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广州越秀二中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读者推荐转发

120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360截图20231208171933090.jpg360截图20231208172008526.jpg360截图20231208172252140.jpg


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剩下的那两公里路,他一直在跟我说李暖暖,恭敬地一口一个小李老师。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镇,来到了李暖暖教书的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⑧“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减)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 李暖暖制止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 小说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谜底揭开,孩子们的行为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D. 李暖暖说:跟我爸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也为主人公李暖暖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 小说采用了有限视角,以的视角来叙述李暖暖的故事,使事件真实可信,拉近了小说和读者的距离。

C. 小说巧用插叙,补充情节,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这一部分,交代了李暖暖决心支教到底的原因。

D. 小说以小见大,现实性强。主要扣住当前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题,也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3. 小说第四五两段写到了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成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婶的秤

叶瑞芬

这天,素来恩爱的三叔三婶忽然吵起架来,一怒之下的三叔还把三婶赶出了家门,我们连忙赶过去劝架。

原来因为肚子里有点儿墨水的三婶,前些年被选当上村委会委员,今天竟然在村委会游说下,当上了村里的村党支部副书记。三叔闻讯气不打一处来,责备三婶不安分守己,偏要出头露面,竟敢去当这空壳村的出头鸟。

想当初三婶高中毕业后,没舍得离开父母,又回到了村里,种田耕地,直到嫁给了三叔。小两口承包了一口鱼塘,还圈养了鸡鹅鸭。养殖场每天开门纳客,吸引了附近农贸市场的小商小贩,生意盈门,很快成了远近有名的养殖户。而三婶手上那杆秤,更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羡的标配。

然而,困难也随之而来,一村子经济发展缓慢,房子普遍破破烂烂,连通往集市的路也是凹凸不平的,每逢雨天泥泞不堪,前来进货的商贩总是抱怨连连,三叔三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你这头发长见识短的,你知道不知道那个劳什子村委会1毛钱都没有,还欠着10多万元外债呢?就连屋里的火炉都只是摆设,根本无煤可烧!”三叔不顾众人围观,对着三婶咆哮道。

村子再穷也是咱们的家啊!你不管他不管,咱们村民怎么办?”三婶人好,是村里有口皆碑的事买。邻居李婆婆病了,三婶亲自骑着摩托车把李婆婆用背带绑在身上送到医院,垫付了500元的医疗费;村头的聋哑人赵叔公女儿出嫁,三婶出钱帮他们置办了嫁妆,主持了婚事;村尾的王寡妇家婆去世时,三婶帮忙操办了丧事:8岁的小敏敏父母遭遇车祸去世,三婶不仅送她奶奶去养老院,还把小敏敏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眼见三叔三婶两人僵持不下,心眼活络的二婶忽然排众而出,附在三叔耳朵根上说了好大一会儿,三叔的脸色这才从红转白,慢慢平和了下来。

平静下来的三叔和三婶定下了协议,然后三婶就轻装上阵了。上任第一天,三婶就从家里背着煤去,把一个村委会办公室烤得温暖如春。没钱买纸和笔,她也自掏腰包。

刚一上任,三婶就处理了两名向群众索贿的村干部,劝退三名群众反映差的村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和考核推荐组建村干部队伍,对有能力肯干事的村干部各用其能。经过一番整顿后,村干部作风切实转变,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村里有个沙场,每年都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承包人一万元钱承包费,并且20年不变。群众多次反映买沙子还要50元一方,这样并不公平。村委会却慑于承包人与村党支部书记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敢换人。三婶在会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动议,村里终于同意通过投标的方式转换承包人。

这下三叔家可就热闹了,天天人来人往,明里暗里都争着打听承包价格。二婶也不甘人后,她的儿子正好在外面沙场打工,对这一块肥猪肉早已垂涎已久。我这才悟出当初二婶帮三婶在三叔面前说好话的目的。

