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合肥市宁溪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71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合肥市宁溪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08165839462.jpg360截图20240708165315207.jpg360截图20240708165427341.jpg360截图20240708165500726.jpg360截图20240708165558835.jpg

2020-2021学年合肥市宁溪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3.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芯片又称微电路、微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它的体积很小,是计算机或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替换性极强,可维修度性能不强,很多时候,维修芯片比投资新的芯片更耗费资本。

芯片的制造包含多个阶段和多步流程。首先,对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硅等原材料进行储备、评估、预测和考评。然后,就是晶体生长环节,晶体加工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和核心,晶体生长是指,在处于高光、高温条件下,晶体表面不断地进行生长分裂;等晶体生长成熟后,才可运用激光手段对晶体进行切割,保证晶体表面的晶圆成型,接着便是对晶圆制造的生产和加工,即集成电路制造环节。晶圆是芯片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芯片的元件。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阶段便是芯片成品的封装环节,它保障芯片产品售出后能合理使用。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芯片运用领域不断拓展,在互联网、现代电子设备、计算机、航空航天、国家新型开发等众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芯片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建设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半导体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在硅晶体的开发利用上也加大了投资,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与创新也在不断加强。

(摘编自张振哲《现代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材料二:

一年半前,中微公司5nm刻蚀机通过验证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很多人认为中国芯片生产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可以自主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这其实是混淆了刻蚀机和光刻机概念。

光刻机相当于画匠,刻蚀机是雕工。前者在硅片上投影一张精细的电路图(就像照相机让胶卷感光),后者按这张图去刻线(就像刻印章一样,腐蚀和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光刻机是芯片制造中用到的最金贵的机器,要达到5nm曝光精度难比登天,当今,只有荷兰的ASML公司一家通吃全球高端光刻机。而刻蚀机没那么难,现在的刻蚀机精度已远超光刻机的曝光精度。芯片制程上,刻蚀精度已不再是最大的难题,更难的是如何保证在大面积晶圆上的刻蚀一致性,即如何让电场能量和刻蚀气体都均匀地分布在被刻蚀基体表面上,以保证等离子中的有效基元,在晶片表面的每一个位置实现相同的刻蚀效果,为此需要综合材料学、流体力学、电磁学和真空等离子体学的知识。

在芯片设计上,除了华为取得了ARM授权,能设计先进的手机CPU外,其他龙芯等CPU,都要落后于国际两三代;在芯片制造中需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如光刻机,我国还停留在90nm的水平,和国际先进的7nm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封装水平国内不算太差。

(摘编自高博《国产刻蚀机很棒,但造芯片只是配角》)

材料三:

中国芯片需求量占了全球五成以上,但国产芯片能自供的只有8%左右,九成靠进口。虽然国家出台了扶持芯片发展的相关政策,但目前,我国在半导体投资上每年总花费仅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而国外英特尔、三星这些单个企业,每年投资都达到了百亿美元,更不用说整个国家了。

目前我国从事芯片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大概有30万人,但按照芯片业产值计算,我们最少需要70万人。因为成长速度慢、迭代周期长限制了芯片人才薪资涨幅,芯片业收入和软件业收入相比,差了一半左右,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另外,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一致,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荒。

(摘编自杨磊等《芯片的奥秘》)

4. 下列对材料中芯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芯片替换性极强,但可维修度性能不强,很多时候,维修旧芯片不如购买新芯片。

B. 晶圆是芯片的基本单位,它的生产和加工,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和核心。

C.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芯片。芯片使用广泛,涉及领域众多,作用不可或缺。

D. 芯片的曝光精度是由光刻机决定的,ASML公司一家垄断高端光刻机市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激光手段对晶体进行切割,保证晶体表面的晶圆成型,然后就进入集成电路制造环节。

B. 刻蚀机和光刻机是有区别的,中微公司的5nm刻蚀机,其制造难度并没有5nm光刻机大。

C. 如何保证在大面积晶圆上的刻蚀一致性,由光刻机决定,难度超过提高刻蚀机的刻蚀精度。

D. 我国芯片需求量占全球五成以上,但九成靠进口,我国芯片业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下。

6. 应该如何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之外,《史略》还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进行了有效借鉴。

