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莲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64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莲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21105615771.jpg360截图20240621105513243.jpg


360截图20240621110046453.jpg360截图20240621110144427.jpg


2020届汕头市澄海莲东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都可归入无形的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类似,属于有形的的性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冶》《长物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在此情形之下,从20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先贤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开研究,梁思成、刘桢等学者四处考察测绘,搜集古籍,成果斐然。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尚未找到相对圆满的解决之道,而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长期侧重于历史本身,理论方面的论述非常有限,还不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明确的指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先生正式出版《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作者在《卷首语》中解释:“‘华夏指的是古代的中国,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念,华夏意匠意即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意念此书得到海内外建筑界的高度评价,一时洛阳纸贵,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一部专著。此书的撰写显然受到西方建筑理论的影响,引述了大量的前人论述和经典实例,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恰如武侠小说中全真派的全套武功。无所不包,既有层面的精神诉求。也有层面的实践指导意义,故而难能可贵。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为此书所作序言中说:中国古建筑是古今都在东亚地区,由东亚人民产生的,它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静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

它既具有几何构成.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构成。这是出乎西方人恋料的。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由中国独特而广袤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华夏意匠》对此有深入剖析,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单体的规模往往有一定的限度,造型上的差异也不大,更注重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以北京紫禁城与巴黎卢浮宫作比较,可见前者以的集聚完成复杂的总体结构,而后者以的叠加形成庞大而清晰的多层系统。殿亭楼台分占不同位置,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在彼此之间构成严密的呼应关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延续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也面临消亡的危险,幸而有诸多前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孜孜以求,拯危继绝,传递薪火,一息不灭,功莫大焉。

(摘编自十一贝子《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材料二

近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在故宫博物院如火如荼地开展,集中展示故宫六百年建筑、艺术、文化成就,让人们有机会从遗产地和博物馆双重视角认识故宫的文化价值。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作为皇家御用建筑,紫禁城堪称我国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了上千年的建筑工匠的智慧,将传统设计艺术和建筑完美融合。如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利用近景建筑或其他景物,构成镜框,留出适当的天地空白,使画面构图完美。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反观当下,一些盲目跟风模仿甚至奇葩的建筑出现,究其根源,是这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土文化的功课,为雷人建筑提供了温床。另外,建筑设计存在贪快、出奇的心理,这样用力过猛,就容易奇奇怪怪

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既要画皮更要画骨。建筑设计应与当地城市乃至区域的文化传统相匹配,让建筑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这次展览用丹宸永固作为主题,展示了故宫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那么,六百年故宫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后世设计师们提供中国的建筑文化素材。

(摘编自乔妙妙《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既要形似更要神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如诗词曲赋等;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如建筑车舆等。

B.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理论名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及西方建筑名著。

C.千年华夏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是因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等的流行。

D.燕京大学和中山陵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融入了传统建筑造型与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所以主要由匠人来制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界巨匠辈出提供了可能。

B.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建筑,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一直缺乏理论总结。可见古代政府从不关心建筑界。

C.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的序言,既说明中国古建筑独有特色,出乎西方人意料,又说明《华夏意匠)难能可贵。

D.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前辈孜孜以求的精神,也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建筑文化素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故宫建筑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

A.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

B.殿亭楼台布局巧妙,彼此呼应

C.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D.拥有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

4.为什么说《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国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出差

李立泰

父亲老咳嗽,半夜咳醒,披衣服坐起来,母亲也坐起来陪父亲,母亲给父亲倒杯水喝。

母亲拿不出好的补品,母亲最好的东西就是早晨的一个鸡蛋花儿,叫父亲喝。

药嘛,厂医务室薄荷片、止咳糖浆啥的。

父亲是先进工作者,工作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任劳任怨、以厂家为……这些四个字的词语,用在父亲身上毫不为过。上班三十年从没请过假,没缺过一天勤,全厂有名的老黄牛!

