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二单元专项突破:人物形象及刻画技巧和作用
一、刻画人物常用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品质
①肖像(外貌和神态)描写:把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②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
③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④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⑤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虚写),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①借助其他人物对比反衬或侧面衬托
②借助物象衬托
③借助环境烘托
3.特别注意对比或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等。
4.通过精当的议论抒情来点睛:如作者的客观陈述、作者的评价、他人的评价等。
5.点面结合,或以个体写群像。
6.白描和工笔:白描,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工笔,细致写实。
7.欲扬先抑。
8.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对比、用典、想象(虚写)、比喻、夸张、白描、工笔等。
二、概括人物形象角度和答题
(一)小说:
1.概括角度
()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方面分析人物。
()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莽、气质等方面来分析人物。
()从情节发展来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讲,人物性格则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4)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描写来理解人物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6)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或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2.答题思路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形象作概述,然后再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几个方面:首先,可以从作著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特点。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一一。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答题模式
常见形式1: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XX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常见形式2:“简要分析”十“具体说明”格式,即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4.人物形象作用题
把握四个角度:①自身的性格特征,②对其他人物的烘托作用,③对文章主旨的表达作用,④在结构(情节)方面的作用。
答题模式 | 人物形象作用题:自身作用+情节作用+人物作用+主题作用+环境作用 |
具体解读 | ①“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②“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 ③“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④“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⑤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
(二)散文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三、【单元课文例题】
1.《荷花淀》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她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1)水生嫂:①勤劳善良:她编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组长,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养育孩子,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型妇女。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出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偷偷和众伙伴去看望丈夫,对丈夫一往情深。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不想让丈夫走。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
(2)白洋淀妇女: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自已。但国难当头时,她们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们也能做到。小说结尾形象地写出了她们希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和作用。
2.《小二黑结婚》主要塑造了哪三类人物形象?他们各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答: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①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落后农民形象。二诸葛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好逸恶劳、作风不正,极其自私。②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形象。他们是农村中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他们对包办婚烟敢于斗争,充满自信。③以金旺和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残余势力的形象。他们身为村干部,却横行霸道、祸害乡里。
3.《小二黑结婚》是怎样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三仙姑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①作者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比如在刻画三仙姑“自私”这一特点时,没有直接评价,而是放在女儿被抓、一夜未归,三仙姑却起得很迟、梳妆打扮,并不关心女儿这个情节中来展现。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示性格。比如在刻画三仙姑“老来俏”这一特点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放在区上的人们围观、议论三仙姑这一情节中来展现。
4.《小二黑结婚》试结合文本分析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格,并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答:相同点: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颜多。
不同点: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者,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则是虚假的迷信者,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已的手段。②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
