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上杭县太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87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上杭县太拔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全)


360截图20240523192508985.jpg360截图20240523192530220.jpg360截图20240523193058709.jpg

福建省龙岩市太拔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B   

5. 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 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④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 试题分析:B项,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受到石钵头奚落,后来却毫不犹豫的给他端砚做药引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斯文谦和,穷困落魄”“身怀绝技,隐忍退让”“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结尾的题目,注意首先指出结尾的特征,然后分析效果,再分析骑在人物的塑造、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此题小说的结尾“手段端砚”出乎意料,却在清理之中,前面有很多伏笔,效果是“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从人物的性格上看,华昌结尾“段砚”,显示出其身怀绝技,但深藏不漏,丰富了其性格特征;从主旨的角度揭示“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的主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比之于基督教、佛教影响下的西洋人的生命观念,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于超现实、超经验的彼岸存在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向往并不强烈。他们并不曾虚构出一个天堂的愿景诱惑活在世上的人.或是编织一张地狱的罗网束缚人的行为;而是对于死后的世界讳莫如深。他们的生死观念表现出对“生”的极大关注和对“死”的回避——这就意味着古人对于人在现实世界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极大关注。

    孔子以“未知生,焉知死”回避了弟子季路关于“鬼神”的问题。他很少和学生谈论伦理道德范畴外的非理性超验世界——死后的天堂或地狱。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尽管孔子也说“慎终追远” 、“祭神如神在”,但是与其说孔子的“慎终追远”、“祭神”是出于鬼神崇拜,不如说是他通过这种行为,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敬重,并以此来得到伦理道德上的教化目的。

    即使是著书“皆空无事实”,以寓言著称的庄子,也未曾离开“生”的大地。《庄子》中的“神人”并不是超验世界里的神灵,而是指超越了现实生存的种种限制,达到了“逍遥游”状态的“至人”、“圣人”、“神人”。

    因此,无论是儒家学派,还是道家者流,在生死观上都表现出贵生重生、始终着眼于现实世界的特点。尽管他们都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担心死亡的来临;尤其是贵生重生的生死观,更使得他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对死去的人有不尽的留恋、怀念和哀悼。

    以庄学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齐生死、与物化,归于自然,这似乎是摆脱了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然而《庄子》书中也借孔子之口说出“死生亦大矣”,他反复陈述人要摆脱、超越死亡,更反映出他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一个不关心死的人、一个没有死亡焦虑的人,不可能对人生的时间性有那么强烈的感受,更不可能大谈死生问题……只有怕死的人才会去苦心设计不怕死的策略”。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实则是藉以宣泄心中哀痛之情的极端之行。

    佛教进入中国后,其生死轮回观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并未产生大的影响。相反,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禅宗,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同儒学、庄学一样的处世哲学。因此,崇信佛教的诗人在谈及生死时,也往往不只就生死而言,而是与立身、处世、修身、养生紧密联系。如王维诗云“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秋夜独坐》)“无生”在诗人心中,毋宁说是一种人生哲学。唐柳宗元就认识到佛教使人“乐山水而嗜闲安”(《送僧浩初序》),他认为佛教与道家一样,都是反映“道”的,因此反对韩愈的毁佛灭佛论。中国人的生死观念、生命意识虽处在儒、道、释三教之不同影响之下,却有内在的一致性:贵生重生,哀往悼逝的现世的生命意识。

                                    (摘自陈向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超现实、超经验的彼岸存在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向往并不强烈。

  B.对“生”的极大关注和对“死”的回避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死观最突出的表现。

  C.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死后的世界讳莫如深,对人在现世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非常关注。

  D.基督教、佛教或虚构出天堂的愿景诱惑活在世上的人,或编织出地狱的罗网束缚人的行为,对西洋人的生命观产生了很大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回避弟子关于“鬼神”的问题,也很少谈死后的天堂和地狱,后人认为这正是源于儒家“生”的核心观念。

