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的客家江湖——小论《迷云》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478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的客家江湖

——小论《迷云》

 

曾丽琴

 

 

练建安是客家人,其创作以小说为主,但也兼及散文、剧本、文学评论与文化研究。他的这些创作都围绕着客家这一主题进行,他曾无限深情地谈到:“其实,在我的心中,有我的客家历史长河。”在他所有的创作中,又以用微型小说持续不断形塑的客家江湖最为吸引人。

因为生存的需要,客家人好武也擅武,早于1994年练建安就写过《客家武术论纲》一文,纵论客家武术的传承及流变,他指出:“千年的客籍演变史,客家武术经历了千年的搏击、磨砺、锻打,更有侠客志士、绿林好汉飘忽期间,构成了客家武术极丰富而浪漫的一页。”练建安小说中的客家江湖自然就是对客家武术“极丰富而浪漫的一页”的演绎,《迷云》此篇或可略窥其客家江湖风云之一斑。

《迷云》由5篇微型小说组成,这5篇拆开自然都可独立成章,但练建安却以它们均“扑朔迷离,似云山雾罩”将之合为一题,并冠以“迷云”之篇名。事实上,“扑朔迷离,似云山雾罩”正是练建安客家江湖的一大特征,亦是其书写客家江湖的一种叙述策略。

千里汀江,巍巍梁野,其间隐藏着多少高人异士。不过,既是“隐藏”,自然就不愿显山露水,非到不得已决不出手,出手亦常只是旁敲侧击或点到为止,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手早已心胆俱裂,看客却还懵懵懂懂,最终留下来的自然是那看客口中“扑朔迷离,似云山雾罩”的事件之一鳞半爪。

《破结》这个故事尤其能体现这一点。退休的原汀州府杭川县衙快班捕头邱佬,凭着一些身手,霸道不讲理。有一日,仇家寻上门来。这仇家却也不与邱佬对打,只是胁迫邱佬与他狂饮,连邱家人都没看出不对。眼看着邱佬马上就要不胜酒力倒下/倒毙,隔壁邻居家的阿贵却跑了进来。他拎着“一截饭碗粗细、三拃长短、盘根错节的鸡翅木”说是要来借担杆,邱佬仇家笑他“铁斧破不开,担杆有嘛介用”,于是,阿贵“恍然大悟”的样子请他帮搭把手,于是“汉子手握鸡翅木。阿贵十指插入缝隙,大吼,鸡翅木开裂两半”。有趣的是,阿贵如此震慑走了邱佬仇人,而邱佬尚还不识高低,犹“冷哼”着感谢阿贵“往后有啥事,跟你叔打个招呼”,而阿贵却也不显摆,只以他一向的傻不愣登“混小子”口吻说“叔啊,俺家瓜藤爬过墙来,您老就不要连根拔啦”。

阿贵这种真人不露相、不显摆的品格正是造成整个事件云山雾罩的原因,试想,连邱佬这样有点功夫的人都尚且不明事情的真相,更何况一般的小老百姓?《迷云》诸篇,《药砚》中的华昌是这样的高手,《蛱蝶军》中的女尼也是这样的高手,而《龙虎斗》与《谜云》中的德良与蓝乡绅虽非武林中人,但两人亦是默默救助百姓不求留名与闻达。在此,练建安既渲染了客家扑朔迷离的江湖,亦传达出客家内敛、无为、止戈为主的武术文化(这自然也是中华武术文化的精髓)——事实上,练建安就曾写过一篇题为《止戈》的微型小说。

值得注意的是练建安的叙述策略。为了呈现故事的扑朔迷离,练建安亦在叙述上下了很大功夫。《迷云》呈现了练建安惯常采取的两种叙述策略。其一,全文采用全知叙述视角,但为了造成微型小说出其不意的结局与意远韵长的效果,练建安在叙述故事的开端、发展之时做了许多铺垫,尤其常以全知叙述视角的优势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然而有趣的是,到了故事的高潮部分,他却全然抛弃全知叙述视角心理描写或发表议论的优势,只是很原生态地去素描其时人物的动作与对话,动作对话一结束,故事亦即戛然而止。而如此仿若没有结局的故事自然而然显露出一股神秘的气息,《药砚》与《破结》正是如此。其二,以限制性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然而独特的是,这第一人称视角却非故事角色的视角,而是跨越时空的研究者视角。这种视角本应抽离而警醒,然而练建安却要以他们该抽离而无法抽离,应警醒却又受迷惑来显示客家江湖的神秘。《蛱蝶军》与《谜云》即采取这种叙述视角。《蛱蝶军》一开头就呈现这种叙述视角,身为研究者应当抽离的“我”却被客家的江湖故事所蛊惑,神思恍惚之中召唤出了《蛱蝶军》的故事,《谜云》的这一叙述视角则是在小说的最后才显露出来,前述故事倘恍迷离,版本众多,作为研究者且十分警醒的“我们”竟也无从分辨,客家的江湖/民间于是显得越发神秘了。

我以为后一种叙述策略是练建安对微型小说叙述的突破。这样的叙述策略在中长篇小说中并不少见,但在微型小说中却基本未见到。微型小说篇幅过短,无论是全知叙述视角还是限制性叙述视角,一般都直接叙述描写而不展开议论,更遑论出现一个与故事非同一时空的叙述者。而练建安却大胆将之引入微型小说,有效地造成客家历史或客家民间谲诡莫名的氛围。发表于《漳浦文学》第2期之《风水诀》中的《芒杆竹箭》亦是这样的佳构。

练建安十分推崇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其新浪博客中多次转发了汪曾祺的语言论,而他的小说语言亦如汪曾祺一样讲究文白相济,讲究声之高下,讲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不过,最突出的是他能将客家方言不着痕迹地揉合进普通话书写,以此凸显浓郁的客家情韵。当然,读者必然还会注意到《迷云》中那时而宁静时而湍急的汀江,那莽莽苍苍、薄雾浮动的梁野山,以及繁华热闹的客家小镇、别具风味的客家小吃,这些都是练建安形塑客家江湖的主要元素。

客家族如此一个独特而又庞大的民系,一直以来都没有自己比较突出而独具特色的现当代文学书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这一点来看,练建安如此坚持、如此迷人的客家江湖书写可谓其功大矣!

 

 

 

作者简介:曾丽琴,博士,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