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九月半》入选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27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九月半》入选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全)


360截图20240412093827271.jpg360截图20240412093923683.jpg360截图20240412093949834.jpg360截图20240412093141615.jpg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苏北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九月半

练建安

大雨,倾盆大雨,闽粤赣边客家话所言竹篙雨,密密匝匝直插山坡。丰乐亭瓦片嘭嘭作响,一会儿工夫,茶亭的屋檐就挂起了一道断断续续的珠帘。

丰乐亭外,有一把棠棣树枝探入了窗内,一嘟噜一嘟噜的金黄棠棣,滚动水珠。一位壮年汉子,敞开黑毛浓密的胸膛,手持酒葫芦,蹲踞在一条板凳上,剥吃花生。他身后的墙壁上,靠着一大梆刀枪剑戟家伙什。看来,他是做把戏行走江湖的。

竹篙雨稀落了下来,东两点,西三点的,淅淅沥沥。远处的山峰,有云雾往来。

丰乐亭外石彻路上,一行人匆匆忙忙地闯了进来,他们是打狮班的,为千家村的张禄贵老太爷八秩诞辰祝寿,赢得了满堂彩。进得茶亭,他们一个个拳花撸天,大声嚷嚷,重复着舞狮夺魁的豪勇。

“花生,糠酥花生哦。”花白胡子拖腔拖调地叫卖。这群汉子咽着口水,捂紧口袋,竟然没有一个人过来“交关”。

“花生,糠酥花生哦。又香又脆的张记糠酥花生哦。”花白胡子又吆喝了一声。

有一个汉子说话了:“老人家,您老就别吆喝了,俺们不是猴吃牯。”

花白胡子自讨没趣,悻悻然,道:“没有钱,就莫充好汉。”

汉子说:“好,好,俺们没有钱,不是好汉,可也不是猴吃牯哟。”说着,有意无意地摆弄着钱袋子,哗哗响。大家都呵呵笑了。

花白胡子的脸,当场就黑了下来,把头扭到了一边。那个做把戏的,也有些不高兴了,什么猴吃牯猴吃牯的,难听。客家人把那些个贪吃而又不顾体面的人,叫做猴吃牯。

做把戏的站了起来,他好像有些醉意了,大声说:“什么猴吃猴吃的,不买,就行开去,莫耽误人家做生意。”

“噫?俺们又没有撩拨你,你出什么头?”汉子也不高兴了。

“俺也没有撩拨你们哪,你们人多,俺也打不过,乡里乡亲,没得打。就讲啊,俺老马刀可以把话撂在这里,单挑,你们的狮头增发,也搬不动俺这小半条腿。”做把戏的原来是闻名江广福三省的老马刀。他放出了狠话。

汉子说:“俺就是增发。”

老马刀说:“试试看?”

增发说:“俺不是牛,干嘛要相斗?”

老马刀又问:“搬得动么?”

增发说:“搬不动。”

老马刀说:“没有试,怎么晓得?”

增发说:“还要试吗?你脚下的麻石都开裂了。”

老马刀说:“原本就是开裂的。”

增发说:“客气了,昨晡俺也试过。”

老马刀说:“得罪了!”

增发说:“还说不准谁得罪了谁。十年后,俺来找你。”

老马刀说:“九月半,俺不走,三河坝等你来。”

雨停歇了。增发一招手,兄弟们鱼贯而出,很快消失在山坳边。...

花白胡子下山,就把丰乐亭的故事讲开了,免不得添油加醋。他说,增发上前抱住了老马刀的大腿,老马刀一发力,增发就飞了出去,还摔断了两颗门牙。巧的是,那日山路湿滑,增发摔了一跤,刚好跌坏了两颗门牙。增发那是百口莫辩啊。

这十年,增发时常忍受着人前人后的指指点点,辛苦做工,厚脸过活。有人说,他拜了癞痢僧人为师,苦练一种常人忍受不了的功夫。可是,谁也没有见他露过一手半手的。增发变了,正月大头的狮子庙会也不凑热闹了。他沉默寡言,看上去有些呆。

