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徐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和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1. 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D.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2.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 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 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 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 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 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0000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凤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3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
材料二:
“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
材料三: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有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有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 5%提高到2017年的57. 5%。
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2014—2017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
(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但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粮食仍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B. 老百姓对粮食消费的需求不断升级,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国际贸易是调剂余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C. 从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10000 亿斤以上,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D.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80年全国前地仅有量不少于8.6亿由,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B. “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C. 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十分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耕地保护好。
D. 尽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多,但质最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
6.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才能保障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 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8.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猛,字智武。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寻遁归王琳。王琳败,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迁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B.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C.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D.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伯:兄弟中排行老大(伯、仲、叔、季);五等封爵中的第三等(公、侯、伯、子、男)。文中指后者。
B. 持节:文中指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力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
C. 永定元年:永定是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年号,陈永定元年为公元557年。古代帝王都有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 即位:古代指登上皇位或王位,开始成为帝王或诸侯。文中指陈后主陈叔宝登上皇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猛作战勇猛,奋不顾身。青溪之战中,他从早晨到傍晚,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伤敌人众多。
B. 樊猛擅长弓马,胆气过人。在与萧纪的峡口之战中,以少胜多,威震敌军,擒杀萧纪父子三人,并因此受封。
C. 樊猛素有干略,善用奇谋。在西讨江陵时,他运用计谋,潜师入峡,烧掉了周军舰船,也因此受封。
D. 樊猛历仕三朝,战功显赫。在他所仕的梁、陈、隋三朝,均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器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
(2)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三首(其三)
柳宗元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①。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②与粥。
[注]①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②饘(zhān):稠粥。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用“古道”“古城”“蒺藜”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画卷。
B. “被”通“披”,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
C. “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风物,陶渊明《归园田居》也以它描写田园生活。
D. “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景中。
15. 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许多电子烟厂商声称把焦油降到了最低,②可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③但实际上尽管哪种电子烟都含有尼古丁。实践证明,④电子烟的烟气被检测到含有很多有害物质。⑤这是因为电子烟为了做雾化剂、芳香剂而在其烟弹中加入了很多添加剂的缘故,⑥这些添加剂成分都对人体有害。⑦美国根据一个统计数据,高中生吸烟率达12%,用了电子烟以后,⑧电子烟吸烟率上升到了30%。⑨这是典型的关于一种物质的依赖转向对另一种物质的依赖。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现代作家毕淑敏认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是水、阳光、空气、笔和鲜花。她认为水、阳光和空气是生命存在的前提,鲜花是爱与美好,而笔则是她努力追求的理想。水、阳光、空气对于每个人都应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请你写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区别于作者的另两样来,并简单解释理由,每条理由不能超过20字。
①_ ,理由
② ,理由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北女孩王心仪在2018年的高考中以707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家境贫困的她写了一篇主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文中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这段话看哭了无数人,不少人为她点赞,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贫穷真的值得感谢吗?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是说:人物的脸谱化与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相关,前者是后者引起的结果,所以能体现戏曲角色脸谱处理。但没有更多文字证明B项中的“充分体现”,B项无中生有。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根据第三段“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可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悲剧源于客观原因和人物命运摆布两个不同原因,而没说因为“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D项强加“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之间的因果关系。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的说法错,原文中说“这是因为他既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可见莎士比亚没有突破时代限制。
C项,据原文,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造成主人公窦娥的悲剧的原因。
D项,据第一段“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可知,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戏剧人物设置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故D项“都各不相同”说法与文意不符。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项,“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材料三第1段“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分析可知,材料中并无涉及“多年连续增产”,故此项无中生有了。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
