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莱芜四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86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莱芜四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13173444355.jpg360截图20240613173424580.jpg

360截图20240613174352298.jpg

2019-2020学年莱芜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2017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这项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导致小手术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而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会构成最大健康威胁的抗生素耐药感染,包括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的耐药性结核病,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则很少,70多年来,只有两种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抗生素进入市场。如果要终结结核病,每年全球急需投入8亿多美元来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

此外,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5年全球范围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65%。尽管抗生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但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只能适得其反。相比新抗生素的研发和投资,公众应该尽快学会科学谨慎地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否则未来我们将有可能死于一次普通的感染,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恐惧的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

(摘编自《抗生素耐药性与超级细菌)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百年来,人类寿命能得以大大延长,全得益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

B.细菌一旦未被抗生素杀死,就会将耐药性传给其他细菌,成为超级细菌

C.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导致千万人丧生,其危害性已经远超癌症。

D.治疗疾病时,不能过度依赖抗生素,否则会加速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欧盟一位官员的观点,说明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

B.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份报告证明抗生素效力下降已成世界难题,研发新抗生素迫在眉睫。

C.文章重点分析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并列举具体数据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D.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抗生素效力下降的原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的扩散、抗生素的滥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速度快,新抗生素研发严重不足,全球抗生素濒临枯竭。

B.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不仅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还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

C.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D.解决超级细菌,既需要研发和投资新抗生素,也需要公众科学谨慎地使用抗生素。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材料二:

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华,也有过时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阻碍前进的糟粕。哪些传统文化可学,进而学什么,需要教育部门深思。相关部门应对传统文化深入甄别和筛选,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相互衔接的大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将符合时代潮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育重点。书本之外,除了古文经典,将传统戏曲、民俗风情、书法、国画、中医药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传统礼仪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传统文化教育要下好三步棋)

材料三:

时代在前进,在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应该怎么进行?佛学经典中有一句话,叫做契理契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传播传统文化要契理就是传统文化根本的道理和精神,这是我们要传播的。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根机,一个是时机。我们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孔子有一句话,叫做有教无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人的根机不同,教育的方法就要不一样,这就叫做因材施教。所以,传统文化教育要契机,既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适合听课人本身。

契机的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指时代、环境。时代变了,我们传播传统文化也应该有新的方式,不能够因循守旧。一味守旧不能契合这个时代,是没有意义的。

(摘编自《传统文化教育要契理契机)

材料四:

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中小学都会布置体验传统文化的作业,如春节写春联等。可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是把这当作作业来完成,而不是去体验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活动的考查、评价,基本都要求学生写作文或者写报告。因此,不少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做PPT,这和社会实践变成盖章实践一样,沦为了走形式。二是有家长认为,学生花时间去体验传统文化,是浪费时间,甚至有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体验作业。有媒体爆出,一些学生家长在网上购买手工作业,原因是孩子没有及时完成。有家长还抱怨,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已经很淡,学生没什么好体验的。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能因循守旧,要有创新思维,否则谈不上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B. 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既要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课程体系,也要选择健康、合适的教学内容。

C. 强调传统文化教育要契机,既要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很好地结合起来,也要求教育工作者能与时俱进。

D. 家长抱怨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已经很淡,学生没什么好体验的,完全是家长在为自己和孩子找借口。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精华与糟粕兼而有之,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弃若敝屣,应该批判地继承。

B. 倡导将传统戏曲、民俗风情、书法、国画、中医药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复兴。

C. 孔子讲的有教无类中的,是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也包含社会地位和阶级成分的不同。

D. 中小学在传统节日给学生布置体验传统文化的作业,表明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B. 相关部门亟须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确立合适、健康的课程内容。

C. 教育工作者亟待转变观念,使传统文化教育契理契机

D. 学校有待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查、评价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乾隆丙子,湖州徐翼伸之叔岳刘民牧作长洲主簿,居前宗伯孙公岳颁赐第。翼伸归湖之便访焉。天暑,浴于书斋,月色微明,觉窗外有气喷入,如晓行臭雾中,几上鸡毛帚,盘旋不已。徐拍床喝之,见床上所挂浴布与茶杯飞出窗棂外。窗外有黄杨树,杯触树碎,声铿然。徐大骇,唤家奴出现,见黑影一团,绕瓦有声,良久始息。

