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兰州民族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121次点击|9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兰州民族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全)

2020年兰州市民族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且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中的好几个时期。两人的生活经历受此左右,形成了起伏不定的过程。考究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于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得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词,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这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C.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总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交代本文的写作意图。

B.②段从中国诗歌的传统谈起,强调政治生活关联着诗歌气象风貌的呈现以及诗人精神气魄、高度责任感的形成。

C.③段先指出伟大的创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接着以李杜为例,阐释了政治的强大摄动力对诗人创作的积极作用。

D.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指出封闭的环境会限制诗人的才思,肯定了李杜与官员的交游,自然地收结全文。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于山林田园,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

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但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执着地面对现实。

C.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对政治有一种向心力,适度介入政治、体验政治,自觉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

D.李白杜甫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持联系,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在当下,尚需要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要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地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在当下》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代表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B.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

C.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和文化形态衍生,是衍生性生产的两个方向。

D.只有将传统智慧融入当代生活,才能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基本思路。

B.文章以当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手艺必然衰落为前提,引出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

C.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D.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总领全文,并与末段遥相呼应,形成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在当下。

B.因为民族传统手艺对乡土社区的依存,所以建设生态化新乡村是未来发展方向。

C.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不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8.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琳字季珉,其先高句丽人也。魏正光初,起家卫府都督。从元天穆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又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为最,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随天光败于韩陵山,琳因留洛阳。魏孝武西迁,从入关。至溱水,为齐神武所追,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邑三百户。大统三年,从太祖破齐神武于沙苑。四年,从擒莫多娄贷文。仍战河桥,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复从太祖战邙山。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短兵接,琳击之,老中数疮而退,曰:吾经阵多矣,未见如此健儿。后乃密使人劝琳东归,琳斩其使以上闻。除鄜州刺史。孝闵帝践祚,进爵犍为郡公,邑一千户。武成初,从贺兰祥征吐谷浑,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邑一千户,除延州刺史。又从柱国豆卢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破之。二年,文州氐首反,诏琳率兵讨平之。师还,帝宴群公卿士,仍命赋诗言志。琳诗末章云:寄言窦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沙漠静妖氛。帝大悦曰:獯猃陆梁,未时款塞,卿言有验,国之福也。天和二年,徙丹州刺史。三年,迁江陵副总管。时陈将吴明彻来寇,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岿出保纪南城,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进授大将军,仍副卫公直镇襄州。六年,进位柱国。建德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本官,加冀定齐沧州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周书·高琳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B.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C.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D.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家,即起于家,是指没有官职的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予官职。

B. 邑,即食邑,是古中国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

C. 武成,北周明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年所立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 刺史,官职名,自汉设立,初为监察郡县的官员,清时为知州的别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琳多次征战,功劳卓越。高琳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梁将领陈庆之,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后随军擒获莫多娄贷文。

B. 高琳作战勇猛,忠于朝廷。高琳迎战北齐将领东方老,东方老战场上不能战胜高琳,就秘密派使者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

C. 高琳平定叛乱,所向披靡。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后来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将他们全部打败。

D. 高琳作诗言志,一心为国。高琳平定造反的文州氐族酋长班师回朝后作诗言志。他希望像窦车骑和霍将军一样平定边关,让沙漠没有祸乱,来报答天子的恩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

2)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

14. 《逸周书·谥法》中记载甲胄(战争)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曰襄,协赞有成(辅佐,有所成就)曰襄。请分析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6.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写景、抒情方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极写女孩顽皮活泼的形象,“_______”一句则表现了男子焦灼不安以及用情之深的情态。

2)南朝诗人谢朓有写景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金陵山水相映的句子“______________”,正是化用此句。

3)过去之事,再去计较就没有意义,人应该把握未来向前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新冠疫情期间,日本捐赠中国物资外包装上的赠言惊艳了众多中国网友。

日本捐武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舞鹤捐大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而我们中国本土媒体:

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对此,部分网友认为:中华文化在东瀛!

