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说《雄狮献瑞》入选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485次点击|8次点赞

赞一下

2023届高三语文限时小测十六
_______月_______日 星期_______ 姓名:_______
拓展阅读
“榜样的力量”主题
一、妙语箴言
1.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英国谚语
2.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
3.以身作则对好人来说是固然是绝伦的大好事;但对坏人来说,它的害处是无以复加的。——荷马
4.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乔·格兰维尔
5.有这样的情况,甚至范围很小的模范的`地方工作,也比中央许多部门的国家工作有重要的全国性意义。——列宁
6.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法国谚语
7.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8.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塞·给翰逊
9.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
10.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约翰逊
11.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塞内加
12.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一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谚语
1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达勒维耶
14.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希腊谚语
15.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英国谚语
二、素材解读
【新闻故事】
钱海军,中共党员,现为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1999年至今,他在本职工作之外,累计提供电力维修志愿服务约2.5万小时,结对帮助困难老人100余位,同时还带动身边的人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行动,惠及数万人。钱海军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不久前,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相关人物】
“时代楷模”钱海军
【热点时评】
用爱点亮“千户万灯”(暖闻热评)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1日 05 版)
钱海军的名片上只有短短的3行字:“电力义工”、“钱海军”和手机号码。正是这张简简单单的名片,勾勒出钱海军持续20多年的公益之路,给无数家庭带去安心和温暖。
在电力系统,有个行业术语叫“表前表后”,即以电表为分界点,从供电网络进入电表中的线路,归供电公司管,为表前;从电表出来接到用户家里的线路,是用户个人资产,为表后。从事电力服务工作30年,钱海军爱岗敬业、学用结合,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单位的技术能手、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23年,身穿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他走街串巷、排忧解难,成为老人们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事不分‘表前表后’。”对于钱海军来说,“表前”是一生的事业,“表后”是无法割舍的牵挂。全年“在岗”,24小时“开机”,从风华正茂到头发花白,钱海军凭着“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个是一个”的朴素想法,将志愿服务化为一种习惯,立足平凡岗位铸就非凡事业,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2012年起,以钱海军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先后成立。由钱海军发起的“千户万灯”项目,不仅为慈溪1800多个残疾人贫困户家庭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还走出浙江,为西藏、吉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6000多个家庭送去光亮和温暖。台风抢险、变电抢修、安全用电宣传、解决居民用电故障……在钱海军带领下,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不断延伸,“星星点灯”“复兴少年宫”“暖心空巢”等公益项目也在持续开展。如今,志愿者队伍已经壮大到1200多人,累计开展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西南山区,志愿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从一个人的一腔热血,到千余人的公益慈善品牌,背后是爱心的汇聚和精神的传递。
来自身边的榜样,更能激发起而行之的力量。“能让老百姓少停电、不停电,再苦、再累、再危险,都觉得值”,同样从事电力工作的工人备受鼓舞;“未来,我也要成为这样热心助人的人”,曾受益于“千户万灯”项目的中学生默默立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用爱和奉献点亮心灯,照亮一方天地”,许多网民表达对钱海军的敬意,向善行善的涟漪不断扩大……无论身处何地,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向外传递温暖与善意的“光源”。人人“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我们的社会必将充满爱与温暖。
专题训练
文学类阅读模拟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雄狮献瑞 练建安
