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四川省犍为一中高三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139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建安《药砚》入选四川省一中高三语文试卷

360截图20240220123150026.jpg360截图20240220123029691.jpg

2019-2020学年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需要开发建设,同时也不能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进行开发建设。需要强调的是,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很多情况下是未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致,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人自身,在于人们能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发展消耗资源,发展也可以带来资源。也就是说,发展过程也可以是资源反复利用并持续产生效益的过程。实现这样的良性增长,需要人类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勘探、开采、利用、生产等方面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保护的难点不是保护某些种类的动物或物,而是保护生态系统,使其保持自然平衡,免受人类不当活动的干扰。这就要求提升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一些草原、山地和荒漠化地区是生态退化风险较大的区域。但这种生态退化可能并非经济发展导致的,相反,有时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经济运行效率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成效有很大影响。在很多时候,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发展过程中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运行效率越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索取就越多,排放也越高。在发展过程中,依靠更多更普遍的创新创造,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让劳动者拥有更高技能,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从空间利用角度看,人口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有着重要生态含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就会有更多空间用于生态涵养。因此,城市群的培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一些地区的生态保护,有助于形成发展与保护互相促进的局面。从实际情况看,生态比较脆弱、需要特别注重保护的地区往往位于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紧迫任务。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需要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处理好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应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生态+现代农业生态+现代服务业等,通过合适的项目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遏制损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普及环境友好技术,需要减少小而散的生产方式,以利于规模化治理污染,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还要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保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人民群众。

(摘编自戴星翼《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既消耗资源也带来资源,因此发展过程就是资源反复利用并持续产生效益的过程。

B. 只有不断提升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保护的难题。

C. 城镇化进程越快,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就越向城市集中,也就越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

D. 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项目,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不仅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还引述权威文件,来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B. 文章在肯定发展的必要性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C. 文章在论及保护时,不只是一味强调保护,而是着眼于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D. 文章不仅分析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重要性,还指出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论证较全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看法并不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关键在于人自身。

B. 经济运行效率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往往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 生态比较脆弱、亟需保护的地区多在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

D. 全面开展污染防治,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有助于普及环境友好技术,减少不良生产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他们航行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老人不时地看看那条鱼,以确信这是真的。一个小时后,第一条鲨鱼发动了袭击。

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它随即又落入海水,捕捉到血腥味。然后就顺着小船和鱼的踪迹一路追踪而来。

鲨鱼有时候嗅不到这股气味,但它总能再次找到,也许只是一丝痕迹,它就会游得飞快,紧追上去。那是一条很大的灰鯖鲨,生就的游泳高手,能和海里速度最快的鱼游得一样快,除了嘴以外,它的一切都显得无比美丽。背部和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的,鱼皮光滑漂亮。它的外形和剑鱼十分相像,除了那张大嘴。眼下它正紧闭着大嘴,在水面之下迅速地游着,高耸的背鳍像刀子一般划破水面,没有丝毫摇摆。在它那紧紧闭合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全都朝里倾斜,这和大多数鲨鱼的牙齿不同,不是那种常见的金字塔形,而是像爪子一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锋利的切口。这种鱼天生就把海里所有的鱼作为捕食对象,它们游得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健,而且还全副武装,这样一来就所向无敌了。此时,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于是加快速度,蓝色的背鳍破水前进。

老人一看见它游过来,就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肆意妄为的鲨鱼。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渔叉,系紧绳子。绳子短了点儿,因为他割下了一段用来绑鱼。

老人此时头脑清醒好使,下定决心搏击一番,但却不抱什么希望。真是好景不长啊,他想。他盯着那条紧逼而来的鲨鱼,顺便朝那条大鱼望了一眼。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

鲨鱼飞速靠近船尾,向大鱼发起袭击。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鲨鱼的头从水里钻了出来,后背也正露出海面,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这两条线其实并不存在。真实存在的只有沉重而尖锐的蓝色鲨鱼脑袋,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嘎吱作响、伸向前去吞噬一切的大嘴。可那是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直刺上去。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渔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

鲨鱼翻了个身,老人看出它的眼睛已经没有生气了,接着鲨鱼又翻了个身,缠上了两圈绳子。老人知道它死定了,可它还不肯听天由命。它肚皮朝上,扑打着尾巴,嘴巴嘎吱作响,像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在海上溅起白色的浪花。它身体的四分之三都露在水面上,绳子绷得紧紧的,颤抖个不停,最后啪的一声断了。鲨鱼静静地躺在海面上,老人瞧着它,不一会儿它就慢慢沉了下去。