徐坐床上,片时帚又动。徐起,以手握帚,非平时故物,湿软如妇人乱发,恶臭不可近,冷气自手贯,臂直达于肩。徐强忍持之。墙角有声,如出瓮中者,初似鹦鹉学语,继似小儿啼音,称:我姓吴,名中,从洪泽湖来,被雷惊故匿于此,求恩人放归。徐问:现在吴门大瘟, 汝得非瘟鬼否?日:是也。徐日:是瘟鬼, 则我愈不放汝,以免汝去害人。鬼曰:避瘟有方, 敢献方以乞恩。徐令数药名而手录之,录毕,不胜其臭,且臂冷不可耐。欲放之,又惧为祟。家奴在旁,各持坛罐,请纳帚而封焉。徐从之,封投太湖。得处方后,即予苏州太守赵文山,文山以济人,无不活者。

(节选自袁枚《子不语·卷七·瘟鬼》)

相关链接一-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乱定之后,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疾者。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于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俞樾《曲园笔记》)

相关链接二: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四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曹植《说疫气》)

(注)街:带有腐肉的尸骨:也指整个尸体。汉末这次瘟疫造成至少3000万(一说5000万)人死亡。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此疫。

10. 对下列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毕,不胜其臭  胜:忍受

B.踣于道者无算    踣:走路

C. 夫罹此者        罹:遭遇

D. 悉被褐茹藿之子  茹:吃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白如麻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B.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C.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D.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乾隆丙子年间,湖州徐翼伸妻子的叔父刘民牧作长洲主簿,住在以前礼部孙公岳的赏赐宅第,徐回湖州拜访他。

B. 瘟鬼吴中,因为避雷而躲在徐翼伸的居处,并化身为鸡毛帚,被徐翼伸捉住,并被逼令说出了针对瘟疫的救治药方。

C. 同治年间的疫病,先是家中老鼠无缘无故死掉,死鼠腐败后散发的气味会让人染上疾疫,但并没有人传人的迹象。

D. 曹植认为瘟疫的产生与爆发不过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普通百姓如果借悬符来避瘟疫,就太可笑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

2)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者鲜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莎衣【注】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莎衣:即蓑衣。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身穿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蓑衣,倚船吟诗垂钓,透露出清静淡泊的情韵。

B.颔联蒹葭影里”“菡萏香中妙用烘托,用富有诗意的环境来表现诗人雅致超然的情怀。

C.颈联狂脱”“乱堆两个动作描写,表现诗人醉后狂放自在之态和晴时无拘无束的渔人生活之乐。

D.尾联紫绶是紫色绶带,金章为黄金印章,作者用它们来比喻享受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15.本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结构章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的美,可以从字的起源、成型、字义关联中得到基本的理解,而美学,即关于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在中国有怎样的独特内容,也可以从宇说起。

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美,从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美化器物中产生出来;人类发明文字之后,美就从各种文字中体现出来。中文的字,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有了自觉意识,也内蕴中国人关于美的观念。

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等字型。从起源上,字源于与羊相关的羌姜族。羊的驯化始于西亚,转至东亚。羌由西北进入中原,在与远古东西南北各族的互动中,其中的姜,融入华夏。在古代文献中,神农、炎帝、蚩尤、夸父等,都被归为姜姓。到了夏,禹起于西羌,商与羌或战或盟;周,则是姬姓之周与姜姓之太公望结盟,才获天下。内容上,字源于羌姜族的仪式整体,包括仪式中的羊饰之人(巫师型领导的人物之美)、羊饰之器(礼器的器型和雕绘之美)、羊肉之味(礼献之美食),以及所有与仪式相关的建筑形式(空地、坛台、宗庙)、礼用物品(玉帛水火)、行礼程序(诗乐舞剧)……美是由仪式整体产生出来的。字形上,美由羊和大组成。大即人。