首先,鲁迅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尝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现象。对于《世说新语》,鲁迅认为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世说新语》才会成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关于宋传奇与唐传奇的不同,鲁迅认为前者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因为宋好劝惩,摭实而泥,飞动之致,眇不可期,传奇命脉,至斯以绝。正是由于宋朝较唐朝重理念,尚说教,好教训,所以宋传奇必然立论高尚,强求劝诫,缺少世俗气和人情味,缺少唐传奇的生气和活力。

其次,鲁迅重视核心概念的阐释。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他在考证的基础上率先阐明了小说概念的内涵。他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到了唐传奇时才真正孕育成熟,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认为唐传奇真正具备了小说有意识地讲故事的特征,而且为了讲好故事,开始注重语言和修辞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主体性元素,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文体。

再次,鲁迅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较为科学的分类并总结其特点。对于魏晋六朝小说,鲁迅用志怪小说志人小说进行分类;对宋代的短篇白话小说,用话本拟话本予以命名;对明清小说,则用人情小说”“神魔小说”“讽刺小说”“狭邪小说谴责小说分类。这样的归纳,不但对浩繁的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区分,而且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小说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

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阐明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厘清了古代小说概念内涵,归纳分析了其类型和特点,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史的书写核心概念明确,研究体系规范,学科意识突出。

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可谓泽被后世。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也注重社会环境对文学现象和文学风格的影响,游国恩认为,谈玄之风的流行导致了魏晋文学重辞藻、尚韵律的诗赋风格。

今天,鲁迅当年所期盼的大家动手,研究戏剧的写戏剧史,研究诗的写诗史,研究汉的写汉,研究唐的写唐之局面早已实现,在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出版和研究已经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繁盛局面时,在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面临着文学史研究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时,我们不应忘记《史略》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期所做出的贡献。   

(摘编自刘东方《<中国小说史略>的传世价值》)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略》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还融合了西方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对此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B.鲁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世说新语》成为名士教科书的原因,认为是当时读书人非常重视品评声名的好坏,全在于只言片语的社会环境使然。

C.鲁迅厘清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内涵,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小说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明确了古代小说史书写的核心概念。

D.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讲义》中对魏晋文学诗赋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列举了宋传奇的一些缺点,进而阐述了唐传奇比宋传奇更具生气和活力。

B.文章第四段通过引述鲁迅对古代小说分类或命名的具体做法,论证了鲁迅运用西方归纳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是具有价值的。

C.文章结尾着重分析了《史略》的研究方法对后世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的重要影响,凸显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分论点层层递进,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史略》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的有效借鉴。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最早的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专著,为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B.作者认为古代小说从六朝的粗陈梗概演进到唐传奇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标志着古代小说从萌芽走向成熟。

C.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史略》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中国古代小说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面临着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需要我们从《史略》中获取启示,思考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至大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祐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梁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制而设置,“”,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 “”,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都城。

D.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道德礼制。

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外国,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 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 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 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题老学庵壁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南宋朝廷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苫茆:用茅苹遮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首联中,诗人用架竹”“苫茆”“数椽描述了老学庵简陋的概况,简洁明了。

B.虽然老学庵很简陋,诗人却可以整日在其中饱读诗书,俨然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C.颈联写到自己年老体衰,但是看到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平安乐,也就忘记了愁苦哀叹。

D.尾联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境况,照应了首联的萧然,同时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15.诗人少睡眠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推荐阅读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社会学著作。小明很想研读一番,但看看目录,概念繁多,翻翻内容,枯燥无味。几次翻开,又几次放下。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给小明介绍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8.一位中学生受邀回初中母校做报告,报告中有5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这次能拨冗回母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不胜荣幸。在校史馆中我看到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忝列校史名人录,非常羡慕也非常惭愧。学生不才,有几幅墨宝奉送给校史馆,敬请惠存。今天有许多恩师在座,我来不及一一拜谢,一定另找时间亲临寒舍,当面聆教。我的发言还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历史记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其实是玄奘精神的三个层面,悟空有开路者的勇敢;八戒有行路者的坚持;沙僧有寂寞者的隐忍。大漠长烟,孤泉冷月,玄奘只身踏上了西行之路。

