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昆明市女子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33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昆明市女子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全)

360截图20240412164809599.jpg360截图20240412163625406.jpg

2019-2020学年

   昆明市女子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

刘卫平

当长工刘三扛着石碓一喘一喘地爬上一道山梁的转弯处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石碓是用来舂糯米糍粑的那种,在湘中地区很常见,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从一面凿空了,凿出一个凹陷的圆坑。眼下,石碓的圆坑正像一个深得过了头的帽子戴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脑袋就完全没入了碓坑之中。碓坑的两侧边沿压在刘三的双肩上,刘三必须举起双手扶着石碓的边沿,用力把石碓的前方擎起一点,这样,他那没入碓坑里的眼睛才能勉强从碓坑的边沿下看到身前三四步远的地方。

刘三正要经过的这道山梁地形特殊。这道山梁好比就是一个人的鼻梁,从左侧看不到右侧,从右侧看不到左侧。那时候,当刘三沿着那条横贯山梁的小道从左侧向山梁的顶部前进时,一只华南虎也正从右侧窜来,就这样,刘三和老虎不可避免地在山梁拐角处不期而遇了。人和虎在相距三四步远的地方骤然收住了脚步。这个距离是由刘三的目光只能看三四步远所决定的。刘三的眼睛从碓坑下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只老虎,胆一惊,心一跳,头一麻,腿就直了,一双僵脚立在原地牢牢地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能动。

那是一只黄乎乎的带着斑斓黑纹的华南虎。一双硕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对大灯泡似的看着刘三。长工刘三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不知道有个成语叫虎视眈眈,但他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虎视眈眈的滋味。从虎口里喷出的一股股腥臊气味让近在咫尺的刘三一阵阵晕眩。好在老虎并没有立即扑向刘三,而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死死盯着刘三。

刘三在与虎对视的四五分钟时间里有过一阵快镜头似的回忆,这种回忆只有那极短极短的一瞬间,但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则要冗长得多——今天早晨,长工刘三刚从他的茅屋里起床,谢德仁老爷就在门外喊:刘三,你今天给我去东岭寨晏学光老爷家取样东西来。刘三应着:德仁老爷,要我去取什么呢?德仁老爷说:喏,我写在这纸上,你拿给学光老爷一看就知道了。刘三接过纸条,啃两个红薯就出发了。到东岭寨有十来里路,刘三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刘三不认识晏学光老爷,但他听说过晏学光家世代是地主,晏学光更是一个有名的烂秀才(指屡试不中的读书人)。在村头,刘三看到一个提着箢箕握着耙子捡狗粪的老头,刘三就问:你知道晏学光住在哪里吗?刘三这句话一出口就为他以后的遇险埋下了祸根。他不该在晏学光这个名字的后边省掉老爷两个字,因为他不知道,眼前这个捡狗粪的老头,正是烂秀才晏学光。当刘三按老头所指来到晏学光家时,他总觉眼前的学光老爷与村头拾狗粪的老头很像,只是衣着有优劣之别而已。当时刘三并未在意,他毕恭毕敬地把纸条递给学光老爷。学光老爷一看,就笑了,学光老爷笑着说:德仁老爷也真是的,连借个石碓坑也要写条子,你扛去就是了嘛!刘三顿感惊讶,他没想到德仁老爷打发他爬十来里山路跑来,竟然是为了借一个石碓坑。刘三顶着那个百把斤的石头苦不堪言,越走越气恼。其实德仁老爷哪是要他借什么石碓坑呢?纸条上明明写的是要一杆老烟枪,可是晏学光这个烂秀才,仅仅因为刘三问路时在他的名字后面省掉了老爷二字,他就存心罚刘三扛着石碓坑走山路。这个缘由,刘三当时自然不知道,他正一喘一喘地爬过一道道山梁,蹬过一条条溪涧,一步步走近山梁上那只即将到来的老虎,并最终与老虎在相距三四步远的山道上对面而峙了。

