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顺德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52次点击|2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顺德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08171729772.jpg360截图20240708171637418.jpg360截图20240708171826982.jpg360截图20240708172015046.jpg360截图20240708172306858.jpg360截图20240708172319917.jpg360截图20240708172409817.jpg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炉火

张炜

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没有那样的聚会,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真的难以寻觅。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 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且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又使人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

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

那场令人 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这声音来自我们民族精神的深远贮藏,它使人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天下、纵论时事的诸子;想起提出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想起那些互不谦让、口齿锋利、日服千人之士。

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一种 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当有人怀念炉火之时,往往已为时过晚了。

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开篇点题那是多公好的声音,因为炉火不仅能带给人身体的温暖,伴随炉火的阅读更能给人以精神温暖和希望。

B. 作者笔意纵横,再现了多个特殊的时代年轻人伴着炉火读书、辩论的场景,用大量笔墨真实刻画炉火熊熊燎动的画面。

C. 文章通过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们轻物质,重精神的赞美和肯定之情。

D. 文章题为炉火。却在文章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火种,火种是生命之火,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将炉火的意义升华。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中引用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人物的事例,既证明纵论天下"有着无限力量,又证明精神追求是一个世界共同的话题。

B. “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比喻生动,引人退想,触及历史民族精神,厚重而深远。

C. 文章先抑后扬,通过赞美贫寒年代的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批判了现在人们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对精神之火的忽视。

D. 文题炉火不仅充当线索串联内容,而且以小见大,象征对知识、真理的渴求,炉火的失去就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失去。

3.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 第三段明明是在写一场精神会餐,为何要对辩论的青年们进行外貌描写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版图柏

梁衡

在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名高寒岭。它是长城内外的分切点,又是万里黄河的拐弯处。能在这里远眺河山,遥对青史,是一种幸运。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惜其不知他身后还有更大的天下。

高寒岭,其名,海拔1426米,为周边之最;其名,冬季最冷时零下31度,冰雪盖野。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生长着遍野的松柏,绿满沟壑,一望无际。而岭的最高处,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就在这棵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

春秋时期,这里属于晋国的地盘,又是游牧与农耕经济的交汇点。各民族、各诸侯国、各地方势力纷争不断。从这里辐射出的军事、政治力量,逐渐改变着中国的版图。而这棵柏树却一直在冥冥中静静地观察,悄悄地记录。天长日久,它竟变成了一幅版图的模样,定格在高寒岭上。

这里演绎的第一出版图大戏是在北宋时期,赵匡胤结束了五代纷争一统天下之后,宋朝的北部边界就在此处。但边境外还有两个外族政权正对它虎视眈眈,那就是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契丹族建立的大辽。西夏在其首领李元昊的率领下十分强悍,不断南下袭扰北宋,宋丢城失地损失惨重。在宋朝,大都是文人带兵。我们都知道范仲淹的文章好,却很少知道他还金戈铁马,将文章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和大漠的黄沙中。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就是写他在北地带兵戍边的战争生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紧闭的孤城就是当时的麟州,距离高寒岭不到25公里。

当年西夏十分强势,北宋政治军事的腐败导致前线连吃败仗。朝廷于康定元年(1040)起用范仲淹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经过三年的努力,边界渐渐稳固,打了几个胜仗后,双方遂成对峙之势。西夏人忌惮范仲淹,说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宋仁宗则说,有范仲淹在,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范仲淹和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到高寒岭视察。一说到这个年份,人们就会想起《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欧、滕三人是好朋友,同属改革派和主战派。由西北地方官谪贬到巴陵郡,滕子京毫不气馁,励精图治,两年后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为之而作的《岳阳楼记》,成了千古名篇,也是他们庆历新政政治改革的文学表达。如果说岳阳楼是庆历改革派的南方坐标,这高寒岭上的版图柏,则是他们的北方坐标,是最忠实无言的、活着的、青枝绿叶、有汁有液、有情感的记录。

这棵柏树已经970多岁了,传说是范、欧二人所栽。见证了范、欧二公翻山越岭,踏冰卧雪,筑寨守城。为此,当地人在此建造了范欧亭。说也奇怪,我三次上高寒岭都是在深秋,每当我登高一望,看沟壑起伏、万木萧条之时,就想起欧阳修的《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色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这棵柏树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它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当年宋夏之争时,它是挺立在国境线上的一根界桩,而现在,近千个春去秋来,它仍然在这萧条寂寥的高寒岭上守望着北疆,守望着历史。

