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46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中山市东区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360截图20240304152856477.jpg360截图20240304151716100.jpg

2020-2021学年

     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大地干旱、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我们不把自然当作开采对象,而试图把它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即将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图像叙事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B.中国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批判环境问题的思想基础。

C.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创伤。

D.当代美术创作在逐渐发生变化,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创作方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精神指向、主旨三方面展开,较深入地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在论述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时,将占山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正反对比,说明尚扬的作品较注重对消费欲望的克制。

C.文章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转向,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其中,引用了哈贝马斯的话,用来说明 生态转向的主旨。

D.文章整体上呈现总一分一总结构,最后一段照应总结全文,再次指出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乡土美术发生了生态转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逐渐呈现出的生态转向趋势,这与我国的国家方针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B.随着社会变革与实践,我国美术创作主题会随之发生变化;当代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趋势已经表明了这一特点。

C.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是因为我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

D.中国当代乡土美术乡村叙事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而完成生态转向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常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任,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道精神。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为最大快乐。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一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这里所说的,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乐) ,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者的动作节奏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所以,古代的实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人们的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离开了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荀子也曾说过,的作用是为了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和荀子都指出了的美和以为本的善的实现分不开。而这种善的实现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生,所以广义的艺术——“ 的美必须是的。

总之,的完满实现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表现而成为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两者既有区别,又完全能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样,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创造既要尽善,又要尽美尽善就是要使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尽美就是要把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就如孔子盛赞古代与尧治国的伟大业绩相连的那样,焕乎,其有文章

——摘编自刘纲纪《成于尽善尽美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美学精神中,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B.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已的位置。

C.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都属于的内容,离开了就无法存在。

D.“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尽善就完满实现。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 段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关系。

B.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进而把人道精神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

C.第三段中以为例,论述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

D.文章先提出话题,再从来论述,得出中华美学精神成于尽善尽美的结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道德境界和审美理念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超过其他各家学派的。

B.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道精神,与治国平天下有联系。

C.儒家思想中的要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还需要通过这类艺术来表现。

D.“尽善尽美所追求的境界,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就在其中。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8.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10.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属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 连辟公府不就                        金就砺则利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封建社会,官吏初到任叫下车,官吏到职办公叫视事。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叫乞骸骨

B. “太学是指古代全国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代设在京师。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古代学校的名称还有”“等(如谨庠序之教)。

C. 《礼记》中有大六艺”“小六艺之分。小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大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范晔,南朝宋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通晓音律,曾写有《二京赋》,被贬为宣城太守,不得志,才开始撰述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衡在科技上的才能和成就,来源于他对理论的精心研究,对科学实验的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科学事业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B. 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了候风地动仪,通过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和方位。

C. 张衡为人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不仅影响了他在仕途上的发展,也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科学研究。

D. 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1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河朔吟

范仲淹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①燕赵: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后晋时被石敬瑭割让于契丹。北宋初年宋为夺回此地与辽展开过多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宋真宗时签订澧渊之盟,此地渐趋平静。对诸侯:指孟子见梁惠王。夸:大。严忧:即严尤。王莽时任大司马,曾向王莽论及抵御匈奴之策。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让正值而立之年的诗人满怀羞愤。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与辛弃疾《永遇乐》中佛狸祠下的人们何其相似。

B.颔联感情复杂,既表现了诗人立志成为一代儒将的非凡抱负,又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却没有成效的怜悯之情。

C.颈联使用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的典故,表达了对名相良将的敬意,也暗示愿以两人为楷模,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物。

D.作品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平实质朴,情感深沉厚重,展现了一个务实、有抱负的青年政治家形象。

15.范仲淹认为安边御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用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野鸭上翔,晚霞绚烂的秋日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进亦忧是指____________”退亦忧是说“_________________

4)《前赤壁赋》中洞箫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伤感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来治理。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二是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监管,禁止设置最低消费额,建立节俭消费提示,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四是要加强餐饮行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餐饮管理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标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楚人的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地域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 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94岁的老奶奶想激活自己的社保卡,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银行,被家人多次在柜台前抱起,进行人脸识别,一次次吃力地抱起,一次次尴尬地识别。