羌姜族的仪式,因而形成的观念,因有整体之美,各个部分方为美。在仪式整体中,美与”“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也是中国思想在理性化升级以后,讲到善时可说美与善同意的原因。羌姜进入中原后,其仪式整体之美,与各族群进行互动,如羽饰之美(䍿、翟、翌、翚等),戴干之美(钺、辛、干、瞂等),戴日之美(皞、昊皇、冕等),佩玉之美(靈、巫、瑬、瑝等),在关于美的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是,包含羊之美在其中、而又不限于羊之美、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

美的字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字的转变,而是所有带有羊的起源又具有观念形态意义的字群的转变。比如善,成为不仅与羊有关、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同理,祥成为,義成为正义,儀成为仪容;羹,不仅指羊肉羹,而成为各种肉粪、莱羹、汤羹的总称……

在中国文化理性化的演进中,各族群多种多样的美,升级成为具有大一统意识的华夏之美;到秦汉大一统时,统合成以中央王朝的朝廷之美(包括冕服、宫室、陵墓、旌旗、车马、饮食、诗文等)为中心、以地域民间(包括北方草原、中原农耕,沿海地区、南方山区、西域各地等)的多样之美为辅助的整个文化的美学系列。

然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却难找到题目为美的论著。因为美实在是最复杂最玄妙的现象。在中国美一直是在整体中得到的。中国的宇宙整体是道,是气,是不能言说只可意会的。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子欲无言。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定义。中国对具体的美,讲到深处。便以虚体的气为主,文以气为主。画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书法讲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其他各美。莫不如此。

(摘自《美:中国的美是整体之美》。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美既体现在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等行为中。同时也体现在各种文字之中。

B.羌姜族仪式中的结合,促成的观念。整体和部分之美相应而生。

C.秦汉时的朝廷之美多样之美的巧妙组合,得益于中国文化的理性化演进。

D.中国古代没有以美为题的文献,主要是因为美特别复杂多妙。难以用文字表现出来。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指出中国人的美与字的起源、字义转变等相关,并进行了具体论证。

B.文章论证兼顾了事实与理论。既有对事实论据的分析,也有对理论依据的概括。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分析问题,在逻辑上总体采用逐层递进的结构。

D.文章手段引用了-些名句,形象地阐释了美的某些特件,有力支撑了论点。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姜仪式中的羊饰之人、羊饰之器、羊肉之味体现了中国占人对美的自觉意识。

B.羌姜仪式的整体之美在与各族群之美进行竞争中胜出,并成为普遍意义的美。

C.“字字义的转变,使得部分与字相关的字群的字义也变得美好起来。

D.美一直是在整休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某市教育局发布的通知中写道: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甚至会让人死的。请广大家长配合做好教育宣传防护工作。

B. 投稿人通过电子邮箱回复报社编辑:您的回复我已收到,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认真修改文本,敬颂编安。

C. 张某代表公司员工探望生病同事时说:同事们都俯念你的身体情况,但最近公司太忙,所以让我作为代表来看望你。

D. 友人在魏先生收徒仪式的现场发表贺词:魏先生德艺双馨,传承相声艺术,今日喜纳高徒,让我们再次祝贺他马齿徒增。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苏州沧浪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请根据下面的意境写出下联。

近观水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心旷情闲;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情思邈远。

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下联: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有一副集句对联,化用了崔灏和李白的诗意,请结合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将这副对联的下联补充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上联: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

下联:但见____飞去,更谁吹___ ,落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9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八十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因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发的共和国勋章,成为该荣誉称号自设立以来的第9位获得者。钟南山深情地说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医者的使命。随后在分享会上,他深情寄语年青人:我们现在处在非常好的人生际遇中,有一个非常好的舞台。生逢盛世,该不负盛世!对于许多人常常将老师比作蜡烛,钟南山认为这话只对了一半,教师毁灭自己但照亮了别人;另一方面不是毁灭而是体现自身价值,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某电视台邀请到了钟南山作为名人面对面的访谈嘉宾。假如你作为现场的主持人(与会嘉宾,观众等),你想对新时代的年青人说些什么,从而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请任选一个现场身份,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表达对钟南山的敬意。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全得益于……”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可知,题干夸大了抗生素的作用,表述错误。

