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浏阳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81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浏阳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20182041733.jpg360截图20240620181946157.jpg

2020届长沙市浏阳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今天仍然要提倡阅读鲁迅著作?根本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不但已成为时代文学经典,而且在同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读物中又占据了一个制高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义与文体创新意义。他字斟句酌,炉火纯青,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他还是文体创造的先锋: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史诗性的叙事文学作品,以及作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对于社会历史生活都会有广泛的反映。鲁迅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卷,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和迫切性,对于当代读者无疑是--种生动而形象的教科书。

经典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认识意义是恒定的,而其现实意义却是流动的。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鲁迅在广泛剖析中国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最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是诚与爱。这不仅具有普适意义,而且同样切中当今时弊。因为如果缺少了,市场经济就必须导致信用污染,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耐劳作的体力;二、纯洁高尚的道德;三、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这其实就指明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健全的体魄就无法承受工作的重负。这就是所谓健康第一。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社会。没有容纳新潮流的精神,就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现代社会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双轨并行的社会。法律是不能触碰的立身行事的底线,道德是一种没有上限的人格追求。纯洁高尚是一种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达。但每个人都应该对纯洁高尚的道德有一种景仰之情、向往之心,这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目标。

我们肯定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但必须看到,它不可能回应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具体问题。如果有人问:阅读鲁迅作品最大的现实功效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三个字:学做人”!鲁迅的一生是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而呐喊的一生,他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以为快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无疑是一种稀缺的精神资源。鲁迅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郁达夫说: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把握了古今与未来。所以,读鲁迅的书,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做人。我想这也就是阅读鲁迅经典最大的现实意义。

(摘编 自陈漱渝《我们今天何以要阅读鲁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语言上的精湛水准和作品的不朽价值使他对传统语文的现代转型起了决定作用。

B.鲁迅在杂文和小说两种文体.上都表现出文体创新的先锋性,其中前者的表现优于后者。.

C.鲁迅提倡的诚与爱的道德观念,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切中了当今社会的弊病。

D.对于当今的国民性和民族性格塑造,鲁迅的作品都提前专门作过回应,充满了前瞻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鲁迅作品的审美、认知和现实三个方面的意义对开篇所提问题进行了分析。

B.文章用学做人作结,对今天仍然提倡读鲁迅的原因,做了全面而简明的概括。

C.文章在阐释当今阅读鲁迅的现实意义时,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D.文章直接引用鲁迅和郁达夫的话来突出鲁迅的无私精神和认知智慧,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应现实普遍关注的问题,能够使鲁迅的作品在走向大众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B.鲁迅对塑造新型民族性格看法,与今天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比较吻合。

C.当今社会选择德治法治并举,这可以在鲁迅对纯洁高尚道德的提倡中得到启发。

D.当今学者只有从回应现实这个点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鲁迅研究的现实功效。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情人断绝——风散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来说,一个词牌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的内容、意境更广阔、更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诗比词更有艺术价值。

B.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有形式上、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其中,形式上的原因是主要的。

C.诗与词的停顿是不一样的,如杜甫的《春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五字句,前者是二三的节奏,后者则是三二的节奏。

D.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是完全不自由的,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论词》中的话,旨在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

B.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词的异同作了辨析。

C.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的均是引证法。

D.文中论述诗与词的形式差别时,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词有别,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时诗能表达的,词不一定能表达,同样的,有时词能表达的,诗里不一定能表达。

B.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C.诗一般流行五言和七言,句式整齐,隔句押韵,停顿上有固定的节奏;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不尽相同,较之于诗更富于变化。

D.一首词,其中可以融合单式和双式的句法变化,而一首诗,却往往只有二三、二二一或四三、二二三等的单式停顿,变化少。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项羽之死》,完成后面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0.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自度不得脱          估计

B.原为诸君快战            快速

C.田父绐曰”         告诉

D.辟易数里                 躲避容易

11.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王瞋目而叱之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复斩汉一都尉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他认为自己有超世的气概,只是时运不济,对宠幸的虞姬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B.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项王自己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这深刻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C.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杀掉了一名汉将和督尉,共杀死有百八十人,以证明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D.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两 雁

陆 游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

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銲弋,长路谙冰霜。

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

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銲弋:射鸟用的箭。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本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14.下列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冥飞两句展现出镜湖无边无际,以广阔的空间入笔,旨在展现两雁的渺小。

B.杜诗中不饮啄,既写出了孤雁失群的惶惶不安,也写出了它不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C.杜诗颔联,一片万重构成极大的反差,谁怜直抒胸臆,凝聚怜悯之情。

D.陆诗和杜诗分别通过燕雀野鸦来反衬雁的形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爱憎。

15.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分析两首诗中的形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不愿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志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到滞涩艰难的变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苏轼被贬黄州,于东坡之上建房开园以自足,纵游大好河山来排遣其遭贬的愁闷情绪。且将其书房命名为雪堂,于其中读书自乐,并吟诗作赋来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请据此为下面对联写一条下联。

筑室东坡,游壮丽山河遣愁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下列交际用语,正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某市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本市的未来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令人感恩戴德!

