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莆田六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132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入选莆田六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

360截图20240304150742397.jpg360截图20240304145753668.jpg360截图20240304145923729.jpg360截图20240304145947077.jpg

2020年莆田六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到一个地方,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昭示着深圳的开拓进取,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每一处文化地标都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地区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文化地标是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地方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地标的形成自然也离不开这一点。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如果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作品,即便有再大的手笔,也会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文化地标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源于其间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之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或设计,文化地标的生命力其实来源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所在地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就能帮助人们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发展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先后为观众带来了1万多场演出,开展过大量艺术普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文化地标形象更加亲切,影响更加持久。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的口碑和影响。

(取材于智春丽《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      法:仿效,取法。

B.审美旨趣      旨:目的,意图。

C.形神兼备      兼,两倍,双份。

D.不懈努力      懈:松懈,放松。

5.下列有关文化地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化地标代表着地方精神和文化的独特性。

B.文化地标包含有建筑雕塑等多种文化元素。

C.文化地标在其历史性和时尚性上缺一不可。

D.文化地标在地方形象的传播上影响力巨大。

6.下列各项中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古典风格,显示了这座城市的温婉气质。

B.丽江古城没有钢筋水泥建筑,因而成为了文化地标。

C.游览福州古厝,能够唤起每一位参观者的共同回忆。

D.参观当地博物馆,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唯一途径。

7.根据材料概括,文化地标的口碑和影响的形成要关注哪些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盏马灯

薛培政

我到某市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

梁老的老伴打趣道,自打老头子回到内地后,这盏马灯就再没点燃过。老头子却拿它当宝贝,隔几天就拿下来擦拭一番,还捧在手里左右端详,像欣赏宝贝似的。

见我对这盏马灯好奇,梁老便将马灯从墙上摘下来捧在手中,给我讲了一段往事——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26岁的我担任了连指导员。暮春的一天早上,尚未吹起床号,通信员便将我推醒,通知我到团部接受一项紧急任务。

当我快步赶到团部时,团长已在那里等候我了。团长告诉我,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天山天池冰面解冻可能要提前。他随即命令由我带队,以最快的速度将山上伐下的木材,用,马匹通过天池冰面运到对岸,为战备施工备足木料。

当我带领两个排的兵力赶到天池边时,才发现作业的艰难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次要往山下运送的木材,都是610米长,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松木。近似原始的运输方式,是在木材的一头钉上数个铁钯,用绳索系牢套上马匹拖过冰面。要将堆积如山的木材全部运到天池对面,至少需要一个月。

当运输进入后期时,我们不愿看到的一幕出现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池出现了解冻的迹象:放眼望去,湖面上的裂纹清晰可见,并不时发出阵阵冰裂的声音。

天池平均水深60余米,最深处约105米,因属高山湖泊,水温较低,假如人或马匹不慎坠湖,几乎就没有抢救的可能。

任务紧急,情况突变,向上级请示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停止运输,剩余的木材只能等到冬季封冻时才能运出,势必会影响战备工程的进度;若是按照原来的运输方式作业,造成伤亡怎么办?我心急如焚,在天池边踱来踱去,虽有寒风吹过,但仍感到身上一阵阵燥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利用夜间气温低,浮冰间再次形成连接,天池冰面相对固定的时机,组织展开夜间作业。

夜幕渐渐降临,呼啸的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漆黑一片的冰面上,别说战士难以行进,就连拉木头的马匹都扭动着身子不愿前行。

见此情景,我瞬间便做出第二个决定:由我提着马灯走在前面开路,大家看着灯光,跟我保持距离连成一线行进。如果一旦看不见灯光,要赶紧卸下木材,立即返回原地,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在这罕无人迹的天山上,战士们那悲怆的回答响彻旷野,我感到肩头上有千钧的压力。

