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0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全)


2019-2020学年

    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实秋

俗语说,人不如故,衣不如新。其实,衣着之类还是旧的舒适。新装上身之后,东也不敢坐,西也不敢靠,战战兢兢。我看见过有人全神贯注在他的新西装裤管上的那一条直线,坐下之后第一桩事便是用手在膝盖处提动几下,生恐膝部把他的笔直的裤管撑得变成了口袋。人生至此,还有什么趣味可说!看见过爱因斯坦的小照么?他总是披着那一件敞着领口胸怀的松松大大的破夹克,上面少不了烟灰烧出的小洞,更不会没有一片片的汗斑油渍,但是他在这件破旧衣裳遮盖之下优哉游哉的神游于太虚之表。《世说新语》记载着: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进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得故?桓公大笑着之。桓冲真是好说话,他应该说,有旧衣可着,何用新为?也许他是为了保持阃内安宁,所以才一笑置之。杀头而便冠的事情,我还没有见过;但是削足而适履的行为,则颇多类似的例证。一般人穿的鞋,其制作设计很少有顾到一只脚是有五个趾头的,穿这样的鞋虽然无需足,但是我敢说五个脚趾绝对缺乏生存空间。有人硬是觉得,新鞋不好穿,敝屣不可弃。

②“新屋落成金圣叹列为不亦快哉之一,快哉尽管快哉,随后那树小墙新的一段暴发气象却是令人难堪。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但是需要等待多久!一栋建筑要等到相当破旧,才能有树林阴翳,鸟声上下之趣,才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乐。西洋的庭园,不时的要剪草,要修树,要打扮得新鲜耀眼,我们的园艺的标准显然的有些不同,即使是帝王之家的园囿也要在亭阁楼台画栋雕梁之外安排一个濠濮间”“谐趣园,表示一点点陈旧古老的萧瑟之气。至于讲学的上庠,要是墙上没有多年蔓生的常春藤,基脚上没有远年积留的苔藓,那还能算是第一流么?

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例如阳历尽管是我们正式采用的历法,在民间则阴历仍不能废,每年要过两个新年,而且只有在旧年才肯新桃换旧符。明知地处亚热带,仍然未能免俗要烟熏火燎的制造常常带有尸味的腊肉。端午的龙舟粽子是不可少的,有几个人想到那露才扬已,怨怼沉江的屈大夫?还不是旧俗相因虚应故事?中秋赏月,重九登高,永远一年一度的引起人们的不可磨灭的兴味。甚至腊八的那一锅粥,都有人难以忘怀。至于供个人赏玩的东西,当然是越旧越有意义。一把宜兴砂壶,上面有陈曼生制铭镌句,纵然破旧,气味自然高雅。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更是足以使人超然远举,与古人游。我有古钱一枚,临安府行用,准参百文省,把玩之余不能不联想到南渡诸公之观赏西湖歌舞。我有胡桃一对,祖父常常放在手里揉动,噶咯噶咯的作响,后来又在我父亲手里揉动,也噶咯噶咯的响了几十年,圆滑红润,有如玉髓,真是先人手泽,现在轮到我手里噶咯噶咯的响了,好几次险些儿被我的儿孙辈敲碎取出桃仁来吃!每一个破落户都可以拿了几件旧东西来,这是不足为奇的事。国家亦然。多少衰败的古国都有不少的古物,可以令人惊羡,欣赏,感慨,唏嘘!

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该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对于旧日的典章文物我们尽管喜欢赞叹,可是我们不能永远盘桓在美好的记忆境界里,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现实的地面上来。在博物馆里我们面对商周的吉金,宋元明的书画瓷器,可是溜酸双腿走出门外便立刻要面对挤死人的公共汽车,丑恶的市招和各种饮料一律通用的玻璃杯!

