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佛山市禅城区第九小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36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佛山市禅城区第九小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360截图20240412081334152.jpg360截图20240412080933557.jpg

2021届佛山市禅城区第九小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而只是写作定位不同。

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是一种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传统文学则带有专业化的倾向。文学和哲学、科学及其他学术、艺术门类相似,既有专业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专业性与普及性彼此渗透和转化。专业性内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内容也须以一定的专业性为基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但传统文学把专业评价放在首位,可以越过读者强化其专业性,网络文学则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容忍为后者牺牲前者。

仅就小说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方式而言,今日纯文学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长足发展,其中讲究甚多,能够做出专业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鉴赏。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却未必看出其中好处,或许还觉得绕来绕去过于啰嗦。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大众读者更喜欢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叙述,希望更快地进入情节和悬念。于是,网络方式适逢其时。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跳过期刊的训练,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写作范式。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在怎样写上,两种文学泾渭分明。

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艺术贵在创造,须不断变化审美方式和感受内容,更新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是文学专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传统文学承担的重要职责。传统文学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不断引导和提高读者的欣赏趣味,培育新的读者群,也会带动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肯定网络文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网络文学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此外,传统文学也大有必要借鉴网络经验,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受众。事实上,已经有传统作家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尝试广场写作,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网络文学为赢得读者所采纳的艺术形式,也开始为传统作家所研究。

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无可否认,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比传统文学作者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这些优势是传统文学难以获得的。

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它更需要向传统文学借鉴,寻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途径,才能走得更远,其发展前景也有赖于此。

1.网络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它是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不像传统文学带有专业性。

B.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

C.因为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创作,所以很难打造精品,当然也未必依靠相当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境。

D.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通过比较的方式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成为作家路途的缩短及其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

B.第段重点分析了在怎样写的问题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倾向,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

C.第段,作者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两种文学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D.第⑤⑥段分别写出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强调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网络文学才能享受豁免权,走得更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日青年写手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这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

B.作为新的写作范式,由于网络文本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因此这种创作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

C.网络文学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和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的青睐。

D.如果传统作家能够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那么将会赢得更多读者。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特重饮食的文明

以青铜作为主要生产工具之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虽苏美等其他古文明也有青铜文化,某些现象甚或早于我国,但我国青铜文化自有特色,饮食即为其中之一。

古人虽然有皇帝鼎湖龙驭的故事,似乎皇帝已知铸鼎,但《墨子耕耘》有云昔者夏启……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铸铜的盛行是从夏朝开始的;夏禹铸九鼎之传说尤为世人所重。但此即应注意:墨子说铸铜时用的语词是采。中国古代称金就是指铜,而非金银之金。这便与其它文明迥然不同。古埃及、古希腊、苏美文化均有大量金银器,唯中国用金极少也较晚,金的雕饰制作要到春秋战国才较发达,在殷周称为吉金的,都是铜。

采金铸器的过程,先是用被称为纯铜的红铜。再而加入锡,形成锡金合金,是为青铜。青铜器可概分为礼器(如鼎彝)、乐器(如钟铙)、兵器(如戈矛)、车器(如銮轴)、农工器(如刀铲)、杂器等之类。但有趣的是,所谓礼器,大抵是食器。而这也与其它文明不同。

禹铸九鼎的就是主要的食器。直到现在,闽南语称锅子仍叫鼎。而鼎却又是政权的象征,争政权就叫做问鼎。入朝做官跟宁愿退隐江湖的人相比,则称为钟鼎山林、人各有志。有钱的大户可以用旁的形容词去描述,鼎食人家却只能指有政治势力的世家。鼎这种食器为何竟有如此重大的政治及权力意涵呢?礼器为何又多是食器呢?须知兵器车器农器工器都不可能用为礼器,只有食器可以。何以食器有此地位?