我提着这盏马灯在前挪动,身后运木材的人员马匹形成一条长龙,渐渐向天池对岸靠近。

经过两个整夜的紧张抢运,终于将所有木材运到对岸。这时人困马乏,都盼着早点返回营区休整。

我顾不上歇息,再次来到天池边,仔细观察了现场情势后,回到队伍前做出了第三个决定:原地进行短暂休整,备足两天的干粮,准备翻山绕道返回营区。

指导员,咱们昨夜不是才从冰面上过来吗?这回又是轻装返回,不会出事的!几个老兵劝我道。

您看俺们都劳累成这样了,为啥有近道不走,非要绕远路自讨苦吃呢?有的战士也发起了牢骚。

……

在稍作休整,备足干粮之后,我铁青着脸向着队伍下达了命令:同志们,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团首长在等待着我们安全返回。现在湖面上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盲目蛮干,做无谓的牺牲,我必须把人员、马匹一个不能少的带回营区,开拔——

两天后,当我站在营区门口,看着所有人员和马匹安全进入营区后,竟一头晕倒在地……

若干年之后,当那些身处天南地北、已是子孙满堂的老战友,偶尔与我见面或电话联系时,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

其实,当时我也有顾虑。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即将分娩的妻子,倘若我那夜掉进湖去,对他们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想想担负的任务,再看看身边的战士,作为指挥员,我别无选择。所幸的是,我把他们一个个安全的带回来了……”

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4期,略有删节)

8.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的是老边防梁英才的一段往事,以讲述人讲述自己过去经历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 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天池已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在这种令人紧张的情况下该如何抉择,这一情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夜幕下寒风、大雪等恶劣的天气情况,反衬了人物的英雄壮举,为后文在返回营区时改路作了铺垫。

D. 小说在主人公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给读者展示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英雄人物的壮举,颂扬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9. 小说以一盏马灯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0. 小说最后写道: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这样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闻其名,召见,呼秀才而不名,赐三僮,给薪水,命后亲制衣赐之,视其试服不称,辄为损益,宠遇无与为比。

宪宗即位,召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善者。宪宗不悦。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浑身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一日,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请于帝曰:此先朝赐臣印也,今陛下登极,将仍用此旧印,抑易以新者耶?时璧侍旁,质之曰:用汝与否,取自圣裁,汝乃敢以印为请耶!夺其印,置帝前。帝为默然久之,既而曰:朕亦不能为此也。自是牙老瓦赤不复用。

为河南经略使。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其党董主簿,尤恃势为虐,强取民女有色者三十余人。璧至,按其罪,立斩之,尽还民女。刘大惊,时天大雪,因诣璧相劳苦,且酌酒贺曰:经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璧曰: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俟尽诛之,瑞应将大至矣。刘屏气不复敢出语,归卧病而卒,时人以为惧死。

宪宗崩,世祖即位。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慰使。时供给蜀军,府库已竭,及用兵北边,璧经画馈运,相继不绝。二年,始制太庙雅乐。乐工党仲和、郭伯达,以知音律在选中,为造伪钞者连坐,系狱。璧曰:太庙雅乐,大飨用之,圣上所以昭孝报本也,岂可系及无辜,而废雅乐之成哉!奏请原之。

高丽王禃为其臣林衍所逐,帝召璧还,改中书左丞,同国王头辇哥行东京等路中书省事,聚兵平壤。时衍已死,璧与王议曰:高丽迁居江华岛有年矣,外虽卑辞臣贡,内恃其险,故使权臣无所畏忌,擅逐其主。今衍虽死,王实无罪,若朝廷遣兵护归,使复国于古京,可以安兵息民,策之上者也。因遣使以闻,帝从之。

十三年,卒,年五十七。大德三年,赠大司徒,谥忠亮。

(节选自《元史赵璧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B.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C.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D. 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又称表字,住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秀才,优秀人才统称。汉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后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C. 乐,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时所用的乐舞。历代皇室均循例制作雅乐,以歌颂本朝功德。

