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赘谭 (三)
三十、
武平至今称才子者必曰李非珠。多无稽附会之谈,不足信也。非珠,名梦苡,幼与兄廪生梦兰齐名。蔡文勤公世远为其母六十寿序言:“梦苡生一月而孤。母锺孀居苦志,事耄姑孝,姑不良于行,躬负入出以养。”年六十,雷副宪鋐请为文以寿,盖副宪与梦苡同为鳌峰书院生,而文勤则鳌峰掌教也。世传幼时母督之读,梦苡曰:“吾家穷困至此,读书何为?”母曰:“汝为男儿何无志气?吾所以在汝家苦节者,望汝成人为李氏大门闾也!”梦苡遵母教,遂奋志不懈。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文勤以荐。召试,因病不能完卷而归。六年举于乡,未仕而卒,似不永年。著有《西汉独见》四卷,《西峰文集》三十卷(见通志),经籍今皆不存。杨澜《汀南厪存集》选诗十一首,是其时集故尚存也。采访稿得诗十三首,箴二首。诗皆可传,颇有唐人风味。如《山行即事》[1]云:“几重山外路,数里画中行。古树穿云[2]出,枯藤抱石生。媚人花欲笑,啮水石能鸣。未倦游人意[3],松间月己明。”《寒溪寺》云:“偶出寒溪寺,聊偷半日闲。水骄能怒石,云动欲移山。犬自孤峰吠,僧随一鸟还。悠然清磬响,风起万松间。”《山居晚眺》[4]云:“西峰日暮立柴关,如画川原一望间。村树拖烟斜抱寺,溪云含雨半遮山。孤鸿不带诗筒去,双鹤常随钓艇还。最爱平畴新绿满,幽人十亩赋田[5]闲。”《半溪杂诗》云:“半溪一角水萦回,紫竹双扉傍水开。偶有牧童[6]吹笛至,杳无山叟抱琴来。酒魔欺我常欹枕,诗债逼人欲筑台。却喜时清身未老,朋莲友菊不妻梅。”《临汀汇考》谓:“知县许廷鑅特相赏拔,故梦苡诗才具有江浙人之风。”其实梦苡天资自异,非以廷鑅赏拔而始变也。文勤称其“学博才高,可进以远大之业”,是则然矣。邑中不详其何许人。余以其《山居晚眺》、《半溪杂诗》及集名“西峰”,定为城西花园村人,列入《文苑传》。旋有人言为屯里人,其筑别墅于花园村,延之教读,不能详也。卒无子,门人为之殡葬,题其碣曰:“诗人李非珠先生之墓”。葬地今不可考。有墓在屯里,乃光绪中李绍周与其族人补筑,固非其旧。余尝读其《保泰箴》[7]曰:“敬之敬之,天难谌斯。毋曰已治,不敬则危。毋曰已安,不敬则堕。水满则溢[8],月盈则亏。石危于冕,鞠苦于衣。人亦有言,杜渐防微。泰之永保,惟敬可恃。缅彼尧舜,其敬其咨。”是其人固非放浪一流,以苦节之后,竟至式微。善人必昌,其信然乎?然有文勤之文足传其母,而非珠之名至今不泯,且有人为之立虚墓,胜于有子有孙、没没无闻者多矣!
[校勘]
[1] 《山行即事》:参见《武平县志·卷廿一 艺文志下·清诗·山行即事》(民国版)。
[2] 云:《武平县志·卷廿一 艺文志下·清诗·山行即事》(民国版)作“亭”。
[3] 意:《武平县志·卷廿一 艺文志下·清诗·山行即事》(民国版)作“眼”。
[4] 《山居晚眺》:参见《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李梦苡》(民国版)。
[5] 田:《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李梦苡》(民国版)作“闲”。
[6] 童:《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李梦苡》(民国版)作“人”。
[7] 《保泰箴》:参见《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李梦苡》(民国版)。
[8] 溢:《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李梦苡》(民国版)作“覆”。
三十一、
武邑为雷副宪所推重者尚有蓝天曙,上中堡人。副宪《闻见偶录》云:“平生道义,交诸生,贫困数奇,有志尚,谨践履。中道而殁者四人:同邑黄显仁、侯官司陈昌宗、永定赖国华与天曙。族人传其生时有凤凰飞绕屋上,故字凤客。笃守程朱之学。副宪尝携仆造访,居数日,相对默然。归途仆问故,曰:“心心相印,无待于言。不信,盍返观之,主人犹在彼拱立也。”仆视之果然。自备墓碑,背镌“天地交泰”四字,埋入土中。传至光绪中,末孙天泰绝嗣。人以为前知云。
三十二
余编《列传》而得一人焉,曰锺壎,字友[1]仲,庠贡生。孝事九旬老母,待兄弟友恭。教授生徒,积馆谷三百馀石。康熙十六年岁饥,乃罄出之,减价平粜,煮粥赈飢,全活甚众。知县马德骏请于当道,郡至部院皆加褒扬。旧志列《乡善》,《府志》列《乡行》,今志改入《列传》,固不以名位拘也。夫以一寒儒砚耕收获,其数本微,罄尽年所积,悉举以赈飢民,自奉约而济人无吝容,非有道君子而能之欤?
