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杭州采荷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77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杭州采荷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21102446320.jpg360截图20240621102512870.jpg

2021年杭州采荷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门前流过的溪

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

鹊雀窝沟里的这条溪没有名字,它瘦弱、普通。瘦弱得孩子踩一脚就把它踩断了,普通得山里到处都有,随便在哪里迈一步,都会踩着。所以,这样的溪,连起个名字的必要都没有。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

虽如此,它也由来已久了。久到哪朝哪代,我不知道。爷小的时候就有,爷的爷小的时候也有。溪水虽小,却真是很久远了。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这溪,也许原来的水量很大,时间太久,它才老成这样。

如此,这条老溪诞生于哪一天,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唐宋,也许是秦汉,还可能是上古,或者更早。那时候这里也许还是一片平原或者丘陵,柴草茂盛,荒无人烟,河水两岸,我想象着只有一些野狼或(a)风情万种的狐狸。

溪水虽瘦,却也(b)源远流长。一条山溪,会有许多源头,像一只手臂伸出的手指,山就这样被它抓住了。或者更像一棵树,向大地深处伸出许多根子,水就被它吸出来了。门前这条溪,我看见它的许多源头,有的在地头的墙窟里,有的在山上的石头缝中,还有的就在一蓬柴草的根部。清凉的泉水,从不同的地方汩汩地流出来,向低洼处流下去,两条碰在一起,就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了。之后又有更多的细流加入进来,混合成山里的溪。

汇流到门前的溪,有一股是从东山流下来的,流到门前,有一道几米高的瀑布,平时淅淅沥沥的,或流或断,雨季里水多了,就成了一条白练,日日夜夜哗哗作响,间或遇到暴雨,那里就呈现出一道(c)奇伟壮阔的土黄色瀑布,倾泻而下,隆隆有声。

还有一股是从东山与北山之间的山沟里流出来的,从东北角跌宕而下,平时羸弱,遇雨丰盈。我常在这股溪水里戏耍,甚至粘着满脚的泥,就踩到水里,可是那溪不在乎,翻几个带着泥土的滚儿,顾自流去。没多远,被我踩脏的水就干净了,直到流远,没了踪影。

我的脚下,还是那溪。

也有时候,觉得这溪水太细,水量太少,就搬来石头,捧起泥沙,筑一道水坝,将溪水霸道地拦住,让先到的水等着后来的水。那些水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一片丰盈的水面,就显得很壮观,然后再猛然扒开水坝,看着那些水像羊群拥出圈门一样,争先恐后地逃走。我追着水头一起跑,那水头在窄窄的河沟里横冲直撞。看自己创造的奇观,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没跑出多远,我就追不上它了。我创造的那一股大水,也很快就消失了。溪流依然像平常一样,不急不缓,汩汩低语,不在乎我的捣蛋。对溪水没了兴趣,我就做别的更捣蛋的事情去了。

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

在鹊雀窝沟,水走的路也是人走的路,人走的路就是水走的路,溪水七拐八拐的,人走的路也是七拐八拐的,人路和水路交叉的时候,水少人就一步迈过去,水多就在水中扔几块垫脚的石头,人踩着那石头跳过去。水再大的时候,就脱了鞋,光脚丫子蹬过去,不过这样的时候很少。冬天水变成冰,满河沟银白,水占了人的路,人就在旁边的山坡上铲几锹沙土,垫到冰面上,继续走出人的路。

门前的溪,流出鹊雀窝沟,就融入到一条河里去了。那河流过二里之处的傅杖子,继续向山口外流去。傅杖子是一个大一些的村庄。大队部在这里,就像县衙在这里一样。傅杖子有供销社的代销点儿,那是附近唯一的商业场所,人们在这里打酒买醋,卖鸡蛋买咸盐。这里有学校,也是我上过小学、中学的地方。

许多条溪汇集到一起,溪就变成了河。当溪融入到河中,溪就不存在了。

河水继续流淌,在十里之外,又与另一条河水融合在一起,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

星干河是两条河流汇合到一起的,一条来自三星口,一条来自干沟,各取一字,(d)不偏不倚。星干河汇流的地方叫木头凳,这是公社所在地,这里是一个镇子,有公路,有集市,还有医院。第一次来这里是我七岁的时候陪奶到医院看眼睛,只是住了几天院回家后,奶已经失明的眼睛还是什么也没看见。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

