹奏了一首曲子。那陶醉的神情、灵巧的手指和不绝于耳的琴音,让我立刻被眼前的大家伙所吸引,当即决定,就是它了。为了让我躁动的心能更安分一点,沉下心认真学琴,父母还特地帮我询问了几个朋友同事的孩子,希望能为我找到共同学习的小伙伴,最终确实也将两个朋友成功”钓上钩“。
但当我真正开始坐在琴凳上听着老师给我讲课的时候,却不免纠结于怎么和想象之中落差如此之大。整节课的时间下来,除了识谱,练习了几个四拍、二拍音以外,别的什么都没干。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注意手形”……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基本功“,只是心浮气躁地觉得这么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弹一首像样的曲子?
渐渐地,同时学艺的两个朋友坚持不下去了,先后决定放弃这一“无聊的东西”,但不可思议的是,在别人眼中甚至可以用有“多动症”来形容的我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当然此中也少不了父母亲给予的关心和鼓励,父母还要来了堂姐以前弹的电子琴给我、给我买克莱德曼的音乐碟。之后的那段时间里,我最常做的事就是听音乐碟,然后在电子琴上一顿乱按,听它自带的伴奏音乐,并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尝试着自己去摸索一个个的音符,试着“最大化还原”听来的钢琴曲,当我自己感觉听起来“还蛮像原曲”的时候(其实也只是单手的主旋律),我总是会有一种成就和喜悦感。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电子琴上有一首曲子是《红河谷》,听的第一张克莱德曼的专辑是《命运》。
但凡想学好一项技能,必定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你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它所吸引,让你有想去学习的冲动,但真正接触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想象与现实的落差,你会发现想做好做精它,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刚开始不久、你的好奇心被消耗殆尽,而水平又不见明显长进的时候,那真是一种煎熬。所以有的人选择了潇洒地和煎熬“say goodbye”,愉快地生活。而有的人选择了接受它,并且一步步艰难前行,走向“山穷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
当我选择了接受这种烦恼之后,便也渐渐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打气。由于那时的我并不太擅长、也不热衷于社交,所以让我有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在我进行“横向对比”时发现,我学习领悟的速度其实比多数琴童都更快,这让我更加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之后,我便像大部分的琴童一样,开始去参加钢琴考级。父母也在我快上五年级的时候正式为我买了一架钢琴,十几年前的一万块对家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更何况每月还有固定的培训费。最开始,我的考级之路十分顺畅,甚至都是越级考试的,短短三年,我就已经考过了八级。这让我变得飘飘然,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真的很牛了。
直到有一天,当琴行的老师跟我说,接下去已经无法继续教我,希望我能再找一个老师继续修行,我就离开了那儿,也才遇见了之后的老师,不想竟然也是我的音乐课老师,他基本是在家中培训学生,所以第一次作为钢琴课学生去见他的时候,也是在他的家里。
在我充满期待的时候,老师很淡定地首先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不是所有学生都收的,你先弹首曲子我听听吧。”自信心“爆棚”的我满口答应,一曲终了,我自己还沉浸其中回味无穷的时候,被老师像是当头敲了一棍,尽管他已经说得委婉了,但我还是能很清楚地感受到他对我的演奏水平的不满。而我此刻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过去的三年多时间,我算是白学了吗?感觉一肚子的委屈,差点流下眼泪来,毕竟对我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的打击。最后在父亲的解释与请求下,他才答应先教我一段时间看看。
回到家里,我依然在回想这位严格的老师刚说的话,但说实话心里还是有几分不服……
在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老师先问了我学过哪些书,然后给了我几本以前我从没见过的书,并且告诉我,这些书是我本该学却没有学的。所以在那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没有再让我去参加考级,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基本功不扎实,建的都是空中楼阁,现在应该把你先打磨成八级真正应该有的水平“。这些话,我一直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初二时,第一次去参加市级比赛,获得了二等奖,还有一件让我很高兴的事是预赛结束的时候,以前认识我的其他老师都说我的能力确实有了不少的增长,甚至有个不认识的来问我的指导老师是谁。
高中,考完了钢琴考级的全部考试,随后因为文化课程的问题,不得不停止了钢琴的学业。在此之前,家中也曾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考虑过让我中止学习,我很认真地跟父母说:“就算是每天吃青菜,我也还要坚持下去的。”当然,最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停止,每天吃青菜的也不是我……