  B.儒道生死观相同之处在于重生贵生、始终着眼于现实世界,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

  C.孔子“慎终追远”、“祭神”的行为,不是出于鬼神崇拜,而是想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敬重,以此得到伦理道德上的教化目的。

  D.道家虽主张齐生死,内里却未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庄子妻死后的鼓盆而歌正是他对亡妻无尽留念的极端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更乐意把禅宗看作处世哲学而不是宗教,这说明佛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并未产生大的影响。

  B.虽然受到儒、道、释三教的不同影响,重生贵生,哀往悼逝的现世的生命意识却一直是中国人生命观念、生命意识的主流。

  C.崇信佛教的诗人把生死与立身、处世、修身、养生紧密联系,是因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把佛教看作一种处世哲学。

  D.柳宗元反对韩愈的毁佛灭佛论是因为他认为佛教与道家一样,都是反映“道”的。

参考答案:

 

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阐述“动”与“静”的辩证概念。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着道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春夏秋冬,南北山水景物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构成了超越事实的表象,从而达到物化为我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画论运用了哲学精神提出了山水画的要求,确立了诸多山水画大师能善于用哲学精神完成山水画创造。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不仅获得了“平淡天真”,还增添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苍海则意溢于海”。这是哲学精神构成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淡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气”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称:“诸血者皆源于心,诸气者皆源于肺。”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取其意气所到”,倪瓒的“逸气说”,与苏轼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影响很重,他的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自己所画的山水构图抓住“远”作思考,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尽管山水画能够兼容着各种形态,包括写实与写意、虚拟与表象、直观与寓意,能够观赏自然美景,抒发国土情怀,表现生态环境。尽管随着当下文化的变革,产生新思想、新内容和新的表现方法,但山水画哲学精神的传统不可缺失,那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需要认真研究的宝贵财富,倘若我们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中国精神”,是一个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2013年2月28日《美术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的创作主张。

B. 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自然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 中国历代画论中都大量的渗透着把中国哲学精神作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释。

D. 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精神山水”的思想观念。

      2. 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 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 郭熙认为“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远”才能渐入“无”“虚”“淡”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 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远”,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老子、庄子都对“气”极为推崇,这些古代先贤理智地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了心得思维。

B. 宋代文人画家苏轼、董其昌都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 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 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中国精神”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参考答案:

1.D(A这是孔子的哲学思想而非有关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主张”。B“重要内容”无中生有,原文是指“构成了直接的重要影响”而非组成部分。C是“或多或少”而非“大量”)

2.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表述不当,荆浩是践行者但未必是开创者,原文未提及)

3.D(A应是“心得思维产生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而非“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心得思维”。B董其昌是明代人而非宋代人。C以偏概全,这是董其昌的绘画特点而非全部古代山水画)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废封建

  轼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郡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不立强家世卿也。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囤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此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又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世未有非之者,李斯之论与子房何异?世特以成败为是非耳。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彭、英、卢.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士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选自《东坡志林?论古》,有删改)

 

【注释】①封建:指“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即君王把爵位、土地赐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诸侯国。②韩、彭、英、卢:指韩信、彭越、英布和卢绾,四人跟随刘邦在兴汉中立下大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置王无以填之    填:通“镇”,使安定。

B.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    附:依附,从属。

C.自书契以来    契:刻,记载。

D.至刑措不用    措:废弃,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有侯王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C.①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②吾尝跂而望矣

D.①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B.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C.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D.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丞相王绾等人在燕、齐、荆等地设置诸侯王的建议,李斯以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诸侯产生的弊端为依据提出反对意见,得到了秦始皇认可。

B.苏轼认为圣人不能创造时势却能很好地把握时势,并结合三代、七国、秦、汉等历史时期关于分封诸侯的不同做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释。

C.汉高帝刘邦明明知道不应该分封诸侯,却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封了韩信、彭越等人为王,苏轼认为这是时势使然。

D.在吸取了柳宗元有关分封制的观点的基础上,苏轼认为分封制是争斗的根源和混乱的开始,深刻揭示了分封诸侯这一做法存在的弊端。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②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B

3)D

4)C

5)①依靠祖宗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又恢复(或:再)设置诸侯国,这是培植战争(或:引起战乱)啊.却(要)谋求天下安定,难道不困难吗?