星干河在木头凳继续向西流过几十里,汇入青龙河,星干河就不存在了。

青龙河是一条很大的河,曾经水量充沛,能行大船,考古发掘,两岸多商代遗

址,这个县也因此河得名。我曾在县城工作十八年,并且娶妻生子。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青龙河向南流淌,经百里入海。至海边,河流就不见了。而我也随着河流来到海边这座城市,融入城市的人群,居住、生活。

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就像在青龙河里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溪,在海里找不到青龙河一样,在海边这座城市里,也同样找不到鹊雀窝沟的我。

(取材于海津的同名散文)

1. 文中(a)(b)(c)(d)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 b)             C. c)             D. d

2.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抒情寓于叙述、描写之中,蕴藉含蓄,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相通,通过对溪的描写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B. 鹊雀窝沟的溪虽瘦却源远流长。它要翻越高山,跨越沟坎,才能成就有名字的河。

C. 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

D. 文章筑坝拦溪这段文字,表现了孩童对溪的好奇,增添了情趣,也巧妙表达出溪会冲破任何束缚流向远方的内涵。

3. 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

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

4. 作者着力描写鹊雀窝沟这条没有名字的溪,却不以星干河或青龙河这样有名字的河为写作的主要对象,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问题。

法官多恩

·马尔塞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告诉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那年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家的地里干活。到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能挣到很多钱,但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猎捕用的绳、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多恩同意借给他那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

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因此,约翰决定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

到了下午,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的工具也从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他一连几个小时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然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他向法官讲诉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说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还欠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和枪的75美元。

十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待到四月底。这时,他得到的兽皮太多了,决定回家了。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又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三十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法官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日期。这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时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

亲爱的约翰,法官写到,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并没有对法官的外貌、服饰进行精雕细刻,但从简单的言行描写中,人物形象依然清晰感人,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B. 第二年的四月底,约翰又获得了许多兽皮,之后他回家将兽皮卖了300美元,终于还清了自己购买捕猎工具所借的150美元以及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

C. 约翰经过自己一个人的多年打拼,三十岁的时候,便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挑战,一切皆有可能。

D. 法官多恩去世以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自己没有后代,这样做,以免财产落入他人手中。

6. 小说有两条并行的线索,分别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7. 小说的题目是法官多恩,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有人认为是约翰。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战国策·魏策》)

材料二: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也。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史记·魏世家》)

材料三: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战国策·燕策》)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

B. 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

C. 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

D. 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多穿麻布衣服,本文借指平民百姓。

B. 缟和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可以借指洁白或比喻质朴,本文指白色的丧服。

C. 藩,古称分封及臣服之国。东藩,东方的藩国,本文是指魏国愿意臣服于秦国。

D. 春秋一词含义丰富,如年岁、年龄、春秋季节等,本文指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

1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歌颂了唐雎不畏强秦、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B. 材料二唐雎陈述若不及时援魏,将失掉东藩之魏且增强敌国实力,说服秦王出兵。

C. 从材料三可知,当时秦国的法令,殿上侍从不得带任何兵器,兵器都交殿下保管。

D. 综合上述材料,唐雎面对秦王挺剑而起当属虚构,不能视之为真实的历史记载。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南宋·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江城:今江苏省南京市。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海两句交代了时局的危急,点明了感慨的原因,具有提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二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既写出诗人为不能报效疆场而惋惜,又写出诗人涕泪的情态。

C.“别愁两句,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气氛,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词感情真挚,意象精巧,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淡雅,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6.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错一处,该小题不得分)

1)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落叶萧索,长江奔流不止的两句是:    

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形,以    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同时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5)《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 《师说》 中所表达的    的观点是相同的。

6)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认为,只有    ,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拙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据民政部统计,2019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一倍。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几百个左右。根据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自然村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我们呼吁保护传统村落,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而是最大程度改善留守者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人们看到了农村焕发全新生机的可能性。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奋斗的民族。精卫填海夸父逐曰”“愚公移山等表达着先民们对奋斗价值的朴素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奋斗。新时代更需要奋斗,但人们对奋斗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人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有人说,伟大事业需要接续奋斗,只有形成干事创业的接力赛,才能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奋斗意味着多作为,作为多容易出纰漏、出问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我的奋斗观为题目,为本校组织的师生论坛写一篇讲话稿,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A项,风情万种: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非常多。此处用来形容狐狸运用了拟人修辞,使用恰当。

B项,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此处用来形容溪水虽瘦,却也源头很远,水流很长,使用恰当。

C项,奇伟壮阔: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此处用来形容土黄色瀑布,与事物美好繁多不符,不合语境。

