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94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全)


360截图20240621180529439.jpg360截图20240621180552112.jpg

2021年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泰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泰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域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顿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感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石城               拔:攻下

B.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回头

C. 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

D. 且庸人尚羞之         羞:羞耻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B.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C.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D.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节选自《史记》,作者为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 御史,在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后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在选文中,御史为史官。

C. 古时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时代以右为尊。从位在廉颇之右可看出,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官职比廉颇高。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西汉武帝时被尊为儒家经奥,始称《诗经》。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反应机敏、藐视强权。渑池之公时,面对秦王展开的攻势,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与对方针锋相对,使秦王侮辱赵王的阴谋没有得逞。

B. 蔺相如深明大义、先公后私。渑池之会后,他官至上卿,面对廉颇的挑衅,却能以国家的前途为重,委曲求全,最终感动对方,两人结为好友。

C. 廉颇目光长远、深谋远虑。在渑池之会-事中,他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军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体现了他善于谋略的特点。

D. 廉颇勇于改错、以国为重。他立下很多战功,因此不服蔺相如,扬言要羞辱对方。当知道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在宾客的劝导下才负荆请罪。

8.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

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来消磨时间。

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爆发出一阵哄笑。正当大家笑闹的时候,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爬上了平台,到了犯人身边。

随着轮盘的转动,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挥起,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把一些血珠也溅到了观众的身上。伽西莫多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轮盘停止了转动,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执行完了。可是对于伽西莫多,这还未完事,他还要在刑台上示众一个钟头。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第三个说。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他愤怒、憎恨、失望,脸上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这时,他远远望见一个神甫骑着骡子经过,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伽西莫多的脸色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在那儿至少待了一个半钟头,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投石子。突然,伽西莫多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他打破缄默,用嘶哑愤怒的如动物般的声音吼叫:“给水喝!”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

只见爱斯梅拉达一言不发地走近那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巴黎圣母院》,有删改)

9. 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伽西莫多在刑台上毫不反抗,是因为他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他甘愿为副主教克洛德承担劫持爱斯梅拉达的罪名。

B. 当伽西莫多用令人心碎的声音求水喝时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说明围观的人群虽然看到伽西莫多经受了酷刑,但没有人同情他,强调人们态度的冷漠。

C. 伽西莫多很少得到別人的同情,在爱斯梅拉达到来之前,在场的许多人骂他、打他,而伽西莫多曾为副主教克洛德抢过爱斯梅拉达,所以当伽西莫多看到爱斯梅拉达走来,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

D. 选文描写人物时采用多种方法,如:描写伽西莫多时,通过对他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了他的期望、怀疑、感激、悲哀;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

10. 小说多处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11. 本文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也有译为一滴水唤一滴泪的。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节

[]①赪:红色。郁栖:粪土堆。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乃易其弊衣               易:更换

B.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食:喂

C.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     货:卖

D.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发:发放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我欲因之梦吴越,

B.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D. 一夕,为海潮所沦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后母虐待叶限的一组是(   )

A. 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 膳其肉,味倍常鱼

常令樵险汲深

C.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D.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1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在密州任上,密州在胶西。黎錞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故称黎眉州西川:四川西部。苏轼的故乡眉山和诗中提及的瓦屋、峨眉两山都在西川。春秋学:黎錞精研《春秋》,当时执政的王安石素不喜《春秋》。六一: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曾以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向英宗推荐二人。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望西川,描述西川景象,孤云落照即是对西川景象的实际描写,也是作者内心孤寂情感的外化。

B.诗的颔联作者通过想象描写瓦屋、峨眉的景象,着意凸显其的特点,想象奇特,笔法新颖,给人以深刻印象。

C.诗的颈联抒写作者的复杂感慨,既包含着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黎錞的同情,也表达了对乐于提携士人的欧阳修的怀念。

D.本诗前四句侧重于描写景物,画面感极强;后四句侧重于抒发情怀,感情非常浓烈。写景与抒情密切关联,全诗章法井然。

18.诗的结尾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9.名篇名句默写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为喻,说明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

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20.下面是某校图书馆的还书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改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1.下面是某班辩论赛自由辩论阶段的片段请根据正方发言,为反方拟写一段发言,不超过100字。

正方观点:网络使人更加亲近

反方观点:网络使人更加疏远

正方发言示例:我方认为,网络使人更加亲近。网络出现,使人们便于沟通,无论是文件还是科技,都可以在网上快速传播。网络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减少了时空限制,让人们可以自由加强个人联系,减少隔阂。

反方发言:我方认为,网络使人更加疏远。

四、写作(60分)