②秦始皇兼并天下后,(把天下)划分郡邑,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好比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这是时势所适宜(或:应当)的,并非个人的智慧、见解.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B 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附:增益.

2)B B.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A.连词,因为/介词,用;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

3)D 第一个“诸侯”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B;“无罪”就是“没有罪”的意思,中间不可断,排除C.句子翻译为: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

4)C “却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于文无据.

5)①赖:依靠;初:刚刚;国:诸侯国;宁息:安定.句子翻译为:依靠祖宗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又恢复(或:再)设置诸侯国,这是培植战争(或:引起战乱)啊.却(要)谋求天下安定,难道不困难吗?

②既:已经,…之后;固:本来;裘:皮衣;私:个人.句子翻译为:秦始皇兼并天下后,(把天下)划分郡邑,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好比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这是时势所适宜(或:应当)的,并非个人的智慧、见解.

参考译文:

秦王刚刚吞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求皇帝分封诸位皇子(为藩王).”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的亲属日益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各诸侯国更是互相征战,最终达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统一都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能够使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正确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不利.”秦始皇说:“正因为有诸侯王,天下才一直都苦于战斗不止.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定,又在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分立的)部队,要想天下安定,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分别设置守、尉、监.

苏子(即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代,也不能不错过时代.时代并不是圣人所能创造的,他们只是能够不错过时代罢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就不能分封诸侯,不立强势家族为世卿,可以把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当作警戒.(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仅李斯和秦始皇知到这一点.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错过时代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大夫大多非议它.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当时没有非议他的意见的,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有什么不同?只是世人以成败论是非罢了.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吐出口中的食物大骂郦食其,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岂只是汉高帝,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并不是圣人的意思,是情势造成的.”

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曹元首、陆机、刘颂,以及唐太宗时的魏征、李百药、颜师古,那以后还有刘秩、杜佑、柳宗元.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夺,争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从三代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来,知道不用刑法措施,然而终究不能停止篡位弑君父的祸端.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大夫,从未有过.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黄河七墅。巡抚李侃荐于朝。阿鲁出寇延绥,命充游击将军赴援,战孤山堡,败之。寇再入,战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皆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充副总兵,镇守宁夏。九年以将才与周玉同荐。十二年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甘肃。

黄河以西。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玺请“复画疆域,召集诸番,谕以界石废,恐官军欺凌诸部,今复立之,听界外驻牧,互市则入关。如此,番人必听命,可潜消他日忧”。帝称善,从之。

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故有是命。

初,哈密为土鲁番所扰,使其将牙兰守之。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近赤斤、罕东,数相攻,罕慎势穷无援。朝议敕玺筑城苦峪,别立哈密卫以居之。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十七年召集赤斤、罕东将士,犒以牛酒,令助罕慎。罕慎合二卫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遂复其地,仍令罕慎居之。事闻,奖劳,赉金币。已,罕东入寇,玺御却之,请兴师以讨。帝念其常助罕慎,第遣使责谕。明年,北寇杀哨卒,玺率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击之于狼心山、黑河西。多所斩获。

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玺习韬略,谙文事,勇而有谋。廷臣多称之。在边二十余年,为番人所惮。弘治元年卒。赐祭葬,赠恤有加。(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鲁出寇延绥     寇:侵犯 B.听界外驻牧     听:任凭

C.帝称善,从之     从:听从 D.玺御却之       却:后退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B.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C.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D.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玺是明朝军事将领,他熟悉韬略,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不断推荐、提拔,先后镇守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区二十多年,番人十分畏惧他。