[校勘]
[1] 友:原稿作“龙”,《武平县志·卷之八 人物志·乡善·清·锺壎》(康熙版)和《武平县志·卷廿二 列传·清·锺壎》(民国版)均作“友”,故改。
三十三、
汀人数名画,必推上官周、黄慎、李灿。竹庄瘿瓢之画,山水人物,久著名海内。灿字珠园,乾隆时武平在城人。尝游江、浙、齐、豫。论者谓其画山林气太重。而乡人则传其尝遇仙,赠以诗,心思日异,艺术益精。所传仙诗,粗俗不足观。实则游历已广,得江山交流之助而艺自进。兼能诗,画成,间自题其上,书法亦苍老。惟多赝鼎,真迹绝少。所传皆人物,如渔翁、拐仙之类。闻王家藏有山水真迹,余未之见。有《题渔翁图》云:“闲来垂钓且狂歌,最是渔翁乐趣多。物换星移人不老,年年江上醉烟波。”《题渔樵问答图》云:“君收纶,我停斧,且向溪头话今古。屈宋文章爨下薪,韩彭事业庖中鲋。何须一一多兼顾,世上功名贱如土。君卖鱼,我负刍,有酒可换不须沽。青山满眼同一醉,勿论区区荣与枯。”曾见某笔记称灿有《珠园集》,忘其名,询之邑人固不知也。
三十四、
采访稿于邑人服官,皆仅叙履历,不详政绩。因山区僻壤,无人为传状志铭,致数十百年后,在职措施,一无可考,甚有历官亦前后错误。如锺孚吉,谓其特授隆安知县,丙子同考试,升西隆州知州,前后倒错,误以西隆为直隶州也。所著皆小诗,集刻本已亡。林协纂为其女之曾孙抄有存本,因得据以考正。宜入列传,而政绩莫详。仅摘录数诗,编入《文苑》[1],而政绩亦可略见焉。孚吉,字皆山,樟坑里人。弱冠考选乾隆五十四年拔贡,作[2]政和训导。五十九年举于乡,升龙岩州学正,保升知县,分发广西。嘉庆二十一年,充乡试同考官,寻署西隆州知州。二十五年,补授隆安知县。家贫,好吟咏。《寄内》有云:“顾我家贫长作客,怜卿米尽巧为炊。”《岁暮偶成》云:“如豆灯光伴寂寥,天涯岁暮坐寒宵。倚门未可弹长铗,乞食何堪弄短箫。纳纳乾坤双眼阔,沉沉垒块一杯浇。丈夫岂肯因人热,无计归山学采樵。”时尚如此,一介寒儒,困穷不改其素。其在西隆也,有《古津旅馆作》云:“风吹落叶响萧萧,小住茅庵影寂寥。地广祗须勤抚字,民贫自合减征徭。怀人有梦孤灯冷,作吏无才双鬓凋。考绩阳城书下下,衰庸何以答熙朝?”《庖代二载,授隆安知县。秩满陛见,出部,舟泊端江,梦得“露冷云荒”之句,因足成之》云:“万里还家一月留,驰驱又作岭南游。人看北斗岩边月,梦入西山洞口秋。露冷稚川炼丹井,云荒忠定读书楼。拟归结屋依林麓,免诮官缘老病休。”是时孚吉年已六十。方五十七岁,已见曾孙。有人伦鉴,择婿得林士俊,生子其年,复以女孙妻之。其年成进士,授主事,殉难漳州。学问大节,皆孚吉女教之,无他师也。孚吉行役所经,悉皆见之诗。子光鼎、光益、光涣,合校《袁文笺正补注》,刻于广州。光涣能诗,任浙江下砂场盐大使。孙叶篪,历任四川太平、什邡[3]两县知县。曾孙秉仁,官广东某县典史。
[校勘]
[1] 《文苑》:指《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民国版)。
[2] 作:《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锺孚吉》(民国版)作“任”。
[3] 邡:原稿误作“祁”,据《武平县志·卷廿三 文苑传·清·锺孚吉》(民国版)改。
三十五、
武邑人才杰出者曰林其年,字子寿。聪明天挺,庭帏[1]外无他师。母为锺孚吉女。孚吉见其父士俊于童年,异之,妻以女。士俊早游庠,其年就傅一年。母以塾师教授不足成大器,乃亲教之。髫岁能诗,而父不知,母以告,父试之信。年十四补邑庠生,十五补增生,十七举于乡,再赴春闱不第。留京,协揆瑞常延之家,教其子。咸丰三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七年,太平军陷武城,父投井不殊,敌卒钩出之。见腰牌知为团总,执而见之酋。遇害于西门外,一家遇难者六人。其年奔丧归邑,城堡屡陷,不得久居。至潮,主讲韩山书院。同治三年客漳州。九月,汪海洋陷漳州,被执不屈。题《绝命辞》三章于壁,曰:“古人有言,不共戴天。奈何淟涊[2],辱此鲜民!总计生平,多驳少纯。幸不从逆,以辱君亲。敢曰成仁,敢曰取义[3]。庶几终天,完此憾事!”遂遇害。左宗棠督师复漳,子祖延奔叩军门,上死事状。奏准祀漳州昭忠祠,父子皆给云骑尉世职。著有《存悔斋诗抄》。祖延岁贡生。孙绂庭,拔[4]贡,任本县县长,新修县志任协纂。