①“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听闻这熟悉的锣鼓,增发按捺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专心地经营他那摊“杭川牛肉兜汤”。
②大年初五,是闽粤边的武邑岩前镇请客的日子。客家村寨春节期间请客的日期,都有定日。坐落在狮子岩的均庆寺,是定光古佛的祖庙。此日,格外热闹。
③杭川,是闽西上杭县的雅称,此地与武平县山水相连,声气相通,同时于宋淳化五年建县,因此,百姓互称老友。“牛肉兜汤”是杭川风味名小吃。
④增发的生意不错,一大早,卖了三五十碗。五文一碗的牛肉兜汤,每碗可赚一个铜板。照这个样子,十斤牛肉很快就可以卖完了,赚个百十文不成问题。
⑤“初一落雨初二晴,初三落雨烂泥坪。”闽西正月多雨,昨夜下了一场连绵不断的“冷浆雨”,均庆寺前的石坪低凹处水汪汪的。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北风吹来,寒气逼人。
⑥摊点冒着丝丝白雾状的热气,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前来均庆寺游玩的客人,就有好些人被吸引了过来。
⑦“牛肉兜汤”做法简易,以上等牛肉切成薄片,裹以薯粉,调以姜末、茴香、八角、酱油、鱼露等物,放入木鱼干、猪骨头熬制的滚汤中稍煮片刻舀出,洒上葱花、姜末。这样的天气,喝口浓稠爽滑的兜汤,正合适。
⑧增发是上杭城肚里郭坊人,是“南狮”的师傅头。传说他打单狮可以轻轻松松地“缩”上两张层叠的八仙桌。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一百三十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牛”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他恨不得剁了双手,拈脚就走了,发誓要“以牛还牛”,赚回了牛本钱,再回杭川。
⑨这一天,均庆寺也办狮会,号称“闽粤赣三省狮王争霸赛”。汀江木纲老板练大炮悬赏一千两银子的花红,奖励优胜者。这下可热闹了,周边客家地区来参赛的青狮足有十八只,都是各县身怀绝技者。
⑩百十丈外,是均庆寺。石坪上,人头攒动,锣鼓声声。这一边,增发指望快一点卖尽牛肉兜汤,收摊寄存在阿三哥的日杂店里,自家悄悄地挤入人群中瞧上几眼,解解馋。二十余年的拳脚功夫,都被那些南狮锣鼓催醒了,发痒发麻。
一位老阿婆牵着小孙子过来了,叫了一碗。增发问阿婆要不要也尝一口,天冷,喝了驱寒。阿婆使劲咽着口水,说:“吃过了,过年喽,鸡汤都喝怕啦。”说着,抖抖索索地从上衣上摸出一块旧手帕,拣出五块铜板,反复数过,递到增发手上。小孙子喝完了,捧着空碗,舌尖舔着嘴唇,盯着老阿婆看。增发给他添上了半勺浓汤。小孩子乖巧地说:“阿叔新年发大财。”增发笑了。
均庆寺外石坪,十八只青狮跃跃欲试。场中,竖立着一根一丈八尺的桅杆,上头,以红绳悬挂一束雪里蕻。六张八仙桌依次按三、二、一的阵式叠好。哪一只青狮采下雪里蕻,哪一只青狮就是赢家,就是优胜者。一丈八尺的桅杆实在是太高了,往常,“缩”上两张八仙桌高度表演的青狮,就算是方圆百里的高手了。三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要么怎么叫狮王争霸赛呢?主办方为安全计,在桅杆的四周铺设了一层层谷笪,谷笪下铺垫有厚厚的稻草。
主事宣读完规则,鞭炮炸响,接着就是一下重锣。赣南远客为先,六只青狮在锣鼓声中一跃奔出,翻滚跌扑,煞是好看。不料,来到谷笪处,纷纷栽倒,折腾了半炷香工夫,就是挨不近八仙桌,只得退场。粤东也是六只青狮,无意上八仙桌采高青,成双结对表演了一套“雄狮献瑞”连贯动作,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红布条幅。锣鼓停歇,恰好回到了原处。现在轮到闽西的了,也是六只。先出四只,舞到谷笪上,也接二连三地栽倒了,退了回来。剩下的两只,一只是当地的,一只就是杭川郭坊的。郭坊的锣鼓敲起,有些乱。增发拨开人群,来到狮头旁,抚摸着狮子耳朵。狮头移开,露出了他大哥的脸。大汗淋漓的大哥又惊又喜,说:“好你个发狗,躲在这里修仙哪!”增发说:“大哥,我来,赢钱还你水牛。”
说话间,锣鼓声响了,岩村青狮已经奔跳出去老远。郭坊青狮欢快蹦达,一会儿工夫,就追了上来。岩村青狮上谷笪了,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一副不屈不挠的架势。郭坊青狮在谷笪外停了停,嗅了嗅。鼓点骤响,郭坊青狮一跃而起,落地生根。每走一步,大吼,四脚齐齐发力,顿一顿,似有千钧之势。围观者听得谷笪下面发出脆响,仔细听听,是谷笪下滚动的圆竹杠破裂的声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围观者大声喝彩,一浪高过一浪。岩村青狮伏地不动了,狮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冷汗湿透了后背,手脚发抖。他想,看不出这卖牛肉兜汤的,功夫竟是那样的高深莫测。
(节选自练建安《雄狮献瑞》有删改)
文本二:
“客家乡土侠义小说”,看似有“民间故事”色彩,实则是较为高超的“模仿”作品。作者或从民间故事中吸其内核加以综合演绎,或以独特构思演化为“民间故事”,升华思想内核使小说故事更隽永深邃。其结构精致,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却叙事从容。小说中高手深藏不露,读者很难一眼看穿,掩卷思考,才恍然大悟。作者深受传统文法影响,擅长白描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精神内涵丰厚,其中,客家乡土侠义精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善于借助客家特有的活动背景来塑造一些客家民间社会的小人物,心理素质出奇的镇定,临危不惧,身手不凡,却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一争高低,颇具客家乡土侠义精神。
(节选自练德良《客家乡土多侠义——练建安“客家乡土侠义小说”系列作品浅析》)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增发听到“熟悉的锣鼓,按捺着内心的激动”,暗示他与舞狮有不一般的情感,与结尾写他在狮王争霸赛中的出色表演相呼应。
B.文章第⑧段写增发一个舞狮金牌得主,却落得到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的缘由,意在告诫世人赌博害人、好赌必输的道理。
C.文章第⑧段写增发与阿婆婆孙俩的相关情节,不仅可以看出阿婆经济的不宽裕,也体现了小说主人公增发人性的美好。
D.文章写“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牛肉兜汤的做法”,与写当地的狮会一样,都体现了杭川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及其传承。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欢快的锣鼓声开头,渲染气氛,为后文写增发在狮王争霸赛中取得好成绩蓄势。
