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行记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读者推荐转发

257次点击|1次点赞

赞一下

2345截图20210618190708.png360截图20230216084853891.jpg


抚州行记

练建安

去哪里?到抚州去。福州吗?江西抚州。哦,临川。

抚州和福州,汉语拼音完全相同,在我们这些普通话不标准者的发音里,两地名的拼读,基本难以分辨。用紫光拼音等电脑软件打字写作,拼写福州,常跳出抚州的字样。有果有因,两者之间,历史上一定有许多因缘典故。“赣水苍茫闽山碧”,这是伟人的诗句。闽赣比邻而居,类似于亲朋好友。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感觉。

抚州位于赣东,东邻闽省建宁、泰宁、光泽、邵武四县市。逶迤磅礴的武夷山脉位于抚州东部,沿赣闽省界向南延伸,为盱江(汝水)和闽江的分水岭。抚州有抚河信江赣江三大水系,大小河流近五百条。抚河信江水系,由南向北汇入鄱阳湖。鄱阳湖、赣江水系,对于我们客家人来说,显得格外亲切。东晋末年以来,我们客家人的上代祖辈们,多次从遥远的中原大地,走州过府,越鄱阳湖,朔赣江之贡水而上,经站岭隘,到达了闽西宁化石壁村。

抚州最早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印记,是一个叫丁临川的温厚长者。他曾出任我家乡的地方领导,广施惠政,造福百姓,口碑很好。他还是一位作家、诗人、书画家,丁临川是他的笔名。他是抚州人,长期在福建工作、生活,差不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闽人了。有此笔名,或许是思念故乡,或许是以故乡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自豪,或者兼而有之。同饮一江水,岁月匆匆,却不常见面,我没有就此请教过他。

前些年,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海西二十四城》。福州和抚州,名列其中。在福州马尾的著名地标古建筑罗星塔下,我有幸见到了慕名已久的“中国小小说”领军人物之一的刘国芳先生。曾研读过他的诸多作品,《月亮船》《风铃》等等,浪漫,唯美,有大情怀,余香满口,常读常新。请教先生,其儒雅如沐春风。我惊喜地发现,他讲的抚州话,我多半可以听懂。我当时就误以为抚州可能也是客家地区。后来,我请教福州客家方言专家邱教授。他告诉我,抚州话属于赣方言,客家话在我国七大方言中,与赣方言最为“亲近”。邱教授当时讲了一个专业术语,我记不清了。按我的理解,就是“亲近”的意思。

前年初秋,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一个文化座谈会上,我和福州大学的另一位老教授邻座。交谈中得知,他是研究汤显祖的专家学者,他对于这位“东方的莎士比亚”推崇备至。他一再叮嘱:“你们写小说的,一定要好好研读《临川四梦》。切记,切记。”

如果继续罗列,与抚州的关联故事还有许多。总之,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神奇而梦幻的土地。

202111月的一个冬日,应文友邀请,我前往抚州采风。下午2时许,我从福州出发,踏上西去的动车。车厢内,“麻姑山”的广告扑面而来。抚州的文化气息,渐渐浓厚。

位于赣东地区的抚州自古“襟领江湖,控带闽粤,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总面积近二万平方公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素闻这里是才子之乡”“文化名邦,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吟颂;也略知抚州历史上涌现了王安石曾巩晏殊陆九渊汤显祖等一大批名儒巨公。抚州资料记载:“历史上培育出7个宰相、13个副宰相、2451位进士。著书立传的学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种,5580多卷,其中65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有科考制度以来,全国进士有10万人,其中江西有1万人,占全国的1/10,而抚州有近3000人,占江西的1/3。”

后辈晚学,我忐忑不安,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

福州西北行,途径古田北、南平北、武夷山东、上饶、鹰潭北的一些站点,抵达抚州东。八百余里行程,只需二个半小时。现代交通发达,又岂止是“千里江陵一日还”?一路青山绿水,沿途多山地丘陵,风物与闽北大同小异。

下午四时许,抵达抚州。走出车站,阳光遍地,照眼有宽阔明亮的大广场。正中,有一个硕大的鲜花竹篮雕塑。抚州采茶戏闻名遐迩,这应该是采茶戏的表演道具吧?