B项,一旦……就会……”表述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可知,题干表述过于绝对。

C项,每年导致千万人丧生,其危害性已经远超癌症表述错误。根据原文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危害将超过癌症可知,题干变未然为已然,表述错误。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A项,说明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表述错误。欧盟官员的观点只是指出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严重后果,并没有说明原因。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C项,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可知,题干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换词语,曲解文意)”(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所有”“人人),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项,完全是家长在为自己和孩子找借口错误。传统节日氛围变淡是事实,不能说完全是家长在为自己和孩子找借口,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项,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复兴错误。应该是革新(改革,更新,变革),不是复兴(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再创辉煌),理念属于革新。

C项,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理解有误,原文为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同时,包含社会地位和阶级成分的不同于文无据。

D项,这些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形式,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因此不能说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相关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属于成就,不是挑战方面的内容。

BCD项,均属于存在问题或者需要改善解决的问题,属于挑战。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B项,踣于道者无算是说倒在路旁的人数不胜数:跌倒。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同治之初是表示时间的状语,和后面内容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

滇中大乱是说云南大乱所到之处的主语,应该和前面的滇中大乱断开,排除D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同治初年,云南大乱,贼人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盈野,通都大邑,都成了废墟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并没有人传人的迹象在原文中是没有依据的:材料二说这次瘟疫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于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可见人传人是造成如此后果的主要原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代词,有的人;逾日,明天,第二天;即日,当天;束手, 没有办法;处方,开药方。

第二句中,若夫,至于;殿处鼎食,重貂累蓐代指权贵富豪之家;,像;,代词,这样;,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乾隆丙子年间(1756年),湖州的徐翼伸妻子的叔叔刘民牧,担任了长洲的主簿,住在以前的宗伯孙公岳获颁的宅子里。徐翼伸回到湖州便去拜访他。那天,天气很热,月色朦胧,徐翼伸就在书斋里沐浴。忽然间,他觉得窗外似乎有一股白气喷进来,就像是白天行走在大雾之中,而且很是腥臭。白气很大,把桌子上的鸡毛帚都吹到半空盘旋起来。徐某赶紧猛的一拍床板,大喝一声,只见床头搭着的浴布和茶杯都飞到窗外去了。窗外有一棵黄杨树,杯子撞碎在树上,声音很清脆。徐某吓死了,赶紧招呼家奴出去看看怎么回事,结果只看到一团黑影飘来飘去,在屋檐上的瓦片上绕来绕去,还发出恐怖的声音来,折腾了好久才算平息。

徐某当然就睡不着啦,坐在床上发愣。一会儿之后,鸡毛帚又轻轻的飘了起来。徐某坐起来,顺手抓住鸡毛帚,才发现已经不是平时那个鸡毛帚了。鸡毛帚又湿又软,就像是刚洗过头的妇女的长发,而且恶臭难闻。片刻间,一股冷气顺着他抓住鸡毛帚的那只手一路袭来,先是手臂,然后是肩膀,冷得发抖。徐某强忍住寒冷,抓着鸡毛帚不敢松手。墙角忽然传来一阵怪声,就像是人躲在大水缸里说话那样瓮声瓮气的,刚开始像是鹦鹉学舌,后来就像是小孩的哭闹声,听来是说:我姓吴,名叫吴中,是从洪泽湖来的,因为被雷吓到了,所以藏匿在这里,求您开恩放我回去。徐某就问现在吴家闹瘟疫,你是否就是瘟鬼啊?回答说:是的。徐某说:既然是瘟鬼,我当然更不能放你走啦,以免你再去害人。鬼回答说:要避免瘟疫也有办法的啊,我愿意献出药方来,求您开恩。徐某就让几个药师把鬼说的药方记录了下来。记录完毕,实在忍受不了那种腥臭味,况且胳膊也已经被冻僵了。想要放它吧,又怕它继续害人。家奴在一旁的,手上拿着坛坛罐罐的,就说要不把鸡毛帚封在坛子里吧。徐某就同意了,把鸡毛帚封在一个坛子里,然后投到了太湖之中。徐翼伸得到处方后,立即给了苏州太守赵文山,赵文山用这个药方来治疗瘟疫患者,没有救活不了的。

