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清流“摆五坊”(采风稿)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76次点击|6次点赞

赞一下


客家清流“摆五坊”

 

练建安

 

相信当代的许多人,一提起三明清流,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伟人毛泽东的那阙流传广远的《如梦令·元旦》;一些人,还会不由自主地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清流位于福建西部,古称黄连,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此地群山连绵,清溪环绕,碧水潆洄,故名清流。县城形似太极,遂有“太极之城”的美誉。

“山高不碍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民族英雄文天祥曾率部转战闽赣大地,赋诗感叹。

清流是汀属八县之一。福建汀州府是公认的世界客家祖地。遥想东晋末年以来,中原板荡,一批批世家望族扶老携幼,渡黄河,跨长江,过鄱阳湖,溯赣江贡水而上,经石城,翻越武夷山脉南端的站岭隘口,抵达宁化石壁,迁徙到包括清流在内的闽西粤东大地。

客家先祖黄连镇将巫罗俊率部在这里 “筑寨卫众”、“伐山取木”;大唐重臣魏征、名将罗成、“开闽王”王审知等哲嗣后裔在这里耕山耕田、繁衍生息。据准确统计,清流全县有325个客家姓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客家民系在唐宋年间形成之后,客家各姓氏间,就有了大致相同的民情风俗。

风俗如风,风中之草必偃。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行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与“俗”。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纯美的风俗和一方水土向来互为滋养。客家地区的良风美俗甚多,民谣《月光光》弘扬的是客家地区普遍的尊师重教风俗;民间说唱《鲤鱼歌》,提倡孝敬爷娘;《勤俭哺娘》则生动鲜活地传扬了客家妇女的勤俭风尚教化。

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地域的客家民俗也形成了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格局。犹如方言,同是客家话,山前与山后,江头与江尾,语音、语调和一些单词就有了细微的差别,非本邑老乡亲一时难以分辨。

2013820,农历七月十四日,笔者随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前往清流采风。夜晚,月上东山,龙津蜿蜒,河边广场有成群结队的百姓载歌载舞,他们的幸福和喜悦,写在一张张笑脸上。笔者和当地民俗学者江天德、叶国斌先生边走边聊。“河边歌舞”是客家清流的新民俗吗?风俗风俗,约定俗成,无疑,必须经过时间的层层累积。若干年后,“河边歌舞”必定可以确定为一种新民俗,而神州大地此时此刻到处莺歌燕舞,又高度同质化了,那么,我们现在的所见所闻,可以列入当地特色民俗吗?

江天德先生问:“您听说过元宵摆五坊吗?”

有关元宵节,大家都应该会知道一些。元宵,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岁时杂记》记载说,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元宵节与春节相衔接,明代以降,自初八点灯,直到正月十七夜落灯,为时十日,蔚为壮观。

张灯结彩、猜灯谜、耍龙灯、送孩儿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吃汤圆、祭门户、逐鼠、迎紫姑、走百病常见于古典文献记载。一些汉族地区还有“偷青”习俗,民谚说“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

元宵游大龙、走古事,邻县连城就很热闹,此外,闽西客家地区的长汀童坊踩春泥,永定坎市打新婚,上杭蛟洋犁春牛,武平“百姓镇”烧架花赏花灯等等,异彩纷呈。

江天德先生问及“摆五坊”,笔者摇摇头,说道:“摆五坊?没有听说过,愿闻其详。”

江天德先生如数家珍,他详细介绍了“摆五坊”的情形。

“摆五坊”具体地点在清流城关。清流城关原有19坊,每年元宵由各坊轮流执事主持“摆五坊”。每个坊分五处摆,每处摆上古董、字画、古书、花卉、服饰五大件,故称“摆五坊”。正月十五日当天清晨,轮流执事坊各户人家门前便摆出方桌,摊开红纸,临街挂起绣有“龙凤呈祥”等字样的桌帷。户主将珍藏的“五大件“摆在桌上陈列,琳琅满目。一些农户扬长避短,摆出了大黄瓜、大番薯、大雪薯等农作物,色彩明亮,引人注目,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农家欢乐图”了,和“五大件”相映成趣。江天德先生说,“摆五坊”的时间长短要看天色。天晴时,摆上三五天;如果连绵阴雨,摆一天就收场了。“摆五坊”时,四乡八邻的百姓纷纷前来观赏,评头品足,流连忘返,气氛热烈。

