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119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全)


2021年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1.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

B. 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 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 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2.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体部分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 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 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 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3. 文章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从第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

4. 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婆

原非

1)花婆一生嫁过三个男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泥水匠,一个长工。三个男人婚后都不到两年,不是病亡就是祸死。三次寡遇,无须别人多讲,她就知道自己命不好。有了这般认识,她就断绝了一切温柔富贵的奢望,干脆拉根打狗棍, 老老实实做起叫花子来。

2)不想这一讨饭,竟在洛河讨出了名堂。

3)花婆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夏天灰布单衣,冬天黑布棉衣,脚腕那儿常年扎着一副绑腿带,头发一丝不乱地网在发兜里。竹篮碗筷也干干净净还用一方白布掖紧四角遮了。也许是开始的不习惯反使她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她不喊叫,只朝敞着的大门前一站,静候着主人出来。如碰上狗咬,她也仅抡着棍子在地上划拉着抵挡。主人发现她,舍一块饼或一碗稀饭。她伸了篮子或碗接过,点头一谢,躲到无人处,蹲下埋头吃了,然后来到正在车水的井台上洗碗。如果吃饱了,就在井台上略坐一坐,随后无选择地随便走进谁家田里, 帮着做些应时的活儿,如果觉得不足,便拿了新洗的碗筷,再去村里讨要。

4)花婆总是这么一副姿态,安分自爱。日子一长,人们的意识里就淡漠了她作为叫花子的形象,只把她当作闲人对待。洛河川多水田,人们四季都忙,亲朋间有什么要紧的口信儿,一时腾不出手来,这便想到了花婆,这就托她十里八里地去传递。无例外地,隔个一天两天,对方就有了准确的回应。进而,人们又大胆地让她捎些小东小西,这也毫无差错。再后来,商人们为逃匪劫,竟把携带银钱的事也委托给她。这样下来,花婆终日负载累累的,追着洛河上的帆影或伏牛山上的流云,西来复去。

5)一天清早,花婆为一商贩转送款子,在伏牛山脚下被两个土匪劫了。她尾随着歹徒来到大山深处,走进一座寺院,见着了土匪头子张秀。张秀外号旱螃蟹,水陆两路都有他设的卡子。

6)花婆向张秀讨款子。张秀从大烟炕上爬起来,双脚点在鞋口里,盯着花婆说:你上我这儿讨钱,你可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7)花婆说:你是土匪头子,洛河没有人不知道。可你立过规矩,不抢邮差不抢贫。我是讨饭的。

8)张秀拨弄着手下交上来的 100 块银元:你是叫花子,哪来这么多钱?还是硬货?

9)花婆说:我替人家送的。

10)张秀说:那就不是你的。

11)花婆说:可在我身上带着呢。

12)张秀一挥手:别跟我啰嗦了,走吧。

13你叫我走就得把钱还我,花婆迈着小脚上去撮银元,要不我就没脸见人了。

14)张秀一拍桌子上的手枪:你既然是叫花子,还什么脸不脸的,打出去!

15)几条大汉一拥而上,架起花婆,凌空丢出山门。花婆挣扎着站起,一句话不说径朝山崖走去。可惜她力气不足,一跃没有跳到沟底,而是落在不深的一个石头上,只撞破了头。

16)土匪把花婆弄上来,撕了她的衣襟替她包扎。张秀看着山门前摔碎的破碗片,抠了一会儿鼻孔说:看不出,这婆子还这么重义!把那钱扔给她吧。

17)自此花婆出了名,钦差一般在洛河川通行无阻。但她依然固守着一贯的叫花子形状,到哪儿只讨一口饭吃。

18)可是,花婆最后还是被人杀害了。她死在一个十字路口,透胸流下一摊血来,棍子碗筷还在身边,只是没了竹篮。人们报了官,县警察局却没来人。

19)花婆葬后个把月,有怀念者到坟上烧香,意外地发现坟前趴着一个男子。 那男子身下一片淤血,子弹是从两只眼睛射进的,而他僵硬的手下就压着两把手枪。竹篮也回到花婆坟上,里边放着白花花 200 块银元。

20)张秀一伙也来人看了那男子,说不是他们的人。人们于是猜测,那男子一定是外来的匪徒,还不知道花婆的善誉,及至知道了便深感羞愧,这就送还了劫物,自裁以谢罪。不然,他不会灭了自己的眼睛。

21)地方上贴出告示,要那银元的失主前来认领。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失主到来。人们这就商议,想用那笔钱为花婆修座庙。庙名都拟好了,就叫义丐庙。这时,县警察局来人了,说要破案,就把那 200 块银元作为物证收了去。