为了彻底撬开三婶的嘴巴,二叔还专门开了家庭宴会,邀请我父母和三叔一家到他家里吃饭喝酒,席间二叔二婶趁着酒酣耳热,就对三婶说了很多关照拜托之类的好话。

三婶也不含糊,当村干部我不为钱,就是想让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三婶的话掷地有声,一下子把二叔二婶和各路人马给镇住了。

因为投标事宜的保密功夫做到了家,最后,沙场以50万元的承包价被邻村一名早年外出发家致富的土豪中标了。

村子有了钱,三婶的底气一下子足了,接连举办起了系列技术培训班,一心帮着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可是,面对空空的报名名单,三婶急了、她不惜饿着肚子,趁饭口逐家逐户上门游说,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啊,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吧,我会让他们改变你们一家人的生活的。

在三婶的努力下,开班那天,课室里黑压压来了30多个年轻人。在请来的专业老师指导下,村里的耕种和养殖技术都获得了质的飞跃。家家如获至宝,争相效仿。不到三年,村里的新房子竟相出现,道路也全修好了。而三叔则成了村民免费的技术顾问,因为早在三婶履职前,三叔就在协议书上承诺,倘若三婶三年内让空壳村变富,他必定无偿为村民推广养殖技术。

三婶,我们村的骄傲,更是以全票当选为新一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她心里有杆秤,我不得不服输啊!三叔幸福地感叹道。

(选自2019年第8期《小小说月刊》)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写素来恩爱的三叔三婶忽然吵起架,既设置了悬念,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二人吵架的原因的交代。

B. 三婶热心帮助村民的那些事例,使三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也是她顺利地当上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根本原因。

C. “当村干部我不为钱,就是想让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是三婶的心声,她上任后的一系列举动践行了这句话。

D. 这篇小说围绕着三婶的秤来构思全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揭示了意蕴深厚的主题,富有创意,现实性强。

6. 小说中的三叔这个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三婶的秤为题目的好处。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有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

(选自《史记 孟尝君列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B.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C.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D.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B. 诸侯,是古代井田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C.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君是爵位,也是称呼。田文,因字为孟,封地为尝邑,承袭其父君位,所以叫孟尝君,《战国策》也有记载。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

D. 质,古指一国为保证履行某种条约或诺言而派遣到对方国内作抵押的人。一般是国君的儿子、亲属或重臣。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婴认为五月出生的田文长大后会对父母不利,所以很不喜欢这个贱妾之子,甚至不让田文的母亲抚养他。

B. 孟尝君才华出众、心胸宽广,对待士人尊重礼让,对待百姓关爱同情,对待祖国忠贞不二。

C. 孟尝君批评父亲手握齐国重权,却奢侈专横,只为自己谋取私利不顾国家和百姓谋利益。从此以后父亲对他很认可,并委以重任。

D. 苏代讲关于木偶人与土偶人的故事,旨在劝孟尝君不要前往秦国。孟尝君接受了建议,取消了行程。

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2)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笑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5.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吞残虏”“拥雕戈西戍是作者回忆早年的军旅生活,写得极为豪壮,令人振奋。

B.下片一、二句写作者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吴楚以自我解愁消闷。

C.“望秦关何处写大好河山没有收复,作者不禁产生了年华虚度的伤怀之感。

D.全词思想上始终贯穿着报效国家主线,笔调上则以沉痛之情起,以慷慨之情结,动人心弦。

16.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借助车马、舟楫可致千里”“绝江河为喻,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皇帝派驻蜀地的将领一定要是亲信,否则就会变成叛乱者。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海上的昼夜变化和自然的冬春交替,蕴含着生活哲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众所周知,快餐文化当下盛行,而创作实为不易。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请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8字以内)

2)请就漫画的构思谈谈你的看法。(90字以内)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下面是某校高一(1)班拟定的一则倡议书片段,其在词语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班同学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觉悟,学会尊重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班委与学校餐厅洽谈,谨定于本周四下午四点半到学校餐厅义务帮厨。请同学们务必抓住这个劳动机会,自愿报名,莅临参加。

①__         修改为             

②_          修改为             

           修改为             

④_         _修改为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学者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意思是说,国家不幸,社会动荡,这对文人而言是幸事,因为这样更能创作出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品。

