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市澄海汇璟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93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市澄海汇璟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19113734811.jpg

360截图20240619114211757.jpg

2021年汕头市澄海汇璟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门前流过的溪

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

鹊雀窝沟里的这条溪没有名字,它瘦弱、普通。瘦弱得孩子踩一脚就把它踩断了,普通得山里到处都有,随便在哪里迈一步,都会踩着。所以,这样的溪,连起个名字的必要都没有。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

虽如此,它也由来已久了。久到哪朝哪代,我不知道。爷小的时候就有,爷的爷小的时候也有。溪水虽小,却真是很久远了。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这溪,也许原来的水量很大,时间太久,它才老成这样。

如此,这条老溪诞生于哪一天,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唐宋,也许是秦汉,还可能是上古,或者更早。那时候这里也许还是一片平原或者丘陵,柴草茂盛,荒无人烟,河水两岸,我想象着只有一些野狼或(a)风情万种的狐狸。

溪水虽瘦,却也(b)源远流长。一条山溪,会有许多源头,像一只手臂伸出的手指,山就这样被它抓住了。或者更像一棵树,向大地深处伸出许多根子,水就被它吸出来了。门前这条溪,我看见它的许多源头,有的在地头的墙窟里,有的在山上的石头缝中,还有的就在一蓬柴草的根部。清凉的泉水,从不同的地方汩汩地流出来,向低洼处流下去,两条碰在一起,就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了。之后又有更多的细流加入进来,混合成山里的溪。

汇流到门前的溪,有一股是从东山流下来的,流到门前,有一道几米高的瀑布,平时淅淅沥沥的,或流或断,雨季里水多了,就成了一条白练,日日夜夜哗哗作响,间或遇到暴雨,那里就呈现出一道(c)奇伟壮阔的土黄色瀑布,倾泻而下,隆隆有声。

还有一股是从东山与北山之间的山沟里流出来的,从东北角跌宕而下,平时羸弱,遇雨丰盈。我常在这股溪水里戏耍,甚至粘着满脚的泥,就踩到水里,可是那溪不在乎,翻几个带着泥土的滚儿,顾自流去。没多远,被我踩脏的水就干净了,直到流远,没了踪影。

我的脚下,还是那溪。

也有时候,觉得这溪水太细,水量太少,就搬来石头,捧起泥沙,筑一道水坝,将溪水霸道地拦住,让先到的水等着后来的水。那些水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一片丰盈的水面,就显得很壮观,然后再猛然扒开水坝,看着那些水像羊群拥出圈门一样,争先恐后地逃走。我追着水头一起跑,那水头在窄窄的河沟里横冲直撞。看自己创造的奇观,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没跑出多远,我就追不上它了。我创造的那一股大水,也很快就消失了。溪流依然像平常一样,不急不缓,汩汩低语,不在乎我的捣蛋。对溪水没了兴趣,我就做别的更捣蛋的事情去了。

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

在鹊雀窝沟,水走的路也是人走的路,人走的路就是水走的路,溪水七拐八拐的,人走的路也是七拐八拐的,人路和水路交叉的时候,水少人就一步迈过去,水多就在水中扔几块垫脚的石头,人踩着那石头跳过去。水再大的时候,就脱了鞋,光脚丫子蹬过去,不过这样的时候很少。冬天水变成冰,满河沟银白,水占了人的路,人就在旁边的山坡上铲几锹沙土,垫到冰面上,继续走出人的路。

门前的溪,流出鹊雀窝沟,就融入到一条河里去了。那河流过二里之处的傅杖子,继续向山口外流去。傅杖子是一个大一些的村庄。大队部在这里,就像县衙在这里一样。傅杖子有供销社的代销点儿,那是附近唯一的商业场所,人们在这里打酒买醋,卖鸡蛋买咸盐。这里有学校,也是我上过小学、中学的地方。

许多条溪汇集到一起,溪就变成了河。当溪融入到河中,溪就不存在了。

河水继续流淌,在十里之外,又与另一条河水融合在一起,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

星干河是两条河流汇合到一起的,一条来自三星口,一条来自干沟,各取一字,(d)不偏不倚。星干河汇流的地方叫木头凳,这是公社所在地,这里是一个镇子,有公路,有集市,还有医院。第一次来这里是我七岁的时候陪奶到医院看眼睛,只是住了几天院回家后,奶已经失明的眼睛还是什么也没看见。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