这一天,是第十年的九月十三日,增发从上杭县城搭船下行百八十里,抵达河头城。

增发在河头城街上行走,过木纲行,门前大石狮突然倾倒,增发飞起一脚,将大石狮踢回原处,位置分毫不差。其快如闪电,门子疑在梦中。

还是有人看出了名堂,增发功夫了得!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三河坝。有人就劝老马刀外出躲一躲,老马刀断然谢绝。徒弟们群情激昂,要拼了。老马刀摆摆手,叫他们都退下,没事,自有办法。

九月半,是决斗的日子。九月半,诸事不宜。

这日早上,老马刀独自一人在汇城东南角的一个老旧庭院里,生火熬稀饭。稻米在沙锅里翻腾着,清香四溢。老马刀忍不住一阵咳嗽,浓痰中夹杂血块。前年赣州圩场比武,伤了人,自家也落下了内症。他突然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他有些艰难地站了起来。这时,他看到了一个人,他等了十年的人。

增发右手握刀,左手提大包裹。

老马刀说:“来了。”

增发说:“来了。”

老马刀说:“晓得你一定会来的。”

增发说:“俺一天也没有忘记你。”

老马刀说:“是你的,就该还给你。”

增发放下大包裹:“这是你的。”

老马刀疑惑不解:“什么?”

增发说:“利息。”

老马刀低头打开包裹,是梁野山金线莲。他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呆呆地望着增发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汇城墙角拐弯的地方。

7. 下面是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段落精短,语言精练,结构张弛有度,有伏笔,有巧合,有悬念,结尾出人意料,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很是吸引人。

B. 打狮班由于张禄贵老太爷八秩诞辰祝寿,赢得了满堂彩,他们一个个沉浸在舞狮夺魁的豪勇之中,不屑于去买糠酥花生。

C. 老马刀威震江广福三省,而增发没有那么大的名声,慑于老马刀的威名,当老马刀要和增发比武时,增发没有答应。

D.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十年前与十年后老马刀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对比,增发做狮子头和沉默寡言的对比,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感情。

E. 老马刀在江湖上对手不多,知音难觅,在赣州圩场比武受了伤,再加上等了增发十年,他突然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

8. 小说主要通过哪些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 有人说小说应以“回报”为标题,而不应以“九月半”为标题,你认为哪个题目最合适?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7. AD   

8. 情节:①花白胡子卖糠酥花生,增发等人不买,引发口角,老马刀出场,增发与他约定十年后比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花白胡子下山后传扬丰乐亭的故事,增发等人百口莫辩,受人指点,倍感屈辱,为十年后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增发把石狮子踢回原处,这件事引起老马刀弟子的警惕老马刀说自有办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用:简单的事件,如四两拨千斤,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也使情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   

9. 示例一 “回报”做标题更合适。①小说的主要事件就是回报。增发对老马刀不服气,经过苦练终于学成,要挽回声誉,结果出乎老马刀的意料,没有比武,送来药材这一回报感动了老马刀,也成全了增发的高风亮节。?增发对老马刀是回报,老马刀等了增发十年欲成全增发的名声,这也是一个回报。③以“回报”为线索线索分明,事件清楚,简明扼要。

    示例二 以“九月半”为题最适合。①二人约定的时间是十年后的九月半,九月半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九月半是二人决斗的日子,对彼此意义重大,而在那天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增发没有比武,选择了以德服人。③以“九月半”为题新颖别致。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B项结合“咽着口水,捂紧口袋”细节可知钱财来之不易,并非沉浸在豪勇之中;C项增发没有答应比武,不是因为老马刀的威名,主要在老马刀的实力很强,能把脚下的麻石踏开裂,而自己不能;E项“对手不多,知音难觅”略显夸大,等了增发十年不是“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的原因。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节及作用分析。主要找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内容,主要就是文本叙述情节的过程分析。作用分析,简单的事件,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也使情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   

9.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探究小说的标题,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情节发展等方面分析。

