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九月半》入选朝阳市大河北中学高二语文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32次点击|5次点赞

赞一下

建安《九月》入选朝阳河北中学高二语文试卷


360截图20240423132240099.jpg360截图20240423132047910.jpg

辽宁省朝阳市大河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九月半

练建安

大雨,倾盆大雨,闽粤赣边客家话所言竹篙雨,密密匝匝直插山坡。丰乐亭瓦片嘭嘭作响,一会儿工夫,茶亭的屋檐就挂起了一道断断续续的珠帘。

丰乐亭外,有一把棠棣树枝探入了窗内,一嘟噜一嘟噜的金黄棠棣,滚动水珠。一位壮年汉子,敞开黑毛浓密的胸膛,手持酒葫芦,蹲踞在一条板凳上,剥吃花生。他身后的墙壁上,靠着一大梆刀枪剑戟家伙什。看来,他是做把戏行走江湖的。

竹篙雨稀落了下来,东两点,西三点的,淅淅沥沥。远处的山峰,有云雾往来。

丰乐亭外石彻路上,一行人匆匆忙忙地闯了进来,他们是打狮班的,为千家村的张禄贵老太爷八秩诞辰祝寿,赢得了满堂彩。进得茶亭,他们一个个拳花撸天,大声嚷嚷,重复着舞狮夺魁的豪勇。

“花生,糠酥花生哦。”花白胡子拖腔拖调地叫卖。这群汉子咽着口水,捂紧口袋,竟然没有一个人过来“交关”。

“花生,糠酥花生哦。又香又脆的张记糠酥花生哦。”花白胡子又吆喝了一声。

有一个汉子说话了:“老人家,您老就别吆喝了,俺们不是猴吃牯。”

花白胡子自讨没趣,悻悻然,道:“没有钱,就莫充好汉。”

汉子说:“好,好,俺们没有钱,不是好汉,可也不是猴吃牯哟。”说着,有意无意地摆弄着钱袋子,哗哗响。大家都呵呵笑了。

花白胡子的脸,当场就黑了下来,把头扭到了一边。那个做把戏的,也有些不高兴了,什么猴吃牯猴吃牯的,难听。客家人把那些个贪吃而又不顾体面的人,叫做猴吃牯。

做把戏的站了起来,他好像有些醉意了,大声说:“什么猴吃猴吃的,不买,就行开去,莫耽误人家做生意。”

“噫?俺们又没有撩拨你,你出什么头?”汉子也不高兴了。

“俺也没有撩拨你们哪,你们人多,俺也打不过,乡里乡亲,没得打。就讲啊,俺老马刀可以把话撂在这里,单挑,你们的狮头增发,也搬不动俺这小半条腿。”做把戏的原来是闻名江广福三省的老马刀。他放出了狠话。

汉子说:“俺就是增发。”

老马刀说:“试试看?”

增发说:“俺不是牛,干嘛要相斗?”

老马刀又问:“搬得动么?”

增发说:“搬不动。”

老马刀说:“没有试,怎么晓得?”

增发说:“还要试吗?你脚下的麻石都开裂了。”

老马刀说:“原本就是开裂的。”

增发说:“客气了,昨晡俺也试过。”

老马刀说:“得罪了!”

增发说:“还说不准谁得罪了谁。十年后,俺来找你。”

老马刀说:“九月半,俺不走,三河坝等你来。”

雨停歇了。增发一招手,兄弟们鱼贯而出,很快消失在山坳边。...