《存悔斋诗抄》二卷,计二百八十九首,殉难前二年所自编。序曰:“叔向、郭林宗之流,往往一言定人材否。夫诗尤言之肖人者也。仆诗无所师法与所得力,顾自知读书后,窃齗齗然有自为爱恶、自为取舍者,不第诗,不第读书也。人患不自知,则莫如价其言于知人者求之。抑气血陵夷,伏留隐微,穷原极本,不可浅治。仆方针爝汤药之是求,其敢讳疾而逃医邪?乃编诗,凡二卷,就正君子焉。”萍乡文星瑞称其诗“如老仙秩笛,逸响穿云;又如巫峡哀猿,霜天独啸”。武平知县张景祁称其“峭蒨古淡,屏去藻缛,窅然而深,渊然而泽。上者标举义类,洞究物情,粹然见道之言;次亦横空盘郁,吐弃糟粕,足与山谷、诚斋抗席。”志事既竣,系文将版片属在杭觅工印刷。余序:“其诗古体,根源文选,而畅于东坡;近体兼少陵、东坡、剑南之长,味淡而永,词质而腴,气敛而沛。先生大节炳天壤,固不徒以诗名。就诗而论,平川诗人无出其右者。”五古如《寓意》二首、《韩山补榕》十首、《游丫髻山至别峰庵》三首、《寓斋杂种花草》六首。七古如《京城连日大风颇有雪意》、《文丞相琴铭拓本》、《汉万物咸成瓦当》、《寿山石印》、《潭溪学士乌云石屏》、《金冬心画梅》、《杂谣》、《十八滩白砚》、《述交篇》,诸作皆卓然可传,文长不备录,兹录近体数首。《感怀》云:“此生何事不纤埃,浊酒狂歌亦可哀。千古有情在书卷,九州同气是人才。当知敬礼论文意,且约稽生命驾来。说到牢骚吾岂敢,东南满地长蒿莱。”《黑窰厂晚眺》云:“梧桐叶老碧凄凄,四面阑干着眼齐。故国光阴流水外,美人消息落霞西。金樽有约留鸿爪,锦字无言怨马蹄。剩得旗亭一枝笛,天涯泪袖不堪携。”《见到》云:“传世文章皆福命,博人意气亦因缘。年末见到西来意,百法何曾值一钱?”《得南来信慨然有作》云:“太白黯髦头,江山终古愁。人心鹤警露,士气虫鸣秋。怪火明神庙,荒更断戍楼。此时欠韬略,含泪看吴钩。六郡良家子,三河恶少年。未收贰师马,空费大农钱。甲仗抛关下,装资掠市堧。所嗟好身手,那不盼凌烟。”《挽李谏卿环少尹》云:“山阳笛起故园声。不见同袍老弟兄。(君入京师尝寓余舍,余亦尝至济南视君。)但略知书能折节,惟偏嗜酒竞伤生。千金苦把微官铸(需次八年),一死犹携少妇行(妾雉经以从)。况是沧桑尘劫后,西风落叶满芜城。”《初夏郊园》云:“湖光雨后嫩于苔,四月人家恰送霉。已有一枝青菡茜,晓风凉背画船开。东风一响老樱花,睡起钩帘日未斜。随喜小窗作清供,山僧寄到山前茶。”《武平南乡山中作》云 :“石色泉光向背分,相于举步踏春曛。忽当万竹不知路,回顾四山纯是云。绝顶行谁衣袂白,斜阳递与药苗芬。何如决策编茅住,检校华阳箧底文”。馀如《秋柳》四律、《舟具》四咏,《潮州移寓雁红馆用樊榭移居韵》四首,《重寓雁红馆叠前韵》四首,工力性情,皆可具见。
[校勘]
[1] 帏:《武平县志·卷廿二 列传·林其年》(民国版)作“闱”。
[2] 淟忍:《武平县志·卷廿二 列传·林其年》(民国版)作“典涊”。似当为“淟涊”。
[3] 义:《武平县志·卷廿二 列传·林其年》(民国版)作“信”。
[4] 拔:《武平县志·卷廿二 列传·林其年》(民国版)作“优”。
三十六、