22)案子终究没破。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仍旧是那种猜测。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迫于生计的无奈,花婆做起了叫花子,因为她的内心仍然觉得这很丢脸,所以她讨饭不做穷相,不喊叫,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

B. 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了花婆乞讨方式,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展示了花婆向张秀讨款子过程,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 “自此花婆出了名,钦差一般在洛河川通行无阻。这说明当地的土匪出于对花婆的敬与怕,敬他重义,怕她又拼死讨钱,就不再打扰花婆了。

D. 人们对男子死因的猜测,以及到最后案子终究没破。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仍旧是那种猜测。说明人们对 的坚信。

6. 花婆子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请简要分析。

7. 小说两次写到县警察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柳宗元

四月三日,宗元白化光足下: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其言本儒术,则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适;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核,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天引神,以为灵奇,恍惚若化,而终不可逐。故道不明于天下,而学者之至少也

吾自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室,渐染砥砺,几乎道真。然而常欲立言垂文,则恐而不敢。今动作悖谬,以为僇于世,身编夷人,名列囚籍。以道之穷也,而施乎事者无日,故乃挽引,强为小书,以志乎中之所得焉。

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尨,好诡以反伦,其道舛逆。而学者以其文也,咸嗜悦焉,伏膺呻吟者,至比六经,则溺其文必信其实,是圣人之道翳也。余勇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讪怒,辄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日《非国语》。既就,累日怏怏然不喜,以道之难明而习俗之不可变也。如其知我者果谁欤?凡今之及道者,果可知也已。后之来者,则吾未之见,其可忽耶?故思欲尽其瑕颣,以别白中正。度成吾书者,非化光而谁?辄令往一通,惟少留视役虑以卒相之也。

往时致用作《孟子评》,有韦词者告余曰:吾以致用书示路子,路子曰:善则善矣, 然昔之为书者,岂若是摭前人耶?’”韦子贤斯言也。余曰:致用之志以明道也,非以摭《孟子》,盖求诸中而表乎世焉尔。今余为是书,非左氏尤甚。若二子者,固世之好言者也,而犹出乎是,况不及是者滋众,则余之望乎世也愈狭矣。卒如之何?苟不悖于圣道而有以启明者之虑则用是罪余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愧焉于化光何如哉激乎中必厉乎外想不思而得也。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

[]①化光:吕温,字和叔,又字化光,柳宗元的好友,曾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道州刺史,所以也有称他为吕道州的。尨:繁杂。颣:指的是缺点或毛病。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泥乎大道     泥:泥泞

B.渐染砥砺       渐染:逐渐沾染

C. 以为僇于世     僇:侮辱

D. 韦子贤斯言也   贤:以……为贤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道之穷也              蚓无爪牙之利

B. 病其文胜而言尨          拔剑撞而破之

C. 吾以致用书示路子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D. 盖求诸中而表乎世焉尔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批驳了当时治国者只会发表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或者虽与实际接近却又刻板等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集中阐释了对的认识。

B. 作者身编夷人,名列囚籍,处境非常恶劣,但他仍勇不自制,对《国语》进行尖锐批判,体现了敢于蔑视权威的大无畏精神。

C. 本文内容剪裁精当,语言表述简洁,不拖泥带水,符合作者在批判《国语》文辞华丽、内容繁杂等特点时体现的写作观。

D. 本文针贬时弊,多处运用反问手法,又间以引用韦、路等人的对话,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努力想把大道之义讲清的想法。

14.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苟不悖于圣道而有以启明者之虑则用是罪余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恧焉于化光何如哉激乎中必厉乎外想不思而得也

1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道不明于天下,而学者之至少也。

2)既就,累日怏怏然不喜,以道之难明而习俗之不可变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释】①“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17.请结合全词, 对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一句进行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借描写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佩饰来表现自已追求高洁品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喻,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沧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元旦到了,为了搞好庆祝活动,同学们一致同意劳我大驾,创作一个文艺节目。

B. 朋友们,由于敝园狭小,容纳人数有限,现在,敬请第一批入园的朋友开始拜辞。

C. 本师只收诚信文明之徒,有失信前科、违法乱纪和不文明行为者,请不要前来讨教。

D. 在下德薄能鲜,孤陋寡闻,这次取得区区小绩,全是大家帮助的结果,实在不值一提。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下面是某初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四处用语不当,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初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祝愿母校的未来更辉煌,人才代代强。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

D项,作者为此感到欣喜是错误的。结合结尾和全文来看,作者对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忧虑的,因为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这种游览同样是对原始森林的玷污与干扰,甚至可能产生破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