星干河在木头凳继续向西流过几十里,汇入青龙河,星干河就不存在了。

青龙河是一条很大的河,曾经水量充沛,能行大船,考古发掘,两岸多商代遗

址,这个县也因此河得名。我曾在县城工作十八年,并且娶妻生子。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青龙河向南流淌,经百里入海。至海边,河流就不见了。而我也随着河流来到海边这座城市,融入城市的人群,居住、生活。

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就像在青龙河里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溪,在海里找不到青龙河一样,在海边这座城市里,也同样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我。

(取材于海津的同名散文)

4. 文中(a)(b)(c)(d)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5.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抒情寓于叙述、描写之中,蕴藉含蓄,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相通,通过对溪的描写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B. 鹊雀窝沟的溪虽瘦却源远流长。它要翻越高山,跨越沟坎,才能成就有名字的河。

C. 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

D. 文章筑坝拦溪这段文字,表现了孩童对溪的好奇,增添了情趣,也巧妙表达出溪会冲破任何束缚流向远方的内涵。

6. 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7. 作者着力描写鹊雀窝沟这条没有名字的溪,却不以星干河或青龙河这样有名字的河为写作的主要对象,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知白守黑

暖的风刚吹到虢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涂弦夫长得很有特点。正面望去,花白头发根根直立,头向前倾斜六十度;侧看,像半拉大括号,过于宽大的衣服总是忽忽扇扇,显出飘逸之风。

瘦!太瘦了!谁见到他都这么说。涂弦夫却总是摆一摆枯枝般的手:负担,胖了,都是负担。

涂弦夫退休前是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他时间,都在写字。他在办公桌上放一整块高密度板,笔墨纸砚就绪,写。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书法,柳体、颜体都研究过,后来喜欢上了康有为体。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

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是要好的友人。写出一副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兴奋。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们来。

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虢国老城的名士吴一品。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慢慢多了。一天晚上,他转到南城门口,看见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练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 数风流人物,那个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老头有一些书法功底,可惜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示范一下。

老头拿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啊。你是王羲之啊?

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他把吴一品叫过来,茶没泡,就跟他说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

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的名叫守墨斋,吴一品看后摇摇头,说:,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个?吴一品一拍手:…………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说:老兄,还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春天慢慢悠悠催开了各色花朵,蝉一叫,就到了夏天。涂弦夫突然觉得嗓子不舒服,咽东西有点疼。去医院一检查,是食道癌,还好是早期,做了手术,涂弦夫在家里养着。吴一品去看他,带来一盒十五年普洱,涂弦夫摇摇头:喝不了了,不能享用了。吴一品用茶针和茶刀把茶饼撬下一块,用紫砂壶泡上,倒出一杯,茶汤红亮。他递给涂弦夫:这么好的茶,观其色,闻其香,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涂弦夫的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又开始写字。

秋凉时,再从南门口经过,涂弦夫看到那个微胖的老头还在那儿锲而不舍地写,依然是数风流人物,那个字依然拐出好几个奇怪的弯。

写完,老头得意地看看围观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声:好!

老头看到他,似乎还记得。老头说:老仙儿,这回不挑刺了,来两笔?

涂弦夫摆摆枯瘦手:免了,免了。

老头不依不饶:怕丢丑?

涂弦夫说:怕丢丑。

老头哈哈大笑:我天天练,总会有进步。你要记得,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涂弦夫点点头:是,是,大有进步。

老头活动活动肩膀手臂,提了桶换个地方接着写,涂弦夫看着自得其乐的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境界。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文中看,涂弦夫的形象气质、性格特点与他的书法风格有着某种内在关联。

B. 吴一品与涂弦夫论茶各是各的享受一句意味深长,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C. 第二次看到老头写地书涂弦夫为他叫,能看出他理解了老头的生活态度。

D. 这篇小说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理性思索,内涵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9. 吴一品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涂弦夫的书斋名由守墨斋改成了守黑斋。从全文看,守黑二字有哪些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所。