1)简要分析部分网友得出中华文化在东瀛这一观点的原因。

2)如果让你反驳网友这一观点,你有哪些理由?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高三(I) 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B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并没有说情是诗人的自觉,也没有提到志是由封建政治赋予。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错误,从文中来看,第四段开头说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并无对比之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

A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误,第四段说的是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

B但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错误,第三段说的是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只是支队李杜而言,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文中只是强调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

D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错误,最后一段说的是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词,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这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这是作者根据二人的作品做出的推测,无法证明就是李杜二人的用意,所以这一推断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可知,传统手艺是用来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而不是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代表。

B特别是对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错,根据第二段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可知,对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只是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涉及的三个方面之一。

D.说法绝对,根据文末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可知,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不一定需要将传统智慧融入当代生活

故选C

5x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总一分一总结构分析不对,从全文分析可知,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在当下。然后从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在当下,尚需要很好地开发与利用”“生态化保护还需要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几方面进行分析,很显然是总一分结构。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强加因果,文章第二段只是提到了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并未把题干中二者的关系定义为因果关系,且建设生态化新乡村的推断在文中没有根据。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

江陵三城固守的宾语,主语为琳与梁仆射王操为目的连词,意思是以抗之固守江陵三城的目的状语,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岿表言其状的意思是萧岿上表叙说战斗情状其状表言的宾语。乃优诏追琳入朝的主语,故后应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常识理解和掌握能力。

C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错误,原文为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是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句,先驱:前行开路;嘉:赞赏;公即我之韩、白也判断句,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

2)句,寇:名词作动词,入侵,侵犯;恃:依仗;趣:通,趋向,在这里为逼近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题干问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首先理解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其意为战争中有功劳;做事情有功德;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辅佐君主有成效,这样的谥号是襄。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段,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留下赫赫战功表现了甲胄有劳。北齐将领东方老很欣赏他,派人劝他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表现了执心克刚。太祖赞赏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表现了协赞有成。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高琳字季珉,祖先是高句丽人。北魏正光初年,高琳从家中受征召任卫府都督。他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朝梁将领陈庆之,因有功调任统军。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评定功劳他的功劳最大,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来跟随尔朱天光在韩陵山战败,高琳因而留在洛阳。北魏孝武帝西迁,高琳跟随皇帝进入关中,到达溱水时,被北齐神武帝追击,(高琳)抵御抗击有功,被封为钜野县子,食邑三百户。大统三年,高琳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大统四年,高琳参与擒获莫多娄贷文。随后在河桥作战,高琳前行开路奋勇攻打,他的勇敢为全军之首。太祖赞赏他,对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高琳)再次跟随太祖在邙山作战。北齐将领东方老前来入侵,高琳率领军队抵御。东方老依仗自己勇敢强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高琳与东方老)用短兵器作战,高琳攻击他,东方老身受重伤被击退,说:我经历的战场很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英勇善战的人。后来(东方老)就秘密派人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高琳被授任鄜州刺史。孝闵帝即位,高琳晋爵犍为郡公,食邑一千户。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功劳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食邑一千户,被授任延州刺史。(高琳)又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打败他们。武成二年,文州氐族酋长造反,朝廷诏令高琳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他们。班师回朝后,皇帝宴请群公卿士,并且命(他们)作诗言志。高琳在诗的最后一章说:寄语窦车骑,为了感谢霍将军,我如何报答天子的恩宠?只有让沙漠安定没有祸患。皇帝非常高兴地说:匈奴猖獗嚣张,不按时前来(与我国)通好,你说的话若灵验,是国家的福气。天和二年,高琳调任丹州刺史。天和三年,高琳升任江陵副总管。当时陈朝将领吴明彻前来进犯,江陵总管田弘与西梁君主萧岿出外保卫纪南城,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他升任大将军,仍然帮助卫公宇文直镇守襄州。天和六年,高琳升任柱国。建德元年,高琳去世,时年七十六岁。追封本官,加赠冀州、定州、齐州、沧州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为襄。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其中包括:1、诗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情感的把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C项,想象着朋友离去错。本句写的是: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本句是实写朋友走后的场景,而非虚写。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写景抒情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注意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运用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其次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然后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相同点: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相同。都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本诗写乱山遮隔无重数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效果都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借景物描写委婉含蓄的表达。

抒发的感情相同。因为都是送别诗,两者都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表达了不忍朋友离去的心情。

不同点:

所写之景的虚实不同。杨词的乱山遮隔无重数,所写是虚景,是想象之景。想象着分别之后,友人回望之时远山重重,遮隔无穷,借以表达对朋友的无限深情。李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写是实景,是眼前之景。孤帆渐远渐小渐无,只见长江滚滚东流,描写的是朋友离去后我眼中的所见之景。

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写乱山像屏障挡住您的视线,看到的只有数不尽的山峰,是从对方视角写。李诗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写的。

【点睛】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往往忽视了多首诗歌的比较鉴赏。这是因为比较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鉴赏是多维度的,比较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掌握了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搔,踟,蹰,澄,练,簇,谏。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

19题详解】媒体的口号,日本赠言化用(引用)中国古典诗文,语言优美隽永(富有韵律)。

2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网友用有限的案例,武断得出结论,缺少说服力。两者语体不同,缺少可比性。日本的赠言为书面语,中国本土的标语为口头语。两者目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日本的赠言是为了表达两国友谊;本土媒体的标语是面对大众,则是为了鼓劲。日本的赠言是咨询了在日的中国留学生而拟定的,因此网友的结论草率。

【详解】(1)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观点态度。题目要求简要分析部分网友得出中华文化在东瀛这一观点的原因,解答本题考生考生要分析日本捐赠标语和中国本土媒体标语的不同。日本捐赠的标语典雅隽永,对偶的形式如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凝练生动,韵律优美。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直接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相比中国本土媒体相对简洁口语化的口号,日本赠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所以部分网友得出中华文化在东瀛的结论。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解答本题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如果让你反驳网友这一观点,你有哪些理由。我们可以从网友得出这个结论的逻辑性的角度来反驳,日本赠言只是个别案例,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不一定带有普遍性。既然部分网友得出中华文化在东瀛的结论是基于日本赠言与中国本土口号不同,那么我们可以细致分析二者的语体色彩,前者是书面语,讲究语法严格,用词文雅,结构严谨等,后者是口语,一般用词通俗,句子简短;也可以从二者目的不同来分析,前者特意引用或化用中国古诗文,迎合中国文化是为了促进两国友谊,而后者是为了用简洁、通俗的标语为武汉人民加油鼓劲,越通俗简洁越有力量。还有要考虑日本捐赠标语有可能咨询了在日的中国留学生这一情况。

20题详解】

恭敬鞠躬,感恩有你

今年的寒假确实不同寻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年之后延期开学。停课不停课平台大放送。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两张图片:一张图片反映的是2020年,某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另一张图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上世纪初,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向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

看了这两张图片,我们瞬间泪奔。全班同学带着哭腔热烈讨论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大家觉得语文老师这堂课是独特一课,但有别样收获

小患者弱小的身躯深深鞠躬撞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敏感部位,让我们无比动容,我们为他懂得感恩而泪奔。这两位小患者,从身高体态上看,应该是学龄前儿童。他们来到人世间只有几年,懵懵懂懂中还不大知道人事世故和人情冷暖。他们的鞠躬,完全发自内心肺腑完全出于自然而然,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假成分,是对医生护士的最高礼赞!联想到社会上不少医闹事件,有些人对医生大打出手,有些人甚至丧心病狂地刺杀医生。不管何因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些行凶者至少不懂感恩,他们是十足的白眼狼。

小患者在治病期间,看到了医生护士艰辛付出,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道理,他们无以为报,只有用深深鞠躬来表达谢意。是的,这次新冠肺炎肆虐的时候,很多人还来不及看医生就病逝了,很多人得病后在医院通宵达旦地等床位等检查,很多人确诊后苦苦服药苦苦上呼吸机……真的,太难了。新冠病毒很野性很烈性,传染性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的双肺变白变成纤维状,乃至摧毁其它脏器。对于这样的顽凶病毒,人类起先认识不清,人们谈之色变,说不怕那是假的。然而,那四万余名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面地近距离地同病患者们接触,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他们累得直接和衣而卧在走廊上深沉地睡着了。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闷热沉重,脸上勒出道道红痕。为了不上厕所免脱防护服,他们少吃少喝竟然穿上尿不湿。这样的人,是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人们的健康守护神是民族的脊梁,理应得到尊重。小患者的弯腰鞠躬,代表了全社会向逆疫而行的白衣天使的最高致敬!

