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成都铁中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2020年成都铁中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盏马灯
薛培政
我到某市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
梁老的老伴打趣道,自打老头子回到内地后,这盏马灯就再没点燃过。老头子却拿它当宝贝,隔几天就拿下来擦拭一番,还捧在手里左右端详,像欣赏宝贝似的。
见我对这盏马灯好奇,梁老便将马灯从墙上摘下来捧在手中,给我讲了一段往事——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26岁的我担任了连指导员。暮春的一天早上,尚未吹起床号,通信员便将我推醒,通知我到团部接受一项紧急任务。
当我快步赶到团部时,团长已在那里等候我了。团长告诉我,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天山天池冰面解冻可能要提前。他随即命令由我带队,以最快的速度将山上伐下的木材,用,马匹通过天池冰面运到对岸,为战备施工备足木料。
当我带领两个排的兵力赶到天池边时,才发现作业的艰难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次要往山下运送的木材,都是6至10米长,粗的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松木。近似原始的运输方式,是在木材的一头钉上数个铁钯,用绳索系牢套上马匹拖过冰面。要将堆积如山的木材全部运到天池对面,至少需要一个月。
当运输进入后期时,我们不愿看到的一幕出现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池出现了解冻的迹象:放眼望去,湖面上的裂纹清晰可见,并不时发出阵阵冰裂的声音。
天池平均水深60余米,最深处约105米,因属高山湖泊,水温较低,假如人或马匹不慎坠湖,几乎就没有抢救的可能。
任务紧急,情况突变,向上级请示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停止运输,剩余的木材只能等到冬季封冻时才能运出,势必会影响战备工程的进度;若是按照原来的运输方式作业,造成伤亡怎么办?我心急如焚,在天池边踱来踱去,虽有寒风吹过,但仍感到身上一阵阵燥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利用夜间气温低,浮冰间再次形成连接,天池冰面相对固定的时机,组织展开夜间作业。
夜幕渐渐降临,呼啸的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漆黑一片的冰面上,别说战士难以行进,就连拉木头的马匹都扭动着身子不愿前行。
见此情景,我瞬间便做出第二个决定:由我提着马灯走在前面开路,大家看着灯光,跟我保持距离连成一线行进。如果一旦看不见灯光,要赶紧卸下木材,立即返回原地,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在这罕无人迹的天山上,战士们那悲怆的回答响彻旷野,我感到肩头上有千钧的压力。
我提着这盏马灯在前挪动,身后运木材的人员马匹形成一条长龙,渐渐向天池对岸靠近。
经过两个整夜的紧张抢运,终于将所有木材运到对岸。这时人困马乏,都盼着早点返回营区休整。
我顾不上歇息,再次来到天池边,仔细观察了现场情势后,回到队伍前做出了第三个决定:原地进行短暂休整,备足两天的干粮,准备翻山绕道返回营区。
“指导员,咱们昨夜不是才从冰面上过来吗?这回又是轻装返回,不会出事的!”几个老兵劝我道。
“您看俺们都劳累成这样了,为啥有近道不走,非要绕远路自讨苦吃呢?”有的战士也发起了牢骚。
……
在稍作休整,备足干粮之后,我铁青着脸向着队伍下达了命令:“同志们,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团首长在等待着我们安全返回。现在湖面上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盲目蛮干,做无谓的牺牲,我必须把人员、马匹一个不能少的带回营区,开拔——!”