B项,“‘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错误。结合原文材料二第2段文句“‘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分析可知,“补足”指补充耕地,“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措施。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原文材料一,主要讲述了全球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如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第三自然段“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第四自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材料二,主要讲了农业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的问题。一是“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即要保证足够的农业耕地面积建设。二是“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修养生息”即是在开发利用耕地的同时要保证耕地质量不受污染损害。材料三,主要讲了农业科技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如“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提高到2017年的5%”。即开发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⑤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⑥段“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⑥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⑰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这段话是说“此时萧纪的心腹将士数百人,还在他的身边,樊猛率部伍三十余人,举着盾横着戈,直登萧纪的战舰,瞪眼大呼,萧纪侍卫都应声而扑倒,相互枕藉而不敢动”,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纪”“心膂”“左右”“猛”“部曲”“侍卫”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数百人”指的是萧纪的心腹将士,故“数百人”不能断开,这就排除A项;“左右”是“在”的宾语,句子成分完整,应在“左右”后断开,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古代帝王都有年号……”错误,汉武帝时才初创年号,之前的帝王没有年号。故选C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在他所仕的梁、陈、隋三朝,均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器重”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说“祯明三年入于隋”,可见选文中没有其在隋朝“立功受器重”的记载。故选D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句首添加主语“樊猛”;“倜傥”,卓异不凡;“干略”,才干谋略;“既”,已经,……之后;“便”,熟习;“过”,超过。第二句中,“之”,结构助词,取独句式;“济”,渡过;“摄”,代理;“攻陷之”的“之”,代词,代州城,“陷”,使动用法,使……陷落;“家口”,家人;“见执”,被动句,“见”,表被动,被捉住。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樊猛,字智武。幼时卓异不凡,有才干谋略。青壮年时,能射箭骑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樊猛从早晨到傍晚,与敌短兵相接,杀伤敌人很多。台城陷落,随兄樊毅西上京城,因战功被封为威戎将军。
梁朝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樊猛为司马。正值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萧方纪派樊猛率领湘、郢之兵 ,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抵抗萧纪兵。其时萧纪已东下,楼船战舰占据了巴 江,争夺峡口,相持很久,不能解决。陆法和估计萧纪军队的士兵 疲劳,便令樊猛率精兵三千,乘轻便战船百余艘,逆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而迫近。萧纪众兵仓促间十分 惊骇,来不及整顿战列,都弃舰登岸,落水而死者以千数。此时萧纪的心腹将士数百人,还在他的身边,樊猛率部伍三十余人,举着盾横着戈,直登萧纪的战舰,瞪眼大呼,萧纪侍卫都应声而扑倒,相互枕藉而不敢动。樊猛亲手擒住萧纪父子三人,在船舱中将他们斩杀,将他们的船舰器械全部收缴。萧猛因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继而进军安抚平定梁、益二州,蜀境内全部平定。
军队回来,樊猛改任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到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被王琳所俘获。王琳乘胜将攻南中诸郡,派樊猛与李孝钦等率兵攻打豫章,进军逼近周迪,失败,被周迪所擒。不久逃归王琳。王琳失败,还朝。天嘉二年,授樊猛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改任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年,改为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兼任长沙内史。不久隶属章昭达向西讨伐江陵,潜伏军队入峡,焚烧了周军船舰,以功被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任散骑常侍,改任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登基,增邑到一千户,其余都照旧。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渡过长江的时候,他的第六 个儿子樊巡代行州事,韩擒虎进军攻陷州城,樊巡及家人都被擒。当时樊猛与左 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在白下游弋,以防御隋军六合兵,后主知道樊猛妻儿在隋军中,怕他有异志,想命任忠代替他,又恐伤他的心,便停止了。祯明三年,樊猛降入隋朝。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错误。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清水更绿碧,给人感觉原始荒凉却又具有纯朴自然的美,并非奠定寥阔萧瑟的基调。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题干为: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先浅层翻译相关诗句,后由表及里深入分析情感,力求全面准确。
先从浅层翻译写田家生活的诗句:
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清水更绿碧。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
深层解读思想情感:
(1)诗人漫游郊外,看到打柴的、放牛的相继回家,百鸟竞相归巢之,时竟迷失了回去的路径,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注和热爱。
(2)迷路后幸好有田家老翁的提醒与相留,这里“昏黑慎原陆”既可看作是田家老人相留之理由与诚意,诗人深情地赞美了田翁的热情与善良,同时也暗喻当时社会政治风云,官场险恶,又无不体现了诗人孤独烦闷、强作闲适的心理。
(3)尾联写虽家中收成好,但田翁也只能请行人吃点粥,令人想见农家生活的悲惨,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同情、关爱。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16题详解】映阶碧草自春色 (2).隔叶黄鹂空好音 (3).春江潮水连海平 (4).海上明月共潮生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使我不得开心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碧”“生”“摧”“事”“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7题详解】(1)语句③, “尽管”改为“无论”或“不管”;(2)语句⑤,删掉“的缘故”;(3)语句⑦,调换“根据”和“美国”位置;(4)语句⑨,“关于”改为“对”。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第③句,搭配不当,“尽管……都”不搭,“尽管”改为“无论”或“不管”;
第⑤句,句式杂糅,“因为……的缘故”杂糅,删掉“的缘故”;
第⑦句,语序不当,“美国根据”语序不当,调换“根据”和“美国”位置;
第⑨句,用词不搭,“关于”一词使用不当,依据后文“对另一种”可知,“关于”改为“对”。
【18题详解】
②大海,让人心胸开阔,热爱自然,拥抱生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这道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所选积极向上,可以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即可。比如音乐,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任何工作都不象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可以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也可以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人身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能够懂得音乐也就能更好地懂得人生。而越是美妙的旋律也就是越有意义的人生。
【点睛】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19题详解】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12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7岁,我瘦的风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2元钱的费用,父亲紧缩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后来终于入了学,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的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又能干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学校。因为交不起学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旧半新的棉被折成两半。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辛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说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有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的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明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穷,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好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一个家境贫困的女孩高分考入大学后,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对于这她的这种态度,大家态度不同,有人点赞,有人质疑。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作文。考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强调贫穷带来的是痛苦、挣扎与迷茫。贫穷狭窄了人的视野,刺伤了人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没有钱的日子,人无尊严可说,贫穷可能会改变人的心理和性格,使人受利益驱使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以肯定贫穷对人的激励作用,身处困境逆境,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促使人想尽各种办法摆脱眼前的困境,人的各种潜能会被激发出来,能吃苦。当然,还可以辩证的看待贫穷,认可贫穷的带给人的负面作用,但同时也肯定贫穷的给人的正面激励作用。考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构思,都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作,这个前提不能脱离。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