这种感恩致敬,百多年来一脉相承,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为人处世,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再说文雅点,那就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正因为如此,在面对着小患者的深深鞠躬时,院长和护士顺势回礼。互爱互敬,让人倍感人情味十足。人世间能如此,夫复何求呢? !

写到此,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这个场景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人生一课,将会萦绕于我们的脑海,直到永远。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这道作文命题,选用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最萌鞠躬礼照片与一百年前的医患互相鞠躬的老照片放到一起,然后设置命题情境,提供了师生的模拟对话,这个材料情境的内涵并不复杂,然而与照片结合起来,还挺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考生写作时从生甲”“生乙”“生丙的角度立意切入进行写作,都可以。考生写作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医患之间都要心存敬畏,患者对医生,医生对患者,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公民,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支撑的结构关系。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对人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思考,每一个人都要有人类共命运的新思维,极端个人主义不仅害人,而且还会害个人。要注意侧重医患关系方面的分析写作,毕竟放置到医患关系的层面分析写作是最好的。

【立意】从生甲角度考虑:小患者鞠躬让人很感动,立意可谓患者要懂得感恩、敬重医者,尤其在这次人类战疫战争中,白衣天使们为了人民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因此,我们更应感恩,应该牢记医者的付出与大爱。

从生乙的角度立意:护士和院长的举动带给我们启发,医者仁心,尊重患者,谦卑懂礼,心有敬畏。医生的职责即是治病救人,对待病人,要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把爱心献给患者,把尊重献给每一个生命,这也是医患关系改善重要一面。

从生丙的角度立意:相隔百年的两幅照片值得人们深思,美好医患关系的延续在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这样传统的医患关系是人类之福,理应发扬光大。

【素材】一张照片是某医院新冠状隔离房,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另张照片是上个世纪,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对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在我看来,尽管不同时间,不同的空间,都传达出相同价值观,那就是仁心即仁爱之心。

仁心,不一定要胸怀天下;英雄,也不一定要杀身成仁。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腾飞,面对身边的很多事情,呈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冷漠之感。我们往往忘记了我们还得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颗仁心,永远不能丢了。

能够用树立自己的仁心去帮助别人同样去树立,将心比心,将自己的心灵感受去跟同类的人做同一种心灵的频率和同一种的心灵模拟,这就是仁爱践行的简单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上个世纪的院长对于小患者的仁爱,在当下已经完成了,但是他们把它推广开来,经过一百年之后,面对大疫情,大灾难的时候,不需要多么口号,也不需要位高权重,它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直接打动了我们彼此心灵深处。这就是仁爱的力量。

一边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一边是看惯生死的医生。这两张照片,被我们成为最萌医患鞠躬照。乍一看,觉得的确萌萌哒,细细一品,又觉得庄重无比,两张照片之间相隔百载光阴,而医患真情绵延犹在。那一样的姿势,一样的诚意,有小患者对医生的由衷感激,也有医护对患者的尊重爱护。无怪乎,大家纷纷表示内心瞬间就被照片上流淌的温情融化了。不容我们回避的是,人们在平时也对医护有过误解,乃至伤害。这里面的原因,有医患关系链出现断裂,也有个体戾气过重,理智缺失。但大难来临,我们又赧然发现,仇医的心态应该被摒弃,因为医生救的不只是一个人,还可能是一个国。在今天的这堂语文课上,有同学就评论道:百年的时光已苍凉,但愿医者间的互爱互敬未冷却。还有同学说,我们渴望保温的,又何止美好的医患关系?还有互敬互容、充满善意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乃至陌生人之间,大抵如此吧!

【结构】开头可以结合疫情形式分析,然后写看到两张图片后,以同学身份谈谈认识和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最好带有真感情,不虚不妄。分析两张图片,都是医者对小患者一种仁爱之心。然后围绕展开分析论述,如:其实,人性是相通的,不管是上个世纪,还是如今,医者都是展示出相同的仁爱;小患者的鞠躬令人动容,护士和院长的回礼体现了互敬互爱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有仁心者,便如星光,永恒在夜空等。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