两天后,当我站在营区门口,看着所有人员和马匹安全进入营区后,竟一头晕倒在地……
若干年之后,当那些身处天南地北、已是子孙满堂的老战友,偶尔与我见面或电话联系时,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
“其实,当时我也有顾虑。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即将分娩的妻子,倘若我那夜掉进湖去,对他们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想想担负的任务,再看看身边的战士,作为指挥员,我别无选择。所幸的是,我把他们一个个安全的带回来了……”
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4期,略有删节)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的是“老边防”梁英才的一段往事,以讲述人讲述自己过去经历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 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天池已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在这种令人紧张的情况下该如何抉择,这一情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夜幕下寒风、大雪等恶劣的天气情况,反衬了人物的英雄壮举,为后文在返回营区时改路作了铺垫。
D. 小说在主人公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给读者展示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英雄人物的壮举,颂扬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2. 小说以“一盏马灯”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小说最后写道:“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这样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5.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 水
田中禾
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做饭,风箱呼嗒呼嗒的,猪在院里哼唧。他睡不着,可又不想起来。麦种完了。他早对秋水说过:“种罢麦,一定要找个门儿挣钱。”可如今,啥门儿也没找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子,直射在金保的床前。他想起从前在学校可没这么笨,总在前十几名里。下了学,庄稼种得也不赖。起先,他想投稿儿,买书,订杂志,没日没夜地写。寄出去十几篇石沉大海的文章,一场梦也就结束了。后来他想学修收音机、钟表。谁知那进修班跟哄人差不多,白扔了30块学费。
“唉,钱难抓呀!”他叹了口气,开始穿毛衣蹬裤子。“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他皱皱眉,“反正今年我的棉花争气,一级就卖了400斤,还不说加价款。玩去!”
他一脚踏进厨屋,喊:“妈﹣﹣”厨屋里雾腾腾的。风箱呼嗒呼嗒,没有人应声。他又喊“妈”,却听见妈在背后说话:“你瞧你,还不快穿上袜子鞋!真真是……”
妈一手端着糠瓢,一手向屋里指着。金保听见灶前传来低声的嗤笑,他一看,原来是秋水在那儿拉风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哟,这么早来了?”
“早?太阳晒着……”秋水没把下句话说完,咯咯地笑着使劲拉风箱。
妹妹放早学了。秋水把馍饭端上桌,妹妹忙忙地喂鸡,妈给猪拌食。
“吃!都吃了再弄。”秋水这么说着,夺过妈手里的糠瓢。
“二姨!”﹣﹣没过门,她还不便叫妈。“今年花收得好呀?”
“好哩。”
“卖了多少一级?”
“总有两三百斤吧。”
屋里忽然有些沉默。问到花,就等于问钱。谈到钱,大家就未免神经紧张。
“金保,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叫着金保的名字,眼睛却望着妈。秋水的眼睛不大,很秀气,滴溜溜的,很有神儿。
“那还用说,先尽你们办事用呗。”妈款款地说。
秋水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还和在学校那会儿一样,爱红脸。
“我不是说那……”
“我刷,我刷!”金保站起来去拾掇碗筷,话头就这样打断了。
秋水把扯旗一样搭在屋里绳上的脏衣服收下来,拿了棒槌和棉油皂去下塘。静静的塘边立刻响起嘭嘭的声音。银亮亮的水珠迸溅起来,清澈的塘水泛起涟漪。金保最爱看秋水洗衣服。她半蹲着,向水里探着身子,短发辫一只向前一只向后,两只手在石条上来回搓,细细的腰肢随着胳膊起伏。
照往常习惯,过了午,金保就推出自行车送她回家。七里路,走一后晌。可今天,她竟把脸一摆说:“我不回呢。”“不”字咬得挺重,连妈都感到诧异了。
她斜着身子,用手指着背后的水塘说:“你瞧这水多好!清得像水晶样。”
他很有些茫然,好像读一首朦胧诗。
“俺姨夫在县鱼苗场。我跟他说了,这一冬,你帮他干义务工去,跟他好好学。开了春,买千把尾鱼苗,把这口塘承包了。”
“那……那靠得住吗?”
“我知道你专走保险门儿。没听俺爷说:喂猪不如喂羊,喂羊不如养塘。如今鱼价一年年涨,街上都卖一块二一斤了!”
“这是过水塘,下了雨,鱼都跑了!”