原因:二诸葛和三仙姑都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5.《小二黑结婚》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试结合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答:①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用言行展现自己的性格。如小二黑、小芹被抓走后,二诸葛忧心仲忡之际,三仙姑又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的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三仙姑的撒泼无赖及二诸葛老婆的气愤和并不示弱的性格。一场冲突,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②运用典型化的细节刻画人物。如对二诸葛,只用了“恩典恩典”“命相不对”“不宜栽种”几个细节,就把他那种迷信、迂腐、怯懦而又老实厚道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而对三仙姑,则通过“米烂了”的细节和她精心打扮等情节,表现了她装神弄鬼、轻浮放浪的特征。
③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如二诸葛开口“罗睺星照运”,闭口“命相不对”,说岁数先讲属相等,这些话本身就带有“职业特点”。同在区长面前,二诸葛说“请区长恩典恩典”,三仙姑则说“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主”,不同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6.《党费》王愿坚说:“我们额革命先烈和前辈,不但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女共产党员黄新进行具体分析。
答:①一心向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她把丈夫送去参加红军,“并村”之后又积极组织地下活动。在敌人的严密控制和封锁之下,她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十分焦心;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时,又显得异常高兴与激动,渴望重新加入战斗。她不顾自身生活的艰难,省吃俭用,把丈夫留给她安家的两块银洋省下来作为党费,托“我”转交给党组织,以期对党组织“有点用处”;被“我”拒收后,又用一块银洋买盐腌咸菜以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危难之际,她多次嘱托“我”把咸菜交给党组织,即使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她仍记挂着要缴党费。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她总是一心向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②聪明机警,坚毅乐观的精神。她洒脱干练,斗争经验丰富。她在担任地下党联络员的职务时,能准确识别暗号,保密工作做得也很到位。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她始终怀有希望;在艰苦的环境中,她对革命仍抱有坚定的信仰,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遇到白匪突然搜查时,她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明知自己可能就此牺牲,仍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③热情质朴,无私赤诚的精神。她第一次与“我”接头时,就张罗着给“我”拿吃的,虽然自己已穷得揭不开锅,但仍倾其所有地招待同志,体现了她热情质朴的特点。五岁的女儿在困苦生活的折磨下,瘦得“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看到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但黄新狠下心来,不让孩子吃一根菜,在严重困难的关头,为了支援山上的游击队,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因为她认为“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无论何时,在她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党和红军,充分表现出了黄新的无私与赤诚。
④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如何保护革命同志,为了保护同志和党的事业,她已经做好了自我栖牲的准备。面对敌人的搜捕,黄新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同志的安全。这一壮烈的举动,把黄新的思想境界推向最高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最纯洁的党性。
7.《包身工》作者在文中三次提到包身工“芦柴棒”这个人物,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芦柴棒”的,其作用是什么?
答: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运用了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的手法。
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绝不放她回去。
作用:“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是读者可以看到千千万万个“芦柴棒”。她遭受毒打、受尽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的悲惨命运。
8.《记念刘和珍君》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答:生活艰难时,毅然预定《莽原》——追求真理;不为势利所趋,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富有斗争精神;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富有责任感;欣然前往,府门喋血——不畏强暴;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综上,可看出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和善;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不畏强暴,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9.“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百年长河,永远奔涌着青春的浪花,让我们向这些永远年轻的英名致敬一假如我们要为刘和珍烈士塑像,在材料所选上,你主张用大理石、汉白玉还是青铜?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和刻画塑造方面,你又有什么设想?请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我们可以考虑所选材料的质地、色泽等特点和刘和珍的性格、品质相符合的地方。大理石的坚强刚硬,汉白玉的纯洁无瑕,青铜的端庄凝重都可以体现刘和珍的性格的一个方面。塑像的形象应是典雅高贵、温柔大方,和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的形象神韵一致。
10.《为了忘却的记念》根据鲁迅的记述,白莽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①纯朴、率真。他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鲁迅就对其寄予殷切的期望,给以热情的帮助,白莽页完全信赖鲁迅,第三次想见就告诉鲁迅自己是一个革命者。
②爱憎鲜明。他故意将“国民诗人”译为“民众诗人”,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字含义中包括统治阶级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已所喜爱的诗人。
11.《为了忘却的记念》柔的“硬”和“迂”表现在哪些方面?鲁迅为何要写柔石的“迂”?
答:(1)柔石的“硬”和“迂”:①柔石的“硬气”,表现为知难而进的奋斗和勇于奉献、担责的精神:没有钱借钱也要做印本;一旦决定改变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他就不惜放弃熟悉的一套,不怕从头学起;成立朝华社,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由他做,朝华社倒闭,他借钱还债。②柔石的“迂”,表现为善良、单纯和有些保守,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会这样的么?”“真会这样的么?”等疑问,走路扶着“我”,入狱后的第一封信等内容,都充分表现了他的善良、单纯。跟女性一同走路,过分拘谨,体现其思想性格有拘泥保守的一面。
(2)目的:作者写柔石的“迂”,用意并非批评他思想性格的保守和他对时代、对社会缺乏洞察力,而在于着力表现他的单纯、质朴、善良、忠厚、执着等品质。鲁迅写柔石的“迂”,笔端一面饱含着浓浓的喜爱之情,写出了柔石的可爱;一面又毫不留情地指向反动政府:残害这样单纯、善良、忠厚的青年,这样的政府该是多么黑暗、残暴的政府啊!
