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车女孩”拉着一家三代去京城(纪实文学)
苏河丰
2013年11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5岁起独立照顾瘫痪父亲,两次推着父亲从老家上北京寻医的安徽“板车女孩”黄凤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黄凤1997年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申集镇黄李村。父亲在江苏的一家化工厂打工。虽说不上很富有,但一家三口日子还算过得幸福温馨。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12月,外出打工的父亲黄志仁半夜起来小解,因为头晕不慎摔落,当即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厂里把黄志仁送到医院,抢救了20多天才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医生说,可能会落下终身瘫痪。因为非在上班的时候摔倒的,厂方只肯承担五万多的费用。几个月后,黄凤的母亲一走了之。此时,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小黄凤、患有眼疾几乎失明的奶奶、卧病在床无法自理的黄志仁。为了不拖累女儿,黄志仁想到一死了之。唯一的办法就是绝食,但是绝食二天后,看到女儿也陪着他绝食,他就心疼了。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竟让年仅五岁的黄凤成为家庭的支柱。
每天天蒙蒙亮,黄凤就要起床踩着小板凳在灶台上做饭,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在给爸爸翻身时,小黄凤力气不够,她就用头顶,用牙咬着衣服拽。冰冷的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小黄凤还要在水井旁一遍又一遍地搓洗衣服,冻得实在受不了就甩甩手、哈哈气再接着洗,小手肿得像红萝卜一样。黄志仁心疼女儿,偶尔会给黄凤几块钱零花。可懂事的黄凤,知道爸爸领来的低保是一家三口人的吃饭钱,养命钱,要省着用,就把零花钱全部贴到了家用里。
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11岁的黄凤带着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毅然走出家门,她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拉着奶奶,踏上为父求医的征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终于到达了上海。没有钱住旅馆,她推着爸爸的铁床,栖息在上海的天桥下,没有钱买吃的,就与奶奶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最终却没能把爸爸治好。
2009年暑假,在得知北京某医院能够治疗高位截瘫,黄凤就央求开车到北京办事的同乡捎带他们去。一下汽车,小黄凤便自己拼了个带轮子的木板床,让爸爸躺在自制的木板床上,她用一条布带,用瘦弱的肩膀拉着板床,载着父亲在北京大街小巷求医问诊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
2013年4月30日,小黄凤再次北上,幸运的是,黄凤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北京武警总医院破例收治了黄志仁,为他做了一个疗程的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刚入院时,移植科主任安沂华为黄志仁进行身体检查时,连称奇迹:“长期瘫痪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下肢血液栓塞等并发症,但他统统没有,身体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这往往需要3个人24小时轮流照顾才能实现。小黄凤真不简单!”
当黄志仁在术后有了知觉能够做少许的活动时,小黄凤觉得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真希望爸爸能早一日站起来。”“小黄凤现在开朗多了,有时候,还能听到她唱上一两句。”手术后,看到女儿秀气的脸上露出越来越多的笑容,黄志仁也觉得舒心了。
黄凤平时爱好唱歌,最喜欢的是那首《隐形的翅膀》。与几年前相比,黄凤开朗了很多,有时候做饭、洗衣服也唱歌。虽然经历这么多磨难,可黄凤一直坚持不懈,她没有抱怨命运捉弄和老天不公,而是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她说,自己感谢每一位帮助的好心人。其中很多人自己不认识。但是,我在心里都把他们当成“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原载上海《至爱》2014年第1期,《学生家长社会》2014年第5期转载,标题为《板车女孩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