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黑龙江高二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全)
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蹂躏 削足适覆 造诣 越俎代疱
B . 惠顾 不落窠臼 化妆 应接不暇
C . 严厉 鞭辟入里 轶事 夜郎自大
D . 默契 同仇敌忾 眨眼 流光溢彩
2. (2分) (2017高二上·佳木斯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即使是在求田问舍的隐居生活中,也会以积极奋进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张仃所作的焦墨(画),立足写实性的山水风光。他挑战黑墨运用的极限,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中国画坛带来空谷足音 , 振奋人心。
③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④庸俗的事务主义者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
⑤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自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
⑥据台湾媒体报道,“国科会副主委”谢清志涉及南科减振弊案,遭检方判刑15年。国民党痛批民进党:一路贪腐,官位越高贪得越多,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A . ①②⑤
B . ③⑤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④
3.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标点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 .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C . 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D . 在俘虏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琳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
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吸收和食入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甚至眼肌、咽肌瘫痪等症状,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B . 湖南卫视总能在娱乐节目中引导潮流,从几年前的“超女”“快男”到而今的“我是歌手”,收视率一路飙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C . “新华频媒”是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优势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平台,与一般商业大屏有所不同,它建成后,每天会向市民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资讯。
D . 8月15日,日本在东京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67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邻国再度高涨。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5. (5分) (2015高一上·临川期中) 下面是某同学日记中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还是遗憾。
6. (5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7. (6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宝藏。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城等。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半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文化真实、立体、全面的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看,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各地区对自己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薄弱,即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为了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繁荣发展,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研究学会,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
(摘编自邵汉明《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B . 地域文化研究不包括民族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而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地域视角的研究。
C . 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对各地域文化自身进行了充分的纵向研究,但横向研究还不成熟,有待加强。
D . 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应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需深入关注各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围绕地域文化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条理清晰。
B . 文章多次论及地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彰显了立足当代的立场。
C . 第二段以西周和秦汉为例,都具体详实地论证了中华地域文化不断丰富扩展的历程。
D . 第三、四段针对地域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及缺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方上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属于地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B . 广阔的地理空间、多样的经济形态、悠久的历史,使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C . 地域文化在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化文化转化,可见对其作深入地研究没有太大的价值。
D . 如果能够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那么中华文化就可以繁荣发展。
8. (12分) (2018高二上·鹤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四、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
9. (13分) (2016高三上·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暗中
B .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再:第二次
C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客气
D . 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明天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 . ①赵急,请救于齐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 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②人不知而不愠
D . 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刑馀之人不可 ②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A . ①③⑤