请以假如我是玄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芯片而言,但选项内容有的是特点,有的是作用或者意义。把选项分类,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即可。

B项,晶圆……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和核心错误。原文信息是晶体加工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和核心,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C项,由光刻机决定错误。原文信息是即如何让电场能量和刻蚀气体都均匀地分布在被刻蚀基体表面上,以保证等离子中的有效基元,在晶片表面的每一个位置实现相同的刻蚀效果,为此需要综合材料学、流体力学、电磁学和真空等离子体学的知识,可见并非只靠光刻机。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题干为:应该如何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从第一段它的替换性极强,可维修度性能不强,很多时候,维修芯片比投资新的芯片更耗费资本中归纳出:加大芯片的生产量,提升维修水平。

2)从第二段芯片的制造包含多个阶段和多步流程。首先,对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硅等原材料进行储备、评估、预测和考评中归纳出增强对芯片制造所需要的硅等原材料进行储备、评估、预测和考评的水平并提升速度。

3)从然后,就是晶体生长环节,晶体加工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和核心,晶体生长是指,在处于高光、高温条件下,晶体表面不断地进行生长分裂;等晶体生长成熟后,才可运用激光手段对晶体进行切割,保证晶体表面的晶圆成型,接着便是对晶圆制造的生产和加工,即集成电路制造环节。晶圆是芯片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芯片的元件。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阶段便是芯片成品的封装环节,它保障芯片产品售出后能合理使用。近年来,半导体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在硅晶体的开发利用上也加大了投资,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与创新也在不断加强归纳出加大对硅晶体开发利用的投资,加强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水平。

4)从在芯片设计上,除了华为取得了ARM授权,能设计先进的手机CPU外,其他龙芯等CPU,都要落后于国际两三代;在芯片制造中需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如光刻机,我国还停留在90nm的水平,和国际先进的7nm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封装水平国内不算太差。很多人认为中国芯片生产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可以自主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这其实是混淆了刻蚀机和光刻机概念中归纳出需要提升芯片设计水平自主制造最先进的芯片;掌握在芯片制造中需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

5)从中国芯片需求量占了全球五成以上,但国产芯片能自供的只有8%左右,九成靠进口。虽然国家出台了扶持芯片发展的相关政策,但目前,我国在半导体投资上每年总花费仅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而国外英特尔、三星这些单个企业,每年投资都达到了百亿美元,更不用说整个国家了中归纳出要加大扶持芯片发展的投资力度,提升人才薪资水平和档次。

6)从目前我国从事芯片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大概有30万人,但按照芯片业产值计算,我们最少需要70万人。因为成长速度慢、迭代周期长限制了芯片人才薪资涨幅,芯片业收入和软件业收入相比,差了一半左右,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另外,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一致,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荒中归纳出让高校培养更多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融合了西方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由原文《史》还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进行了有效借鉴可知,《史略》融合的是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属于扩大了范围。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主体部分分论点层层递进是错误的。文章主体部分内容是首先,鲁迅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尝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现象……其次,鲁迅重视核心概念的阐释……再次,鲁迅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归纳方法……”,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中国学术史上最早的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专著表述错误,依据原文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可知,《史略》应该是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

B项,标志着古代小说从萌芽走向成熟是错误的。依据原文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可知,鲁迅是通过对比得出唐传奇真正具备了小说有意识地讲故事的特征,并未将魏晋六朝小说视为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期,曲解文意。

C项,使中国古代小说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说法错误,由原文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可知,仅做了贡献,题干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未然混淆。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作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排除BC三次书往复者的次数,不要断开,排除BC。故选D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D项,丁内艰母亲丧事。故选D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原文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2)补出主语,莫:通,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

