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南京红光中学语文月考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93次点击|5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南京红光中学语文月考试卷(全)


360截图20240529140120648.jpg360截图20240529140055498.jpg360截图20240529135733759.jpg360截图20240529140848760.jpg360截图20240529135515640.jpg360截图20240529141249493.jpg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红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 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B   

5. 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 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④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 试题分析:B项,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受到石钵头奚落,后来却毫不犹豫的给他端砚做药引子”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斯文谦和,穷困落魄”“身怀绝技,隐忍退让”“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结尾的题目,注意首先指出结尾的特征,然后分析效果,再分析骑在人物的塑造、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此题小说的结尾“手段端砚”出乎意料,却在清理之中,前面有很多伏笔,效果是“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从人物的性格上看,华昌结尾“段砚”,显示出其身怀绝技,但深藏不漏,丰富了其性格特征;从主旨的角度揭示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的主题。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寂寞天鹅美 

肖黛

  寂寞有时是一种异常美的境界。若从最远处窥望湛蓝的深湖,似乎会让人感到是很难进入的。一切景物,在翩翩舞动的天鹅的翅膀下浮游,残雪斑斑,落在天鹅们的身上,也落在长诗短歌般的山水之中。天鹅瞄着湖泽,有的优优雅雅地舒展公主似的形影,感到不寻常的惬意。又有庄重的王子腹收羽毛,将背骨挺得笔直,向公主显现英俊洒脱。它们同临一泓湖水,有时心怀幽情,恪守规行,有时也会意会神,雌雄彼此调护。甜柔、富有人情味,那种神秘怡然的情愫,让人悟得高洁与温和、妍丽和尊严以及雍容和自在的妙处。 

  这湖水,是美神遗落的泪珠么

  天鹅就依这湖水而栖身,生于斯,长于斯。它们拒绝与狂风险浪共存的一切,拒绝兵器相击的声音,拒绝车马被役而招致的铁穿鼻、蹄钉掌的束缚,拒绝金银珠宝在颈间的羁勒,拒绝任何形式的人工雕饰。它们无声无息的存在,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为大自然的宁静,亦是为万物的和谐。只有到了同生命揖别的时候,它们才会吟出听不真的一曲挽歌,渐渐缓缓地幻化于殷勤的清澈里。 

  一生寂寞,一死寂寞,生死皆美。 

  或许有人专门注意过天鹅平常的鸣叫,有形之嘹唳,有绘之铿锵,却很难有人注意天鹅的秀目,忽略以至冷落了和人同样重要的心灵之窗。天鹅的眼睛极少斜扫四周,蛋黄色的一圈,细致的笼着瞳光,闪着自信,且有慈爱、宽容和娇媚从那里发出昭示。它们从来就不习惯眯起双目蹙额看人,而人却从来就靠眯起双目蹙额看它,因为人总是在很远处透过烟波翘着望它的。 

  如若人被人如此看着,难免发生疑窦,难免会花费些时间去揣摩。是被鄙视了?被妒嫉了?被记恨了?还是被怜悯着呢?难免会感到受了某种伤害而久久或至少片刻不能宁静。于是便拓展人所兼备的最强的语言能力,街头巷尾,饭后茶余,有高亢长喧的,有俯耳贴鬓的。一时间热闹纷繁,难分谁的喉管粗细,难辨谁的口音地道……有情话,有恶语,有事实,有谣言,当然会有些名言,有些忠告,慷慨激昂,热腾澎湃。为了维护也好,为了谴责也罢,把一个原本就喧闹的世界染濡得愈发喧闹,虽然一个没有争战的世界是人们共同向往的。 

  寂寞呵,寂寞离人是多么遥迢。 

  但,耐得住寂寞的人仍是有的。汪曾祺先生有书“沈从文的寂寞”,文中说,寂寞是一种境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窠围也是这样。汪先生言,从某个意义上,可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长河〉题记》)。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时下生活的风尚,亦如湖水般的湛蓝,建设,发展,和平,安定。人们假如真想听清美丽的天鹅在揖别生命时,为自己挽歌的词意,那就是——拒绝是半个生命,索取是半个死亡。

(选自《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

14.在第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天鹅“甜柔、富有人情味”的?(4分)

答:                                                                               

                                                                                    

15.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湖水,是美神遗落的泪珠么?”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16.文中提到著名作家沈从文,联系文章主旨,谈谈其用意何在。(6分)

答:                                                                               

                                                                                    

                                                                                   

                                                                                   

17.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所说“拒绝是半个生命”?它与本文开篇“寂寞有时是一种异常美的境界”

有着怎样的联系?(6分)

答:                                                                               

                                                                                   

                                                                                    

                                                                               

参考答案:

14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将天鹅比作优雅的公主和英俊洒脱的王子,如情侣般彼此爱慕呵护,展示着生命之爱的温和与妍丽。(3分)

