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威海市塔山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2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建安《药入选威海市塔山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2021届威海市塔山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盆兰花

季明

老安是一个山民。

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

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

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

你也喜欢花?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

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

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

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

老安悠悠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

画家掏出钱,说:一定得给你钱。

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吗?

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

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

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走了。

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

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安。

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那盆兰花肯定非常值钱!

值啥钱?老安不解地问。

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千多块钱呢!

五千多块?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

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竟然卖了三万块!

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

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一盆说:好像就是这样的!

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

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

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

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不响呢!

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

半响,老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混账的画家!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

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

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

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

一百块。

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钱不卖!

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一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三万,你脑子有病啊?

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混账的!

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

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

那人睁大了眼晴,问:李致宁?那幅画呢?

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

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

五万块!老安惊叫一声。

老安的手又剧烈地抖动起来。

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

(有改动)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老安院子里的花看似闲笔,实则既给小说增添了美感,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文画家来老安家里买花的相关情节。

B. 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听说画家抱走老安一盆兰花的事,就急匆匆地来告诉他那盆兰花很值钱,他被骗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C. 小说描写细节着墨甚多,描写老安的手抖动,体现的是他内心的剧烈震动,反复地描写则使老安的形象非常鲜明,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D. 一盆兰花牵出小说情节,折射出相关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从画家用自己的画作换兰花,可以看出他对兰花的喜爱和兰花般的品格。

5. 老安身上既有人性的优点,也有人性的弱点,请简要分析。

6. 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水的天空落了雨

非鱼

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的魂。他准时地掐着节气,催着还在年里懒洋洋的人打起精神。

牛娃刚过十四,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没有牛犊健硕的样子。但牛娃学习好,喜顺爷看见牛娃就摸摸他的头:这娃将来是坐朝廷的料儿。牛娃爹听了心里高兴,更舍不得让牛娃干一点儿活儿,光让他学习。

听见喜顺爷喊,牛娃娘说:明儿可都雨水了。

牛娃爹躺在炕上叹气:往年这会儿该进山割蒿了。

牛娃娘出了窑,抹一抹眼角,去下窑烧锅做饭。牛娃爹一害病,只能在炕上躺着,这日子过得寡淡没味,只有牛娃才让她看见点儿亮光。

后半晌,牛娃从外头回来,钻进牲口窑鼓捣半天,出来跟娘说,明儿早起要吃煎馍。娘说还不到月尽,牛娃说想吃了,明儿雨水,也是节气。

关于月尽吃煎馍的习俗,观头村由来已久,反正那时候所有的节气都和有关,有句俗语说的是吃嘴婆娘盼节气。只有节气到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吃,光明正大地吃。

牛娃娘想想也是,谁也没说非得月尽才能吃煎馍,下雨天各家的吃嘴婆娘也摊煎馍,娃想吃就吃吧,日子得提着劲儿过啊。

第二天一早,牛娃娘早早起来摊了煎馍,在大篦子上摞起来。鸡叫三遍,牛娃起来了。他抓起煎馍就吃,牛娃娘说:还早,再睡会儿。

牛娃说:不睡了,我跟天柱叔说好了,今天跟他们进山。

牛娃娘吓一跳:老天爷,你进山干啥?

牛娃又抓了一个煎馍:割蒿。

牛娃娘的煎馍煳锅底了,她咋也劝说不下牛娃,又不敢让另一个窑里的男人听见,只能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吃了五个大煎馍,又包了几个,牛娃拿了绳镰去找天柱叔,他娘在窑里摊着煎馍抹着泪。

村里人一年四季有空就上山割蒿,进山割蒿都会喊叫几个人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山里经常有蛇和野物。

牛娃进了山,他娘在家提心吊胆一整天。半后晌,她就站村口望着,一直到天麻麻黑才看见挑着担子的天柱他们,一闪一闪进了村。

天柱,牛娃哩?