咸丰七年武邑屠城之惨,父老流传,众口如一,而记载阙如,各区采访亦不之及。惟熊秉廉慕夷稿有“屠城”字而未详。锺传益涵斋拟修志稿载《丁巳陷城纪略》,列《陈侯靖寇记》后,有目而无文。李邦达代某作《陈邑侯挽词》[1]叙述颇详,或有所讳而不忍着。最后编纂将竣,得陈友元《省斋纪事》,私家撰著无所忌讳,较为翔实,急录出之。文云:“咸丰七年丁巳,太平王都天京,(癸丑二月陷南京城,改名天京。)命石国宗统带兵马,或长毛,或红头,共十馀万人。二月破邵武府并所属四县,旋破宁化、归化,趋汀州。富总兵(按,名富勒兴阿,旗人)未对垒先逃。通城大小官员、士庶俱逃,不知下落。独延本府(按,名延英)逃至渔溪地方,被匪徒斩头,死于途。(二把皮箱被劫去,家人逃去不知处。)四月初七日巳刻入汀州城以后,一路直下,无人抵住。至千家村宿几夜,焚杀掳掠不计其数。因大王姓石,不过中堡,由悦洋、芳洋而来。(上堡贼头潘燕魁三、潘才老二人,有徒弟七八百,过芳洋索银米。上中堡人合众驱之,贼战败,枭其首示众。)到下堡(按,此下村,本蛀烂缺二,尚有三处可辨,不知何处),三更出门,天明到人家。上杭县正堂程老爷(按,程尚塙),招乡勇、潮勇(武艺最好),坚守城池。贼用计挖地孔七个,不能进城。乃用棺木贮硝药二副,藏地孔中,爆炸城墙数丈。城内连放大炮二响,死贼无数。贼因无粮,遂去上杭。五月十二日午刻到武平县南门城外,扎营乌石岽锺家祠。县主文垣陈应奎(连任,最好团练,山东潍县举人)被杀,(大少爷带家眷逃走),城内乡勇数百,闭城坚守,以铳炮抵敌。贼用诡计以议和引诱,谓二家不必交锋。不料城中有私通贼党二人,(一为林文炳,每日在堂官面前答话,得贿甚多,贼入城杀此人,有天理;一为修朋鸾,六品顶戴,亦为贼杀。)为之内应。开东城门,鼓吹迎接。贼拥众入城,忽然开刀向男妇乱杀,并大小捆捉。将富户捉去,以棕索反缚,每辫子五人为一束,以刀割肉吓人,逼勒银两而殆尽,或开窖赎身,然后杀其人。妇女多被污辱,有破胎者。殆因平日刁横恶算,恃富欺人,天理昭彰,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也,城内外杀死者几千人,(按,作者《时事叹》第六首自注:‘杀死三千零十六人’,当据后日查报所得。)尸首或丢塘内或街上或井内,城内外堆积如墩,亦有杀于桥上及溪内者甚众,十分可怜。至十八日早,贼出城过石崀岭而去。丁老爷、应老爷、陈把总皆逃去;林老师、秦典史皆被杀。七月尽,陈大少爷回县,八月初七、八日开吊。”纪事之文止此,小字皆作者自注,非自注则加按,以别之。原文眉间载有:“反乱到城尧禄岭,三村男妇老幼并六畜衣物皆搬上天马寨,大雨狂风,冻死牛三头”。据此五月中旬苦寒若此,足征天变矣!尧禄岭即牛轭岭,作者为村人。相传林文炳为衙内书办,手执手禀,口呼履历,甫跪下而头既落地,鼓吹至不能成声,至今言者切齿。但不开城迎接,城未必不破;然闭城坚守,城亡而亡,与开城迎接城存而亡,固有间也。被杀者三千一十六人,果谁之罪欤?初恐传闻不实,不敢笔之志中,八九月来,耿耿此心,未能或释。查十三年城区采访册乃云:“林文炳殉难,祀昭忠祠,其地改设图书馆。”觅得总牌,无文炳名,采访册果足据乎?最后得此文,而殉难者邑人止知陈知县,尚有林老师、秦典史,邑人不知也。再向馆中觅之,乃得特祀木主四:于陈应奎外,一为教谕林宝辰,一为典史秦延业,一为象洞巡检舒日昌。武城于咸丰七年、十年、同治三年连陷三次,舒巡检之死不知何年。同治三年知县沈田玉死难与应奎同。而此祠不祀,何也?岂别有专祠祀按察使张运兰,而以沈知县配欤?询之邑人,固无其祠也。大抵此祠为城区所立,未及各乡。故各乡咸丰七年死难既给世职之人,多未入祀。改革后丧乱弘多,县署档案既废,此祠幸赖改作图书馆得以保存,而能详死难各官之名姓,未始非不幸中之幸也。
陈友元有《时事叹》十六首,虽未精炼,然有关时事,为摘录八首云:“贼风拥起乱如麻,迹匿萑苻傍水涯。退寇无才骑马遁,(贼未至汀城,富总兵骑马先遁,至武平尧禄岭大路上住亮兆店四夜,偕游击守备四人。按《杭志》(同治续刊)言‘富总兵耒杭募兵,复府城’,乃饰词也。)偷生有术藉旗遮。兵惊利刃潜营垒,圃作战场累果瓜。毁坏民房馀瓦砾,凋残莫辨富穷家。”“烽烟告警满天红,震地悲号乱寸衷。小丑猖狂多诡计,大员忐忑损兵戎。未曾御寇夸降寇,总是无功冒有功。品职滥邀何面目,欺君行诈术无穷。”“步伐未娴妄出师,教民临阵法谁知。戈矛乍动心先怯,号令徒挥手自持。