“我知道!”秋水拿火辣辣的眼睛盯着他,“你呢,要你那手干啥!”
“得一笔本钱。”
“你呀……那卖花的钱呢!压在箱底能生儿吗?”秋水声气不高,金保却如猛地听了炸雷﹣﹣天爷,那宝贝钱,他连摸都怕摸脏呢!
妈倒先应了:“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秋水说了,你就试试。”
“家里你放心。”秋水说,“我住俩月,等你过年回来再走。”
金保咧开嘴笑了,一头扎进屋去收拾行李。他弯着腰,忙活着。呼啦,从他肩膀上摔下来一本书,只见那上边有四个字:淡水养鱼。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说这句话时是想要金保家把卖棉花的钱拿来办婚事,这样她就能明正言顺地过来帮助金保家脱贫。
B. 面对婆家并不富裕的现状,秋水不嗔不怨,面对不思进取、胆小无能的未婚夫,秋水有批评亦有诱导,最终唤醒恋人潜藏心中的斗志,也燃起一家人新的希望。
C. 小说选取了一段并不复杂的农村恋曲,通过一个个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来一步步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的人们抗争的不易,读来平淡质朴,给人真实之感。
D.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8. 请简要分析秋水洗衣时环境描写的作用。
9. 金保是本文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金保这一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谈谈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 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B.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C.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D.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也称表字,旧时人们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跟本名的意义有其种关联的名字。
B. “ 季”,我国古代兄弟排行有伯、仲、叔、季之说,分别指代长幼顺序。
C. “ 釜甑”,古代做饭的器物,像现在的锅。
D.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和《战国策》是记述战国时期的历史断代史。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氏家族世世都是楚将,等到项羽自己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时,他先派部分军队救巨鹿,后又亲率大军以必死决心渡过黄河,大败秦军。
B. 在吴中避祸时候,当地的贤士大夫都出自项梁门下,当时项羽也跟随叔父学剑却都无所成就,又不愿意认真学习兵法,项梁很生气。
C. 项羽假托楚王的密令杀死楚军统帅宋义的时候,各个将领都恐惧害怕屈服了 ,没有谁敢抗拒,反而一起推举项羽暂代上将军。
D. 《史记》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同时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从中产生了很多成语,本文就有 “ 取而代之”“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2)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录事赴饶州①
皇甫冉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沙汀不可闻。
积水长天随远客,荒城极浦足寒云。
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②。
借问督邮③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注】①录事:低级官吏,相当于今天的秘书,低于掌书记。饶州:在今江西,治所在今鄱阳。②建业、浔阳,分别指金陵和江州,即今天的南京和九江。③督邮:汉代官名,职责是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归太守管辖。唐官制无此官名,这里代指地方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题目,交代了送李录事赴任时的季节与天气,纷纷大雪渲染了凄冷的环境。
B.颔联动静结合,描写李录事旅程中所见之景,实为诗人想象,点染了旅途之苦寂寒冷。
C.颈联对仗工整,交代李录事此次去饶州要经过金陵、江州等地,暗指赴任路途之遥远。
D.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收到言简意赅、含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15.本诗的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贾谊《过秦论》)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尔卜尔筮,_______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当之处,请指出并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
生命重于天,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防溺水已成当务之急的大事。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亲朋远离危险水域,大家必须以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图是某市水务局的标识,请根据这一标识,完成下列题目。
(1)用简洁语言描述图案。
(2)概括该标识所蕴含的寓意。
四、写作(6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材料一 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二轮规则
选手将根据现场抽取的图片内容,进行一分钟的即兴描述,一分钟后,这张图片将进行缩放,展示更多的信息,选手将通过图片上的全新信息,进行一分半的即兴论述。
材料二 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选手王嘉宁所抽题图