它咬掉了约莫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它把我的渔叉和所有的绳子也带走了,他想,况且我这条鱼又在淌血,别的鲨鱼也会来袭击的。

大鱼被咬得残缺不全,他都不忍心再看上一眼。鱼被袭击的时候,他感觉就像是自己受到袭击一般。

好景不长啊,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识过不少大鱼。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是这样,他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强。

别想啦,老家伙,他大声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他想。因为我只剩下这件事儿可干了。这个,还有棒球。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谁都能行。但是,你以为我这两只受伤的手跟得了骨刺一样麻烦吗?我没法搞明白。我的脚后跟从来没出过毛病,只有一次在游泳的时候踩着一条紅鱼,被它刺了一下,腿的下半截都麻痹了,疼得受不了。

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你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他心里很明白如果驶进海流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眼下点儿办法也没有。不,有办法,他大声说,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支船桨的柄上。

于是他把舵柄夹在胳膊下面,一只脚踩住帆脚索,就这么做了。

这下好了,他大声说,我还是个老头儿,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

这时候,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看着鱼的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灰鲭鲨的牙齿是像爪子一样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以其尖长、锋利显示被鱼的凶猛无比。

B. 老人一看到鲨鱼游近并没慌乱,而是准备好渔叉,系紧绳子,欲以无所畏惧去制服毫无畏惧。

C. 击杀鲨鱼后,老人想到的是它很残忍、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对其明显带着欣赏之情。

D.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其实只体现在老人面对灰鲭鲨时抓其弱点,果断出击。

8.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对大海环境的描写笔墨不多,但也起到了提供故事背景、渲染气氛的作用。

B. 小说写大灰鯖鲨游得快、体格强、无敌手等,为下文突出老人沉勇精神做了铺垫。

C. 小说对老人击杀灰鲭鲨的前后过程描述详细,这是为了突出鯊鱼的凶猛和狡猾。

D. 小说主要是从老人的视角来叙述,他能以目击者的身份来观察给人更真实的感受。

9. 文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意思如何理解?请你进行简析。

(1)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2)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

10. 小说中只有一位老人在活动,他那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什么作用?请你进行探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鲁昌平乡陬(邹)邑人。鲁襄公二十二年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慎也。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B.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C.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D.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B. 司空:古代官职三公之一,与司徒、司马并称,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百姓教化等职责。

C. 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如乘舆”“千乘之国;古代也称四为乘,如乘矢

D. 乐: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还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类自我完善的作用。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成年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

B. 孔子周游列国屡处困境,不得其用。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

C. 孔子学习、推行周礼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他主动请求鲁昭公让他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并收到他的赠言。

D. 孔子欣赏音乐,专心一意,全神贯注。他和齐国太师探讨音乐,听到韶乐三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被齐人称道。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15. 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6.请从修辞和意象两个角度赏析下面这首小诗。

新月

沙鸥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一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挂职第一书记期间,他晚睡早起,没有一天不如此,他的这一作息习惯可用《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凄凉的秋风中海水的汹涌,

抒发了他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烈士胸襟。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前句指出了耻于从师风气的久长,后句从侧面衬托出从师的必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张教授的拙作《互联网时代的共享文化》在国际上获大奖,可喜可贺。

B. 你是这个行业的方家,以后我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希望你能不吝赐教,我定会感激不尽。

C. 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D. 这是父亲毕业时送给我的钢笔,我已珍藏多年,每当看到它,都会回忆起令父。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下面是哈六中2020届学生为毕业聚会写给艾老师的邀请函,在标点符号使用、词语运用、语句表达等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敬爱的艾老师:

您好!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我们就要离开母校了。三年前,我们40个莘莘学子在您的谆谆教导下奋力拼搏,只争朝夕;三年后,我们圆梦高考,即将开始新的征程。难忘师恩,难舍三年的师生情,我们决定于2020725日上午10点(周六)在六中食堂举办毕业师生会。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您的到来,共同交流我们三年的师生情谊,再次倾听您语重心长的教诲。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20710

哈六中2020届高三18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终日沉醉于绘画,每每迷恋创作而忘记其他,人们赞誉他才绝、画绝、痴绝。一次做东请客,他却因忙于绘画,竟将请客之事忘了。

莱特兄弟为研制飞机夙夜不懈、殚精竭虑。

诺贝尔为了发明新型安全炸药,多次遇险,实验室也曾被炸得面目全非,五个助手牺牲。

关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第二段中也就是说为解释关系;另外,发展过程就是……的过程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发展过程也可以是……的过程