B.为消除可能产生的边患,王玺向朝廷建议在疆界重新立界石,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驻留放牧必须在界石外,互通贸易时则可入关。

C.成化十七年,王玺升为代理都督同知。当时,他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另一将领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为参将,他担心难以调度管束,便请求解除鲁鉴的兵权。

D.王玺召集、犒劳赤斤、罕东的将士,他们协助罕慎收复了哈密,捷报传到朝廷,朝廷给予王玺褒奖、赏赐,却没有提升他的官职,后经过他的申诉,朝廷任命他为都督同知。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人,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5分)

2)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5分)

参考答案:

4.D

5.B

6.C

7. (1)(界石)因年岁久了被埋没废弃,诸番常常擅自进入中原,而中原的无赖之徒又暗中与之来往,成为边患。(得分点:“湮废”“阑入”“交通”各1分,大意2分)(2)王玺派遣间谍去离间牙兰。牙兰没有听信间谍的话,间谍带着自己抓捕的九十余人回来,将所探虚实全部上报。(得分点:“间”“羁掠”“具悉”各1分,大意2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题中文段的大意是:成化二十年,王玺改而镇守大同。他有收复哈密之功,却没升官,于是向朝廷诉说,才被正式授官都督同知。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C项关于“请求解除鲁鉴的兵权”的说法错,应该是王玺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湮废”即“湮没、废弃”;“阑入”即擅自闯入;“交通”就是勾结、往来。第(2)句中的“间”即挑拨离间;“羁掠”即抓捕掠走;“具悉”就是全部明白知晓。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王玺是太原左卫指挥同知。成化初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卫黄河七墅。巡抚李侃向朝廷推荐他。阿鲁出侵犯延绥,王玺奉命充任游击将军赶去支援。与敌寇战于孤山堡,击败了敌寇。敌寇再次入侵,王玺与之战于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都有功劳。他被任命为都指挥同知。充任副总兵,镇守宁夏。成化九年,王玺凭借将帅之才与周玉一同被举荐。成化十二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甘肃。

黄河以西,从庄浪到肃州南山,是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的居住地。洪武年间,立石划界。相约砍樵放牧不能越过疆界。界石因年岁久了被埋没废弃,诸番常常擅自进入中原,而中原的无赖之徒又暗中与之来往,成为边患。王玺(向朝廷)请求道:“重新划定疆界,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因为界石已废弃,担心官军欺凌诸部,现在重新立石,任凭他们在界外驻留放牧,互通贸易时则可入关。这样,番人必然听从命令,便可悄悄消除他日之忧患。”皇上觉得有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成化十七年,王玺任代理都督同知。当时王玺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担任参将,王玺唯恐难以调度管束,请求解除兵权,因此才有以上的任命。

当初,哈密被吐鲁番侵扰,吐鲁番命其将牙兰驻守。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挨近赤斤、罕东,双方多次互相攻击,罕慎势穷力尽,孤立无援。朝廷商议后命令王玺在苦峪筑城,另设哈密卫来驻守。王玺派遣间谍去离间牙兰。牙兰没有听信间谍的话,间谍带着自己抓捕的九十余人回来,将所探虚实全部上报。成化十七年,王玺召集赤斤、罕东的将士,用牛肉、酒食犒劳他们,命他们协助罕慎。罕慎聚集两边的守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于是收复其地,仍命罕慎驻守。朝廷听到捷报,给予(王玺)褒奖慰劳,并赏赐金币。不久,罕东人入侵,王玺抵御并击退了他们,向朝廷请求兴师征讨他们。皇上顾念罕东人时常协助罕慎,只派遣使臣对他们予以责备。第二年,北寇杀死哨兵,王玺率领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在狼心山、黑河以西攻击他们,多有斩获。