22.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能力。

A项,拔石城翻译为:攻下石城。拔:攻下。

B项,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翻译为: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顾:回头。

C项,且相如素贱人翻译为: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素:向来。

D项,且庸人尚羞之翻译为: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羞:以……羞耻。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每朝时常称病的状语,所以在后断开,排除CD已而相如出的时间状语,所以在前面断开,排除B

整句话的翻译为: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

D项,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错误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D项,在宾客的劝导下才负荆请罪是错误的。由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可知,廉颇并不是在宾客的劝导下才负荆请罪的,只是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左右,身边的侍从;,杀;,叱责;,退却。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所以……的原因;,离开;,侍奉;……,判断句。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分析错误,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表情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没有对爱斯梅拉达的外貌描写。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

本题要求分析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的作用,注意联系文章开始前的一句提示,即与本文有关的情节:克洛德副主教垂涎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唆使养子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被官兵抓住,判鞭刑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作者写伽西莫多要水喝后,又详细写了五个人的行为,五个人的言行都是对伽西莫多的侮辱,他们的表现与爱斯梅拉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这些人对伽西莫多的侮辱,表现了群众的麻木、冷酷、无情,与后面爱斯梅拉达的行为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爱斯梅拉达善良的形象。据此可以分析出答案:围观者的麻木、冷漠与爱斯梅拉达善良、宽容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这是一道探究题,如何理解都对,但一定要注意自圆其说,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本文主旨作一分析即可,但一定注意要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如认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好一些,可以突出艾丝美拉达对水的特殊情感等角度分析。一滴眼泪本身包含伽西莫多自责、悔恨、感激等多样心理,一滴水则象征着艾丝美拉达的怜悯、关怀和希望。则包含了美好、光明和善良的传递与传承。如认为一滴水唤一滴泪则可以从更符合逻辑等角度进行分析。有爱斯梅拉达充满仁爱的一滴水,才有伽西莫多充满感激的一滴泪

【点睛】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方法指导: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D.“发:发放错误,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的意思是:等到军队反叛的时候,将可以拿出来充当军饷。所以的意思是打开、拿出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是副词,就;第二个,顺着,沿袭。

B.第一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第二个是表转折关系连词,却。

C.两个是都介词,的意思。

D.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动词,创作。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前一句基本上还能表现神奇,后一句不能表现虐待

B.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

C.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后一句基本上能表现虐待

故选D

15x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以示追悔错误,由原文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可知,。叶限的后母和妹妹都被飞石打死。洞人为这件事感到很哀伤,就把她们埋在一个石坑里,名字就叫懊女冢。由此可知,原文只是客观地记叙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洞人为这件事感到很哀伤,应是出于可怜与同情,没有追悔的意思。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第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穿的意思。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在袖子里暗藏。行向池:状语后置,调整语序为向池行

2)但:副词,只。不之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虑之。虑:怀疑。

3)意:名词用作动词,表意动,猜测。以:介词,表方式,通过。拷掠:固定结构,拷问、拷打。竟:副词,最终。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南方人互相传说,在秦汉的以前有一个洞主吴氏,当地人称为吴洞。洞主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叶限。叶限小时候很聪慧,擅长淘金,她父亲很喜爱她。有一年年终,她父亲死了,她被后妈虐待,后母经常让她到险恶高峻的地方砍柴挑水。

当时,叶限曾经得到一条鱼,两寸多长,鱼鳞是红色的,眼睛像金属一样放光。她悄悄地养在一个水盆里,鱼一天天长大,多次更换水盆,后来鱼大得用水盆盛不下,就把鱼投放到后面的水池里。叶限把吃剩下的食物都投入到水池中喂鱼。叶限来到水池边,那鱼就从水中露出头,像人一样枕伏在岸边。其他人来了,鱼就不再出来。后母知道了这件事,常常暗中窥伺她,鱼不曾看见。后妈就欺骗叶限说:你不要再辛苦劳作了,我给你做一件新褥衣。于是,脱下叶限身上破旧的衣服,让叶限到几百里远的地方挑水。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条鱼马上露出头,后母趁机杀了那条鱼。鱼已经一丈多长了。把鱼肉做成食物,味道比一般的鱼好上多倍。把鱼骨埋藏在粪堆里。

    第二天,叶限来到以前池边,鱼已经不见了,她在旷野里放声大哭。忽然有人披头散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别哭啦,你后妈把鱼杀了,鱼骨埋藏在粪堆里。你回去,可以把鱼骨从粪堆里拿出来藏在屋子里,你要什么只要请求一声就会满足你的。叶限依言而行,果然是金银珠宝,随叫随到。