一次父亲随领导陪客人吃饭,父亲拘谨地光拣青菜吃,最后把剩下的半瓶酒、一盒烟、一个打火机,交到办公室。

看看这就是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国家主人,工人阶级父亲,公家的好处一星一点不沾,厂里的一草一木、一个钉头、半截铁丝也不往家拿,真真的大公无私。

现在年轻人会说俺父亲憨,可父亲响应党的号召,毛泽东思想挂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学雷锋、学王杰、学王铁人、学焦裕禄,做革命的傻子

这次领导也是变相地奖励父亲,安排他出差,看看大城市,开开眼界。

父亲工作以来,从没出过远门。这次母亲为父亲做了件新上衣。母亲嘱咐父亲,给厂里办完事,转悠转悠,看看景致,再到大医院看看咳嗽。父亲说,行。

父亲火车票买硬座,住旅店,不住宾馆,在小吃摊吃饭,给厂里省钱。厂里搞建设需要资金呀!最后一天上午办完事,逛了天津市区,还是大城市,真漂亮呀!然后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下午去了天津第一人民医院。

大夫听诊器在手里暖着,待温暖了,让父亲解开扣子,给父亲听诊,大夫感觉有问题,开了单子叫父亲透视,父亲不情愿去,一个咳嗽,还用透视啊?大夫说:去吧, 诊断需要。父亲透完视,X光片报告交给大夫。

大夫只看了一眼就问父亲:谁跟你来的?

父亲说:我自己来的。

大夫说:你不能回去了,需要佳院观察。

父亲的脸地红了,说:大夫,我的火车票都买了,晚上七点的火车,要不火车票就瞎了。

大夫说:老同志,我不是开玩笑,你真的需要住院观察治疗,马上去邮局给您厂里打电话,告诉家人。

父亲无奈地说:好吧,那我给厂里说,让家里来人。大夫您写住院手续,我去去就回。

父亲出了医院,回头看看没情况,就撒了丫子,奔火车站去了。到了天津站候车室,父亲找个座位眯起来。你叫我住院,虽是好意,可是有那必要吗?厂里上新设备,人手紧,一个人当俩使。家里也离不开我,孩子小,老伴顾不过来。再说了,我不回家,住院了,还不把她吓个半死,啥病啊,这么严重吗?假如真需要住院,我再回来不迟。

想到这里,父亲还暗自庆幸逃出了医院,只是觉得怪对不住大夫的,态度多么好的人啊!

俺这不是不知道好歹吗?好同志啊,对不起了!

在天津跑蹬几天太疲劳了,父亲迷迷糊糊地打着小呼噜困着了。

睡梦中父亲忽然听到火车站广播喇叭喊:各位旅客请注意, 各位旅客请注意,下面广播寻人启事:钟祥明同志,钟祥明同志,听到广播后,请到进站口,有人找。播音员喊了两番儿。

父亲惊醒,扑棱坐起来,揉揉眼睛,朝进站口快步走去。

谁呀这是,进的设备有变故?是刘科长啊?还是机床厂的胖科长?

当父亲走到出站口,朝人群望去,没刘科长也没胖科长,却见医院的大夫从救护车下来,冲父亲快步走来。

父亲看见大夫后,眼瞪得老大,惊呆了!哎呀,大夫追到火车站来了。

大夫喊父亲:老钟同志!老钟同志!父亲的脸又地红了。

大夫说:老钟同志,你说出去打电话告诉厂里,我一等不来,二等你也不来,到下班你也没回来。

父亲不好意思地说:大夫,对不起,对不起,别生气,俺是怕家里人挂着我。

大夫说:别说了,你是我的病人,马上跟我回医院,你这病耽误不得。

父亲涨红着脸,鼓了鼓勇气,对大夫说:我、 我都买火车票了。

大夫说:老钟啊老钟同志,病要紧!票好办,我帮你退掉。

这是那个年代的事。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6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出差坐硬座,住旅店,在小吃摊吃饭,都表现了父亲的节俭,舍不得花钱,不给母亲和家里增加负担。

B. 文中三次写到父亲的脸红,与《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相似,都是以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 “现在年轻人会说俺父亲憨折射出当今有些人对于父亲这种行为的无法理解,同时也衬托了父亲的形象。

D. 文章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偶尔采用地方方言,用质朴的语言表现故事的真实和深刻的主题。

7. 结合全文分析大夫追到火车站来寻找父亲这一情节的作用?