花白胡子下山,就把丰乐亭的故事讲开了,免不得添油加醋。他说,增发上前抱住了老马刀的大腿,老马刀一发力,增发就飞了出去,还摔断了两颗门牙。巧的是,那日山路湿滑,增发摔了一跤,刚好跌坏了两颗门牙。增发那是百口莫辩啊。

这十年,增发时常忍受着人前人后的指指点点,辛苦做工,厚脸过活。有人说,他拜了癞痢僧人为师,苦练一种常人忍受不了的功夫。可是,谁也没有见他露过一手半手的。增发变了,正月大头的狮子庙会也不凑热闹了。他沉默寡言,看上去有些呆。

这一天,是第十年的九月十三日,增发从上杭县城搭船下行百八十里,抵达河头城。

增发在河头城街上行走,过木纲行,门前大石狮突然倾倒,增发飞起一脚,将大石狮踢回原处,位置分毫不差。其快如闪电,门子疑在梦中。

还是有人看出了名堂,增发功夫了得!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三河坝。有人就劝老马刀外出躲一躲,老马刀断然谢绝。徒弟们群情激昂,要拼了。老马刀摆摆手,叫他们都退下,没事,自有办法。

九月半,是决斗的日子。九月半,诸事不宜。

这日早上,老马刀独自一人在汇城东南角的一个老旧庭院里,生火熬稀饭。稻米在沙锅里翻腾着,清香四溢。老马刀忍不住一阵咳嗽,浓痰中夹杂血块。前年赣州圩场比武,伤了人,自家也落下了内症。他突然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他有些艰难地站了起来。这时,他看到了一个人,他等了十年的人。

增发右手握刀,左手提大包裹。

老马刀说:“来了。”

增发说:“来了。”

老马刀说:“晓得你一定会来的。”

增发说:“俺一天也没有忘记你。”

老马刀说:“是你的,就该还给你。”

增发放下大包裹:“这是你的。”

老马刀疑惑不解:“什么?”

增发说:“利息。”

老马刀低头打开包裹,是梁野山金线莲。他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呆呆地望着增发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汇城墙角拐弯的地方。

7. 下面是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段落精短,语言精练,结构张弛有度,有伏笔,有巧合,有悬念,结尾出人意料,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很是吸引人。

B. 打狮班由于张禄贵老太爷八秩诞辰祝寿,赢得了满堂彩,他们一个个沉浸在舞狮夺魁的豪勇之中,不屑于去买糠酥花生。

C. 老马刀威震江广福三省,而增发没有那么大的名声,慑于老马刀的威名,当老马刀要和增发比武时,增发没有答应。

D.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十年前与十年后老马刀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对比,增发做狮子头和沉默寡言的对比,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感情。

E. 老马刀在江湖上对手不多,知音难觅,在赣州圩场比武受了伤,再加上等了增发十年,他突然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

8. 小说主要通过哪些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 有人说小说应以“回报”为标题,而不应以“九月半”为标题,你认为哪个题目最合适?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7. AD   

8. 情节:①花白胡子卖糠酥花生,增发等人不买,引发口角,老马刀出场,增发与他约定十年后比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花白胡子下山后传扬丰乐亭的故事,增发等人百口莫辩,受人指点,倍感屈辱,为十年后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增发把石狮子踢回原处,这件事引起老马刀弟子的警惕老马刀说自有办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用:简单的事件,如四两拨千斤,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也使情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   

9. 示例一 “回报”做标题更合适。①小说的主要事件就是回报。增发对老马刀不服气,经过苦练终于学成,要挽回声誉,结果出乎老马刀的意料,没有比武,送来药材这一回报感动了老马刀,也成全了增发的高风亮节。?增发对老马刀是回报,老马刀等了增发十年欲成全增发的名声,这也是一个回报。③以“回报”为线索线索分明,事件清楚,简明扼要。

    示例二 以“九月半”为题最适合。①二人约定的时间是十年后的九月半,九月半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九月半是二人决斗的日子,对彼此意义重大,而在那天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增发没有比武,选择了以德服人。③以“九月半”为题新颖别致。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B项结合“咽着口水,捂紧口袋”细节可知钱财来之不易,并非沉浸在豪勇之中;C项增发没有答应比武,不是因为老马刀的威名,主要在老马刀的实力很强,能把脚下的麻石踏开裂,而自己不能;E项“对手不多,知音难觅”略显夸大,等了增发十年不是“感到很孤独,很悲伤,很失落”的原因。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节及作用分析。主要找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内容,主要就是文本叙述情节的过程分析。作用分析,简单的事件,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也使情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   