材料二:1123日,一老人独自冒雨在柜台交医保,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个方式。老人有些不知所措。

材料三:江苏无锡火车站一块指示牌提示——“无健康码由此进入,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无健康码通道

材料四: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或突破3亿,然而,截至2020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人,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10.3%,为了不让数字化成为老年人面前的一道鸿沟,多地也在探索应对措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其中指出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唯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你认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工作让慢一拍的老人追上这个快一步的时代。请给《齐鲁晚报》的民生热线专栏写一篇投稿吧。

要求: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姓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将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

A项,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图像叙事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选项说法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C项,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伤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选项说法表述不当;

D项,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创作方向说法错误,文章讨论的是乡土美术生态转向,选项说的是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的创作倾向,而不是当代美术的创作倾向,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将占山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正反对比说法错误,由文中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可知,作者并未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正反对比,而是用占山等人的事例引出尚扬的事例。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是因为我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说法错误,从原文第四段来看,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是乡土艺术的发展趋向,并不是因为我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精神。选项说法强加因果。

故选C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己的位置说法不当,原文的表述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即孔子是把爱人与爱己高度统一的,没有分高下。

C项,表述太绝对,离开了就无法存在的说法不当。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是客观存在,原文强调它们属于的目的是为了达到

D项,曲解文意,达到尽善就完满实现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达到尽善,只是完满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原文第二段开始虽然提到中华美常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但没有展开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而只是从的角度阐发儒家的精神。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选项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在其中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尽美就是要把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掌握常考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同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A项中,两个都作动词,善于,擅长。

B项中,第一个作动词,集中精力;第二个作动词,到达。

C项中,第一个作动词,憎恨;第二个作形容词,强,大。

D项中,第一个作动词,就任;第二个作动词,靠近。

A项相同,BCD三项均不相同。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D项,曾写有《二京赋》错误,由原文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可知, 拟,摹仿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C项,也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科学研究错误,由原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可知。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验之以事,状语后置句,用地震来检验;合契,完全相符;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仪器。第(2)句得分点:下车,官员初到任上;,整饬;,暗中;,通,拘押。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抒发了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却没有成效的怜悯之情有误。在句中意为,而非怜惜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范仲淹认为安边御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典故来分析。

颔联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此处使用孟子见梁惠王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的称颂,诗人认为收复河朔需推行仁政。

颈联李牧耕桑合有秋,使用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的典故。诗人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留侯张良和抗击匈奴,屯田军垦,委婉地告诫统治者靖边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善政,使边关民众衣食丰足,才能得到民众拥护,利于守边御敌。

子房帷幄方无事,运用张良的典故,表明需要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使用良谋妙策,方能有效御敌,使边关安宁。

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尾联诗人言如果边关民众衣食丰足,戍卒得遇良将,御戎定是势在必得,绝不会出现大将曹彬大败于岐沟关,杨业苦战陈家谷口绝食牺牲的往事。表明任用良将的重要性。

16题详解】或因寄所托    (2).放浪形骸之外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秋水共长天一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寄蜉蝣于天地    (8).渺沧海之一粟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题干关键字词,找准应填写句子;二是注意易错字形:托、形骸、鹜、庙堂、蜉蝣、渺、沧海、粟。

17题详解】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修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不合逻辑,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否定失当,造成表述不合逻辑。可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

搭配不当,规定……措施搭配不当。应该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成分残缺,缺少建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可在提示后加上制度

不合逻辑,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并列不当,餐饮企业管理包含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两方面的内容。可将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通读语段,把握语段中心内容,给语段分层,明确每层的层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此题要注意划分段落的层次。第一层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可以概括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之类的词语;第二层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可以概括出开放融合、兼容并包、交流融合等词语;第三层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可以概括出革故鼎新或技术创新等内容。注意是四个字的短语。

【点睛】答题技巧: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组合关键句或短语;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19题详解】例文

