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宁波市奉化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129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宁波市奉化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全)


2021年宁波市奉化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鹮

陈毓

老饕年轻的时候在华阳当过知青,老了爱忆当年,几次约我们陪他回去看看。

上次说是在早春,现在已经初冬。老饕感慨,离开这多年,竟没回去过。老饕说,没回也正常,没颜面,想一想,我们吃了村里那么多东西,却没回报啥。

老饕在华阳吃过娃娃鱼。

味道实在不咋样。

不如鳖。

更不如桃花瓣鱼好吃。

熬一锅白汤,岛屿一般浮着鱼脊。

香气捂都捂不住。

回忆弥漫着口水中消化酶的味道。

好在出发了。车上高速、下高速,入国道、出国道,之后是盘山水泥路,所见干净,清爽,像一个人睡到自然醒,清明饱满。

老饕感叹交通的方便,说他当年来,可是走了两天一夜,乘绿皮火车,坐长途汽车,再搭手扶拖拉机,最后进村那段,是被顺路的老乡用牛车捎带上的。

去看老饕耙过的地,地已退耕还林,现在种着一坡的厚朴。老饕记忆中的知青点,早先是生产队,现在重新划分归并,名儿都不同了。

当年老饕插队的华阳村因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现已升级为镇。保护区跨越汉中洋县、佛坪。佛坪的三官庙、大古坪和洋县的长青华阳,三大保护区呈字,摊在秦岭腹地的这块秘境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被称秦岭四宝。羚牛、金丝猴、大熊猫三个保护区都有。朱鹮却只在华阳保护区内出现。

老饕带我们来,老饕是忆旧,我们呢,旅游顺带找点好吃的。朱鹮能见就见,见了也不能吃。

问老饕当年在华阳是否见过朱鹮,老饕不确定,说或许见过,或许见过的是白鹭。

四十年前,被判定已经灭绝的朱鹮忽然在华阳发现,七只,引起国际自然保护专家的关注,最终促成一个国家级保护区的设立。

不时出现在路边的朱鹮广告牌,提醒我们这里的美与静是和朱鹮相关的,是朱鹮和华阳关系中的因果。朱鹮喜欢山地、森林、丘陵、溪流、水田、河滩、池塘,华阳一样不少,朱鹮捕食小鱼、河虾、泥鰍、青蛙、螃蟹,华阳样样生长。

保护区最初设立,但专家担心人。人百年来耕作生息在这片地域,现在鸟出现了,首先提醒专家的是人,需提防的也是人。但不能因此就搬迁人,人也是生态的一部分,但可以制约人。华阳该是华阳人和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共有的华阳。山石林木、每一滴水、每一条河流都是。百十年来人在这片土地上种稻子、种油菜、种玉米、种洋芋,现在人继续种,池里养荷花,继续养,但森林茂盛甚至更茂盛,河流丰沛甚至更丰沛。

眼前的景象叫我们惊讶、恍惚,像是我们回到了过去,我们看见农耕文明积攒下来的经验在这里被推广应用,比如堆肥和使用堆肥。垦殖区种植着本土的传统作物。田园如画图,如唐诗宋词,如果我们不是开着越野车来,我们也会给镀上古意吧。

我们如此喜欢,全心全意。老饕想起来,他在华阳吃过一种香米饭,喝过一种黑米酒。有人立即附和,这里出产一种香米,卖几十块钱一斤。还有茱酒,价格不菲。还有五味子酒,真个好滋味。

白鸟悠悠下,朱鹮三五飞,这桀骜孤僻的鸟在起飞的那一瞬真是美艳,美在姿态,艳在颜色。红冠、红掌、红尾、雪白的羽毛,展翅的那一刻,显现太阳鸟一般的明艳色彩。朱鹮慵懒滑翔,落脚在河溪边,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水中,捉鱼吃。等待它起飞,不料是何时分。

远山覆雪,也可能是雾凇;峡谷云雾蒸腾,时雨滴答一阵。厚朴硕大的叶子积满林地道旁,如华丽的毯子,人走上去,噗噗响动。茱萸果实嫣红,看着喜人眼目。我们赞叹、赞颂。停车、再停车。

我们说回到了从前,但从前怎可比眼前的优美富足。我们说去了未来,但不确定未来是否会有这么美好原始的生态和自然。农民在地里间苗的姿态是原始的优美的,鸟掠过河谷,鸣声跌进河水是古意的、诗情的。