成化二十年,王玺改而镇守大同。他有收复哈密之功,却没升官,于是向朝廷诉说,才被正式授官都督同知。

王玺熟悉韬略,深谙文辞,勇敢而有谋略。朝廷大臣大都赞许他。王玺在边疆二十多年,番人十分害怕他。弘治元年,王玺去世。皇上赐其祭葬,赐予王玺家属厚重的财物,并对他们加以抚恤。

6. 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5处)(5分)

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①。凡                                                   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②之想。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

【注】①轩渠:大笑的样子。②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

 

参考答案: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话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些著名的峡谷深度达两千至五千英尺,                            ——

  今为止在全世界山脉中所见到的最迷人的风光。

  ①由于峡谷中到处布满崎岖不平的小道

  ②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奇异迷人的风光

  ③却不是阴冷潮湿而又险峻难达的峡谷

  ④美丽的小河在峡谷中尽情流淌

  ⑤峡谷虽然深度惊人

  ⑥它们依然是登山运动员们从肥沃的低地通往结冰的源头所喜欢的路线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⑤③①⑥②  C⑤①③④⑥②    D⑤③②①⑥④

参考答案:

B

根据句意,参考标点,尤其是中间的句号和文段中的破折号。其他各项均不恰当。

8. 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的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笑纳”改为“收到”。②“爱戴”改为“爱护”。③“您的令郎”改为“弟弟”。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⑤“惠赠”改为“送”。(“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不能用于自身。“爱戴”,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令郎”,用于称对方的儿子,这里用了“您的”,重复,同时对二叔的儿子称令郎不如称“弟弟”更亲切得体。“鼎力相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惠赠”是敬辞,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不能用于自身。)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____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__: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中华文化的 DNA ,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___。

参考答案:

才能理好家治好国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   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试题分析: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概括,由上文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可知,第一空应从治家治国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由冒号及后文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八德很容易得出答案;由前文的历史文化、文化根脉”“坚守和弘扬可得出目的是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四年弹指一挥间,从都灵冬奥会上孤零零的一金到温哥华冬奥会上写满曲折的三金,王濛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退变,成长为真正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

①文中有一个词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②文中有一处语法错误,请改正。(1分)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作为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万箭穿心》出品方1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及其相关活动。

影片制片人兼发行人董文洁说,前不久《万箭穿心》出品方收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关于影片入围的通知,该片成为今年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导演王竞和女主角颜丙燕也同时受邀出席电影节,并有望角逐最佳影片金麒麟奖和影后桂冠。

出品方在致东京电影节组委会的退赛声明中表示,由于日本政府非法“购买”中国领土钓鱼岛导致了近期中日关系的恶化,但是,“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至今未作出解决争议的诚恳态度,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因此,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今典影业有限公司、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电影《万箭穿心》决定正式退出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及所有相关活动,对此深表遗憾。”

(3)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2分)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28,000,000

30,000,000

  本

1,850,000

672,000

  联

13,700,000

13,000,000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                        

    ②                        

参考答案:

1)①(1分) “退变”改为“蜕变”。(飞越、超越、质变) (仅指出未改正不得分)

②(1分)改为“真正成长为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或“成长为中国短道速滑真正的领军人”

2)《万箭穿心》退出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分)

3)(2分)示例: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任写两点,每点1分)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实用诚可贵,审美价更高

对于古人类为何保存火种的问题,古人类学家认为此举是为物质需求,这是从实用角度来说的。而数学家托姆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复: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无疑,托姆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考量。

诚然,作为一般生物而言,物质的实用价值十分宝贵,但对于人类而言,仅有实用是不够的,人应该还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因此,我认为,实用诚可贵,审美价更高。

物质的一大基本属性便是实用。人生在世,离不开物质,正是物质的诸多实用价值才得以维系人的生存,就这一方面来说,物质的实用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实用物质,何谈生存?何谈发展?物质是一切可能性的起点,是我们生存的必备条件。