D. 谥,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璧名声远扬,世祖宠爱有加。世祖为亲王时,召见有声名的赵盟璧,称呼他为秀才而不叫其名,赐仆役,发薪水,还让王后亲自做衣赐给他,十分宠爱。

B. 赵璧一身正气,忠肝义胆。宪宗即位,问之以政,他建议先杀了身边侍从中那些最坏的人。对牙老瓦赤请示是否更换官印,他厉声质问并夺下掷之于地。

C. 赵璧善于理政,决绝果断。他担任南河经略史时,区内贪委残暴、荒淫无耻的刘万户的党羽董主薄仗势欺人、为非作罗。赵壁查清他的罪责,立即把他处死。

D. 赵璧光明磊落,心性温厚。中统二年,因通晓音乐被选为制定雅乐的两位乐工因受制造伪钞案牵连,被关入狱,赵璧以不能连累无辜上奏,请求赦免了他们。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董主薄比者,尚有其人,俟尽诛之,瑞应将大至矣。

2)时供给蜀军,府库已竭,及用兵北边,璧经画馈运,相继不绝。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舍二首(其二)

许浑

尚平多累自休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山径有云收猎网,水门无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

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注】指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出句,反用典故,说明诗人先前为俗务所累,难得清闲。

B.首联对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暂得清闲时恬静自适的心情。

C.颔联,写诗人白天捕猎、月夜钓鱼,表现了他村居生活的充实愉快。

D.颈联,写诗人在花间饮酒,在竹林下棋,诗人的洒脱不羁充分展现。

16.说说尾联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

(2)《雨霖铃》中字领起之后,以景写情,寓情于景,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思绪和心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和大家的生活休戚相关。从宏观的角度看,垃圾分类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加市民幸福感。从微观角度看,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比如,可以将以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余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可以提高废品回收利用率,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普及环保知识,让大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提高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因此,垃圾分类需要每一个人认真对待、共同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分类投放的习惯。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汉字有6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请根据”“二字归纳出汉字演变中的两条规律。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围绕一路有你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兼,两倍,双份错误,形神兼备,结合原文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可知这里的形神兼备是指文化地标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追求环境精神兼有的境界。这里的应当是同时具备的意思,而不是两倍,双份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在其历史性和时尚性上缺一不可错。原文没有提到地标的历史性和时尚性上缺一不可,只是说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每一处文化地标都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地区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丽江古城没有钢筋水泥建筑,因而成为了文化地标,丽江古城成为文化地标是因为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而不是没有钢筋水泥建筑

C.“能够唤起每一位参观者的共同回忆表述绝对,原文是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

D.“唯一途径表述错误,原文是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就能帮助人们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发展的认知,没有说是唯一途径。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

题目问:文化地标的口碑和影响的形成要关注哪些方面。

文章首先说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往往关注的是那个地方文化地标,因为每一处文化地标都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地区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文化地标是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地方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可见要想形成有口碑和影响的文化地标,要使之成为有效传播地方文化形象

接着作者说到文化地标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地标的形成自然也离不开这一点,还举了丽江古城和北京鸟巢为正面例子来论证,可见要想形成有口碑和影响的文化地标,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然后作者说文化地标是源于其间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可见要想形成有口碑和影响的文化地标,要使之积极传承地方历史文脉

最后,作者说文化地标生命力其实来源于生活,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文化地标形象更加亲切,影响更加持久,可见要想形成有口碑和影响的文化地标,要使之能够服务社会公众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姑娘们围住香雪,当她们知道她追火车的原因后,便觉得好笑起来。