但也有人认为未必如此,应是国家繁盛诗人幸,如大唐盛世,产生的优秀诗人和伟大作品也灿若繁星,令后人景仰。

如果《人民日报》要举办文学与时代的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文章参赛。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分析有误,因为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李暖暖认为:我不想让他们指代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她是想用这种方法保护孩子自尊,并非表现她对社会上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通读全文,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D项,说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不恰当,文章没有花费笔墨在讲述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文章没有兼及此,而是父母子女间如何相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鉴赏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文本写去看李暖暖的路途的语句是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通过以上语句可以看出这里首先是交通不便,其次,可以看出李暖暖工作的环境非常差;同时根据文本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为下文写李暖暖朴素简约、坚强执着的形象作铺垫,同时也可以看出李暖暖正逐渐成熟起来。本题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即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小说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既可以从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这方面分析,也可以从认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成长这方面来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一:我认为小说反映的是青年人在经历磨练后的成长。

先说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自己由个性到朴素,是一种成长。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这一部分情节,交代了李暖暖决心支教到底的原因,书写了艰苦环境中李暖暖从一个任性乖张缺乏责任感的小女孩儿,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爱心会感恩乐于奉献的年青人。

观点二:我认为小说抒写的是在艰难教学中师生情的真挚。

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34个鸡蛋饱含贫困地区的孩子对李暖暖的爱,给学生分选食物就像是母亲,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B项,由原来因为肚子里有点儿墨水的三婶,前些年被选当上村委会委员可知,三婶有文化、有能力才是她顺利地当上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根本原因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把握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也可以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形象特点。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情节结构、主要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回答。

三叔的特点可从他的懂技术、重信用、世俗肤浅三方面回答:依据小两口承包了一口鱼塘,还圈养了鸡鹅鸭。养殖场每天开门纳客,吸引了附近农贸市场的小商小贩,生意盈门,很快成了远近有名的养殖户,可知三叔懂养殖技术、勤劳能干;依据三叔则成了村民免费的技术顾问,因为早在三婶履职前,三叔就在协议书上承诺,倘若三婶三年内让空壳村变富,他必定无偿为村民推广养殖技术,可知三叔守信用;依据他反对三婶当村党支部副书记的理由,可知三叔思想上又有点世俗、肤浅、自私。三叔在文中的作用,可从情节、人物、手法三方面回答: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借三叔的言行,告诉大家村子贫穷;通过三叔则成了村民免费的技术顾问,可知村子发生了变化;所以三叔的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侧面衬托人物。文章末尾处她心里有杆秤,我不得不服输啊!三叔幸福地感叹道,三叔本来是一个世俗肤浅的农民形象,他能够赞叹三婶,并通过他的表情幸福表示自己由衷地佩服,这样三叔就为三婶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同时,三叔前面反对、后面支持,把故事情节衬托得曲折动人,凸现了三婶的品质,使三婶的形象更加鲜明清晰。对比反衬。文中三叔的言行前后形成对比,说明三婶的做法让三叔钦佩,三婶领导下取得的成果让三叔钦佩,这样就反衬了三婶的形象。所以,无论是对比还是衬托,都是为了突出三婶的人物形象。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题目常见的作用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的线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推动(暗示)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等。

从情节内容的角度看,三婶的秤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前面写三婶手上那杆秤,更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羡的标配,说明三婶公正,不作假;中间写三婶没有把沙场承包给二婶的儿子,说明三婶做事心中有杆称;最后以三叔夸赞三婶她心里有杆秤来结束小说,所以,三婶的秤基本贯穿了全文的故事情节。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三婶的秤是三婶言行的标尺,以前做养殖户的时候,她手上那杆秤,更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羡的标配;做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她不徇私情,没有把沙场承包给二婶的儿子,这些都凸显了三婶的性格特征。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小说通过塑造三婶的形象,来表扬一心一意为了百姓做实事的奉献精神。文中的三婶的秤既是三婶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用事相齐的意思是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句意完整,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后断句,排除选项AB;句中的三个,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句子,所以中间不能断开,不得短褐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