D. (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随便你挑上一本了。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此你有何理解?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是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二要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

A项,鲁迅在语言上的精湛水准和作品的不朽价值使他对传统语文的现代转型起了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可见,鲁迅的文学语言使他对传统语文的现代转型起了桥梁和示范作用,而非在语言上的精湛水准和作品的不朽价值使他对传统语文的现代转型起了决定作用。选项说法曲解文意。

B项,其中前者的表现优于后者说法错误。原文中说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不仅……而且表示意思更进一层,侧重点在后者。

D项,对于当今的国民性和民族性格塑造,鲁迅的作品都提前专门作过回应,充满了前瞻性说法错误。从文中鲁迅在广泛剖析中国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这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目标可见,对于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和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的作品都提前专门作过回应,充满了前瞻性。而非对于当今的国民性和民族性格塑造

故选C

2x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文章用学做人作结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肯定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我想这也就是阅读鲁迅经典最大的现实意义,可见,文章用读鲁迅的书,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学习鲁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像他那样生活,像他那样做人作结论,对今天仍然提倡阅读鲁迅经典的原因,做了简明的概括,而不是用学做人作结。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D项,当今学者只有从回应现实这个点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鲁迅研究的现实功效说法错误。原文中是说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无中生有,诗比词更有艺术价值错,文本并未对二者的艺术价值进行比较。

B项,曲解文意,其中,形式上的原因是主要的错,原文说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并非指形式上的原因是主要原因。

C项,过于绝对,诗与词的停顿是不一样的错,原文说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且分析可知,杜诗和苏词中的五字句都是二三的节奏。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C项,文中采用的均是引证法错误。文中对应部分虽然有引用,但作者的目的是列举实例,引用的内容并不是重点,所以这部分采用的主要是例证法,且文中在论述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分析信息的能力。

B项,以偏概全,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们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错,结合第三段段首句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和第二段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的表述,就会发现除了形式方面的原因,还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句意: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痛快。解释错误。

C.句意: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欺骗。解释错误。

D.句意:倒退了好几里。辟易,退避,倒退。解释错误。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注意审题,审出要求和条件,对象是项羽,特点是勇猛无畏。可以采取排除法。

①“夜溃围南出,驰走写项羽趁夜突围逃跑,不能体现其勇猛无畏,应是体现其的一面;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是写汉军不知道项羽的所在地,侧面体现项羽的才智;

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是写快战后聚集军队,项羽军队的损失。

排除这三句。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错误,沉溺声色不当,项羽并没有沉溺声色,而且这也不是项羽失败的原因,文中设置这一场面,主要是体现英雄末路时的悲凉、无奈。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可是;,最终;,动词本身包含被动,被困;于此,在这里;……,非……,判断句;,使动用法,使……亡。

第二句中,,回去;,即使;,使动用法,让……称王;面目,脸面。

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B项,既写出了孤雁失群的惶惶不安表述错误。此联写的是一只有品骨的孤雁,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有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所以此联中的孤雁并无失群的惶惶不安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的能力。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是借对某物的吟咏来写,即诗人自己,或比喻自己的处境,或象征自己的气节、品质、志趣、抱负等。杜甫在《孤雁》中塑造的孤雁形象,羁旅漂泊、缺吃少住、回家不得,这种艰难的窘境与诗人极其类似——志趣虽然高洁,却诸事不顺遂,理想难以实现,内心纠结,矛盾重重,困惑多多,孤寂落寞、失意痛苦,诗人表面写只雁,实为喻指自我,以哀写哀,委婉达意,含蓄蕴藉。陆游在《两雁》中塑造的群雁形象,东西云集、齐力向南、路遥地远,但集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躲开射箭,不惧冰霜,豪气冲天,攻坚克难,不坠志向,执著向远,这里的群雁也象征比喻了诗人自己,虽然时运不济,仕途不顺,但坚守志向,矢志不渝。

16题详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使我不得开心颜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不尽长江滚滚来    (5).间关莺语花底滑    (6).幽咽泉流冰下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幽咽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对联的能力。

题目要求请据所给材料为下面对联写一条下联。对对联要注意抓住对联的特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平仄相合,词性相对。