B . ②⑤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 . 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 . “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 . 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②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③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10. (5分) (2017高三上·嘉兴期中)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人 之 生 也 未 始 有 异 也 而 卒 至 于 大 异 者 习 为 之 也 人 之 有 习 初 不 知 其 何 以 异 也 而 遂 至 于 日 异 者 志 为 之 也 志 异 而 习 以 异 习 异 而 人 亦 异 志 也 者 学 术 之 枢 机 适 善 适 恶 之 辕 楫 也 枢 机 正 则 莫 不 正 矣 枢 机 不 正 亦 莫 之 或 正 矣
(选自张尔岐《辨志》)
11. (11分) (2017·自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祏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 , 共推为主。
隋大业九年,入长白山,依贼左君行,不得意,舍去,转剽淮南,称将军。下邳贼苗海潮拥众钞暴,伏威遣公祏胁谕曰:“天下共苦隋豪桀相与兴义然力弱势分不相统若合以为强则无事隋矣公能为主吾且从不然一战以决”海潮惧,即以众下之。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将兵捕击,伏威与战,伪北,诱颢堕葭榛泽中,顺风纵火迫之,步骑烧死几尽。海陵贼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之,召使并力。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破阵引伏威入幕,置酒,悉召酋首高会。伏威突斩破阵,众眙骇不及救,复杀数十人,下皆畏服。
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稜以精兵讨之,稜不敢战,伏威遗以妇人服,书称陈姥,怒其军。稜果悉兵至,伏威迎出挑战,稜军射中其额,伏威怒曰:“不杀汝,矢不拔!”遂驰入稜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稜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大溃,稜走而免。
进破高邮,引兵度淮,伏威选敢死士五千,号“上募”,宠厚之,与均甘苦,每攻取,必先登,战罢,阅创在背者杀之。所虏获必分与麾下,士有战死,以其妻殉 , 故人自奋战,无完敌。宇文化及以为历阳太守,不受。徙丹阳,自称大行台。始进用士人,缮利兵械,薄赋敛,除殉葬法,民奸若盗及吏受赇,虽轻,皆杀无赦。上表越王侗,封楚王。
是时,秦王方讨王世充,遣使招怀,伏威乃献款。高祖授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 , 豫属籍。武德七年二月,卒。
(节选自《新唐书•杜伏威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B . 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C . 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D . 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殉是古代以活人或物品与死者同葬的一种习俗,以活人殉葬直到清代仍然存在。
B . 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场文书,主要用于大臣对君王以及下级对上级陈情言事。
C . 尚书令是隋唐时代尚书省的长官,隋唐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长官同为宰相。
D . 赐姓指皇帝赐给臣民姓氏,古代帝王常用赐给皇族姓氏的办法褒奖功劳、笼络人心。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伏威豪爽放荡,不治生计。他的好友辅公祏多次偷盗姑家的牧羊送给他,官府缉捕很急,二人因此一起逃亡江湖,聚众起义。
B . 杜伏威精于算计,富有谋略。对苗海潮威逼利诱,对宋颢诱敌深入,对赵破阵谋定而后动,对陈稜用激将法,都获得成功。
C . 杜伏威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与陈稜之战中,他勇猛地冲入陈稜的军阵,不顾额头中箭,奋力冲杀,大败敌军。
D . 杜伏威富有主见,亦能治理。投靠左君行,不如意就离去;宇文化及让他做太守,他不接受;在丹阳,薄赋敛,严法纪,显示出不凡的治理才能。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
②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2. (7分) (2018高三上·临沧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②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③ , 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州)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③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
B . 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C . 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
D . 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
(2) 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六、 默写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高一上·抚顺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呈现出一种朦胧、娇羞美,而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中的荷花却呈现出一种艳丽美,其句子应是:________。
(2) 屈原的作品多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3) 苏轼《赤壁赋》中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剧情,就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园的情义,对国家的情怀。影片中,室外环境被冰雪覆盖,一片白色。地下城中红色的春联、舞狮,营造出红火热闹的浓浓年味儿。红与白两种颜色的运用,不仅营造出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春节的氛围,也表现了中国人民面对世界性灾难时凝聚力量、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决心。地标性建筑的运用、工装服装的设计以及多年后照旧的蓝白色学生校服,架构起《流浪地球》由内而外的中国形象。
《长城》《寻龙诀》《妖猫传》等奇幻大片则将技术与文学性、现代性、民族化结合起来,在长城、西北草原、长安城等典型的中国场景中展现饕餮怪兽、风水玄机、古典诗词等中国文化元素。这是中国审美的呈现,是我们独有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
《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动作大片中,无论是中国军人、公安干警,还是普通中国公民,都齐心协力、共同进退,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这些是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生动写照。这些作品通过亲情、友情、爱情等连接起来的中国式人物关系,与观众共情互动、深层交流。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感层面的表达,中国重工业电影才有了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特效奇观。
以上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做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综合上述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5-1、
6-1、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7-1、
7-2、
7-3、
8-1、
8-2、
8-3、
四、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
9-1、
9-2、
9-3、
9-4、
9-5、
10-1、
11-1、
11-2、
11-3、
11-4、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2-1、
12-2、
六、 默写 (共1题;共5分)
13-1、
13-2、
13-3、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