B.第⑩段写“百十丈外的石坪上,人头攒拥,锣鼓声声”的热闹场景,与牛肉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增发卖牛肉兜汤的生意难做。
C.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岩村青狮“摔倒,爬起”两个动作的反复描写,以岩村青狮的“不屈不挠”来衬托郭坊青狮赢得比赛的不易。
D.作者重视语言感受,用词生动传神,富有地域特色。比如“冷浆雨”“缩”“城肚里”“谷笪”“落雨”等词语的使用,颇有客家语言风味。
8.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雄狮献瑞》是如何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的。(4分)
9.作品是怎样叙述增发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B【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B.“意在告诫世人赌博害人、好赌必输的道理”错误。写增发到岩前古镇摆摊的缘由,是为了塑造增发的人物形象,而非告诫世人赌博害人这一道理。
7.B【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与牛肉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增发卖牛肉兜汤的生意难做”错误。此处没有对比,更不是为了突出生意难做,只是体现了增发急于卖完兜汤,想去看舞狮比赛。
8.①通过较为曲折的情节——增发跌宕的人生经历,在从容的叙事中,塑造增发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的形象;②通过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叙述增发为还大哥水牛去摆摊,和与阿婆交往的片段,塑造增发知错能改、善良有爱的形象。③通过特定的背景“买卖牛肉兜汤”“客家狮会”等,塑造增发具有客家乡土侠义精神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塑造文学形象方法的能力。
(1)文本二中说“其结构精致,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却叙事从容”“小说中高手深藏不露”可知,小说通过较为曲折的情节,在从容的叙事中,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
“听闻这熟悉的锣鼓,增发按捺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专心地经营他那摊‘杭川牛肉兜汤’”“增发是上杭城肚里郭坊人,是‘南狮’的师傅头。传说他打单狮可以轻轻松松地‘缩’上两张层叠的八仙桌。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一百三十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牛’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据此可见,文本一中的主要人物增发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郭坊的锣鼓敲起,有些乱。增发拨开人群,来到狮头旁,抚摸着狮子耳朵。狮头移开,露出了他大哥的脸。大汗淋漓的大哥又惊又喜,说:‘好你个发狗,躲在这里修仙哪!’增发说:‘大哥,我来,赢钱还你水牛’”“郭坊青狮欢快蹦达,一会儿工夫,就追了上来。岩村青狮上谷笪了,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一副不屈不挠的架势。郭坊青狮在谷笪外停了停,嗅了嗅。鼓点骤响,郭坊青狮一跃而起,落地生根。每走一步,大吼,四脚齐齐发力,顿一顿,似有千钧之势”“岩村青狮伏地不动了,狮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冷汗湿透了后背,手脚发抖。他想,看不出这卖牛肉兜汤的,功夫竟是那样的高深莫测”分析,可知作者在从容的叙事中,塑造了增发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的形象。
(2)文本二中说“擅长白描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可知,本文在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白描手法。
“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一百三十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牛’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一位老阿婆牵着小孙子过来了,叫了一碗。增发问阿婆要不要也尝一口,天冷,喝了驱寒。阿婆使劲咽着口水,说:‘吃过了,过年喽,鸡汤都喝怕啦。’说着,抖抖索索地从上衣上摸出一块旧手帕,拣出五块铜板,反复数过,递到增发手上。小孙子喝完了,捧着空碗,舌尖舔着嘴唇,盯着老阿婆看。增发给他添上了半勺浓汤”分析可知,小说通过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叙述增发为还大哥水牛去摆摊,和与阿婆交往的片段,塑造增发知错能改、善良有爱的形象。
(3)文本二中说“客家乡土侠义精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善于借助客家特有的活动背景来塑造一些客家民间社会的小人物,心理素质出奇的镇定,临危不惧,身手不凡,却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一争高低,颇具客家乡土侠义精神”分析可知,小说通过特定的背景,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
“增发的生意不错,一大早,卖了三五十碗。五文一碗的牛肉兜汤,每碗可赚一个铜板。照这个样子,十斤牛肉很快就可以卖完了,赚个百十文不成问题”“摊点冒着丝丝白雾状的热气,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前来均庆寺游玩的客人,就有好些人被吸引了过来”,“百十丈外,是均庆寺。石坪上,人头攒动,锣鼓声声。这一边,增发指望快一点卖尽牛肉兜汤,收摊寄存在阿三哥的日杂店里,自家悄悄地挤入人群中瞧上几眼,解解馋。二十余年的拳脚功夫,都被那些南狮锣鼓催醒了,发痒发麻”“赣南远客为先,六只青狮在锣鼓声中一跃奔出,翻滚跌扑,煞是好看。不料,来到谷笪处,纷纷栽倒,折腾了半炷香工夫,就是挨不近八仙桌,只得退场。粤东也是六只青狮,无意上八仙桌采高青,成双结对表演了一套‘雄狮献瑞’连贯动作,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红布条幅。锣鼓停歇,恰好回到了原处。现在轮到闽西的了,也是六只。先出四只,舞到谷笪上,也接二连三地栽倒了,退了回来”分析可知,小说通过特定的背景“买卖牛肉兜汤”“客家狮会”等,塑造增发具有客家乡土侠义精神的形象。