    到了洞里的节日,后母出去了,让叶限守候在家里。叶限等到后母走远了,也前去参加节日。叶限身上穿着华美的衣服,脚穿金鞋子。同父异母的妹妹认出了叶限,对母亲说:她很像姐姐。后母也怀疑她。叶限感觉到就急忙回去了。结果路上丢了一只鞋子,被洞里的人拾到了。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吴洞临近一个海岛,岛上一个陀汗国,军队很强大,统治着很多海岛,控制的水域达几千里。吴洞里的人把那只金鞋卖到陀汗国,陀汗国国王得到它,让身边的人穿上这只鞋,脚小的人还小一寸。于是让全国的妇女都穿上试试,结果没有一个合适的。那只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道些是从哪里来的。于是把这只鞋子扔在道路两旁,然后挨家挨户搜查。如果有哪个妇女穿着这只鞋,就抓起来并且上报。抓到叶限,让叶限穿上鞋试试才相信。叶限就身上穿着华美的衣服,穿着金鞋走进来,容貌像天上的仙女。叶限把过去的事情详细地告诉给国王。国王带着鱼骨和叶限一起回去。叶限的后母和妹妹都被飞石打死。洞人为这件事感到很哀伤,就把她们埋在一个石坑里,名字就叫懊女冢。

    陀汗国国王回到王国,让叶限做了王妃。一年之中,国王贪求无厌,向鱼骨请求,金玉宝物不计其数。过了一年,再请求就不灵验了。国王就把鱼骨埋藏在海边,用很多很多珠宝埋起来,用黄金封闭好,等到军队反叛的时候,将可以拿出来充当军饷。有一天傍晚,被海浪大潮冲走了。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

A项,“……‘孤云落照即是对西川景象的实际描写错误。由应在孤云落照边可知,孤云落照推想的景象,应该是虚写,而不是实写。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以及诗歌情感的鉴赏能力。先回答诗句的含意,再回答情感。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到请你暂且等着我回归家乡田园,到时我们一起趁着美好时光饮酒赋诗,再结合诗人的经历,由注释可知,作者写这首诗时在密州任上,密州在胶西。西川指四川西部。苏轼的故乡眉山和诗中提及的瓦屋、峨眉两山都在西川,可见望西川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且待渊明赋归去则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典故表达出归隐之情;黎錞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故称黎眉州,由题目《寄黎眉州》可知,共将诗酒趁流年,显然是对黎錞所说,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友爱之情。

19题详解】蟹六跪而二螯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用心躁也    (4).故不积跬步    (5).无以至千里    (6).书生意气    (7).挥斥方遒    (8).师者    (9).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周公吐哺    (11).天下归心    (12).暧暧远人村    (13).依依墟里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螯、鳝、躁、跬、至、遒、受、哺、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题详解】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所给图表是流程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起点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校图书馆的还书流程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读者携证查验,然后是还书还书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过期的情况,直接还回,然后归库上架;另一种是过期的情况,那就要缴纳逾期费,然后再还回,同时图书管理员把逾期费上缴财务。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及箭头指示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21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本题是写辩论稿。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为辩论而写的文字稿就是辩论稿。此题要求为反方拟写一段发言,不超过100字。反方发言的开头题目中已经提供了,接下来主要是如何写。写作时要注意正方的观点,反方发言最好能针对正方的观点做出批驳。就本题而言,具体可以这样写:首先,针对正方提出的无论是文件还是科技,都可以在网上快速传播,可提出网络的高度虚假性,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使人更疏远。从网络存在的问题来看,当今网络至今未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很多人带着假面具上网,而所得到的也极可能是--个或很多假面人发出的信息。不必负责任的互联网上什么都可以乱说,互联网简直成了骗人网,连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信任都无法做到,又何谈亲近呢?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缺乏人类理智约束的网络只能带给人们情感上的疏远。第二,针对正方网络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减少了时空限制的观点,可提出缩短空间距离并不等于拉近关系。我们从不否认网络作为一种现代的通讯手段,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交流活动,可之中交流绝不能必然拉近人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学告诉我们,人们的交流主要有情感交流与信息交流两大类,而目前网络上的交流多数是信息交流,可是我们都知道,所谓亲近与疏远的问题,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与思想感情的亲疏问题,而网络又怎么能千斤重担一肩挑呢?最后,根据正方让人们可以自由加强个人联系,减少隔阂的观点,可提出维持人际关系的根木是情感交流而不是网络交流。网络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便利的交流空间,但在网络上大批量的接触陌生人,这些互无了解,互无接触的陌生人通过冰冷的显示屏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无法使我们接近,无法使我们亲密,也就无从谈起亲近。有时我们通过网络与异地亲友进行联络,但我们与亲友的亲密关系是早已既定的,我们只是用网络来巩固这种亲近关系,如果我们想使这种关系更亲密,那么我们必须走出网络,回到现实。