15此处“美神”极言湖的美,借以赞叹天鹅的美(或者:天鹅就是美神的化身)。天鹅象征着大自然的宁静和万物的和谐,湖是美神为天鹅而设,湖因天鹅而美好。以“遗落的泪珠”表现天鹅无论生与死都是美丽而寂寞的,尤其是同生命揖别的时候,它们还要吟出意味深长的挽歌,让天地为之动容。(学生能答出“湖是美的,天鹅是美的,寂寞是美的”三个层次,并能适当阐发即可得分)

16寂寞之美在沈从文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低头努力于民族复兴大业,寂寞一生,充实一生,美丽一生,辉煌一生。(2分)深化了主题,由天鹅之美深化为人生境界之美,在寂寞中埋头努力,成就美德,成就事业,成就美好而充实的人生。(2)表达了作者对如此人生境界的由衷赞美。(2分)

17世间存在许多困扰和诱惑,诸如争战、奴役、物质的占有、文饰与虚荣,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世间的喧闹,自觉地远离这些困扰和诱惑,方能得到真正的生命。(4分)首尾呼应。揭示寂寞之美的内涵之一是要有所拒绝。表明有所拒绝才能成就寂寞之美的人生境界。(2分)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清粥

王岫榕

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的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添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变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

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 摘自《文苑 经典美文》2014.8)

12. 文章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请简单概括这个过程。(6分)

                                        ▲                                             

1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⑸段划横线语句的作用。(4分)

                                        ▲                                             

14.修辞角度赏析⑿段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                                             

15.请结合文本探究“煮一锅清粥”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6分)

                                        ▲                                             

参考答案:

12.开始时水米磨合(躲躲闪闪)——沸腾后水米相互渗透——熬好前水米融合(胶着)(每点2分,时间和水米的状态各1分)

13.内容上,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方法)与煮出的粥的状态(1分),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1分),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1分),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做铺垫。(1分)

14. 运用比喻,(1分)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比喻成熬煮粥一样,(1分)形象地表明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和缓地接受,慢慢体味,感知安静。(2分)

15.①平凡漫长看似枯燥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幸福; ②忙乱琐碎中,只要心静就能感受美好; ③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将善待你;④我们追求简单的生活,不去追求过多的物质;⑤做人只有沉稳、和缓,才能让灵魂变得美好。(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参考答案:

17.(4)驻扎    (2)随意    (3)使难堪    (4)打开、开

18(2)邻有悍生,修其先世怨,以垩书公名于牛后

19(2)C

20 (1)别人骂我而你复述这些骂人的话,这是又在骂我。得分点:詈、若、重、判断句)(3)

(2)在这种情况下(悍生)写了一判信,好像是问候他,但信中实际上是痛骂()(得分点:尺、候、中)(3)

21 (3)甲文:前倨后恭(2))乙文:  宽厚待人(1)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遣祐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是吏知修,不敢弄法。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谥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诗文,有《节齐集》。 

                                                             (节选自《元史》卷之十)

【注】金,朝代名,曾建都汴京。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诸王得自官属                 辟:征召

B朝廷大举伐宋,遣祐         签:治理

C由是吏知修                      饬:谨慎

D祐请曰:……不                 报:答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两州之民皆赖               积土成山,风雨兴 

B请于朝著于祀典             君尝为晋君赐矣

C.祐谓曰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D.兵火                    师道不传也久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陈祐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又上便民二十余事                 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             遂皆出,应期而办 

伤残之民,宜从宽恤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

A ①②⑤         B.②③⑤         C ①④⑥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祐出身耕读之家,年少好学,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发奋学习,长大后博通经史,因而为

    朝廷所用,父母也受到恩赐。

B.陈祐受封为河南西路总管时,做官独守清廉;任卫辉路总管时,在号称难于治理的地方,

    申明法令,注重教化百姓,深得百姓爱戴。

C.陈祐为官,无论是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还是释放温、台两地被俘虏的百姓,总是把百姓

    放在心上,尽力为百姓谋福利。

D.陈祐考查核实庆元、台州百姓的土地,回来时在新昌遇上强盗被杀害;当地百姓请求留下

    葬在会稽,没能成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下车之日,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5分)

②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5分)

参考答案:

9B    10C    11A     12A

13.10分)

①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朝末年的名士李国维、杨杲,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税收。(5分)

评分标准:5分,每句1分,译错一处该句不得分。

②捕捉蝗虫担心那是损伤庄稼的,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5分)

评分标准:5分,每句1分,译错一处该句不得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B.苟有过,不早正                盍:何

C.泾卒固                      悖:谬误

D.宿以老,数乞谢                事:事情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清谨忠实的一组是(3)

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

③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④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⑤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             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A.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B.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C.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D.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1)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3分)

                                                                   

2)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3分)

