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全)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术、道德和艺术。在西方文化中,道术主要表现为科学,宣扬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而在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真、善、美则表现为中、和、乐。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和艺术,所体现的是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即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在对人道的探索中,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正、中道、中庸。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无独有偶,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也是“和”与“同”的区别。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
早在夏、商、周三代,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导致对快乐的追求。
中、和、乐被奉为重要价值范畴,至春秋、战国乃至在后来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它们一直是各家各派共同尊奉的基本价值,分别体现了中国人的真理观、道德观和艺术观,故三者足以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我们说西方精神价值为真、善、美,中华精神价值为中、和、乐,是就各自的核心价值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华精神价值中没有真、善、美,西方精神价值中不存在中、和、乐,也不是说它们就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全部。各种具有民族色彩的“潜在的人类共同价值”,是可以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的。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因而中西价值系统的互鉴与融通势在必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精神文化的道术、道德和艺术三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中各有不同的表现。
B.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道术”在中华文明中的具体体现便是“中”,即“道术中”。
C.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二者中的“和”的意思不同。
D.中西方的核心精神价值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并非壁垒分明,互不相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中人类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然后把视角转向中华文明。
B.文章以史伯的例子论证了“‘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这一观点。
C.文章依次从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D.文章属总分总结构,开头比较中西方核心精神价值,结尾谈正确认识二者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均属中华中道观,但佛家中道不在其中,它属于外来文化。
B.西周史伯的论述突出“和”“同”之间的关联,孔子则强调了“和”“同”之间的区别。
C.只要中西文明相互学习、中西价值系统能够互鉴与融通,世界一体化进程就能变得平稳、踏实。
D.真、善、美和中、和、乐只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局部,因此彼此都不能夜郎自大。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笑
于德北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州。
或许,这也称不上是一个故事吧。
1993 年的春天,他因为单位的业务,从北方直抵上海,又从上海转杭州,从杭州坐夜航船到苏州。船上的一夜十分诗意,他要了一碟豆腐,一碟青菜,一瓶老酒,一碗饭。他吃掉了这些东西。他近铺的一个老者说:“小伙子好饭量呢!”
他就笑了。
夜风从运河上吹来,潮潮的,带有一点水腥。
船是早上七点钟到的苏州,苏州给他的印象是水气忒重。他背了一个大包,茫然地伫立在街头。远远地可见北寺塔,高高地占据苏州的天空。他望着北寺塔,信手翻着从家里带来的小册子,那上面说:“寺乃三国时代东吴大帝孙权为乳母陈氏买地所建。”他觉得这一切真遥远。
他翻看地图。
那上边标明,怡园离他最近。
他就步行去了。
他想在江南见到的桐花,一树一树的,美丽极了。是桐花吧。那么高大的树开花了,他还是第一次领略。
他去怡园。
书上说:怡园位于人民路343号。
苏州的路少有灰尘。
他以全新的感觉走在苏州的路上,像一个诗人。
他在心里说:苏州,是春天里的一条飘带。印花的飘带,淡淡的水墨把白绢点染出几分娇羞。你看,他可不就是一个诗人。
诗人到怡园去了,他第一次看园林,他一下就给迷住了。怡园中有一口小井,他去的时候,一个苏州女孩正用小桶向上提水,那优雅的姿势无限娉婷,腰肢款款,春衫荡起微风。
他举起相机。
镜头里的女孩肤白,发黑,弯眉细目,齿洁唇红。
女孩说:“你照我干什么?”
她说的是苏州话,但他好像一下就听懂了。他没想到苏州话这样好听,像女孩手中的小桶,一汪清水透明而晶莹。
女孩说:“你照我干什么?”
他说:“竹风。”
那女孩的身后真有一簇春竹呢,葱郁、茂盛、青翠。
女孩说:“什么?”
他说:“竹风,竹子刮起的风。”
女孩就掩口笑了,她的意思是只有风能刮动竹子,竹子怎么能刮动风呢。她转而又笑了,她的意思是:可不嘛,风能刮竹竿,竹子怎么就不能刮动风呢。
她提着桶往屋里去了。
屋子是一个茶室。
他往怡园的深处去,七拐八拐地到尽头。他读那些楹联,觉得古代的人真麻烦,真有趣,真有闲心。他原路转回,直奔那茶室,听说,有当年的春茶可饮呢,他于茶道是一个外行,但能饮一盏江南的新茶,苏州的新茶,不是一种享受吗?