8. 文章结尾这是那个年代的事意蕴丰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9.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10.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1.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功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 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君主。

C. 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集体耕作。

D. 陛下,陛本义是台阶,帝王的卫士在台阶两侧进行戒备,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候,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

B. 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 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 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16. 街亭之战,作为参战一方的蜀国,其自身的战败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江上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点明作者此时远离故园,漂泊异乡。

B. 颔联木叶描写秋风中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凸显了环境的萧瑟。

C. 尾联直抒胸臆,尽显动荡局势下诗人报国的拳拳之心和不回之志。

D. 本诗意境凄楚悲凉,但呈现了诗人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

18. 《冷斋夜话》云: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本联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9.古诗词默写。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6)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

7)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20.请说明下面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内容:

寓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1.下列所给对联中,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耳顺正时犹点额  乡闾杖处尽称觞             B. 海屋仙筹添鹤算  华堂春酒宴蟠桃

C. 地无寒舍春常在  居有芳邻德不孤             D. 风和璇阁恒春树  日暖萱庭长乐花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点,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成功时的一个拥抱……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并不是说

B项,原文只提及中国古代建筑论著数量远远不及西方,主要内容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并不代表质量远远不及西方论著。

C项,概括不全面,原文使得华夏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还包括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B项,政府从不关心建筑界绝对化。后文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可以证明。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C项,木质结构建筑突出是材质,与其他选项相比不能突出文化特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首先找到题干中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即材料一第三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先生正式出版《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由此可以根据下文寻找答题区域,引述了大量的前人论述和经典实例,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故而难能可贵。可见,《华夏意匠》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难能可贵。根据《华夏意匠》对此有深入剖析,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可知,《华夏意匠》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先指出我国传承古代建筑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写中国建筑前辈孜孜以求、拯危继绝、传递薪火的做法。故首先从材料一的前两段筛选信息,可根据第一段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可见,中国古代建筑界一直缺乏理论总结。第二段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可见,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材料一第四段论述《华夏意匠》著作意义时也提到了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难度,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由中国独特而广袤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可见,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研究困难大。材料二究其根源,是这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土文化的功课,可见,当下一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土文化的功课。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不给母亲和家里增加负担错误,父亲节俭,主要是考虑厂里困难,想给厂里省钱。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当父亲走到出站口,朝人群望去,没刘科长也没胖科长,却见医院的大夫从救护车下来,冲父亲快步走来”“别说了,你是我的病人,马上跟我回医院,你这病耽误不得,可知塑造了一位对病人关怀备至并具有高度职业精神的大夫形象,大夫和父亲形象共同体现了那个年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使作品更具深刻性。最后一天上午办完事,逛了天津市区,还是大城市,真漂亮呀!然后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下午去了天津第一人民医院”“大夫听诊器在手里暖着,待温暖了,让父亲解开扣子,给父亲听诊,可知这一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与前文父亲看病情节以及大夫温暖听诊器后再给父亲听诊等细节相呼应,使小说更完整、更丰富。这一情节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能使读者震撼。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然后归纳。父亲火车票买硬座,住旅店,不住宾馆,在小吃摊吃饭,给厂里省钱。厂里搞建设需要资金呀”“最后一天上午办完事,逛了天津市区,还是大城市,真漂亮呀!然后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下午去了天津第一人民医院,可知父亲出差一事,突出了那个年代像父亲一样勤恳敬业、任劳任怨、大公无私的劳动者的典型形象,赞颂了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大夫听诊器在手里暖着,待温暖了,让父亲解开扣子,给父亲听诊,大夫感觉有问题,开了单子叫父亲透视,父亲不情愿去,一个咳嗽,还用透视啊?大夫说:去吧, 诊断需要。父亲透完视,X光片报告交给大夫,可知大夫为父亲看病一事,体现了大夫热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认真负责的专业精神。父亲出了医院,回头看看没情况,就撒了丫子,奔火车站去了。到了天津站候车室,父亲找个座位眯起来。你叫我住院,虽是好意,可是有那必要吗?厂里上新设备,人手紧,一个人当俩使。家里也离不开我,孩子小,老伴顾不过来。再说了,我不回家,住院了,还不把她吓个半死,啥病啊,这么严重吗?假如真需要住院,我再回来不迟”“老钟啊老钟同志,病要紧!票好办,我帮你退掉,可知这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可贵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尤其面对当今一些人价值观偏颇的现象,如何理解、传承和发扬父辈们的可贵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是名词,意思是过失,做的宾语,且是做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在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B两项;