对垒但谋全首领,闭关安得夺旌旗。纵然耀武夸千乘,警报纷纷未靖陲。”“虽掌兵权属武官,将才远不及齐桓。加征重敛伤民命,厚禄肥家保已安。(为官者加征肥家,不理政事。)血满江河闻鬼哭,尸填沟壑见心寒。(武平杀三千零十六人,尸填沟壑。)徒糜国帑盈千万,(陈县主因团练,奏销钱粮数万两。)世事陵夷不忍观。”“未到黄昏户已关,因公严禁示常颁。每伤来寇吞诸郡,久叹无人斩小蛮。乱起妖氛除本易,丛生蔓草翦无难。何时虎旅扬威武,尽把凶顽丑类删。”“妇女奔逃解佩环,可怜玉趾过重关。盈腔感慨三更泪,蒿目萧条万仞山。早避虎狼谋更急,远离乡井久无还。都缘素食居高位,坐使神州国步艰。”“繋首红巾映血红。闾阎财物霎时空。奸淫欢乐凭强寇,跋涉艰难悯小童。(儿童捉去擎旗先行,流落在外,可怜。)顷刻忽传亡郡邑,庸材多得冒军功。于今玉石俱焚日,尽在长歌太息中。”“上台刻日递文书,防御工夫阔且疏。空有威严行赏罚,绝无韬略治戎车。官居□(按,此字蛀损,与下句皆有小注俱蛀坏,不可辨。)品名何盛,俸食千钟禄有馀。岂料丧生来意外,(延本府逃至鱼溪,为乡民斩首。)鄞江城陷叹欷歔。”“团练乡绅壅局门,(局设太平寺,收谷三年,并无数布告。)群推齿德列三尊。供来酒食儒僧饭,存处锱铢子母吞。县主功牌随意给,(乡勇要功牌者,陈县主不论有功无功,发出数百张。)私家书信遣人奔。行军器械何尝备,财谷阴消没尽痕。”
当时有“汀州一张纸,上杭一张画,武平一张桌”之谣,竟相传说,不知所谓。事后乃知,一张纸者,风吹便走也;一张画者,可望不可即也;一张桌者,任人吞食也。上杭程知县先期有书致武平,请加意防范,陈复书有“武平铁桶,上杭慎重”之语,足见陈知县之轻率。观陈友元《纪事》及《时事叹》,陈知县之团练亦徒骛虚名,倚恃斗大山城。太平军之来,不一死不足以塞责矣。当汀城既陷,杭民富户有搬住武平者,程令曰:“武平城坚于上杭乎?”而逊之也。卒之杭城无恙,而迁往武平者竟受辱。呜呼!知县为一邑主所系,大矣!
咸丰丁巳之役,民间相传,太平军自上杭退出,前锋已至石崀岭,因开门迎接乃折回。初仅杀衣冠迎接之人。后于县衙搜出顶盖连发一篓。盖陈知县拿获长毛皆削其脑盖并发积存之,将以献功。酋见之,遂下令屠城。尸骸狼藉,臭秽不堪。乃引向石崀岭而去。死后得陈知县尸于北门李祠门外塘中,是事急投水而死也。陈友元《纪事》则云被杀,而李邦达代某撰鞔词讳城人迎降之迹,云:“敌营北门外,攻围连日,夜值大雨,守者炮火不能施,遂攀城而入。”邦达别有《丁巳陷城纪略》,既佚,官样文章,大致必相同。时未得陈友元《纪事》,故于《大事志》、《名宦传》皆约略云之,以无所据证,不敢凭传闻之言而折邦达之说。特于《登北门山》诗微示其意,诗云:“步上北门山,城门踞肩脊。左臂弯下垂,山麓东门辟。中干如挺胸,隐隐西城隔。腕下一壑深,人家在肘腋。陇西聚族居,烟稠户数百。近忘城市嚣,远胜山村僻。我欲登城楼,凭吊一场剧。楼梯缺不全,楼板朽半垿。趑趄不敢前,怅望足踧踖。颇闻七纪前,兵刃敌氛追。城下如蚁屯,蹈瑕乘其隙。一跃从此登,汹涌涨潮汐。下令遂屠城,十九遭杀磔。横尸满街衢,血肉悲狼藉。臭秽不可居,虎狼远辟易。凄凄古战场,无处吊遗迹。言者人人殊,纪载渺方策。近事且传疑,千载何由核。同行有刘生,为我谈咫尺。忽忽二十年,复值黄杨厄。一片瓦砾场,道是女嬃宅。当年旧世家,一炬销金碧。世变嗟苍黄,使我感今昔。四顾天茫茫,跼蹐跬步窄。”同游刘生抟九,任志局干事,言护法军兴,地方不靖,其姐适李氏,固巨室,颇极仑奂,付之炬。其先有李作东者,弱冠捐职同知,分发广西。道光末年,历署河池、那地二州,寻授西隆州。太平军兴,全桂鼎沸,仕宦视为畏途。南丹缺人,大吏以其英干,檄之兼理。敌氛逼近,一夕数惊,幕友皆劝暂避。不听,幕友皆散。乃作家书以死自誓。咸丰九年,南丹城陷,死焉,年仅三十。敌钦其节,为之殡殓。簉室王氏目击死事状,以故乡道梗,不得归,返湖南外氏,致书告于家。后三十馀年,孙恂如绕湘入桂,跋涉经年,负骨归葬。明年恂如亦卒,年未三十。可谓祖死忠、孙死孝矣!