9.①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有利于深入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便于读者全方位把握情节内容。②文章多处使用插叙的手法。比如第③段写杭川历史、第⑦段写牛肉兜汤的做法等,丰富文章内容,有助于情节的展开。③文章层层铺垫,比如第①段写增发的心理感受,第⑧段写增发曾经的经历,第 段写比赛规则的苛刻等,让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④以“狮王争霸赛”为线索组织材料,故事主要围绕“狮王争霸赛”展开,使情节更集中紧凑,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叙述特色和作用的能力。
(1)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小说叙述增发跌宕的人生经历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第三人称的使用有利于深入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便于读者全方位把握情节内容。
(2)文章多处使用插叙的手法。如,在叙述增发卖“杭川牛肉兜汤”时,插入对他人生经历的叙述——“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他恨不得剁了双手,拈脚就走了,发誓要‘以牛还牛’,赚回了牛本钱,再回杭川”。还有第③段写杭川历史——“杭川,是闽西上杭县的雅称,此地与武平县山水相连,声气相通,同时于宋淳化五年建县,因此,百姓互称老友。‘牛肉兜汤’是杭川风味名小吃”,以及第⑦段写牛肉兜汤的做法——“‘牛肉兜汤’做法简易,以上等牛肉切成薄片,裹以薯粉,调以姜末、茴香、八角、酱油、鱼露等物,放入木鱼干、猪骨头熬制的滚汤中稍煮片刻舀出,晒上葱花、姜末。这样的天气,喝口浓稠爽滑的兜汤,正合适”等内容,丰富文章内容,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3)文章层层铺垫,,让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第①段写增发的心理感受,“听闻这熟悉的锣鼓,增发按捺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专心地经营他那摊‘杭川牛肉兜汤’”;第⑧段写增发曾经的经历,“增发是上杭城肚里郭坊人,是‘南狮’的师傅头。传说他打单狮可以轻轻松松地‘缩’上两张层叠的八仙桌。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一百三十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牛’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他恨不得剁了双手,拈脚就走了,发誓要‘以牛还牛’,赚回了牛本钱,再回杭川”;第 段写比赛规则的苛刻,“场中,竖立着一根一丈八尺的桅杆,上头,以红绳悬挂一束雪里蕻。六张八仙桌依次按三、二、一的阵式叠好。哪一只青狮采下雪里蕻,哪一只青狮就是赢家,就是优胜者”。
(4)结构安排上,以“狮王争霸赛”开篇,以“狮王争霸赛”结束,中间插入“狮王争霸赛”,所以,小说以“狮王争霸赛”为线索组织材料,这样就使情节更集中紧凑,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李娟
我妈是擅于到来的人。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坏天气和无数行李。
她冒雪而来,背后背一个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个大包,双手还各拎一只大包。像是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
一见面,顾不上别的,她先从所有包的绑架中拼命脱身。气儿还没喘匀,就催着我和她去拿剩下的东西。我跟着她走到楼下,看到单元门外还有两倍之多的行李。
我妈为我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根长棍。
准确地说,应该是两棵小松树的树干。笔直细长,粗的一端比网球略粗,细的一端比乒乓球略细。大约三米多长……
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把这两根树干带上班车的。
要知道,在当时,所有的班车都不允许在车顶上装货了。
放进下面的行李仓?也不可能。
放到座椅中的过道里?更不可能。况且她还倒了三趟车。总之这是千古之谜。
她把这两根树干挂在我的阳台上方,然后……让我晾衣服……
她骄傲地说:“看! 细吧?看!长吧?又长又细又直!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么好的木头! 真是很少能见到这么好的,又长又细又直! ……”——于是就给我带到阿勒泰了。
是的,她扛着这两根三米长的树干及一大堆行李,倒了三趟车。
没有候车室,没有火炉。她在省道线或国道线的路口等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守着她的行李站在茫茫风雪之中。
不知车什么时候来,也不知车会不会来。
头一天她也在同一个路口等了半天,又冷又饿,最后却被路过的老乡告之班车坏了,要停运一天……但第二天她仍站在老地方等待,心怀一线希望。
世界上最强烈的希望就是“一线希望”。
后来车来了。司机在白茫茫天地间顶着无边无际的风雪前行,突然看到前方路口的冰雪间有一大团黑乎乎的事物。据他的经验,应该有三到五个人在那里等车。
可是走到近前,却发现只有一个人和三到五个人的行李。
总之,她不辞辛苦给我带来了两根树干。
——它们又长又直又匀称,最难得的是,居然还那么细。她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完全能配得上城里人。却没想到城里人随便牵根铁丝就能晾衣服。
后来我搬家了。那两根木头实在没法带走,便留给了房东。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又过去了好几年,搬了好几次家,最后打算辞职。我妈说:“你要是离开阿勒泰的话,一定记得把我的木头带回来。”……到那时,才突然间感到愧疚。
我告诉她早就没了。她伤心地说:“那么好的木头! 那么直,那么长,关键是还那么细! 你怎么舍得扔了!”
