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江门市天禄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全)
2019-2020学年江门市会城天禄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赣江上
冯至
在赣江上,从赣州到万安,是一段艰难的水程。船一不小心,便会触到礁石上。多么精明的船夫,到这里也不敢信托自己,不能不舍掉几元钱,请一位本地以领船为业的人,把整个的船交在他的手里。
我们从赣江上了船,正是十月底的小阳天气,顺水又吹着南风,两个半天的工夫,便走了不少的路程。但到下午三点多钟,风向改变了,风势也越来越紧,领船的人把船舵放下,说:“前面就是天柱滩,黄泉路,今天停在这里吧。”从这话里听来,大半是前边的滩过于险恶,他虽然精于这一带的情形,也难保这只风里的船不触在礁石上。尤其是顾名思义,天柱滩,黄泉路,这些名称实在使人有些悚然。
才四点钟,太阳还高高的,船便泊了岸,船夫抛下了锚。四下一望,没有村庄。大家在船里蜷伏了多半天,跳下来,同往常一样,深深地呼吸几下,全身感到轻快。不过这次既看不见村庄,水上也没有邻船,一片沙地接连着没有树木的荒山。不管同船的孩子们怎样在沙上跳跃,可是风势更紧了,天空也变得不那样晴朗,心里总有些无名的恐惧,水里嶙峋的礁石好像都无情地挺出水面一般。
妻在赣州病了两个月,现在在这小船里,她也只是躺着,不能坐起。在她病得最重,不省人事的那几天,我坐在病榻旁,摸着她冰凉的手,好像被她牵引着,到阴影的国度里旅行了一番。这时她的身体虽然一天天地健康起来,可是她的言谈动作,有时还使我起一种渺茫的感觉。
风吹着水,水激动着船,天空将圆未圆的月被浮云遮去。同船的孩子们最先睡着了。我也在此起伏不定的幻想里忘却这周围的小世界。
睡了不久,好像自己迷失在一座森林里,焦躁地寻不到出路,远远却听见有人在讲话。等到我意识明了,觉得身在船上的时候,树林化作风声,而讲话的声音却依然在耳,这一个荒凉的地方哪里会有人声呢?这时同船的K君轻轻咳嗽了一下。
此外全船的人们还是沉沉地睡着。
我也怀着但愿无事的侥幸心理又入了半睡状态。不知过了多少分钟,船上的狗大声地吠起来了;船上的人都被狗惊醒,而远远的讲话声音不但没有停住,反倒越听越近。我想,这真有些蹊跷了。勇敢的K君披起衣服悄悄地走出船舱。这时全船的人都惊醒着,屏息无声,只有些竈宰的动作,人人尽可能地把身边一点重要的物件,往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放:柴堆里,炉灰里,舱篷的缝隙里……大家安排好了,静候着一件非常的事。
我守着大病初愈的妻,不知做什么事才好。忽然黑暗的船舱出现了一道光,是外边河上从舱篷缝里射进来的;这光慢慢地移动,从舱前移到舱后,分明是那河上放光的物体从我们船后已移到船头了。这光在船舱后消逝了不久,又有一道光射到舱前,仍然是那样地移动。
全船在静默里骚动着,妻的心房跳动得很快,只是小孩子们睡得沉沉地。
K君走进来了,轻轻地说,远远两只划子,一只在前,一只在后,船头都燃着一堆火,从我们的船旁划过。每只划子上坐着两个人,这不是窥探我们船上的虚实吗?
我听了K君的话,也走到舱外。暗银色的月光照彻山川,两团火光在湍急的水上越走越远了。这是他们去报告他们的伙伴呢,还是探明了船上的人多,没有敢下手呢?
我望着那两团火光,尽在发呆,狗吠停止了,划子上的语声也听不见了。除去这满船的猜疑.和恐惧外,面前是个非人间的、广漠的、原始般的世界。
最后船夫走到我身边,他大半被这满船客人的骚动搅得不能安静地躺在被里了。他说,不要怕,这地方一向是平静的。
“那么夜里这两只划子是干什么的呢?”