会合江西南昌诸文友。次日,在主办方安排下,参观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和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

文昌里是古抚州城最繁华的地方,有“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的美誉。导游说,文昌里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戏圣”汤显祖的故里,就在这里。

玉隆万寿宫古色古香,为临川文化中古建筑的优秀代表,名列国保单位。在下不才,孤陋寡闻,也曾游历过南方多个省区市,感觉此处戏台高大宏伟,厅堂宽敞,实属仅见。

我们来到了中国戏曲博物馆。庭院深深,叠叠连贯,总展陈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展示内容贯穿了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史,涵盖了全国各地代表性地方剧种。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也就是在这里,我们与谭纶不期而遇。

展览词说:“抚州是江南地方戏曲出现最早和最兴盛地之一。南方戏曲,以永嘉杂剧为始祖,最早传入南丰。清康熙初年,宜黄产生的二黄腔已在浙江流行,后传播到安徽、湖北,再经艺人加以创造,遍及全国。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谭纶又将海盐腔带回家乡宜黄,宜黄艺人竟有千人之众。”

又有记载道:“谭纶酷爱戏曲,尤喜盛行南方的海盐腔。于军中设戏班,随军演出。任浙江台州知府丁忧回籍时,自浙江带回海盐腔戏班,传授给本地艺人,还亲临排演现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

这位谭纶,是浙闽抗倭大英雄。

置身戏剧圣地,闭目玄想,我的脑海里飘过的,不是笙箫细细,鼓乐声声,而是四百多年前的一幕幕动态的惊险图像。

大雨如注,电闪雷鸣。数十艘木船乘涨潮之际冲向滩涂,跃出一群长刀闪闪的凶徒。

这就是传说中的倭寇,杀人如麻,寸草不留。

滩涂外附近村落百姓,闻讯扶老携幼,仓皇往大山深处奔逃。倭寇一路狂追,百姓命悬一线。

就在这危急万分之际,忽听一声炮响,两边跃出一支奇兵,猛扑倭寇。落荒而逃的倭寇,深陷泥滩。这支奇兵脚踩“泥橇”,往来如飞,如风卷残云,杀得倭寇片甲不留。

这支奇兵,正是历史上百战百胜的戚家军。此战,史称“马鼻之战”,时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指挥戚家军的主帅,就是时任福建巡抚、右佥都御史的谭纶,抚州宜黄谭坊人。

当时的福建,从福宁到漳泉地区,千里之地尽是倭寇穴窟。谭纶亲自统率戚继光、刘显、俞大猷各部,进军福建,光复了兴化、延平、建宁、汀州、邵武等地区,接着,挥师南下,追歼倭寇,一战同安王仓坪,再战漳浦蔡丕岭,连战皆捷,荡平福建境内全部倭寇。

隆庆二年(1568),谭纶出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

谭纶文武双全,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军政全才”,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追赠太子太保,有《谭襄敏奏议》《书经详节》《点将图》《说物寓武》等论著。

大儒黄宗羲评议说:“观古今文臣,多不知兵,知则多不能身履行间。……人材兼量诚难,公勋名满东南,其经营西北,尤多硕画焉。”

《明史》记载:“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我的福建家乡可谓大名鼎鼎,而他的老上司谭纶却似乎“默默无闻”。

福建流行许多风味小吃,其中的一种,叫光饼。您驱车走福建境内的高速公路,如果恰好在沿途服务区停歇了。那么,您就很可能买到“房村光饼”。“房村光饼”的包装袋上,赫然写道,戚家军抗倭行军打仗,咬着夹肉烤饼边走边吃。这个夹肉烤饼,就叫光饼。光饼,福建所在多有,远不止“房村”一处。夹肉烤饼以“光”字命名,其目的,就是纪念戚继光这位抗倭大英雄和他英雄的部队。我想,这个美味的夹肉烤饼,其实,也是可以叫做谭饼的;叫做俞大猷的俞饼,也未尝不可。

利用互联网,我在电脑上反复搜寻,试图找到福建境内有关纪念谭纶的祠庙场所。大半是因为技术不过关,我一无所获。《福建通志》及诸多州县方志,多有记载谭纶抗倭勋业。

“人民网”20201212日消息说:“纪念谭纶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举行。来自北京、浙江、湖北、福建、贵州、海南以及江西省内的专家学者、文化人士以及谭纶后人等汇聚一堂,挖掘和研讨谭纶的贡献与成就以及在当下的价值、意义。”我欣喜地看到了“福建专家”的字样。历史,不是飞鸟掠过苍茫的天空,了无痕迹。历史,会记住每一根头发的掉落。只要我们回望四百多年前的福建历史风云,只要提及海疆抗倭之战,谭纶与戚继光、俞大猷一道,注定会活跃在许许多多闽人的心海。

走出文昌里,我们将前往抚州高新区参观。这个古老的城市,将展示它那现代化的另一面。

历史与现实,人文荟萃与欣欣向荣,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水乳交融。

满怀期待,我们走向高新区。

2022218日于福州

(练建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台港文学选刊》(福建省一级期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