材料三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董卿(于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二轮点评选手王嘉宁时所说。)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为后文在返回营区时改路作了铺垫”错误,风雪等恶劣天气与后面在返回营区时的改路不构成结构上的铺垫关系,改路是因为天池水面的解冻,而不是因为风雪。C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我到某市干休所采访‘老边防’梁英才,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我提着这盏马灯在前挪动,身后运木材的人员马匹形成一条长龙,渐渐向天池对岸靠近。”“抚摸着那盏马灯,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小说从看到梁英才家的马灯写起,中间写梁英才用马灯引路最后又写梁英才抚摸马灯,马灯串起了整个故事,马灯是小说的线索。由原文“经过两个整夜的紧张抢运,终于将所有木材运到对岸。这时人困马乏,都盼着早点返回营区休整”可知,马灯见证了英雄壮举,突出了小说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梁英才以马灯引路出色完成了任务,突出了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由原文“若干年之后,当那些身处天南地北、已是子孙满堂的老战友,偶尔与我见面或电话联系时,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可知,马灯让人追忆起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歌颂了以梁英才为代表的军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马灯为题,更能突出主题。
【3x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小说结尾艺术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联系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抚摸着那盏马灯”,结尾再次提到马灯,而且是老人“抚摸”那盏马灯,与开篇“发现他家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老式马灯,看上去与室内的现代陈设极不协调”和题目“一盏马灯”在结构上相照应,使小说的结构严谨。“诉说完那段往事,梁英才老人微眯的眼里充满了笑意”,作者以老人“充满了笑意”结尾,干净利落,让人回味无穷;由原文“两天后,当我站在营区门口,看着所有人员和马匹安全进入营区后,竟一头晕倒在地……”可知,当讲到往事时,梁英才为能将战士们安全带回营地而欣慰,表现了他的担当。由句子“总少不了提起这档子事,都认为我当年提着马灯在前开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可知,梁英才为自己经历艰难岁月感到自豪,表现了人物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①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②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③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7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中秋水问棉花钱主要是希望金保将钱用来养鱼,并不是想用钱为他们办婚事;B项对人物“不思进取、胆小无能”的评价不准确;C项错在“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的人们抗争的不易”上,过分拔高了主题。
故选D。
【8x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着重分析小说环境描写在文章的一个侧重作用,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秋水洗衣服时周遭的环境描写充满一种冷静,清幽的环境氛围,极具内涵心,从某种角度上形象塑造人物,渲染一种美好的环境,侧面烘托秋水善良,能干,坚毅美好的品格,同时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奠定基础。
【9题详解】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小说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表明创业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头脑与眼光,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失败不应气馁,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点睛】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
(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二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项羽早晨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他的帐幕中割下了宋义的脑袋,出来发令军中说:“宋义和齐国阴谋反楚,楚王秘密命令我杀死他。”
“上将军宋义”是“朝”的宾语,两者不能断开,排除AB;“斩宋义头”结构完整,“出”与“令”形成连动,联系紧密,“出”前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左传》和《战国策》是记述战国时期历史的断代史”错误。《左传》是解释《春秋》的史书,因此它记录的是春秋时期的史实,左传也不是断代史,而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能力。
B.“当地的贤士大夫都出自项梁门下,当时项羽也跟随叔父学剑”错误。原文“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都比不上项梁”,所以“当地的贤士大夫都出自项梁门下”错误;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可知项羽学书剑兵法是“少时”,所以“当时项羽也跟随叔父学剑”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以”,因为;“奇”,意动用法,感到不一般;“长”,身高;“过”,超过。(2)“因”,就;“使”,让;“皆”,都;“属”,管辖。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时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将项燕,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所以姓项氏。