旧的东西大抵可爱,惟旧病不可复发。诸如夜郎自大的脾气,奴隶制度的残余,懒惰自私的恶习,蝇营狗苟的丑态,畸形病态的审美观念,以及罄竹难书的诸般病症,皆以早去为宜。旧病才去,可能新病又来,然而总比旧疴新恙一时并发要好一些。最可怕的是,倡言守旧,其实只是迷恋骸骨;唯新是骛,其实只是摭拾皮毛,那便是新旧之间两俱失之了。

(选自《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有删改)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对新衣服、新建筑等寻常事物的叙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读者正是这些寻常事物引发了的思考,成全了的文学创作。

B. 作者善于借事例说理,如借古代学堂的墙上多年蔓生的常春藤”“苔藓,喻指一流学校的文化底蕴,语气中含有一种对旧事物的认同。

C. 人们不肯改变节日的旧俗,是因为这些事关联着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D. 文章以人们喜欢新事物始,以人生要日新又新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繁而不乱;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5. 作者是如何围绕字展开富有层次感的叙述的?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6. 本文语言充满古朴典雅的气息,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又是一年春天

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

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说罢,妗子又抡起钁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关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

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眉毛、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

【注】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 妗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 小说使用”“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8. 小说以又是一年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馀祭,次曰夷吾,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馀祭。馀祭死,传夷吾。夷吾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吾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成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B. 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C. 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D. 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子,先秦称诸侯之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后来泛指社会上的年轻男子。

B. 顿首,指磕头,是古代的一种礼仪,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和再拜不同。

C. 丙子,为六十干支中的第十三,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也可用来纪日。

D. 上卿,是古代官名,战国时是一种爵位的称谓,蔺相如、廉颇都曾得到该爵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诸身怀才能,得到伍员举荐。伍员从楚国逃到吴国后,知道专诸的才能,在劝说吴王伐楚无果后,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B. 专诸受到礼遇,接受刺杀建议。公子光得到专诸后,以厚礼相待。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专诸接受伍子胥提出刺杀王僚的建议。

C. 专诸行为勇猛,刺杀王僚成功。王僚带着重兵出席公子光准备的酒宴,公子光让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中,最终杀王成功。

D. 专诸终被杀害,儿子得到奖赏。专诸在杀死王僚后,也被人所杀。当上吴王后的公子光履行了之前的承诺,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

2)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人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15.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赤壁赋》中,从侧面衬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古老风俗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2020年春节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是网友创作的对联,已经打乱了顺序,请根据要求组成三副对联。要求:只写序号,注意区分上下联。

灭疫除灾,封路封楼是有情      关门谢客,不来不往非无礼

速清流毒,一意攻坚过险关      神州吹号,匡时天使保长安

武汉封城,济世杏林担大任      誓去病魔,全民助力解危境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加点词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奔波三百公里来看我,大驾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您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儿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四、写作(60分)

19.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项,成全了的文学创作无中生有。开篇对新衣服、新建筑等寻常事物的叙述,只是展开话题,说明旧东西的好处、以及旧事物可爱的原因等,与"“的文学创作并无关联。

B项,喻指一流学校的文化底蕴说法错误。本句不属于借喻手法。

D项,首尾呼应”“富有诗情画意理解错误。首尾呼应不明显:本文以人念旧开头,又以理性对待新旧结尾。另外,诗情画意文中表现少。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脉络层次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字展开富有层次感的叙述的。作答本题,要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共5段,分为三个部分,第1~2段写旧东西的好处是什么;第3段写旧事物为什么好;第4~5段写怎样对待旧事物。

结合衣着之类还是旧的舒适”“一栋建筑要等到相当破旧,才能有树林阴翳,鸟声上下之趣,才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乐分析可知,旧的衣着比较舒适;旧的建筑和园艺更有情趣和底蕴。作者首先从生活、文化多个角度指出旧东西的好处。

结合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分析可知,作者紧接着分析了旧事物可爱的原因: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

结合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该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旧的东西大抵可爱,惟旧病不可复发。诸如夜郎自大的脾气,奴隶制度的残余,懒惰自私的恶习,蝇营狗苟的丑态,畸形病态的审美观念,以及罄竹难书的诸般病症,皆以早去为宜分析可知,最后作者辩证地提出要理性对待新旧,去糟取精:要发现和学习新的东西,而且旧的陋习、旧的制度、旧的思想要早去为宜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作品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赏析本文古朴典雅的语言特色,所谓古朴典雅,即文章文风古朴,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作答时可从典故、句式、书面语、文言词等角度来总结。

从典故的使用角度来看,文中多处引用史料和古诗词,如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等,语言典雅古朴,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句式的使用来看,多用对仗工整的整句:如中秋赏月,重九登高……树林阴翳,鸟声上下等,使语言整齐雅致。