“那是捉鱼的。白天江上来往的船只多,不便捉鱼。夜静了,正是捉鱼的好时候,鱼见了火光便都跟随着火光聚拢起来。你看,那两只划子的下面不知有多少鱼呢……”
我恍然大悟,顿时想到“渔火”两个字。
第二天早晨,风住了,船刚要起锚,对岸划来一只划子,上边有两个渔夫。他们好像是慰问我们昨夜的虚惊,卖给我们两条又肥又美的鳜鱼。
妻,幼年生长在海边,惯于鱼虾,对着这欢蹦乱跳的鱼,脸上浮现出病后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
一九三九年写于昆明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集中地表现了逃难路上人们的不安情绪和惶恐心理,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担忧——紧张——焦躁——惊恐释然的变化过程。
B. 夜半时分,狗的--阵狂吠将人们带人恐惧之中,人们的神情、言行都透露出内心的无助与无奈,与广漠的外部世界达成了一种契合。
C. 文章记叙的是一次逃难经历,读起来又像是一篇历险游记。既有生活的惊险侧影,历险时的惊恐心情,又有游山玩水的淡然闲情。
D. 文章行文情景交融,写人写事写景,无不有声有色,风声鹤唳的气氛,使得那个夜不能平静,使夜色和江不能平静,悬念迭起。
2.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赣江上的一段历程,虽说是有惊无险,但文章张弛有度,跌宕起伏,使人心惊。请分别概括文中的三次波澜。
3. 文章结尾以含蓄、风趣的笔调写道:“他们好像是慰问我们昨夜的虚惊,卖给我们两条又肥又美的鳜鱼。”又说妻“对着这欢蹦乱跳的鱼,脸上浮现出病后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请探究这样结尾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铁匠黑娃
唐波清
村东头有一棵百年的大樟树,大樟树下有一间低矮的破房子。破房子四处漏风,正中一座土筑的大火炉,黑娃叫它“烘炉”。炉的右边架着一个风箱,风箱来回一拉,炉膛内火苗直蹿。炉的左边是一个永远装满水的大缸,还有大锤、小锤、铁钳、铁砧、木柴,这就是黑娃的全部,这就是黑娃的铁匠铺。
黑娃是个孤儿。黑娃是村里的老铁匠李老头捡回来的娃。黑娃从小就跟着李老头打铁,李老头自然就是黑娃的师父。
【甲】黑娃的日子天天一个模样。从早到晚,师父将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得通红通红,然后将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墩上(方言称“砧子”),黑娃便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手握大锤,反复锻打。师父左手握着铁钳翻动铁器,右手握着精巧的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黑娃不断地锤击,一边用他那把小锤灵活地修改关键位置。这就是铁匠李老头的真功夫,一块四方铁可以打成一根圆铁棒,一根粗短铁板也能打成细长铁棍。黑娃说,在他师父的手里,再坚硬的铁块,也可以任意变方,变圆,变长,变局,变尖。
这种打铁的日子,对于黑娃来说,其实枯燥无味。一天下来,挥汗如雨,腰酸背痛,黑娃说,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儿。最初抡大锤的时候,黑娃几次拉尿都带有血丝,黑娃想过要逃离这个铁匠铺,可逃离铁匠铺就意味着挨饿受冻,就意味着再也见不着大翠。
大翠,是师父唯一的宝贝女儿。大翠和黑娃年龄相仿,黑娃打心眼里喜欢大翠,大翠也很在乎黑娃。黑娃的皮肤黝黑,大翠的皮肤跟黑娃没啥两样,两个“黑人”惺惺相惜,心里装着对方。
那年冬天,师父犯了老肺病,师父走进了村后的大青山。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村里人张罗着,黒娃和大翠牵手进了洞房。
【乙】铁匠铺里,黑娃变成了师父,大翠变成了徒弟。黑娃手握小锤,黑娃的铁匠手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翠抡起大锤,好在大翠的身板结实,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两口子打起铁来,就好像演奏一支交响乐。风箱拉起,曲子奏响,强劲有力的节拍充满生活的希望。炉中的火苗,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不住地升腾。黑娃等待铁器烧到通红,用铁钳快速夹至大铁墩上,大翠手握大锤,配合得天衣无缝,一番铁锤上下,一串叮当声响。黑娃再把铁器放入水缸内,随着“吱嗞”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一次次细致打磨,一阵阵汗雨飘落,那铁器便变成了理想物件儿。有耕田种地的农具,如犁、耙、锄、镐、镰;有生活居家的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还有门环、泡钉、门插。
再后来,大翠怀上了娃,黑娃就抢过了大锤,带了两个徒弟。黑娃对徒弟们说,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打铁先要身板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黑娃铁匠铺的生意,如同炉火一样旺盛,黑娃很满足。村东头,日日月月,黑娃的铁匠铺响声不断……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村里人不再喜欢黑娃打的物件儿,村里人开始迷上城里的超市,要啥有啥,物美价廉。没过几年,黑娃的两个徒弟南下打工,从此,再也没有年轻人管黑娃叫“师父”。没过几年,黑娃的铁匠铺慢慢就稀少了打铁的声响。最终,黑娃的铁匠铺和黑娃一样慢慢走向衰老。
如今,黑娃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仍然执念于自己钟爱的铁匠手艺,即使没有人再找他打造什么东西,他也会在铁匠铺里自娱自乐一番,打造一些生活中的小器具,打造一些孩子们的小玩意儿,这些物件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儿。当然,那些和黑娃一样上了岁数的老人,偶尔也让他给修补一下家里的铁器。村东头,就像一幅泛黄的画卷,孤独的黑娃守着他孤独的铁匠铺。