他看见那个女孩在茶室里。
茶室里已有几个老人聚在一起闲谈,看得出他们是常客。他们自己带着水杯,很随便地取用热水瓶中的水,那个女孩就站在柜台的边上,她脚上的布鞋踩着地上的青砖。
他放下行囊,坐在茶室的最里边。
她为他送上一杯新茶。
他突然想说点什么,可说什么呢。
他看见室外的小亭。隐约见那亭上的字,就低声诵读:“主人友竹不俗,竹伴玉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
女孩过来给他斟水,也低声说:“静坐观众妙,潭清适我情。”
说完她就笑了,提起暖瓶出了门,不知奔哪厢去了。
他举杯过额,那一杯清茶的香气正好漫入他的鼻翼。
他很神往此时的境界,他想起一个关于才子佳人的叫《三笑》的电影,他想那个女孩对他已经两笑了,如若再有一笑,岂不成就一段姻缘?
现在想想,那一年他刚刚戴了一副眼镜,留了一把过胸的大胡子,他衣着松阔,风尘仆仆,长衫圆履,还真有一副才子形呢。
可惜,他已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父亲。
他离开怡园时,还想,人生真是一件美好的事,虽然不能成就一段姻缘,可是一个南方女孩对一个北方男子的善意一笑,不也似胎记一般印在自己青春的腮边?(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无名无姓的“他”作为主人公,不仅容易使读者产生代入感,而且使主人公的故事具有普遍意义。
B.主人公与苏州女孩在怡园水井边的对话,寥寥数语,却表现出女孩天真、单纯而且具有灵性的内在特点。
C.“他”期待女孩对自己“三笑”以成就一段姻缘,但想到自己已为人父,不免怅憾,这种怅憾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D.本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古朴,行文节奏和缓,给人以冲淡雅致之感,与小说所要营造的氛围非常协调。
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说明。(6分)
9.主人公“他”是一个怎样的“北方男子”?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 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5.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6.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7.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①
①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长而登先生之门,悦而忘其归也。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日先生焉。先生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少时,为县大夫郡邑长者所推重。当道者往往叹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
②先生自负瑰玮,不见施设②,独喜为人言之。人无贤愚,见者倾倒。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士之有志者,亦皆归先生。每从嘉林修竹间,纡衿方履,笑咏相随,殆无虚日。时有质辨,剖析毫发,议论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霁,天清日明。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故与先生游者,皆去为显官。先生独为诸生,揖让进退自若也。
③嘉靖辛卯,先生始发解,于是将上礼部。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而施于遇不遇之际。不以徒遇之为喜,而以得所遇之为乐。
④予惟国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将相,接踵而兴。豪杰之士,莫不自见于其间。而比年以来,士风渐以不振。其始羸然一书生耳,才释褐③而百物之资可立具,此何从而得之哉?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④之者何如也!世之所倚重者尽赖此辈,而如是弥望,君子盖以为世道无穷之虑焉。
⑤初,先生与余论天下事,予未尝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以为在位者皆以此为心,则天下可以无事,然而先生不遇也。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夫趋俗之士师师⑤,持正之士谔谔。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若是而相与持天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谓之真遇也。若彼碌碌者徒,虽襁褓而朱紫⑥,日唯诺于殿廷,吾不谓之遇也。因书以为别。
(取材于归有光的同名文章)
【注释】①本文写于吴纯甫44岁即将赴京参加会试之时。文中的“发解”指考中乡试第一名,“将上礼部”指即将赴京会试。②施设:施展才能的机会。③褐:粗布衣衫。④锡:同“赐”。⑤师师:庄严恭敬的样子。下文的“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⑥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借代高官显爵。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邃于文 邃:精深
B. 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 向方:遵循正道
C. 群疑豁如 豁如:晓悟,明白
D 而比年以来 比:等到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悦而忘其归也 而又惜其晚也
B. 当道者往往叹息 故与先生游者
C. 士之有志者 用之者何如
D. 士风渐以不振 因书以为别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之后遭遇失意与得意的情况将近三十年。
B. 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礼法制度的不止一例。
C. 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然而评判君子不以考中科举的早晚为标准。
D. 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按照他先前所说的那样去做。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纯甫年少时就深受当地府县中有地位、有威望之人的推崇。
B. 作者认为君子不应只以考中科举为喜,更当以报效国家为乐。
C. 文章批评有些读书人在做官之后仍然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
D. 吴纯甫关于天下事的见解,常常令作者震惊,并且深有感触。
12.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根据第二段,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吴纯甫的形象特点。
②作者认为,吴纯甫在44岁时参加会试不算晚,是“真遇”。请根据最后一段,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范成大
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螀①呻。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②。
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③生尘。
疲甿④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