D项,层层深入是错误的。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而是并列。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从第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特别是第段既写到云南的石林,也写到贵州天星桥,都是为了突出这里的石头的特点,因为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段又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第段又写到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正是因为石头的存在才保住了原始林。同时从结构上来说,对石头的描写也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苔藓、树木等的描写,所以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写到这里的石头无不迸放着野性,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这些都能更好地阐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采用表达方式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第段有关于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的议论,第段有关于以原始林为镜的议论。这些在写景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议论,使表达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并且这些议论是作者在游览原始森林时发出的,直接表明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这些观点、态度是文章主旨的外化;另外,这些议论使文章不单单是一篇游记,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促人思考。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因为她的内心仍然觉得这很丢脸,所以她讨饭不做穷相,不喊叫,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有误,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说三次寡遇,无须别人多讲,她就知道自己命不好。有了这般认识,她就断绝了一切温柔富贵的奢望,干脆拉根打狗棍,老老实实做起叫花子来,第三段说花婆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也许是开始的不习惯反使她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她不喊叫,只朝敞着的大门前一站,静候着主人出来,花婆子讨饭的表现说明花婆子自尊自爱;她讨饭不喊叫也许是因为开始的不习惯让她逐渐养成的习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花婆子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考生应先到文中圈出花婆子的言行举止,然后再进行概括,要注意题干中的闪光点,这就要求考生应从花婆子的优点入手答题。如花婆子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不喊叫,只朝敞着的大门前一站,静候着主人出来。如碰上狗咬,她也仅抡着棍子在地上划拉着抵挡,这表现出人物的自尊自爱,安守本分;如花婆子帮人带东西,,亲朋间有什么要紧的口信儿,一时腾不出手来,这便想到了花婆,这就托她十里八里地去传递。无例外地,隔个一天两天,对方就有了准确的回应。进而,人们又大胆地让她捎些小东小西,这也毫无差错。再后来,商人们为逃匪劫,竟把携带银钱的事也委托给她,这表现出人物的诚实守信、忠于人事;如花婆子向匪徒讨钱,讨要不到便跳崖,这表现出人物的胆大刚烈。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先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描写,即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如文中对于花婆子讨饭的描写,帮人传递信物或钱财的表现,向土匪讨要钱财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来概括人物特点;二是间接衬托,即借助他人或环境进行衬托,如文中土匪的表现,看不出,这婆子还这么重义!把那钱扔给她吧”“那男子一定是外来的匪徒,还不知道花婆的善誉,及至知道了便深感羞愧,这就送还了劫物,自裁以谢罪。考生还可以圈出文中作者的概述,花婆总是这么一副姿态,安分自爱,有现成的词语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两次写到县警察局,有什么作用,这是作用题。考生可以先找出文中写县警察局的内容,如人们报了官,县警察局却没来人”“县警察局来人了,说要破案,就把那 200 块银元作为物证收了去,第一处提到县警察局是因为花婆子被人杀死,人们报了官,而警察局没有来人,第二处提到县警察局是因为银元的失主没有来认领银元,这两处内容写出了官府不作为又唯利是图的提到,这是本篇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从形象上来看,文中的花婆子作为乞丐自尊自爱、重信守义,土匪讲道义,县警察局的表现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凸显了文中的人物形象;从主题表达来看,花婆子、土匪这些小人物无疑是歌颂的对象,而县警察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政府的腐败,是文本批判的对象。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常见且重要的实词现象设题,考生要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A项,卒泥乎大道中的解释为泥泞解释错误。依据语境,此处的是动词,作谓语,译成拘泥。此句大意:最终还是拘泥于大道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题干要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取独,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翻译:如此看来大道是无法行通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B项,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翻译:总是怨恨它文辞华丽,内容繁杂/拔出剑来敲碎了它。

C项,两个都是之意,介词。翻译:我把致用的书拿去给路先生看/后来把吴地民众暴乱事由向朝廷报告。

D项,相当于,介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翻译:他只是想要探求其中的道义来告诉世人罢了/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文章批驳了当时治国者只会发表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此句的意思最近有很多人在谈论治国之道,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是在遵循大中之道的条件下谈论的,可见文中的言理道者指的是议论治国之道的人,故文章批驳的是当时议论治国之道的人而非治国之人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题干要求‘/’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此句大意:只要我没有违背圣人之道,从而能给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以启发,那么即使因此而让我获罪,即使遭到千代的唾骂,都是没有遗憾的。不知道在你那里是如何理解的?由于我内心处于激动状态,言辞表述过于激烈,希望你不用多想就能够理解。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首先依据语感判断,苟不悖于圣道激乎中必厉乎外是两个结构完整的句子,故可断开两处;“……之虑也是古文常见的句式表达,可断开;其次可在句尾语气词处可断句;然后就剩下则用是罪余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愧焉了,字往往放在句首,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愧焉处应断开;故此句的断句应为:苟不悖于圣道,而有以启明者之虑,则用是罪余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恧焉!于化光何如哉?激乎中必厉乎外,想不思而得也。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采分点:,所以;,彰显;学者,古今异义,求学的人故道不明于天下是一以为标志的介词结构后置,译时要体现出来。