点睛:标题常见的作用: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听风,看云,喝茶

三石

    “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亚东是在陪我喝酒后说的这句话,当时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那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茶香缭绕。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亚东的原创,依稀记得出自洪如辉的散文《茶的画境》。我不好点破,但亚东显然没有侵犯洪如辉知识产权的意思,随即便对我说:“这是洪如辉书中所写,可如今对我而言,却成了难以实现的心愿。”

    我没有接腔,只是赶紧往亚东的杯里续上热气腾腾的水。

    当然,我还是抽空去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

     我跟亚东是大学同学,当年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而洪如辉却是我多年的文友,虽然入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多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此次局长位置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恰巧亚东空降到县里任职,如此三角关系,我自然责无旁贷。

    喝茶的地点不用挑选,是离城三五里地的采芝斋,洪如辉姐姐家的茶庄。

    我对亚东说:“山野之外,满山茶树的翠绿环抱之下,一间草棚,一张茶几,几张 酸枝木的椅子,有风,有云,还有茶,只是不知道我和如辉兄算不算得上知己?”

   亚东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话,但此刻他的心境肯定是极为轻松的,清瘦的脸上不时露出些许微笑来,四下打量着说:“到底是老同学,一句平常话,便如此记在心上,让我如何不诚惶诚恐。”

    三人围坐,洪如辉便秀起了他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 习茶,手法纯熟而老道,博得亚东啧啧称赞。

    都说品茶如品人生,这句话洪如辉自然是写过的,只不过是不是他的原创还得另当别论。三个可以说是事业多少有成的男人坐在一起。除了听风看云喝茶外,还有聊天。聊天过程中少不了感慨人生,除了人生,还有文学,甚至还有女人,就是没有提起洪如辉想担任文化局局长的事。

    如此情景,以文化人自诩的我及洪如辉,自是觉得难以启齿。

    不过,我多少清楚,有些事情也不见得要说得那么明白,以亚东在官场厮混多年的经历,不应该参不透此次茶香之外的余音。

    几壶清茶过后,已是晚饭时间。几样农家小菜,一只茶汤清炖土鸡,没有酒,亚东却吃得斯文扫地。

    分手的时候,亚东依旧不舍,还开玩笑说早晚还得来这采芝斋,听风,看云,喝茶。而此时,洪如辉如做贼般悄悄将两盒茶叶攥在了手上,在我用眼神示意下战战兢兢地放入亚东车内,局促地说:“两盒新茶,您带回去尝尝鲜。”

    看得出亚东不想收,甚至将手伸向了茶叶,但也许是顾及我的面子,他还是将手缩了回来,然后跟洪如辉握手告别。

    其实我没有跟亚东明说洪如辉的事,但在这之后不久,我便接到洪如辉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被提拔担任了文化局局长,并让我过去一趟,一并去谢谢亚东的帮忙。

   原本准备约亚东再去采芝斋喝茶的,可亚东却让我们上他办公室。我跟洪如辉便赶了过去。

    洪如辉自然对亚东的关照表示感谢,亚东微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只是一一”说到这儿,亚东停顿了下来,眼睛盯着洪如辉说:“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有这句吗?”

    洪如辉点点头.

   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柜子打开,拐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放在桌面上,接着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

    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掩饰性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11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亚东喝酒后引用的一句话开篇,既呼应了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又引起下文,引出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洪如辉的出场。

B. “我”与洪如辉的密谋,意在贿赂亚东,托情关照,茶斋里二人碍于文人的脸面,羞于启齿,而亚东对此举心知肚明。

C. 小说中“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使得文友洪如辉争取到文化局长一职,“我”目睹同学亚东清廉之风,从而凸显小说主题。

D. 故事最后亚东的一句反问,耐人寻味,“干净的水”即是为人的原则,为官者要有清醒的头脑、清白的作风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5. 请结合小说简要赏析洪如辉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6. 小说结尾“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有几层意思?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4. C   