【注】①螀:蝉的一种。②天地岂其真不仁:老子《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句。③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④甿:农村居民。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瘟疫视为“乖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肆行”点明瘟疫流行的规模。
B.瘟疫带来了巨大灾难,十分之九的人在瘟疫中丧生,“寒螀呻”渲染了凄凉气氛。
C.作者对瘟疫并没有科学的认识,只能迁怒于天地,但情意真切,足可打动人心。
D.受自然灾害影响,百姓生活已经困顿,瘟疫流行,又雪上加霜,作者忧心如焚。
14.作者为什么要说“我作此诗当感神”?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神仙借指楚怀王荒唐,不体恤民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韩愈在《师说》中对士大夫之智竟然无法赶上巫医乐师百工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6.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
(2) 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7.下面是某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陌生人的善意;还是童年的书籍,成长的日记,带着美好回忆的文具;抑或是努力拼搏的理想和信念,跨越人生坎坷的动力和勇气,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二者中的‘和’的意思不同”有误。结合“他认为……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分析可知,文中没有比较“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二者中“和”的意思,两个“和”的意思是相同的。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以史伯的例子论证”错误。结合“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分析可知,此处是引用论证,引述史伯关于“和”同”关系的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佛家中道不在其中,它属于外来文化”错误,原文表述为“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B项,“西周史伯的论述突出‘和’‘同’之间的关联”错误,结合“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分析,他也是讲二者之间区别的。C项,“只要……就”条件关系错误。结合“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因而中西价值系统的互鉴与融通势在必行”分析可知,应为“只有……才”。故选D。
【4题详解】7.C(主人公并非真的想要和女孩成就一段姻缘,而且怅憾之情也并不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8.(6分)
①对“他”的心理描写(对苏州的生动感受)进行评论,表现“他”对苏州的喜爱。
②与“他像一个诗人”呼应,强调“他”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意情怀。
③为下文“他”乍见苏州女孩便生好感做铺垫。
④转换叙述视角,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使行文摇曳多姿,不单调。
⑤第二人称叙述,让读者更能参与到故事中来,引起对主人公形象的思考。
[6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
①浪漫(或:有诗心,善于发现和欣赏美)。他享受夜航船上诗意的一夜,能领苏州的春日之美,从女孩的笑中能联想到才子佳人电影《三笑》,念念不忘青春时期的才子风流。
②克制(或:有分寸,“发乎情而止乎礼”)。他欣赏苏州女孩之美,但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为人父的身份。
③豁达(或:洒脱,通透)。他虽然不能和喜爱的女孩成就姻缘,但依然因女孩的善意一笑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6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⑤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⑥段“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⑥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⑰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D项,“而比年以来”中“比”若解释为“等到”的话,此句句意不通,正确的解释应是“近、靠近”的意思,“比年”,即近年来。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A项,前一个“其”表强调的语气词,不译;后一个“其”代词,指机会。
B项,两个“者”都是代词,意思是“的人”。
C项,前一个“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不译;后一个“之”代词,指他们。
D项,前一个“以”连词,不译;后一个“以”是介词,把。
故选B。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翻译文句能力。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A项,“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句中“摧抑”是“挫折压制”,顿挫是“坎坷,挫折,不得志”的意思,没有“得意”的意思,故此句正确理解为“(没想到)其后先生近三十年都未能得志”。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理解有误,依据文句“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之者何如也!”翻译,此句大意是“唯独不去思考朝廷为什么录取他们,为什么任用他们做官,为什么赏赐给他们官爵俸禄!”,可知文中只是感慨士大夫们取得功名之后就忘本了,风气渐渐衰颓。并非“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故此项无中生有了。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结合文本分析,答题范围是第二段,要求用三个熟语概括吴纯甫的形象特点。先阅读理解第二段内容,第一问:抓住能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形容词以及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来概括。“自负瑰玮”表明他有才华;“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表明他奖掖后进;“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表明他忧国忧民;“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表明他高瞻远瞩;“揖让进退自若也”表明他泰然自若。
第二问:要在文段中寻找答案,据原文“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可知,此题的答案就在这句话的前面。据原文“今先生遇矣”可知,以前他没有好的机遇,现在有了机遇,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据原文“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可知,作者认为践行以前的想法,会对国家大有裨益;据原文“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若是而相与持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可知先生能以一人之力引领更多同道之人扭转士风颓靡的局面,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