黑娃终究还是老了,抡铁锤也不像年轻时候充满激情。虽然黑娃打铁的节奏明显变慢,但是每一下都很响亮,这声音似乎是铁匠黑娃最后的呐喊。
黑娃很失落,黑娃很悲观。这个世界,再也没人想干铁匠活,再也没人想买铁匠铺的物件儿。
黑娃,衰老得很快……
奇怪。最近一段时间,黑娃,好像又有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听说是有两件事情让黑娃焕发了精神。
头一件,要说说黑娃的孙子。前些日子,孙子将爷爷打造的精致小铁壶发到了网络平台上,订单如雪片飞来,忙得黑娃这个老家伙不亦乐乎。
再一件,要说说记者的采访。上周,省电视台来了好几个记者,她们说是要拍摄一个叫《乡村匠人》的节目,也忙得黑娃这个老家伙不亦乐乎。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铁匠铺的位置以及铺中的布局、陈设,将黑娃与铁匠铺联系起来,不仅照应了标题,也为下文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B. 黑娃对徒弟们说的“打铁先要身板硬”的一番道理,不仅是打铁的道理,也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使得寻常的小说染上了几分哲理色彩。
C. 村里人更加喜欢超市里物美价廉的商品,徒弟们也南下打工,黑娃的铁匠铺日渐式微,这折射出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
D. 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黑娃及其铁匠铺由盛而衰的过程,表达了对传统手工艺前途命运的深沉思索,读后使人心情沉而又无可奈何。
8. 【甲】【乙】两段文字都写打铁,但两者的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9. 结尾三段文字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
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①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四十》)
①注:表闾立馆,指旌表闾里,以彰显功德
10.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
B.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
C.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
D.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
11.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
B. 卓茂担任密州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私自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索要,并非亭长逞威凌弱。
C. 卓茂认为律条的设定要合乎大的准则,礼制的理顺要合乎人间真情。他在注重准则律条的同时,也注重礼教人情对百消的教化作用。
D. 范晔和司马光都认为,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光武帝相信他有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2)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①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量移:更远更偏僻的地方。
13.赏析颈联的妙处。
14.解析托物言志手法在这首诗中的运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叙写了古代劳动妇女在家庭生活中起早睡晚、日日不息的辛劳。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3)《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6.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选出对下列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 )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们母子死活。②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②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②你哪配做她的亲戚!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7.下面这张海报有多处错误,读后完成问题,
海报
为配合第五届市中学生影评征文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写作水平,经学校邀请,著名影许家王尧先生将赴我校作题为《电影欣赏与评论入门》的讲座。时间为5月8日下午4时,主办方为墨痕文学社。届时欢迎同学们光临。
XX中学学生会
2020年5月6日
(1)用语不得体的两个词语是: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2)标点有误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
(3)应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应补充的一项内容是: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8.根据要求作文。