22题详解】例文:

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我们生活在千万个个体聚集的密集丛林,倾听他人的建议便好像为我这株小草拨开一片迷雾,让我感受遥远的阳光,但这丛林的声音太密集,我必然要仔细分辨哪个声音在真正地帮助我。我认为,对于多方不同的声音,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别人的声音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别人意见的声音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样只会将自己退缩成提线木偶。只有筛选出那些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声音,舍弃又有些是否不分、横加干涉的声音,才能化别人之力为己用,创造更完美的生活。

人生伊始,父母的耳提面命,恩师的遵遵教会,朋友的低声劝慰,仇人的恶语相向,旁观者的无知之论,有如此多的声音,酸甜苦辣,可谓应有尽有,若不加以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一生岂不成了他人信笔涂鸦之书?因此,要像孙悟空那样炼就火眼金睛,从一堆妖魔鬼怪中找寻那真正的盟友。古时,诗人贾岛酷爱推敲诗句,对各种声音来者不拒却也细细辨别,方铸诗名。所以,对那些有善意也有恶意的声音,不要畏拒,打开心门去接受它们,用心眼去区分它们,让他们化作养分供自己成长。

所谓偏听则信,兼听则明,指得是孤介自守有害于己,而兼听他人之言有益于己。言论是最自由的小鸟。口一张,成飞向四方。而那些抓捕小鸟的人却需要区别那些小鸟,抓住害鸟、坏鸟,留下益鸟。对于别人的声音也应当如此。领导者的智囊团是社会运行的螺丝刀,矫正每一处偏差;产品的用户反馈是企业家的指南针,完善每一次决策;狂傲的青年人的父母是海岛上的灯塔,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这些有益的声音我们需要兼听。那些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的言论,这些大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这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留下有益于己的,舍弃不益于己的。孔子有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那些声音真正直击自己的痛点,就去加强、改正,使自己的盔甲更加坚固,若没有,也于己无害。

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面对形形色色充满无边诱惑的世界,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以对各种声音

世界美好,心眼断之,肉眼视之,手足践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要点】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要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本题主要抓住关键词句兼听则明”“‘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这是两种相对的观点,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

【审题】材料列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侧重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兼听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第二种观点侧重于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外物左右。考生既可认同兼听说,也可反对兼听,但这两者均只涉及一面,思辨的角度太窄,最佳立意应是综合两者的看法,辩证思考,立意深远,格局阔大,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此题紧扣时代主题,又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对自我与他人两者关系进行理解与思考,让考生在切身的思考中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与责任、使命与担当,思考和联想的空间都很大。考生可在具体的写作中,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个人如何去创造生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如何面对他人或历史的声音等,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积淀。

【立意】1.倾听时代呼声,积极投身改革实践。

冷静倾听不同意见,审视前行方向。

坚持梦想,砥砺前行。

心有笃守,与时俱进,争做有为青年。

学会倾听与坚守自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有选择地倾听

【素材】1.唐太宗能有明君之称,得益于他兼听则明,正视问题。想唐太宗为天之骄子,普天之下皆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境况,溢美之言早已听惯。普通人若有此待遇,哪里还容得别人说出自己的不是?可唐太宗却不一样,不同于其他皇帝恶忠言的态度,他有着闻过则喜的雅量。并把魏征作为一面镜子来比照自己的行为。从魏征口中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政策的失误,并且正是这些问题,积极改正缺点,调整政策。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按照《老子》中所言,闭目塞听,也是一种修习方式。通过闭目塞听,我们可以避免外界纷繁物欲世界的干扰。闭目塞听的一个好处是,其可以帮助你收敛精神,专注内心的一个目标,定力行进。许多时候,我们被生活绊倒,并不是因为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知道得太多,瞻前顾后、顾虑得太多。徘徊中,不仅贻误了战机,更耗散了精神。人的精力有限,而外界的信息无限。以有限随无限,殆也。

兼听才能避免局限于小圈子狭隘的视野。天井四方方,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生长在池塘洼地的泥鳅,一定想象不到大海的壮阔。生态如此,一个人接触的信息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知识生态圈?倘若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某种程度上就像池塘里的泥鳅,会变得狭隘和短视。要想突破这种狭隘,泥鳅必须去拥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