高寒岭演绎的第二出中国版图大戏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明清之际,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一带兴起了一支准噶尔蒙古族,到康熙时,其首领噶尔丹时常南下侵城掠地,抢夺人口,成了悬在大清北疆上空的一团乌云,也是压在康熙心头的一块巨石。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噶尔丹不除,国无宁日。康熙遂决定讨伐噶尔丹,八年内,先后三次御驾亲征。

公元1697年,康熙对噶尔丹作最后的清除,途径高寒岭驻跸一宿。3月朔风刺骨,寒气逼人。康熙登上高寒山顶,手扶古柏,向北瞭望,吟成一首《晓寒念将士》: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激励自己不灭强虏誓不罢休的壮志。这时恰逢伊犁发生内乱,康熙乘势挥师西进,风卷残云。313日噶尔丹败死,清军大获全胜。这前后八年的北地征战,奠定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

康熙于三次亲征中调查研究,后确立了以民心为长城、开放禁地、蒙汉融合等国策,经济上繁荣了边疆,文化上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现在,当我手抚苍松翠柏,遥望河山时,这里虽然还有残存的戍楼、烽火台,但边境线早已北移千里之外。如今,山下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边飘荡着蒙古长调,而黄河两岸田连阡陌,稻黍遍野,汉家炊烟袅袅。当年的古战场已演变成一片祥和的土地。康熙曾说: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现在,高寒岭已开辟为森林公园,又引进了高寒牡丹。千山万壑之中除松柏叠翠之外,又多了一个花团锦簇、鲜花遍野的景观。柏树旁新立了一个康熙的铜像,一抹夕阳给他还有不远处的范欧亭涂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这时,再回头看这棵翠柏,早已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

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说青史。千嶂里,烽火台下翠柏绿。

(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树喻人,用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将其人格化,细腻传神地刻画出千年古柏饱经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不屈的中华民族之魂。

B. 文章在描写千年古柏时,观察的角度多有变化,既有远景也有近景,还有特写镜头,最后赋予它时空地标的意义,不断地丰富和升华了中华版图柏的形象。

C. 结尾引用范仲淹《渔家傲》的诗句,赞叹当年古战场今天的巨大变化,翠柏绿"预示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历久弥新的美好未来,含蓄隽永,富有诗意。

D. 文章文笔简洁流畅,生动感人,句式参差错落,似俗而雅,意蕴深厚,在叙事、描写中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人感受到千年古柏浓郁的人文气息。

6. 文章记述宋、清两朝高寒岭一带民族纷争历史,为什么要插叙《岳阳楼记》相关资料?请简要分析。

7. 对于古柏,梁衡有着独特的文化生态视角。请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通过古柏来展现千年中华文明的大气象的。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大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吉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D.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批评的如,同情的如

C. “父忧,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D. “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也是十年。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的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B. 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 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 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之道。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

2)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15. 杨嗣复担任礼部员外郎为何要请求改任别职?皇帝拒绝他的理由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酒行·巴陵作

·张说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

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

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

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

【注】张说:字说之,三度为相,三度被贬。本诗为开元三年(715)第三次被贬岳州所作。园令:汉代守护陵寝的官,这里指司马相如。递:依次。

16.画线两句在诗中起______作用,其中霜露递相寻一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

17.简析本诗主要的艺术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写出秦始皇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却任意挥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这种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一词中,词人李煜遥望金陵进行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与慨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9.下列语境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考试前夕,张同学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对李老师说:老师,我想向您垂询一下,考前如何解压,消除焦虑。

B. 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为感谢医护人员,给救治团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杏坛高手,医者仁心。

C. 萧峰对段正淳说: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将她轻轻推了过去。

D. 旋风篮球队首次闯入全市高中篮球联赛决赛就一举夺得冠军,球队主力球员成名发微信向老师报喜:我们成功卫冕啦!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下面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阐述的关于的来源的框架图,请把该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一次,朋友送来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柏拉图欣然接受了礼物。

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家里做客。看到那把漂亮的椅子并问明来历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到椅子上,疯狂地乱踩乱踏起来,并嚷道: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和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柏拉图却不慌不忙走到内房拿来一块抹布,温和地把椅子擦拭干净,并请那位踩椅子的朋友坐下,说:谢谢你帮我踩掉了心中的虚荣,现在我也帮你擦去了心中的嫉妒,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了吧?