[相关链接一]

同治初年,云南大乱,贼人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盈野,通都大邑,都成了废墟。乱定之后,流民渐渐聚集,收拾荒野残骨,也只是简单掩埋了事。很快就来了瘟疫。瘟疫将要发作时,他家的老鼠无缘无故先死,人并不能看见。时间久了就腐烂,闻到这个臭味,没有不病的。疫病都是突然而起,或者第二天死,或者当天死,医生们都没有办法。那些得以存活的人,千分之一二罢了。瘟疫一般从乡间发起,延及城市。一家有病,则左右邻舍数十家都搬家躲避,倒在路旁的人数不胜数,可终究不能躲开瘟疫。甚至有全家死光、举户皆空、一个村子绝无人迹的。

[相关链接二]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户户都有人染病的哀嚎痛哭之声。有的全家死去,有的整个家族不复保全(整个家族死亡)。有的人就认为,瘟疫,是鬼神作祟造成的。染上这次瘟疫的人,全是穿粗布衣、吃粗劣饭食、住藤屋草房的穷苦人而已。至于像那些住华堂高屋的权贵富豪,穿的好,吃的好的人家,得病的人很少。这不过是天气阴阳失去调节,冷热错位,所以才产生瘟疫,有些愚昧的人竟然通过迷信方法贴符咒来镇伏瘟疫,这也太可笑了。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比喻说法有误,此联含义为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蓑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代指荣华富贵,以莎衣代指平淡自由的生活。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不是比喻。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的结构章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注意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运用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其次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然后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方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结构章法:律诗的章法(绝句亦如此),主要由起、承、转、合四大础梁作为情感表达的纵横捭阖的手段。而起承转合这四项任务,一般由律诗的四联分别来承担。这就是律诗的首联又叫起首联、颔联又叫承接联、颈联又叫转折联、尾联又叫结尾(关合)联的内在规律所在。分析两首诗歌的篇章布局,《莎衣》首联写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写出渔人爱蓑衣;颔联叙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写了渔人披蓑衣;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一写。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表明作者的情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构是先写越人所说天姥山的雄伟高峻,表明入梦的缘由。然后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和醒来的惆怅。最后写梦醒后的感叹,表示蔑视权贵、绝不折腰趋奉的高傲态度;点明全篇主旨,作为留别赠言。两首作品都是在结尾点明提题旨,卒章显志。

思想感情:《莎衣》尾联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追求隐逸自由的思想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体抒情诗,整首诗歌脱尽时空拘束,任由想象驰骋,把一个天姥山写成一个洞天大开,祥云缭绕,神仙群集的仙境。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要远离污秽浊世,要追求自由理想的美好情操。两首作品在感情方面的共同点是都表现出对仕途的鄙弃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既体现在人类制造工具、装饰身体等行为中,也体现在各种文字之中错误,选项曲解文意。依据原文,中国人美人类发明文字前后体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者体现在某些行为之中,一者体现在文字之中。

B.“产生了整体和部分之美错。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为羌姜族的仪式——因有整体之美,各个部分方为美,据此可知,整体之美部分之美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此外,的结合,并不能产生了整体和部分之美

D.“中国古代没有以美为题的文献错。原文末段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却难找到题目为美的论著难找到并不代表没有;另外,难以用文字表现出来表述不准确,原文的表述是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定义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在逻辑上总体采用逐层递进的结构错,文章从中国人的美美学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的美是整体之美,二者是并列关系;主体部分从字的起源、成型、字义关联等几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中国人的美具有整体美。各层次之间也是并列关系。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D.“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错,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说在中国,美一直是在整体中得到的。中国的宇宙整体是道,是气。是不能言说只可意会……因此,中国美学从不对美下一个本质定义,可知因此是因为美不能言说只可意会,而不是因为美一直是在整体中得到的