项籍小时候,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学成。放弃了学字,改学击剑,又没有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字只不过用来记记姓名而已。剑也只能抵敌一人,不值得学,要学能抵抗万人的。”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粗地知道了兵法大意,但又不肯认真学完。项梁杀了人,和项籍到吴中躲避仇家。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都比不上项梁。 秦始皇帝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籍一同去观看。项籍说:“那个皇帝,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许胡说八道,当心全族要杀头啊! ”项梁因此感到项籍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
……
项羽早晨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他的帐幕中割下了宋义的脑袋,出来发令军中说:“宋义和齐国阴谋反楚,楚王秘密命令我杀死他。”这时,将领们都恐惧屈服,没有敢抗拒的。都说:“创建楚国的,是将军一家。现在又是将军处死了叛乱的人。”将领们就共同推立项羽暂代上将军。项羽又派人去追宋义的儿子,在齐国赶上了,杀死了他。又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就让项羽做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项羽节制(管辖)。
项羽已经杀了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他便派遣当阳君、蒲将军带领两万士卒渡河,援救钜鹿。战事稍有胜利,陈馀又向项羽请求救兵。项羽就率领全军渡河,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口粮,用以表示士卒拼死决战,没有一个有活着回来的打算。在此时,楚军士气冠绝诸侯。来救钜鹿的诸侯军有十余处营寨,都不敢出兵,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侯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喊声震天, 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已经打垮了秦军,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隶属于他。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项,颔联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积水长天随远客,荒城极浦足寒云”写的是静景。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回答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诗句中运用该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尾联“借问督邮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的意思李录事刚及“弱冠”之年,就已步入仕途,大有前途,普通人家的少年都不能赶得上他。诗人极言李录事之年轻,及其入仕之早,前途不可限量。“府中年少不如君”反衬了李录事的年少有为,诗人对李录事的褒扬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6题详解】艰难苦恨繁霜鬓 (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齐彭殇为妄作 (4).体无咎言 (5).地崩山摧壮士死 (6).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繁”“霜”“弯弓”“报”“殇”“妄作”“咎”“崩”“摧”“栈”“钩”
【1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所谓“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 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动” 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本题主要考查准确、得体。
“当务之急的大事”表达重复赘余,“当务之急”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句子中的“大事”重复,应删掉“大事”,应改为“当务之急”;
“率先垂范”是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敬词(用于对方)。这里是针对全体学生说的,应改为“从我做起”或“从自身做起”或“自我约束”;
“号召”召唤(群众共同去做某事),一般是上级对下级或群众。这里是学生让亲朋好友远离危险水域,应改为“建议”或“呼吁”或“倡议”;
“必须”语气过于强硬,这里是建议性质,应改为“可以”或“应该”;
“避免……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改为“避免……发生”或“使……不再发生”。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还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自己的想当然。
本题所给图形是徽标,首先观察图案,确定图案的组成部分,然后根据顺序描述图案,注意使用描写性语言,图案的要素有:水滴、波浪、山的倒影以及“水”首字母的变形。描述时这些要素要完整、准确的表达。
拟写寓意的时候,要关注题干中“某市水务局的标识”,这就说明徽标要体现的是“保护水资源”:中间的水滴,表现出水资源是重中之重,要珍视水资源;水滴两边的波浪,象征着滴水成河;水滴波浪的上下是山与山的倒影,代表着只有保护水资源,才能建成山水相依的和谐生态;山水之间是“水”首字母的変形,呼吁大家爱护水资源。据此概括寓意即可。