5. (1)富有才华,散文清新隽永,对人生有一定感悟。

2)情趣高雅,茶道纯熟。

3)仕途不顺,自觉不得志。

4)虽不免俗,但内心纯正。   

6. (1)表面上是评价亚东办公室的茶水,实则赞扬亚东为官清廉,正直不贪,人品好。(2)小说以茶喻人,赞扬了不被世俗玷污的清官,保持清廉作风,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发人深省。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C项,通过“我”使得文友洪如辉争取到文化局长一职”分析不当,根据文本“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只是……”由此可以看出“文友洪如辉争取到文化局长一职”由后文看是亚东对他的赏识。故答案是C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结合小说简要赏析洪如辉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答题的要点首先定位形象特征,一般为“某某是一个……形象”,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文本“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可以看出洪如辉富有才华,散文清秀,对人生有感悟,文本“洪如辉秀起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手法纯熟老道,博得亚东啧啧称赞”可以看出洪如辉情趣高雅,茶道纯熟,文本“入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一直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此次局长空缺,他虽是文化人,却也免不了俗”可以看出洪如辉仕途不顺;文本洪如辉如做贼般将两盒茶叶放入亚东的车内,局促地说:“两盒新茶,您带回去尝尝鲜。”可以看出虽不免俗,但是内心纯正。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小说结尾‘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有几层意思?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看出,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鉴赏小说运用“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结尾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根据语境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分析效果;根据语境“亚东默默地将一旁的柜子打开,拎出两盒茶叶,轻轻摆在桌面上,“这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掩饰性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根据语境可以看出这句话表面是说办公室的茶水好,实际上是赞颂亚东围观清廉,正直不贪,人品好;另外作者以茶喻人,赞扬了不被世俗玷污的清官,保持清廉作风,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种类型题目的答题方法,是结合语境理解句意,分析语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小说的文体特点。它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解答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的题,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就可以借助何爹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如文本此题可以通过洪如辉一方面追求“听风看云喝茶”这样脱俗的人生境界;但另一方面又不惜用拉关系的手段来实现自己想得到提拔的目的等情节总结出其“追求脱俗的人生境界而又不能脱俗的文人、官员”的形象特征。

3.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18题。

詹姆?哈特尔和我发现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有一点像泡泡在沸腾的水中形成。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许多小泡泡出现,然后再消失。这些对应于微小的宇宙,它们膨胀,但在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它们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所以我们对它们没有多大兴趣。然而,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时可以安全地逃避坍缩。它们会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我们看到的泡泡。它们对应于开始以不断增加的速率膨胀的宇宙。这就是所谓的暴胀,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

宇宙在比一秒还微小得多的时间里膨胀了十的30次方倍。和通货膨胀不同,早期宇宙的暴胀是非常好的事情。它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均匀的宇宙,然而,它不是完全均匀的。在对历史求和中,稍微具有无规性的历史和完全均匀规则历史的概率几乎相同。因此,理论预言早期宇宙很可能是稍微不均匀的。这些无规性在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背景强度上引起小的变化。利用MAP(微波各向异性)卫星已经观察到微波背景,发现了和预言完全一致的变化。这样,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早期宇宙中的无规性,意味着有些区域的密度比其它地方的稍高。这些额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这个区域的膨胀减缓,而且最终能够使这些区域坍缩形成星系和恒星。

  虽然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来自于过去一个高曲率的时期,但它不能预言宇宙如何从大爆炸形成。这样,广义相对论自身不能回答宇宙学的核心问题,为何宇宙如此这般。然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理论的结合预言,在这个称作暴胀的时期,微小的起伏会发展,导致星系、恒星以及宇宙中所有其它结构的形成。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预言。这样,我们似乎正朝着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确方向前进。

然而,并非一切都已解决。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上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霍金演讲《宇宙的起源》节选)

17.从原文看,下列对“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这些泡泡有的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有的不膨胀,后者是人们不大感兴趣的。

B.安全地逃避坍缩,继续以价格上涨一样的速率膨胀,从而产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均匀的宇宙,这就是所谓的暴胀。

C.宇宙不膨胀到一定尺度便不能安全地逃避坍缩,也不会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如此,是来不及发展星系和恒星的,智慧生命就更谈不上了。

D.所谓“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涉及以下内容:宇宙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