跨越数字鸿沟,彰显文明温度

在这个数字潮生的时代,数字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与多彩。可令我们感慨的是一些老人并未享受到数字科技带来的福祉。他们不知健康码为何物,出门四处受阻心茫然;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面对线上政务办理心畏难……在我看来,数字鸿沟面前,老人更应被温柔以待,让我们以数字反哺彰显文明的温度。

家庭反哺,给老人以勇敢跨越数字鸿沟的勇气。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艾米莉·狄金森的小诗令我们深思。如果我愿,这四个字似乎有千钧之重。我们应从鼓励家里的老人开始,从关爱身边的老人开始,多鼓励他们克服对数字化技能畏难情绪,让他们愿意跨越数字化的藩篱。我们一遍遍地教他们练习,一次次地给予他们赞许,温情反哺,自会创造奇迹。如今,不少老人怀着一颗不老之心,已勇敢跨越了数字化的藩篱,他们刷微博、玩抖音,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多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温情反哺,会给予老人更多跨越鸿沟的勇气。

科技助力,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更多便利。

人文与科技齐飞,更能彰显科技的魅力。数字化时代的科技研发应更个性、多样化,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跨越数字化的鸿沟。如今,不少国家和地区推出了乐龄科技,这种科技意在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更为健康、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如乐龄智能手机,乐龄智能轮椅,乐龄爬楼梯机等,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便利。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1立方米就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原本清冷的空巢生活因为有了技术的照拂而暖意融融。科技前景无限,人文关怀彰显,相信未来的科技发展会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更多的便利。

社会共管,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

数字化时代,数字反哺的温度即是文明的温度。全社会联袂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更快地打破老人与数字生活的壁垒,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与幸福指数。新加坡发起数字诊所计划,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欧盟不少国家开办老年数字学院,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能学习机会。对于我们这样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国家来说,应形成家庭、社区、社会的联动机制,从老年人互帮或跨代扶助,让老年人感受到融入数字化生活的温暖与力量。

冰塞川”“雪满山“”数字鸿沟当前,让我们用温情帮老人驱散恐惧,以科技帮老人走出茫然,以携手共进的能量为老人提供力量。你把我养大,我陪你翻越生活的篱笆。相信,有反哺之桥飞架南北,数字天堑终会变通途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共有四则材料,都与老年人遇到数字鸿沟有关。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人脸识别手机支付角度写老年人遇到的困境,用具体事例展现出老人在科技面前的尴尬,以点带面,反映现实问题。材料三则以江苏无锡火车站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无健康码通道为例,启发我们思考,社会应该为老人做些什么。材料四首先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我国老年人比重增大的客观现实,再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数字鸿沟,该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部分首先介绍国务院印发了文件,明确要求不能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唯一凭证,不得拒收现金。然后启发考生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工作让慢一拍的老人追上这个快一步的时代。考生在写作时,可以从社会角度、个人角度谈论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的问题,也可以谈数字化时代,除老年人外,也有其他的一些人(国家、地区)在鸿沟面前难以跨越的问题。总之要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把问题分析透彻。

任务分析:给《齐鲁晚报》的民生热线专栏写一篇投稿,要注意投稿的写作要求,注意面对读者,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立意】1.关注智能时代的掉队群体;

技术与人文要相得益彰;

规则之下应有温情;

技术应当服务于社会;

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打破老年人数字鸿沟。

【素材】1.最近,老年人被智能社会所困的现象频频发生。不会在线支付无法在医院和银行缴费,不会扫健康码无法坐车出行……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智能技术、数字化服务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把他们挡在便利快捷之门的外面。有人说,对待老年群体的态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我们的社会在按下快进键的同时,也要关心那些走得慢、暂时跟不上的老年人,让他们也能够分享社会发展进步的红利。

要想帮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一方面,让老年人拥抱互联网生活。技术是冰冷的,但人是有温度的。子女、社区、公益组织可以更耐心地帮助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比如,一位老奶奶不会使用手机,其女儿将来电铃音设置成电话在响,请翻开手机,摁绿色键。这让她熟能生巧。一些社区也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了使用数字化设备的培训。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智能化时代应该离这个目标更近,而不是更远。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这是包括家庭、社会、政府在内的共同责任。在破解无机之困这道发展难题上,应该携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