刘三与老虎对视了四五分钟,双方仍然一动不动,身子一动不动,眼睛一动不动,路边的树叶一动不动,四周的空气也一动不动。四五分钟光景,在刘三的感觉里仿佛经历了四五个世纪。刘三的腿脚麻了,嗓子干了,眼睛酸痛了,头发一根根像钢针似的竖起来了,一句话,刘三真的支撑不住了。崩溃之际刘三的脑子里倏忽灵光一闪,他有意转动了一下眼珠子,眼角的余光仍然看着老虎,正眼却佯装看别处。刹那间,只听见地一声响,老虎从路边一冲而下,如一道黄色的闪电倏地不见了踪影。刘三当即瘫软在山坡上。

后来,刘三从有经验的老者那里听说他之所以能够虎口逃生,正是得益于他头顶的石碓坑。老人们说,老虎扑食时,首先要估量一下它的血盆大口能不能一口叼下食物的头,能叼下的,呵起就走,不能叼下的,一般不敢贸然进攻。刘三肩上扛着一个四方形的石头脑袋,老虎自然不敢扑上来咬他,说不定老虎反而被骇住了呢!

多年以后,当湘中山区的华南虎绝迹时,饱尝贫苦的刘三已子孙满堂。他总是告诫晚辈要发狠读书,刘三说:要读书考大学,才能当大脑壳(湘中方言把大官戏称为大脑壳),刘三不无风趣地说:你们看,连老虎都怕大脑壳呢!

1.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就以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来设置悬念,既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和探索兴趣。

B. 小说语言幽默风趣,有些短句更是加深了这一特征,如胆一惊,心一跳,头一麻,腿就直了,活画出刘三遇到老虎时惊恐的神态。

C. 小说在对刘三与老虎对视的描写中使用了反复的手法,一再强调一动不动传神地写

出了刘三当时的紧张恐惧和度日如年的感觉。

D. 晏学光只是因为刘三在称呼他时省掉老爷二字就有意戏弄他,可以看出地主阶级的为所欲为,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2. 文章最后用刘三的一句话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小说题目为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却用了大量笔墨写刘三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的经过,对此你如何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

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 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 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 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9. 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今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公冶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0.请解释划线部分一以贯之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11.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夫子之道的内涵,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现实意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柳宗元

君不见

夸父逐日窥虞渊,跳浪北海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烽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注】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后。虞渊:即隅谷,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处。昆仑:神话中的西方大山。沆漭(hàng mǎng):浩渺,指自然元气,即水气茫茫的样子。竫人:古代传说的小人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小人同名靖人。按,。《列子》:东北极有人,名竫人,长九寸。”⑤睢盱:张目仰视,这儿指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

12.下列对这首唐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带有寓言性质的古体诗,诗人巧妙地借用夸父逐日的传说来表达自己被贬的不满和愤懑。

B.“狐鼠蜂蚁暗喻满足现状、不思变革的官僚势力,北方竫人是指保守落后、反对变革的愚民。

C.前四句并以磅礴之势对夸父逐日的理想与胆识,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与形态进行了夸张性的概述。

D.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对高不过九寸的北方矮人的生活大加赞赏,表现出诗人对夸父情感的矛盾心态。

13.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上有何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 ”的意思是一致的。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由过去跌入现实,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发出了“______________”的悲叹,感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5.参照下面巴金先生的图像《沉思》,结合你对巴金的了解,联系课文《小狗包弟》,写一段巴金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要求:使用第二人称;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超过8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B. 在张老板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C. 校园羽毛球冠军争霸赛选手宋老师赛前表示,希望上届冠军孟老师在明天的决赛中能够承让。

D. 令郎能在这次全国物理竞赛中折桂,多亏您悉心教导,我略备薄酒,以示感谢。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通过照片来留住那些美好的瞬间,照片有个人的、朋友间的、家庭的也有属于国家的大事件,有没有哪张照片让你印象深刻或是感慨万千?