山头俯视,河流滔滔向前,河水清且涟漪,有人造句,最后总结,这河是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

我们去寻朱鹮,朱鹮飞过长着桦木和领春木的山坡,朱鹮飞过菜地,朱鹮飞过河谷……后来我们在一段清浅的河流边发现四只朱鹮,朱鹮吃鱼,长长的弯曲的嘴巴伸向溪流,再一仰脖子,把一条清流里的鱼儿吞进肚子。我们眼看着朱鹮逮鱼吃,一俯一仰,俯仰由它。

朱鹮的吃启发我们的饿,有人问,这大半天了,我们都没好好吃点东西,我们赶紧去寻点好吃的?

老饕冷淡地说,他倒是很想涉水过河,向对面地里拔萝卜的老乡讨一根带泥巴的萝卜,就用这河水洗一洗,吃一吃。但他要忍一忍。

4.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如保护区设立前后进出华阳村的交通情况、老饕过去与现在对于的态度、朱鹮与其他三种被保护动物等。

B. 小说中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朱鹮和保护区的环境,不时出现在路边的朱鹮广告牌,暗示出当年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已经充满了商业气息。

C. 小说语言凝练生动,如白鸟悠悠下,朱鹮三五飞”“河水清且涟漪等,化用古诗词,句式整齐灵动,情思飞扬,使整篇小说笼罩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

D. 小说并未着力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除老饕之外的人物,如我们国际自然保护专家”“华阳人等,都以群像形式出现,较有代表性。

5. 小说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三方面简要分析。

6. 小说以朱鹮为题,但行文中却处处写到,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谢大人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着的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我还是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出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

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

没想到,大叔就是莱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

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

小花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就这样,小花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花狗,问我:你养的小狗?

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

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花狗玩儿,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个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小孩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

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

我说:不怕。

他们问:那你为什么不去?

我说:不为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去!

后来他们要回家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也想回家了

姥姥从杏树上摘了几个杏,装到我衣兜里,说:瞧见菜园里的大叔,送给人家尝尝。

我告别姥姥,带着小花狗走在回家的路上。小花狗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有时候我在前面跑,小花狗在后面追。我很快乐,看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的笑声伴随着小花狗梅花形的爪印开满了回家的小路……

走到捡小花狗的地方,我就打听狗是谁家的。

有人就给我指点。

我带着小花狗朝指点的地方走去,果然有个老爷爷正在四处找小花狗。

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

我要走了,老爷爷叫住我。他家的苇箔上晒着咸鱼干,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咸鱼干给我。

我连忙拒绝,说不要。

老爷爷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大人的。

我道了谢,跟老爷爷和他身旁的小花狗说再见。

我继续往回走,又经过菜园,见着那个大叔,我就大声喊他。

大叔问我:孩子,你又渴了吗?

我说:不渴,我姥姥让我送您几个杏。

大叔尝了杏,很开心地说:杏真甜,好吃!

我要走了。大叔叫住我,让我等等。大叔拿镰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

我赶忙拒绝,说不要。

大叔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

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菜,一路飞奔着往家跑。

我瞧见了村庄,瞧见了胡同,瞧见了那两扇黑色的大敞开着的街门……

此时,我的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我一边流泪一边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

我详详细细地诉说了去姥姥家的经过,并把手里的东西给妈妈看。

妈妈的眼里虽然也有泪水,但同时增添了欣慰的笑意。

妈妈抚摸着我的小手说:儿啊,你要记住人家的好!

我的小手肿着,那是去姥姥家之前,妈妈拿笤帚疙瘩打的。

此时,也不太疼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首尾都写到泪水,开头的泪水饱含我的委屈和难过,是感情的起点,结尾的泪水体现了认为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的感受,是感情的升华。

B. 小说由不去摘吃人家的东西,到拒绝去果园里偷桃子、送还人家的小花狗、不随便接受人家给的东西,写出了成长的过程,这是小说艺术表现的细腻之处。

C. “想摘人家菜园里的东西吃,脚都迈进去了,又退了出来,因为意识到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拿到人家给的黄瓜和西红柿不忘道谢,说明懂礼貌。

D. “把小花狗送还狗主人老爷爷,他送给一串咸鱼干,把杏给大叔吃,大叔给割了一捆韭菜,这里包含着一个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道理。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对理解小说有重要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9. 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赏而不正,在乎信耳而弃目;评而不均,由于贵古而贱今。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平正俱翻,则情理并乱也。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而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仰管仲之谋,而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扬子云之美。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劣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遂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辨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觉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屈子,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取材于北齐·刘昼《刘子》)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以绳理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 其识则齐       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