四、【高考题和其他模拟题范例】
1、(2021高考乙卷《秦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答:①“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此时杨成岳忆经看出瓷器是赝品,只是不好说破,只装痴作呆;
②当王超杰道出是生计所迫,“滑过一丝失望”时杨成岳说“容我再想想”时,其内心已经心生恻隐;
③杨成岳为王超杰安排上等客栈食宿,直到王超杰唱《秦琼卖马》,杨成岳“沉吟了一下”“想了想”最终说明天到店钱货两讫,此时杨成岳已经决定帮助这位落魄老艺人;
④及至杨成岳挥手掸落瓷器,并说明是赝品,而自己并不说破, 并说“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其内心淡定洒脱,可见其对王超杰惺惺相惜,宅心仁厚。
2、(2020卷Ⅱ)《书匠》葛亮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3、(2018卷Ⅰ)阿成《赵一曼女士》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4、(2018卷Ⅱ)老舍《有声电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答: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5、(2018卷Ⅲ)刘慈欣《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6、(2015卷Ⅰ)李德霞《马兰花》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及借款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7、(2014卷Ⅰ)叶紫《古渡头》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8、(2013卷Ⅰ)[阿根廷]莱·巴尔莱塔《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招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9、(2019卷Ⅰ《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答案】(1)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
手粗脚。(2)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3)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10、(2019卷Ⅱ莫泊桑《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11、阿城《溜索》文中的领队颇有“领队”气质,请统观全文,对此做简要分析。
答:①他在怒江天险前“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他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体现了领队气质;②他在过江时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他的认真负责,关爱部下体现了领队气质;③过江时,他“瞟一眼”汉子就过去,“问一声”,其他人就回答,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体现了他的领队气质;④一声呼哨,最后一个过溜索,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体现了领队气质。
12、(2013卷Ⅰ)《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
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13、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形象: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用意: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
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换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14、孙犁《截击》在作者笔下,吴召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①机智敏捷。了解敌情,知道敌人改走山梁;截击时翻过来穿红棉袄,不惹眼,体现了她的机智。行动敏捷,像一只逃散的小白山羊,在乱石尖上跳跃前进。②热情负责。面对危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总是有说有笑,冲在前面,洋溢着热情,体现了她的责任感。③勇敢无畏。她带领战士们躲避敌人的“扫荡”,带头冲锋陷阵,截击敌人,勇敢无畏。
15、《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答:相同: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生活的苦难;他们安于现状,不懂改变。
不同: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苦于自己的生活;而文中的奴才则是为了稳坐奴才才出卖帮助自己的傻子,十分丑恶。
16、《青春之歌(节选)》请结合林道静到海边后内心变化的过程,分析林道静的形象特点。
答:①看到海滩上避暑游泳的人群、小狗、阳伞和被打骂的女孩,林道静感到了世道的不公,她的心情不如出来时轻松愉快了,反映了林道静的正义感。
②看到“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后,林道静“向这旗杆和旗子使劲瞪了两眼,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反映了林道静的爱国情怀与反抗意识。
③看到凄惨的母子,听到瘠瘦的母亲的讲述,林道静内心像针似的刺了一下子,反映了林道静的怜悯之心。
17、丁玲《水》选文和下面一段文字在人物群像的刻画上有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节选自《红楼赞》第40回)
答:①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②通过特定场景(典型环境)来刻画人物。《水》表现苦难,选择的是逃难的场景;《红楼梦》选段表现欢乐,选择的是宴会场景。③点面结合,既注重群像刻画,又突出人物个性。如《水》在刻画难民群像的同时,写活了陈大嫂的朴实善良,李塌鼻的自信乐观、信口开河;《红楼梦》在刻画大观园女子群像时,也突出了史湘云的爽朗、林黛玉的娇弱等个性特征。④以衬托(人物间的互动)来塑造人物。如《水》中难民在路上的相互劝慰,体现了人物的性情和处境;《红楼梦》中,宝玉滚到贾母怀里、惜春拉着奶母、王夫人指着王熙凤等,体现了人物关系的亲疏。
18、魏巍《又一个狙击兵》有人说魏巍的《东方》让我们对英雄的定义愈发清晰,请结合杨春这一人物,对魏巍笔下英雄的形象作简要的分析。
答:①英雄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杨春就是一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②心怀祖国,忘却自我,甚至是付出生命,杨春为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狙杀敌人,随时可能付出生命;③为战胜敌人,拼尽全力,杨春为战胜敌人,不分日夜苦练狙击本领;④知恩图报,以最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自己的人,杨春用石头记录战场的战绩报答小女孩的“慰问袋”。
19、张红静《孤山上的老狼》小说中少年的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勤奋好学。少年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到很远的镇上去上学,村里小伙伴们都不去很远的镇子读书,可他不同,无论路有多远,人有多孤单,他都要去上学。② 善良单纯。少年饿着肚子回家,怕娘担心,他不敢跟母亲说起狼的事情;少年每天一早都要给狼一个饼,不去上学的日子,他会担心那匹狼挨饿。③ 勇敢智慧。少年初遇狼时虽很害怕,但显得镇静,仍假装旁若无人地往前走,果断地从怀里掏出饼使劲往身后扔去。
20、柳青《马夫王得中》小说在刻画王得中的形象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种写作方法有什么效果?