答案不难索解。《礼记.礼运》早已讲过:礼之初,始诸饮食,又说: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婚、丧、祭、射、御、朝聘。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由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丧;有个人而后亦有群体,群体间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 协于分艺,才能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这是后世儒者对礼的发展及其内涵之解释。但亦唯有如此解释,才能说明礼器与食器混同的现象,也才能表征出中国政治学为何会以 为内涵的特点。

礼器中鼎、彝、爵、尊、盘、觚均为主要饮食器。礼这个字,原本也就是酒醴之 。以豊敬神或敬人即是礼。此可称为 礼食一如。而一个民族也需是如此重视饮食,才会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礼的问题,此可称为特重饮食

正因特重饮食,故铜器之中食器之繁,可令人叹为观止。以酒器来说,酿酒的罍、贮酒的壶、贮酒而备斟的尊、装满以备移送的卣、温酒的斝、斟酒的升、饮酒的觯、可温酒而饮的爵、可烫酒的觚,以至盂、卮、杯、觞等,简直不胜枚举。其中爵又用为爵位之爵、尊用为尊长之尊、孔子以觚不觚,觚哉喻说政治抱负、庄子以卮言日出形容自己说话的方式,则明显是饮食事物在思维活动中的延伸。

(摘编子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7.下列关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皇帝鼎湖龙驭的故事、《墨子·耕耘》的记载和夏禹铸九鼎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中国铸铜的历史由来已久。

B.鼎是青铜器的一种,但它区别于乐器、兵器、车器等其他青铜器,如钟铙、戈矛、銮轴、刀铲、觚都不可用为礼器,但鼎可以。

C.鼎是一种具有重大的政治及权利意涵的食器,钟鼎山林,人各有志说明鼎的象征义往往跟隐退江湖形成对比,象征富贵人家生活的奢侈豪华。

D.鼎既是主要的食器,有时政权的象征,这种食器与礼器混同的现象,象征出中国政治学以为内涵的特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铜文化不独见于中国,但中国的青铜文化独具特色,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礼的问题,这还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之一。

B.铸铜的盛行,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中国用金较少也较晚,金的雕饰制作要到春秋战国才较发达。

C.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有诸多不同,如中国古代以金代铜的指称,又如中国古代礼器大抵就是食器这种有趣的现象。

D.古代采金铸铜需经历从红铜到青铜的过程,礼器、乐器、兵器、车器、农工器、杂器等都可用铜锡合金铸造。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发端于饮食,有饮食才有生命,如果不能顺应天命,身体力行,顺时而动,彬彬有礼的社会就难以形成。

B.礼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人不赞同通过竞争抢夺资源,对于财货和人力的分配应当谦逊推让的分配观念,一方面起源于古时最基本的觅食求生问题。

C.“字原本就是古代祭祀用的行礼之器,用礼来敬神或敬人即使礼。从礼的角度看待饮食,一个民族才会重视饮食。

D.古代酒器种类繁多,有罍、壶、尊、卣、斝、升、觯、爵、觚、盂、卮、杯、觞等,这与古人特重饮食的观念密不可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旦抵罪                        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B.佯狂不知所之者                   佯:假装。

C.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D.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委屈。

11. 下列各项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不知日之入

12.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爵显位辱人贱行与五人的英勇牺牲对比,歌颂五人的高尚人格。

B. “拜且泣”“扼腕墓道写出了四方之士在蓼洲周公墓前的悲慨、景仰之情。

C. 最后点明五人之死的意义,指出平民百姓也能对国家的兴亡产生重大作用。

D. 议论、记叙与抒情有机结合,事约理明,情感充沛,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颇。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1)张舜民,北宋人,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2)长安:此指汴京,为北宋都城。

13.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分斟酒敛芳颜中,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怀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

B.“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因为词人此时南迁郴州,不像元二出使安西,受朝廷重用,这两句含自我解嘲之意。

C.“醉袖二字,用得极妙,与前面的十分斟酒暗相呼应。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既写出悠然的景色,又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D.结尾两句写即将上路,回首眺望夕阳中的长安,作者借此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蕴深厚。

14.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15.费衮评价此词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后人评价全词跌宕起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请概括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阅读下面文字,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形象生动,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