却丝毫不提当年把它们带到阿勒泰的艰辛。
那是2003年左右,我在阿勒泰上班,同时照料不能自理的外婆。工资六百块,两百块钱交房租费,两百块钱存到冬天交暖气费,剩下两百块钱是生活费。也就是说,日子过得相当紧巴。
我妈第一次来阿勒泰时,一进到我的出租屋,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房间的30瓦灯泡拧下来,统统换成她带来的15瓦的。
第二件事是帮我灭蟑螂。
那时我不敢杀生,后果便是整幢楼的邻居都跟着遭殃。
我妈烧了满满一壶开水,往暖气片后面猛浇。黑压压的蟑螂爆炸一般四面逃窜,更多的被沸水冲得满地都是。
接下来的行程内容是逛街。
乡下人难得进一次城,她列了长长的清单。然而什么都嫌贵。最后只买了些蔬菜。
菜哪儿没卖的?但是阿勒泰的菜比富蕴县的便宜。
还买了几株带根的花苗。
天寒地冻的,她担心中途倒车的时候花苗被冻坏,便将它们小心地塞进一个暖瓶里,轻轻旋上盖子。
她每次来阿勒泰顶多呆一天。一天之内,她能干完十天的事情。
每次她走后,好像家里撤走了一支部队。
走之前,她把她买的宝贝花慷慨地分了我一支。
我家没有花盆,她拾回一只塑料油桶,剪开桶口,洗得干干净净。又不知从哪儿挖了点土,把花种进去,放在我的窗台上。
因为油壶是透明的,她担心阳光直晒下土太烫了,对根不好,特意用我的一本书挡着。
她走后,只有这盆花和花背后的那本书见证了她曾到来。
而我,我最擅长离别。迄今为止,我圆满完成过各种各样的离别。
我送我妈离开,在客运站帮她买票,又帮她把行李放进班车的行李厢,并上车帮她找到座位。
最后的时间里,我俩一时无话可说,一同等待发车时间的到来。
那时,我想起来很久很久以前的另一场离别。旧时的伤心与无奈突然深刻涌上心头。
我好想开口提起那件事,我强烈渴望得知她当时的感受。
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此刻,彼此间突然无比陌生。甚至微微尴尬。
我又想,人是被时间磨损的吗?……不是的。人是被各种各样的离别磨损的。
这时,车发动了。我赶紧下车,又绕到车窗下冲她挥手。
就这样,又一场离别圆满结束了。最后的仪式是我目送这辆平凡的大巴车带走她。
然而,车刚驶出客运站就停了下来。高峰期堵车。
最后的仪式迟迟不能结束。我一直看着这辆车。我好恨它的平凡。
我看着它停了好久好久。有好几次强烈渴望走上前去,走到我妈窗下,踮起脚敲打车窗,让她看到我,然后和她再重新离别一次。
但终于没有。
本文节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千辛万苦带来的两根木头,在搬家时我却毫不怜惜地把它留给了房东”表现了“我”对母爱受之无愧的冷漠。
B.母亲念念不忘两根木头,说明生活中的母亲是个勤俭节约的人,文中多次重复这件事,也说明生活中母亲是一个爱唠叨的人。
C.“那么好的木头! 那么直,那么长,关键是还那么细! 你怎么舍得扔了!”这句母亲伤心的话语中透露出母亲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爱子之心的痛心。
D.本文写得跌宕起伏,将往事不断穿插叙述,表现母亲不计回报关心子女的慈爱形象,也蕴含了我的愧疚之情。
8.赏析文中画线句“像是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
9.文中对“到来”和“离别”的叙写一详一略,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参考答案】
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生活中母亲是一个爱唠叨的人”不正确,从文中来看,母亲的话并不多,她不是一个爱唠叨的人。母亲念念不忘两根木头,主要是表现出母亲的勤俭节约。故选B。
8.采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母亲来看望“我”时负重劳顿的艰辛,蕴含着深沉朴实的母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指出手法,分析句子。(4)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
从手法上来看,“劫持”本是人的行为,句中却用来写各种包裹,赋予包裹以人的特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被各种包劫持”来形容一个人带的包裹多,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写出了母亲所带的东西多,说明母亲在路上的负重劳顿和艰辛,结合上下文可知,这些包都是母亲带给“我”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9.(1)一详:母亲到来时极尽铺陈,写母亲带的东西多,写母亲长途劳顿的艰辛,写母亲做的家务多,写母亲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在记叙和描写中表现母亲对“我”的深沉、细腻、无怨无悔的关爱。
(2)一略:写“我”送别母亲的流程化、形式化,写“我”无话可说的尴尬,表现出“我”对母爱受之无愧而对报答却疏于表达的冷漠、惫懒。