D项,不偏不倚: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此处用来形容星干河名字由来,从两条河各取一字,不偏袒任何一方,使用恰当。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结尾处抒发出了鹊雀窝沟的溪消失在青龙河里的遗憾,也表达了在海边的城市里改变了最初模样的深深的怅惘错误。溪水汇入青龙河,最终汇入大海,它象征和一样的普通人,从鹊雀窝沟走出成为有出息的人,融入城市的人群成就文明的城市,并无遗憾怅惘之情。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句子含义的鉴赏能力。

1)由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我在这里上过一年中学,之后就远走他乡了可知,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由我在县城过起了完全不同于鹊雀窝沟的日子可知,在县城过的生活与以前在鹊雀窝沟的日子不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但是我的父母兄弟还在鹊雀窝沟可知,我的生命的源头和根基也仍在鹊雀窝沟,就如同溪水的源头仍在鹊雀窝沟一样。

2)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以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能力。

由文章第一段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和第二段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可知,溪在生活的鹊雀窝沟,对溪非常熟悉。

运用了象征和手法,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由第十四段“……那条河已经是一条很像样子的河了,因为它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有出息的人,才配正儿八经地叫出一个大名一样。它叫星干河溪水开始有名字,第十五段、十六段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结合文章第十一段那溪水能流得很远很远,远到鹊雀窝沟的许多人,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因为后来我也是随着那溪水的走向走出去的和第十九段我与门前的溪,沿着同样的路,走出了鹊雀窝沟可知,像溪水一样,从下生活在溪水边,一直到上过一年中学才开始远走他乡,历经时间,超越坎坷,走出了鹊雀窝沟,完全融入了大城市,成了有出息的人。

以写鹊雀窝沟的溪为主与题目门前流过的溪相照应,文章一至十三段在叙述作者一直生活在一条没有名字的溪水旁,第十五段至十八段写溪水交汇星干河,后汇入青龙河,最后到海。第十九二十段作者感叹自己像溪水一样走出了鹊雀窝沟,巧妙地串连了文章且寓意形象而深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终于还清了自己购买捕猎工具所借的150美元以及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曲解文意。由前文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还欠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可知,约翰此时只需还30美元,而非40美元;另由结尾可知,约翰父亲没有借法官40美元。

C项,约翰经过自己一个人的多年打拼……”错误,这只是内因,选项忽了外因,如法官多恩和朋友塞夫的帮助,不全面。

D项,他没有后代于文无据,文中无法看出法官没有后代,因为他自己没有后代,这样做,以免财产落入他人手中原因分析错误,法官把这些留给约翰,是因为喜欢约翰,认可约翰的为人。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情节,把握小说线索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小说有两条并行的线索,分别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要想确定线索,考生需要梳理小说情节,看小说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而梳理情节要围绕主人公梳理,小说主要有两个人物,一个是约翰,一个是法官多恩。先看约翰,小说主要围绕约翰还父亲生前的债务展开,从接下父亲的债务到努力偿还再到最后还清,可见,从约翰的角度来看,小说主要围绕还债展开,这是明线;再看多恩,小说主要围绕多恩让约翰还债展开,而从最后多恩留给约翰的信来看,所谓的还债其实是多恩对约翰的考验和培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围绕考验展开,这是暗线。明确两条线索之后,再看双线交织的作用。双线可以让小说的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同时明线和暗线交织,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本文的还债考验二者并行交织,让小说的情节一步一步发展,最后合二为一,情节发生突转,达到欧亨利式的效果;双线结构还可以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更深的挖掘,如本文,单从还债只能展现约翰的诚实积极努力上进,单从考验只能展现多恩的正直善良,两者交织则是赞美人性的真善美。考生可以结合这些方面分析作答。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主人公探究的能力。

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把握住小说中人物的描写,看清小说的主题是指向哪个人物,这样就能很好的辨识小说的主人公。本题题干问的是小说的题目是法官多恩,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有人认为是约翰。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考生可以从小说情节、人物塑造的手法、主题指向以及笔墨多少等几个方面分析作答。