9.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探究小说的标题,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情节发展等方面分析。

点睛:标题常见的作用: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纵观中西古代艺术史,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理性精神。

中国从先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美,到两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代韩愈等人的“文以明道”,到宋代程朱理学的“言理不言情”,弘扬的都是理性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鲜明地倡导人的理性精神。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每个人都应该有知识。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用,他在《理想国》中就把培养哲学家作为社会的头等任务。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不只文学艺术,其他艺术也体现了这一理性精神。建筑不只是为避风雨,更是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音乐舞蹈等表演不去创造幻觉的真实,而是更多诉之于理解、想象的真实。这明显高扬的是人类的理性精神。

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人来到这个社会,就一定要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意识,不同的意识导致不同的面孔。社会角色规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以及相联的行为模式,预定了处于该位置上的人的言谈举止的基本准则。在儒家思想起主导作用的中国艺术王国中,人的角色意识非常强烈: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孔孟制定的这些道德规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绳。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服从的是前者。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王昭君因爱国纵身投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程婴以父子的死来救孤儿及全国的孩子;而公孙杵臼则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使程婴父子活下来。在面临生死的重大时刻,他们几乎都不存在心理上的冲突,都没有“自我感情”的考虑;考虑的只是个人在社会上所处的某一地位并由此而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中国人是重社会而轻自我,西方人是重自我而轻社会。这并不准确,起码在古代社会不是这样。荷马史诗中的氏族首领大部分都是勇敢无私的。阿喀琉斯的母亲曾经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者过和平生活而长寿,或者在战斗中早死。为了得到荣誉和尽职,他选择了第二种命运。赫克托尔的妻子规劝丈夫不要上战场,他响亮地回答:“保卫特洛亚是我的职责。”

中西方古代艺术所揭示的人的社会角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层认识。人一生下来,就首先面临着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人的角色意识是处理好这种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是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必要环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从中产生的。它高扬的是人的自觉性,是人的理性精神。

当然,高扬理性既有正价值,亦有负价值。人一切从社会要求出发,扮演好自己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势必把自己看成是具有群体生死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个体;势必以理驭情,以社会利益来压制个人的欲望。这样,个体的主观情感、本能欲望被排斥在精神生活之外;合理的要求常常被当作有害的东西而加以压制,个人的创造探索也往往被视为异端而遭扼杀。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艺复兴史纲》,有删改)

1. 关于“理性精神”,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理性精神是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精神。

B. 理性精神表现出的纯粹的哲学思辨,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中也有体现。

C. 理性精神在古代西方也很受推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就是西方文化传统的精髓。

D. 理性精神不只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建筑、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领域也有明显体现。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用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强调培养哲学家的看法,阐明了古代西方也注重倡导理性精神。

B. 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法,用中外古代故事证明正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产生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境界。

C. 屈原投江自尽,介子推割股奉君,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D. 文章第五段在前文论证高扬理性精神具有正价值的基础上,又辩证分析了其消极作用,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3. 下列关于“社会角色意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意识又让人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社会上。

B. 王昭君、程婴等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社会角色意识,反映出儒家道德规范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准绳。

C. 阿喀琉斯最终选择在战斗中牺牲命运,体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勇敢无私”的社会角色意识。

D. 人们只要有了社会角色意识,就会产生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精神”错,原文第二段为“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用”;B项,“理性精神表现出的纯粹的哲学思辨”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为“这种理性,不仅仅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应是“理性精神”,不是“哲学思辨”;C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错,没有柏拉图,原文第二段为“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用中外古代故事证明正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产生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境界”论据和论点关系错,应该是证明“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第四段为“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从中产生的”。故选D。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婚姻鞋