                                                                    

3)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3分)

                                                                    

参考答案:

6D(事,职务,官位)

7D(①③勤政为民)

8C(“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不对,包拯是想袒护相关官吏的;“赶走了事”不对,而是立即对相关官吏作出处理。)

9.(1)胡宿怀疑案件有问题,就审问囚犯,囚犯因害怕遭受杖刑不敢说出真相。(得分点:讯,审问;1分。箠楚,遭受杖刑;1分。句子通顺1分)

2)却暗中围观,等待他离开时就指责他。(得分点:阴拱以观,暗中围观;1分。俟,等待;1分。非,指责;1分)

3)忧患来的时候,大多隐藏在隐蔽细小的地方,生于人们不重视的地方。(得分点:之,用在主谓之间,“忧患之来”,译成“忧患来的时候”;1分。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1分。忽,不重视的地方;1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

8月3日电 执行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在北冰洋边缘海域当地时间3日清晨6点45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45分),遇到此次北极之旅的首个浮冰区。

雪龙号于8月2日驶入楚科奇海进行考察作业。3日清晨,楚科奇海上寒风袭人,雾气弥漫。当雪龙号沿西经168度航行到北纬69度35分时,驾驶室发现前方出现大片白色浮冰。随着雪龙号不断向北推进,十几分钟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浮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船长王建忠说,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连续从厚度为1.1米的冰体中破冰前行,目前遇到的这种年轻浮冰对雪龙号船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

 

参考答案:

(示例)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初次邂逅浮冰,有惊无险。(或: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初次遇到浮冰)

 

 

8. 下面是一则“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龙头打开水哗哗,赶快动手抓住它.关好水龙头,保护住我们的生命之源.

本题是“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该画面由一个水龙头、一只手正抓住水龙头、水管正留着水、下面有一个玻璃器皿、图的左下角写有英语“lmage today”组成,根据画面水龙头的水和下面的玻璃器告诉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根据用手抓水管的动作可以看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根据画面内容和分析可以运用简洁的语言解答本题;

9.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加标点不要超过18个字。(4分)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参考答案:

自行愈合(软化“生长”)、可弯曲、维护成本低

 

10.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哈大高铁今日起试运行

《央广新闻》报道,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调试后,哈大高铁今天(8日)起在921公里长的全线上试运行,今年年底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在高寒地区建设的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预计从大连到哈尔滨将用时3个多小时。

在此之前,国内动车组列车只能适应零下25度到40度之间的环境,在东北地区运营的最快时速只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俄罗斯和北欧地区这样的零下40度的低温环境下,有三条高寒铁路,总里程不到700公里,行车速度也很慢。

今天开始,哈大高铁的动车组列车将从哈尔滨西站到大连站由北向南开始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哈大高铁动车组不对外售票搭载乘客,而是在车厢内用大米等载重物来模拟乘客重量进行实验。

副标题:                                                                        

参考答案: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体现“首条高速铁路”2分,“高寒”2分)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尊重文化多样性

前几年,有一部名叫《刮痧》的电影引起了国际间的热议。电影讲述的是一对居住在美国的中国夫妇,因儿子不舒服给他刮痧,后来孩子背后的淤痕被人发现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人认为这对夫妇虐待孩子,并剥夺了他们的监护权,将孩子送到专门机构。而这对中国夫妇则认为这是中医中的一种治病方法,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

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也呼吁人们用宽广的胸襟包容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这个拥有六十多亿人口的地球上,文化之间必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的文化在其他民族人的眼里,可能并非是最好的,相反,他们的文化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当今这个中外交流频繁,全球化趋势增强的社会中,学会包容与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周恩来曾在一次亚非国家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了处理国际关系,对待国与国之间差异的重要方法,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许多外国人选择来中国留学,工作,他们中不乏一些黑种人,他们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和我们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一些中国学生经常嘲笑他们的外表,穿着甚至公然做出不尊重,歧视他们的行为来,而他们则可能因为语言不通不理解那些嘲笑,或者理解了,也宽容看待,一笑了之。这一切都彰显了我们民族胸怀的狭小。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如此遭遇,心情会是怎样?因此,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很重要。

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一下几方面: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中国古代,多称外国人为“蛮夷”等这类带有明显歧视意味的名称,另一方面则是现代教育的缺失,没有从小灌输孩子平等,尊重的思想。

我们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间的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更加灿烂辉煌。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理解材料的意思,分析材料的观点,赞成的,“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反对的观点,“被符号化” “情感被疏离”“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等。明确自己的观点立意,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也可以辩证看待这一现象。如赞成,《诗词大会》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其他观点立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这件事的价值判断如何;你的价值判断的事据、理据是什么等。内容上注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事论理,倾向于谁的理由需要多维度比较说理,或者说至少在三个层面上说理,这样才“内容充实”,注意适当的拓展,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