请以照片里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D可以看出地主阶级的为所欲为,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理解有误,纸条上明明写的是要一杆老烟枪,可是晏学光这个烂秀才,仅仅因为刘三问路时在他的名字后面省掉了老爷二字,他就存心罚刘三扛着石碓坑走山路,可见惩罚是有理由的,老爷二字晏学光所看重的,也照应了他这个烂秀才的身份,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结尾部分刘三重视读书,说要读书考大学,才能当大脑壳’”的情节做铺垫。选项过度解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

首先找到相关句子并适当扩展范围:刘三不无风趣地说:你们看,连老虎都怕大脑壳呢!

然后从浅层句意来解读:这是饱尝贫苦的刘三告诫子孙等晚辈的话,意思是要发狠读书,勤奋刻苦,考上大学,改变身份地位,即做大官(大脑壳)。

其次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既总结全文,又照应了题目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这一次邂逅刘三侥幸没有生命危险,属于歪打正着。

再从情感上加以总结:这一次虎口脱险让刘三深深醒悟,因不识字才被晏学光老爷戏弄,在与华南虎惊险的邂逅之后,他深刻的意识到:要发狠读书,要读书考大学。

最后明确表达效果,幽默诙谐中耐人寻味启人深思,令读者明白读书至上的道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情节安排作用的能力。

首先解读题干:小说题目为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却用了大量笔墨写刘三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的经过,对此你如何理解?明确解读此题应该分别归纳题目和相关情节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旨三方面来回答。

1)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刘三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回应了刘三邂逅华南虎的原因,从而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可见题目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与刘三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的经过,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密不可分,很有必要交待。

2)从人物形象上来看,题目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中主体对象是刘三,而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的经过引出了次要人物晏学光,人物之间形成映衬关系,可谓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刘三不识字但是憨厚老实,晏学光满腹学识但却骄傲自满,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丰富了文本内容突出了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有形。可见题目和借东西的情节相互照应。

3)从主旨表现上来看,刘三因不识字以及不尊重晏学光而被晏学光戏弄,差点丢掉性命,从而使他获得深刻的领悟:要发狠读书。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是本文的思想主旨,而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恰好与不识字有关,借东西的经历也与此有关,可见刘三去晏学光老爷家借东西的经过不可或缺。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涉及到人物、部分情节和感情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注意把握人物描写的细节,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B项,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错,这句话并不是表现孙玉厚懦弱,表现的是老人的开明和对儿子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反衬的说法不成立。故答案为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分清文中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如自然环境描写,可首先答时间、地点、季节特点等,在从人物、情节、主旨方面思考。如是社会环境,则主要考虑对人物、主旨的作用。本题第一处环境描写在开头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解冻一语双关,既指春天大地解冻,又指土地改革开始全面推广,所以这处描写既指自然环境,也指小说的社会背景。第二处环境描写是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处描写主要表现少安兴奋喜悦的心情,而小狗”“喜鹊等也表现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三处环境描写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这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代表希望,升腾预示着创业的成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塑造的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来塑造人物。还可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本题主要从正面描写、其他人物的衬托以及典型社会环境的烘托来塑造人物。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分析。比如正面描写: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体现了队长对群众的关心。比如人物衬托: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用父亲的不参与以及妻子对钱的用途的安排衬托少安的积极进取,有眼光。比如环境描写: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使人物置身于改革的大背景中,从而塑造人物个性;末尾点火的描写,烘托人物要大展宏图的进取精神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象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如是小说,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即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一以贯之在夫子那个时代也已经是一个通用语,就是一直(一生)坚持这样做的意思。吾道一以贯之,其意思就是:我一直(一生)坚持忠恕之道。这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也正是同样的意思。