故选C

句子翻译: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威王、宜王、滑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广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随意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是古代井田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错误,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B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B项,孟尝君才华出众、心胸宽广错误,从倒数第二段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可知,孟尝君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跟他一起那些宾客侍从跳下车来,一阵乱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由此可知,孟尝君并非心胸宽广之人。B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舍:舍弃。遇:对待。以故:因此。倾:使……倾心。无:无论。等:相同。

2)今秦,虎狼之国也:判断句,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得无……乎:固定句式,恐怕……吧。为……所:被动句,被。笑:嘲笑。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在五月五日出生。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大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扔了这个孩子,你竟敢让他活了下来,这是为什么?田文叩头大拜。接着问田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时,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人这一生是从上天那里接受命运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还是从门户那里接受命运呢)?田婴沉默不语。田文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如果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命运),您还担心什么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如果是从门户那里接受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罢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威王、宜王、滑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广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随意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大量地囤积家财,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了国家利益一天天受到损害。我私下感觉很奇怪。从此以后,田婴开始礼待器重田文,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这些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无论富贵贫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门客,与门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门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门客父母的住处。门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门客父母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好好地对待他们)。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 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矮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跟他一起的那些宾客侍从跳下车来,一阵乱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来请求拜见孟尝君。孟尝君就准备去秦国,而宾客们都不想让他去,规劝他,他不听从。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谈话。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得毁,也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恐怕会被土偶人嘲笑吧?孟尝君就作罢了。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D项,以沉痛之情起,以慷慨之情结不正确,应当是以慷慨之情起,以沉痛之情结。 本词上片回忆年轻时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作者青年时代飞扬的意气和爱国的情怀;下片写词人渴望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故地,但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只得寄情山水,为虚掷光阴而感叹,字里行间充满了失落。故此题答案为D项。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诗,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本题所给诗歌是陆游的词作。上片写的是诗人当年从军的情景,大意为: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大意为: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表达出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沉痛深婉。总体上来看,上下片之间形成对比,突出的是下片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情和爱国之情。

【点睛】第2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生,匪,豺,生。

18题详解】

2)漫画的构思别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一是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颠覆了人们的惯常认识,新人耳目;二是服务员跑过来喊让你们久等了,说明诗歌创作的不易,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须仔细观察图画,找出组成画面的重要部分,在全面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漫画内容。第二问可从漫画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对比中分析构思的巧妙之处。本题画面中央是几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就餐,右侧一个厨师打扮的人手托一盘写着诗歌的菜肴,兴高采烈地跑过来,一边说:让你们久等了!,题目需要概括画面内容,可用诗歌美餐诗歌饭局。构思巧妙之处可从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以及让你们久等了的含义方面作答。

【点睛】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之音。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19题详解】①“洽谈改为商量②“改为或去掉;③“务必去掉,或将务必抓住改为珍惜④“莅临改为积极踊跃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班委与学校餐厅洽谈中,洽谈是指接洽商谈,一般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对商业、商品交易、买卖的交谈行为。语境中说的是学校内部的事,某班级和学校餐厅商量想去帮忙锻炼,因此洽谈改为商量

②“谨定于周四下午四点半到学校餐厅义务帮厨中,,此处是郑重地,使用不当,程度太重。语境中只是班级和学校餐厅之间的事,因此可改为或去掉。

③“请同学们务必抓住这个劳动机会中,务必,带有命令性和强制性,不得体,可将务必去掉,或改为珍惜

④“莅临参加中,莅临是指贵宾来到、来临,所指范围小,尊敬程度重。此处是班级对学生的关系。可将莅临改为积极踊跃

20题详解】例文:

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无论是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还是他人所讲国家繁荣诗人幸,都表明了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文学总可自踏一路繁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李太白笔下气吞山河的盛唐气象;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是杜子美在《兵车行》中对国破家亡的晚唐的由衷慨叹。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二者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近乎相同的时代条件下,李白的豪情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彰显了无法湮灭的文学光辉。