实行垃圾有效分类、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儿的学校,是近年来北京市群众关注、关心、关切的"关键小事”“关键小事”,“小”在切口,“关键”在意义……
北京市花大力气狠抓“关键小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又有游山玩水的淡然闲情”理解有误,阅读文本可知,文文章集中地表现了逃难路上人们的不安情绪和惶恐心理,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担忧——紧张——焦躁——惊恐释然的变化过程。没有“游山玩水的淡然闲情”。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重要语段内容的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出概括文中的三次波澜,文章中所谓的“波澜”,是指文章的起伏变化,具体分析,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使文章情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生出波澜,(1)第一处,时间是在下午三点多钟,在文章第二段,作者写到,“我们从赣江上了船,正是十月底的小阳天气,顺水又吹着南风,两个半天的工夫,便走了不少的路程。但到下午三点多钟,风向改变了,风势也越来越紧,领船的人把船舵放下,说:‘前面就是天柱滩,黄泉路,今天停在这里吧。’”,在此处,作者运用了情节斗转式的叙事方法,行文情景交融,写人写事写景,陡生波澜,使夜色和江不能平静,悬念迭起(2)第二处波澜的时间是在夜半时分,首先是狗的一阵阵狂吠将人们带人恐惧之中,夜江上远远的讲话声音,在急流的水上移动的渔火,引起满船的猜疑和恐惧。夜泊的这一段,让读者疑窦重重,浮想联翩。营造了风声鹤唳的气氛,使得那个夜不能平静,使夜色和江不能平静,悬念迭起。(3)第三处波澜是夜“探”虚实,夜江上远远的讲话声音,在急流的水上移动的渔火,引起满船的猜疑和恐惧。夜泊的这一段,让读者疑窦重重,浮想联翩。使作者和读者真真恍入一个“非人间的、广漠的、原始的世界”。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情节之结尾的妙处的能力。
题干要求探究“他们好像是慰问我们昨夜的虚惊,卖给我们两条又肥又美的鳜鱼。”又说妻“对着这欢蹦乱跳的鱼,脸上浮现出病后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这样结尾的好处。
(1)从情节上看,文章标题“在赣江上”可以判断,这是一篇记叙文,写逃难的作者走着一段艰难的水程,记叙的是一次逃难经历,但读起来又像是一篇历险游记。文章行文情景交融,写人写事写景,无不有声有色,风声鹤唳的气氛,使得那个夜不能平静,使夜色和江不能平静,悬念迭起。但文章的结尾让我们常常舒了一口气,甚至在心里暗叫“虚惊一场”,这是“自然收束,笔尽意远”式的结尾。
(3)在表现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他们好像是慰问我们昨夜的虚惊,卖给我们两条又肥又美的鳜鱼”和前文的“夜江上远远的讲话声音”以及误以为“探虚实的渔火”形成鲜明的对比,妻子“对着这欢蹦乱跳的鱼,脸上浮现出病后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和前文“妻在赣州病了两个月,现在在这小船里,她也只是躺着,不能坐起”在情绪上也形成了巨大发差,作者和读者的情绪也由惊恐变为释然了。
(3)在叙事手法上,作者运用了“结于事”式的结尾,相信我们都对文章的结尾有深刻的印象:“第二天早晨,风住了,船刚要起锚,对岸划来一只划子,上边有两个渔夫。他们好像是慰问我们昨夜的虚惊,卖给我们两条又肥又美的鱖鱼。妻,幼年生活在海边,惯于鱼虾,对着这欢蹦乱跳的鱼,脸上浮现出病后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这样的结尾,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和妻子虚惊以后的喜悦、舒畅跃然纸上。文章所表述的事情结束了,作者也就此搁笔,自然贴切,毫无突兀之感。
(4)在表达主旨上,文章集中地表现了逃难路上人们不安情绪和惶恐心理,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担忧——紧张——焦躁——惊恐释然的变化过程。这样的结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一颗不安的心会从几日前或者几年前的忧伤中逃脱出来,终寻到一块安静的地方,这样的结尾含蓄、风趣且舒缓。充满着欢乐的情调,风趣的文字,作者寓情于事,寓理于事,起到深化主旨、引人深思的作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①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②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③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叙述黑娃及其铁匠铺由盛而衰的过程……读后使人心情沉重而又无可奈何”错误,在小说结尾,黑娃的铁匠铺又重新焕发出生机,给人以新的希望。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写作目的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甲】文,“师父左手握着铁钳翻动铁器,右手握着精巧的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黑娃不断地锤击,一边用他那把小锤灵活地修改关键位置。这就是铁匠李老头的真功夫,一块四方铁可以打成一根圆铁棒,一根粗短铁板也能打成细长铁棍。