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拜刑部尚书,请敕天下抚按,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帝报从之。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竖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陈台规三事,请专掌印、重巡方、久巡城,著为令。又言:闾阎民瘼非郡邑莫济,郡邑吏治非抚按监司莫清。请立约束颁天下,奖廉抑贪,共励官箴。帝咸优诏报许。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二十三年冬,帝以军政故,贬两京言官三十余人。丕扬犹在告,偕九卿力谏,弗纳。复抗疏谏,帝益怒,尽除其名。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推毂林居耆硕,若吕坤辈,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谥恭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二》)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B. 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C. 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D. 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畿辅,京城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辅,辅助,拱辅京城之意。

B. 大理,指大理寺,审定法律、掌管刑狱的官署。一般有大理寺卿、大理丞等官员。

C. 闾阎,闾本指门户,阎本是里巷的门。闾阎,后指代房屋或乡村,也泛指平民百姓。

D. 在告,休假在家。在,正在;告,古时官吏休假。文中指孙丕扬当时正休假在家。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丕扬性情刚直,不徇私情。任右副都御史后,张居正嘱托他为中官冯保建坊,他拒不答应。任吏部尚书时,绝无请托之事,被人盛称无私。

B. 孙丕扬心系天下,关爱百姓。河北发生大饥荒时,他见百姓竟然靠采石充饥,十分伤心,就请求皇帝宽赋救民,皇帝受到感动,减免部分赋税。

C. 孙丕扬为政严厉,凛遵法度。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各府时,属吏都因他的严肃正直而惴惴不安;执掌刑部时,把逃到宫中的杀人犯抓出制裁。

D. 孙丕扬直言敢谏,遭到打击。隆庆年间他因弹劾权臣高拱而遭其诬陷,后来上疏皇帝,反对其贬斥两京的言官,结果两次都被罢职而归家闲居。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丕扬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

2)推毂林居耆硕,若吕坤辈,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吕叔潜,作者声气相应之友;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

16.请赏析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精妙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刘裕挥师北伐、收回失地的威猛气势。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宁静的江景烘托琵琶女演奏的艺术效果。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述士大夫之族的话语,揭示他们以地位高低作为不从师学习理由的错误认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面是某高校图书馆关于禁止占座的通告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读者离开阅览座位超过30分钟,不带走随身物品的就是占座;真是找不到座位的同学,可以自行挪开占座物品或要求占座的同学空出被占用的座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时不时清理占座物品;被清理的占座物品要是丢了或损坏后果自负。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下面是某先生收到他在乡下生活的二叔托人带给他的礼物之后,给二叔的一段回信,其中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您托人带给我的礼物我已经笑纳了,当年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戴一一浮现在我在我眼前。对此,我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您一台冰箱,希望您能喜欢。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有些人不大认可这些传统观念。有人说:过分的善良,只会让自己吃亏。有人说: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让人得寸进尺。也有人说:你小心翼翼维护的善良,最终却变成你最大的懦弱。

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A项,风情万种: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非常多。此处用来形容狐狸运用了拟人修辞,使用恰当。

B项,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此处用来形容溪水虽瘦,却也源头很远,水流很长,使用恰当。

C项,奇伟壮阔: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此处用来形容土黄色瀑布,与事物美好繁多不符,不合语境。

D项,不偏不倚: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此处用来形容星干河名字由来,从两条河各取一字,不偏袒任何一方,使用恰当。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错误。溪水汇入青龙河,最终汇入大海,它象征和一样的普通人,从鹊雀窝沟走出成为有出息的人,融入城市的人群成就文明的城市,并无遗憾怅惘之情。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句子含义的鉴赏能力。

1)由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可知,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由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可知,在县城过的生活与以前在鹊雀窝沟的日子不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可知,我的生命的源头和根基也仍在鹊雀窝沟,就如同溪水的源头仍在鹊雀窝沟一样。

2)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以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能力。

由文章第一段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和第二段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可知,溪在生活的鹊雀窝沟,对溪非常熟悉。

