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兄讨论温将军问题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370次点击|1次点赞

赞一下


【上班后,在电脑上清理文档,见此小稿,不忍废,遂转贴,存档备用。文中之王兄,即闽西楹联家王贵垣兄。此文源于王兄对闽西村落石桅杆的文字考证。其中谜团,后来被俺师弟邹文清解开了。朋友们若有兴趣,可以参见其博文。所谓的客家长篇小说,目前仍然是空中楼阁。在下计划多学习客家文化知识,同时,加强训练,多写客家微型小说,视情况发展,再谈其他。谢谢!】

 

与王兄讨论温将军问题

 

我近期比较忙乱,但老兄的问题一直吸引了我。您知道,我一直准备写客家长篇小说,因为学识不足,迟迟不敢动笔。这些年来,从这里学到很多的历史乡土文化知识,心中喜悦。谢谢!

今日(2013年某日)上午,查阅了连横《台湾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其卷十三为《军备志》,第229页记载:“安平水师协标右营光绪十四年改为台东陆路右营。台东陆路中营原系安平水师中营,光绪十四年改设。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同治八年设) 游击一员(同治八年裁)守备一员(裁)千总二员(裁一员)把总四员(裁三员)外委五名(裁三名)额外三名(裁二名)……计兵三百六十名……实在存营及汛防者九十六名。”这就说明:一是这个副将尽管品级很高,管理的部下就少得可怜了,96名,当代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就远远超过了96名。说是“连级干部”,从人数来说,是相当的。二是老是被裁减,日子不好过,地位作用可能不大,说是为台海作出巨大贡献云云,有待考证。《台湾通史》第230页记载:“光绪十二年,奉旨以澎湖副将与海坛总兵对调。”澎湖水师镇标营兵力较多,“两营计兵七百八十二名。”(第231页),差不多是一个加强营了。目前,我不知道温公任职时间等情况,“百度”说:“温兆凤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福建。行伍出身的温兆凤于1822年(道光2年)奉旨接替杨继勋,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全台湾的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其统帅三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道光有30年,咸丰有11年,同治有13年,光绪有34年。如果“百度”所说的道光二年即为台湾水师协副将一说是准确的,那么60多年后的“光绪12年”,温公早该告老还乡了。这么说,《台湾通史》第230页记载:“光绪十二年,奉旨以澎湖副将与海坛总兵对调。”当与温公无关。手边没有“海坛”史料,不好说。回头找些福州史志看看。关于仁兄对石桅杆文字的重新排列问题。在下以为,单纯从官制的角度推理,可能不够。乡土文人的传说,仅供参考。请解释:“海坛水师”、“镇标右营”、“副总府”、“台湾安平右协”、“都阃府”及“特授”、“加三级”等关键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等等。我感到这是一篇大论文的容量,费时费力。期待您的新成果。

 

附:

 

 

历史传说
彭湖总督温兆凤

●万安

温兆凤,乳名文源,出身贫寒,文化程度以念四书五经文人(清朝人物)。
  只因家庭贫苦出身,以农工为业,有一年过年因向财主买猪肉二斤无钱付给,爪牙把已煮成汤的肉取回,连肉汤也不给喝,把灶灰倒下去,使他家中不能停留,连夜起身,他与三婶相处较好,临走时向三婶告别,我不能在家呆下去了,我要去出门,到外面去闯一番事业,三婶挽留说:“文呀,你过年都过不上,明日又是正月初一,等些日子再去”。他早已下定决心,坚决连夜就走,三婶无能挽留,并给他十三文钱做盘缠。
  到溪口的老路,环坑甲仔凹有一亭,祀奉四洲佛祖神,夜半三更,他来到此亭抽了一支签,签曰:“龙蛇吉日当,白虎跳北方”,呀走错路了,并且转返回往皮寮路,皮寮他有一个妹妹,天快亮时在做梦,梦见老虎进来咬猪(古云:龙为天子,虎为大将)醒来是文弟叩门声,她一开门见是弟弟兆凤,先是一惊,为了什么事,大年三十晚到此,他便将事情简略的说了,妹妹安慰几句想起刚才梦中心想弟将有出头之日。
  留在妹妹家中住了几天,告别妹妹又往永安方向去,一天来到小陶,有家店铺缺少帮工,他便在店铺做了帮工,人逢运至,老板爱惜他。有一天无事看帐房先生结算帐目,算了几次都没算对,他看不过去并对帐房先生说我帮你算吧,经他一算帐目并清清楚楚,几天后帐房先生告病回家,没有人当帐房结帐,老板并叫他代理,经过几天的结算记帐,老板发现他比原来的帐房先生要好,并被升为帐房,当地人有知道他识字,有一个人请他代写上诉书,呈到公堂,州官一看上诉书,发觉文采不错,很有文才,并被州官提升为州官文书,在官府做文书经常要上收朝庭,朝庭有个黄大人是吏部尚书,他读过几次温兆凤写的有关材料,发现是个人才,并被调到(吏部尚书)身边任职,连升三级。
  温兆凤在朝庭中住了几年,由于满清腐败,盗贼四起,皇帝知他智谋好,并叫他带兵打仗,文官又当起了武职,由于他有勇有谋,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冲锋在前,多次打了胜仗,一次作战中自己当先冲锋大腿中了敌人一刀,还和敌人顽强拼斗,身先士座士气高昂,以至敌军全军覆灭,打了一个大胜仗,加之黄德禄保奏,温兆凤受到皇帝赏封钦赐花翎诰授武功将军,特授彭湖协镇都督,福建厦门、台湾、广东等地的海陆总督(据传厦门有温兆凤的后裔,他本人卒于厦门)。
  竹贯村有邓家、上温、下温祖祠三个,温兆凤回到太原堂祖祠,和乡亲们相互问候,大家谈到上温、下温时说,不敢称上温、下温,乃称上户、下户可也,上户祖祠大,能容几百人,他儿时的一位同伴还在干活,听说他回来,高兴得没来得及换衣服并跑来看望,回家后这位同伴眼睛瞎去,后来由温兆凤供养一生。兆凤回来欢喜了三婶,怕死了财主,想当初夺回肉,他现在为官我要吃杀头之罪,第二天温兆凤却去答谢财主,当年财主没有这样,我就没有今天,茫今不记前事,你要对贫苦人互相帮助,同样都是祖叔,从此财主改恶从善,知错必改。(《闽西日报》200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