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花 (外两篇) (《福建文学》2008年第12期)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275次点击|0次点赞

赞一下


 2345截图20210618190807.png


铁 花 (外两篇) 


练建安


我居住的旧庭院有一个很安静角落,长着几棵浓绿的橡皮树, 宽大的树叶终岁不凋,遮挡着远处的阳光与灯光。

 今夜,已经有些寒意了。 我伏案劳累,出来走走,随手从角落树下拔出一根钢条。 这根钢条长约2米,重约2500克,大概是建筑工 地的废弃物。 我搬来住时,发现了它,平时用于松土,不用时,就竖插在树下的泥地里。 我 将钢条抓在手上,冰冷的,沉沉的。 这种感觉 告诉我,我抓住了一根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 物件。 暗黑色的钢条与黑夜融为一体,通体 笔直,坚硬,沉稳,力量在凝聚。 

我想,要是在两三千年前,这根钢条,应该可以锻打成一件很有作为的兵刃, 而且, 它会有干将莫邪龙渊湛卢一样好听的名字, 它的非凡经历会在史册上熠熠闪光。 可是, 它存在于当代。 当代,这块百炼钢已经被人 忽视,差点成为废物,日晒雨淋,在大地的某 一个角落,慢慢地被锈蚀,终有一天,它将无 影无踪。

 我突然有舞动它的冲动。

 我紧握着它,平展侧向伸出,地心引力 让它焕发出活力,它的重量很快让我的手臂 酸痛。 

天上星空遥远,地面灯影朦胧,双脚吸纳着源源不断的地气,我想象着自己应该是 千年以前塞外戍边的武士。 唐朝吧,我喜欢 盛唐吞吐八荒的气象。 

我舞动着钢条,钢条忽作刀枪、忽作长剑,在我身边上下左右盘旋。 真是痛快淋漓啊!

 一走神,钢条猛力刮擦水泥地面,迸射出一长溜火花,钢铁撞击之声格外清晰。

 好了,就这样吧。 我将钢条重新插在树下泥地里。 

或许,谁也不会知道,在这个喧嚣的现 代都市里,在这样一个老旧庭院的某一个角 落,在这个初冬微寒的暗夜,一介书生,曾舞 动过一根钢铁,做过一个遥远的梦。 


 蓑衣斗笠 


在江南地带,或者说在闽粤赣边客家地 区,披 蓑 衣,戴 斗 笠 者,通 常 是出苦力的农人。 有句俗语说:“撑伞时不见亲家,戴笠嫲时碰到了。”意谓落泊模样遇见姻亲,很没有面子。 

在武侠世界里,戴一顶破斗笠者,往往 是武林高手。 如果此人还披了一件蓑衣或是 黑色的斗篷,不用问,此人一定是一位绝世 顶尖高手。 

这样说来, 在客家地区通常认为贫贱、劳碌、不入大流的斗笠蓑衣,时来运转,居然成了武侠世界的一种显赫的符号。 

之所以如 此,可能是出于如下数端:

 形态之威仪。 斗笠与蓑衣以其刚硬的质 地、线条、造型,极大地扩大了个体生命自身的空间,浑然一体,形动影移。 我们注意到, 当侠客扯低斗笠时,神秘和杀气更是弥漫四 周。 从另一个角度看,斗笠蓑衣类似于盔甲 战袍,其暗示的效果也很容易唤醒人们遗传基因中有关战场杀伐喋血的遥远记忆。 历史 上,清军善战,铁骑过处,沙尘飞扬。 想想看, 清朝官员顶戴补服与蓑衣斗笠是否同出一 辙? 问题是,白山黑水与烟雨江南,南北殊 途;制服与雨器,功用不一。 为什么也有某种 特殊的相似之处? 