杨绛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四年,重温她的文字,仍觉韵致淡雅,饶有滋味。为纪念先生,光明中学校园书吧征订了一批杨绛先生作品,现向同学们征集杨绛作品推荐语,用来制作宣传海报,立于书吧门前。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傳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

学校计划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在2020年最后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上发言,主题是关于教育惩戒,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试题分析:A.原文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选项曲解文意。C.原文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选项强加因果。D.原文是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选项变成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选项变未然已然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x题详解】

试题分析:D.选项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错,原文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选项肯否不当。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A.原文“……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选项无中生有。B.原文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选项强加因果。D.原文事实上,已经有……”。选项变已然未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项,觚都不可用为礼器错误,由原文礼器中鼎、彝、爵、尊、盘、觚均为主要饮食器可知,是礼器。

C项,象征富贵人家生活的奢侈豪华错误,由原文而鼎却又是政权的象征,争政权就叫做问鼎。入朝做官跟宁愿退隐江湖的人相比,则称为钟鼎山林、人各有志。有钱的大户可以用旁的形容词去描述,鼎食人家却只能指有政治势力的世家可知,原文是指有政治势力的世家,而不是富贵人家

D项,这种食器与礼器混同的现象,象征出中国政治学以为内涵的特点曲解文意,由原文这是后世儒者对礼的发展及其内涵之解释。但亦唯有如此解释,才能说明礼器与食器混同的现象,也才能表征出中国政治学为何会以为内涵的特点可知,是后世儒者对礼的发展及其内涵之解释象征出中国政治学以为内涵的特点,而不是这种食器与礼器混同的现象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项,铸铜的盛行,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中国用金较少也较晚表述错误,结合文本中国古代称金就是指铜,而非金银之金。这便与其它文明迥然不同。古埃及、古希腊、苏美文化均有大量金银器,唯中国用金极少也较晚,金的雕饰制作要到春秋战国才较发达,在殷周称为吉金的,都是铜可知,原文说的是金银器中国用的极少也较晚,并不是指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项,从礼的角度看待饮食,一个民族才会重视饮食表述错误,由原文一个民族必须如此重视饮食,才会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礼的问题可知,逻辑错误,原文是说一个民族必须如此重视饮食,才会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礼的问题。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D项,安能屈豪杰之流的意思是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使……拜倒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的意思是这实在是一百代才能遇到的啊,其中是结构助词,的。

A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意思是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其中加点的是结构助词,的。

B项,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其中是代词,指代冰。

C项,夫晋,何厌之有的意思是这也是你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其中是宾语前置标志,没有释义。

D项,不知日之入意思是连太阳落山都不知道,其中放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释义。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写出了四方之士在蓼洲周公墓前的悲慨错误,五人英勇牺牲得到的是四方豪杰之士的尊崇和景仰。

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与虚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参考译文: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天淡云闲四字……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错误,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虽然写出悠然的景色,但并未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理解和鉴赏能力。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鉴赏,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在诗中起到的作用。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及作用。

题目要求分析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的画面以及起到的作用。本词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的意思是秋风里万木凋零,君山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这两句词描写洞庭湖的景象:秋水与长天一色,茫茫无际;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一般来说,分析诗词开篇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景物描写本身的作用以及诗歌的篇章结构角度分析,如渲染氛围、奠定基调、为后文做铺垫等。这两句词位于整首词开篇前两句,对洞庭湖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萧疏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悲凉心境,奠定了全词悲痛的感情基调。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题目要求概括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纵观全词,这首词写出了诗人谪贬失意的心情,是题咏岳阳楼的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上片起首二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月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时的悲凉心境。第三句词笔转向楼内,此时词人正楼内饮宴,因为他的身份是谪降官,又将离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气氛显得沉闷。四、五两句,凄怆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绪,纷至沓来。《阳关曲》本是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所写情景,与此刻岳阳楼上的饯别有某些相似之处。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他因写了一些所谓反战的谤诗,被从与西夏作战的前线撤了下来;此时他不但不能西出阳关,反而南迁郴州。这两句融自我解嘲与讥讽当局于一炉,正话反说,语直意婉,抒发的就是胸中久抑的悲慨。过片承而来,将视界再度收回楼前,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浓烈的抒情中插入这笔写景,使感情更为顿宕,深得回旋纡回之妙。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又揭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这里的结句用的是宋人独创的脱胎换骨法。费衮说此诗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所谓换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释惠洪《天厨禁脔》)。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