答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比如观点是:主要人物是法官多恩,在结合文本陈述理由的时候,可以从法官成就了约翰的全过程进行解读和分析,文中虽然没有用大篇幅去写法官,但是法官是成就约翰命运的主要人物,文本中最后法官还把房产留给了约翰,从以上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法官在小说中人物分量是非常重的。最后还可以从小说的主题上,是为了彰显法官的大爱和无私的精神,所以可以把法官看做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如果是认可约翰,可以从小说情节的展开角度分析,如小说主要围绕约翰替父亲还债展开,还债是小说的核心事件;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展开,文章既有对约翰的正面描写,也有对他的侧面衬托,如朋友赛夫的帮忙,如法官多恩最后的相赠以及信中的内容;可以从主题角度分析,约翰从负债到最后成为头面人物这一过程展现出良好的品质,而这些都是对读者的启发;还可以从着墨的角度来看,文章主要是写约翰,写多恩的内容很少。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为句末语气词,应断开,排除ACD三项;

约从即合纵,指魏、齐、楚联合抗秦,约从不应断开,秦救指秦国的救兵,做主语,不发是谓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本文指儒家经典之一《春秋》错误,本文指春秋两季,祠春秋是指春秋两季按时进贡以助秦国祭祀之用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兵器都交殿下保管错误,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意思是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而非交殿下保管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于,到,向;求救于秦,状语后置,到秦国求救;冠盖相望作为一个成语来理解,冠盖,指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秦救不至,作名词,救兵;至,到来。

2)中,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先(后),以……为先(后),把……放在前面(后面);……,判断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 曾经听说过普通平民发怒吗?秦王说:普通平民发怒, 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 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百姓都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说完,(唐雎) 挺剑而起。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材料二:齐、楚两国联合起未攻魏,魏国派人到秦国求救,使臣络绎不绝,可是秦国的救兵却不来。魏国有个叫唐睢的人,九十多岁了,对魏王说:老 臣请求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一定让秦国的军队在我离秦之前出发。魏王再拜,就准备好车辆派他前去。唐睢到秦国,入宫拜见秦王。秦王说:老人家疲惫 不堪地远路来到秦国,太辛苦了!魏国未求救已是多次了,寡人知道魏国的危急了。唐睢回答说:大王既然已经知道魏国的危急却不发救兵,我私下以为是出谋划策之臣无能。魏国是有万辆战车的大国,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国,称为东方藩属,搂受秦国赐给的衣冠,春秋两季都向秦国送祭品,是由于秦国的强大足以成为盟国。如今齐、楚的军队已经在魏都的郊外会合,可是秦国还不发授兵,也就是依仗魏国还不太危急吧。假如到了特别危急的时候,它就要割地来加入合纵集团,大王您还去救什么呢?一定要等到危急了才去授它,这是失去东边一个作为藩属的魏围,而增强了齐和楚两个敌国,那么大王您有什么利益呢?于是秦昭王马上就发兵援救魏国,魏国才恢复了安定。

材料三: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当危急时刻,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能够追逐秦王,而仓猝问惊慌失措,大家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武器,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语言清新淡雅错误,应是凝练厚重。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前半句表达作者对侵犯者的愤慨,后半句表达他对朝廷的不满。岁华销尽客心惊,作者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而自己报国无望,国事亦难以振兴。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的遗恨,以及因国事而涕泪不止的忧虑之情。词的下片,送老一词,上承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归隐虽是作者所愿,但是他却不忍心与老朋友道别。相望二字,点出依依惜别之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是作者与故人分别之后,对故人孤独愁苦情态的想象。深夜的细雨、窗灯、孤影、别愁,共同构成一幅凄迷伤感的别后思念图。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17题详解】(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分,每小题1分,错一处,该小题不给分)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本题是向老师祝寿的发言片断,这是一个喜庆、轻松的生活场合,发言应该准确得体、亲切自然。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这里是回到自己的母校,应改为回到至今健在是说某人还没死,用语不礼貌,表达的意思应是精神状态好,应改为精神矍铄或删除;拙作是一个谦辞,不能用于说别人的作品,可改为大作高足是称呼别人的学生,这里应改为学生欣慰是内心感到高兴并宽慰,是书面语,不宜用于这个轻松愉快的场合,应改为具有口语特点的高兴

19题详解】①“一倍改成一半去掉大概左右去掉根据表明改善前加满足或删去的合理诉求

①“减少了一倍,搭配不当,减少”“降低这类递减性质的词语后面不能接倍数;②“大概就有几百个左右,成分赘余,大概左右重复;③“根据这些数据表明,句式杂糅,根据……”“……表明只能保留一种表达形式;⑤“改善留守者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搭配不当,改善合理诉求动宾不搭配。

20题详解】例文:

我的奋斗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岁月之巅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先辈们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岁月,但是在他们的青春年华里充满昂扬的斗志,奋斗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乐章,奋斗精神,早已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它不会褪色,更不会过时。新的时代,我们要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人生的华章、描绘民族的未来。

变革的时代需要奋斗精神。改革的号角引领着我们奋斗、前进。七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雨便滋润了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门迎接世界。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发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在世界上,中国更是真正站了起来、强了起来。我们有蛟龙下海、神舟探月,有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子号,我们有看得最远的望远镜“FAST”天眼。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奋斗。正如晚清留学生羡慕外国车水马龙一样,如今的我们也迎来大变革:我们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大国名片。听从时代浩浩汤汤之大潮,顺应改革的号角,年轻的人们,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你们准备好了吗?