黑娃说,在他师父的手里,再坚硬的铁块,也可以任意变方,变圆,变长,变局,变尖”,可知写黑娃跟随师父打铁的情景,主要描写“李老头的真功夫”;【乙】文,“黑娃手握小锤,黑娃的铁匠手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翠抡起大锤,好在大翠的身板结实,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两口子打起铁来,就好像演奏一支交响乐。风箱拉起,曲子奏响,强劲有力的节拍充满生活的希望”,可知写黑娃和大翠打铁的情景,主要描写夫妻两人配合默契和打铁的乐趣。目的,【甲】文,“这种打铁的日子,对于黑娃来说,其实枯燥无味。一天下来,挥汗如雨,腰酸背痛,黑娃说,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可知是为了表现黑娃打铁很累,枯燥无味;【乙】文,“炉中的火苗,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不住地升腾。黑娃等待铁器烧到通红,用铁钳快速夹至大铁墩上,大翠手握大锤,配合得天衣无缝,一番铁锤上下,一串叮当声响”,可知是为了表现黑娃夫妇婚后幸福美满,对生活充满希望。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结尾段落也是小说的结尾的情节,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奇怪。最近一段时间,黑娃,好像又有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听说是有两件事情让黑娃焕发了精神”,可知情节上,叙写黑娃焕发年轻时的激情,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增添了小说的波澜;“黑娃,好像又有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和前文“黑娃终究还是老了,抡铁锤也不像年轻时候充满激情。虽然黑娃打铁的节奏明显变慢,但是每一下都很响亮,这声音似乎是铁匠黑娃最后的呐喊”“黑娃很失落,黑娃很悲观。这个世界,再也没人想干铁匠活,再也没人想买铁匠铺的物件儿”“黑娃,衰老得很快……”,可知人物上,黑娃此时精神焕发,忙得不亦乐乎,与之前他衰老孤独、失落悲观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其形象更丰满、更鲜明。“前些日子,孙子将爷爷打造的精致小铁壶发到了网络平台上,订单如雪片飞来,忙得黑娃这个老家伙不亦乐乎”“上周,省电视台来了好几个记者,她们说是要拍摄一个叫《乡村匠人》的节目,也忙得黑娃这个老家伙不亦乐乎”,可知主题上,网络平台带来雪片般订单、电视台拍摄《乡村匠人》节目,暗示传统手工技艺得到重视并重获生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
“米肉遗者”为定语后置句,意思是赠送的米肉,在句中做宾语,主语是“部亭长”,谓语是“受”,“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结构完整,从其后断开,排除BD。“左右”指身边的人,做“辟”的宾语,二者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曾告一亭长接受他赠送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那人:“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付他而给的?”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错误,原文说“叩头谢之”,意思是向卓茂叩头道歉,而非“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
B项,“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错误,原文说“往遗之耳”,“遗”的意思是赠送,而非“遗失的”。
D项,“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光武帝相信他有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错误,卓茂被重用是因为“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光武帝树卓茂为世人的榜样醇化世风。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是以,因此;遗,赠送;卒,最终。
(2)所以,译为“……的原因”;以,因为;“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凡人所以于禽兽贵”,意思是“大凡人之比禽兽尊贵的原因”。
译文: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爱谦恭。当初被朝廷征召出任丞相,当他从相府走出来时,有人指认他骑的马匹是自己的。卓茂问说:“您的马遗失多久了?”那人答道:“大约有一个多月!”卓茂有那匹马已经多年,他心里知道对方误认,仍默默解开缰绳将马牵给对方,自己拉车离去时,回头告诉他:“如果发现这匹马不是您的,请您来丞相府还我!”隔了几天,那位马主另外找到遗失的那一匹马,于是他便来到丞相府归还马匹,并且向卓茂叩头道谢。
后来因卓茂精通儒家学术被举荐为侍郎,调动担任密县县令。(卓茂对百姓)忧心苦思教诲不倦,视百姓为自己的孩子,任用贤良教化百姓。有人曾告一亭长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那人:“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付他而给的?”那人说:“我前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送他米肉那人接受,什么原因说这样不对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惧怕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现在我害怕他,所以送他米酒,亭长既然最终接受了,所以我来告他。”卓茂说:“你是鄙陋的人啊。