运用了象征和手法,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以写鹊雀窝沟的溪为主与题目门前流过的溪相照应,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第十五段至十八段写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第十九二十段作者感叹自己像溪水一样走出了鹊雀窝沟,巧妙地串连了文章且寓意形象而深刻。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分析错误,是吴一品对涂弦夫的开导。故选B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人物在文中作用的理解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要从人物形象品质、情节结构、主旨等角度作答,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作答,根据理解本题从以上角度可以作答为:内涵方面:吴一品是一个有雅趣、能洞悉生活本质的名士,他的这些特点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人物形象方面:他是主人公的知己,对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处世原则、思想境界等有指点和引领作用,使主人公的形象在变化中变得丰满;情节结构方面:吴一品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主旨方面:他的知白守黑”“各是各的享受等认识与主人公共同揭示了文章主旨。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文本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解读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词语含义,从主旨、人物形象品格的塑造等角度作答这类题型,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本题可以有如下的作答参考:守黑保留了守墨的特点,暗示了涂弦夫的书法家身份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守黑是取知白守黑之意,包含着涂弦夫等秉持的处世态度: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对错,而外表要装成愚钝;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对世俗之流既不赞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尘世,与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实乃大隐于市之道。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源自第二段,意思是让监司巡视州县,审查囚徒,按察使则审查省会的囚徒。流刑和徒刑以下的,由抚按官送交朝廷,罪轻的人马上遣送,罪重的人仍然听候刑部裁决,每年如此,明确了句子意思之后,再结合语法、句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进行断句。

按行动词,意思是巡行,巡视,宾语是州县,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两句中列举对流徒以下犯罪之人的处理方法,前一句处理轻者的方法是立遣,后一句处理重者的方法是听部裁意思是听候部裁是主谓结构做的宾语,所以部裁之间不能断开,且部裁如放在后一句中,那么岁以为常说的就仅仅是部裁了,而实际上岁以为常既包括对轻者的处罚,也包括对重者的处罚,所以部裁不能放在后一句中,排除A项。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审定法律错误,大理寺是古代掌管刑狱的中央审判机关,不管审定法律。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因弹劾权臣高拱而遭其诬陷错误,选项中的代指高拱,选项认为遭高拱诬陷,而原文说的是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这说的是遭高拱门生诬陷,而不是选项所说高拱诬陷。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挺劲不挠,刚直不屈,,弯曲(喻屈服);,介词,用;,私事;,求;,只;,担忧;中贵,太监;,拜访。第二句中,句首添加主语孙丕扬推毂,推举;耆硕,年高而有德望的人;,一向、向来;,止、息;,回复,批复。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要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被提拔为御史。依次巡视京都附近、淮、扬等地,强劲坚决很有风度神采。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徒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官。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惴惴不安。巡视关隘,增设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

衡量其功勋,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不答应。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免了。担任刑部尚书,请敕令全国的巡抚巡按官,让监司巡视州县,审查囚徒,按察使则审查省会的囚徒。流刑和徒刑以下的,由抚按官送交朝廷,罪轻的人马上遣送,罪重的人仍然听候刑部裁决,每年如此。神宗答复同意。他逐条陈述了减少刑罚和三十二件事。皇帝称好,下优诏褒奖,从此刑狱大为减少。有宫中小内臣杀了人,逃避到皇宫。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最终判其发配边关之罪。改任左都御史,他陈述三条台规,请求专管印玺、重视巡查、长期巡城,这被确定为法令。他又称:乡里百姓的疾苦只有郡邑官员才能解决,郡邑的吏治只有抚按监司才能清正。请求订立条文颁布全国,奖励清廉,抑制贪赃,共同遵循官箴。神宗都下优诏答复可行。万历二十二年,他担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刚直不屈,众官不敢用私事来求他,只担心宫中太监来拜访。于是他创立抽签法,大选,急选,都听凭选人自己抽签,请托属意之事无法施行,一时间选人盛赞他无私。万历二十三年冬,神宗因为军政事务,贬责了两京三十多名言官。孙丕扬还在休假,就与九卿极力劝谏,神宗没接纳。又上奏劝谏,神宗更加愤怒,把他们全都除名。当初,皇帝虽然因为孙丕扬一向有声望而任用了他,但对他并不很信任。孙丕扬认为自己以白首之躯回朝视事,不举荐贤才无以报效国家。推举隐居的贤人像吕坤等人,皇帝内心一向不录用旧臣,全部压下没有批复。孙丕扬虽然年迈,神宗看重他老练清廉,对他眷念更深。他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谥号恭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水面说法错误。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而不是指月光下的水面。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语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歌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点睛】赏析诗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要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①“就是太肯定,根据语境不能确定是占座,所以就把这种现象视为占座;②“确实表判断,此处是判断语境,比真是更符合语境;此处根据语境是没有固定时间的意思,所以用 不定时此处是假设的语境,所以用表假设的词如果⑤“丢了是口语,此处应该用书面语丢失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19题详解】