所以,仍那句: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文学的繁荣并不由时代的盛衰决定,时代影响的唯有文学的风格与特性。因此,文学始终在长路上前行,时代便独加以润泽。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借时代变迁与文化存留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时代与文学在一个庭院里厮磨,所存留的无非是至甘于至苦之言。的确,时代的不幸映射至文学上便同一杯苦茗,时代的幸折射至文学上则似一口甘汁。二者无论有何等差异,终可以品出一番沁人心脾的时代余味。

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折射出世象万千。

新中国伊始,农民文学成为时代特征,赵树理的《黄土扎根》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的一派欣欣向荣。文革时期,尽管整个社会呈现百废待兴的局面,文学创作始终生生不息,管成笔下的《回首往来》深刻阐述了对民主法治的渴望。时至今日,改革开发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新时代的中国凯歌已经奏响,文学创作仍然向前发展。青年作家刘本华创作的《中国新世纪》成为畅销书籍并斩获多项大奖,文联主席徐骏用几首现代诗歌概括了中国所取得的世界成就。这些无不在说明着:时代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兴衰有时,文学高昂低沉有别。

毛泽东曾言: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沧桑为肥,培育诗歌的花朵。不仅有忘忧花,亦有迎春花。罗曼罗兰曾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见时代之兴衰兮,美文学之未央。我相信,文学自会踏一条千里长路,时代终会回以润泽万分。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这是一道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国家”“诗家”“不幸等关键词来分析。要运用理性思维,深入辨析二者的关系,选定主题,完成写作任务。题目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能够放开视野,具体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特点。要善于总结学过的素材,发现优秀文人的共性,剖析他们的成长、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把握文人自我精神塑造对于优秀文学作品产生的决定作用,明确时代对文人精神的影响。能辩证分析,提出创见者为上乘。行文时要有条理性、深刻性,尽可能展开横向、纵向对比,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本题任务要求部分,必须围绕文学与时代这个主题来写,在这个主题下,可以选择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繁盛诗人幸中的任何一种观点来写,也可以结合两种观点来写,能够自圆其说、辩证说理即可。另外,要求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征文比赛,其实暗含了要求:写作需联系当今时代,要结合当今时代来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参考立意:(1)国家不幸诗家幸;(2)国家繁盛诗人幸;(3)生逢盛世,文学之幸;(4)任何时代都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参考素材:

1)君可见,南唐后主李煜在经历了人间的浮沉、国家的兴亡后,创作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诗将抽象的具体化、形象化。妙哉!妙哉!

君可见,一代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丧夫之痛后,创作出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千古名句,以直白重复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愁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接抒发愁之初。再看,又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化作有重量的事物,别出心裁。她在生活的苦难中,将诗词之花扎根下去。待他日回首,春满园。善哉!善哉!

君可见,爱民诗人杜甫在经历宦海浮沉后,创作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这是何等的爱民思想。杜甫之苦,何可胜道也哉!

2)苏轼便是如此。在遭遇乌台诗案后,他并没有一振不起,而是更加超脱、更加向上。大雨滂沱时,他一人仰天长啸,对着老天爷喊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他对苦难的态度,可赞!苍颜白发时,苏轼仍意气风发,自信地说道: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这是他对无情岁月的态度,可敬!

你可知,诗词之美美在何处?美在它扎根于苦难的土壤,生长于狂风骤雨的时代,却能在诗人的创作下,长成忘忧花或是迎春花,盛放了千秋万代。

3)文人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所处时代与社会生活的高度参与,或弘扬正气如孟子、文天祥;或忧国忧民如屈原、杜甫;或抨击时弊如白居易、鲁迅;或盛赞美好生活如李白、王维等。

结构示例:《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议论文文体。开篇引出双方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文学总可自踏一路繁花。首先以李白、杜甫为例,举例论证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然后辩证分析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得出结论:时代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兴衰有时,文学高昂低沉有别。结尾扣题,总结收束。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就有几个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