的宾语是,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后面可以断开,且多暗说的是恤事,所以多暗恤事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旄钺指君主错误,旄钺指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不指君主。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刘备……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候错误,文中说的是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由此可知,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的是刘禅,不是刘备。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在;病笃,病重;召亮于成都,状语后置句,于成都,从成都;属以后事,状语后置,省略句,应为以后事属之,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嘱托,托付。(2)中,,虽然;,严厉;,因为;,代词,他;,分明;前一个,表转折,却,后一个,表并列。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街亭之战,作为参战一方的蜀国,其自身的战败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考生要抓住自身的战败原因”“哪些这些提示性信息,然后浏览文本,找到街亭之战的内容,分析战败的原因,筛选出蜀国自身这方的原因,最后分点概括。

首先找到街亭之战,如文中说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这就找到了设题的区域。接着寻找原因,如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意思是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由此可知,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举动失当,这是原因之一,而马谡是诸葛亮任命的,且诸葛亮上疏中也提到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可见街亭之战的失败也与诸葛亮识人不明有关;同时文章最后对诸葛亮做出评价,肯定了诸葛亮的功绩,同时也分析了他北定中原没有成功的原因,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可见还与诸葛亮不擅长临机应变和用兵的谋略有关。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概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眉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亭大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将西县百姓一千多户迁回汉中,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面临大事几乎无措,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失。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魏将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供应不上,让自己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余。臣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其他产业,来增加家财。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史官评论说:诸葛亮担任丞相,抚恤百姓,明示法规,规定官吏的职责,制定合乎时宜的制度,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对以真情认罪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酌情减释;对说话浮夸、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重责;对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对无论多么小的恶行,没有不贬斥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能抓住它的根本,根据人的言论而观察他的行为,从不与虚伪的人为伍;在蜀国境内,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世之道的杰出人才,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人物。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D项,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错,诗歌前四句写的是旅客悲秋之况,后四句表达旧臣忧国之怀。报主心切,时势艰难,想着国事,虽衰年未肯自倭,尽力报效国家,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孤独、苦闷之情。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颈联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意思是,年纪大了却功业未成,常常照照镜子,看到白发已出现了,经常孤独站在高楼倚柱自叹。频看镜”“独倚楼,是两处细节描写,夜不眠以至曙,故对镜倚楼,频看镜,写出了诗人报国心切;字写出了诗人经常孤独站在高楼倚柱自叹的形象,时势艰难,想着国事,尽力报效国家,虽然身老而不能出力,但此种心思却永不停歇,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孤独、苦闷之情。

19题详解】    (1). 言笑晏晏    (2). 兰泽多芳草    (3). 采之欲遗谁    (4). 譬如朝露    (5). 去日苦多    (6). 虽九死其犹未悔    (7). 乌鹊南飞    (8). 绕树三匝    (9). 何时可掇    (10). 抱布贸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晏,譬,匝,掇,贸。