毕淑敏

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

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沙漠被炙得像驼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

生活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

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尚不如鞋中的一粒砂石令人感到难言的苦痛。鞋,就成了文明人类祖祖辈辈流传的话题。

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制成。最简陋的是一片新鲜的芭蕉叶,最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只水晶鞋。

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我做过许多年医生,常给年轻的女孩子包脚,锋利的鞋帮将她们的脚踝砍得鲜血淋淋。粘上雪白的纱布,套好光洁的丝袜,她们袅袅地走了。但我知道,当翩翩起舞之时,也许会有人冷不防地抽搐嘴角:那是因为她的鞋。

看到过祖母的鞋,没有看到过祖母的脚。她从不让我们看她的脚,好像那是一件秽物。脚驮着我们站立行走。脚是无辜的,脚是功臣。丑恶的是那鞋,那是一副刑具,一套铸造畸形残害天性的模型。

每当我看到包办而蒙昧的婚姻,就想到祖母的三寸金莲。

幼时我有一双美丽的红皮鞋,但鞋窝里潜伏着一只夹脚趾的虫。每当我不愿穿红皮鞋时,大人们总把手伸进去胡乱一探,然后说:“多么好的鞋,快穿上吧!”为了不穿这双鞋,我进行了一个孩子所能爆发的最激烈的反抗。我始终不明白:一双鞋好不好,为什么不是穿鞋的人具有最后决定权?

旁的人不要说三道四,假如你没有经历过那种婚姻。

滑冰要穿冰鞋,雪地要着雪靴,下雨要有雨鞋,旅游要有旅游鞋。大千世界,有无数种可供我们挑选的鞋,脚却只有一双。朋友,你可要慎重!

少时参加运动会,临赛的前一天,老师突然给我提来一双桔红色的带钉跑鞋,祝愿我在田径比赛中如虎添翼。我褪下平日训练的白网球鞋,穿上像桔皮一样柔软的跑鞋,心中的自信突然溜掉了。鞋钉将跑道锲出一溜齿痕,我觉得自己的脚被人换成了蹄子。我说我不穿跑鞋,所有的人都说我太傻。发令枪响了,我穿着跑鞋跑完全程。当我习惯性地挺起前胸去撞冲刺线的时候,那根线早已像授带似的悬挂在别人的胸前。

桔红色的跑鞋无罪,该负责任的是那些劝说我的人。世上有很多很好的鞋,但要看适不适合你的脚。在这里,所有的经验之谈都无济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时分,倾听你脚的感觉。

看到那位赤着脚参加世界田径大赛的南非女子的风采,我报以会心一笑:没有鞋也一样能破世界纪录!脚会长,鞋却不变,于是鞋与脚,就成为一对永恒的矛盾。鞋与脚的力量,究竟谁的更大些?我想是脚。只见有磨穿了的鞋,没有磨薄了的脚。鞋要束缚脚的时候,脚趾就把鞋面挑开一个洞,到外面去凉快。

脚终有不长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开始成熟的年龄。认真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鞋吧!一只脚是男人,一只脚是女人,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了。

削足适履是一种愚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维艰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儿抛弃……

当然,脚比鞋贵重。当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

16.本文以“婚姻鞋”为标题,是读者和评论者都认可的一着妙棋,你觉得此题究竟妙在何处?(4分)

17.文中说“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

18.有人认为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写的“红皮鞋”和“红钉鞋”,其实与标题“婚姻鞋”并无关联,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6.4分)

①使用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将婚姻比作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婚姻观(1分)。

②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2分)

(若答“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1分)

17.5分)

①鞋是用来保护脚的,穿鞋是为了让脚更舒服,脚是主体,鞋是附件。②婚姻是为了让人生更美丽,结婚是为了让人生更幸福,与人生这一主体相比,婚姻只是一件美丽的配饰。③当婚姻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我们不妨勇敢地解除婚姻,轻装上路。(共5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18.6分)

