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教授评论在《福建日报》发表 身份的印记:方言与客家乡土侠义小说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读者推荐转发

55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谢教授评论在《福建日报》发表


身份的印记:方言与客家乡土侠义小说


《福建日报》再次发表评论练建安客家小说文章


360截图20240129165220290.jpg


360截图20240129154934758.jpg360截图20240129154825943.jpg


身份的印记:方言与客家乡土侠义小说


□谢建娘


练建安迄今为止共发表了300多篇以“客家乡土狭义”为主题的微型小说,在这些微型小说中,练建安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立场进行书写与言说,依据自己熟知的语言系统,以“故乡人”的口吻,对那个“在梦里日夜流淌”的闽西客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此,作者的“地方性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下强化的“地方性差异”就凸显出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方语言面貌。千姿百态的方言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人对人情、社会、文化最初的印象、感受、经验,从而促使人们语言情感上的流向——偏好与认同。这种对母语方言的情感偏好与认同正向累积,必然导致一种情感及文化心理上的缔结,通常以坚守母语方言的立场外现于语言表达的诸多场域。练建安自小就浸泡在浓郁的客家文化环境中,说客家话,做客家事,感客家情,汀江的山水深扎在其心中,“闭上眼睛,就能清晰地听闻汀江那长流不息的水声”。在这过程中,武平口语——一种贴近生活、保留古汉语特征的闽西客家方言,塑造了练建安文学语言的底色。种种语言事实表明,母语方言是一个人童年少年时期“记忆”的符号,直抵柔软心底,它承载了一个人对世界最初的、最深远的、最熟悉的感知。对于身处异乡的练建安来说,客家方言与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一起,始终矗立在其内心深处。在文学创作上,练建安对青少年时期就已形成的语言底色——客家武平口语,是十分依恋的。他在采访中谈道,无论身处多远,仍希望以语言文字去亲近故乡、记录故乡,与远方的故乡对话,与自己的人生对话。正因如此,我们能看到在练建安的文学创作上,其自然语言面貌与文学语言立场的自然契合。在练建安的客家乡土小说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练建安虽生活于都市,但精神漫游于故乡的答案:始终从“客家人”的立场出发,重塑和展现“小人物”的勤劳、坚忍与侠义,并试图以“闽西客家世界”中“小人物”为主体,重建客家民系的未来。美国学者克利福·吉尔茨指出,文学作品中对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可以折射性地展现它们自身,艺术性表现千姿百态的实质源于人们对世事方式、概念理解的千姿百态,事实上,它们是契合的”。从这个角度看,练建安的客家乡土狭义小说对闽西客家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的书写是很典型的。在对典型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的书写与言说中,客家方言无疑是最有味最贴合的方式。练建安对闽西客家地理环境的观照,集中体现为对作为“闽西客家世界”的典型性地理标志——汀江,包括汀江流域的地形及周围村镇的生活形态的描写。在绘制“闽西客家世界”地图时,具有客家符号性质的方言地名成为练建安小说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汀江自古就有“百里汀江十八滩”之说。练建安在小说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滩地100多次,皆具形具象,惊心动魄,如:大沽滩、龙滩、涤滩、七里滩、棉花滩等。“寨”类方言地名给小说增添了几分历史神秘的氛围,出现在众多小说中,如:《传人》里的“石家寨”,《七里滩》中的“鹞婆寨”,还有诸如武婆寨、李屋寨、松屋寨等。此外“茶亭”“围屋”等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地域符号亦反复出现在小说中。这些山川、村镇与练建安气息相通,尽显亲切自然。农村的生活经历及文化是练建安创作的源泉,于是,他积极地采撷客家方言资源,借助客家方言去触摸、感知、回忆、反映闽西客家乡村生活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展现闽西客家的人文生态,以此让“闽西客家世界”更鲜活、更动人。在练建安的小说中,我们会看到客家人吃着当地“温软如白玉、葱油香扑鼻的簸箕粄”“热气腾腾的正宗‘邱记鱼粄’”等特色粄类美食,喝着热乎带劲的“酿对烧”,配着喷香酥脆的“油炸桧”,端着肉嫩鲜甜的“牛肉兜汤”,嗦着爽滑入口的“粉干”,在一日三餐“食朝”“食昼”“食夜”中,做着“斫樵”“割烧”等日常农事农活,闲暇时“打话交谈”“讲古聊天”“喊客邀请客人”,时常也会“相斗打架”。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闽西客家世界”跃然纸上。总的来看,练建安恰如其分地采撷闽西客家方言话语,将一种沉潜在方言中的生活和生命转化为文学,在文本中建立起一种自然、质朴的文体,进而把美丽、鲜活、淳朴的闽西客家生活图景展现于读者的眼前。练建安的客家乡土侠义小说彰显了福建客家小说特有的魅力与节奏,这是作为“闽西客家之子”的练建安对“客家人”这一身份最好的回答与诠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