答:①体现了人物的成长,使形象更真实丰满;②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小说前后情节对比鲜明,富有变化和波澜;③凸显主题。通过人物成长,展现革命军队是一个改变人的熔炉的主题。
21、练建安《雄狮献瑞》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雄狮献瑞》是如何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①通过较为曲折的情节——增发跌宕的人生经历,在从容的叙事中,塑造增发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的形象。②通过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叙述增发为还大哥水牛去摆摊,和与阿婆交往的片段,塑造增发知错能改、善良有爱的形象。③通过特定的背景“买卖牛肉兜汤”“客家狮会”等,塑造增发具有客家乡土侠义精神的形象。
22、《父亲的遗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刻画梁燕形象的艺术手法。
答:①正面描写其言行。如开头描写梁燕拒接电话时的话语,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漠不关心及对父亲平时为自己操心的不满与厌烦。
②侧面描写来烘托。记述“我”眼中的梁艳、“我”与麻友的交流及丈夫对她的态度,侧面介绍了梁燕为人处事的态度及其人生遭遇。
③精当议论巧点睛。如第一节最后的议论,有的放矢地指出梁燕个性虚荣、做派张扬及他人的感受,为梁燕的人生反转张本。
23、《林家铺子》请分析小说是如何描写林老板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的。
答:①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写林老板心里“酸上来”,不知道境害他的“究竟是谁”,揭示他苦楚无奈的心理。
②用语言神态、动作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林老板“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表现他内心的震惊恐惧。
③用其他人物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寿生“安慰着”林老板,又“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烘托林老板痛苦无奈的内心。
④着重描绘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变。小说描写了林老板百无聊赖、酸楚无奈、委曲求全、又惊又喜、着急害怕、不知所措等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他困境中心理的跌宕起伏。
24、程宪涛《责任》小说中吴畏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答:①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细致扎实:每天巡视工厂,检修期间提前到岗。②锐意改革,不怕非议:取消员工福利水电,学校和物业社会化,不怕掣肘、责难。③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离任时员工欢送握手而不放鞭炮。④胸怀全局,远见卓识:老厂添置新机组,垃圾电厂、环保基地在建。
25、程宪涛《责任》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吴畏这一改革创新者的形象的。
答:①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及心理描写等正面描写。“我走大道”等语言描写,以简练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了人物正直、不畏现实的形象特征。提前到岗、巡视工厂、建垃圾电站等行动描写表现了他的认真务实和远见卓识。“压力大”“惶恐”等心理描写则表现了他的责任感及事业心。
②侧面描写。借助员工握手相送等场面描写,侧面表现其勤政尽责、深得民心;借助凌晨安静的环境氛围描写,以工厂的良性运转侧面反映出吴畏卓越的领导才能。
③对比。员工对贪官的态度和对吴畏的态度作对比;贪官乘车走小道和吴畏步行走大道的对比。
26、禹茜茜《萤火蔷薇》文章在塑造暮西“老婆”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①语言描写。给丈夫下最后通牒,既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激励希冀,也蕴含着对生活妥协的无奈。
②先抑后扬。暮西老婆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不支持丈夫、在逼迫丈夫,最后才揭示出他一直在丈夫身后默默关注着他。
③虚写(侧面描写)。文中暮西老婆并未出场,他的形象是通过慕希的回忆、19个未接电话、获奖照片而逐渐变得立体丰满的。
27、王生文《当归》文中的“张郎中”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大写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张郎中这个形象的?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答:①个性化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典型事件)。张郎中与院长和妻子的对话,给院长和患者把脉等细节,生动体现了张郎中的职业素养,塑造了张郎中医者仁心的形象。
②侧面烘托。作者用院长在张郎中退休前苦口婆心的执意挽留,表现了张郎中在单位的不可或缺。
③欲扬先抑的手法。张郎中离休前的决绝与被“老患者在小区门口截住”后后悔和自责,抑扬之间,让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感人肺腑。