不同意(1分)从内容上看,这两个片断看似与婚姻无关,但它们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切莫只贪图鞋子的华丽外表,盲从别人“有用”的劝说而忘了最重要东西,即自我的感受。这与婚姻鞋体现的主旨是相契合的。(2分)从形式上,这是种类比的手法。(1分)鞋子要适合脚,人就不会难受;婚姻要和谐,人就不会痛苦。(2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是败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送宗伯乔白岩序  (明)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①?”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①交警:以交情之深而忠告之。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阳明子而论学          过:拜访

B.目无改观,耳无改听      改观:改善

C.外是荆棘之蹊            蹊:小路

D.岂易哉?                易:容易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字字而求焉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文词技能于是乎出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    意北亦尚以口舌动也

D.毋以老耄而弃予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王守仁在阐述自己为学的主张的同时,也勉励朋友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B.王守仁认为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要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C.文章引用卫武公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学问要终身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

D.王守仁认为为学最根本的在求道,如果不明大道,只在如词章、下棋这类技艺上用功夫学习,哪怕你学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聪明且具有良知的人。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大路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3分)

                                                                                     

2)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4分)

               

参考答案:

15B(改观:看别的东西)

16A,表修饰(B.从这里/表承接;C.句中停顿/表陈述语气;D.因为/,拿)

17B(王守仁认为专于道才算得了专,精于道才算得了精,精于词章而不精于道。词章和技能虽也从道中来,但若只以词章和技能卖弄,离开道就远了。)

18.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每两处1分,全对得3分,多断要扣分)

19.(1)由此而在一年内压倒全城的人,三年中国内没有可以和我对抗的。(重点关注“诎”“当”字)(3分)

2)先生的年纪只有武公一半,但是功业可以成倍超过他,希望先生无愧于武公啊!(重点关注“功”、“倍”、“其”字)(4分)

[译文]礼部尚书乔白岩先生将往南都,拜访我并跟我论学。

我说:“学贵专。”乔先生说:“对。我少年时喜欢下棋,于是食不知味,睡不着觉,眼睛不看别的,耳朵不听别的,由此而在一年内压倒全城的人,三年中国内没有可以和我对抗的,学果真是贵专的啊!”我说:“学贵精。”乔先生说:“对。我长大后喜欢词章,于是字字推敲,句句搜求,研究各种史传,考核诸子百家,由此而始则追踪于唐宋,终又深入于汉魏,学果真贵精的啊!”我说:“学贵正。”乔先生说:“对。我中年时喜欢圣贤之道,对下棋我后悔了,对词章我惭愧了,我对它们都不再在心了,您以为怎样?”我说:“行啦!学下棋也叫做学,学词章也叫做学,学道也叫做学,结果大不一样。道就像大路,此外便是荆棘丛生的小路,就难以到达大路了。所以专于道才算得了专,精于道才算得了精,只是专于下棋而不专于道,这种专便成为沉湎;精于词章而不精于道,这种精便成为癖好。讲到道可是又广又大,词章和技能虽也从道中来,但若只以词章和技能卖弄,离开道就远了。所以非专便不能精,非精便不能明,非明便不能诚,所以《尚书·大禹谟》说‘唯精唯一。(只有懂得精妙的大道才能专心)’精,精粹的意思,专,专一的意思。精然后明,明然后诚,所以明是精的体现,诚是一的基础。一,是天下最大的本源;精,是天下最大的功用。连天地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都明白了,何况是词章技能那些无关轻重的东西呢?”乔先生说:“对极了!我将终身记住,只是可惜已经晚了。”我说:“这岂是容易的啊!一般在高位上的人不讲究学业也很久了。从前卫武公九十岁时还向全国戒谕说:‘不要以我为老朽而丢掉我’。先生的年纪只有武公一半,功业却可以成倍,希望先生无愧于武公啊!我也岂敢忘却国士的交儆(告诫使人注意改正缺点)之诚呢?”