2)采分点:……之后,已经;,完成;……的样子;,因为;“……,判断句式,译时要加上判断动词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附译文:

四月三日,柳宗元寄语化光足下:最近有很多人在谈论治国之道,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是在遵循大中之道的条件下谈论的。他们的观点都是以儒术为本源的,迁回蜿蜓,不着边际,所云难辨;有些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但不免过于苛刻严肃,没有回旋的余地,最终还是和大道不合:更有甚者,有的人十分热衷于发表怪癖的言论,呼唤天神,自以为很是奇妙,仿佛要脱离人世了,但结果还是无法捉摸。所以说,大道不能够彰显在人们面前,认真学习研究它的人就更少了。

我自从结交了你这样的朋友之后,对中庸的知识才略微地知道了一点。在你的感染和我的探究之下,才一步步接近了大道的真谛。经常想要将自己的想法著书成文,但总是心存疑虑,一直不敢动笔。现在我忽然间遭到了贬谪,让天下人耻笑,住在这荒芜的地方,名字被写在了囚册之上。如此看来大道是无法行通了,要想用它来治理国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就将前人的论说,集结写成一本小书,以便将我自己的内心想法记述下来。

过去读《国语》,总是怨恨它文辞华丽,内容繁杂,颇多怪论,违背正常的道理,所以它讲的道理都不是十分正确。然而,那些学者们却偏偏因为它华丽的文辞而喜欢它。牢记在心,不断地吟诵,甚至列入了四书五经的行列。这样一来,沉浸于华丽的文辞中,自然地就会接受其中的道理,就是因为这些,圣人的大道也就只能隐藏起来不能彰显了。我胆大狂放,不能自己克制自己,宁愿被人讥笑,也要消除其不善之处,把世人的偏见纠正过来。我一共写了六十七篇文章,起了一个《非国语》的名字。完成之后,每天我都不是很开心,因为大道是很不容易讲明白的,而且流传的习俗是很难改变的。真正能够了解我的人在哪里呢?现在所有探求大道的人应该是能够了解我的。但是在后世的学者中,我还没有看到,莫非就能够把他们忽视掉吗?因此,在我看来,能够真正把我的毛病指出来,让它和圣人之道区分开来,并且帮助我将全书完成的人,不是你化光还能是谁呢?我现在就派人把文章给你送过去,希望你能够稍加留心,帮我把它全部完成。

以前李致用曾写过《孟子评》这本书,一个叫韦词的人对我讲:我把致用的书拿去给路先生看,他说:好是好,难道古人写书的时候也都是像这样挑前人的弊病吗?'”韦先生觉得他讲的话很有见地。我这样回答他:致用之所以著书,原因在于他要将道义解释清楚,并不是要挑《孟子》的弊病,他只是想要探求其中的道义来告诉世人罢了。现如今我所写的这本书,对左丘明的批评就更加厉害了。韦、路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当时善于发表议论的人,他们都是如此,而实际上世间不如他们的人有很多,我要想得到世人同情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应该如何去做呢?只要我没有违背圣人之道,从而能给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以启发,就算我遭受罪祸,遭到千代的唾骂,都是没有遗憾的。不知道在你那里是如何理解的?由于我内心处于激动状态,言辞表述过于激烈,希望你不用多想就能够理解。柳宗元敬上。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D项,“‘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理解有误。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这是词人忿激之辞。由于自己不在其位,报国无门,他日封侯,名上史书的人到底是谁呢?词人情绪转向低沉,既然自己不能一展宏图,只好隐居江上。结合前后句来看,整个下片词人情绪都比较低沉,此问句表达的意思是他日封侯不会有我的名字,表达的是封侯无望的悲哀。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运用典故,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表达一种无奈之情。 ,直抒胸臆,强调词人十分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以景结情,营造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的氛围,来作为环境渲染,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十分忧愤悲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繁饰”“”“”“弥章”“”“佛狸”“社鼓,理解字义去记忆。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A项,劳我大驾使用不当,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故劳我大驾不得体。B项,拜辞是敬辞,用于向他人告辞,不能用于他人向自己告辞。C项,讨教是敬辞,请教,不能用于自己。D项,德薄能鲜指德行浅薄,才能低下,是谦词,使用正确。故选D项。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0题详解】①“莘莘学子改为学子②“高足改为弟子”③“垂念改为感念④“鼎力相助改为尽绵薄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1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是一个学生,该词使用不当,可改为学子