④对比手法。张郎中与“光有理论”的研究生对比,张郎中离休前后思想变化的对比等,都突出了张郎中的专业素养和崇高品质。
28、涛声《挑脚》小说中荣福挑麦子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①精彩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相结合,突出了荣福力大无比、举重若轻,预示他将胜出。从装担、弓身、上肩、站直、跨步到耸肩、晃担子、放下担子,有一连串动词的精准运用,也有不动声色、一言不发、从容微笑等神情的点染。
②夸张的外貌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描摹生动,衬托有力。连用数个比喻,将他的身板比喻为铁铸铜浇,两条臂膀比喻为蜷曲的粗铁棍,两腿比喻为两根移动的石柱等。又运用社会环境描写,即围观者发出“大力星”下凡,李元霸在世等赞叹,进行衬托。
29、铁凝《逃跑》小说是如何表现老宋拿到捐赠的善款后的复杂心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①从感官的角度。听觉上“耳朵嗡嗡作响”“声音也远得不行”,视觉上“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
②细节描写。“他一张一张地抚摸……或者黏黏的霉潮气”。③心理描写,“难道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东西都扔给医院吗”。④动作描写。小说用了“数”“抚摸”“照”“闻”等一系列动词。
30、肖复兴《风中华尔兹》文章是怎样塑造姑娘“平和”这一形象特点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环境烘托,整体上是通过大风之夜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姑娘的“平和”心态的;②侧面描写(对比),通过公交车站台上其他乘客的焦急、骂街以及他们对姑娘跳舞的态度,来姑娘的平和心态作对比;③正面(直接)描写姑娘的神态以及优美的舞姿,表现姑娘的平和心态。
31、路遥《平凡的世界》简要分析文中润叶有哪些形象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特点的?
答:①善良、朴实;通过孙少平的回忆,侧面写出了润叶对待村里人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善良,朴实,没有架子。②善解人意、细心,通过润叶亲自到宿舍等孙少平,找借口出去好让孙少平一个人吃饭,塞给孙少平两票等细节描写出,从正面表现了润叶的善解人意、细心等品质。
32、苏童《棚车》“有经验的小说家在创作小说时总是善于‘截取’、‘选择’,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却可以窥见整个人生。从而做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以一斑而窥全豹。”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塑造祖母形象时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①截取祖母乘坐火车的生活片段,巧妙勾连起祖母的人生经历,使作品有了历史纵深感;②通过对有限的琐碎事件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出袓母的性格和精神世界;③有限时空中祖母与姐姐、老妇人、乘客等人物的互动,折射出祖母的生存境遇,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33、何君华《巴音诺尔的旗》小说可谓“平淡中见匠心”,就小说如何塑造“老那”这一形象谈谈你对“匠心”的理解。
答:①叙述角度交替运用:全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主,其中夹杂了第三人称写人,“我”是叙事者又是亲历者,这样对人物就注入了更多情感,而以第三人称写人物心理与行动,又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具感染力。
②在人物活动情节安排上:精准把握表现人物的情节节奏,以抖包袱的方式,环环相扣逐步解迷,(如家庭情况、用奖金给学生买各种用品等)让人物形象逐渐清晰饱满,性格特征更鲜明,精神更崇高。(或者,小说结尾安排老那的去世与巴音诺尔小学的消失后“我们还决定回去看一看”,意味深长,更加突出了老那崇高品德与高大形象。)
③生动的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突出老那的工作认真、大爱无私。(分析:细节上,每天升降国旗;参加颁奖大会带很多东西回来,我们的快乐场景;对比上,给学生的东西全是自己的奖金买的,而一双破胶鞋却穿了又穿;放弃跟有出息的儿子团聚,却在这里当“光杆司令”。)
34、宗璞《东藏记(节选)》本文塑造人物形象采用多种方法,使其个性鲜明,请举例简析。
答:①人物描写有详有略。比如对庄卣辰的刻画是详写,写出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痴迷与热爱;对江晔则是略写,一笔带过。②人物出场有集体(群体)描写,也有单独描写。对孟樾和梁明时是合在一起描写,反映了文理不同学科的老师的各自风采;对庄卣辰则是单独描写。③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庄卣辰留守实验室遭遇警报时的相关描写。特别是通过语言描写体现人物个性。比如对孟樾和梁明时的语言描写,比如对庄卣辰的语言描写等等。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如刻画庄卣辰形象时,他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是正面的直接描写,人们救护他时的言行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⑤通过对战争的环境描写,来表现战时的人物性格和精神风貌。(意思相近即可)