 

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袁枚《祭妹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注:①嫛婗(yī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②殗殜(yè dié):病不甚重,小病。

5.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连呼则则             则则:同“啧啧”,赞叹声。

B. 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使:让、令

C. 后虽小差             小差:病情稍有好转

D.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

6. 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节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兄长远游时小妹悲恸和中进士回家时全家欢乐等几件事。

B. 这节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情况未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所以,回忆模糊且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 作者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凄恻。

D. 作者通过捉蟋蟀时“奋臂”、读书时“梳双髻,披单缣”、远游时“掎裳悲恸”等细节,表现了妹妹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与作者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兄妹之情。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2)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3)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8. 《祭妹文》与《祭十二郎文》都是祭文,且十分感人。请简要概括两段文字在抒情手法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5. B    6. B   

7. (1)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

2)你来到我床前,为我讲小说野史上使人高兴使人惊奇的故事,姑且给我提供一点快乐。

3)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   

8. 相同点:都是叙事抒情,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己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

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 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本题中B.项,“使”解释错误。正确解释为“信使”。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回归文本,迅速锁定答题区间,选出答案。本题中B项,“回忆模糊且不够,”表述不当。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关键词:填膺,堆积在我的胸中;梗,堵塞;逝,消失,不见(2)关键词:聊,姑且(3)关键词:少孤,自幼丧父。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抒情方式的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常见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根据作者抒情时所借用的对象,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三大类。本题中,让比较两则材料的抒情方式上的异同点。需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即可。相同点:都是叙事抒情,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己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 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紘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宜韩伯休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 一万见与。”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存大意。《海岱志》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②贳shì:借贷。

1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当不进肴                  羞:美味的食品

B.得父时假贳文疏                料:估量,揣测

C.而酬据精                      悉:详尽,详细

D.《海岱志》未周悉             良: 的确,确实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容二价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邻里年少好事来从假借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C.存大意                       久之,能足音辨人

D.慰祖不往也                   人非生知之者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粱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家境殷实富裕,为人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甚至将他人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了。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病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

16.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族子紘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2)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参考答案:

12.B

13.B

14.A

15.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

16.(1)(崔慰祖)对族侄崔纮说:“那些人有了钱,自然会将借去的归还我;他们如果没有,我说什么呢?”

2)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来对弈。崔慰祖总是推辞说下得不好,不是初一、十五就不来拜见。

12.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项,者,二者均为“……的人”。所以选B。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应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担任奉朝请的是崔慰祖。张冠李戴。所以选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A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15.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做断句题的具体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慰祖、慰祖、城、沨、老母等名词可用作主语或宾语,而且“曰”后一定要断开。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见,指自己(学过的文章里,有《陈情表》的“慈父见背”,平时生活中有“见谅”) ,吾何言哉?是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第二句中,数,屡次;对戏,对弈;拙,下得不好;朔望,初一、十五;见,拜见。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译文

