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96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入选深圳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360截图20240614145205082.jpg360截图20240614145048538.jpg

360截图20240614145853834.jpg

2020-2021学年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王

曹洪蔚

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听不厌。

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儿。黑妮儿不是妮儿,是个大小伙子,演关公,师从全才须生关大王王海晏。黑妮儿演戏,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章法讲究,口中有词,脚下有步,手眼有戏。一开腔,声震屋瓦,响遏流云,余音绕梁。尤善噙腔绝技,让人大呼过瘾。

黑妮儿生在祥符乡下,家贫。五岁时,爹爹与人签下任由打骂,死病无关的契约后,把他留在了学戏的义成班,自此成为梨园弟子,开始艰难地练功学戏。

黑妮儿似有天赋,唱念做打,样样精湛。唱功尤为奇绝。黑妮儿自创的脑后音堪称一绝,高亢豁亮,挺拔圆转,有曲尽而余音不绝之妙。《单刀赴会》《关公挑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汴梁城有个叫白孩儿的,特喜欢黑妮儿的戏,场场不落。白孩儿住砖桥街,是汴梁城的老门老户,家里开有白家汤馆,专卖羊肉鲜汤。白家的羊汤在汴梁城也是一绝。铁锅大灶,木柴烧锅,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自三更熬至日头露脸儿,汤浓肉烂,汁白如奶。喝汤时,滚头儿舀汤,溜边儿添油,再撒上一层香菜末子,加入炸好的辣椒油,那鲜,那香,那辣,扑鼻而来,让人如入仙境。

黑妮儿的腔,白孩儿的汤。这是汴梁城市井百姓公认的两大好。按说,这腔,这汤,互不沾边儿,后来却有了故事。

黑妮儿在相国寺永安戏院唱红以后,成了戏班子的头牌,就有些飘。深秋的时候,黑妮儿嗓干发疼,茶饭不思,有人撺掇他去喝白家羊汤。黑妮儿去了一喝,如饮天泉,再也割舍不下。白孩儿对黑妮儿心生崇拜,每回喝汤都给予特殊关照。喝了一个礼拜后,黑妮儿自觉神清气爽。喉头生津,不见痛感,连连击掌,好汤,上等好汤。

冬天就到了。这天,一大早就飘起了雪花,赶着喝汤驱寒的人多了起来。白孩儿正忙着盛汤端汤,见一半大小子抱一铜锅过来了,说唱戏的黑妮儿师父嫌天冷,支派他把羊汤打回去喝。白孩儿听了,知是黑妮儿在耍大牌呢,就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师父,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

隔了几日,黑妮儿又来喝汤,脸就有些红,关公一样。临走,对白孩儿说:戏有戏路,行有行规,祖上的规矩就是不能破。白师傅,黑妮儿佩服您。说罢,躬身一拜,走了。

白孩儿依旧爱听黑妮儿的戏,还是一场不落。

有一阵儿,黑妮儿没来喝汤,也没了演出。白孩儿一打听,说是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了。上面让他唱样板戏,黑妮儿不从,谎说自己除了演关公,其他演不了。

白孩儿听了,对黑妮儿心生佩服:好,有骨气,关公气派。他决定去乡下看看黑妮儿。

见到黑妮儿后,白孩儿的眼泪就下来了:才几天工夫,黑妮儿就成了另一个人,黑瘦,眼窝塌陷,一说话,嗓子像漏气风箱。活关公,不能这样毁掉啊!

拉着黑妮儿的手,白孩儿说:你不能这样糟践自己呀,你要相信,老百姓爱听关公戏,早晚有你登台亮嗓的那一天。

白孩儿趁天黑,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每天给他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不到半个月,黑妮儿面色红润,嗓音通透,又找回了一个活关公。白孩儿每天五更起床,陪黑妮儿到城北的黄河滩去吊嗓,听黑妮儿咿咿、呀呀、啊啊,一脸的惬意。

一晃过去了十多年,古装戏又重返戏剧舞台。活关公黑妮儿也迎来了他的人生第二春。羊汤的滋润,不间断的吊嗓练功,使他的唱功日臻成熟。他扮演的关公,端庄肃穆而不失凛然神威,一登台,便赢得满堂彩。黑妮儿又尝试演新的角色,公演后,再次轰动汴梁。黑妮儿获得了当年的戏剧梅花奖,人称豫东红脸王