C. 不可罔以方圆       士也罔极

D.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   作《师说》以贻之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为劣于董仲舒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 故摹法以测物       至于当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C. 乃束指而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因捧匣而弃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B. 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C. 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D. 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1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

B. 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公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C. 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准则。

D. 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

君子智整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

1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了评赏对于辨明人情、国正事理有重要意义.

B. 第二段指出,鲁哀公等三人在辨识人才方面,都存在贵古贱今的问题。

C. 第四段运用类比论证,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

D. 作者认为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所以能赏文识人的知音千载难遇。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①故:依旧,仍然。新声:新谱的曲子。采菱,采菱女,代指歌女。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先用新月暗水相映,再用疏星流萤相照,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B.“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它的亮光落下的时候掩不住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C.词的上片选取了夏夜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衬托手法,以明衬暗,以声衬静,写出了夏夜的静谧。

D.本词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叶梦得的豪放词富有哲理,豁达开阔,意境深远,本词就是这种特点的代表。

17.请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服、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出场时那种游怯的神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刘裕北伐时气势磅确、惊心动魄的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9.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根据下面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从:会意字,甲骨文的字,由两个面朝左侧立的构成,像二人相从之形,本义为跟随。

例句: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左丘明《曹刿论战》)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蒲松龄《狼》)

1)上述例句中的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序号)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一个包含字的成语。

用本义:________   ②用引申义: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

材料二:

2011624日晚,寂静的夜突然被一名女子的呼救声撕裂。有人抢包!莆田三兄弟义无反顾地追了上去。不承想,歹徒竟有帮凶,还敢挥刀砍人。三兄弟相继被砍伤,张涵的胸椎被砍得开放性骨折。他们的事迹经报道后取得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援助,募集爱心款近200万元,善款用于三兄弟的后续治疗……最终转危为安的莆田三兄弟获得 “2011感动福建人物2013年第四届全国 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近日,他们的真实事迹被改编成电影《直击现场》。

材料三:

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 颜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暗示出当年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已经充满了商业气息分析错误。广告牌是提示保护朱鹮的宣传牌,且据原文表述,不时出现在路边的朱鹮广告牌,提醒我们这里的美与静是和朱鹮相关的,是朱鹮和华阳关系中的因果”“我们看见农耕文明积攒下来的经验在这里被推广应用,比如堆肥和使用堆肥。垦殖区种植着本土的传统作物。田园如画图,如唐诗宋词”“是我们回到了过去,我们看见农耕文明积攒下来的经验在这里被推广应用”“我们说回到了从前,但从前怎可比眼前的优美富足……是古意的、诗情的,可以推知小山村而今像是回到了农耕文明时期,至于商业气息,是绝对找不到一丝一毫的。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从内容的角度看,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插叙设立保护区的各种考虑及保护区设立后华阳的各种变化,人们开始用农耕文明时期的思维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从行文结构的角度看,该段承应上文华阳具备朱鹮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的叙述,又引出下文自设立保护区后,华阳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写到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变,人与自认和谐共生,山村是远离商业文明的,是古朴的、诗意的,这样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增强了文本的厚度。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这段文字展示了小说的写作目的,是对全文的一个统领,也比较明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小说虽以朱鹮为题,而且也是借写朱鹮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但却以开始,又以收篇,中间还穿插朱鹮吃鱼的优美场面,可以说,就是这篇小说的行文线索,一个字,把华阳的前世、今生乃至对未来的展望都联系起来了。老饕心心念念的是插队时的,当再见到华阳的山村时,被眼前的美景震慑住了,尤其是见到朱鹮吃鱼时的优美场景、感怀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时,居然要忍一忍,这样写,从侧面烘托了朱鹮美丽和华阳的宁静安和。作者反复写到,是别有用意的,过去,人类为了解决的问题,破坏了大自然,人类的过度索取深深伤害了自然和自然界的各种生灵,如今,人类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所以,的设置,是为了从另一个层面揭示小说主题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A项,结尾的泪水体现了认为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的感受,是感情的升华分析错误,结尾的泪水主要体现的是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并勇敢地向妈妈认错的激动心理。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用的能力。赏析句子作用,首先明确句子内容,然后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理解分析其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我再也不拿别人家的东西了这句话对理解小说的作用。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理解小说的关键就是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方面。本题解答时,根据句子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从情节上,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结尾部分,使得全文从第一段中眼里噙着泪水,想哭,为何而哭,有了答案;并且在几个孩子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咸鱼干给我”“大叔拿镰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时,我表示拒绝的原因。从人物形象上,在经历了一系列心路历程后,了解做人道理,体现了人物心灵的成长。从主题上,一方面孩子终于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变得懂事明理;另一方面从此时,也不大疼了可分析出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效果,起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正面引导,从老爷爷、大叔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也充分肯定了大人教育正确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小说的语言特点:(1)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2)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3)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答题是先指出文章的语言方面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作品这样运用语言有什么作用。

