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巴中市白庙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74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巴中市白庙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17135948147.jpg360截图20240617135924817.jpg

2020届巴中市白庙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膩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的。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剌,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

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三两条蚕儿”“”“”“斯斯文文等词语细致描写了蚕儿吐丝时的色泽、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突出蚕儿的可爱,也表现出孩子们活泼天真,对生活充满好奇。

B. 小说对蒋老师与学生们一起采桑养蚕的情节描写得细腻而生动,传达出师生共同劳动的喜悦,深受影响,多年后也成为蒋老师一样的老师。

C. 年轻的蒋老师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但村民们对他并不认可。

D. “把心思都放在养蚕上,甚至为了摘桑叶受伤,虽然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也反映是个喜欢养蚕、爱贪玩的孩子。

5.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 老人两滴眼泪滴在上面,透露出蒋老师对自己当年的教育理念没有成功感到无奈、伤感和遗憾,现在遇到自己的学生,心中流露出一丝愧疚。

C. 小说运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爬树受伤,蒋老师给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体现出蒋老师对孩子儿们的深切关爱。

D. 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6. 小说从当年的学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 小说结尾写三十多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公神道碑铭

全祖望

世祖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乙未,成功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师次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遗水师捉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地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竞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遗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

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遗诸将,分取句容、丹阳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

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

(据四部丛刊本《鲒埼亭集》,有刪改)

[]①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1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 浙东拒命                  拒命:抗命

B. 师次崇沙                  次:驻扎

C. 闻信倍道而至              倍道:背道

D. 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    恃:倚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

B. 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

C. 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

D. 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2)()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

14. 根据全文,请简要概括郑成功最终兵败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节选)

皎然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叟。

[]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仙。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赤岸:泛指江湖的岸。翛(xiāo)然:自在超脱的样子。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的前四句写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极力赞扬王宰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尤工两句以对比高度评价王宰画作在构图布局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巧,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的景象。

C.两首诗都摹写画作。在王维的《沧洲图》里,我们可见水中沙洲,萋萋春草,画中人敛起衣裳,采摘水中香草。

D.皎然的诗作中首句是全诗的枢纽,下面的诗句着力用墨,反复渲染,全诗呈现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密的特征。

16.这是两首题画诗,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和诗人再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

1)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没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体现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万箭齐发的战斗场面的两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荡在浩渺的江面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日,全国首款以孔子以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行。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中奖者可领取30万元的奖金;最低第八级能够拿10元奖金,奖符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彩票发行一个星期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同类别的即开型彩票。中心最初设计彩票的理念其实十分简单,希望在销售彩票募集公益金的同时宣传儒家文化,但不少人认为发行孔子彩票与弘扬儒家学说和孔子思想没有任何关联,这是借文化之名行敛财之举。

  你对孔子彩票的发行持何种态度?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不少于10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你的朋友约你一同去看电影,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下面四种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不能与你同去看电影,你另约他人吧!

B.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 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D. 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

四、写作(6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由文中““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A项正确。B项由文中““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知强调的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文中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知人格与精神气质是动态变化的,并不能说明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D项文中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中庸之道可以解决并不能消除文化冲突。故选A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文中“‘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知,以天下为理念的是天下主义,不能由此判断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概念混淆,故选B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由文中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可知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准确的,故选C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换词语,曲解文意)”(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及艺术手法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D项,是个喜欢养蚕、爱贪玩的孩子错,根据文章内容“‘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可以看出采桑叶的目的不是因为贪玩,而是养蚕,给墨盒儿做垫子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B项,心中流露出一丝愧疚错,根据文章内容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可知,老师并不是愧疚的流下眼泪,而是因为对往事的怀念。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从当年的学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就是考查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小说从当年的学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回答本题,主要回答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即可。可以从学生角度来看,有利于表现蒋老师的形象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剌,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可以看出蒋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我长大之后成为老师,并和自己的学生养蚕网丝片儿,体现了老师对的感染和影响,深化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主题。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文本结尾的艺术效果的分析能力。