领奖回来,黑妮儿直接去了白家汤馆,把奖杯证书往白孩儿的怀里一塞,说:从明儿个开始,我每天早上在你汤馆门前唱一个小时戏,权当练嗓儿。不过,赏我一碗羊汤喝。

如今,在汴梁城,黑妮儿的腔,白孩儿的汤,依然是百姓喜欢的两大好。虽说唱戏的不再是黑妮儿,盛汤的也不再是白孩儿。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汴梁人爱听梆子戏并介绍了梆子戏腔调特点,这既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又为下文黑妮儿的出场做了铺垫。

B. 白孩儿喜欢听戏,为了能经常见到黑妮儿,用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做了个借口。

C. 小说中的人名很有特色,富有地域风味,”“两姓相对立,黑妮儿虽名为妮儿却是男的,十分吸引读者。

D. 末尾写唱戏的不是黑妮儿,做汤的不是白孩儿,但汴梁百姓仍喜欢,突出了两者的技艺、品德都得到了传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白孩儿的形象特征。

3. “羊汤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是近现代文化界几经讨论的重要问题。晚清的新学旧学之争,五四前后的中西文化之辩,三四十年代的本位文化西化工国农国的大讨论,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历史文化课题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问题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这一时期有不少反传统的文章见诸报端和各种刊物上,其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全盘否定传统。认为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静态的农业文化,在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中,它只能被摧毁或扫荡,而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

果真如此吗?

首先,把传统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在时代性、阶级性上难免与现代社会生活、现代文化建设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然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并不足以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完全对立的。因为传统文化除了有其阶级性、时代性以外,还有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内容,决定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据此,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对于传统文化中那些陈旧的积习(如农业社会的旧习和官僚政治的遗风)要加以彻底的否定;对于传统中的精粹思想(如天人谐调、刚健有为、辩证思维等)则不但不应否定,而且还要理直气壮地加以发扬。

其次,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事实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相反,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那么,它不仅不是现代化的梗阻,倒是推进现代化的文化源泉。日本、韩国、新加坡、港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建立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相反,不少材料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建设恰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学的积极内容。如新加坡不仅不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相反,政府把儒学作为国民教育的主导思想;日本也是一样,他们企业文化的一个特色便是儒德商才”“《论语》加算盘,甚至日本有人用《孙子兵法》来管理现代化企业的。韩国、港台地区的情形大体也是这样。总之,东亚地区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的现代化实践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相反,只要善于利用,它还可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

最后,西方现代化也是有深厚的传统背景的。反传统的人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往往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只见二者的矛盾、冲突,而不见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样是现代社会,英国不同于法国,西欧不同于北欧,欧洲又不同于美洲,其原因均可以在其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根子上找到说明。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晚清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历史文化课题多次引起近现代文化界的讨论。

B.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

C.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该辩证对待传统文化,摒弃糟粕,发扬精粹。

D.反传统的人在对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认识上,忽视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引出话题,指出反传统的人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事实等方面进行批驳。

B.文章第四段对传统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强调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传统文化。

C.文章第五段以日、韩、新和港台地区为例,旨在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的作用。

D.文章有破有立,针对性强,论证逻辑严密,最后以西方现代化为例批驳反传统的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传统的人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全盘否定传统,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很难起到积极作用。

B.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是受其人类性和超时代性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矛盾冲突是受其阶级性、时代性的影响。

C.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源泉,东亚地区的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特别是新加坡和日本的现代化实践就是明显的例子。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有所不同,在现代化过程中建成的社会也有所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称草莽,辞切言至,遂见听许。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咸宁初,又诏曰: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谧为太子中庶子。谧固辞笃疾。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著论为葬送之制名《笃终》。而竟不仕。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谧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及《玄晏春秋》,并重于世。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

B. 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

C. 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

D. 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著作,历代儒家研习之重要作品。儒家十三经之一。

B. 举孝廉,是古代一种由上向下选拔人才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C. 疏,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D.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甫谧有孝心,听教诲。他得到一些瓜果,就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对他游荡不好学痛心到流泪,他被感动激励,听从教诲转而勤学不倦。

B. 皇甫谧性淳朴,不附势。皇甫谧堂姑母的儿子梁柳做郡守将赴任,有人规劝他为梁柳设酒宴饯行,皇甫谧一如从前,不用酒肉,只用盐菜招待。

C. 皇甫谧淡利禄,终不仕。尽管官府多次征召他任职,他始终拒绝赴任。甚至皇上频下诏书敦逼不已,他也言辞恳切予以谢绝。他一生都未做官。

D. 皇甫谧乐写书,论著丰。皇甫谧年轻时就树立崇高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他著述甚丰,作品体裁多样,很多作品都受到世人的重视推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