C项,只有不断提升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保护的难题与原文不符,表述过于绝对。

D项,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不正确,原文为通过合适的项目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选项变主观努力为客观事实。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项,更多的是关注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不正确,文章并没有更多的关注这方面,且文章也不认为发展必然带来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清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意思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D项,逻辑关系颠倒,根据原文,应是普及环境友好技术,减少不良生产方式有利于规模化治理污染,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D项,只体现在……出击概括偏颇。即使从节选部分来看,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也应体现在多处:他捕获了一条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大马林鱼,又一叉击杀大灰鲭鲨,并想好了下一步面对后来鲨鱼的措施等。不能说只体现在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突出鲨鱼的凶猛和狡猾错,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详写击杀灰鲭鲨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老人的沉着、勇猛与机智,没有丝毫的胆怯与畏缩。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1)结合他盯着那条紧逼而来的鲨鱼,顺便朝那条大鱼望了一眼分析,这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的心理描写,感叹自己能抓获如此大的马林鱼。把抓获大马林鱼后的感觉比作一样,写出了老人内心的意外、惊喜等。

2)结合大鱼被咬得残缺不全,他都不忍心再看上一眼。鱼被袭击的时候,他感觉就像是自己受到袭击一般分析,大马林鱼被鲨鱼撕咬之后,老人希望这一些是一场梦,说明大马林鱼被咬的残缺不全,老人内心是觉得遗憾的。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分析重点语句作用的能力。

结合“‘它咬掉了约莫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别想啦,老家伙,他大声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不,有办法,他大声说,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支船桨的柄上’”“‘这下好了,他大声说,我还是个老头儿,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等分析,老人的独白很多都是大声说的,结合老人说话的内容分析,在遇到困境时,老人用大声的独白,鼓励、安慰自己。

结合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别想啦,老家伙”“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不,有办法”“这下好了等分析,这些独白展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老人在重压下,还鼓励自己想点高兴的事,认为一个人不能被打败等,彰显老人可亲的硬汉子性格。

结合老人独白的内容分析,面对困境,老人乐观、勇敢、自信,用不同的方式对付遇到的困境,不断鼓励自己。这些独白利于读者更真切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感受老人的硬汉形象,领悟其精神魅力。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

古时,多为单音词,所以在文中代表秦国,并且是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的主语;也可以根据对仗断句,国虽小对应处虽辟。可知应当在中间断开,排除BC项。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是对仗句式,各自断开,排除D项。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司空……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百姓教化等职责错。历史上,司空负责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等事务,不负责百姓教化之职。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他主动请求鲁昭公让他到周去学礼错。根据原文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可见主动请求鲁昭公去学周礼的是鲁国人南宫敬叔,而非孔子。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虽,即使;王,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霸,做霸主;虽王可也、霸小矣,都是判断句。(2)适,到……去;以通乎景公,省句和状语后置句,以(之)乎景公通相当于介词;通,交往。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相关信息在第四段,原文是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由此总结出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的原因:国虽小,其志大,即志向远大;处虽辟,行中正,即施政恰当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提拔重用百里奚,即善于用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孔子是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人。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孔丘出生后,叔梁纥就去世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过了不多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后来对他好了,所以他终于返回了鲁国。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一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季平子和郈郦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他逃奔到齐国,齐景公把昭公安置在乾侯。此后不久,鲁国大乱。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16题详解】修辞:①“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运用比喻,将新月比作小船,形象生动;②“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运用比拟,把故乡人格化,使人感觉亲切、自然。

意象:选取弯弯的月亮”“小船”“香花”“暖夜等意象,突出表现故乡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和意象的鉴赏能力。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诗人将新月比喻成船,虽浅显但却真挚,它使我们想起那首儿歌弯弯的月儿像只船,让人倍感亲切。这句也是全诗的引子,后面依此展开想像。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身处异地他乡的诗人只能借助这叶扁舟,踏上回乡(思乡)之路。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这里诗人化虚为实,将对故乡的赞美用春天”“花香”“夜暖等形象来寄托,给人以多感官的体验和美的享受。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仿佛故乡的亲人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在欢迎着游子的归来,运用比拟,把故乡人格化,使人感觉亲切、自然。从而表现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向往之情。.