B. 不管大家是否报名参加学期末的学业水平考试,都需要向学校说明。

C.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笔以及文具,都是学习活动中的必备物件。

D. 我们所处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C.不合逻辑。书、本、笔以及文具存在包含关系,并列不当,应把以及改为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为后文在返回营区时改路作了铺垫错误,风雪等恶劣天气与后面在返回营区时的改路不构成结构上的铺垫关系,改路是因为天池水面的解冻,而不是因为风雪。C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我到某市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我提着这盏马灯在前挪动,身后运木材的人员马匹形成一条长龙,渐渐向天池对岸靠近。”“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小说从看到梁英才家的马灯写起,中间写梁英才用马灯引路最后又写梁英才抚摸马灯,马灯串起了整个故事,马灯是小说的线索。由原文经过两个整夜的紧张抢运,终于将所有木材运到对岸。这时人困马乏,都盼着早点返回营区休整可知,马灯见证了英雄壮举,突出了小说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梁英才以马灯引路出色完成了任务,突出了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由原文若干年之后,当那些身处天南地北、已是子孙满堂的老战友,偶尔与我见面或电话联系时,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可知,马灯让人追忆起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歌颂了以梁英才为代表的军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马灯为题,更能突出主题。

10x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小说结尾艺术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联系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抚摸着那盏马灯,结尾再次提到马灯,而且是老人抚摸那盏马灯,与开篇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和题目一盏马灯在结构上相照应,使小说的结构严谨。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作者以老人充满了笑意结尾,干净利落,让人回味无穷;由原文两天后,当我站在营区门口,看着所有人员和马匹安全进入营区后,竟一头晕倒在地……”可知,当讲到往事时,梁英才为能将战士们安全带回营地而欣慰,表现了他的担当。由句子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可知,梁英才为自己经历艰难岁月感到自豪,表现了人物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河南”“刘万户”“郡中”“婚嫁(婚嫁之事)”“,虚词”“”“”“,固定结构……郡中婚嫁的主语,意思是郡中有婚嫁之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所请字结构,”+动词,组成名词性词或词组,意思是请求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河南的刘万户贪婪残暴,荒淫无耻,郡中有婚嫁之事,都要先向他送礼,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才能成婚.人们都称他为。句子可以断开为:河南刘万户贪淫暴戾/郡中婚嫁/必先赂之/得所请而后行/咸呼之为翁。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解说错误。一出生就起了。则是到了成年才取的。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掷之于地说法错误,原文是夺其印,置帝前。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像;,类;如董主薄比者,像董主簿一类的;,还;,代词,那,那样;,等到;,祥瑞;,到,这里指显现。(2)中,当时;蜀军,指蒙古人蜀军队;时供给蜀军,当时为供给蒙古人蜀军队的粮饷;,尽,空;,等到;用兵,指有战事;及用兵北边,等到北方有战事;经画,筹备;馈运,指运送粮食,供应粮食;,断。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赵璧字宝臣,是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听到他的名声后召见了他,称呼他为秀才而不叫他的名字,赏赐给他三名仆役,发给他薪水,还让王后亲自做衣服赐给他,看到他试穿时不合身,就为他更改,得到的宠爱无人能比。

宪宗即位,召见赵璧问他说:国家怎样才能治理得好?赵璧回答说:请您先杀了身边侍从中那些最坏的人。宪宗不高兴。赵璧退下后,世祖对他说:秀才,你浑身是胆吗?我都为你捏着两把汗。一天,断事官牙老瓦赤拿着他的官印,向宪宗请示说:这是先皇赐给我的官印,现在您即位了,我是继续用此印呢,还是换一个新的官印呢?当时赵璧在一旁侍立,质问牙老瓦赤说:用不用你,有皇上决定,你难道要用先朝的官印来要挟吗?夺下他的印,放到皇帝面前。皇帝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即使我也不能这样做。从此牙老瓦赤不再被任用。