材料所给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句写苏轼在东坡建房,游历大好山河派遣愁闷;第二句写在书房雪堂读书吟诗作赋表明其高洁情操。如所给示例内容则围绕第二句来写。读书筑室,都是动宾结构;雪堂东坡,名词对名词;壮丽山河锦绣诗文,都是偏正结构;著锦绣诗文游壮丽山河,都是动宾结构;明节操遣愁怀,都是动宾结构。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解答本题要注意谦敬、语体、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B项,府上,敬辞,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不能用于指自己家,使用对象不当,故B错误;

C项,感恩戴德指感激别人给予的恩惠和好处,这里用词过重,用一般的感谢即可,故C错误;

D项,就随便你挑上一本了过于口语话,征文通知应用书面语,故D错误。

故选A

19题详解】

真正的勇者

有些人在看清生活的真相过后,感觉万念俱灰,生机俱无,自暴自弃。而有些人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与痛苦的折磨后,却依然热爱着生活。这就是生活真正的勇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可能,他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但是你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

一个真正的勇者,不仅仅是体力之勇,更是精神与意志的勇者。他们不论是对待学习、工作、或者创业,都是认真付出,努力进取。他们不会因为短时间之内没有看到满意的结果就发牢骚或者抱怨。他们并不奢望每一次付出都会结出累累硕果,而是在不断努力的耕耘中,最终收获与回报。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回复,但是你不争取,就放弃了争取公平的权利。

一个真正的勇者明白有些事情必须自己争取,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面对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期待着别人来给你一个公平。只有心态阳光而积极,不放弃应有的权利与利益,那么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公平待遇。

真正的勇者懂得,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在春天开放,有些花朵迟迟未见花期,即使在盛夏依未绽放花蕾。

春天虽然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然而却未必是每朵鲜花都有盛开的一席之地。那花期迟迟不开的秋菊,在秋天里同样有它骄傲的芳姿;那寒冬的腊梅,在冰天雪地里,迎着料峭寒风绽放着清香;更有那小草,也许一生也未逢花期,但它依然活得生机勃勃。

生活之事,当你经历的多了,才知道十有八九皆不如意;生活之路,当你行走的多了,才知十条大道九条是坎坷;生活之人,当你阅历的多了,才知十人有一人懂你心已不错。但这些,都不能阻碍你对生活的热爱。哪怕春天只有一朵鲜花开放,也要让它高高地绽放在枝头;哪怕十条路只有一条路走得通,那就坚持走下去,走到最后一定是阳关大道;世上之人万万千千,有一个人能够懂你的心,就已足够,何必牵强所有的人心?

是啊,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有些人在看清生活的不容易,艰难之后,却仍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为梦而逐。他们始终坚信生活是美好的,始终相信那些坎坷与磨难是正常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勇者,这才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态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用心审准题意,否则欲速则不达。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类作文,要求考生针对罗曼罗兰的名言发表看法。立意的根本在于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里的真相更侧重于生活的不如意、困难、挫折、不公、甚至黑暗等;热爱生活则是指向往美好、乐观生活、坚持理想等;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则是在肯定这种热爱生活的做法。

参考立意:

1)坚持理想;

2)相信明天;

3)真正的英雄能直面生活的苦难;

4)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素材:

1)或许,在现实面前,很多人慢慢变得焦虑和失落。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没钱和去不了的地方,这样的论调很多。然而真相却是:越黑暗的地方越需要光,有人选择坐在黑暗里,有人选择努力成为光明。

2)真正的英雄是在时代中穿行缠斗,却始终不会放弃热爱、放弃理想,人生漫漫,放弃不叫勇气,坚持才需要勇气。

3)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一边受伤,一边成长,一边流泪,一边坚强,一边幸福,一边忧伤。生活不会一直有快乐,也不会一直有阳光,会有阴霾,也有灰暗,这便是生活。

4)那些成功的人,总有一个自己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下不断积蓄着能量,才能够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到,在这个艰苦跋涉的旅途中从一而终地坚持下去本就是一种成功。

5)史铁生曾自嘲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他的笑谈,在旁人看来却异常心酸。但他不以为然,内心宁静,早已彻底看透了生死,生病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另一种体验罢了,况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6)世界是美好与未知的,世界也是无趣与必然的。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去创造美,去获取快乐。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真正的勇士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同时又贯穿全篇。开篇以对比的手法,指出:这就是生活真正的勇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可能,他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紧扣名言含意。接下来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对真正的勇士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之后采用排比手法,指出生活的真相,同时强调该有的热爱。最后再次重申名言,突出主题。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