2)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

14. 皇甫谧勤学苦读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写出两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 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7)君子病无能焉,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8)登山则情满于山,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下面是某小区制定的人员进入小区疫情防控管理流程图,请把这一流程转化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7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居住环境中看到这个人的特点。庭院布局、房间布置、物品摆放都或多或少地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在你的心目中,名著中的人物的居住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从林黛玉、贾探春、关羽、曹操、孔子、颜回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内容,为他(她)设计居住环境,并一一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10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读了上面的小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项,为了能经常见到黑妮儿,理解错误;原文说,白孩儿听了,知是黑妮儿在耍大牌呢,就对来人说,由此可知白孩儿这样说是为了让黑妮儿的艺术之路走得更踏实些。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中说汴梁城有个叫白孩儿的,特喜欢黑妮儿的戏,场场不落,可知白孩儿喜爱艺术,也喜欢黑妮儿的戏。依据文中对白家汤馆羊汤的介绍,铁锅大灶,木柴烧锅,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自三更熬至日头露脸儿,汤浓肉烂,汁白如奶,可知白孩儿为人实在,他制作羊汤不掺假,工艺流程很到位,质量上乘。当黑妮儿嫌天冷派人来买羊汤时,白孩儿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师父,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可见白孩儿是一个讲规矩、守原则的人。当白孩儿打听到黑妮儿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时,他伸出援助之手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并每天给黑妮儿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照料落难中的黑妮儿,并使之得以重返舞台,可见白孩儿身上具有扶危济困、善良热情的品质。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作答时,一般考虑以下三点:第一,从情节结构上看,是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者与情节有关;第二,从人物上看,是不是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或者与人物有关;第三,从主题看,是不是能够揭示小说主旨,更好地表达主题。

在小说中,羊汤为人物的交往提供了契机,白孩儿和黑妮儿是在喝羊汤时相互认识的,并因为羊汤让两人形象更饱满。从情节上看,羊汤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两人因羊汤认识,后文黑妮儿在让人给自己买羊汤,以及白孩儿拒绝卖羊汤的情节,表现出二人的性格;黑妮儿因拒绝唱样板戏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时,白孩儿伸出援助之手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并每天给黑妮儿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在羊汤的滋润下,黑妮儿保持了演唱的水平,迎来了艺术生命的春天,这些情节都与羊汤有关。文章通过羊汤揭示了主旨;一碗羊汤也许并不名贵,可贵的是在黑妮儿和白孩儿身上体现的热情善良、坚持原则、解人危困的美好人性,这才是小说最想表达的主旨内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强加因果,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错误,由原文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这一时期有不少反传统的文章见诸报端和各种刊物上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B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旨在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的作用错误,由原文总之,东亚地区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的现代化实践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相反,只要善于利用,它还可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可知,文章第五段以日、韩、新和港台地区为例,论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相反,只要善于利用,它还可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C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以偏概全,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源泉错误,由原文是推进现代化的文化源泉可知,说的是推进;而且是有条件的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才能是推进的源泉。东亚地区的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证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相反,只要善于利用,它还可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源泉无关;C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皇帝起初虽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不久却又下诏令征召他为议郎,后又补任为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求任命他为功曹。皇甫谧都没有答应。他写了有关葬送制度的论著,命名《笃终》