普通而实用。 曾见山间层层金黄稻田, 秋空万里,禾雀乱飞,田间稻草人,竟也是蓑衣斗笠的模样。 江南多山,山上多竹,竹竿破 篾条编织,杂以竹叶,便成了斗笠。 土圆楼围 龙屋前后左右,种栽棕榈,树影婆娑。 剥下棕皮,搓揉为绳编织,杂以稻草,便成了蓑衣。 入客家农舍闲杂屋,迎面就有一些斗笠蓑衣 挂在土墙上。江南多雨。春雨,直到青梅黄时 也难得停歇;夏雨,此时烈日当空,片刻大雨 倾盆;秋雨,绵绵密密,时断还续。 公元1982 年的一个夏日午时,我在闽西武平县象洞乡 洋贝村一个叫“上坎田”的梯田插秧。 一阵 “竹篙雨”沿山脚飘泼而来,穿戴蓑衣斗笠的 我不急不慢地从这头插到那头。 雨脚打在泥 田里,溅起细小的雨花。 直起身,看茫茫雨 雾,听四周砰然有声,我明显地感到了斗笠 蓑衣散发出的丝丝温暖。 这种温暖,集中在 背脊贯穿全身。 蓑衣斗笠是农家的日常用 物,实在是再普通实用不过了,可以遮风挡 雨,可以垫坐,可以扇风,可以被盖。 当然,只要你愿意,还可以装盛野菜野果地瓜萝卜西瓜南瓜。

 一把精致的宝剑。

 一把粗重厚实的铁刀。 

 试问,哪一把更有杀气?

 铁刀。因为铁刀太普通了,太实用了。 因 为普通,它随处可见,也随时可以“豁出去” 拼杀,因而随处随时充斥着杀气;因为实用,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无数的参天大树曾在 铁刀的斫杀下轰然倒地。 我想,蓑衣斗笠的侠士,不宜腰悬宝剑, 更适宜一把铁刀。 

传说武当派武功创造人张三峰 (丰)为 元末明初辽东懿州人,风姿魁伟,须髯如戟, 常年一笠一蓑,手持刀尺,笑傲江湖。 



阵法 


武侠世界中,常有阵法,如“武当七星剑 阵”。 阵法,其实更广泛地施用于古代战场。 

岳飞说“阵而后 战,兵 法 之 常,运 用 之 妙,存乎一心”。 昔时军中作战,阵法繁多,屈 指数数,就有九宫八卦阵、太乙三才阵、河洛 四象阵、太极地将阵、混元阵、天地纵横阵、 天门阵、四门斗底阵等等五花八门的阵法。 

据说,最基本的阵法为方阵。 《后汉书· 袁绍传》说,公孙瓒“兵三万,列为方阵,分宾 骑万匹,翼军左右,甚锋甚锐”。 八卦阵是方 阵的一种变式,各部分布形如“井”字。 大将 居中,“井”字周边的八个方位即八卦。 八卦 各部互为策应,迎敌八方。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功盖三分国,名 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吟颂的人物,不用说是蜀相孔明。 《三国志·蜀志· 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 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 得其要领。 ”八阵图已失传,据说至今只存三 处“图垒”,分别在陕西沔县、重庆奉节和四 川新繁,其中奉节县“图垒”最为著名,《三国演 义》描述说,阵中时见风云迭起,排山倒海, 似有千军万马。 据传,八阵图的组成大致如 此, 即以乾坤巽艮为天地风云为正阵布正 兵,西北为乾为天阵,西南为坤为地阵,东南 为巽为风阵,东北为艮为山为云阵。 以水火 金木四奇阵作为奇兵,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阵,后为玄武阵,主将居中。 八阵又居总阵中, 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辅 以游兵二十四阵,奇正相生,变化莫测。 

由此可见,简易的“井”字阵法,只要附 以玄幻的色彩, 就变得极为复杂极为神秘。 如果再加上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等,就让 人更陷入迷津不辨东西南北。 《孙子兵法》 说:“不可攻者,守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 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守的阵形,一般 是圆阵。 《孙子兵法》 还说:“形圆而不可败 也。 ”若背靠高山或河湾,可布阵为半圆形, 此为“偃月阵”。 方阵与圆阵是阵形的基本类 型,此外,还有曲、直、锐三阵,合称五阵。 唐 李靖创六花阵,“参综古法,步、骑与车三者 相兼而用。 以车曰驻队,步曰战锋,居前为 正;骑曰战队,又曰荡,居后为奇,遂名为六 花七军阵也。 ……随其地势,去其中营,而变 曲、直、方、圆、锐 五 图,而名之曰六花曲 阵 也、六花直阵也、六花方阵也、六花圆阵也、 六花锐阵也。 若遇险阻,仍用七军,向背得 法,作偃月营”(《阵纪》卷三)。 