故选D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

A项,某市教育局给家长发布通知,用会让人死的,语体、使用语境不当。

C项,俯念是敬辞,称对方或上级体念。这里说的是同事们,使用对象不当。

D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这里是写友人在魏先生收徒仪式的贺词,使用语境、对象不当。

故选B

20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撰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对,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忌重字合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重复。

1)上联提到清风明月,这是写景,所以应找出下联中的景色,下联中的景色通过近观水面”“远望青山可概括出近山远水,上联提到本无价,根据下联心旷情闲情思邈远,可以得知山水都是有情的,所以可对皆有情,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2)上联提到黄鹤,应在诗歌中选择对应的景物,根据白云千载空悠悠可以得知,白云可对黄鹤,根据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第二处可填玉笛。第三处根据江城五月落梅花填写,注意仄起平收。洲渚江城千年芳草五月梅花

【点睛】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下联字数相等;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一致;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

21题详解】例文:

别在最应奋斗的美好年华,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敬爱钟院士、主持人、各位观众: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作为节目嘉宾坐在这里,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听了钟院士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内心深受触动感慨颇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想借用钟院士的话说:我们现在处在非常好的人生际遇中,有一个非常好的舞台。生逢盛世,该不负盛世!

是啊,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已经过去了,该去努力了。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努力做一个优秀、稳重、成熟的自己。别在最应奋斗的美好年华,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人生不一定活得漂亮,但一定要活得精彩;人生不一定顺顺利利,但一定要奋斗努力;奋斗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勇敢乐观积极;人不一定要有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人生必须往前走,不一定跑得快,但一定跑得久;人生不一定要最好,但一定要懂得让自己更好,这样才配得上美好年华。

不要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安逸是留给不努力奋斗的人的,我们不努力奋斗,怎么对得起美好年华?活就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即便走得不是很顺利,都比现在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

人只有努力拼搏,才配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年华。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苦难的岁月,就不会有辉煌的一生;没有背后的坚持,就没有人前的风光。只要我们愿意,敢于去挑战并且顽强的坚持,总有一天,我们会在美好的年华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人生路上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不怕狂风巨浪,只怕自己没胆量!有路,就要大胆去走;有梦,就要勇敢去追。任何事情都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事能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所以作为一个年轻人,千万不要偷懒。耄耋之年的钟院士,依然奋战在抗疫前线;那么多医护工作者撇家舍业只为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年轻的我们有何理由贪生怕死好逸恶劳?趁着自己还年轻,在这美好的年华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接受更多新鲜的知识。不断地丰富提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吧,努力让自己变得美好耀眼。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可以站在山峰顶端的时候,发现原来山顶上的风景,要远比自己想象的更美丽。而如果我们不能够在该努力的年纪坚持奋斗的话,那你我们想要的一切终将会离你我们远去。而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所以趁着美好年华,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奋斗吧。

人生路上不要轻易选择放弃,因为比我们差的人还没放弃,比我们好的人还在努力。你说,咱们有什么资格退缩呢?只要我们有志气,没有不敢想的事;只要我们有霸气,就没有不敢干的事;只要我们有骨气,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我们有和气,就没有办不好的事。相信自己,别在最应奋斗的美好年华,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谨以此致敬钟院士,致敬最美的医务工作者,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是关于钟南山的事迹及其所讲话语的内容。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钟南山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二是钟南山的寄语:医护人员的使命,年青人如何做。写作任务是作为访谈现场的主持人、与会嘉宾、观众等任一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表示对钟南山的敬意。写作要求:主要是从标题、立意角度、字数等方面作了常规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可以确定主题为对钟南山的事迹和钟南山所说的话进行思考,致敬钟南山,对新时代的年青人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文中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对新时代的年青人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致敬钟南山,因为他是名人面对面节目的访谈嘉宾。写作过程中要对钟南山的事迹作出分析,同时表达对他的敬意,还要对年青人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进行思考,注意要将这种认识与国家、民族与时代结合起来谈,还要有明确的观点。否则,内容不得上一等。注意解读结合上述材料的意思,即对于材料中钟南山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及其寄语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引导语中引导新时代的年青人走好人生之路和访谈这一特定情境来写作。另外还要注意写作的身份、读者对象。写作者身份为访谈现场的主持人、与会嘉宾、观众等任-一身份。读者对象是广大电视观众。