16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作、嗟、岂、嘲哳。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推荐语的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杨绛,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5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身边事,表现的却是大智慧、大胸襟、大境界、大时代。胸有丘壑,笔有藏锋,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这与当下流行的女性私人化写作大相径庭。为杨绛作品写推荐语。先了解作者,再了解其作品,推荐语要起到号召的作用。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字数限制。

【点睛】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18题详解】下联:秋山人似(像、若)画中游(行)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能力。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要做好这类题,考生应该充分积累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本题给定的上联为春水船如天上坐,据此推断对应的下联第一个词是名词,第一个语素表明季节,根据所给语言材料秋日,山色斑斓得出词语秋山,独字名词对应独词,连接词上联为,下联可以对,但尽量不重复词语,可以灵活变通为近义词”“”“等。天上对应画中水中;动词对应”“,注意此处必须是仄声,即用三声或者四声调,以符合最后一个字仄起平收的对联规则。

【点睛】备考指津1、拟写对联是一种新题型,它能反映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应引起高度重视,平时多看多练。2、拟写对联考查是句子仿写,并不神秘。可根据句子仿写的有关解答技巧和对联的一些特殊要求作答。3、拟写对联注意审题,不能忽视题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是写春联就要突出新春的喜庆气氛,是写行业联就要联系行业特点等等。4、对联和诗文有特殊的关系,当特别注意有对偶、对仗的诗文的背诵和填空。

19题详解】【例文】

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2020年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的发言主题是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

2019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也本应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中,惩戒权从来不是问题。《尚书》就记载了朴作教刑的教育理念,就是鞭打的意思。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记载,老师有一条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虽不常用,但教育是有惩戒的,老师是有惩戒权的。教师管教学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严师出高徒这句名言国人都不陌生,一直以来,国人也大体认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然而时移世易,教育惩戒一度缺失。就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只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近年来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之间屡屡爆发矛盾,各种校闹事件常见诸报端。前不久,因为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山东五莲县杨守梅老师的遭遇就令人触目惊心,虽然教体局后来撤销了对杨老师追加处理的决定,但对所有老师来讲,这也仅仅是一个差可告慰的消息。

从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看,赋予教育者适当的惩戒权,实有必要。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适当惩戒是教育者的义务。儿童心理学开创者皮亚杰认为,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赏识教育,也离不开适当的批评和惩戒。教育要靠两条腿走路,既教给孩子们知识,也教给他们规则。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做错了事,说服、劝导无效,就要加以惩戒,这是所有社会的基本规则。学校教育没了惩戒,孩子就会对人、对事缺乏敬畏感,这是不健全的教育。没有惩戒权的教育是瘸腿的教育,只会培养出畸形的孩子。

从学生个体成长看,教育惩戒不仅是教育者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惩戒权也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小学教室后面的墙上,通常也会悬着一把戒尺来适当惩罚表现不好的学生。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英国伊顿公学甚至拥有关学生禁闭的权利。从国外在教育上赋予教师惩戒权的成功实践来看,赋予教师适当的惩戒权是很有必要的。

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地方政府和学校对惩戒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前不久,江苏常州一所小学决定,把戒尺还给老师,出台制度惩戒熊孩子

从意见到立法,从立法到实施,路还很漫长,但意见的出台毕竟是社会的进步,我们期待教育的良性回归。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适合先分后总的原则。需要将每一则材料的内容高度概括后,提取核心语句和关键词,然后再综合起来,概括为比较切合实际的观点。