在后头。

挑着担子的男人们陆陆续续进了村,牛娃娘见人就问,都说在后头。可天都黑透了,依然没见牛娃的影子。

她又跑去天柱家,天柱在喝汤。他说一天都和牛娃在一起,牛娃割了一捆干蒿,拾了一小捆硬柴,都说他拿不动,也不会挑担子,让他只背一样,可他不干,都要拿,大伙儿就帮他把硬柴和干蒿捆一起,弄扎实了,让他背着下山。一路走一路喊着,听着他答应了,脚底下才走快些,到沟口还听见他应声呢。

牛娃娘听完,放了心,赶紧去沟口接。天柱放了碗,也慌忙跟了去。

沟口的风很硬,往沟里走,到处都是一片黑,各种声音在风中纠缠,最后形成一种古怪的响动,似风吼似兽叫。要不是天柱跟着,牛娃娘自己说啥也不敢走。想着牛娃还在沟里,她更是揪心。两个人一路走,一路喊,沟里响着回声,但听不见牛娃应声。

又往沟里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耳边突然响起几声像人大笑似的鸟叫。以往偶尔听到这种声音,村里人都觉得不吉利。天柱说:嫂子,不敢再往里走了,回村叫人吧。

吃饭早的人家已经睡下,听见天柱喊叫,又从被窝爬起来,几十个男人、女人很快聚在场院。喜顺爷也来了,他喊天柱,拿上明火,男人进山,女人都在场院等着。

也许是明火的作用,也许是人多,再进山,那些声音似乎也消失了。

进了沟口没多远,就有人发现了牛娃的蒿捆子。再找,在一个干草窝里找到了牛娃,他居然睡着了。

把牛娃和他的蒿捆子弄回场院,牛娃娘抱着牛娃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牛娃倒没事人一样,说:路上有条蛇,我不敢走。蛇走了,蒿捆子放下,我又背不起来了,喊天柱叔,他们听不见。想着歇会儿,就睡着了。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

牛娃娘扬起手,想打他,又舍不得,最后轻轻落在儿子瘦削的背上。

牛娃说:辛苦喜顺爷、叔婶子们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天柱摆摆手,又笑说,小鸡娃身子,顶不了事。

喜顺爷呵斥他:你懂个屁,这是老牛家顶门杠哩。

这时,天空飘下了零星的雨丝,凉凉的,润润的。今年春上的第一场雨落了,看来又是个丰年。

(选自《百花园》)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喜顺爷喊大家劳作,既表现了喜顺爷是观头村的魂,又引出雨水节气,并为下文写牛娃上山割蒿一事做了铺垫。

B. 小说对牛娃娘虽着墨不多,但也通过对她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了她勤劳、疼爱孩子及面对生活苦难时的软弱。

C. 小说写牛娃进山割蒿天柱叔及其他村民对他的关照及牛娃很晚未归大伙拿明火进山寻找的情节都体现了观头村民风的淳朴善良。

D. 回到场院后由牛娃叙述了事情经过,交代了他天黑未归的缘由,补充了故事内容,塑造了牛娃形象,也丰富了小说叙述视角。

8. 小说中牛娃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文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

(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B. 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C. 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D. 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廷对, 科举时代皇帝举行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

B. 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

C.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十五日叫,而以表示每月三十。

D.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此外,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

B. 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C. 王曾严肃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上都由皇后决定。仁宗立,王曾上奏请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垂帘奏事。

D. 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但也委婉地提出批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2)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4-15小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B.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象征,使读者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C.“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D.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15.这首诗后两句用了什么的艺术手法?请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在《滕王阁序》中,王勃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开朗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成日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观看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请根据以下信息,以育星中学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格式正确。(可对文字进行适当删改。)

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举办,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②531日为世界无烟日,学校拟举行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

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拒绝诱惑,精彩人生

比赛时间为2019531日晚7点,通知发布时间为2019525日。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南粤中学高三年级的宣传栏上出现了这样一组标语:

这组标语运用了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引起全校轰动。有同学很快搜索出,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原来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陈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