【19题详解】例文: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自然是永恒的奇葩。她捏造出梅花的秉性,“众芳摇落独萱妍,绽尽风情向小园。”她绘制出别致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她雕刻出壮阔山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古往今来,文字记录了自然的绮丽,它在纸面上自由挥洒,将大自然的变迁与奉献永载史册。我们后人手捧沉甸甸的书籍,恍若置身其间,不由得用心来体会自然的心跳。
自然赋予人类生命,让人类得以欣赏如此的壮美景致。她为我们嵌上一对宝石,这是明亮的天窗,让我们用眼睛看自然。她为我们调制出奇妙的香气,茉莉的清香、玫瑰的芬芳,使我们心旷神怡。她教会鸟儿唱歌、教给溪流作曲,让我们聆听到动人的旋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她还亲手将一颗殷红的心放入我们的胸膛,使我们能够感知自然的节奏、感受生命的跳动。
自然同时又慷慨给予人类珍宝。她无数次涌出一股股灵动的生命之泉,她送给人类不计其数的矿产。她还叮嘱大地疼爱人类。于是,大地母亲展现出最宽容的一面,以最宽阔的胸襟承载了万物、接纳了人类。一本本史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动人场面与唯美境界,那段时间里,人类懂得回报,天地一片和谐,万物都生活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然而,如今呢?自然为人类倾尽了心血,她把能做的都做了,她把能给的都给了。而我们呢?我们似乎是受宠若惊,我们似乎在她的溺爱中失去了理智,我们在她的庇护下竟开始胡作非为,将利爪伸向了自然。我们不但毫无节制地向她索取矿产、石油和水源,甚至还肆无忌惮地将有毒气体排到空中、将浑浊的污水注入江河。
自然会很难过:她的美丽将要毁在人类手里。她辛苦捏造的鲜花要枯萎,她精心绘制的风光要残缺,她沥尽心血雕刻成的山河要垮塌。一切的壮美绝伦就要毁灭在人类手里。为何她倾心养育的人类会这样对她?
终于,宽容的大地开始为自然的遭遇抱不平,她不间断地用各种方式给人类以警告。
我们的心还在跳动吗?如果在,就让我们恢复良知。我们总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自然对我们的恩情已远远甚于滴水。如果我们不能立即还天空以蔚蓝,如果我们不能立刻还大地以绿色,如果我们不能现在就让自然回到鸟语花香,那么我们人类将遭到自认无情的惩罚。
无数的书籍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本是一家,两者理应和谐共存、互惠互利。如果我们人类能觉悟、能悔改、能尽自己的举手之劳,那么自然就能回到最初、恢复她从前的花容月貌。
让我们在品味书香的同时,感悟自然的沧桑,引领更多人理解:人与自然的和睦,人类定会受益,自然也必将成为人类永恒的奇葩。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具体过程:
所给的材料是三则。材料一是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二轮规则,材料二是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选手抽到的两幅图,图一是在广袤的草地上蓝天的映衬下,一只凶猛的熊虎视眈眈地看着朝它举起枪的猎人;图二是这只凶猛的熊和举着枪的猎人同时处在跷跷板的两端。很显然,这张图是表达人类与动物的统一对立的关系。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极度扩散,恰是我们人类极需反思的问题,杀死动物吃掉它们,我们不但征服不了自然,反而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应当和谐共处。这幅图片是借图呼吁人类唤醒内心的良知。材料三是针对以上两幅图主持人精彩的点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不仅仅人和熊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大自然生物圈的变化时刻提醒着人类需要克制自己的无限欲望,万物的发展都是处在平衡状态。所以,请人类放下手中的猎枪,收起那不该有的欲望,人类和自然的平衡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持。推而广之,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平衡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持。
【立意】作文可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平衡等方面进行立意。
【素材】我们应该改正我们的认知,摆正与自然的关系。以往人们总是主观的认为要创建人类社会,必然要与自然界对抗到底,将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受这种陈旧无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乱伐森林、乱捕动物、乱垦草地……可是这些暴力行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泥石流,地震,洪涝,干旱,风沙接踵而来……
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保持着一份自然平衡,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命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持续发展,和谐有序便是发展的前提。一旦某些生态遭到了破坏,打破了这一份和谐, 将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以我们要承担起自然平衡的责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就要适应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生态伦理道德之教育,用人类智慧与理性来约束、限制无限索取的欲望,控制放荡不羁的野蛮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人与自然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关系”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人打破自然的平衡后,遭到自然的惩罚的表现,进一步论证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平关系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如何保持两者的平衡关系。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