从用词的选择来看,文中多处用到文言词、书面语表情达意。如”“旧新恙,词语凝练,形成古朴的文风,语言典雅。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错误,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只是绿色的,并没有花色繁多之意,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分析标题的作用时,应从标题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标题本身春天:从内容上,本文写了三件在春天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每逢春天前后,舅家以及所在的虎脑村就有所变化,这个春天不仅指季节,更指生活的希望一语双关;结构上,春天为时间线索,贯穿全文;主题上: 又是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可与憧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叙述的划分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按顺序分:顺叙,插叙,倒叙;按人称:1人称,2人称,3人称;按方式:间接叙述,直接叙述,对话,还有客观叙述,主观叙述。按人称,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以为视角,两次给妗子帮忙,见证舅家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过程,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按顺序分:文章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年我高三”“上小学时”“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此处运用插叙手法,叙述了小时候与核桃树的故事,推动行文进程,同时为后文妗子舍不得挖掉这棵核桃树而落泪的情节作铺垫。按方式:运用人物对话,通过我与母亲、妗子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叙述形式。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从结构和句意看,参考前面的文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濡得知,吴将盖馀中的盖馀、属庸是吴国的两位伐楚的将领,故断句中的吴将是一个修饰成分,表领属,修饰盖馀、属庸,故吴将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依据句意,当立的主语承前省,指公子光,故当立是一个完整句意,不应断开;依据原文,季子虽来句意是季子礼即使回来,季子作主语,作谓语,故季子虽来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B项。

断句后大意为: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馀、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礼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后来泛指社会上的年轻男子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后来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专诸接受伍子胥提出刺杀王僚的建议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说以伐楚之利理解可知,伍子胥只是建议伐楚;依据原文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分析可知,是公子光提出刺杀王僚的建议的,故刺杀吴王僚的建议并非伍子胥提出。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得分点:使,假如,假若;,按照;,如果;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引申译为嫡传后代则光真适嗣是一个判断句式,公子光才是真正的嫡传后代。

第(2)题得分点:,已经,以后;,假装;,放置;,进献。

【点睛】参考译文: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出逃至吴国,深知专诸的才干。伍子胥谒见吴王僚,用讨伐楚国的好处说服他。吴国公子光说:那个伍子胥,父亲、哥哥都是被楚王杀死的,而他却游说吴国讨伐楚国,这是为报私仇,并不是为了吴国的利益考虑。吴王这才打消了攻打楚国的想法。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杀吴王僚,便说:“公子光将对国内的事有所图谋,不能用对外攻伐的事来游说他。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大弟馀祭,二弟夷吾,三弟季子礼。诸樊知道三弟季子礼贤明。所以没有立太子,把王位依次传给三个弟弟,想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札。诸樊死后,王位传馀祭。馀祭死了,把王位传给夷吾。夷吾死了,应当把王位传给季子礼;季子札不肯接受王位,隐匿不知去向,吴国人便立夷吾之子僚为吴王。公子光说:“假若依照兄弟相传的次序,那么季子应当立为王;如果一定依照立儿子的次序,那么我公子光才是真正的嫡传后代,应当继承王位。所以便偷偷地养谋臣勇士想要等候机会夺取王位。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馀、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馀、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礼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理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后,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死掉。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项,悲伤的惜别之情分析错误,整首诗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从岂能愁见”“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以看出并没有悲伤之情。

故选B

15x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作答本题,需逐句理解诗歌含意,围绕英雄一丈夫分析概括李副使的形象特点。诗歌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三、四两句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他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最后两句慷慨作结,直陈李副使只在马上求取功名,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法

1.审读标题,挖掘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3.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4.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诗歌赏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两句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产生了亲切洒脱的效果;悠扬流美的声调,也传达出奔放明快的诗意;自由活泼的韵律和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16题详解】亦余心之所善兮    (2).虽九死其犹未悔    (3).舞幽壑之潜蛟    (4).泣孤舟之嫠妇    (5).箫鼓追随春社近    (6).衣冠简朴古风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如下:”“”“”“”“”“简朴

17题详解】②①

⑥③

⑤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灭疫除灾关门谢客封路封楼不来不往是有情非无礼,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

速清流毒誓去病魔一意攻坚全民助力过险关解危境,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

武汉封城神州吹号济世杏林匡时天使担大任保长安,仄起平收,是上联,是下联。

【点睛】做对联题必须要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的对子,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并且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文学常识。对对联时,需要切合题目要求,针对具体场景,积累足够的同义词反义词使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相关或相对的事物。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句中指读对方的作品,使用得体。