小说结尾写三十多年后师生重逢。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丰富完善了故事情节,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这句话反映了他调走时的遗憾,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反映了老师心愿的满足,使情节更加完整。从人物塑造上来看,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也成为了优秀的老师,是受到蒋老师的影响。从文章主旨上来看,文章结尾部分,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再结合全文来看,文章表达了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主题。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C项,闻信倍道而至的意思为:闻信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其中倍道译为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错。根据原文,张煌言和郑成功商定由郑军攻略镇江,煌言则直捣南京。可惜,镇江方面战斗失利,郑部大将阮甲阵亡,舰队撤出长江。煌言在战略上既处于不利地位,只得放弃攻城,撤回舟山。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只要;以偏师,带领边路军队;水道,水路;,逼近;自守不暇,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守自不暇,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何援之为,固定句式,何……为?怎么……呢?之,代词,他们。第二句关键点:,打探;,代词,这个消息;,率领;,营垒;,军队;移帐,转移军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主要语境,划定范围进行总结概括。

结合原文成功贻书于公,谋大举……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可以看出郑成功的缺乏谋略;原文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可以看出他刚愎自用;原文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可以看出他轻敌松懈、麻痹大意;原文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可看出他意志薄弱;原文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从侧面表现了他年少恃勇;原文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可以看出他瞻前顾后,贻误战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世祖章皇帝要攻下江南,浙东抗命,虽然一年就安定下来,然而在山海之间,报告人说还要多年。

乙未年,郑成功赠书给张煌言,谋划大事。江督郎廷佐用信招张煌言,张煌言严词拒绝了他。第二年五月,郑成功在天台与张煌言相会,全军随行,游军到达鄞的东部。军队驻扎在崇沙。张煌言说:“崇沙,是江海的门户,有悬洲守护,不如先定在这里,把它当作老营,倘若有疏漏,进退都可以。然而郑成功不听,而张煌言请求把他所率领的军队当作前军,驰向瓜洲。当时大兵在金、焦间用铁锁横在江上,这就是所说的滚江龙。谭家洲岸都是西洋大炮雷钧,然而张煌言孤军奋战出入其间。郑成功派遣水军活捉督罗蕴章率领军队辅助他,又令善长游水的人打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打断以后,张煌言就进军占据上流,攻下木城,用双面夹击攻打它。滚江龙虽然断开了,然而船大多应地而设,没有办法上前。张煌言登上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在船的两边落下,于是十七艘船争相竞渡。第二天,郑成功才到。城中出战不顺,提督管效忠逃跑,攻城攻打他。商议军队的去向,郑成功想直往江宁,张煌言请求先攻取镇江,郑成功恐怕江宁的军队来支援。张煌言曰:“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六月二十七日,郑成功来报告镇江的捷报,张煌言日夜兼程行进,第二天抵达观音门,并且写信给郑成功,请求让步兵陆行奔赴白下。这时,江督郎廷佐十分害怕,没有想到郑成功最终从水路到来,大兵出征征黔地的胜利归来,听到消息加倍速度而来,请求一同守护城池,在这时候严装已经备好。七月初四日,郑成功水军才到。第二天,张煌言派遗其他将领把芜湖的降书送到,郑成功说芜湖是江楚之间往来的要道,请求张煌言去扼住要塞。张煌言十分担忧郑成功的年少恃勇,想留在军中,与他共同攻下江宁之后再出发,推辞却没有成功,于是到了芜湖。

当初,张煌言写信给郑成功,因他年老容易发生其他变故的原因,应该派遗各个将领,分别攻取句容、丹阳各个城邑。郑成功因多个捷报,又听说江北像破竹般,谓城可以很容易就攻下,只命令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新锐就轻,士兵樵苏四起,营垒是空的。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天明,军灶还没完成,大兵就从四面八方出来,各个军营被瓦解了。郑成功的良将甘辉也被活捉,杀死了他。全军大败。