[校勘]
[1] 《陈邑侯挽词》:参见《武平县志·卷廿一·艺文志下·清文·邑侯陈公挽词(代)》(民国版)。
三十七、
咸丰初,太平军起事,各处洪会盛行。头裹红巾,以灭清复明、为祖出力等名为帜。人目为红头,以别于长毛。太平天国之制,民皆蓄发。洪会则蜷伏于清室之下,阴为回应,取“红”与“洪”同音,故以红巾裹首。洪会者,纪念明太祖,不忘洪武也。
三十八、
武邑殷忧,地方之士于是有孝经团练之举。所谓孝经,非曾子孝经,乃文昌孝经。借神道设教,使人心有所系属,不入于邪。全县设中、左、右、前、后五局。中局设城内文昌阁,左局设左田,右则黄坑,前则中赤,后则桃溪。各村则设分局,少者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朝夕相聚,讲教以守身、体亲、睦邻、爱国之道,以其馀闲,肄习武艺而训练之。无事则安耕作,有事共卫乡闾。此亦一种维持地方苦心良法也。咸丰八年,红头攻所城。知县陈汝枚因公下乡,会党刘四妹聚众闯入县署,坐大堂。前一夜,万安镇谢绅平章(为谢协纂之父)接汝枚书,嘱召集北乡团勇。遂星夜专人驰往桃溪。中途则北乡团勇皆执械而来,云“神降言:‘县中有急,宜速赴援’”。各局传言神降,不期而会者数千人。城中会党闻风而逃。前至麻姑墩,汝枚见而大喜曰:“诸君勇于赴义,无可犒赏,谨以一拜为谢”。乃下拜,众欢声雷动。见有骑马而来者,声言报告贼情,识者曰:“此四妹弟五妹也。”搜其身,得入会名册,汝枚命戮之。前进至所城,会党惊溃。汝枚回署,按图索骥,勒款甚巨。值地方危急存亡之秋,犹爱钱若命,清代官吏之不良,可见一斑。大抵神道之说渺茫难知,其精诚所感,往往先机之兆如响斯应。是时电话尚未发明,四处传神降言,则亦精诚感召之一也。光绪中,邑廪生林斗南有《文昌孝经详注》一卷,学政沈源深批准印行,知府胡庭幹为之序。此种著述,不宜入《艺文志》,故新“艺杂录”附及之,大旨劝人为善敦行,间参以佛氏之说。武邑至今尚有孝经团,于释、道外别树一帜,亦画咒念咒,为人建醮,能上刀山剑树。余游万安镇访元县尹魏公祠,适值建所谓“三教醮”者。有诗[1]云:“合儒释道太汗漫,宣圣居然坐醮坛。怪诞莫轻嗤向栩,争传却敌孝经团。”此则末流之弊也。
[校勘]
[1] 诗:参见《念庐诗稿·南武集·十一、游万安镇途中杂诗》。
三十九、
咸丰十年十月十九日,太平军花旗股陷县城,见李邦达《上徐学宪禀》而未详,各区采访册亦未及。知县当仍陈汝枚。盖自七年屠城后,居民流离,邑城残破,任其去来,知县亦不知下落。是时督学徐树铭按试,由龙岩抵上杭。总督黄宗汉遣游击许忠标,自漳带勇一千至杭。候补知县八十四已先期至,遂催令进剿。抵盈科桥,距县南十五里与敌遇。上杭游击吉勒图堪力战不利,与许忠标退守高梧,督学驻杭更益兵助之。十一月朔,督学赴汀,总兵袁艮督守汀、武总要隘。十二月三日,别股由江西瑞金至,府城复陷。明年四月甲戌府城复,据武邑[1]亦去江西。又据李邦达同治四年四月《恳救荒禀》云:“自咸丰七年屠城后,八年、十年、十一年洊遭寇乱。”中堡采访册亦云:“石琢球、石兼仁等皆于咸丰八年,贼据县城,率勇赴之阵亡。”是八年当有陷城之事,已无可考矣。
[校勘]
[1] 据武邑:原稿如此,据文意当为“据武邑股”。
四十、
同治三年武邑城陷,按司张运兰死难中赤。采访册与清朱孔彰所撰《中兴名臣事略》绝异。朱所据为官书或行状,庸有虚饰也。《事略》云:“运兰字凯章,湘乡人。初从王鑫募湘勇,累功升同知。咸丰七年,鑫卒于军运,兰与王开化领其众。同治元年,除福建按察使。三年,江浙既平,馀众逸入江西,犹有悍党十万。狂奔至闽时,闽省空虚无兵,不虞敌众猝至,蹂汀、漳二郡。率五百人趋武平,拒之。众寡不敌,总兵贺世祯、王鸣高、副将照维(文襄奏议作照雄)等皆战殁。运兰支解死中赤。”中赤采访册云:“运兰率兵三千自漳至。九月十日,太平军万馀至中赤,尽毁商店,焚掠民房。运兰闻警,率兵千人疾驰而往。临晚抵黄沙坑,问之土人距中赤若干程,答以三四里,误为三十里,星夜造饭前进,不意近接敌营,猝遇敌众,被包围于紫竹凹岌,执之去。明日县城陷。”其死状见左文襄奏议,略云:“据汀镇府禀报,武平难民暨伤兵称:九月十一日,该臬司击贼于中赤地方,连获胜状。忽报另股逆众绕扑武平县城,张运兰急带中军勇队驰援。比到,城已被陷。贼众遍野,即挥令副将雷照雄等奋力迎剿,毙敌无算。岂后股悍贼从间道截出,我军首尾不能相顾。记名提督贺国祯、湖南补用总兵王呜高等被伤阵亡,后军遂溃。中赤之贼乘势夹攻,我军四面受敌,雷照雄亦中矛阵亡。