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雄狮献瑞》入选江西抚州高三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读者推荐转发

87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雄狮献瑞》入选江西抚州高三语文试卷(全)

360截图20240110171656557.jpg360截图20240110172558093.jpg360截图20240110171616163.jpg360截图20240110171545080.jpg360截图20240110171458407.jpg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在中国南方各地被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才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了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生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水稻栽培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的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开发和经营,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这大大提高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票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从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是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水稻栽培品种数量更多。

B.直至1917年,在中国南方各地被发现的稻种数量已与印度不相上下,从而证实了水稻原产于中国。

C.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南方农业文化的萌芽不迟于黄土高原。

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就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为论述稻米最早起源地在中国这一观点,运用了比较和举例的论证方法。

B.文章阐述观点时融入了大量的史学知识以及专家的研究发现,内容丰富,论据有力。

C.文章围绕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这一问题,针对不同观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阐述。

D.文章由稻米的起源说起,再谈到它在历史上的发展及其作用,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D稻米文化圈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人们的饮食习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雄狮献瑞

练建安

①“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听闻这熟悉的锣鼓,增发按捺着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专心地经营他那摊杭川牛肉兜汤

大年初五,是闽粤边的武邑岩前镇请客的日子。客家村寨春节期间请客的日期,都有定日。坐落在狮子岩的均庆寺,是定光古佛的祖庙。此日,格外热闹。

杭川,是闽西上杭县的雅称,此地与武平县山水相连,声气相通,同时于宋淳化五年建县,因此,百姓互称老友。牛肉兜汤是杭川风味名小吃。

增发的生意不错,一大早,卖了三五十碗。5文一碗的牛肉兜汤,每碗可赚一个铜板。照这个样子,10斤牛肉很快就可以卖完了,赚个百十文不成问题。

⑤“初一落雨初二晴,初三落雨烂泥坪。闽西正月多雨,昨夜下了一场连绵不断的冷浆雨,均庆寺前的石坪低凹处水汪汪的。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北风吹来,寒气逼人。

摊点冒着丝丝白雾状的热气,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前来均庆寺游玩的客人,就有好些人被吸引了过来。

⑦“牛肉兜汤做法简易,以上等牛肉切成薄片,裹以薯粉,调以姜末、茴香、八角、酱油、鱼露等物,放入木鱼干、猪骨头熬制的滚汤中稍煮片刻舀出,洒上葱花、姜末。这样的天气,喝口浓稠爽滑的兜汤,正合适。

增发是上杭城肚里郭坊人,是南狮的师傅头。传说他打单狮可以轻轻松松地上两张层叠的八仙桌。前些年杭川狮会夺魁,得了金牌,名声很大。之所以来到130里外的岩前古镇摆牛肉兜汤小食摊,说来也与有关。增发好赌,手气差,一次豪赌,急红眼了的他牵来大哥家的一头水牛,又赔了进去。他恨不得剁了双手,拈脚就走了,发誓要以牛还牛,赚回了牛本钱,再回杭川。

这一天,均庆寺也办狮会,号称闽粤赣三省狮王争霸赛。汀江木纲老板练大炮悬赏1 000两银子的花红,奖励优胜者。这下可热闹了,周边客家地区来参赛的青狮足有18只,都是各县身怀绝技者。

百十丈外,是均庆寺。石坪上,人头攒动,锣鼓声声。这一边,增发指望快一点卖尽牛肉兜汤,收摊寄存在阿三哥的日杂店里,自家悄悄地挤入人群中瞧上几眼,解解馋。20余年的拳脚功夫,都被那些南狮锣鼓催醒了,发痒发麻。

一位老阿婆牵着小孙子过来了,叫了一碗。增发问阿婆要不要也尝一口,天冷,喝了驱寒。阿婆使劲咽着口水,说:吃过了,过年喽,鸡汤都喝怕啦。说着,抖抖索索地从上衣上摸出一块旧手帕,拣出5块铜板,反复数过,递到增发手上。小孙子喝完了,捧着空碗,舌尖舔着嘴唇,盯着老阿婆看。增发给他添上了半勺浓汤。小孩子乖巧地说:阿叔新年发大财。增发笑了。

均庆寺外石坪,18只青狮跃跃欲试。场中,竖立着一根18尺的桅杆,上头,以红绳悬挂一束雪里蕻。六张八仙桌依次按三、二、一的阵式叠好。哪一只青狮采下雪里蕻,哪一只青狮就是赢家,就是优胜者。18尺的桅杆实在是太高了,往常,上两张八仙桌高度表演的青狮,就算是方圆百里的高手了。3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要么怎么叫狮王争霸赛呢?主办方为安全计,在桅杆的四周铺设了一层层谷笪,谷笪下铺垫有厚厚的稻草。

主事宣读完规则,鞭炮炸响,接着就是一下重锣。赣南远客为先,6只青狮在锣鼓声中一跃奔出,翻滚跌扑,煞是好看。不料,来到谷笪处,纷纷栽倒,折腾了半炷香工夫,就是挨不近八仙桌,只得退场。粤东也是6只青狮,无意上八仙桌采高青,成双结对表演了一套雄狮献瑞连贯动作,吐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红布条幅。锣鼓停歇,恰好回到了原处。现在轮到闽西的了,也是6只。先出4只,舞到谷笪上,也接二连三地栽倒了,退了回来。剩下的两只,一只是当地的,一只就是杭川郭坊的。郭坊的锣鼓敲起,有些乱。增发拨开人群,来到狮头旁,抚摸着狮子耳朵。狮头移开,露出了他大哥的脸。大汗淋漓的大哥又惊又喜,说:好你个发狗,躲在这里修仙哪!增发说:大哥,我来,赢钱还你水牛。