张煌言听说这个消息后,认为虽然失败,不一定立马登船,即使登船,也不一定立马扬帆,即使扬帆,也一定进入镇江,企图第二次攻举,所以弹压列城,保密不让各个将领知道。而再次写信给郑成功,认为胜负是兵家的常事,乞求增加百艘船只来相助。不知道郑成功一起撤掉镇江的军队,直接入海。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我们可见水中沙洲错误。皎然诗中沧州误是真,萋萋忽盈视,由”“两字,可见诗句后边的内容是想象,而不是眼前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画作的风格看,杜甫诗中壮哉昆仑方壶图,昆仑山高、壮美的,与银河通”“云气随飞龙处处体现出壮阔,雄伟之境。皎然诗中翛然不异沧洲叟,参看注释翛然是指自在超脱,远离尘嚣,可得出超然闲适之境。

从表现画作的手法看,杜甫诗中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是直接或正面描写。皎然诗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诗人欣赏王维画作时,仿佛自己真到了沧州,敛起衣裳,采摘水草,这都是诗人想象的。诗人通过想象以及主观感受来表现画作的生动传神,精湛的技艺。

17题详解】浮光跃金    (2).静影沉璧    (3).马作的卢飞快    (4).弓如霹雳弦惊    (5).纵一苇之所如    (6).凌万顷之茫然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霹雳”“的写法。

18题详解】

我反对孔子彩票的发行。首先福利彩票之于广大民众而言,博彩的乐趣可能才是第一位的,购买彩票的普通群众对儒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些奖符让他们学习孔子思想,有点缘木求鱼。其次孔子彩票的发行亵渎孔子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虽然孔子也主张言传身教、有教无类,寓教于彩”“寓教于赌,已经歪曲了儒家文化的本意,逾越了儒家学说以及文化传播的底线。请注意,孔子不是一个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上述材料中发行中华名人孔子彩票一事,你持何种态度?请将你的观点写成一篇新闻短评,要求观点鲜明,说服力强,然后明确新闻短评的写法,最后结合所给材料进行拟写。此类试题一般按照如下步骤操作: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然后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另外注意字数限制,不要离限制的字数太远,离得太远,意味着说的过于简单,或者要点不全,点评不充分,不到位。

就本次材料来看,材料中心事件是发行中华名人孔子彩票,对于该事件,考生可以支持,肯定其做法,那么应该指出这一做法的创新性,指出这一做法的目的以及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也可以反对,指出这种做法的弊端,如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大视野、责任感,急功近利,只顾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忘记自身该具有的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也忘记了自身该承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

【点睛】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尝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是你的朋友约你一同去看电影,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你该如何回答更为得体。

A项,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不够委婉,而且你另约他人吧!拒绝语气较为生硬。

B项,你自己去看吧!,有种拒人千里之感

C项,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也不妥帖,电影票可能有时间期限,而且让对方等待,也不礼貌。

D项,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这样的表达委婉得体,谦逊有度。

故选D

20题详解】例文:

这就是幸福

星期天,我被叔叔拉着去看他新盖的楼房。

楼房非常气派:三层,四个阳台。我走进屋,一下傻了眼:墙上灰一块白一块的,水泥地上有许多积水和白灰浆!叔叔,墙咋刷的呀?”“哎,气死人啦!咋刷都刷不上去啊!叔叔失望地回答。为什么呢?”“我哪儿知道呢?我干了整整十年建筑,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遇上。唉?看着叔叔满是愁云的脸,我说:让我想想。

为什么刷不上去呢?是不是石灰不纯呢?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取了一点生石灰放了进去,又加了一些水,使它溶解。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上层的水变清了。我轻轻地将上面的清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又取来一根吸管,轻轻地往里吹气,清水立刻变浑浊了,可见发生了生石灰和水的反应,生成了熟石灰,然后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既然原料是纯的,那么为什么刷不到墙上去呢?墙上?对,问题肯定出在墙上!我走进屋,看到墙上地上全是水珠子。叔叔.你在屋里洒水了吗?我问。叔叔忙回答:没有啊!我疑惑了:哪儿来的水珠子呢?

