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桂林市安子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26次点击|8次点赞

赞一下

建安《药砚》入选桂林安子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猎豹截图20240421010217.png猎豹截图20240421010308.png猎豹截图20240421010902.png猎豹截图20240421010948.png猎豹截图20240421011537.png猎豹截图20240421012631.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安子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B   

5. 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从文章第⑤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⑥段“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穷困落魄的形象;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从第⑥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 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④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分析不正确,由下文“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知,华昌付得起钱,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5.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文中华昌的言行,然后分析概括。华昌“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可以看出他穷困落魄;石钵头当面羞辱华昌,华昌不与他计较,平时对石钵头也是一味避让,绝不与他争执,始终斯文谦和,隐忍退让;听说石钵头为母亲治病需要自己的端砚,华昌丝毫也不犹豫,并说“百善孝为先”,不收石钵头的钱,可见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华昌用双手掰开端砚,可见华昌身怀绝技、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从写作手法、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从写作手法来看,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虽然小说一直在写华昌的隐忍,结尾写到华昌掰开了端砚,出人意料,但这个结尾上文已有伏笔,小说中曾写到“华昌翻阅旧日诗稿”,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诗句,可见华昌曾习武。从情节发展来看,结尾出人意料,与上文形成了转折,使小说情节有了波澜。从人物形象来看,华昌能掰开端砚,却一直不与石钵头计较,更突出了华昌宽容大度的特点。从表达主题来看,平时落魄被人欺负的华昌其实身怀绝技,从华昌的身上作者表达了为人应宽容大度的思想,从石钵头身上,小说则传达出应尊重他人的思想主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译书并非始于近代。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出的一大批译著多以佛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入,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朱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在耶稣会传教士中,利玛窦堪称杰出的代表。他入乡随俗,将基督教与儒教相联系,以耶补儒,以儒证耶,力求说明基督教与儒教的一致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圣经》以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在中国活动的媒介。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士大夫中间流传,内容逐步推广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尽管近代中国官方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前者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史论为主;后者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奏请在南京设立江楚编译局。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文明的力量,更欲从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译书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严复的译书在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天演论》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林纾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共译作品184种,包括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严林”的译著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愈多。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以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一个译书群,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的生机。

  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路经多歧,千回百折,但总的方向是与世界日益接轨,向着近代化的目标艰难而又不可阻挡地前进,这其中,译书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选自《国学》总第39期,有删节)

  1.下列是有关译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些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汉唐时期的一系列佛教译著其主要作用是在于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译书所带来的西学的传播与扩展,成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的动因。

    C.鸦片战争后,官方及私人的大量译作不断涌现,促成了西学东渐,促进了知识分子思想的变迁。

    D.从一开始,西方传教士的大量译著就以传播科学只是为核心,不容置疑地起到开扁民智的作用。

  2.下列对“西学东渐”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方的文化思想最早通过汉唐时期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传入我国,对当时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B.从整体上讲,西学东渐应该值得肯定,因为它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愚昧和麻木,使中国逐步迈向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严林”译著所彰显出的价值和地位说明,西学东渐很成功的…点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社会科学思想,进而更新了民族的社会心理机制。

    D.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不仅向中国传人宗教文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等信息,这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

  3.下列各项说法中,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时界分明,先是佛教,然后是基督教。

    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内的需求和朝廷的政策,官方开始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

    C.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催化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编译。

    D.作者认为社会科学方面的译著在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方面起到的作用显然要大于自然科学译著。

参考答案:

1.B  A项“主要作用”错误,原文是“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主要作用应是传播宗教。C项“促成了西学东渐”错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是在明清时期。D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错误,主要目的是传播宗教。

2.A  A项答非所问,因为此时还没有进入西学东渐阶段。

3.C  A项“先是”“然后”错误,文中没有提及如此明显的界限;B项应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项无中生有,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20题。

    夜

夏夜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由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他是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夜晚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比如说,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一片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一声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并给我讲着小故事。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而母亲,总是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偶尔。她也会不禁地唱起儿歌.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竞然是如此地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能感动我,仍在冥冥中使我感动,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长大一些 ,我就不是如此地听话了。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比如斗鸡、比如捉迷藏……

再后来,我对于夏夜的夜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 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也不只是干净,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开阔。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的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受到一种有力的震撼。

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来也是这样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这样安静的一部分,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只是沉默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在不经意的时候所亲历的一行很美很纯的诗吗?