寻复发诏征为议郎中,表时间的状语,之前断开,排除AC

并不应是没有答应之前的那些官职,之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B项,举孝廉,是古代一种由上向下选拔人才的制度错误,应该为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只用盐菜招待错误,文中并未提到皇甫谧用盐菜招待即将赴任的梁柳。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意思是梁柳还是平民的时候来探望我,我送迎都不会出门,招待的食物也不过是些咸菜,贫穷的人不把酒肉当做礼节。现在他做郡守(我)却为他送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地位而轻视梁柳这个人,这难道符合古人做人的道理吗?这不是我的心能安宁的做法。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迁居;,仁德;,使动用法,使……长存。(2,看重;,轻视;,符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意思是他家很贫穷,他亲自参加农业劳动(或耕种庄稼),常常带着经书去干农活,即干农活时也带着经书去学习。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意思是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即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意思是皇甫谧虽然瘦弱多病,但却整天看书不懈怠,即瘦弱多病,却整天看书不懈怠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是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被过继给他的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爱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就进呈给他过继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多岁了,眼中没有教义,心思不接受正道(或眼睛不看书本,心中不懂道理),你无法安慰我。接着叹息说:从前,孟子的母亲迁居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长存,难道是我居家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有所缺欠,为什么你愚笨迟钝这么厉害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于是被感动激励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勉努力,从不懈怠。他家很贫穷,他亲自参加农业劳动(或耕种庄稼),常常带着经书去干农活,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或学说)。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自己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当时人称他为书淫。有人劝告他不要过于专心,否则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决定的呢!城阳太守梁柳,是皇甫谧堂姑母的儿子,在他去做官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他设酒宴送行。皇甫谧说:梁柳还是平民的时候来探望我,我送迎都不会出门,招待的食物也不过是些咸菜,贫穷的人不把酒肉当做礼节。现在他做郡守(我)却为他送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地位而轻视梁柳这个人,这难道符合古人做人的道理吗?这不是我的心能安宁的做法。当时,魏郡守召他担任上计掾,又推荐他为孝廉;景元初年,相国召请他做官,他都不赴任。后来晋武帝司马炎频频下诏书不停敦促逼迫他到朝廷任职,他上奏疏陈述,自称是平庸轻贱的人,言辞十分恳切,终于被准许。过了一年多,皇甫谧又被举荐贤良方正,他也没有去。他还亲自上书向皇帝借书,皇帝送给了他一车书。皇甫谧虽然瘦弱多病,但却整天看书不懈怠。咸宁初年,皇帝又下诏令说:皇甫谧性格沉静,清白自守,坚持学习,喜好古文献典籍,与世俗之人志趣迥异,可以任命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皇甫谧以病重坚决谢绝。皇帝起初虽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不久却又下诏令征召他为议郎,后又补任为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求任命他为功曹。皇甫谧都没有答应。他写了有关葬送制度的论著,命名《笃终》。皇甫谧最终没有做官。太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皇甫谧写有诗、赋、诔、颂、论、难六种文体的作品,而且著述甚丰,又撰写了《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和《玄晏春秋》等书,都被世人所重视推崇。

15题详解】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

C项,纯用白描手法错误,执手相看泪眼为细节描写,用极冼炼的文字,生动而又细致地描绘出与情人分手时那种依恋难舍的情状。

故选C

16题详解】

(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幽咽泉流冰下难

(5)甲光向日金鳞开

(6)八百里分麾下炙

(7)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8)观海则意溢于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须臾、沮、扪参历井、仰胁息、幽咽、金鳞、麾下炙、溢。

17题详解】疫情防控期间进人小区的人员首先应测量体温。若体温正常则进一步问询,若该人员来自本县(市、区)域内且在本小区有住所,即可放行;若在本小区无住所则劝返。如果该人员来自县(市、区)域外且在本小区内有住所,则令其进行居家隔离;若为本小区无住所人员,则应送往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如果该人员体温不正常,应立刻就地隔离并及时报告街道网格员,由社区工作者协助街道护送至医疗机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是流程图,首先通过阅读题干找到流程图的标题疫情防控管理流程图,从而找到话头疫情防控;然后分析流程图的走势,找到起点,即最上端测量体温;再按照图示结构由上而下进行表述,表述时注意平行并列的内容要分别表述清楚,如区分两种情况等,还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信息表述要完整、全面,不要超过字数要求。

18题详解】林黛玉——屋内摆放大量图书,体现人物才华;院落里种植湘妃竹,体现人物爱哭,也体现清高品格。

贾探春——屋内三间房子没有隔断,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屋内宽敞体现人物胸襟气度;架子上摆放《春秋》,这是关羽最爱读的书籍;青龙偃月刀摆放在一边,这是他的武器。

曹操——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床边暗藏一把刀,体现人物多疑性格。

颜回——屋内一桌一筐一瓢一架,桌子上放一个筐,墙上挂着一个瓢,架子上摆放各种发黄的书籍。一筐一瓢符合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的描述,更体现人物居室的简陋;架上全是书籍,体现人物好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题干要求请从林黛玉、贾探春、关羽、曹操、孔子、颜回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内容,为他(她)设计居住环境并一一说明这样设计理由,需要明确选择的人物,然后设计居住环境,最后说明设计理由。

如林黛玉,抑郁、自怜、悲观、喜安静、追求精神自由、脱俗;喜爱诗书为伴、琴棋书画。所住别苑潇湘馆所种最多植物为竹子。户内空间装饰特点是精巧别致、超凡脱俗,书香不可少。