我马上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沓PH试纸,然后又跑回叔叔家。我用筷子蘸了一点水滴到试纸上,试纸马上变红了——酸性!难道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叔叔,还有没刷的墙吗?”“有啊,东间还没有刷呢。我马上跑进东间。我把水洒在墙上。过了会儿,又用PH试纸测了下,试纸又变红了——还是酸性!

叔叔,你在墙上洒什么东西了吗?”“没有啊!”“怎么没有?前天我看见墙上有蚂蚁,打了二斤多硝酸!婶婶忙过来纠正叔叔的话。

对啦!这就对啦!我终于找到问题的答案啦!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叔叔,用生石灰擦墙,多擦几遍就能刷上了!我给叔叔下达了命令

一个星期后,我又来到叔叔家。进屋一看,墙壁上刷得雪白雪白的。这时,叔叔走了过来,笑着说:你小子可真行啊!不过,你得给我讲解讲解为什么!”“墙上刷不上石灰的原因就是墙上有酸,总是和刷到墙上的石灰发生反应。要想把石灰刷上去,只能先把酸除去。而生石灰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把酸耗尽。明白了吗?

哈哈哈……”叔叔笑了起来,真没想到,我干了十年的建筑装修,还不如你一个毛孩子呢!听了叔叔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学科学,用科学,真幸福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篇材料+标题的全命题作文。

过给的材料是一段提示性语段,首先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了幸福的内涵,然后列举了幸福的表现,最后指出在生活中,在成长中,幸福无处不在。本次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题目中的是近指代词,暗示幸福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就在身边;强调幸福就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发觉,现在突然醒悟,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种内心体验、心态满足。外延范围,幸福的主题首先是自己,但绝不止自己。

这就是幸福为题目,告诉我们,这个题目里含有两个关键词语幸福”“幸福得通过描写一件有关幸福事情来体现,重在说明写作对象。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

写一件关于幸福的小事,而且就是现在的事,要写出自己对幸福的体会和感受。因为题目是这就是幸福,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要写到心理体会,所以心理描写是不能少的,而且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段落来写心理描写。在文章的开头,最好要写到幸福二字,在文章的结尾,最好有这就是幸福这句话,来再次点题,避免跑题的嫌疑。

【参考立意】拥有是一种幸福;

等待是一种幸福;

收获是一种幸福;

安于心灵的淡泊宁静是一种幸福;

读书是一种幸福;

……

【参考素材】1.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张蜘蛛网,蜘蛛正悠闲地享受着自己编织的蜘蛛网。突然我想到了拿破仑将军,当年他就是看着一张普通的蜘蛛网才信心大增,不断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我把蜘蛛网捅破。此时,悠闲的蜘蛛突然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变得慌乱不堪,急忙爬到破损处修复,一根根蛛丝引到墙角,把一根根蛛丝编织成网,从容而又淡定……那一刻,我的心突然又像潮水一般汹涌,变得十分不平静:蜘蛛在自己赖以生存得蛛网遭到破损时都能镇定地修复,而我就因为几次小小的挫折就变得意志消沉了吗?难道我的幸福就近视拿到高分那么肤浅吗?

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1)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圣西门

2)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左拉

3)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4)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拉美特利

一天晚上,在家做作业时遇到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我在与那道题僵持了十几分钟后决定去问母亲,可是母亲一时也无可奈何,却仍然向我保证一定做出来,我一点也不相信。回去继续做作业,直到窗外的嘈杂声一点点消失的深夜,我终于写完了其他作业。周围寂静无声,我以为所有人都已休息了。推开母亲的房门,却看到她仍伏在桌子上写写算算。看到我进来,母亲赶紧说:那道题我做出来了。来,我给你讲讲。我看见那一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演草纸,整齐的字迹如群蚁排列。母亲的声音萦绕在我的耳畔,温暖的灯光下,我的心里光明无限,生机盎然,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