崔慰祖,字悦宗,是清河郡东武城人。父亲崔庆绪,永明年间担任梁州刺史。崔慰祖脱去布衣做官担任奉朝请。父亲亡故后他不再吃盐,母亲说:“你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子女。遇大丧不灭孝的本性,只是不应进食美味佳肴罢了,怎能断绝吃盐呢?我现在也不吃盐了。”崔慰祖不得已而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崔慰祖的父亲在梁州的资产家财有千万,他都散发给同宗的族人。家具器物都用漆写上“日”字,这种有“日”字的器具,流散到远近各地。崔慰祖整理了父亲有关的租借文书凭证,对族侄崔纮说:“那些人有了钱,自然会将借去的归还我;他们如果没有,我说什么呢?”于是便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崔慰祖爱好学习,收藏书籍达到万卷。邻居中有爱学习的青年都相随着来向他借书,每天借书达到几十卷,崔慰祖都亲自取出给他们,从来没有推托过。崔慰祖担任始安王萧遥光的抚军刑狱,兼记室。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崔慰祖来对弈。崔慰祖总是推辞说下得不好,不是初一、十五就不来拜见。建武年间,诏令各地举荐才士,崔慰祖的堂兄崔慧景推荐崔慰祖和平原郡刘孝标同为饱学之士。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地方,以测试他的才能,崔慰祖推辞不就职。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曾在吏部省中聚集很多宾客好友,每人都向崔慰祖询问十几件地理方面不熟悉的事,崔慰祖口吃,语言不华美,但回答得有根有据具体而且精准,满座宾客都称赞而且心服口服。谢朓赞叹说:“假如班固、司马迁再生,也不能超过他。”崔慰祖出卖自己的住宅,要价四十五万,买的人说:“能否减点价?”崔慰祖说:“确实不同于韩伯休,怎么容许有两种价格?”买的人又说:“你只管标价四十六万,一万钱是送给你的。”崔慰祖说:“这难道是我的心愿吗?”崔慰祖年轻时和侍中江祀是交情很深的朋友,等到江祀显贵了,常来问候他,但崔慰祖不去他那里。崔慰祖和丹阳县丞刘沨一向要好,萧遥光占据东府造反时,崔慰祖正在城内。在城池还没有被攻下的一天,刘沨对崔慰祖说:“你家中有老母亲,应当赶快出城去。”于是命守门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禁在尚方,病死。崔慰祖著有《海岱志》,记载了从太公时起到西晋时止的人物,写到四十卷,完成了一半。临死时,写信给堂弟崔纬说:“常想再注释司马迁、班固两人的历史著作,已搜集到《史记》、《汉书》遗漏未载的二百多件事,放在橱柜竹箱中,你可以整理好写出来,以保存它的大意。《海岱志》确实不够完善详细,你可抄写几本,交给护军各位从事每人一本,也给朋友任防、徐寅、刘洋、裴揆等,让后世的人知道我稍微有些清高的事业。”又嘱咐让棺材直接靠近黄土,不必用砖砌,不要摆设灵位。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为倡导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请你拟写一则全民阅读倡议书,不用出现标题、称呼语、日期和落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连贯、得体,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6分)

参考答案:

示例:

唯有书香能致远,最是阅读可怡情。阅读可以让你远离庸俗和乏味,可以让你变得睿智而博学,可以让你拥有优雅和高贵。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姿态。行动吧,让阅读成为一道风景,让书香充溢我们的城市!

(紧扣主题2分,语言连贯、得体2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8. 仿照下列例句,以“夏天”、“秋天”为情境,写两段与例句句式和意蕴相同的话。(6分)

仿照横线前的句子,再写两个结构基本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

例句:微笑是春天里的一缕轻风,温柔地吹拂着每颗沉睡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苏醒。

微笑是夏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是秋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微笑是夏天里的一片绿荫,真诚地呵护着每颗烦躁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平静。微笑是秋天里的一串硕果,多情地告慰着每颗稚嫩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成熟。

9.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则古训告诫人们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4分)

         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                                              。(1分)

这句古训的意思是                                ,这句古训告诫人们                                                                         

参考答案:

(略)

 

10.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3分)

或许是巧合,人类的照明技术发展史,总和世博会密切相关。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的白炽灯装点了埃菲尔铁塔;1939年美国世博会,展示了第一个实用荧光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从开幕式上近9000平方米的江边显示屏,到每个晚上灯火璀璨的园区夜景,大放异彩的LED半导体照明将开启照明时代新纪元。LED带来的全新照明时代,可不仅仅体现于锦上添花的霓虹灯。在业内人士看来,半导体照明的远大前程,一定是走进寻常百姓家,担负起居家功能照明的重任。

      □□□□□□□□□□□□□□□

参考答案:

5LED将带来全新照明时代。     (或LED居家照明功能将会普及)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象,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与       同行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