赵璧担任河南经略史。河南的刘万户贪婪残暴,荒淫无耻,郡中有婚嫁之事,都要先向他送礼,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才能成婚.人们都称他为。他的党羽董主簿,更是倚仗权势为非作歹,强行霸占了30多位漂亮的民间女子。赵璧到任后,查清了他的罪恶.立即把他处死,放回来所有民女。刘万户非常惊恐,当时天降大雪,他趁机拜访赵璧,假意慰劳,并且斟酒祝贺说:经略您刚刚到任,就铲除强横狡诈之人,所以天降大雪显示祥瑞。赵璧说:像董主簿一类的。还有人在,等到把他们都杀了,祥瑞就将会大量显现了。刘万户屏住呼吸不敢再说话了,回家后就患病卧床而死,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被吓死的。

宪宗死后,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年),赵璧官拜燕京宣慰使。当时为供给蒙古入蜀军队的粮饷,府库已经空了,等到北方宣战事时,赵璧筹备供应,相继不断。中统二年(1261年),开始制定太庙的雅乐。乐工党仲和、郭伯达,因通晓音乐被选为制定雅乐的工作人员,但因受制造伪钞案牵连,被关进了监狱。赵璧说:太庙的雅乐,是用于大的祭祀典礼的,是皇上用来昭示孝顺、回报父母的,怎么能够连累无辜,而误了修成太庙的雅乐呢?奏请赦免了他们。

高丽国王王植被他的大臣林衍驱逐。皇帝把赵璧召回京城,改任中书左丞,与国王头辇哥共同管理东京等路中书省事,在平壤聚集军队。当时林衍已经死了,赵璧同国王头辇哥商议说:现在林衍虽然死了,但高丽国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罪,如果朝廷派兵把他护送回去,让他在旧都即位重建高丽国,就可以停止战争,与民生息,这是上策。于是派使者报告皇帝,皇帝同意了。

至元十三年(1276年).赵璧去世,享年57岁。大德三年(1299),追赠大司徒,谥号忠亮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D项,洒脱不羁不当,结合一日身闲一日安中的,可知应是闲适自得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含义及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尾联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更熟是指又一次长熟,表达了作者看到水稻又一次丰收的喜悦之情;虽然只有三顷水田,但粮食足够养活一家人,不愁吃穿,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而旧冠是指往日做官时戴的帽子,此刻它被闲置在北窗下,已经落满了灰尘,而作者说谁拂,意思是没有人去管它,这表明了作者的心志:厌恶官场,乐于田园,淡于名利。

17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8题详解】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增加改为增强修改为:垃圾分类可以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⑥修改为提高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让大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休戚相关是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而本句只是强调垃圾分类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应将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

句,增加幸福感搭配不当,所以应该将增加改为增强

句,奠定基础前缺少相搭配的介词,所以应在实现前面加介词

句,让大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提高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语序不当,让大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提高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之间有逻辑顺序,所以应改为提高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让大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

19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汉字演变规律能力。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连续婉转,到了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纯粹的方块字,便于书写,成了古今汉字的分野。本题,是个象形字。最初的字多么像车厢、车轮、车辕齐全的一驾车的样子呀!后来进行了简化,像从上向下看到的车厢和两只车轮的样子。如今简化作字。的古字形像鸟上枝头,有的像三只鸟聚集在树上,本义指树上聚集了许多鸟,引申泛指会聚、汇合,也指人群集中的集市、集镇。可知汉字起源是原始图画,在演变中图画性质逐渐减弱,线条化特点逐渐增强,汉字逐渐笔画线条化;结构规范化;字体简单化。

【点睛】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汉字的衍生文字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等已消亡,日文只是部分保留汉字。现代汉字分为繁体字和简化字。

20题详解】例文

一路有你

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

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

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息短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

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和热爱,把我的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

后来的日子,我携着你,你伴着我,就这样心照不宣、义无返顾地走了过来。在你的世界里,我体会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丰美,体会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一种襟怀天下的气度,那是一种天真无饰的期盼,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与音乐共舞的忘我的潇洒。

中考的时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绩知晓以后,却第一个把喜讯告诉了你。这才发现,一路风风雨雨,早已与你不离不弃。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随心所欲地跳跃,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我捧着你,恰似与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相拥。