该臬司见势不支,策马陷阵,大呼冲突,手刃悍逆多名,鏖战数时,中伤堕马。贼拥之入城,厉声骂贼不绝口。至十四日午刻,被戕遇害。武平既复,署知县八十四偕同随侍张运兰多年之都司汤友德,从乱尸中捡获忠骸一段,穿蓝布小袄,表里一色,认系运兰临阵所穿。复于学宫觅得其首,面色如生。当即如礼棺殡,护送至汀州。”文襄奏议,凭空结构,写得有声有色。证以中赤采访册,全属虚饰。当以中赤采访册“被执于紫竹凹岌”为得其实。十三年,中赤为邑禀生童□□左史所采访,修志时已故数年。据采访稿,被执在九月十一日,即文襄奏议亦言被戕在十四日,武城收复在十月十四日。所谓检获忠骸一段者,恐未可确信。而得其首于学宫门侧,至今相传尚如一也。
知县沈田玉于同治三年二月,太平军馀众由湖州退新城,大吏迭饬严防,曾传檄四乡。以敌自郡入境,以小澜吉湖檀岭为要隘;自瑞金歧出濯田入境,以黄蜂岽为要隘;歧出乌鸦泊入境,以善坑、昭信为要隘;自会昌、筠门岭、白埠入境,以山子脑、南北蛉为要隘。地皆险峻,苟严密扼守,敌不得飞度。惟人心涣散,富者吝钱,贫者惜力,城乡又各怀意见。兹欲为朝庭固边圉,为百姓保身家,为一已尽职责,切望破除积习,努力奋起。为筹划十款,曰:设局、择董、捐资、练丁、制械、备硝、缉匪、发探、励勇、把隘,订章施行。九月二日李侍贤部林振扬、丁三洋各股入境。十一日城陷死之田玉,籍贯出身、莅任年月均无可考,其死难采访,各册具不及。惟李邦达《枕戈随笔》载《田玉传》,单四年四月《恳救荒禀》,有“张臬宪、沈县主暨文武各官,先后殉难”之语。遂据以编入《大事志》、《名宦传》。编纂已竣,有言田玉未死、官某地同知者,窃以邦达为邑闻人,留心地方,又身办乡团,断不致舛误。《枕戈随笔》原著遍访不可得。而锺传益拟《修志稿》,采其文,并改张臬宪为张公、沈县主为知县沈公。稿作于光绪二年,相去甚近,更不致疏谬。然昭忠祠无其位,不能无疑。查左宗棠时任总督,必以入奏。而邑中无文襄奏议,并无《东华录》,只得致书各友查询。旋得长汀志局廖君,获甫摘录文襄奏议见复,于“张运兰被戕遇害”下云:“武平知县沈田玉、永平司巡检陶载坤、典史雍玉等亦先后遇害。”是不特田玉确已死难,又得同殉之陶巡检、雍典史,邑人更为茫然。甚矣,祀宗之无征也!前读陈友元《纪事》,于陈知县外,得林老师、秦典史,查觅林、秦之名,又得舒巡检,辗转查询,今复得此。昔人小说所载有云:“吾头岂轻砍者吁!”可畏哉!
赵把总守所城,已列入《名宦传》。余别记《武平所赵把总守所城》[1]一文,入之集中,以见人之可传,不论官职之大小也。“丘子曰:吾纂武平县志而[2]重有感焉。当清[3]咸、同之际,太平军所至如摧枯拉朽,乃一斗大孤城,丁男不满千,又[4]皆农民,无精械利器,抗悍[5]敌万众,拒守月馀莫能破,虽妇女[6]亦勇于杀敌。《秦风·小戎》之诗有不及焉。非[7]素得民心、民乐为用不能也。孟子曰:‘可使制梃以挞秦楚坚甲利兵。’又曰:‘与民守之效死弗去。’不图于区区汛地之把总得之。把总姓赵,名一雄,登轩其字,崇安人。咸丰初,防汛武平所,与所民洽,民有争执,得一言立解。太平军兴,日夜与所绅筹防守之策,励所民以各保身家之心,为合卫乡闾之计。是时,江、广、福[8]之交,洪会炽盛,“灭清复明”、“代祖出力”口号遍山薮,所民不之动。会党不敢窥,窥亦不能入。七年,石国宗屠县城[9];十年,县城再陷,久为敌占据,而所城安堵。同治三年,太平天王自杀于南京,江浙皆为清收复。九月十日,侍王李侍贤部丁三洋率悍党万众[10]自会昌而来,武平所原有新旧二城[11],一雄以新城不能守[12],率众专守老城。敌先锋执大红旗[13],众皆穿官军号褂,大呼开城。守者察其伪,击以巨炮,人旗俱仆。敌遂汹涌围城[14],所用皆洋枪,民不知其不用火发也,见无火引[15]不之避。及枪响人倒,连毙十八人,乃仓卒加以掩护。翌[16]日,敌截竹为号角,人执[17]一吹之,呼声雷震。城中丁男八百馀人,分拨守炮。巡逻仅馀七百人,城上垛眼九百七十有奇,人守一垛不足,则以妇人充数。十三日,敌用长梯仰攻[18],守者用刀镰、砖石、硝包、石灰、沸水[19]制之,不得上。一夜敌攀城,值洪金波妻张氏守垛,张以田器击之而倒。且曰[20]:‘送死贼[21],汝来何迟,待汝久矣!’众皆壮之。敌休兵,不进亦不退[22]。如是者旬馀,一雄疑之。有自敌中逃出者言[23],敌挖[24]地道二,用棺木[25]实火药其中,不久工完将爆发。一雄随所[26]指地树栅筑垣于外以备。十月朔黎明,吼声震地[27],烟焰蔽天,敌众蚁集而前。老儒陶廷鼎见北角有巨炮,急火引[28]发之,毙敌无算。于是相持[29]又浃旬。