南宋抗金名将吴璘把守西蜀门户二十 余年,创“叠阵法”,屡败金兵。 其阵法要点 是:军分两阵,每阵三列。 第一列持长枪刀 盾,“坐不得起”; 第二列为弓弩手,“跪膝以 俟”;第三列是“神臂弓”即强弩手,取立姿。 当敌军进入百步以内时,神驽先发,进入七 十步时,强弓并发。 第一阵战力已尽时,第二 阵立即接替。 如此轮番循环。 为确保阵势稳 定,两翼有大量骑兵掩护策应(据《宋史·吴 璘传》)。 《明史·李自成传》记载,农民军“临 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前者返顾,后者杀 之。 战久不胜,马兵佯败,诱官兵,步卒长枪 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看这 个“三堵墙”阵法的要点是马兵引诱敌军来 追,待马兵退到步兵背后,步兵即投掷密集 长枪。 追军在长枪攒击下,阵脚大乱。 此时, 马兵返回冲出,斫杀敌军。 敌军败,则实施大 规模追击作战, 此时的阵法, 古已有之,即 《孙膑兵法》中提到的“雁行之阵”。 雁行如 “人”字,此即从一点出发,斜向两边夹行包 抄追击,两边弓弩并发,射杀敌军。 《武经总 要》卷七说“前锐后张,延斜而行,便于左右, 利于周旋”。 

太平军主将多为客家人,在与清军长期 作战中, 首创了一种简易而独特的阵法,曾国藩门人张德坚以敌方立场命名为霸道横 蛮、形象欠佳的“螃蟹阵”。 据其《贼情汇纂》 卷四记载, 太平军基本阵式是 “三队平列 阵”,即“中一队人数少,两翼人数多,形似螃 蟹”。 作战时,“如官军仅左右两队,贼即以阵 中之队分益左右翼,亦为两队。 如官军前后 各一队,则合左右翼前锋为一队,以左右翼 后半与中一队合而平列,以为前队接应。 如 官军左一队兵多,则变偏左阵;右一队兵多, 则变偏右阵。 ”“至于损左益右, 移后置前 ……进退开合疾徐……视大旗所往奔赴之, 无敢或后。 ”如此阵法,使敌手也暗自惊叹, 以为:“一军用此数人,便可役使万人,略无 参差,振裘挈领,深得以简驭繁之妙。 ” 

阵法要因气候、地形、作战样式、作战对 象、作战规模等等发生变化。 戚继光在不利 驰逐的南方创“鸳鸯阵”平定倭寇,当他率军 驻守塞外北疆时,则“设立车营,车一辆用四 人推挽, 战时结方阵而马步兵处其中”(《明 史·戚继光传》)。 此阵法,为“四方平定阵”。

 古时许多名目玄幻的阵法, 多不可信。 《宋史·兵志九》说,宋神宗曾与其武将文臣研究古代阵法, 结果是越搞越糊涂。 他说:“朕尝览近日臣僚所献阵图,皆妄相眩惑,无 一可取。 果如其说,则两敌相遇,必须遣使预 约战日,择宽平之地,夷阜塞壑,诛草伐木, 如射圃教场,方可尽其法尔。 以理推之,其不 可用决矣。 ”宋神宗的论述,转换成今日的说 法就是:“你们的阵法,只适合运动场上的表 演,根本不符合实际作战的需要。 ” 

近读古书,感慨系之。 兹抄录若干并略作推演,以期积累学识并壮阔襟怀。 


原载《福建文学》2008年第12期 责任编辑 贾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