B项,寒舍,是指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中用于称呼自己的家,使用得体。

C项,惠临,光临,对所迎接之人到来的敬称。句中用于对方到自己家,使用得体。

D项,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询问他人病情的敬语。句中用于称自己母亲得病,不得体。

故选D

19题详解】例文:

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我们生活在千万个个体聚集的密集丛林,倾听他人的建议便好像为我这株小草拨开一片迷雾,让我感受遥远的阳光,但这丛林的声音太密集,我必然要仔细分辨哪个声音在真正地帮助我。我认为,对于多方不同的声音,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别人的声音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别人意见的声音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样只会将自己退缩成提线木偶。只有筛选出那些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声音,舍弃又有些是否不分、横加干涉的声音,才能化别人之力为己用,创造更完美的生活。

人生伊始,父母的耳提面命,恩师的遵遵教会,朋友的低声劝慰,仇人的恶语相向,旁观者的无知之论,有如此多的声音,酸甜苦辣,可谓应有尽有,若不加以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一生岂不成了他人信笔涂鸦之书?因此,要像孙悟空那样炼就火眼金睛,从一堆妖魔鬼怪中找寻那真正的盟友。古时,诗人贾岛酷爱推敲诗句,对各种声音来者不拒却也细细辨别,方铸诗名。所以,对那些有善意也有恶意的声音,不要畏拒,打开心门去接受它们,用心眼去区分它们,让他们化作养分供自己成长。

所谓偏听则信,兼听则明,指得是孤介自守有害于己,而兼听他人之言有益于己。言论是最自由的小鸟。口一张,成飞向四方。而那些抓捕小鸟的人却需要区别那些小鸟,抓住害鸟、坏鸟,留下益鸟。对于别人的声音也应当如此。领导者的智囊团是社会运行的螺丝刀,矫正每一处偏差;产品的用户反馈是企业家的指南针,完善每一次决策;狂傲的青年人的父母是海岛上的灯塔,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这些有益的声音我们需要兼听。那些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的言论,这些大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这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留下有益于己的,舍弃不益于己的。孔子有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那些声音真正直击自己的痛点,就去加强、改正,使自己的盔甲更加坚固,若没有,也于己无害。

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面对形形色色充满无边诱惑的世界,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以对各种声音

世界美好,心眼断之,肉眼视之,手足践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要点】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要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本题主要抓住关键词句兼听则明”“‘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这是两种相对的观点,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

【审题】材料列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侧重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兼听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第二种观点侧重于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外物左右。考生既可认同兼听说,也可反对兼听,但这两者均只涉及一面,思辨的角度太窄,最佳立意应是综合两者的看法,辩证思考,立意深远,格局阔大,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此题紧扣时代主题,又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对自我与他人两者关系进行理解与思考,让考生在切身的思考中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与责任、使命与担当,思考和联想的空间都很大。考生可在具体的写作中,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个人如何去创造生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如何面对他人或历史的声音等,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积淀。

【立意】1.倾听时代呼声,积极投身改革实践。

冷静倾听不同意见,审视前行方向。

坚持梦想,砥砺前行。

心有笃守,与时俱进,争做有为青年。

学会倾听与坚守自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有选择地倾听

【素材】1.唐太宗能有明君之称,得益于他兼听则明,正视问题。想唐太宗为天之骄子,普天之下皆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境况,溢美之言早已听惯。普通人若有此待遇,哪里还容得别人说出自己的不是?可唐太宗却不一样,不同于其他皇帝恶忠言的态度,他有着闻过则喜的雅量。并把魏征作为一面镜子来比照自己的行为。从魏征口中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政策的失误,并且正是这些问题,积极改正缺点,调整政策。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按照《老子》中所言,闭目塞听,也是一种修习方式。通过闭目塞听,我们可以避免外界纷繁物欲世界的干扰。闭目塞听的一个好处是,其可以帮助你收敛精神,专注内心的一个目标,定力行进。许多时候,我们被生活绊倒,并不是因为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知道得太多,瞻前顾后、顾虑得太多。徘徊中,不仅贻误了战机,更耗散了精神。人的精力有限,而外界的信息无限。以有限随无限,殆也。

兼听才能避免局限于小圈子狭隘的视野。天井四方方,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生长在池塘洼地的泥鳅,一定想象不到大海的壮阔。生态如此,一个人接触的信息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知识生态圈?倘若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某种程度上就像池塘里的泥鳅,会变得狭隘和短视。要想突破这种狭隘,泥鳅必须去拥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