20题详解】

寓意:翅膀象征着孩子奇妙的想象力、自由、个性等,剪翅膀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自由和个性。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内容上看,画面上画了两个家长和一个小孩,小孩身上有一双翅膀,家长正拿着一把大剪刀准备剪去孩子背上的翅膀。第一问,考生只需把画面内容介绍清楚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寓意应联系现实来思考,孩子的翅膀应是象征想象力、自由、个性等内容,而剪去翅膀就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个性。考生只需把这些内容分析清楚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内容的能力。作答时,依据对联里出现的词汇,揣摩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考生课下多读多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C项,地无寒舍春常在,居有芳邻德不孤为乔迁联,其它为祝寿联。

故选C

22题详解】例文:

行走在美好中

时间飞转,如白驹过隙,辗转在尘世的人们,被时间带着奔跑,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灵魂没有空隙停歇,不觉然,那些散落的陈年旧事,一物一人,一些事,便在某个光阴的门楣之后,慢慢淡化,被人们遗忘。无声的带走了那么多的记忆,旧时光,如风般的被遗失在来时回不去的路上,一点一滴,犹如银河繁星,藏在时间的背后,只需你轻轻点触,便如飞絮飘雪,溢满每一个不眠的夜……

此时夜已微凉,我披着单薄的衬衣,在夜灯下苦读,看到一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个场景。

如往常一样,下了班行走在车如流水的大街,刮着风,掀起衣袖,扬起纷乱的秀发,此刻的我该是难看至极,正为我的外貌担忧,突然一抹鲜红飘入我眼帘,像一朵阳光,给寒冷萧条的冬日带来动感和热烈。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长时间注视黑压压的地面的目光,让原本贫瘠而黯淡的视觉转向明丽。只见她双手捧着热乎乎的包子,俯身递给那个角落里不易被察觉的老人,那是我每天挤地铁都会遇到的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大概是由于寒冷和饥饿眼神空洞无光,脸上也爬满了深深的沟壑,大概里面也藏着很多淤泥。他的样子让我不想多看一眼,所以每次路过,即便伸出碗来,我都对此目不斜视,直接过,一方面由于嫌恶,最主要的一方面是我觉得这是江湖行骗、好逸恶劳的招数。没有人愿意为他停留,我看见别的路人也只是对他看一眼,就立即把目光移向别处去了。

可是那个小女孩呀,全然不顾周围的冷漠和嘲笑,用她那善良的纯洁充满同情心的目光,深深的注视着乞丐在刺骨的寒风中狼吞虎咽那个热腾腾的还冒着气的包子,并用轻轻地口吻说:慢慢吃,小心烫,我家里还有好多呢……直到他吃完,小女孩才放心的羞涩的跑回家。

我看见了眼泪,他正像一个小男孩一样在竭力忍住自己的泪水,有多长时间没有人向他表示过善意了?

我在冷风中伫立良久,可是丝毫也感受不到一丁点凉意,那消失在街角的裙摆,那一抹鲜艳欲滴的红色像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生机和温暖,像大片大片的阳光铺满了我原本阴暗闭塞的内心!

时至今日,夜阑珊,当我想起那个画面,泪水依旧像开闸的河水一样恣意流淌……

感谢她的善举,让我于无声处聆听到万丈狂澜的豪迈声响;让我于黑暗处发觉色彩斑斓的明艳光影;让我于平淡处惊觉诗情画意的永恒美好。感谢她让我对生活充满感激与温度,原来,我一直行走在美好中……

【详解】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首先是找到关键词,弄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题目是行走在美好中,立意时注意抓住题目中的美好,要对美好做岀具体的诠释,根据材料中的它是坎坷中的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一个拥抱提示,对这些生活中的瞬间进行相应的挖掘,可分别理解为善意、鼓励,指导、教诲,慰藉、同情,祝福、鼓励等,这样文章就会深刻。本题中的关键词是行走应是实写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场景。美好中应是虚写:坎坷时的一个微笑、善意、鼓励,迷茫时的一个指点、指导、教诲,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慰藉、悲悯;成功时的一个拥抱、祝福、勉励。注意要写成记叙文,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将思想蕴藉于描写之重。