(3)通过详略对比,鲜明地表达出“我”作为子女,顿悟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和子女报答母亲的迟钝疏忽。表现了作者的反思,也引发了读者共鸣。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文中的详略安排,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分别找出文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结合主题和人物形象来分析。题干已经指出文中对“到来”和“离别”一详一略,也就是说详写了母亲的到来,略写了“我”和母亲的别离,从原文来看,作者写母亲“到来”时,详细写了母亲带的东西、等车、中途转车、帮“我”收拾家务等情况,表现出母亲旅途的艰辛与劳苦,更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细腻深沉的爱。文中写“我”送母亲离开时,写了“我”给母亲买票,送母亲上车,不知如何和母亲话别等,突出的是一种程式化的分别“仪式”,反映出“我”坦然享受着母爱,却疏于表达对母亲感情的惫懒与冷漠。母亲的表现和“我”的表现形成对比,也就是一详一略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也反映出作者的反思,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考生分点概括可得到本题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狗不理 冯骥才
天津人讲吃讲玩不讲穿,把讲穿的事儿留给上海人。上海人重外表,天津人重实惠。人活世上,吃饱第一。天津人说,衣服穿给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上海人说,穿绫罗绸缎是自己美,吃山珍海味一样是向人显摆。天津人反问: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
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点面一点糖一点肉吗?玩的三大样——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一块泥一张纸一点颜色吗?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这儿讲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艺,不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了。
运河边上卖包子的狗子,是当年跟随他爹打武清来到天津的。他的大名高贵友,只有他爹知道;别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狗子。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个贱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为了叫阎王爷听见不当个东西,看不上,想不到,领不走。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他爹的大名也没人知道,只知道姓高,人称他老高;狗子人蔫不说话,可嘴上不说话的人,心里不见得没想法。
老高没能耐,他卖的包子不过一块面皮包一团馅,皮厚馅少,肉少菜多,这种包子专卖给在码头扛活儿的脚夫吃。干重活的人,有点肉就有吃头,皮厚了反倒能搪时候。反正有人吃就有钱赚,不管多少,能养活一家人就给老天爷磕头了。
他家包子这点事,老高活着时老高说了算,老高死了后狗子说了算。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他就尝试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下边油汁的妙处,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皮捏得紧,褶捏得多,一圈十八褶,看上去像朵花。一咬一兜油,一口一嘴鲜,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天天来吃包子的比看戏的人还多。
狗子再忙,也是全家忙,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儿答?这便招来闲话:“狗子行呀,不理人啦!”
别的包子铺干脆骂他“狗不理”,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
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这一来,反倒有了名。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狗不理”,虽是骂名,也出了名。
天津卫是官商两界的天下。能不能出大名,还得看是否合官场和市场的口味。
先说市场,在市场出名,要看你有无卖点。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名没人稀罕,骂名人人好奇。“狗不理”是骂名,却好玩好笑好说好传好记,里边好像还有点故事,狗子再把包子做得好吃,“狗不理”这骂名反成了在市场扬名立万的大名了!
再说官场。三岔河口那边有两三个兵营,大兵们都喜欢吃狗不理的包子。这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来天津,营中官员拜见袁大人,心想大人山珍海味天天吃,早吃厌了,不如送两屉狗不理包子,就叫狗子添油加肉,精工细做,蒸了两屉,赶在午饭时候,趁热送来。狗子有心眼儿,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人吃东西时,第一口总是香。袁大人一口咬上去,满嘴流油,满口喷香,心中大喜说:“我这辈子头次吃这么好吃的包子。”营官自然得了重赏。
转过几天,袁大人返京,寻思着给老佛爷慈禧带点什么稀罕东西。谁知官场都是同样想法,袁大人想,老佛爷平时四海珍奇,嘛见不着?鱼翅燕窝,嘛吃不到?花上好多钱,太后不新鲜,不如送上前几天在天津吃的那个狗不理包子,就派人办好办精,弄到京城,花钱买好御膳房的人,赶在慈禧午间用餐时,蒸热了最先送上,并嘱咐说:“这是袁大人从天津回来特意孝敬您的。” 慈禧一咬,喷香流油,勾起如狼似虎的胃口。慈禧一连吃了六个,别的任嘛不吃,还说了这么一句:
“老天爷吃了也保管说好!”