【点睛】参考译文:
我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吴纯甫先生。长大后登门拜访,高兴得忘了回家。当世人谈论胸怀大志、刚正不阿、高特超群的人时,我一定说是吴纯甫先生。先生学业精通,文章精深,事理精熟。年少时,被县令及州县中的长者推崇。掌权的人往往感叹,对他寄予宏图大展的期望,认为他很快就可以施展抱负。(没想到)其后先生近三十年都未能得志。
先生自认为才能卓异,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特别喜欢说别人的好话。无论贤人还是愚人,见到先生都十分敬慕。那些稍稍懂得遵循正道的少年学子,他一定会引荐推举。有志的士人,也都归附先生。人们常常跟从他在嘉林修竹之间,衣衿围绕,鞋履相并,谈笑吟咏,几乎没有一天空着。有时士人对学问质疑、辩论,先生解析得细致深入,议论纷然并起时,(经过先生分析)众人便豁然开朗,就像云散雨停,天清日明。他对于天下的益处与害处,百姓的所得与所失,常常有深切的忧虑。当今天子振作,国家转衰为盛,有效法夏商周三代治世的志向。屡次颁布诏书,其中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法令制度的不止一例。这些都是先生曾经说过的。过去与先生交游的人,都离开成为显赫的官员。唯独先生还是秀才,但他在与人交往中泰然自若。
嘉靖辛卯年,先生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此时将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大家都为先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高兴,却又为他机会到来得如此之晚而惋惜。但是评论君子的标准,不是看他中举人、进士的早晚,而是看他是不是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君子)不只以科场得意,考中举人、进士为喜,更当以施展才华以有利于国家为乐。
我思考国家用科举考试来招收天下的读书人,名臣将相,连续不断地涌现。豪杰之士,没有不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可是近年来,士大夫的风气渐渐衰颓。他们开始只是一个贫弱的穷书生,刚刚脱去平民的衣服,一切应用物资就可立刻拥有,这些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唯独不去思考朝廷为什么录取他们,为什么任用他们做官,为什么赏赐给他们官爵俸禄!世上依靠、器重的都是这类人,这类人触目皆是,君子因此为世道感到无尽的忧虑。
当初,先生和我议论天下事,我总是对先生充满恭敬,又对所论之事深有感触。我认为当权者如果都能像先生那样以天下为本心,国家就可以太平无事了,然而先生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先生有机会了,能够按照以前所说的那样去做,(带来的效果)就好像饥渴的人有了饮食一样。迎合世俗的人恭敬顺从(不敢直言),持守公正的人直言争辩。直言争辩,(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天下的事,那个人不做这个人做,一个人倡导,十个人跟从,那么本来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如此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君子又认为这是世道莫大的幸运。所以我说先生(如今中举赴京会试)不能算晚,像先生这样可以说是真的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即使很早就得到了高官显爵,但每天在朝廷中一味地顺从,不敢争辩,我不认为他是真遇。于是写下这篇序文作为与纯甫的赠别。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十分之九的人在瘟疫中丧生”是对“十家九空”理解不准确。首先,“十家九空”这是对受害家庭的估计,不是对人口的计算;其次,“九空”的人家不一定都是丧生,还有可能逃避他乡;再次,诗的语言不同于新闻报道,带有夸张的意味,诗中的数字不能随意坐实。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作者对百姓遭受瘟疫流行及天气酷寒酷热的灾难深表同情,并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感动神灵,从而减轻百姓的灾难和痛苦。首联,“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螀呻。”因为瘟疫流行带来十室九空的惨烈局面,让作者心痛。颈联,“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天气酷寒酷热,作者无力解决心感无奈。尾联,“疲甿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受自然灾害影响,百姓生活已经困顿,瘟疫流行,又雪上加霜,作者忧心如焚。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诗能感动神灵,为百姓减轻灾难。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15题详解】怨灵修之浩荡兮 (2).终不察夫民心 (3).临溪而渔 (4).溪深而鱼肥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其可怪也欤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怨”“察”“渔”“欤”。
【16题详解】
(2)“十二日不放家去”,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外面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及时就医。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1)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大姐儿得了水痘之后,凤姐一家可谓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来治痘和止传的。(2)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大概看到古人对瘟疫的一些处理方法,比如说忌食、隔离、清洁、用药等。“十二日不放家去”,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避免交叉感染。“外面又打扫净室”,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保持公共卫生;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大姐儿得了水痘之后,凤姐一家可谓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及时就医。
【17题详解】
【详解】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图是构思框架,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在框架中主要是准备活动和实施过程,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先做哪些准备,进行哪些活动,涵盖框架图中的信息。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其次要认真观察所给的“构想框架”,根据“构想框架图”中列举的要素,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文中的构图要素。
本图是某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想框架,本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包括参观革命圣地纪念馆、参加养老院公益劳动以及分组交流活动心得等三项内容,然后以黑板报和个人总结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构架框架图中的内容。