35、西元《无名连(节选)》作者笔下的“无名连”是一个英雄群体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答:①注重神态描写。“已经不那么有力气的声音”“吭哧吭哧”“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说明战士们的身体已经疲惫虚弱到极点,突显“无名连”的不畏严寒、坚守阵地。
②对比。将“大批的美军卡车和徒步前进的陆军”装备精良的美军与“人员很混杂、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装备薄弱的无名连对比,生动突出了“无名连”坚不可摧的意志。
③侧面衬托。通过环境“大雪”和巴克的记录本,从侧面衬托“无名连”面对严寒,毫不退缩,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36、西元《无名连(节选)》有评论家说,西元的战争小说是典型的“以凸显小人物的方式来建构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答:①“小人物”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份上:描写的是普通士兵,人员很混杂,胸前的番号混乱不堪,临时拼凑起来的。他们的形象与人们习以为常的英雄印象相去甚远。
②“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体现在主人公的精神品格上:面对严寒和装备精良的敌人,毫不退缩,表现出坚韧无畏、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表现出保家卫国、信念坚定的爱国情怀。
③用人物群像表现宏大主题,可起到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效果,小说通过描写平凡的士兵的表现,深刻地揭示出整个志愿军的不畏牺牲、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
37、鲁迅《明天(节选)》本文除塑造单四嫂子之外,还描写“老拱们”“何小仙”“店伙”“王九妈”“蓝皮阿五”等,他们的形象特点如何?描写他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这类人物是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其中“何小仙”“店伙”作为盘剥者,装腔作势,怠慢病人;“老拱们”“王九妈”“蓝皮阿五”作为底层民众,存在恃强凌弱、缺乏真诚同情的问题。
作用:他们共同构成了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描写他们体现了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深刻揭示主题的目的。
38、刘震云《一日三秋》文中的“客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①推动情节的发展。“客人”的出现才使得门匾的内容有了着落,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也让老景最终得以接受。②反衬老景的形象。客人对房子建筑和门匾题字的看法反衬出老景的胸无点墨。
【诗歌典型例题】
39、《念奴娇*赤壁怀古》请结合下片内容,分析诗中是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
答:①刻画了英姿勃发,年少有为,儒雅风流,又取得丰功伟绩的英武的周瑜形象。
②侧面衬托,用小乔衬托周瑜年少有为的英雄形象;外貌描写,“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风度;神态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周瑜在战场之上的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③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40、李白《夜别张五》诗中的张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歌又是怎样刻画张五形象的?
答:①诗中的张五是一个洒脱不羁、多才多艺的贵公子形象。
②正面描写。诗歌通过对张五酣卧高堂、把酒听歌观武、吟弄横笛、弹奏琵琶等神情动作从正面进行刻画。
③侧面烘托。借诗人对张五的赞许、推崇,并解下宝剑与他痛饮千杯,从侧面进行烘托。
五、【小说散文诗歌人物形象常用词语】
1.性格类:
正面: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拼搏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
正面: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4.职责类:
正面: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5.品质类:
正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
6.大爱类:
正面:热爱集体、忠心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顾大体识大局、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
(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7.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
傲视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缠绵悱恻、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形单影只、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