1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理论结合所预言的,这表明我们似乎正朝着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确方向前进。

B.广义相对论不能预言宇宙如何从大爆炸形成,其自身也不能回答宇宙学的核心问题。由此可见,任何一种理论都难免有其局限性。

C.新的观测结果和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这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宇宙为何如此这般,以及对宇宙未来的确定。

D.宇宙学之所以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正接近回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参考答案:

17: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原文中不存在“有的不膨胀”的意思,因为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就是膨胀,包括“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的微小宇宙。B项“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是打比方,并非真的是以价格上涨一样的速率膨胀。D项讲的是对宇宙的未来的确定,并不是“创生”时的图景)

18:D.(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强加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    )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4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D  (“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11.C  (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12.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3.(1) 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

(关键词“用事”“疏”“让”,大意各一分)

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关键词“卒”“杜”“窃”,大意各一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纪瞻,字思远,丹杨秣陵人也。祖亮,吴尚书令。父陟,光禄大夫。瞻少以方直知名。吴平,徙家历阳郡。察孝廉,不行。后举秀才。 永康初,州又举寒素,大司马辟东阁祭酒。其年, 除鄢陵公国相,不之官。召拜尚书郎,与顾荣同赴洛,至徐州,闻乱日甚,将不行。 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 乃与荣及陆玩等各解船弃车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扬州。元帝为安东将军,引为军咨祭酒,转镇东长史。帝亲幸瞻宅,与之同乘而归。以讨周馥、华轶功,封都乡侯。石勒入寇,加扬威将军,都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以距勒。勒退,除会稽内史。时有诈作大将军府符收诸暨令,令已受拘,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使者,果伏诈妄。寻迁丞相军咨祭酒。及长安不守,与王导俱入劝进。及帝践位,拜侍中,转尚书,上疏谏诤,多所匡益,帝甚嘉其忠烈。明帝尝独引瞻于广室,慨然忧天下,曰: “社稷之臣,欲无复十人,如何?” 因屈指曰: “君便其一。 ” 瞻辞让。瞻才兼文武,朝廷称其忠亮雅正。俄转领军将军,当时服其严毅。虽恒疾病,六军敬惮之。瞻以久病,请去官,不听,复加散骑常侍。及王敦之逆,帝使谓赡曰: “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 ” 乃赐布千匹。贍不以归家,分赏将士。 贼平,复自表还家,帝不许,固辞不起。 诏曰: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服物制度,一按旧典。 ” 遣使就拜,止家为府。寻卒,时年七十二。册赠本官、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穆,遣御史持节监护丧事。

(节选自《晋书·纪瞻传》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票骑将军/常侍如故/

B.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漂骑将军/常侍如故/

C.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

D. 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屡以年耆/病久逡巡告诚/朕深明此操重违/高志今听/所执其以为骠骑将军/常侍如故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才,指科举时代进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俗称,获得此资格方可参加乡试。

B. 永康,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

C. 疏,本义是条陈,即逐条陈说。 这里指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官员或其它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褒贬或表同情的称号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瞻端方正直。他从小就凭正直而闻名,因乱臣当道而不愿就任尚书郎;敢于上奏谏诤,对朝政多有纠正和补益,皇帝十分欣赏他的忠烈。

B. 纪瞻深受倚重。晋元帝曾亲临他家,与他同车而归;晋明帝单独召见他,称为“社稷之臣”;在他要求辞官后,还派使者前往他府第拜职。

C. 纪瞻文武双全。在假造大将军府印案中明察秋毫;曾击退石勒,还曾在皇帝请求下,率领六军作战,协助皇帝平定了王敦之乱。

D. 纪瞻不慕名利。他一生多次不接受封官和多次辞官,且在得到皇帝赏赐布匹之后,没有带回家里,而是把它分给手下的将士。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

(2)贼平,复自表还家,帝不许,固辞不起。

参考答案:

7. C    8. A    9. C   

10. (1)正值刺史裴盾接到东海王(司马)越的书信,称如果顾荣等人观望不前,就按照军法押送他们。

2)叛贼平定后,他又上表要求退休,明帝仍不应允,他坚决推辞不任职。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年耆病久”意思是“年老多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明”的宾语是“操守”,在“操”后断开,排除B。这句话意思是:纪瞻忠诚坚贞,典雅方正,识见器量足以经世济民,多次因为年老久病,而有所顾虑告老辞官以表忠心。我深深明了这种美好的操行,难以违逆高尚的志向,现在接受他坚持的选择,他作为骠骑将军,依旧做散骑常侍。衣服器物的规格,全部按照过去的标准。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A项,此时科举制度尚未建立,“秀才”在这里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率领六军作战,协助皇帝平定了王敦之乱”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及王敦之逆,帝使谓赡曰: ‘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可知,在王敦之乱时,纪瞻因有病,只能以自己的威望卧护宿卫六军。故选C。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1)要点:会,恰逢;书,信;军礼,军法。(2)要点:固,坚决;起,就职。

 

参考译文:

纪瞻,字思远,丹杨秣陵人也。祖父纪亮,任吴尚书令。父亲纪陟,光禄大夫。纪瞻年轻时以正直而知名。吴灭后,举家迁徙到历阳郡。被举荐为孝廉,没有去。后来举为秀才。水康初年,州里又推举他为寒素(汉晋时选拔士人的一种科目),大司马征召他为东阁祭酒。这一年,又任命他为鄢陵公国相,他没有到地方去任职。朝廷召纪瞻为尚书郎,他与顾荣同赴洛阳,到达徐州后,听说战乱日益严重,不准备再往前走。正值刺史裴盾接到东海王司马越的书信,称如果顾荣等人观望不前,就按照军法押送他们。纪瞻便与顾荣、陆玩等人都解开船缆丢弃车牛,一日一夜走三百里,得以回到扬州。元帝为安东将军时,吸纳纪瞻为军咨祭酒,转任镇东将军长史。元帝亲自到纪瞻家里,与他一起乘车回府。凭借征讨周馥、华轶的功勋,封为都乡侯。石勒来侵犯,朝廷加封纪瞻为扬威将军,总管京口以南至芜湖地区的所有军政事务,来抵御石勒。石勒撤退后,纪瞻被任命为会稽内史。当时有人假造了大将军府的印信逮捕诸暨县令,县令已经被拘捕,纪瞻发现了其中的骗局,就打破囚笼放出了县令,审讯使者,果然承认自己是假冒的。不久升迁丞相军咨祭酒。等到长安失守,纪瞻与王导都到将军府劝元帝即帝位。元帝登上帝位时,任纪瞻为侍中,转任尚书,纪瞻上疏诤谏,对朝政常有纠正和补益,元帝十分赞美他的忠诚与坚贞。明帝曾经在宽广的宫室单独接见纪瞻,十分感慨,对国家忧心忡忡,说: “国家之臣,我想不会再有十人,你认为如何?接着屈指计算说: “您便是其中一个。 ”纪瞻辞让。纪瞻文武双全,朝中官员称赞他忠诚坦白、高尚正直。不久转任领军将军,当时将士都为他的严厉刚毅所折服。虽然长年患病,六军都敬畏他。纪瞻因为长期惠病,请求离任,朝廷没有允许,又被加封散骑常侍。到王敦反叛时,明帝派人对纪瞻说: “你虽然有病,即便躺着为朕监护六军,好处也多多呀。 ”于是赏赐他千匹布。纪瞻不拿回家中,分赏给将士。 叛贼平定后,他又上表要求退休,明帝仍不应允,他坚决辞让不到职。元帝下令说: “纪瞻忠诚坚贞,典雅方正,识见器量足以经世济民,多次因为年老久病,而有所顾虑告老辞官以表忠心。我深深明了这种美好的操行,难以违逆高尚的志向,现在接受他坚持的选择,他作为骠骑将军,依旧做散骑常侍。衣服器物的规格,全部按照过去的标准。 ”派遣使者前往授官,就以他的家为官府。不久纪瞻死去,时年七十二岁。明帝下诏追赠其票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穆”,并派御史持节监护丧事。

【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寻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

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食三千户,别食益州千三百户。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

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帝曰:“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 

久之,以疾辞职,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赠开府仪同三司。及葬,加司空,谥曰成。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如晦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者虽多,不足吝          吝:可惜.