最后还要注意文体为发言稿。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着重阐述对新时代的年青人走好人生之路的认识与思考),结尾(小结,问候语)。语言表达方面体现交流()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侧重口语化色彩。

立意参考:

从钟南山事迹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畏的逆行丰满人生”“不畏艰险,无畏挑战等。

从钟南山所讲医护人员责任的话语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使命在肩,功成有我”“初心永恒,服务人民等。

从钟南山寄语年青人的话语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年青人要不负韶华”“人生要与时代、国家相连等。

从钟南山对某些人对老师看法的内容角度分析,可立意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人生要体现自身价值等。

综合材料内容分析,可立意为向科学家致敬,走好人生之路”“与楷模为伍,当好接班人等。

参考素材:

1)在最好的年华,我想用我喜欢的方式生活着,不被任何事物所绑架,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模样,我一样祈祷未来会更好,期待自己不负光阴不负爱。曾经以为,做任何事情,并非是值得不值得,而是愿意不愿意。渐渐的才发现,值得和愿意并非是矛盾的。如果你愿意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同理,如果你觉得值得做一件事,那么也就自然愿意去做这件事。万事万物总有一个归处,不管好与坏,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个世间一切不过如此,我们不断地努力,拼命地学习,都只是为了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2)三毛说过:人这一辈子,实在是太短暂了。活出自己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情。我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在有生之年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何把握利用时间关键在我们自己,有的人选择在最美好的年纪里放纵自己,碌碌无为,回过头却发现错过了最好的自己。与其在逝去的时候追悔莫及,倒不如好好把握时光,不负青春不负己。

3)有人说:你怎样过一天,便怎样过一生。同样的,你怎样对待时光和青春,时光和青春便会怎样对待你。我们都不希望在最美的年纪辜负最好的自己,我们都希望活得有意义,希望时光可以善待我们,那就从现在起开始努力,一天一天地进步,一天一天地完善自己,追逐梦想的脚步,追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4)余生很贵,请别浪费,请不要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安逸,请别在最美的年纪辜负最好的自己。不负时光,不负青春,请追求属于你自己的诗和远方。

5)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带领他的团队在贵州的山区里,为中国天文领域而奋斗。面对他人的反对与质疑,他们开始了自己追寻目标的道路。无奈,天妒英才,夺去了南仁东的生命!但是,有更多的南仁东站了起来,他们坚守着奋斗二字,最终天眼建成,中国在这个领域又前进了一大步!世人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已正式投入使用,无数的工程师们将奋斗写进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克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在海洋洋流涌动之困难下,将管道衔接精确到了毫米之间。奋斗的力量不容小觑!嫦娥4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并取得了成功。无数的工程师在生涯规划中,为奋斗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在美好的年华,完成了美好的事。

6)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要用美好年华成就美好的自己。不能一生碌碌无为,还要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人生规划可以宏伟到到宇宙遨游,也可以微小到做好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其发达先进的科技,为自己的人生规划添上精彩的一笔;也可以在杂乱之中坚守内心最平静的地方,只要奋斗,一切皆有可能,鲁迅25岁弃医从文,终成文豪;石磊20岁成为村官,坚守内心;马化腾27岁成立腾讯,铸就辉煌。

行文结构:拟定一个表现主题有文采的题目。写一篇富有哲理启迪意味的发言稿,写出真情实感,富有号召力鼓动性。开篇提出别在最应奋斗的美好年华,辜负了最好的自己这个中心,主题部分行文围绕这个中心,联系现实抒发在美好年华应该奋斗的情感,过程中有正反对比,照应材料使用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作为事例榜样,论证充分有力;语言表达上使用排比兼反问等修辞增强力度和气势,态度鲜明表述有力。结尾呼应开头点明中心。结构完整,首尾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