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跟随我,品味过春荣夏酷,见证了秋凄冬寒,永不厌倦地听我诉说,为我分担,感谢一路有你。

如今一步一步走向高考,我依然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

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从话题来看,一路有你一路可以是指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它的比喻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求学之路、人生之路、进步之路、成功之路等等。一路有你,意味着这个必须贯穿的这一路的全过程。那么指什么?材料中说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可见,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如父母、老师同学、某一本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知识、理想、憧憬、诗歌、音乐等等。因此本题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以表达亲情,可以表达友情,可以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还可以反映某种兴趣爱好对自己成长的影响等等。另外,标题为一路有你,建议考生写作中以第二人称的角度来叙述,这样有利于扣题和抒发情感突出文章主题。行文时可依据标题首先点明的内涵,如把定位为父母,然后通过叙事和描写,展现一路上对的陪伴,表现几个关键点上对的影响,如影响的选择,影响在事情上的成败等,从而表达主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还要关注文体,因为本次要求写作记叙文,所以记叙文体要鲜明。

立意:

1)歌颂亲情,如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通过叙写成长之路上父母一路陪伴、影响自己的小故事,歌颂父爱和母爱的伟大。

2)表达感恩之心:如写老师或朋友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帮助,表达对老师或朋友的感恩之心。

3)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写为理想而奋斗的小故事,表达人生路上有理想为伴,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素材:

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亲切;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愉悦,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力量。儿时的我喜欢那种与纸张磨搓的感觉,心中有着一阵莫名的悸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往你里面窥探。不知不觉,爱上你那指间的世界。闲暇时翻阅着,跟着你童话般的思绪行走着,想象着那美好的一切。你让我想到海面上盖着一座水晶房,里面住着你和我,想象着我在和你倾心交谈……有时渴望白云上开满了花朵,我和你在周游列国。彼时的你和我,幼稚而又可爱,懵懂亦很快乐。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你,爱上与你一起行走的感觉……

细细一想,从我出生到现在,也是有了十来年的岁月。在这十来年的成长路上,或风雨交加,或阳光明媚;或荒凉寂寞,或鸟语花香。您总是不弃不离地陪在我身边,为我做前进路上最美的太阳。因此,一路有你,一路花香。十三年前,是您用您那炙热的手,捧起了呱呱落地的我,用爱用责任,汇成羽翼,小心的保护着我。

也是这羊肠小道,喜欢疯跑的我又将奶奶甩得远远。然而一个踉跄,便重重摔了一跤。鲜血从膝盖上不断渗出,我的眼泪断了线似的从眼眶里涌出。吓坏的奶奶索性小跑过来,口中批评,而目光却慈爱而急切......夕阳西下,我趴在奶奶温暖的背上,伤口不再隐隐作痛,斜偎着脑袋,幸福的口水从我的嘴角漏出,如夕阳渲染了天空,沾湿了她的衣服。这一路走来,一路风雨,夹杂着恐惧与孤单;然而,奶奶,一路有您,风雨相携,我知道,我能战胜一切,迎接阳光。

还记得是年幼的女童,蜷缩在空白的尽头,于是你来了,带来自古无名的风,一页一页的婆娑影绰了一个朝代又一个盛世的风华,墨痕如昨,血泪殷然,你牵了我的袖,行走于空白之中的水墨山河,览宋夜高悬的明月,赏唐朝璀璨的繁花,歌窈窕之章的洒脱超然,呼作白玉盘的温柔浪漫,于是你笑,从沙场的黄花分外香到小楼的落木萧萧,你牵着我的袖,一路走过古旧的未央,满口余香。

行文结构:

首先由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开篇,引出十年的竹笛生涯;接着以墙角老师吹响的笛音引出的结缘,让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位相随的伴侣;然后写竹笛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伴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伴我一步一步走向高考,行文中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笛音给予的精神抚慰,写出了对竹笛的一往情深;最后收束全篇,呼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