追梦的时代需要奋斗精神。七十年艰苦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子的追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能遥望天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从此我们先是有了东方红卫星,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如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我们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或许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已实现,但请大家不要忘却,追梦的时代不能停下奋斗的脚步!

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息。奋斗筑造我们的时代。可曾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地利,不,是奋斗不息!中华民族从来生于忧患,从来勇于面对多灾多难,但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奋斗吧,青年们,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伟大的梦想在那头,我们的时代在这头,中间连接着奋斗。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详解】本题考查给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所给材料是一个关于奋斗的话题,对于奋斗,尽管个别人有消极的理解,但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色不会变,考生应该有正确的理解,不管是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是新时代的建设,以及未来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一代代人的奋斗,奋斗的脚步不会停,也不能停。尤其是青年人,唯有保持奋斗才能让青春更亮丽。新时代更需要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伟大事业需要接续奋斗应该成为本次作文的主题。题目要求以我的奋斗观为题,表达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时还要注意师生论坛”“讲话稿的写作情境。

参考立意:(1)做新时代的追梦人;(2)奋斗成就梦想;(3)人生因奋斗而精彩;(4)青春是用来奋斗的;(5)接续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

参考素材:

1)著名的无臂钢琴家刘伟的一生就向我们诠释了有梦想有奋斗的青春的美丽。刘伟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但是由于一场电击事故让他的足球梦与他擦肩而过。他颓废过,但更多的是重新建立梦想。12岁那年他进入了北京残疾人游泳队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就在他屡获成功后却因得了过敏性紫癜又一次与自己的游泳梦擦肩而过。被命运捉弄两次的刘伟并没有因此被打倒,而是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旅途。他克服重重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他的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时,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不断奋斗不断飞翔的轨迹。

2)对个人而言,青春是一段宝贵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青春虽然绚丽多姿,但是却十分短暂,稍纵即逝,而且一旦逝去将永不再来。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不仅取决去信仰与坚守,从很大程度上说,还取决于是否辜负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所以,即便是从实现人生梦想这个小目标的角度来讲,奋斗应该成为青春舞曲的主旋律,因为只有奋斗的青春才能让一生洒满阳光。

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少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不断奋斗过程的终点站;而实现我们的大学梦,是我们不断奋斗过程的中途站。我们是坚强的一代人,面对日趋严厉的升学压力我们还是依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听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次检测。纵使我们没有天赐的聪颖,但我们可以从后天的努力中获得;纵使我们被无形的手掌拉入深渊,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爬上来;纵使我们前行的道路风雨交加,但我们可以冒着风雨继续前进。我们不能气馁,因为我们是一群不断拼搏的追梦人。

4)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因为你的人生画卷是如此的空白,如此得缺乏光彩。本来应该由你涂抹的画卷,却因为你的虚度而被白白地弃用。你自己说到底可悲不可悲?

结构示例:《我的奋斗观》,议论文文体。文章以奋斗精神贯穿时代之变,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变革的时代需要奋斗精神,比较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有画面感;追梦的时代需要奋斗精神,回顾了建国七十年来中国人的航天梦;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以奋斗为时代精神,知往观来,叩问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语言有气势。结尾简洁有力。

【点睛】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季节”“诗意地生活”“我能等等。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首先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考生写作时偏向一方面;其次,有利于考生的思想迅速集中,能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写作。命题作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限制性,命题作文给出的作文题目,要求所有考生用同一个题目写作,这是文章标题的限定。实际上,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文章的立意方向。因此考生作文就多了一些比较点,就评卷而言,便于比较,容易分出优劣;二是富于启发性,命题作文只给一个概念或者短语让考生写作,要考生根据这个概念或短语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未来的生活情景,再对此做理性的思考后进行写作。不管哪咱类型的写作,主要是从审题、立意、选材、安排结构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