这句话跟着从宫里传到宫外,从京城传到天津。金口一开,天下大吉,狗不理名满四海,直贯当今。
(选自冯骥才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素材,记叙了“狗不理”从出现到兴盛的传奇故事,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
B.小说故事生动有趣,塑造的传奇人物,奇异非凡,跃然纸上,文笔简练传神,形象地再现了清末时天津的社会风貌。
C.小说中,狗子“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袁大人“花钱买好御膳房的人”等情节,展现了当时行贿成风的社会背景,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D.小说使用了一些天津方言和不断句的句子,具有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显示了叙述语言口语化的特征,契合小说集名称中“俗世”一词。
8.小说在刻画狗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前三段在构思上独具匠心,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6分)
【参考答案】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C.“揭示了小说主旨”错,小说的主题不是揭露“行贿成风”。
8.(1)出身贫寒,地位低下。狗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贱名“狗子”。(2)聪慧,有生意头脑。改变包子的馅料,改良包子的模样,做出更美的味道。(3)精明圆滑,心思缜密。狗子再忙,也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个贱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为了叫阎王爷听见不当个东西,看不上,想不到,领不走”“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可知狗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贱名“狗子”,地位低贱。根据“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他就尝试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下边油汁的妙处,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皮捏得紧,褶捏得多,一圈十八褶,看上去像朵花。一咬一兜油,一口一嘴鲜,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狗子改变包子的馅料,改良包子的模样,做出更美的味道,可知他聪慧,有生意头脑。
根据“狗子再忙,也是全家忙,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可知他精明圆滑,心思缜密。
9.(1)展示了天津人重实惠、重吃的特点,交待了“狗不理”能名满四海的原因。(2)展现了天津从清末沿袭至今独有的市井风俗,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引出下文,用天津卫这个“俗世”做铺垫,自然引出狗子这个“奇人”。(4)暗示了小说主旨,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能将寻常的东西化为神奇的宝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创作意图、鉴赏段落作用的能力。从人物上看:“天津人重实惠。人活世上,吃饱第一。天津人说,衣服穿给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天津人反问: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展示了天津人重实惠、重吃的特点,交待了“狗不理”能名满四海的原因,也为人物出场提供背景。
从社会环境上:“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点面一点糖一点肉吗?玩的三大样——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一块泥一张纸一点颜色吗”,描绘了一幅天津从清末沿袭至今独有的市井风俗的画卷,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从情节上:“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运河边上卖包子的狗子,是当年跟随他爹打武清来到天津的。……狗子人蔫不说话,可嘴上不说话的人,心里不见得没想法”,起到了铺垫作用,自然引出下文“狗不理”的故事。
从主旨上:“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这儿讲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艺,不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了”暗示了小说的主旨。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能将寻常的东西化为神奇的宝贝。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王小波
我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是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十七岁我从插队的南方病退回北京,住在街道上借来的一间小屋里。在北京能借到很多书,我读了很多文艺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苏联的比西莫夫,试着从理性分析中找到一条通向目标——写诗——的道路,结果一无所成。
那时候我穷得发疯,老盼着在地上捡到钱。在天黑以后,我拿了一条破麻袋走向垃圾站。我站在垃圾堆上却弯不下腰来。我拎着空麻袋走开时却碰上一位姑娘从这儿走过。我和她只有一面之识,可她却再三盘问我。我编不出谎来,只好照实招了。
她几乎哭了出来,非要到我住的地方看看不可。在那儿,我把我的事情都告诉她了。那一天我很不痛快,就告诉她我准备把一切都放弃。她把我写过的东西看了一遍之后,指出有三首无可挑剔的好诗。她说事情也许不像我想的那么糟糕。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三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了。我还不是一个源泉,一个发光体,那么什么也安慰不了我。
后来她常到我这儿来。我把我写的都给她看,因为她独具慧眼,很能分出好坏来。她聪明又漂亮。后来我们把这些都放下,开始谈起恋爱来。过了三个月她要回插队的老家去,我也跟她去了。
在大海边上,有一个小村镇。这儿是公社的所在地,她在公社当广播员,把我安排在公社中学代课。她有三间大瓦房,我住在东边屋里,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在门口坐着,她也常来陪我。我们有很多时候来谈论,有很多次谈到我。