16.文中说“我对于夏夜的夜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综观全文。请简要回答作者“眷恋”是什么。“敬畏”的又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请分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说“我的心中总是受到一种有力的震撼”,联系全文,分析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的结尾说:“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在不经意的时候所亲历的一行很美很纯的诗吗?”这句话是作者对有着象征意义的“夏夜”最深切的感受。综观全文。“很美很纯的诗”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做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作者“眷恋”的是星空辽阔、平净、宁静;“敬畏”的是星空让人心灵开阔,注视星空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让人思考和平与爱、思考人生等深层次的问题。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轻风微拂柳枝的情态。

18.静美的夏夜星空辽阔、干净;它使我心灵开阔,思考和平,思考人生责任。

19.①月夜的宁静、安谧与小溪流的水声、浣衣女的歌谣声构成的画面是一首优美的诗;②月夜下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的温馨画面也是一首充满温情的诗;③仰望星空,对世界、人生、和平、爱的思考是一首深沉的诗。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参考答案: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3分,每处1分)

5. 阅读下则论语,完成23-2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3.说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本含义。(2分)

                                                                                           

24.结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3分)

                                                                                  

参考答案:

23、(2分)参考答案: 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就像水一样;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或执着守望),就像山一样。

24、参考答案:(3分)

示例(1)在现代市场经济情况下,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比如注重效益的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执着地坚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比如讲求诚信

示例(2)在现代商业社会,既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我们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倡导回报社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 隐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 造:拜访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 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逆:违背,拂人意。D.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贸:购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临安令万宠迎 / 置县中 / 及苏峻反破余杭 / 而临安独全 / 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B.临安令万宠迎 / 置县中 / 及苏峻反破余杭 / 而临安独全 / 人皆异之 / 以为知机

   C.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 / 及苏峻反 / 破余杭 / 而临安独全 / 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D.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 / 及苏峻反 / 破余杭 / 而临安独全 / 人皆异之 / 以为知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10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守孝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C.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竟安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5分)

2)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5分)

参考答案:

4D  5D  6C

7.(1)有的人给他很低的价钱,他也就换给了他。后来人们认识了解了郭文,就不再给他很低的价钱了。”或”“下价”“贱价”各1分,大意2分)(2)先生一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穷”“为……所”“顾”各1分,大意对2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四节。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内容和结构与例句相似,结构特点是:我是……我被……;我是……我把……(形似)几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如植物和花朵,修辞是暗喻。(神似)

参考答案: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

8. 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200字以内。

(1)51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带着保卫处处长等人专门来到市公安局,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并赠送锦旗两面: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智勇神警,盗贼克星

(2)有网友从锦旗的图片中发现了一个错别字,撼祖国强盛中的应为字。

(3)514日,故宫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使用字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字使用是一样的。

(4)515日,记者致电故宫博物院询问此事。故宫博物院刘主任表示锦旗上没有错字,我们制作锦旗时请教过这个字到底怎么用,所以字是没有用错。但是这位负责人并没有告知请教的专家具体是哪位。当记者表示在词典中字是搬动、摇动的意思,用在这里是不是不合适时,该负责人再次强调字是没有错

(5)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汉语词汇学的杨吉春副教授表示,字用在这面锦旗上是不对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两句话在一起是表示出无论祖国的强盛还是京都的泰安,都是需要捍卫、保护的,所以应该用字。

(6)微博热议

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悍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示例:标题:故宫送锦旗用字引争议

正文: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是前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上面的感谢语。短短十个字,却被网友挑出了错别字:应为。继前日对媒体回应锦旗上的字和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的字同义后,昨日故宫再次表示,做锦旗前请教过专家,用字没错。但语言学专家认为字用错了。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

B2011年春晚,以“旭日阳刚”“西单女孩”为代表的草根歌手一炮走红以后,使得很多经纪公司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打起草根歌手的主意。

C.新校车油箱采用了特殊铝合金抑爆材料制作,可以防止油箱不爆炸;校车有自动计数上车人员数量的功能,还可以防止超载。

D.乔布斯通过使电脑个人化,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不但使这种革命变得直观和有趣,而且让人们可以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

参考答案:

A

B.成分残缺,缺主。C.否定失当。D.递进关系不当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一张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备下薄酒……”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公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笑纳改为收下”    (2). “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    (3). “光顾”改为“游览”    (4). “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简明是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罗嗦,无歧义.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在某种特定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

①情景一:“笑纳”是请人接受礼物时的敬辞,这里用于自己,谦敬失当。“笑纳”改为“收下”。②情景二:“乔迁”和“府上”都是敬辞,只用于对方,此处用于自己,对象不当;“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府上”改为“家中”。③情景三:“光顾”用于欢迎别人到来,此处用于自己,谦敬失当.“光顾”改为“游览”。④情景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 “可望”改为“有望”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得体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

   一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人的尊严靠法制。”

  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知识。”

一个经历过几十年探索的哲人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一个通过奋斗考上著名大学的人说:“人的尊严靠拼搏。”

一个弱势群体的一员说:“人的尊严靠拼爹。”

一个饱经沧桑的智慧老人说:“人的尊严靠爱与被爱的博大宽容。”

……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