和“摆五坊”相衔接的是“送瘟船”。元宵这天,太阳下山了,暮色四合,观赏“摆五坊”的人群纷纷来到城区东门桥下,这里早已经聚集着一群群男女老幼。河面上,有一些奇特的船只泊岸。这些船只木板为底层,四周扎以薄薄竹片,红绿色纸覆盖,船舱内绘有十二生肖肖像,装着各家各户送来的猪毛、禽羽。说话间,时辰就到了,主事者发出一声号令,一排火铳红光闪处,发出轰然巨响。掌事者立即解开绳缆,点燃舱内的火纸,引爆混杂在毛羽中的花炮,河面一片炸响。瘟船在硝烟火光中沿着龙津河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夜色中。   

送走瘟船之后,就该是散福了。送走瘟船,迎来了幸福吉祥。这是元宵之夜,花灯处处,装点出盛世太平的风物景致。五坊家家户户美酒佳肴飘香,主人们围坐厅堂宴请宾客,喜气洋洋。客家人热情好客,散福期间,路人可随意光临酒席。于是,常见各坊的人们扶老携幼前往执事五坊登门道贺,鱼贯而入,酒足饭饱,家家扶得醉人归。   

笔者为闽西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也曾走过闽粤赣边许多客家地区作“田野调查”,恕我孤陋寡闻,确实未曾见识“摆五坊”习俗。为什么“摆五坊”会出现在清流这个山区县呢?

江天德先生笑了。第二天,与叶国斌先生送来了一叠清流文史资料。认真研读多日,开卷有益。

无独有偶,海峡彼岸也有此相同的习俗。连雅堂《雅言》记载:“台南建醮之时,先择宽阔之地,设置神坛。曰天师坛,曰观世音坛,曰玄天上帝坛,装饰华美。以七巧桌陈列坛内,上置金石古玩,多方罗致,以夸珍异。台南故家旧多收藏,平时秘不示人,排坛始肯出展,亦可以供观览也……他处之坛,虽有台南之伟丽,而无台南之华贵。”

有资料说,古汀州八县中,唯独清流城区流传“摆五坊”,风俗成因与清流城区的地理环境和儒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清流客家人多为隋唐之后陆续从中原迁徙此地定居。清流“山高皇帝远”,土地肥沃,山青水秀,鲜有兵燹灾荒,百姓和睦相处,崇尚礼仪。他们原本是中原世家望族后裔,到达生存发展的新天地之后,耕读传家,秀才举人进士功名者,代不乏人,一些读书人身居副丞相、尚书侍郎、翰林院编修、州牧道台等高位,他们的家庭都十分愿意将文化宝物适时摆出,以光耀门楣,褒扬传承文化,鼓励后辈刻苦攻读诗书、奋发上进。

“烧瘟船”习俗,江南水乡多有,周边县市却不常见,见于记载者,福建永安贡川有“烧瘟船”民俗活动;粤东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每年端午节“送瘟船”。

 “烧瘟船”习俗可以在客家人的祖居地可以找到它的根。山西《五台县志》记载:“元宵,街头巷口垒旺火祭瘟神,祈求消灾免难。”祭瘟神在长江以北许多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故土,由此可见一斑。

台南有“送王爷船”习俗,每三年一次,规模浩大。

这一民俗的传承就形成了一条非常明晰的线索,从祖国大陆连接到宝岛台湾。像这样的“文缘”有很多,不胜枚举。

“纸船明烛照天烧。”表达了民间的一种“驱魔逐邪”、“祈祥纳福”的良好愿望。想一想溪河两岸人头簇拥、红光满天的热闹景象,笔者联想到了族群团结和乡村狂欢的意味。

民国年间编修的《清流县志》记载:“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城内于斯日延道土建醮,名曰春祈。午后,扛神象沿街奔驰,各家门口竞放爆竹,名曰逐疫。值年坊住户率先期发柬以请亲友,晚开筵宴,沿街拉客,名曰赛福”。

这是对“散福”习俗的官方正式记载了。是“散福”还是“赛福”?笔者认为,沿街拉客赴宴谓之“赛福”,更见客家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清流“摆五坊”、“烧瘟船”、“散福”(“赛福”)是元宵期间的一组连续的民俗活动,为客家祖地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叶国斌先生告诉笔者,清流县长校乡李家村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叫“五经魁”。那是一种傩舞,大明正德年间一直流传到现在,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有机会时,您应该去看看。

清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百年的文化传承、325个客家姓氏文化的长期共生交融,形成了丰厚的良风美俗,是需要沉浸其中才可以有所体验的,走马观花的印象记,必然多遗珠之憾。

笔者此时又想起了“河边歌舞”,那月色下男女老少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的情形,让人至今油然神往。有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就有了无数的“河边歌舞”,相沿成风,行之久远,也就成了清流新的民俗。大江南北皆然,就成了大江南北共有的新民俗。

 

作者:练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