看来写诗对我是一个不堪的重负,可是这已经是一件不可更改的事情了。我必须在这条路上走到底。我不断地试下去,写过无数的坏诗。偶尔也写过几个美好的句子,但是没有真正使她满意的一篇。我好像老在贫乏的圈子里转来转去,爬不出去。我就这么过了好几年。有时挎着她的手到海边去散步时我想:“算了吧!我也算是幸福的了。她是多么好的伴侣。也许满足了就会幸福。”可是我安静不下来。我的脑子总是在想那个渺茫的目标。
昨天早上,校长让我带十几个学生去赶大潮。我们分两批到大海中间的沙滩上去挖牡蛎,准备拿回去卖给供销社,给学校增加一点收入。下午第一批学生上船以后,忽然起了一阵大风,风是从陆上吹来的。这时潮水已经涨到了沙滩,浪花逐渐大了起来,把沙洲上的沙子全掀了起来。如果浪把我们打到海里,学生们会淹死,我也可能淹死,淹不死也要进监狱。我让学生们拉住我的裤腰带,推着我与大海对抗。我身高一米九零,体重一百八十斤,如果浪卷不走我,学生们也会安全。
小船来接我们时,浪高得几乎要把我浮起来,一浮起来我们就完了。小船不敢靠近,怕在沙滩上搁浅,就绕到下风处,我把学生一个一个从浪峰推出去,让他们漂到船上去。最后一个学生会一点水,我和他一起浮起来时,他一个狗刨动作正刨在我下巴上,打得我晕了几秒钟,醒过来时几乎灌饱了。我再浮上水面,小船已经离得很远。我喊了一声,他们没有听见,我又随浪沉下去。再浮到浪顶时,小船已经摇走,他们一定以为我淹死了。
我在海里挣扎了很久,陆地在天边消失了。我一个劲地往海底沉,因为我比重太大,很不容易浮起来。大海要淹死我。可是我碰上了一条没浆的小船在海上乱漂。我爬上船去,随它漂去。我晕得一塌糊涂,吐了个天翻地覆。天黑以后,风停了。我看见这片大海之中的一个小孤岛,就游了上去。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我听到了金喇叭的齐鸣。在这个荒岛上,我写出了一生中第一首从源泉中涌出来的诗,我把它刻在了石头上。
在我的四周都是海,闪着金光,然后闪着银光,天空从浅红变作天蓝。海面上看不见一条船。在这小岛顶上有一座玩具一样的龙王庙。也许人们不会来救我,我还要回到海里,试着自己游回岸上去,但是我并不害怕。我不觉得饿,还可以支持很久。我既可以等待,也可以游泳。现在我愿意等待。于是我叉手于胸站在小岛顶上。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取得了第一个胜利,我毫不怀疑胜利是会接踵而至的。我能够战胜命运,把自己随心所欲地改变,所以我是英雄。我做到了第一件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可以接着做下去。我喜欢我的诗,因为我知道它是真正美好的,它身上有无可争辩的光辉。我也喜欢我自己造出的我自己,我对他满意了。
有一只小船在天边出现,一个白色的小点,然后又像一只白天鹅。我站在山顶上,把衬衫脱下来挥舞。是她,独自划着一条白色的救生艇,是从海军炮校的游泳场搞来的。她在船上挥着手。我跑到岸边去接她。
她哭着拥抱我,说在海上找了我一夜。人们都相信我已经淹死了,但是她不相信我会死。我把她引到那块石头前,让她看我写的诗。她默默地看了很久,然后向我要那片硬质合金,要我把我的名字刻上去。可是我不让她刻。我不需要刻上我的名字。名字对我无关紧要。我不希望人们知道我的名字,因为我的胜利是属于我的。
(节选自《王小波文集》第八卷)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总是在想的那个渺茫的目标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好诗,“我”经历了生死后实现了这一目标。
B.在“我”心潮澎湃时,“我”听到了金喇叭在齐鸣,这暗示读者希望就在前方,“我”即将赢得胜利。
C.“我”不让她将“我”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表明“我”热爱的是写诗,而不是写诗给“我”带来的名利。
D.小说两次写到了她哭,第一次哭是因为她对“我”同情,第二次哭是因为她找到“我”后十分害怕。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我”住在北京,阅读了很多文艺理论方面的书,为下文写“我”坚持写出好诗做铺垫。
B.她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小说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和心理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这一形象。
C.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我”在荒岛上写出好诗并把它刻在石头上时的激动和自豪。
D.小说以“我”为中心创设一个想象世界,交代“我”一段时间的特殊经历,可以看作是一篇虚构自传。
8.请简要分析标题《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的深刻内涵。(4分)
9.很多读者认为,王小波的作品充满诗意。请从语言、内容、意境三方面分析小说的“诗意”。(6分)
【参考答案】
6.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第二次哭是因为她找到‘我’后十分害怕”错误。第二次“哭”不仅仅是因为害怕,还因为她对“我”满怀牵挂和找到“我”后的激动。
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小说运用语言、肖像”错误。“肖像”描写错误,文章中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8.“荒岛”既指地域上的荒岛,又指人生物质和精神的困境;“黎明”既指时间上的黎明,又指人生的美好希望、理想;标题表现了“我”在困境中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美好希望必将到来的自信乐观的态度。
9.①文章的语言直白痛快,但富有节奏,充满诗的韵味。②文中的“我”不甘平庸,喜欢读诗,喜欢写诗,追求诗意人生。③小说描绘的意境充满诗意,四边是海,红日闪着金光慢慢升起,“我”坐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充满诗情画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艺术风格的能力。题干要求从语言、内容、意境三方面分析小说的“诗意”。语言富有诗意,主要是从节奏和韵味两个方面去分析:如“我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是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等,这些语言,既直白浅显,又富有节奏感,充满了诗意。内容富有诗意,主要是从人物的追求向往美好,有诗意角度来分析。如“那时候我穷得发疯”,但是“写诗对我是一个不堪的重负,可是这已经是一件不可更改的事情了”,“我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追求的是诗意的人生,“诗”,是“一件不可更改的事情”。意境富有诗意,主要是从具有画面感角度来分析。小说中“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四周都是海,闪着金光,然后闪着银光,天空从浅红变作天蓝”,这一部分,意境很美,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