【18题详解】范文:
一路有你
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
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
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短息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
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热爱,把我的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
后来的日子,我携着你,你伴着我,就这样心照不宣、义无返顾地走了过来。在你的世界里,我体会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丰美,体会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一种襟怀天下的气度,那是一种天真无饰的期盼,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与音乐共舞的忘我的潇洒。
中考的时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绩知晓以后,却第一个把喜讯告诉了你。这才发现,一路风风雨雨,早已与你不离不弃。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随心所欲地跳跃,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我捧着你,恰似与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相拥。
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跟随我,品味过春荣夏酷,见证了秋凄冬寒,永不厌倦地听我诉说,为我分担,感谢一路有你。
如今时至高考,我依然始终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
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与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篇附有材料的命题作文。
审题:
文题“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亦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 “一路”;另外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已定,不能随意更换。
立意:
感谢一路有你——妈妈;
感谢一路有你——朋友;
感谢一路有你——榜样;
感谢一路有你——风景。
素材:
1、老师感谢一路有你
老师是一个伟大的生物,一个孜孜不倦地传授知识的生物。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总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从不厌烦,一个老师,多个学生,形成了一个集体,一起长大,共同学习。在办公室时,看到一本本作业上红色批注,是他收获的成果,一遍遍的改,一遍遍的讲,是他的责任和义务,用蜡烛来形容他再好不过。
2、当我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的时候,是你,用温暖的怀抱哄我睡觉。我知道,也记得,我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你。所以,你的样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是你,教我说话、走路。我也记得,我会说话时喊出的第一个词是“妈妈”,我会走路时扑向的怀抱是你的怀抱。当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是你,将我抱在怀前,捧着娃娃书教我识字,手把手的在纸上教我画有趣而我不懂的“字”。我更记得,书的扉页便是“妈妈”这两个亲切的字,我会写的第一个字是母亲中的“母”字。太多太多了,一路上有你的美好回忆。
3、入春的阳光变得那么明亮那么耀眼,早上来到教室,像鹿老师那样亲切而深邃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您对我们同学的爱,对我们的关心。
空气清凉,窗外还时不时地刮着大风,但是您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就感到特别温暖。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很惬意,成长的路上您的陪伴,带给我穿风透雨的力量!
每天早晨您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同学们早已开始读书,您站在教室里望着我们,嘴上还时不时地挂着微笑,大概是因为您看到我们读书都非常认真,心里很高兴,嘴角便情不自禁的弯成了两道小月牙而笑啦!感谢您晨读时的陪伴!一路有你真好!
4、冰冷的天上飘着雪花,翠绿的树上挂着冰渣,漂亮的鞋子露着脚丫,潇洒的你原是个傻瓜,看着手机口水滴滴答答!瞅啥?你还不擦。一路风雨,才会等到彩虹;一路曲折,才会走得更远;一路欢笑,才会阳光闪耀;一路有情,奋斗才具意义;一路有你,生活才会美丽。
5、岁月磨掉了生活的棱角,注入了友情的润滑剂,开心无限;时光抚平了人生的浮躁,喷洒了情谊的芬芳剂,幸福无限。朋友,一路有你真的很好,愿你幸福,天天开心!
6、懂得放弃,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身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一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得的爱并不一定刻骨铭心。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是不易,轻轻的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有你。
7、怎能忘记:失意时的关怀,伤心时的安慰,烦恼时的陪伴,无助时的鼓励,失败时的拥抱,成功时的提醒,辉煌时的祝福!感谢一路有你——朋友,祝你感恩节愉快!
行文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开头部分,先总说。通过画面和引用等技巧引出笛声,从而引出我与竹笛的关系。正文主体部分写笛子走进我的生活。一路有它,给我了自信、美好、坚韧等等快乐生活和美好品性。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明确一路有你——竹笛,我的生活充满希望、快乐、力量……
【点睛】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为各界人士交口赞誉。但在那些高考满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兑现成了“文体自创”。当然,真能够创造一种新颖的文体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不少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一些“散体文”“杂交文”。记叙文是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步学写作文时就开始练习的文体,应该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应手的文体。然而,很多高考记叙类作文,记事不知事件经过,难懂来龙去脉;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人物形象。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艺术再现,作文就可以写得极具个性神韵。下边提供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对写作记叙文有实际的帮助:(一)以形传神写肖象(二)只言片言尽显人物精神(三)举手投足见性情(四)洞幽烛微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