第一则材料两段话,一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了对教育惩戒权的明确;一是以下定义的方式阐释了教育惩戒。有几处需要考生注意:1、法律法规可以看作本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作文在立意时应该肯定教育惩戒,不能否定,更不能批判。2、定义中的关键词应该划下来,如规范”“前提”“目的”“特征等。3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这其实已经为考生指明了写作方向,也就是惩戒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立意的三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构思并列式作文的三个分论点的基础。

第二则材料注意有一条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不常用,这其实是指出了惩戒的问题,适度惩戒,用而不滥。另外考虑鲁迅是成功人士,那么这则材料也在告诉我们在个人成才路上,惩戒的必不可少。

第三则引用荀子的一段话,此则材料的核心应该是尊师、法度、国兴三者的关系,反之亦然。无非是在说明惩戒教育多社会规则和国家兴亡的重要性。综合三则材料,第一则其实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第二、三则不过是对第一则精神的具体体现。

因此,本题的审题难度并不大,相信绝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在写作中围绕教育惩戒展开。但是如果想获得高分,则需要在事例丰富、观点新颖、思维辩证上下点功夫。比如:一味大赞特赞教育惩戒的价值和功能,有可能走入极端或僵化思维,成了奉行粗暴教育、打骂教育,扼杀孩子的天性,背离教育的初衷。所以注意辩证认识,辩证评价,尤其注意辩证思考惩戒的价值。

要注意文体意识,题干要求在2020年最后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上发言,写成演讲稿。

【立意】1.惩戒也是良药。

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

3.无金箍,不成佛。

4.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

5.教育惩戒是教师的权利。

6.惩戒要有度。

【素材】1.教育,已在今天的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教育惩戒,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教育惩戒,可以让教育更进一步地发挥好处,振兴国家。

《礼记》有云:四维不张,则国亡矣。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它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观、廉耻观以及道德品行。教师在教育惩戒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上正轨,磨炼其品质,进而大张其四维。

教育惩戒,可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对学生过度宽容,则会造成无尽的伤害。多少学生由放松变为放纵,多少学生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意,多少学生凭借教师的宽容肆意顶撞教师?“民之于国,则如木之于林。若无良木,则无茂林,民族的树林需要良木,可人非圣贤,便需要依靠教育惩戒,来敦促学生、警醒学生,使他们朝着品学兼优、明辨廉耻的方向发展前行。

鲁迅曾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成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也便是教育惩戒中最重要的一点,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方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少教师也许是恨铁不成钢,过度打骂学生。虽然这亦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前途未来的关心与担忧,但却更多地给学生带来了阴影。教育惩戒,便应像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偶然有而不常有,同时给学生留下严肃形象,使惩戒规则成为帮助学生严而律已的工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生来便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如果任其自由发挥,则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此时,教育的戒尺,则可发挥其不可比拟的作用。

教育惩戒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当今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教兴国。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一个国家在教育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惩戒制度。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并没完全发展成熟,很容易冲动,做出一些后悔一生的事情。而教育惩戒则在此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学生因一些观念上的误解而与同学产生矛盾,教师可以进行教育惩戒,并与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优秀地走下去。

立国之本乃教育,希望学生和家长体谅教师的不易之处,支持教师的工作,也期盼教师能够运用好手中的戒尺,以教育的戒尺培育好时代的新人!

教育惩戒权确立有利于形或良好的尊师重教,贵师重傅的氛围。老师是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祖国花朵贵师重傅学到自立自强,祖国花朵是国家的希望,作为祖国花朵的少年自立自强,则祖国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

【结构】本文是一篇发言稿,题目是《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作者围绕惩戒权这个关键词写起,正文部分进行总结: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也本应如此。文章主体部分娓娓而谈,向我们论述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文章结尾处进行总结:我们期待教育的良性回归,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配合老师的工作。文章文笔细腻,语言流畅厚重,文意连贯紧凑。语言犀利中有一股哲理意味,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范文。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此题可明确自己的立意后按上述的方式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