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即其恕乎,这个恕字,指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的。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首先,我们结合三则内容,概括出“‘夫子之道的内涵。第一则讲忠恕,即一生都要坚持忠恕之道;第二则讲,即不因升官而高兴,不因免职而怨恨,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第三则讲,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夫子之道的内涵是就是尽全力做自已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

其次,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现实意义,解答此题,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首先要肯定的积极意义,然后再结合是对自身,勉励人们端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因升官而高兴,不因免职而怨恨;是对别人,引导人们换位思考,关注他人的利益或者感受等。如果能从其他方面解答并自圆其说也可以。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可以用一个基本的理念贯穿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表达自己被贬的不满和愤懑错,从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来看,本文应是慨叹大志少成功,没有表现对自己被贬的不满。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思想内容的能力。手法要概括出术语,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运用和效果,注意大与小的区别;思想内容则要借助具体诗句,结合背景等综合分析。

手法方面:李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用典。

柳诗以磅礴之势对夸父逐日的理想与胆识,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与形态进行了夸张性的概述。夸父,自古以来,是一个勇者的象征,作者这是借助这个形象表达对追求理想的人敬仰。这也是用典。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与夸父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烽蚁争噬吞形成对比,促使作者对不同的人生进行了思考。这是对比手法。

思想内容:李诗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柳诗以磅礴之势对夸父逐日的理想与胆识,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与形态进行了夸张性的概述,却以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感慨壮志难以实现。尽管夸父跳踉北海、腾越昆仑、披霄决汉、瞥裂天宇、遗落星辰。然而,人的体能毕竟有限,于是,没多久便精疲力竭渴死路边,成了野鼠山狐的美餐;北方矮人没有鸿鹄之志,但能整日无忧无虑地雀跃于狭小的空间之中,自得自乐地枯荣于岁月的长河里,得以终年,这实是夸父所不如的。其实,夸父与矮人,鲲鹏与蓬间雀,都为世间之肉体凡物,因此都只能在有所待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其行为也必须与现实合拍。一旦脱离客观实际,力所不能及的理想再美好再伟大也只能成为空想和梦幻,于现实毫无裨益的。通过对比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4题详解】人非生而知之者    (2).孰能无惑    (3).人生如梦    (4).一尊还酹江月    (5).譬如朝露    (6).去日苦多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5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实际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一是审读画面,明确画面构成要素。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因素,如人、景、物等信息进行观察,弄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二是聚焦人物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三是发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发挥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四是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

本漫画是巴金先生的图像《沉思》,要求结合对巴金的了解和联系课文《小狗包弟》写一段巴金的肖像描写和鞋里描写。肖像描写要根据漫画来写,比如头发如雪,面容消瘦,眉头紧锁,表情严肃,低首沉思。心理描写要结合对巴金的了解以及课文《小狗包弟》来写,《小狗包弟》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失去小狗包弟的痛悔之情,以及反思文革这段岁月。

16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献丑是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者写作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句中书法作品的落款却出了差错,就不是谦虚的问题,应该用抱歉

B.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符合语境。

C.承让,是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此句说的是赛前,且希望对方在明天比赛中能够相让自己。表达不得体。

D.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此句是说自己的儿子,表达不得体。可改为犬子或者小儿

故选B

17题详解】范文:

照片里的回忆(一)

我有一个习惯,无聊时总爱翻翻那些老照片,想想照片中的故事。我以为这是一种欢乐,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可我今天,却不幸的同时也有幸的翻到了一张照片,一张令人心碎的照片。那个主人翁,不是别人,正是我心爱的外公,悲痛一下子如洪水般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禁痛苦地回忆起那些定格的爱来。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放学了老师叫我过去,用一种冷而悲的声音告诉了我一个噩耗——外公去世了!我顿时头一晕, 大脑一片空白,当时的情景如今什么也记不得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到的家,只是当我再一次看见外公时,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如孩童般拉着我的手,快快乐乐地带我去买东西去钓鱼了。他只是深沉而凝重地躺在那里,他看上去是那么慈祥。我心里想着:难道上帝也像我那样喜欢他,所以才想让他离开人间,到天上去的吗?可是我多想他能坐起来,再喊我一声啊!