③“您的犬子改成令郎④“鼎力相助改成尽力而为

⑤“惠赠改为敬赠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指根据身份、地位、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要注意谦敬词和语体色彩。笑纳是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可改为收到爱戴是敬爱并拥护,是下级对上级,语境是二叔对我,应改为爱护犬子是称呼自己的儿子,语境称呼二叔的儿子,将您的犬子改为令郎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可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可改为敬赠

【点睛】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20题详解】【范文】

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放眼当下,有些人不大认可这些传统观念,甚至对行善的人妄加揣测或横加指责。这一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我看来: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

有人说:过分的善良,只会让自己吃亏。

难道善良真的会让自己吃亏吗?回答明显是。善良会使我们焕发人性光辉,得到他人的善待。就拿黄文秀来说,正是因为心存善念,她才放弃从事高薪工作,毅然致力于家乡的脱贫事业。在她日夜奔波、碌碌艰辛的日子里,她善意的举止换来的不是吃亏,而是全村纷纷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虽然她不幸去世,但她始终是百色大山里最美的朝霞,是脱贫战场上最醒目的黄花。善良彰显了人性之美,它一直都是可歌可泣的传统美德,它不会使任何人吃亏,只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有人说: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俗话说:善是万物的本源。倘若人人善良,又如何得寸进尺?善良会为我们博得尊重,使我们得到他人的善报。我想起了《灰姑娘》中的场景,正是因为灰姑娘的过分善良,使得她遭受继母和姐姐们的欺负和嘲笑,但能仅凭这一段来反驳善良吗?不,只有继续善良方能破茧成蝶。后来,灰姑娘不正是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获得真爱,过上了幸福生活吗?而那邪恶的继母和姐姐们不是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吗?回归生活,唯有善良常伴,它不会让人得寸进尺,只会使整个社会春暖花开。

也有人说:你小心翼翼维护的善良,最终却变成你最大的懦弱。

难道善良也代表着自己懦弱吗?不,善良代表人更能坚定地走下去。俗话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人与善同行,一路繁花似锦。无论是回望过去,还是放眼当下,抑或是展望未来,无数善良人士感动中国,难道他们懦弱吗?像专于研究超级稻的袁隆平院士、抗击疫情的钟南山院士,他们都怀有一颗善良为他人、奉献无畏的心,但是他们并没有因困难而害怕,他们敢于逆行,敢于追风,是时代的最美奋斗者。可见善良之力无穷矣!

步入新时代,善良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善良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也是每一个国人应具备的品质,愿那些误解之人拨开浓雾,用真心去领悟善之大美。

愿为萤火,点亮星河。愿善良之人保持本心,愿误解之人找回初心。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首先肯定行善的意义和价值。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善良是我们史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的是人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然后指出面对善良,现代人有很多偏颇的认识,此题旨在让同学们就现代人对于善良的认识及其与传统道德文化冲突引发的思考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材料所设置的写作情景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实道德认识的冲突,所以,写作中考生须针对三种人对善良的看法做出分析。可以由此加以思考论述,论述从古至今崇尚善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这一传统美德世世代代在人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要以为本,从我做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肯定善良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善良的美德。

【立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崇尚善良教育,弘扬善良美德;弘上善之天性,守为善之限度;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心怀善良,行有底止;当善良之花开遍华夏;当今时代,善良也要有原则

【素材】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

【结构】范文围绕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别反驳以下三种错误论调:过分的善良,只会让自己吃亏”“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让人得寸进尺”“你小心翼翼维护的善良,最终却变成你最大的懦弱。然后在反驳错误论调的同时依次对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善良会使我们焕发人性光辉,得到他人的善待”“善良会为我们博得尊重,使我们得到他人的善报”“善良代表人更能坚定地走下去。最后发出愿善良之人保持本心,愿误解之人找回初心呼吁,回扣中心论点莫让善良之光,沦为人性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