参考译文: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

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

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C项,忘记了愁苦哀叹理解错误。颈联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老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感到愤懑。其中的无愁叹说的是忘记了历史的百姓。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把握情感态度的能力。

首联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描述了老学庵简陋,生计萧然的概况。诗人生计萧然,生活窘迫,心生忧愁,这自然让他愁闷睡不着。

颔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诗人写自己整日在简陋的老学庵饱读诗书,无奈地送走一天一天的光阴。此联反映诗人面对国家沦丧,自己只能闲居故乡江阴读书度日,无法施展抱负,坐看流年易逝的苦闷。这也是他愁闷睡不着的原因。

颈联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是诗人晚上睡不着的重要原因。金兵已经占领宋国的北方领土,宋国统治者偏安江南,绍兴一带自然是太平无战事的,陆游是个杰出的爱国者,一腔热血,想的就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身临抗敌前线的生活经历是他终身的骄傲,因此他对偏安江南的朝廷的太平是忧心忡忡的。诗人又看到老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感到忧虑、愤懑。这让爱国诗人陆游如何能够说得着啊?

16题详解】长太息以掩涕兮    (2).哀民生之多艰    (3).岂无山歌与村笛    (4).呕哑嘲哳难为听    (5).但愿人长久    (6).千里共婵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1对人民深切同情是提示,注意的书写;

2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是提示,注意呕哑嘲哳的书写;

3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是提示,注意婵娟的书写。

17题详解】在阅读学术著作中,应用三步骤(读——精读——研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先通过略读,基本了解《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对其结构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精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进行细致的解读,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最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再读《乡土中国》,对其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阅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提出,阅读《乡土中国》这类学术著作,要先,逐步推进。

因此在阅读《乡土中国》时可以采用三个步骤:略读——精读——研读。

略读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浏览,对《乡土中国》,要先阅读书名、作者介绍和目录,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快速浏览,勾画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然后再通览全书,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等重要概念,明确各篇的逻辑结构、论证语言等。

精读就是要在咬文嚼字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读时应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比如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出差序格局理论后,又是如何运用差序格局来认识自我主义的呢?通过精读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为中心,不以小己来应对一切,而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大或者缩小。

研读就是研究性阅读,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阅读《乡土中国》中,要通过它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认识中国乡土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然后进一步讨论如何建设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相贯通的中国当代文化。比如,在《无讼》中,作者提出: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在中国乡村社会,讲究礼治,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如果一个人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了规矩,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评理(即调解)。联系现实来思考,现代社会的建立固然需要法治秩序,但是,是不是法律就能住所有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由法律来裁决?特别是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包括现代的乡村社会,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依然需要礼治”“教化”“调解,或许,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这样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都应该是有帮助的。

根据上述的三种步骤和举例的内容来梳理阅读的方法。

18题详解】删去拨冗②“忝列改为位列③“墨宝改为拙作④“亲临改为拜访⑤“寒舍修改为府上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语段中拨冗”“墨宝”“亲临敬辞,用于别人抽时间到自己这来;忝列”“寒舍谦辞,用于自己,语段中不合语境。

19题详解】例文:

假如我是玄奘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是我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千年风霜。

我是大唐的僧人——玄奘,我孤身一人,正在西行的路上。

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人不是我。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归的却只有四十三人,他们大多死在路上。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我也要怀着这样的信仰前往西天求法。

贞观三年八月,我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我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日宿夜行。抵达玉门关时,一路骑行的白马死了,我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此时,捉拿我的文书早已送达,我和徒弟趁着夜色,偷渡成功了。几天几夜的行走,到了最后一座烽燧,徒弟跟我说:师父,再往前可就是死亡之地了,咱们回去吧。我知道,走到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境地,徒弟动摇了。我闭目端坐,念珠如常。徒弟转身离去。

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我孤身向西,人兽的骨骸是我西行的路标。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我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我知道水尽则命尽,万般无奈,只有牵马往回走了。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到曾经誓言: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太宗御弟的话语在我耳边萦绕: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于是,我毅然转身,决定把这荒漠留给孤独的背影!又西行四天四夜,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我的意志再也撑不住他的身体,我倒下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护佑,我那匹老瘦的红马拖着我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