这时,我看见了外婆与妈妈,她俩互相扶着对方,向我走来,那一步步是那么的艰难,因为她们早已伤心得无力了。这时妈妈开口了:“孩子,你要是早到两小时该多好呀,这样就可以见外公最后一面了。我全身冰冷,没有哭,我现在仍然觉得我很残忍,我竟然没有哭?因为我根本不能接受外公去世的事实,我觉得他只是睡着了。

后来我从妈妈口中得知,外公休克时,医生说已经不行了,可当她们对着外公说我快回来时,外公却奇迹般的张开了双眼,目光中充满了急切的期盼,正是这种期盼使外公又强撑了两个小时,当他离开时,只说了一句话:“畅畅,你何时来看外公啊!”听到这儿,我再也受下了了,泪水夺眶而出,自责和愧疚充满了心里的每一个角落。

当我平静下来时,外公对我的爱如电影般一幕幕放映在我的脑海中,是他陪伴了我的童年;也是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数不尽的快乐,更是他启发我对真善美的追求。

渐渐地,我停止了回忆,这时我才发现我的泪水早已被照片打湿。我连忙擦干了它,又轻轻地合上了影集。

我不愿再多想,因为它只会唤起泪水,但我知道外公的爱将永远陪伴我,深藏我的心中!

 

 

照片里的回忆(二)

 

每当受到挫折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翻看那张照片,看着照片里满头大汗、浑身泥巴的我,不由使我重新振作,勇敢的面对现实,在生活中寻求自己的蓝天。

有一年春末,正是我们那批中考生忙碌的季节,成绩平平的我不免有些担心。就在这时,班主任找到了我:“看你的成绩平平,考高中希望不是很大,现在学校正在招收中考生篮球队员,你的个头和身材都比较合适,不如尝试一下。正在犹豫之时,体育老师(篮球教练)找到了我,不仅使我参了战”,在他的鼓励下,更增添了一份我一定要胜利的信心。

早晨,同学们晨读,我们训练;下午放学,同学们回家,我们训练。这两个字眼,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照片上的那天下午,一阵暴风雨刚过,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但地上满是泥水。训练照常进行教练发话了:“今天虽然天气不好,地上满是泥水,但你们应该明白,这样的时刻才是最能锻炼你们的时刻。  

准备活动之后,正式训练开始。我们一个个的跨栏上球,然后回跑原地,去接教练反扑回来的球,不一会儿就已大汗淋漓了。我不止一次的在拐弯处跌倒,泥球不只一次的打在我的脸上。我累极了,腿发酸,腰、手没劲了,放下球坐到了一边。可朦胧中有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那是我妈妈,麦收季节一个人在地里劳作。参加训练的我,晚上不停地转腿肚子,是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起来为我揉搓,看着日渐消瘦的我,每次回家,妈妈都已经做好可口的饭菜,我就这样的状态回报她吗?不,我必须要以优异的成绩去抚平妈妈担忧的眉头。于是,我跳出休息场所,奔入高强度的训练,再多的苦我也要忍。练就要练好,学习时间晚上补,这是我对自己订下的目标。

夕阳西下,正当宣布训练结束时,校长拿起相机走向了我们,看似很激动:“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你们开始训练,我就一直在旁边观看,说实在的,我真的被你们感动了。你们真是好样的,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来,给你们这些泥人照张相,不要抹去脸上和身上的泥巴,留个纪念。对你们今后的成长会有帮助的”,于是,高举篮球,满头大汗的泥猴们,就伴着咔咔声留在了照片上,从此以后这张照片就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力量的源泉,永久的纪念。

回忆是美好的,留在催我自新的照片上的回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