贾探春,她住的秋爽斋,所有布置都突出一个大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突出她素喜阔朗的性格。屋中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斗大的汝窑花囊,大幅的名人字画,大鼎大盘,床上是葱绿绣花的纱帐,可以说所有布置都是豪华雅致的精品,彰显贾府小姐的气派。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在我们心中的武圣关云长,赤面长髯,手中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好威风。青龙偃月刀在我们心中自然就和关羽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戎马一生,却常手不释卷,可见其对《春秋》喜爱之深。

曹操,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他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多疑的人,可以在床边暗藏一把刀,或者在门上设计一个机关等。

颜回,为了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安贫乐道,故屋内摆设既要体现简陋的特点,也要注意符合他好学的一面。因此,除了一桌一床一筐一瓢之外,还应该给一个放书的架子。

19题详解】【范文】

心怀谦卑

芝诺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芝诺能如此低调地评论自己?因为他心怀谦卑,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因此才能立于人生之巅。

然而,纵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像芝诺一样怀着谦卑之心呢?先有美国某医学院学生莫顿师徒三人为争乙醚麻醉剂的.专利而斗得最终三人皆以悲剧收场之事,现又有阍崇年被掌掴之事,而余秋雨、于丹、易中天等学者走出书斋,走上大众讲堂之事又颇遭非议。

萧伯纳曾言:醉心于某种事业的人是幸福的。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心怀谦卑地前行,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有幸福感。而那些学者名人,多数因为心中没有谦卑之心而失去了宁静与清净,面对外界的诱惑与媒体的追捧,他们没能稀释掉那些浮名,一人夸之,万人从之,看似风光,最后多从学术、人生的高位之上摔下,其结局往往令人感叹。

可是,这一切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吗?为什么我们不好好看看我们所处的这个浮华功利的时代呢?物质主义如同洪水一般地汹涌着,横行着,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迷失。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曾说:人们逐渐爱上并开始崇拜这个让他们失去思考能力的娱乐世界,的确,许多人甚至十分享受物质与娱乐所带来的喧嚣与疯狂。谦卑之心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陌生至极的名词,更不用说静心追求自己曾经所执著的事物了。

所幸的是,我们并没有沦陷于物质汪洋之中,我们还有印书画三绝的谦谦君子齐白石老人,他能以低姿态自视自己,在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给同行帮忙。我们还有在繁华深处盛开的雪莲柴静,她以对真实传媒人的坚持告诉我们,谦卑之心的重要,还有许许多多的学者文人,以正能量带动着我们怀着谦卑之心不断向前。

诚然,我们无法如芝诺一般地为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怀着谦卑之心,静心追求所执著的事物,努力向自我人生的高峰攀登。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故事类材料作文,写作之前需要认真分析其内容,从而提炼出中心论点。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做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自己的无知。就本材料而言,芝诺是核心人物,他所说的话是揭示寓意的部分。芝诺之言揭示了知识多寡与所接触的无知的范围大小的关系,从他的话中我们发现,越是博学,就越谦卑。由此可以得出多个论点。

【立意】唯有多学,才能多知;愈是博学,愈要谦卑;心怀谦卑;谦卑求学能助人成长。

【素材】越是谦虚的人,越好学。真正有本事的人,当你看见他时,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感觉,无形之中散发出令人敬佩的品质。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胜任天下之至巧,拙者自知不如他人,自便会更虚心。意思是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我国古代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曾经常请教不同领域的人物,甚至请教过孩童问题。孔子集思广益,使自己知识越来越富足,思想更加深奥,终成一代教育家,思想得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越是谦虚的人,越成熟稳重。谦虚让人上进,谦虚能够保全自己,治国安邦,是一种睿智的表现。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孔明,后来建立汉室大业,除了封赏身边的文武将,也封赏了一线冲锋陷阵的士兵,当了皇帝以后并没有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对身边谋士的建议虚心接受,拜访智者。刘备能够成功,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他的谦虚和爱惜人才,让许多仁人志士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历史上还有许多不谦虚,自以为是的人物,结局都非常既可惜又悲惨。强大的秦朝被推翻之后,整个社会并没有预想中风平浪静,人民的生活还是要在战争中进行,而且战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有志之士都在想尽办法的聚集力量,并且破坏摧毁其他的竞争对手。在众多有志向有想法的人群中,刘邦是雄心最为强烈的,其次就是一位楚国留下的旧将项羽,而项羽的人力和资源都是其他的竞争者无法相比拟,可是最后为何刘邦建国,而西楚霸王项羽却自刎乌江呢?因为项羽自以为了不起,非常的孤傲,对于他亚父范增的建议,经常不停劝告,甚至置之不理,最终走向失败还赔了性命。《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真正有本事的人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加通畅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