敌计穷,十二夜引去。时县城破已一月,知县沈田玉统兵,按察使张运兰、总兵贺世祯、王明高、副将雷照雄皆[30]死于难。田玉于二月中布告民众即言[31],人心涣散,富者吝钱[32],贫者惜力[33],城乡又各怀意见,不能联络一气,武邑叠遭屠杀,而人心尚若此。田玉固早知死所矣[34],乃去。今仅七十馀年,民且莫详其死,悲夫!运兰自漳提[35]兵三千至,清人撰著[36]谓率五百人,盖欲实[37]其闽省空虚无兵之言也。所城被围之同日[38],别股敌[39]至中赤,大肆焚掠[40]。运兰率兵千驰往,临晚至黄沙坑,误听土人言距中赤三、四里为三十里[41],造饭[42]前进。仅行数里[43],至紫竹凹岌,为敌包围,执之以去。明日县城陷,运兰死地奠详,相传得其首于学宫门侧[44],殆杀之中赤而枭其首于县城欤?《事略》谓得其遗骸[45],不详其地。文襄奏议固不足据,抑或执至县城而杀与欤?然亦未免轻敌矣。夫以县城之坚,守者知县,督守者按察、总兵、副将,官职之大,兵勇之众,器械之精利,视所城何止[46]十倍,乃皆化为猿鹤虫沙[47],让所城以独完。赵把总之用民,岂仅高人一等已乎?无怪其擢升台湾淡水都司也,所民送至数里外,泣下不忍别,相与建祠于迎恩门外[48],立长生牌位,朝夕尸祝,以死事诸人配[49]。至今谈城守状,尚凛凛然有生气焉。呜呼,赵把总足千古矣!”
[校勘]
[1] 《武平所赵把总守所城》:参见《念庐文存·卷五 传·五十二、记清武平所赵把总守城事》,以下简称《念庐文存》。
[2] 而:《念庐文存》无此字。
[3] 清:《念庐文存》作“清代”。
[4] 又:《念庐文存》作“人”。
[5] 抗悍:《念庐文存》作“用以抗悍”。
[6] 女:《念庐文存》作“人”。
[7] 非:《念庐文存》作“此非”。
[8] 广、福:《念庐文存》作“闽、广”。
[9] 县城:《念庐文存》作“武平县城”。
[10] 众:《念庐文存》作“人”。
[11] “武平”句:《念庐文存》作“无所原有新老二城”。
[12] “一雄”二句:《念庐文存》作“一雄率众专守老城”。
[13] “敌先锋”二句:《念庐文存》作“敌先锋众皆穿官军号褂”。
[14] 城:《念庐文存》作“攻”。
[15] 火引:《念庐文存》作“火”。
[16] 翌:《念庐文存》作“翼”。
[17] 执:《念庐文存》作“各执”。
[18] 仰攻:《念庐文存》作“上城”。
[19] 沸水:《念庐文存》作“沸水种种”。
[20] 曰:《念庐文存》作“叱曰”。
[21] “送死贼”三句:《念庐文存》作“送死贼,待汝久矣,汝来何迟也”。
[22] “不进”句:《念庐文存》作“不进不退”。
[23] 言:《念庐文存》作“缒而上言”。
[24] 挖:《念庐文存》作“掘”。
[25] 用棺木:《念庐文存》作“以棺材”。
[26] 随所:《念庐文存》作“所”。
[27] “吼声”三句:《念庐文存》作“吼声震天,耳为之塞,敌众蚁集”。
[28] 火引:《念庐文存》作“引火”。
[29] 相持:《念庐文存》作“持”,似误,当为“相持”。
[30] 雄皆:《念庐文存》作“维先后”。
[31] 中布告民众:《念庐文存》作“中旬布告民众言”。
[32] 吝钱:《念庐文存》作“不肯出钱”。
[33] 惜力:《念庐文存》作“不肯出力”。
[34] 所矣:《念庐文存》作“所”。
[35] 提:《念庐文存》作“率”。
[36] 清人撰著:《念庐文存》作“清人撰《中兴名臣事略》”。
[37] 实:《念庐文存》作“质”。
[38] “所城”句:《念庐文存》作“当所城被围之第一日”。
[39] 敌:《念庐文存》作“敌人”。
[40] 大肆焚掠:《念庐文存》作“商店民房俱遭焚燬”。
[41] “误听”句:《念庐文存》作“询土人云曰距中赤三、四里误听为三十里”。
[42] 造饭:《念庐文存》作“星夜造饭”。
[43] “仅行”三句:《念庐文存》作“不意仅行数里,遇敌包围于紫竹凹屻”。
[44] “相传”二句:《念庐文存》作“相传敌退后得其元于学宫门”。
[45] “《事略》”四句:《念庐文存》作“《事略》谓都司汤有德得其遗骸,又得其元,殆杀之中赤而枭其首于县城欤,抑执至县城而杀之?”。
[46] 何止:《念庐文存》作“奚啻”。
[47] 猿鹤虫沙:《念庐文存》作“猿鹤”。
[48] 门外:《念庐文存》作“门”。
[49] “以死事”句:《念庐文存》无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