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们讲求仁爱,懂得互相敬重。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送给他们礼物,这是为人之道中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更何况官吏与百姓之间呢?官吏只是不能乘势求取馈赠罢了。你偏偏不想修行,岂能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呢?亭长平素就是个好官,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那人说:“假如这样的话,法律为什么禁止那样做呢?”卓茂笑着说:“律条的设定要合乎大的准则,礼制的理顺要合乎人间真情。而今我用礼教导你,你必定没有怨恨;用法律来惩治你,和处置自己的手足有什么不同呢?”于是那人接受了卓茂的训诫,亭长也很感激他的德惠。过了几年,教育感化普遍实行,东西掉在路上都没人捡走据为己有。
那时光武帝刚刚登上王位,就下诏说:“先前密州县令卓茂,约束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坚持自己的节操纯洁不变,的确能做好别人所作不到的。而今任他为太傅,表扬封他为德侯。”评论说:卓茂绝对是个小官,没有其它才能非常平庸,然而首先施以聘请任命,用优胜的言辞尊重的礼仪,这与周王燕王旌表闾里有什么不同吗?拥有敦厚的性情宽广的胸襟就接近于仁爱,有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就接近于宽恕,遵循这个道理,埋怨悔恨怎么会招致呢!
臣司马光说:孔子称“举荐贤能的人来教化百姓,没有才能的就会勤勉”,所以舜帝举荐皋陶,汤举荐伊尹,而使不仁者远离,这是实行德政的缘故。光武帝登上王位之初,精通随机应变谋和能够欺诈巧辩的士人,正被世俗所尊重,然而光武帝偏偏能选取忠厚的臣子,表扬遵守贤良的官吏,皇帝在位才久远。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题的关键是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到诗句的特殊之处,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注意把握诗句的丰富内涵。
题目要求赏析颈联的妙处,可以从其内容、手法、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颈联“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意思是竹声萧萧拂过我的琴,顿生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坪上,更增加了我下棋的兴致。“拂”,轻轻吹过,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轻柔,含情脉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侵”,超出行事的范围和限度,写出了竹子似乎不甘于旁观,似乎要参与到下棋中,与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手法。鉴赏时首先要准确指出该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的具体运用,并指出其作用。
题目要求解析托物言志手法在这首诗中运用,结合诗的内容重点抓住“物”的特点和“人”的志向、品格等加以分析即可。本诗诗题为“官舍竹”,是咏物诗。颔联“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意思是他们不随妖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的到来。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以竹自喻,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15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夙”“寐”“靡”“鉴”“省”“知”。
【16题详解】B
[①句重在“闲事”;②句重在“?”,根本就不是什么亲戚;③句重在“用不着了”,因为她还活着;④句重在“还活着”,因为被别人救起了。]
【17题详解】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出现语病。
①“赴我校”中“赴”使用不得体,是我们邀请他来我校的,应修改为“光临”;
②“届时欢迎同学们光临”中“光临”使用不得体,对本校的同学参加会议不需要用“光临”,可以直接用“参会”。
③“题为《电影欣赏与评论入门》的讲座”中,讲座的题目应使用引号,不能使用书名号。
④举办讲座的时间、地点应交待清楚,海报中时间有了,没有地点,应将“主办方”删掉,改为“讲座地点”。
【点睛】语言表达要做到“得体”,应学会“三看一理解”:
(1)看文体,注意语体色彩。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书面语又有几种变体:公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口语通俗易懂,自然灵活,适用于日常交际对话及广播稿等。
(2)看场合,注意“因境设辞”。
(3)看对象,注意讲究分寸。
(4)理解常见敬词与谦词的意义和用法。
【18题详解】范文:
小事,不小
马和驴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马因为对举手之劳的小事不以为意,终落得懊悔不已的下场。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或许我们的举手可行、并不放在眼里的小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我不禁想说“小事,不小。”