对待一把精致的椅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柏拉图接受礼物、朋友踩踏椅子和柏拉图劝解朋友的呢?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项,用大量笔墨真实刻画了炉火熊熊燎动的画面错,文中主要写的是抽象的炉火再现了多个特殊的时代年轻人伴着炉火读书、辩论的场景年轻人错,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人物并没有提及该特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C项,先抑后扬表述错,赞美贫寒年代的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现在人们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对精神之火的忽视应该是对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语言特点的能力。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分析,此句运用细节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一种青年的年轻和希望。

从表达方式看,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是描写,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是议论,这两句采用描写和议论相结合,句中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的评价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赞美之情。

从句式上看,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是整句,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是散句,整散结合,灵活而富于变化。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本题从内容、手法、结构上分析。

1)内容上,据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分析,通过外在的贫穷和生活的艰难,反衬出他们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表达赞美之情。

2)结构上,据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与前文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呼应,说明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为后文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的感慨做铺垫,批评今天的人们对物质的过分追求。

3)手法上,把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作对比,突出青年们的高贵和自尊。

【点睛】散文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主旨、结构、手法、形象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错误选项主要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等方面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结尾引用范仲淹《渔家傲》的诗句错,结尾应为变通后化用诗句,而不是直接引用诗句。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叙事方式的作用的能力。

当年西夏十分强势,北宋政治军事的腐败导致前线连吃败仗。朝廷于康定元年(1040)起用范仲淹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经过三年的努力,边界渐渐稳固,打了几个胜仗后,双方遂成对峙之势。西夏人忌惮范仲淹,说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由西北地方官谪贬到巴陵郡,滕子京毫不气馁,励精图治,两年后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为之而作的《岳阳楼记》,成了千古名篇,也是他们庆历新政政治改革的文学表达分析,插叙《岳阳楼记》的相关资料,意在暗示庆历新政与宋夏边境纷争的关联,补充社会政治背景,暗示庆历改革派忧国忧民的情怀。

明清之际,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一带兴起了一支准噶尔蒙古族,到康熙时,其首领噶尔丹时常南下侵城掠地,抢夺人口,成了悬在大清北疆上空的一团乌云,也是压在康熙心头的一块巨石”“康熙遂决定讨伐噶尔丹,八年内,先后三次御驾亲征”“公元1697年,康熙对噶尔丹作最后的清除,途径高寒岭驻跸一宿”“313日噶尔丹败死,清军大获全胜。这前后八年的北地征战,奠定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分析,插叙《岳阳楼记》的相关资料暗示庆历改革派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康熙朝的历史传承,串联起宋、清两朝民族纷争的历史,使文章视野开阔,目光深邃。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中写作视角作用的能力。

分析文中古柏展现千年中华文明的大气象的作用要从古柏的历史作用着手。

根据高寒岭,其名,海拔1426米,为周边之最;其名,冬季最冷时零下31度,冰雪盖野。但就是在这样环境下,竟生长着遍野的松柏,绿满沟壑,一望无际。而岭的最高处,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就在这棵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分析,千年古柏与冰雪抗争,天然而成,树冠神似中华版图,暗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保持了领土的完整。古柏生态关联中国版图。

根据这高寒岭上的版图柏,则是他们的北方坐标,是最忠实无言的、活着的、青枝绿叶、有汁有液、有情感的记录”“这棵柏树已经970多岁了,传说是范、欧二人所栽。见证了范、欧二公翻山越岭,踏冰卧雪,筑寨守城”“这棵柏树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满了道道皱纹,它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当年宋夏之争时,它是挺立在国境线上的一根界桩,而现在,近千个春去秋来,它仍然在这萧条寂寥的高寒岭上守望着北疆,守望着历史分析,古柏为历史的记录者,千年中华版图柏屹立国境,守望北疆,守望历史,见证了千百年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誓灭强虏的英雄历史。

根据这棵柏树已经970多岁了,传说是范、欧二人所栽。见证了范、欧二公翻山越岭,踏冰卧雪,筑寨守城。为此,当地人在此建造了范欧亭’”分析,中华版图柏由范、欧亲手栽植的传说,注人了民心为本、勇于担当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并展现出新的时代气象。,挖掘古树的人文内涵。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分析和鉴赏能力。

B项,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错误,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从文章第段对华昌的外貌描写,第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可以概括出华昌斯文谦和的特点;

从第段面对石钵头的为难华昌只是一声不吭走了、第段华昌徒手将砚掰成整齐的两半可以概括出他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从石钵头向华昌求砚而华昌对曾经恶言相向的人也能慷慨相助的情节可以概括出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