想表达好的艺术,除了扎实的技术功底,还应该要有对与它相关文化的深入认识以及个人的心境、丰富的情感。一个真正喜欢艺术,愿意花时间欣赏艺术的人,他的生活会是多彩的,因为他的思想也不会只停留在纯技术的层次上,很多时候,缺乏想象力的人,又何来创造力。 而这些当然也需要时间的锤炼,除了不断地自我练习,也需要不断地向外界学习。当一个人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的时候,他永远不会知道,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曾经执着、并引以为傲的“考级“,现如今对我似乎也并不那么重要了。考级考的就那几大类里面挑出来的几首曲子而已,你也许可以把它们弹得很溜,但换一些曲子呢?你是否也能同样做到这样?这个我想是未必的。我另一个也算是学有所成的朋友在学琴过程中,他的老师要求他能把每一级的所有曲目都掌握下来,而不只是每个分类里面挑一首弹出来应付考试,每个老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培养方式,但这种方式确实是对技术较为全面的磨练。在别人问到我考了几级的时候,我会告诉他考完了,如果是比较熟悉的人,我也会和他多聊几句,谈谈我现在对考级的看法。其实一言以蔽之,我个人感觉这和文化课的应试教育真没多大区别。不能说考级代表不了水平,但确实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衡量依据而已。想证明自己很有水平的话,还有别的方式,比如我上面也提到的,参加正规点的比赛。跟云集一处的高手对比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就一目了然了。对于大多数学琴的孩童以及他们的家长来说,应该都是并不打算走专业路线的,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它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乐趣。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老师时常对我提到很多音乐创作时的背景,比如肖邦的《F大调圆舞曲》、德彪西的《阿拉伯风》……这也让我养成了现在还经常去看一些艺术创作背后故事的习惯,它对于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产生情感的共鸣很有帮助。音乐是有生命的,所以它有强有弱,有快有慢,也有呼吸、有停顿,而不是通篇下来一成不变,会让听众有种行将就木的感觉。艺术是感性的,如果没有情感的表达与流露,那就完全成了技术性的堆砌。
当然芸芸众生对于这些东西的理解角度和认知层次毕竟是会有差别的,所以有人嗤之以鼻,有人附庸风雅,有人雅俗共赏,也有人曲高和寡。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纠结于为何自己总要在别人面前演奏一些在我眼里瞧不上的曲子,原因只是因为别人口中的“大家都熟悉,能听得懂啊”!我有些不屑于此,似乎心里更认可的是,自己弹给自己听,若能觅得知音,三五成群,一曲琴音,一杯清茶,谈笑风生,也就足矣。直到后来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乐器和音乐风格,才切身体会到艺术应该是最有包容性的,无分种族,无分国界,也正因为如此,你才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曲子,也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元素都填充进自己的理解和创作之中。演奏一首曲子,你可以顺着创作者的心境,延续他的情感,也可以填充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它,别人也许会喜欢这种表达,也许不会喜欢,并且褒贬不一,但这并不需要动摇你自己心中的想法。
把通俗平常的曲子与众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把更深刻的体悟留予真正懂你的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终究不会是寻常。文人雅士也不应当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傲姿态。若在人生路上有幸遇知音,只需且行且珍惜。
而这些年学习钢琴对我的音感也有了不小的帮助,所以在之后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也能够比较轻松应对。现在我除了还在继续锤炼自己的演奏能力外,也在寻找更多机会学习乐理、作曲以及音乐史。同时受一位亦师亦友的心理学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古琴。和古筝相比,它更有韵味,闭上双眼,仿佛就置身在了寂静的竹林深处,聆听潺潺流水,杳杳山风。作为心理学中催眠型的配乐也是非常适合的。
前几天由于同事的孩子正在学习钢琴、并向我询问,让我帮忙推荐一款适合产品的时候,起初我的想法是先买架电钢凑合着练练得了,毕竟对于一个年纪尚幼、各方面认知能力还不完善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一味提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恐怕最后更占上风的会是“三分钟热度”心态。万一小孩练一阵子就没兴趣了,扛个大家伙回去搁那儿当摆设也是件烦人的事情。
但在征询老师意见的时候他却对我说,应该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引导鼓励才是正确的做法。这让我想到前阵子看的一本心理学书籍——《教出乐观的孩子》,里面所提出的“习得性乐观”概念一说,如何能够恰到好处地指出问题所在,并且给予帮助以克服困难,同时让对方保持乐观,不丧失对自己个人能力的信心,这本身也是对教学者能力的一项考验。不免感慨讲理论容易,做实践很难。可能很多人的心态也是和我一样。其实即便照后者这样做了,或许也还是有很多学习者会放弃,但相比较之下,它一定会提高坚持学习者的比率,并且其中提出的尝试和努力的积极态度,我想这也是有它的意义的。
这篇文章我在高中时代就已写过,不过此次翻阅旧文,感觉对比那时无论文字还是思想心态,都已有了很大变化,故而重新删改,记录于此。也与身边人共勉,淡然随性,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