本题,题干要求举例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从文中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运用短句,句子结构简单,很少用修饰语;从文中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运用口语,语言简洁,语意明了;从文中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体现了大叔的和善,对的关爱体贴,人物形象分明;从文中那你为什么不去?”“不为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去!”,表明了坚守规矩、有所不为,这样的对话,更塑造人物的形象。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所以绳理也,绳,动词,纠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绳,动词,用绳子系。

B.其识则齐,齐,动词,等同,相等;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垦齐下,齐,副词,同,并,一齐。

C.不可罔以方圆,罔,动词,欺骗,蒙蔽;士也罔极,罔,动词,无,没有。

D.今述理者贻之知音,贻,动词,赠送;作《师说》以贻之,贻,动词,赠送。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非为劣于董仲舒,于,介词,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对于

B.故摹法以测物,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至于当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C.乃束指而罢,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D.因捧匣而弃之,因,连词,于是,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介词,通过,趁着。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观察整个句子,发现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这些句子结构两两相同,故断为: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翻译为: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揣度事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错误,这里是在批评世人做事没有准则,盲目追随潮流变化。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重,动词,看重;鄙,动词,看不起;崇,动词,推崇。

2)以,介词,凭借;锱铢,形容词,微小的;识,动词,判断。

【点睛】参考译文:

鉴赏,是用来辨明人情的;品评,是用来匡正事理的。鉴赏不公正,那么人情就会失实;品评不公平,那么事理就会失真。鉴赏不公正,(原因)在于轻信耳朵(听到的)放弃眼睛(看到的);品评不公平,(原因)在于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古今虽然(时代)不同,但推究考察(的方法)其实是相同的;听到的和看到的确实有差异,但识别辨认(的标准)其实是一致的。识别辨认(的标准)一致而鉴赏(的结论)不同,()不能说()公正的;推究考察(的方法)相同而评价(的结果)不同,()不能说()公平的。公平公正都推翻了,那么人情事理就都混乱了。

当年鲁哀公追慕(上古时期)稷、契的贤德,却不能觉察到(同时代的)孔丘的圣明;齐景公仰慕(先祖时期)管仲的谋略,却不了解(同时代的)晏婴的智慧;张伯松羡慕(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博学,()忽略了(同时代的)扬子云的才华。孔子的圣明,与稷、契相比不是不显耀;晏婴的贤德,与管仲相比并没有减少;扬子云的才华,与董仲舒相比并不算差,(虽然)这样但是(他们)不被看重的原因,难道不是(由于鲁哀公、齐景公、张伯松)看重古人轻视今人,珍视远的看不起近的,重视耳朵(听到的)看轻眼睛(看到的),推崇虚名毁谤实学吗?