小说有四种类型的常见结尾: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感伤的结尾,令人欢喜的结尾,留下空白的结尾。该小说结尾是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作用有: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结合文本分析:结构方面: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人物形象方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主题方面: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决事动(谓)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近代隋文帝作主语,作谓语,此言作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并不是真正看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古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故官员任期也是十年表述错误。古代地方官一任三年,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课决定升迁或降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A项,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可见是韩滉愿意把女儿嫁给杨于陵,而不是杨嗣复。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一句关键点:阅:经历考察;无如:没有谁比得上;为:做。

第二句关键点:以:因为;致仕:退休;恳辞:恳求辞官;不之许: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不许之,没答应他。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根据文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可知,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为避免与其同在尚书省任职而招猜疑,所以杨嗣复在担任礼部员外郎时请求改任别职。

根据文本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并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可知,皇帝认为他们父子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且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这些都不必避嫌,所以皇帝拒绝他的请求。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杨嗣复的字是继之,是仆射杨于陵的儿子。一开始,他父亲杨于陵十九岁就考中进士,浙西观察使韩滉有识别人才的能力,看见他十分赏识。韩滉有一个女儿,刚要选择女婿,就把女儿嫁给他,并回去对妻子说:我看到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他的,他有儿子一定当宰相。后来杨于陵任期满了,居住在扬州并生了杨嗣复,韩滉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因此定字叫庆门。

他七八岁就能拿笔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元和十年,多次升迁到礼部侍郎。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上疏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任职不便,请求改任别的职务,皇帝下诏说:同部门官员有大功以下丧服的亲戚,只要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的长官,都不要回避。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即使是父子和亲兄弟也不避嫌。两次升任为兵部郎中。文宗即位,任命他为户部侍郎。因为父亲杨于陵是在太子少傅任上退休的,年龄大身体多病,他恳切辞官想要侍奉供养父亲,皇帝没有答应他。大和四年,父亲去世,为服丧而免职。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职责。三年正月,进阶为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对宰相说:人们说的符咒预言的话,从哪里开始的?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并不是真正看重。皇帝又说:天后任用人才,有从平民身份到达宰相职位的,果真可以顶事吗?嗣复曰: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都是为了图谋自己的大业罢了。凡是用人的道理,要经历试验才能看出,能否在艰难之时掌管政务或者须当在无事之事提拔。不如暂且按照资历等级,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太平之时,大概不能获得而任用。

宣宗即位,征拜他为吏部尚书。大中二年,从潮阳回京,到岳州生病,一天就去世了,当时六十六岁。追赠为左仆射,谥号孝穆。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作用和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分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同时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设问等。

画线两句的作用,联系上文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写留侯张良和司马相如昔日的辉煌,繁荣安足恃上承其意;联系下文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写终日听着鸟的凄啼和猿的哀鸣,霜露递相寻开启下文;画线两句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霜露递相寻一句的修辞手法,字赋予霜露人的情态和动作,可分析出拟人;联系注释张说:字说之,三度为相,三度被贬,作者用霜露的具体形象,来代指他被贬经历和生活遭遇,可分析出借代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此题可结合词的注释,抓住关键词,通过联想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运用留侯张良和司马相如的典故,留侯张良被封万户,司马相如富贵,他们都成就王业,作者以他们自比,通过用典表明了自己的才华和建功立业的理想。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描写鸟哭”“猿啼两种景物,联系注释本诗为开元三年(715)第三次被贬岳州所作,描写在岳州终日听着鸟的凄啼和猿的哀鸣的凄清哀伤之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表达了谪居岳州的苦闷忧愁。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写梦中城阙就在附近,是想象,是虚写,写现实京城却在远在云海之外,是实写,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心中的失意之情。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结尾作者直言借酒浇愁,离忧不曾离开,卒章显志,直抒胸臆。

【点睛】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18题详解】奈何取之尽锱铢    (2).用之如泥沙    (3).世间行乐亦如此    (4).古来万事东流水    (5).雕栏玉砌应犹在    (6).只是朱颜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锱、铢、雕、栏、犹。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语境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此处是学生对老师询问,应改为咨询

B项,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此处用于医护人员,应为杏林

D项,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此处是首次,使用不当,可以改为夺冠

故选C

20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本题中该框架图展现的是“‘的来源,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对于的来源,构成体系不同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自有着不同的认识。作答时分别将框架里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构成体系以及美学观点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框架图转换思路:整体把握图片,结合题干要求确定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适当增补字词,组织语言叙述。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