意象:整首诗作者选取弯弯的月亮”“小船”“香花”“暖夜等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创造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意境,突出表现故乡的美好,从而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17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夙、寐、靡、萧、瑟、惑。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拙作是谦称,只能用于自己的作品,不能用于称张老师的作品。

C.“尽绵薄,为自谦之词,指稍尽自己薄弱的能力。不可用来指他人。此处可改为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D.“令父错误,是汉语中称呼对方父亲的敬称。语境中指自己的父亲,应该用家父

故选B

19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的能力。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①“莘莘学子表示众多的学生,因前面已经有“40,后面就不能再用这个词了,应改为学生

②“(周六)是提醒日期,应放在“725之后,上午之前。

③“倾听一般指领导干部细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此处应改为聆听,表示恭敬地听取。

④“交流表达不出师生之间友好的感情,应改为畅叙

落款不符合格式要求,时间班级位置互换。

【点睛】语言表达要做到得体,应学会三看一理解

1)看文体,注意语体色彩。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书面语又有几种变体:公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口语通俗易懂,自然灵活,适用于日常交际对话及广播稿等。

2)看场合,注意因境设辞

3)看对象,注意讲究分寸。

4)理解常见敬词与谦词的意义和用法。

20题详解】例文: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没有胜利可以唾手可得,没有成功可以轻而易举。钱钟书曾有言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笨功夫是艰辛的耕耘。我国历史典籍所记载的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可见,孔子读书下的功夫有多深。明代大文豪张溥则以抄读著称。据《明史》记载,他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笨功夫是忘我的专注。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因为近乎痴迷,所以才能用心专一、精益求精,继而才有惊世之作。陈忠实为写作《白鹿原》,自己立下三条规矩: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以往作品的评论,一般不参加应酬性的集会和活动。

笨功夫是不懈的坚持。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就做一件事,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诚哉斯言,很多时候,我们羡慕那些成功者,却可能忽视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乃至巨大牺牲。

时代的发展,确实需要我们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不能只使笨劲不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能指望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无所成。

庄子曾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到的结果迥然不同。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为了人生和事业能够攀登到理想的高度,我们不妨多用些笨功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的能力。

【审题要点】

关键句:每每迷恋创作而忘记其他”“忙于绘画,竟将请客之事忘了”“夙夜不懈、殚精竭虑”“为了发明新型安全炸药,多次遇险,这三句是理解材料内涵的关键,也是顾恺之、莱特兄弟和诺贝尔之所以成功的共性——具有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因素。

材料目标:聚焦于考生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在高中阶段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

【审题】本题是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共三个人,分别是顾恺之、莱特兄弟和诺贝尔。在进行多则材料的分析时,要注重找到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多采用的方法是求同存异法。

顾恺之被人们赞誉为才绝、画绝、痴绝。说明他的画作已经受到众人的肯定,是一名优秀的画家,但是热爱绘画,却不顾其他。看似是个冷漠的人,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朋友,但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倾注了极大的精力。

莱特兄弟为研制飞机夙夜不懈、殚精竭虑。说明他们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可以夙夜不懈。虽然会失去一些其他的快乐,但是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诺贝尔为了发明新型安全炸药,多次遇险,实验室也曾被炸得面目全非,五个助手牺牲。说明他对于科学很热爱,哪怕付出所有,也不能消灭他对科学的热情。

三则材料的共性很明显,他们都成功了,而让自己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热爱并为自己的事业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在成功的过程中,有所失去但是更多的是获得。

文题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因此在文章中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看法。考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写作的内容。如:成功需要哪些因素?我在确定目标后该如何努力?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立意】1.不成魔,不成活。只有热爱才能够坚持不懈的去为之奋斗。

只有肯下笨功夫,就有可能成功。

成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人生有失去便有获得,正确看待失去和获得的关系。

【素材】1.【故事型】疯魔也是一种删繁就简的人生追求。正像是凿井,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宁精勿杂,宁少勿多,宁专勿滥,深潜下去钻研和开拓,不管过程如何艰辛和漫长,最后一定能开掘出生命的清泉。陈忠实写作《白鹿原》时给自己立下三条纪律: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以往作品的评论,一般不参加应酬性的集会和活动。正是靠着放下名利、沉潜隐忍的态度,让陈忠实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打磨作品上,最终呈现出惊世佳作。

【故事型】蜂蜜如何酿出: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蜂蜜需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吮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地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的锲而不舍中。

【故事型】作为一名科学家,钟扬坚持亲自采集植物种子,全程自行把控,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更是一名教育家,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在学生身上倾注心血,建立了科研队伍。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心系天下,把国家和人类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追求,为人类事业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精神,又极大地感染着身边的人。一个人若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他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钟扬三十年从教十六年在西藏为我们的未来采集了四千万颗种子,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种子还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钟扬一生在西藏行走四十万公里,一年行走三万多公里,在采集种子和教学的过程中条件险恶,四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追梦,四十万公里坎坷路程的跋涉,十七种高原反应的抗争,忠贞不二地实践着艰苦卓绝、坚不可摧的中国精神。

【故事型】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她是樊锦诗,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6个春秋,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先生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