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拍公益微电影的“倔小子” 潇潇逸风

单篇 作者原创上传(转发)

1191次点击|1次点赞

赞一下


  姚凯,拍公益微电影的“倔小子”

  20151129日晚,北京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华灯璀璨,由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穿透力公益之夜———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暨交响音乐会”在这里举行。由“倔小子”姚凯担任编剧、导演、制片人、主演的微电影《街角》从参评的392部公益短片中脱颖而出,获得公益特别关注奖。

  学习拍摄微电影,做一个有用的人

  姚凯19893月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出生时因母亲难产导致脑瘫,说话口齿不清,6岁才开始踉踉跄跄走路。这个不幸对姚凯的家人打击很大。

  读初一时,县里举行歌咏比赛,全班同学都积极“备战”,争取在比赛中夺得好名次。姚凯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丛老师,说出自己想参加歌咏比赛的愿望,丛老师回答说:“你是班里的一分子,当然可以参加,快回去好好准备吧。”受到老师的鼓励,姚凯高兴了好一阵子。得知因比赛现场的舞台太小要撤下两个同学后,姚凯就跟丛老师说,自己还是不要参加了,可丛老师再一次鼓励他:“那可不行,撤谁也不能撤下你。”姚凯知道自己口齿发音不清,就借来录音机跟着磁带反复练习唱歌,嘴都磨出了血泡。这次比赛姚凯终于没有拖全班的后腿,他所在的一年级10班得了全县第一名。当老师扶着他站在台上接受雷鸣般的掌声,姚凯感受到了坚持的快乐。他说,是丛老师帮助他从自卑中走出来,找回生活的信心。

  读初三时,姚凯由于受到肢体和语言障碍的限制,功课越来越跟不上了,当教师的妈妈周文慧决定给姚凯办理退学手续,希望姚凯能学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养活自己。办理完退学手续,姚凯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往家走时还一步一回头。

  辍学后的姚凯喜欢上了电脑动画创作,父母在二手电器市场给他“淘”回一台旧电脑。姚凯整天都趴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搞电脑动画创作,有不懂的,他就上网询问“内行人”。

  2004年初,姚凯认识了时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主编韩鉴。了解到姚凯是位脑瘫青年,却仍然坚持学习动画创作后,韩鉴每隔一天就打电话开导他,每个周末都要挤出时间在电话里为他讲解影视知识,还寄来很多动画教材。在韩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半年后姚凯很快就学会动画入门教程。他还帮助妈妈学校的同事制作了几个课件,每个课件可以挣100元钱,这让他特别兴奋,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成为有用的人了。

  20074月,为了帮助姚凯更系统地学习动画,韩鉴在北京联系了一所动画学校,介绍姚凯到北京学习动画编辑制作。姚凯的父母对于儿子学习动画也十分支持,尽管家里并不宽裕,他们还是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凑足了学费。

  因为身体状况,姚凯在拿笔绘画时手总是发抖,没有常人那么自如,很难画出更高水平的画。在学习动画的过程中,姚凯又迷上了拍短片。他想自己拍摄DV作品,可以更自如地记录这世界上美好的一切。

  成立微电影工作室,传播公益理念

  20086月,姚凯开始创作第一部微电影《第一滴泪》。DV设备是从开婚庆公司的叔叔那里借来的,演员都是他的同学和家人。大家都是友情出演,没有报酬,一方面对姚凯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也觉得拍电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可是,真正拍摄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大家是头一次在镜头面前露脸,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台词、走位都需要指导,一个镜头拍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是常有的事。

  《第一滴泪》拍摄完成后,葫芦岛的作家、编剧、戏剧家们给予了姚凯的作品很高的评价。

  为了寻找创作源泉,姚凯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征集发生在身边的难忘事、感人事,将这些或传递亲情,或反映社会现象的故事作为他创作微电影的素材。

  为了提高剧本创作的水平,姚凯在网上寻找老师,陈秋平是著名编剧、导演,在网上有很多讲座,姚凯经常在网上听陈秋平的影视课,并且通过QQ向陈秋平咨询剧本写作的问题。有一天姚凯说,他主演的微电影上过央视六套,这引起了陈秋平的好奇。陈秋平根据姚凯提供的链接,点开后是一部姚凯拍的微电影《我的姚凯》。故事是他写的,写的是他自己,片中的姚凯也是他本人演的,影片讲的是一个残疾青年拥有的不切实际的梦想:想当导演!看着他蹒跚的步履,艰难的话语,陈秋平惊呆了!对于一个身体健全、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毕业于艺术院校的年轻人而言,要想做电影导演,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更何况姚凯!陈秋平决定帮助这个残疾青年圆电影梦,教他写剧本,教他拍摄微电影。所以,2013年整整一年,姚凯都在潜心跟陈老师学写电影剧本。在陈老师的推荐下,姚凯曾接受中国德稻教育机构邀请,到北京聆听了罗伯特•麦基主讲的电影创作研修课程,和这位编剧界大神零距离接触。

  2014年春节,姚凯成立了“姚凯公益微电影工作室”,特邀陈秋平担任艺术总监,多位知名导演、编剧也主动要求加盟。姚凯还决定拿出工作室50%的利润捐献给北京市残疾人基金会。

  201586日,由姚凯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微电影《街角》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在建昌县举行。《街角》根据姚凯的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了一名脑瘫患者帮助一名受伤女孩走出阴霾,重新找回生活自信的故事。

  目前,姚凯先后创作和执导出《第一滴泪》、《花生仁的爱》、《我的姚凯》、《花海》、《街角》等多部微电影,并分别在《华夏微电影》栏目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身体力行,随手公益

  20154月中旬,姚凯偶然从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儿童患白血病的报道,便萌生了拍摄公益微电影《白血病患儿的梦》的想法。通过讲述白血病患者与家长之间的故事,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激发大家都来做“随手公益”。

  在准备创作、拍摄《白血病患儿的梦》之前,姚凯找到白血病患者的QQ群,加群之后经常与他们聊天,并在2015年年初采访了两个在北京的白血病患者,他们和家人之间的故事令人感动,坚定了姚凯拍摄这个题材的信心。

  姚凯联系了多家公益机构,包括中国红十字总会、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易筹网等,希望联合发起和宣传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弱势群体的队伍当中来。201510月底,姚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建昌县联合中学学生王萌萌因患尿毒症急需要换肾和医疗费30万元的信息,一开始他并没太在意,因为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无法判断是真是假。过几天,朋友圈又陆续出现了关于王萌萌的新情况,而且得知她就住在建昌县的康复医院。姚凯来到这家医院,了解到王萌萌的父亲因为工伤落下终身残疾,母亲为了救治女儿,变卖了家里的房产和所有值钱的东西。姚凯联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负责人,为王萌萌开通了淘宝公益超市,并在新浪微公益里发起了微公益项目,帮助王萌萌筹集医疗费。在姚凯和建昌县阳光爱心志愿团的呼吁下,市民们纷纷到医院看望王萌萌,并伸出援手,几天工夫就募集到74000元。姚凯一边帮助筹款,一边通过朋友联系北京301医院,使王萌萌得到及时治疗。

   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随手”帮助他人,姚凯很开心,他说,每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能为别人做一些事情就是公益。

    原载《风流一代青春》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