2017年,中国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正在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

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B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物形象概述错误,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告诉老安,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老安被人骗了,作为同一个村的村民,想赶紧告诉老安他所认为的真相。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题目要求简要分析老安身上既有人性的优点,也有人性的弱点。作答时,首先找到对老安的具体描写内容。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此处交代了老安喜爱花朵,说明老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老安上山采药,可以看出老安勤劳能干。画家要买老安的兰花,而老安却不要画家的钱,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等,可以看出老安朴实大方。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咬牙切齿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老安是一个脾气急躁冲动的人。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混账的!老安听信了年轻人所说的他的兰花很值钱,于是后来向来买兰花的人开高价钱,可以看出老安是一个盲目相信他人却不求证的人。通过文本四次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写出了老安认为自己受骗之后的反应以及知道画很值钱而自己却将画撕毁了的反应,表现出老安的反反复复和患得患失。

整体上看,老安是一个矛盾体,在文内既有热爱生活、朴实大方和勤劳能干的优点,也有急躁冲动、盲目相信他人和患得患失的缺点。

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文章中具体内容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分条分析概括老安身上所体现的性格特点。答案可先指出是什么优点或者缺点,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能力。

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答时首先在文章中找到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描写的内容,明确这些描写的内容,然后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题表达角度进行分析其作用。本文描写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内容在文章第二段和第四段。第二段写老安的生活环境——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第四段写老安爱花。每次上山采药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花。老安居住的环境如此幽雅,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老安喜欢花,且院子里兰花最多,栽了二十多盆,为下文展开关于兰花的故事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有可能因为老安居住在的后有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前有跌印竹海的绿浪,宛如温润的碧玉,水波荡漾山间湖泊的幽雅环境中,才形成了老安这样山民憨厚淳朴的性格。画家李致宁看到了老安院子里的兰花,要给老安钱买兰花。老安不要李致宁的钱,还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老安此时这种淳朴的性格,居住环境的幽雅,喜好的高雅,与后文老安听村里人说兰花很值钱,懊恼的撕坏了李致宁换兰花的画,还骂李致宁混账画家。再听游客说李致宁的画更值钱,竟然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这唯钱论的庸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加深了主题表达。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通过对她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了她勤劳、疼爱孩子及面对生活苦难时的软弱错误。没有肖像描写,也未表现其软弱性格,虽然小说描写了她几次落泪,但并非软弱表现。如他娘在窑里摊着煎馍抹着泪,这是表现对牛娃的担心。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形象的情节和描写内容,从肖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和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等。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章中可知,牛娃的父亲因病失去了劳动的能力,这在客观上要求牛娃承担起支撑起家庭的重任,文中写到他与天柱叔约定进山割蒿,虽然母亲极力劝阻他,但他不顾母亲的劝阻进山割蒿,这表明他打定主意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说明他是一个有主见、敢担当的孩子;而在担蒿回村的过程中,他坚决不要大伙帮忙,自己背上全部的硬柴和干蒿表明他吃苦耐劳,自尊感强,当他掉队后,路上遇到了蛇不敢走,对于这些经历,他轻描淡写,表现了他的坚强勇敢;而对于大家的帮忙,他是从心里感激,辛苦喜顺爷、叔婶子们了。表明他懂得感恩,而用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来安慰母亲,则表明他善解人意。考生根据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展开、推动故事情节。文中沟口的风很硬,往沟里走,到处都是一片黑,各种声音在风中纠缠,最后形成一种古怪的响动,似风吼似兽叫”“又往沟里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耳边突然响起几声像人大笑似的鸟叫这两处景物描写,首先是渲染气氛,营造山中阴森恐怖的氛围,要不是天柱跟着,牛娃娘自己说啥也不敢走;其次,这一阴森恐怖的氛围让天柱也不敢再往里面走,于是才有了下文回村喊大家伙一起进山找牛娃的情节,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再次,这一情节也烘托了牛娃娘久久没能找到牛娃的担心恐惧的心情,想着牛娃还在沟里,她更是揪心;同时从侧面衬托牛娃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牛娃却一点也不惧怕,之前坚决进山,后对山中遭遇轻描淡写,都显示出牛娃勇敢的一面;最后,这段景物描写,也让读者深入到这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之中,仿佛是身临其境,不禁为牛娃感到担心,让读者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依据语法结构,久之做动词召对的补语,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句子,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项;表示思卿的程度,做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字是一个连词,表结果,引出后文,所以字后边不应断开,排除D项;