但仅此就足够了吗?我们生而为人,如果仅仅是为生存,便与世上其它生物何异?我们应该还肩负其他使命,譬如我们首先应该习得生活之道,一种高于物质生存的存在形式,我们应为满足精神上、审美上等高层次的需求而存在,而奋斗,这使得我们作为生物却具有了与其它物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创造。我们因求美而独特,因求美而智慧。历史上多次为求美为求乐而产生的矛盾,而引发的思想运动使人类思想更活跃、更智慧。实用诚然可贵,求美价更高,因为它使人类成为独特的存在,使大类不断进步,成为精神上的巨人。

求美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提高审美、思考能力自然也是我们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一大方式。至于如何提高相关能力,我认为,懂得发现美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步。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而比起创造美,发现美对人而言便显得格外重要。夜空中的火光便是一种美,潮涨潮落、侯鸟群飞也是一种灵动的美,甚至于灾难前的互相帮助,困境中的相互扶持,更是一种可贵是人性之美。懂得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种种人情、人性、人格之美,才能更为深入地领略生活之道并借此创造更多的生活之美。人的精神境界才能更臻完善。

除了发现美以外,同样重要的是要学会抵御物质功利性所带来的诱惑。倘若深陷入功利之中,只是一味追求所谓物质财富,发现美的双眸极有可能因此而合上,更有可能在放纵物质欲望之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生存方式并非是在求美,而是在践踏美。在求美的道路上,物质财富的增长是附带的结果,绝不是我们生活的最终目标。不被功利遮望眼,才能追求真善美,想要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就必须尽可能地避免陷入功利的泥谭。

实用诚可贵,审美价更高。生而为人,懂得在浮世中尽享美、创造美,其灵魂也终将是剔透而美丽的。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本题材料单一,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深度解读,对于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从命题内容看,本题避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选择了数学家勒内·托姆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的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实际上是引导考生将逻辑思辨与现实生活构建关联。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由此,考生既可以根据材料先对两种观点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实用和审美各自的意义、作用。然后,选择“谈美”的一方,围绕材料引申说理:“人不是只靠吃米活着”。此外,要求“选好角度”,说明考生不管是从材料的哪个角度出发立意,均应视为“符合题意”。行文,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的立意,可以从材料引入,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现象折射出的东西,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开头和标题。

【审题】本题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命题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指向。其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题目故意省去了命题常式“现实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历来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权衡比较,说出你的看法”这些写作导引语句。这一省略,无疑增加了审题难度。另外,某些语言的直白性和含蓄性的互换,也成了考生审题上的拦路虎。比如,两位古人类生存学家的话怎样概括?(物质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哪位数学家的富有诗意的哲理句究竟象征什么?(物质的审美价值)由于不少考生一时弄不明白,总之,“活”,是这道题的做大特点。不管怎么说,相信“活”一点的考生应该能写出有思想、有文采的好文章来!

材料梳理。论辩话题:保存火种的意义。双方看法:第一类人“古人类生存学家”: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实用角度);第二类人“数学家”: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审美角度)

材料的立意难点:

厘清“温饱吃好”属于“物质”实用范畴;“灿烂火光”是“精神之美”的象征。另外,要注意:两种观点不是并列关系,材料中“而托姆说”中的“而”就强调了写作的重心所在;两种观点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而是“不仅要”“更要”的递进关系。

供选立意有:1、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2、从数学家角度:生活留心皆是美;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做一个“美”的发现者;要面包,更要水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巴金)“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3、从辩证说理的角度: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总分式的结构行文,首先总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素材:

1、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古希腊·普洛丁

2、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德国哲学家·康德 

3、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德国诗人·歌德

4、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

5、“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巴金

6、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7、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古希腊·柏拉图

8、一个具有纯洁的美感的人能充分地欣赏自然,决不会在自然的美中找出什么缺陷。——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