写作素材:

1.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坎坷与曲折,但也少不了帮助与指引,而在我的旅途中,一位盲人为我指了路,引导我坦然前行。生活中处处不缺美好,愿我们一生都行走在美好中。

2.那是一个雨天,下午放学回家,我看着教室窗外砸落的雨滴暗自庆幸,幸亏早晨上学的时候妈妈提醒我带伞了,我家住的远,这么大的雨,没带伞回去的话免不了被浇成落汤鸡,走出教室,撑起伞我便快步回家,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啪的声音,耳边风声呼呼作响,真倒霉!我禁不住抱怨道,怎么这么大的雨,路面上被激起一个个水泡,走上一条小巷子,路变得泥泞不堪,周围行人都低着头匆匆掠过,路很难走,我只得左挑右捡的前行。忽然一阵风吹过,卷起了雨伞,我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抬头看到一个人扶着墙站着,想必是摔了一跤,腿上全是泥,手足无措,艰难的一点点挪动,我暗叹一声继续前走,走近时才发现他是闭着眼的,脸上显的很焦急茫然,我才明白原来他是盲人,心生怜悯便上前扶住了他,他对这突然到来的搀扶显得人惊讶与喜悦,连声说着谢谢,然后我又问了他在哪儿住,正好是与我同路,我便决定送他一段,他感激的又是一阵道谢。

3.走了一段,我看见前面路中央有一个下水井盖没盖,便提醒他:叔叔,前面有个井盖没盖,我们从边上过去吧,小心点儿。他听到后愣了一下,然后便放开了我的手蹲了下去,用手摸索着,我突然迷茫了,他终于摸到了井盖,努力的盖到了井口,站了起来揉搓着沾满了泥水的双手说:我们绕过去了,万一后面来的人没看到踩空就危险了,还是盖上的好,盖上的好,不费事儿的。一瞬间,我受到了震撼,突然看他是那样的挺拔伟岸,为之我感到惭愧,全然没有了一丝的怜悯,有的只是尊敬与佩服;我继续扶着他前进,雨水轻拍着路面,轻风徐来,小巷中雨雾朦胧,前方是那样的美好。现在每每想起那个不知名的盲人,我的心中就会被他那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所感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了高贵的品质,我陪他走过了一段路,他却为我指明了一生的路。

4.阳光几乎天天照在桌上。只是有一天,在雨的日记里她的形象开始清晰起来。18岁的心无法做出更多的解释,但那份渐生渐浓的痴迷却是真诚的。无论雨干什么都会想起她,出操时暗暗的寻找她的身影,悄悄地感受她的快乐和忧愁。可真正轮到她看他或不期而遇时,雨却是慌得脸红心跳,作为同桌,为怕同学们的闲话,雨和她连话都不敢多讲,故意做出一副漠然的样子。看着她和别的男孩在一起,心中总是不快……带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雨不断的挖掘自己,因为雨认为,只有出色的男孩才能和她并肩走在灿烂的阳光下,他希望像她吸引他那样,有一天他也会被她所注意。少年的情怀总是诗。就这样到期末,一向成绩平平的雨居然成绩摇扶植上,每每总是她和他争夺第一。这一切只有雨自己知道,只因那一份纯洁的向往在导引和激励着他。那是个不知该怎么面对真实心灵的花季,他们一面谈论男孩和女孩的友谊,一面把心事藏有藏。接下去的日子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有繁重的功课,争先恐后的成绩,直到她转学。在给雨的来信中,她写道:一句永远不能再对你说的话,成了一粒种子,在我心中长出了一个春天,好想和你在一起收集春天的细雨,就让我们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送个彼此一份真诚的祝福。你我心中那道美丽的彩虹将会到永远,我们永远行走在美好中……”

写作结构:记叙文大致有两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第一种叫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第二种是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是学生在特定场合——高考考场——易于把握的作文形式,也是易于被阅卷老师在极短的阅卷时间里理解并产生好感的记叙文作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