2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弟子

3垂念是敬辞,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此处是说自己不忘师恩,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感念

4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用此处表达不得体,可改为略尽绵薄

21题详解】例文:

珍惜母爱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一般人都能体会到,感觉到,但如何珍惜?这要随着我们的一点点长大,方才知道。

有这么一则广告:讲的是孩子童年时,总要被母亲带着。任何事都是依靠母亲才能完成;青少年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对待某件事时,总会与母亲产生分歧,但由于母亲袒护子女,他们总会对母亲发脾气;中年时,自己扶着母亲,在小路上散步,最后的结束语是:珍爱母亲。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一关,我们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考虑问题总是从一方面考虑,思想独立和易冲动是我们的特点,总是爱和母亲在某件事上吵吵,但仔细想想,母亲每时每刻都关爱着我们,无怨无悔。母子之间代沟难免,但一定要理解母亲对待我们的心意--出发点是好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去年暑假,作业完成的较早,于是召集了几个人小伙伴踢踢足球,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会踢一踢,每次踢完总会出一身臭汗,汗水浸湿了衣服,回到家冲洗完毕,脏衣服就会随手扔下。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它们却早已被挂在了晾衣架上,并且洁净如新,这使得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愧疚感。想想过去,母亲总为我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而我除了破坏力,好像从不知道自己动手整理一下凌乱的房间,家务活理所当然的都推给母亲。母亲总是对我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直到现在,对整个家,对我的爱丝毫不减。再看看现在的我,没事总嫌妈妈唠叨,有时候还反驳,我真是该好好反思反思了。想想母亲为我们默默地付出,真是很惭愧呀!不仅一日不落地准备一日三餐,还十几年如一日地陪着我们起早贪黑,每件事都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尽管每天下来都是腰酸背痛,但丝毫没有怨言。再看看我们,遇到丁点问题,尝到一点苦头,就马上坚持不住了。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新闻:山里的一个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也抱病卧床长年不起,一个人从小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却从没说过一个苦字,自己照顾病床上的母亲,每天为母亲捶背按摩,希望减轻母亲的病痛。母亲也一天天的开心起来。再看看我们,没有为母亲做点什么,还总在生活上寻求母亲的帮助,真是心中有愧呀!

其实在子女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欠下母亲的太多。但从现在起,我们要珍惜,珍惜母爱,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才会知道我们所付出的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话题作文。材料中的珍惜,是珍重爱惜的意思,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对象,关键是作者要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象来写,这样才能拓展思路,真情表达。

此题的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是关键语句,能提炼出”“珍惜,题目要求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应该珍惜的爱可以由母爱扩展到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范围可以更扩展,内容可以更丰富深刻。

【立意】从(具体)”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植物,珍惜亲人、朋友……

虚(抽象)”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珍惜过去的每一天,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个性,珍惜自己的思想等等。

【素材】1.有一个农夫临死前,他请来一位哲人并间他:我一身劳生草草,身心两疲,即还是一无所获,一贫如洗,我这一生是不是徒徒虚度?哲人只是微笑着说:如果我用万贯家财和你交换你的儿女妻子,你愿意吗?农夫很微弱但毅然坚决的说:我不会同意的。哲人还是微笑着回答道:那你又何须苦恼呢?你拥有的是亲人的爱,他们是你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农夫释然的笑了,望着在一旁低泣的家人,微笑地闭上眼睛。

农人最终懂得了珍惜的道理,所以他是在快乐中死去的。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得到的更多并非意味着真正的幸福,珍惜你所拥有的才是真正的快乐。

非典横行的时期,许多社会人士对抗非典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那些在前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不畏惧被传染,甚至牺牲,尽忠尽责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悉心照顾病人,即使病倒,依然继续工作。多么令人尊敬,值得人们敬佩的精神啊。他们曾说:“假如我们都畏惧,那么病人又怎么有信心呢?”对,这就是他们心中的火光,支持着他们。珍惜生命,不只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也是珍惜别人的生命,医护人员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是不可轻视的。只因他们珍惜生命,才可在这场战役中获得胜利,使许多人脱离病魔的折磨。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末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诚然,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科学巨匠文艺大师,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体会吧。歌德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的自述是他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情的最好注脚: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