说话间,锣鼓声响了,岩村青狮已经奔跳出去老远。郭坊青狮欢快蹦达,一会儿工夫,就追了上来。岩村青狮上谷笪了,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一副不屈不挠的架势。郭坊青狮在谷笪外停了停,嗅了嗅。鼓点骤响,郭坊青狮一跃而起,落地生根。每走一步,大吼,四脚齐齐发力,顿一顿,似有千钧之势。围观者听得谷笪下面发出脆响,仔细听听,是谷笪下滚动的圆竹杠破裂的声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围观者大声喝彩,一浪高过一浪。岩村青狮伏地不动了,狮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冷汗湿透了后背,手脚发抖。他想,看不出这卖牛肉兜汤的,功夫竟是那样的高深莫测。

(节选自练建安《雄狮献瑞》,有删改)

文本二:

客家侠义小说,看似有民间故事色彩,实则是较为高超的模仿作品。作者或从民间故事中吸其内核加以综合演绎,或以独特构思演化为民间故事,升华思想内核,使小说故事更隽永深邃。其结构精致,往往一波三折,却叙事从容,读者很难一眼看穿作者的真实意图,掩卷思考,才恍然大悟。作者深受传统文法影响。擅用白描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精神内涵丰厚,其中,客家乡土侠义精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笔下的人物,多为客家民间社会的小人物,心理素质出奇的镇定,临危不惧,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又深藏不露,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一争高低,颇具客家乡土侠义精神。

(节选自练德良《客家乡土多侠义——练建安客家乡土侠义小说系列作品浅析》)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咚咚恰……”欢快的锣鼓声开头,渲染气氛,为后文写增发在狮王争霸赛中取得好成绩蓄势。

B.第十段写百十丈外的石坪上,人头攒拥,锣鼓声声的热闹场景,与牛肉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增发卖牛肉兜汤的生意难做。

C.文章第十一段写增发与阿婆婆孙俩的相关情节,不仅可以看出阿婆经济的不宽裕,也体现了小说主人公增发人性的美好。

D.文章写牛肉兜汤飘出阵阵香味”“牛肉兜汤的做法,与写当地的狮会一样,都体现了杭川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及其传承。

5 .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雄狮献瑞》是如何塑造增发这一人物形象的。
6 .作品是怎样叙述增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

(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

材料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卒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

7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下列选项中所加三处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CDEFGHIJKLMNOPQR

AD   H   L

BD   I   M

CE   H   L

DE   I   M

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具备的意思,和《荀子·劝学》中而神明自得意思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虽然的意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中的意思不同。

D.卒,最终的意思,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字意思不相同。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分别对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

B.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C.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D.欧阳修认为,正统之争兴起,是因为学者对篡权夺位等不正当的和有正当性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产生疑惑。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2)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夜同友人话旧

谭用之

露下银河雁度频,囊中垆火几时真。

数茎白发生浮世,一盏寒灯共故人。

云外簟凉吟峤月,岛边花暖钓江春。

何当归去重携手,依旧红霞作近邻。

【注释】囊中垆火:炉中炼金。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秋夜客居他乡,与朋友相对炉火,畅叙往昔真挚友情。

B.颔联数茎白发生浮世让人倍感时光流逝,字透露人世沧桑。

C簟凉承寒灯,吟咏白云之外高山之上的秋月,写实却空灵高远。

D.岛边鲜花盛开,阳春送暖,垂钓江边,可见诗人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12 .本诗尾联和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结尾都写别后,二者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3 .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方枘圆凿不相合、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点。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上片怀念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词人表达了对其欣赏和赞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词中常用之意象表达出空旷宁静的名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

14 .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苏轼诗词中对鸿的书写浩如烟海,经常是用来自喻的。鸿是候鸟,随季节的更换飞来飞去;苏轼是个官员,也要随朝廷的差遣跑来跑去,于是他觉得自己像鸿雪泥鸿爪出自他早年写的诗,可以说是他有关鸿的书写中最为妇孺皆知的了。不过,这仅仅是苏轼写鸿的起点。宋徽宗年间,他从贬谪之地海南岛获赦北归。舟至金陵,遇见老朋友法芝和尚,作《次韵法芝举旧诗》: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这是他对鸿的最后一次书写。

苏轼写下何处不归鸿的时候,心情无疑是喜悦的,这与写雪泥鸿爪时的心境是南辕北辙的。归鸿亦有自喻之意,身世的飘忽不定和人境相值的偶然性,似乎被这字消解了去。从雪泥鸿爪何处不归鸿,意味着苏轼从悲观中涣然冰释。

A.浩如烟海

B.妇孺皆知

C.南辕北辙

D.涣然冰释

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阎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是主要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对清宫,那场屠杀合理,这个祖宗英明。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主要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对清宫,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

B.但是主要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场屠杀合理,那个祖宗英明。

C.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

D.但主要是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对清宫,这场屠杀合理,那个祖宗英明。

16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B.我在电话里和小明进行了磋商,相约星期六下午一起去看电影《战狼2》,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C.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D.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走!

17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官》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18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常常用司空见惯比喻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约赴宴, 请来歌妓作陪,刘禹锡 当即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其中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后人就常常用刘禹锡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不觉奇怪了。


A

然而

既然

/

从而

因此

B

却有

如果

那么

况且

因而

/

C

但是

只要

/

自此

D

/

只有

而且

由此


AA

BB

CC

DD


五、写作

 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青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