句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曾说:我十分想见你,所以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我慢待你。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表示每月三十说法错误,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项,举荐贤能而不声张分析错误,原文是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意思是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委婉地提出批评分析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意思是: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恶,嫉妒;班,指官级;班己上,指官级比自己高;尝怏怏不悦,前省主语王曾;坐事,因事受到牵连而被判罪。

2)会,正好,恰逢;出,指京官外调;知,做……知州;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乐;生祠,为活人修建祠堂。

译文: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善于写作文辞。咸平年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这时各种吉祥的现象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进对,真宗向他说及了此事。王曾上奏说:这确实是国家太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进一步推广而不要居功自骄,如果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议论。到真定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曾说:我十分想见你,因此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我慢待你。真宗身体不适,皇后执掌朝政,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一切都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真宗刚驾崩,朝廷内外一片争辩喧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严肃,神态庄重,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仁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议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曾请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奏事。丁谓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接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断定,不是大事就让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决定可由雷允恭下达。王曾说: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的一种征兆。丁谓不听。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此以后两宫垂帘,辅臣上奏议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议。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详细切中事理,许多人受他推荐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别厌恶侥幸受宠之人。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经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其言语记载在《曹利用传》中。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太后说: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行蛮横,如今又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现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后对曹利用从轻发落。开始,太后受册封,将御驾大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可以,到长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恭敬地进行庆典。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请求王曾通报求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压制,太后更加不高兴。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宝元元年(1038)冬天,大星坠落在王曾的寝处,左右惊恐地告诉他。王曾说:一个月后就可以知道后果了。一月后王曾死,终年六十一岁,被追赠侍中,谥号文正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象征的说法错误,应该是联想,由作者的诗句展开丰富的联想。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艺术手法和情感。解答本题考生需明确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本题可以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工笔细描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答题思路一般为:点出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作者情感。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运用工笔细描,使景物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16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涸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7题详解】(1)内容:一个青年跪在一个巨大的手机旁,惊恐地伸出双手想要留住从前上方的钟表上落下的数字,但这些数字都被手机上显示的微信界面吸了进去。

(2)寓意:这幅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将许多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网的现象,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的各种功能而使时间白白流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1)漫画画面,一个人套在夸大的手机界面中,上方是一个大钟表,但是钟表的数字都从钟表中掉了下来,惊恐的人想接住,但是无可奈何。(2)寓意很明确,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好多人都把时间用在玩手机等方面,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不能使时间白白流失.

【点睛】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寓意解题的思路:先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

18题详解】各年级:

学校将于2019531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世界无烟日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育星中学团委

2019525

关于举行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年级:

学校将于2019531日晚7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拒绝诱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演讲比赛,届时请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育星中学团委

2019525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通知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知的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通报的任何情况、事实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2、目的的告知性。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做此题先要审题,题目要求根据以下信息,以育星中学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然后仔细阅读所给的五条信息,理清楚比赛的时间是2019531日晚7点,地点为学术报告厅,通知的内容是举办以拒绝诱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演讲比赛,参与对象是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等。最后按照通知的格式要求拟写通知即可,要记得通知的标题要写清楚,一般有主要内容+文种组成标题,如关于举行演讲比赛的通知,格式要居中;通知的发文对象是各年级,要另起一行顶格写;通知的正文要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对象;最后落款,要交代清楚通知的单位(或组织)是育星中学团委,通知发布时间为2019525日,格式是位于右下角,分行写,先署名后时间。