B.僚属共才之                才:认为有才能

C.医候之使道相属            属:嘱咐

D.及葬,加司空,谥曰成      谥:据一生品德行为而评定称号

5.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杜如晦深受太宗器重的一项是(3分)               

①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②因表留幕府 ③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 ④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 ⑤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 ⑥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如晦年轻时有大志 ,能决断。在参加吏部预选时得到高孝基的称赞,认为他有栋梁之才。

B.由于得到房玄龄的举荐,杜如晦深受唐太宗重用。后来担任宰相,出谋划策,制定宪章制度,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C.许多同僚对杜如晦的才能十分称赞。但也有人对他深受皇帝的器重有异议,上书说一个人不可兼任几个职位,暗中讽喻杜如晦等人,受到唐太宗的斥责。

D.杜如晦英年早逝,皇帝非常痛惜。在他死后加官爵,赐谥号,并且亲自撰文表示哀悼。

7.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2)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

参考答案:

4.C(属:连接)

5.C(①是高孝基对杜如晦的评价,④是表现杜如晦的才能和僚属对他的称赞)

6.D(唐太宗要求虞世南勒文时要表达君臣痛悼的意思,并没有说亲自撰写文章,是错误理解和无中生有)

7.(10分,每小题5分)(1)大王如果终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没有什么用处;但想要管理整个国家,放弃杜如晦就没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业的人。(得分点:守藩,无所事,经营,共功者,句意)

2)杜如晦与玄龄一起掌管朝政,推举贤能的士子,降没才能的官员的职位,让他们都得到恰当的职位。(得分点:引,士贤者的定语后置,下不肖,得职,句意)

【参考译文】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年轻时英气勃发,性格豪爽,喜欢读书,自己风流倜傥,胸中怀大志,面对事情能果断。隋朝大业年间,参加吏部的选拔,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他有大才,对他说:“你应当是栋梁之才,有大用,希望保持美好的德行。”于是补授他担任滏阳县尉,杜如晦弃官离开。 

唐高祖平定京城,秦王推举杜如晦担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外调陕州人总管府长史。当时秦王府属官大多外调,秦王担忧。房玄龄说:“离开的人虽然多,但不值得可惜,但杜如晦是能够辅佐大王您的大才。大王如果终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没有什么用处;但想要管理整个国家,放弃杜如晦就没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业的人。”秦王大惊说:“如果您不说。我差点失去了他!”于是上表把杜如晦留在了幕府。

杜如晦跟随秦王征战讨伐,经常参与谋划机密大事。当时正值事务多,如晦裁决处理事情没有保留,同僚属官一起认为他有大才,(他的才华)看不见边际。秦王封为皇太子,被授予授左庶子,升任兵部尚书,进封为蔡国公,食邑三千户,同时食邑益州千三百户。不久任检校侍中,加任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

杜如晦与玄龄一起掌管朝政,推举贤能的士子,没才能的官员降职,让他们都得到恰当的职位。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认为一人不可以执掌几个职位,暗中指责劝谏如晦等人。唐太宗说:"玄龄、如晦不是凭借着以前的功勋提拔的,只是他们的才能可以跟我一起治理天下,师合想要用这来离间吾我们君臣的关系吗?"