看世人的说法,并不是想要崇尚古人轻视现今,看重美名埋没事实,(原因)在于美丑混杂,真假难以分辨,放弃(客观)标准来揣度实情,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好坏。现在(如果)凭主观断定微小的重量,就没有人能判断(准确的)重量,(如果)用秤碗和秤杆来衡量,那么即使细微的重量也能辨明了。因此圣人明白是非难以明辨,轻重难以判定,于是制定规范标准,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木工打直线的墨线确实设定好了,()不能在曲直上骗人了;圆规和尺子确实设置好了,()不能在方圆上骗人了。所以参照规范标准来测量事物,那么真假就容易辨别了;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揣度事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越人把蛇做成羹来招待秦客,秦客把(蛇羹)当作鲤鱼,觉得很好吃,吃过之后()醒悟,发现那是蛇羹,抓着喉咙吐了蛇羹,这是(秦客)不懂欣赏(真正的)美味。赵国人作了一支乐曲,假托是伯牙()的曲子,当时的人争相练习这首曲子,后来听说那不是(伯牙所作),就停指不弹了,这是(世人)不懂欣赏(真正的)好音乐。宋人得到一块燕石,认为()是美玉,用铜制的匣子收藏它,后来得知是石头,于是捧起匣子扔掉了燕石,这是(宋人)不懂欣赏(真正的)美玉。野人作了一篇赋,假托是屈原(的作品),所有人都传诵它,后来知道那不是(屈原所作)()全都闭口放弃了这篇赋,这是(人们)不懂欣赏(真正的)好文章。所以(有人)把蛇羹误当作鲤鱼,只有易牙不会错过美味;(世人)把赵曲误当作高雅之音,只有钟子期不会混淆(好与坏的)音乐;(有人)把燕石误当作美玉,只有猗顿不会弄错(玉与石的)真假;(人们)把呈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的准则。

如今()(这些)道理的原因是()送给知音,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不因名声和实际迷乱而失去主张,不因古今而改变实情,()挖掘文章表达意思的本质,忽略文章外在的华彩,不埋没微小的优点,不掩盖微弱的光芒,(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千年一遇啊!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叶梦得的豪放词富有哲理,豁达开阔,意境深远,本词就是这种特点的代表错误,叶梦得虽是豪放派词人,但本词不是豪放词,写景上,选取的是夏夜常见的新月、水流、疏星、流萤等微小景物,抒情上,抒发的是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的淡淡思乡之情,并无豪放气象,应属于婉约词。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作答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赏析词句,一般从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用词用语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欲寄新声问采菱这句,其实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把自己无多却依然连环绕的淡淡归意寄托在新声中,给知音的采菱人听,隐含着思乡之情;

水阔烟波渺一句,以水阔二字,写出路远之感,故乡遥遥,难以寻觅,正所谓欲寄彩笺与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诗人此句也是同样的意思;而烟波渺更不仅仅是写水面广阔,烟波浩渺的景色,也是借浩渺的烟波来寄托自己心中难以言说的惆怅、迷惘,正如湖上烟雾一般笼罩心头,难以驱散;

此句在词的结尾,一般词上阕写景,下阕说理抒情,本应是抒情之句,诗人却以写景作结,这是典型的以景结情手法;同时借描写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也是借景抒情。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琵琶”“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公益广告词能力。公益广告词具有主题鲜明,语言简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的特点。拟写广告词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多用修辞,比如运用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化用,可以化用歌词,也可以化用诗词。本题,通读题干,可知所要拟写的公益广告词主题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主题广告词的主题,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进行拟写,比如:网开一面,生机无限;省一点资源,多一点能源;呵护环境,取用有度;持续发展,希望无限;等等。

20题详解】(1②③⑤

2示例:云集景从  何去何从   无所适从   轻车简从   言出祸从

示例:投笔从戎   从善如流   从心所欲   惟命是从   言听计从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字本义的能力。

①“弟走从军阿姨死,动词,参与,参加。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动词,跟随。

③“隶而从者,动词,跟随。

④“民弗从也,动词,听从,服从。

⑤“一狼仍从,动词,跟随。

例句中使用本义的是②③⑤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字本义和引申义的能力。

的本义是跟随

云集景从的意思是像云一样聚集,像影子一样跟随,运用本义。

何去何从的意思是到哪儿去,跟随什么走,运用本义。

无所适从的意思是不知跟随哪一个好,运用本义。

轻车简从的意思是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运用本义。

言出祸从的意思是话一出口,祸患跟随而来,运用本义。

的引申义有参与”“听从”“按照”“服从”“依从等。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运用引申义参与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运用引申义听从

从心所欲的意思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运用引申义按照

惟命是从的意思是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运用引申义服从

言听计从的意思是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依从,运用引申义依从

21题详解】评分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立意参考: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明其道 正其义 取其利   

               正其义当谋其利          莫让英雄流血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