19题详解】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

——别样的时尚

近日,一组奇特的表情包占据了大众的视野,它不同于往常的厉害了我的国的时代精神表情包,它是我们平时极少触碰的,但是对中华文化又是不可或缺的经典符号——甲骨文的演绎。甲骨文与电脑技术相遇,于是出现了甲骨文表情包,这一古今结合的艺术品——别样的时尚,激起了我对时尚的深思。

甲骨文是中华文化古老而稳定的源泉,是中华文字文明的开端。她通过象形的方法,简单又形象地刻画出了物体的形态。随着文字书写的发展,甲骨文也开始由繁至简顺应着历史潮流的涌动而变化:精美工整的楷书,敦厚踏实的隶书,潇洒飘逸的草书,都是甲骨文的叶。甲骨文便像一棵大树,根深深地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不断开枝散叶,丰富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有了绚烂的色彩。

但是在现在这种提笔忘字的时代里,人们都追求效率。所以用机器印刷,连字都忘了怎么写,又怎会记起遥远又生硬的甲骨文呢?好在甲骨文表情包缓解了这一尴尬:通过运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将古老的文化融入时代用语中,使濒临于人类记忆边缘的甲骨文再次唤发了生机。

时尚在我心中一直有两种意思:一便是时髦的,人人值得喜爱的;二便是经典,正如俗语所说,经典永不过时。但现在看来,时尚似乎又多了一重含义:融合古今。甲骨文表情包不正是如此吗?通过将经典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使得经典的文化再一次获得新生。歌手谭维维也是如此:作为现代歌手的她,挖掘了关中老腔的独特之处,并使老腔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与观众的喜爱,最后还登上了春晚的大舞台,与观众共享这一视听盛宴。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终将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过去。现在看来,倒也不见得如此。如果将古典的与现代的文化相碰撞,那么中化文明便有会长久地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成为永远的、不可抵挡的时尚。

若一味地追求流行,所得的时尚就如浮萍般脆弱,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若一味固守传统,所得到时尚终将会被时代抛弃;但若将两者结合,那便就会得到真正的时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题目要求首先强调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既是写作任务,也是对写作方向进行的限制。考生结合材料内容表达的感触与思考,须符合时尚栏目的主题,统一在对时尚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认知上。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这些感触和思考是由材料引发的,写作内容须建立在对材料核心内容古老的甲骨文借助当代时尚元素走红并成为关注热点的感触、思考的基础上。这些感触和思考既可以是对材料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认识,也可以针对材料内容的任何一个方面。自选角度,考生所选取的角度既须符合时尚的写作主题又要结合材料的核心内容。题目提供了一则反映古老的甲骨文借助当代时尚元素走红并成为关注热点的材料,既创设了考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又包含真实的新闻事件,具有典型而鲜明的时代特征。材料叙述的内容分为三层:首先,南粤中学运用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拟写的宣传标语引起轰动;接着,学生了解甲骨文表情包的创作团队以及创作经历;最后,甲骨文在当代成为关注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向社会征稿讨论。围绕甲骨文在当代的走红,材料提供了不同层面和维度的讨论空间。报纸的时尚专栏会就此事向社会征稿讨论,是因为甲骨文的走红具有鲜明的时尚特征。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的设计和流传结合了当代众多的时尚元素:网络流行语的表情包、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电脑技术的运用、艺术与科学跨界融合的思维、当代几何审美效果的设计。第二,甲骨文既属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属于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学术范畴,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具备多重的时尚意蕴: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语境、让学术结合生活情境、挖掘民族精神遗产的实用价值,这些本就是当代的流行风尚。第三,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新时代大众和媒体的关注热点,引发人们对时尚的深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时尚、时尚的生命力表现在哪里,大众应如何对待时尚,时尚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跨越……本来中国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不流行也不时尚,但学校的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使得古老的汉字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里,甲骨文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考生写作时,可以重点思考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新的形式来展现其魅力,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