 很久以后,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唐太宗下诏像原来一样供给他俸禄并送到他的府邸,太宗派出的医生和看望他的使者在路途中一个接一个。恰逢他的病加重,太宗下诏书让皇太子亲自问候,太宗亲自来到他家中看望他,声音哽咽的抚慰他。死了,享年四十六,皇帝为他哭的非常悲伤,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到他落葬,追加为司空,谥曰成。亲自下诏书虞世南在墓碑上刻上碑文,让他表达自己对杜如晦沉痛悼念的意思。

在杜如晦担任宰相时,国家刚刚安定,官府体系,规章制度,全都是他和房玄龄两人讨论决定的。每当在皇帝处讨论事务,房玄龄一定会说:“不是杜如晦就没有人可以谋划这件事。”等到杜如晦来到,最终还是用房玄龄的计策。因为杜如晦长于决断而房玄龄擅长谋划,两人非常了解,所以能同心协力,来辅佐皇上,当世之人说起良相,一定是称赞房杜 。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具有总纲性质,试作说明。(4分)

2)(1)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使用了哪些主要计谋?请就其中的一种计谋作简要叙述。(6分)

答:①主要计谋:

②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1)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2分)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2分),所以起总纲作用。

2)(1)①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3分,每计1分)

②示例一:反间计:曹操派蒋干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蔡瑁和张允。

示例二:苦肉计:黄盖当面顶撞周瑜遭杖责,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黄盖诈降曹操,趁机火烧曹军。

示例三:连环计:曹军不习水战,庞统给曹操献计让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以便日后火攻。

(主要人物1分、事件2分,如回答为“草船借箭”可得分,回答为“诸葛亮借东风”不得分)

8. 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1)                  修改:                 。  (2)             修改:                         。 

(3)                  修改:                 。  (4)             修改:                          。 

(5)                  修改:                 。

参考答案:

1府上修改为寒舍;(2令尊修改为家父 

3)“抛砖引玉”修改为“批评指正”(或“发表高见”,或“删掉”); (4)“务必”修改为“删掉”;(5)“恭候”修改为“等候”。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有学者认为,当“网生代”的观众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应防止不要让大众娱乐走向低俗的偏向。

B.“都市人家”装饰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他们凭借一流的设计、精湛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服务,获得了广大业主的认可。

C.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7日在郁达夫故乡富阳举行,到时本届获奖作品名单及评委评语也将在网站上公布。

D.在刚刚结束的征兵体检中,近六成左右的青年大学生因身体不过关而与军旅生活失之交臂,当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防止不要”多重否定;B“精湛的技术标准”搭配不当;D“近六成左右”重复。汉语中一些词语表示否定,如“毋”“忌”“戒”“防止”“劝阻”“避免”等,做题时一定要注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像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作文

“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40分)

 

参考答案:

【评】今年我省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以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的作文。触摸,《汉语词典上》说,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着,抚摸着感受,受到(影响),接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大而抽象的概念,前后一组合,充满了诗性。 城市或乡村,是每一个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命基点。生于城市者,无时无刻不去触摸城市中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生于乡村者,也时时刻刻地感受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些迷人的牛哞,袅娜的炊烟,质朴的身影……。这一切都会带动每一个考生的体验、情绪和思索。 更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城市与乡村在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城市,那可能是因为城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那些激烈的文化冲突、快速的人事变化、多声道的喧哗和思想、时刻不停的交流与包容等。在城市里你寻找自己的个性,或者生活在一个庞大的集体潜意识里,这是生活在城市中每一个公民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从城市走向乡村,抑或厌倦了城市的冰冷面孔,在忙碌中迷失后的觉醒,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于是到乡村去,到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安逸、闲适和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城市有城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 

我们可以从这样一道诗性的话题中得到这样的启示:有话可说仍是我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追求。引导考生既要走向社会,感受历史文化、美妙自然和现实生活;又要关注自我,关照自己的心灵,调动感官,激活青春的感受。 

这道充满诗性的命题考查了综合性很强的语文能力,包括观察力,体验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没有观察身边的事物,没有体验生活的百味,没有对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作些过滤并留下痕迹,那就失去作文的根基,必然言之无物。

至于今年我省语文高考作文题采用命题形式,并不让人感受意外,去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中就有9道是命题作文,我省今年一改往年的话题作文,应在情理之中。从文体角度来考虑,这个命题似乎写成描述性强一些的抒情散文,更容易得高分。因为在有话可说的前提下,对文采的要求自然也要高一些。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情感深度和思想深度。如果写成议论性的文章,那就需要从现实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视点,展开追溯和思索,去思索城市或乡村的文化心理、人生况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