材料中说“北京市花大力气很抓‘关键小事’”,这使我想起了三国时蜀国的主公刘备。刘备就对小事特别看重。三结义时他慎选桃园;请诸葛时,他也是沐浴更衣,在孔明庐前长身而立以请。在他临终前所写给刘禅的遗书中,更是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物以善小而不为”的警句。他将小事做到了极致,从而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反观刘禅,视刘备训诫为无物,甚至背道而驰,进而累死了诸葛亮,葬送他父亲打下来的蜀地河山。这一父一子,一成一败的鲜明对比无不透露出小事在成败中的地位是何其超然。故曰:小事,不小。
做小事不但对帝王霸业有作用,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意义同样重大。现在全球提倡节约能源,从点滴做起。如果我们十三亿人们,每人都自觉节约一升水,那我们的子孙将不会面临喝自己眼泪的威胁。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度电,我们的后代就不会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我们每人种一棵树,我们就不会屡屡遭受风沙肆虐。诚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才会变得更加清爽明净。“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应当时刻谨记这句至理名言,时刻提醒自己小事不小,注重细节才能有助成功。
小事并不仅仅关系我们的人生发展,同样攸关于我们的生命。一不小心忘了关闭煤气阀门就会造成煤气泄漏,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把死神召唤到我们的面前。一个小小的过失而引发的滔天大祸还少吗?美国希望号宇宙飞船不正是因为内部一个小小的零件出现差错才葬送了所有人的生命,毁了美国受人瞩目的航天计划。
因此,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这样一点:小事,不小。所谓的小事有时候甚至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我们口中的大事。因为大事的声势会让所有人的目光汇聚,从而轻而易举地解决,反而是那些不受人关注的小事,一个不注意便会主导你的命运,收回你的一切。
关注小事,让生活更贴近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
材料从“实行垃圾有效分类”写起,认为“实行垃圾有效分类、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儿的学校”是“关键小事”,“小”在切口,“关键”在意义。本则材料比较简单,出题者意在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告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小问题,要从小处着眼,最终办成大事。故我们可以从“小事”写起,写小事形成的大影响、小事情聚焦民心、小事情大道理、小事情决定成败等等均可。
立意:
(1)勿以善小而不为;
(2)暖心“小事情”,赢得“大民心”;
(3)小事不“小”;
(4)小事情决定成败。
素材: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不正是从小时候学习画蛋开始的吗?现在很多人都只喜欢做大事,对小事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做大事才是大丈夫,大事才可以成就英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只等着做大事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虚度光阴。根基不牢,楼宇再高也是徒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以小见大。我们应当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就拿现在人过马路闯红灯说起吧。红绿灯是政府为了保证人们在交通道路上的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可现在很多的行人都不愿意去遵守它,为了图方便,不管是红灯绿灯就当没有看见,横冲直撞,一不留神,就会导致交通事故,轻则引起交通堵塞,重则酿成人员伤亡。为了这一件小事,可能丧失性命,值得吗?为什么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
作为一名合法守纪的公民,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一件小事,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自觉遵守。这是人文素养,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中华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之邦,我们应当比别人更懂得礼仪廉耻。所谓“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只有我们从今天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题目是“小事,不小”。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小事”写起,正文部分开篇引用寓言故事引出道理:“小事,不小”。文章主体部分结合刘备刘禅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引出下文对于生活中“小事”的思考。文章结尾处进行总结:“关注小事,让生活更贴近成功。”文章文笔细腻,语言流畅厚重,文意连贯紧凑。语言犀利中有一股哲理意味,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范文。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