就这样,我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达天山,那里海拔几千米,月余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我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我要到天竺,取回真经!我要咬紧牙关,让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都消散。

我,一个大唐的和尚,历经十八个春秋,走过这千年荒漠,千难万劫,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大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篇材料+标题+写作要求的命题作文。材料是解读玄奘精神的三个层面,悟空有开路者的勇敢;八戒有行路者的坚持;沙僧有寂寞者的隐忍。要求以假如我是玄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假如我是玄奘这一标题,采用假如我是×××”的形式命题的,要求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玄奘精神的内涵,人在追逐信仰,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大多孤身一人,大都会遇到艰难险阻。但是,我们都应该像玄奘一样,做勇敢顽强的开路者,做坚持不懈的行路者,做寂寞隐忍的孤独者,这样,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人生的辉煌,才能实现中国梦。

参考立意:

立意1: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

玄奘取经途中惊心动魄的种种遭遇,有人祸亦有天灾。虽无数次命悬一线,但最终他如愿抵达天竺。其伟大毅力和坚强意志,令人钦佩。

立意2:坚定的信仰,不懈的追求

西行路上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凭着坚定的信仰,历经千辛万苦,玄奘完成取经大业。这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不懈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立意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玄奘法师西行途中历经千难万阻,却不忘初心,宁可西行而死,岂归东而生

立意4:要忍受寂寞,勇敢前行

多少个日日夜夜,玄奘独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但是他耐得住寂寞,勇敢前行,最终到达天竺学习佛法。

立意:5:与时俱进,探索创新

玄奘法师一路西行,充分展现了专精而不封闭,开放而有所守的学习态度和广学多闻、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而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无论对个人、民族还是国家而言,不断学习、在探索中与时俱进,堪称必修课。

行文结构:

本次命题作文的标题是假如我是玄奘,首先用景色描写开头,然后引出主人公玄奘。接着叙述玄奘在西行的路上面临坐骑死掉,徒弟退却,水袋丢失以及后来的随行人员和马匹都死掉的情况下,依旧一路西行,最后写玄奘终达天竺,取回真经。

素材积累: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著名国学家季羡林先生说: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西游记》第十二回,唐太宗为唐僧送行时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后不求名利,毅然回到大唐潜心译经,为佛学文化的传播贡献良多。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游、求取佛经的真实历史故事,迄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今天,无论是在印度、斯里兰卡,还是在释迦牟尼的故乡尼泊尔,玄奘法师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你问任何一个学生,他都会给你讲述一段这位中国古代高僧的故事。印度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佛的影子》,讲的就是玄奘用自己的善心感化了一伙盗贼的故事。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除了国家之间的使节往来、各种物产的商业贸易,更多的是不同地域之间的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播。在当时,担负着文化传播重任的人,大都是那些取经、传道、弘法的僧人。他们是丝绸之路上最早的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化使者,漫漫丝路上留下了他们被传颂千古的传奇故事。

《西游记》就是古代丝路和今天一带一路上的一个光华璀璨的文化故事、智慧故事和励志故事。在唐僧师徒身上,在他们不畏困苦、排除万难、踏平坎坷、去求取真经的故事里,也蕴含了人类不断探索、渴望创新和追求美丽新世界、新文明的理想,蕴含着人类不断追求美好、幸福和光明生活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信念。所以,我们今天更应该去寻找好的角度和方式,为少年们讲好《西游记》,去把这盏一直在熠熠闪光的经典神灯擦拭得更加明亮。

玄奘精神的现代意义:玄奘法师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专精而不封闭,开放而有所守的学习态度和广学多闻、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而今,社会日新月异,无论对个人、民族还是国家而言,不断学习、在探索中与时俱进,堪称必修课。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和民族自信心,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现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世界化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玄奘法师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亦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脊梁。玄奘西行取经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时空、民族和宗教的界限,其思想精神堪称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