21题详解】例文:

如何对待柏拉图的椅子

朋友送给巴拉图一把精致的椅子,而另一位朋友却突然跳到椅子上,疯狂地乱踩乱踏起来,并嚷道: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和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他是在嫉妒柏拉图。

柏拉图的椅子,代表着他的荣誉,是别人对他的学问的肯定。对此,作为他的朋友,应当高兴才是。可是,这位朋友却不但未能与柏拉图分享喜乐,反而大扫其兴地对他进行批评。这把椅子是否代表着柏拉图的骄傲与虚荣?平心而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位朋友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时,便即刻采取行动,以消除恶劣影响。倘若这位朋友的目的真的是要帮助柏拉图,是要给他泼泼凉水,而使他不被骄傲和虚荣冲昏了头脑,我们就没有理由否定这个人和行为。可是,他的内心是否真的如此呢?从他的做事及说话的态度上来看,他的内心远没有这么高尚,因此柏拉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嫉妒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发生。

面对身边的人,我们很难去欣赏他的的长处,分享他人的喜悦,我们总见不得别人拥有柏拉图的椅子。在不能心平气和地欣赏他人的长处时,就总要吹毛求疵地抓住他人的短处。面对他人的缺点或者错误,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迫切心情,以为师者的姿态,对他人进行尖刻的指责,理由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前途,甚至上升到为了他的灵魂。有了这么高尚的理由,就不考虑方法,不考虑场合,不考虑后果,无论言语多么刻薄,态度多么极端,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有时还要找一些圣经依据,如凭爱心说诚实话,如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等等。可是,我们的内心真的时刻都这么高尚吗?会不会也搀杂着嫉妒或者其他一些自私的成分呢?

面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不能听之任之,但却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动机。倘若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尚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好还是闭上嘴,先省察自己。

忌妒,是最可怕的,也是最不易被自我察觉的一种人性弱点。就像看待一件艺术品,或是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时一样,当我们左看待一些较杰出、有才华的人时,也要有品味,而不要有酸味。要懂得敞开心胸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就,而不要总是酸、嫉在心,或是充满怨愤与不平衡。

要有品味,不要有酸味!,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欣赏别人的优点,用这样的胸襟来看待别人的成就,用这样的原则来让自己良性进取,将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和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由柏拉图的椅子引出了朋友和巴拉图的不同做法,考生要抓住关键提示你是如何看待柏拉图接受礼物、朋友踩踏椅子和柏拉图劝解朋友的呢?,从不同角度分析立意。从朋友乱踩椅子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出于对柏拉图嫉妒。由此可以立意为不要对别人的优点或取得的成功产生嫉妒之心。从巴拉图擦拭椅子、劝解朋友可以看出,柏拉图没有责备朋友,而是平静的安慰朋友,体现了柏拉图的宽容和大度,同时体现出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素质。由此可以立意为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过失和错误;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两个人相互关系的角度立意。柏拉图有容人之量,也让朋友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这是双赢,也是度己度人。也可以从两个人不同的处事方式中得到这样的立意,激烈和平和春风和暖与寒风凛冽

【立意】1.如何对待别人的成绩、优点;

理性对待别人的不理解;

如何提高个人的修养;

人与人交往需要技巧、和谐相处等。

【素材】1.说到嫉妒,有一句话形容得很妙!它形容说: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的确,一个心中怀有嫉妒的人,不会有快乐,不会想积极进取,只会变得偏激且一事无成,原本该美好的人生也将因而朽烂;相反地,若能对别人的长处与成就抱有着一种欣赏的心态,不但不会抑郁于心,还会自然而然地见贤思齐,补己之不足,让自己潜移默化地变成一个随和且求进步的人。

柏拉图接受椅子,但并不表示他宣示了骄傲与虚荣,面对别人的敬仰和赞美,他选择了虚心接受;朋友疯狂地踩踏他精致的椅子,但他并没有大怒,更没有下逐客令,而是选择了宽容对待;柏拉图用感激的话语拭去朋友的粗鲁与嫉妒,化解了一场尴尬。

一把椅子,两种态度。朋友看到的全是虚荣和嫉妒,而他则用宽容融化了他的嫉妒。不是因为他是柏拉图,才会有如此崇高的境界和人格。其实,柏拉图展示的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道理:面对眼前的景象,每个人都有选择态度的权利,有人选择嫉妒、猜疑的黑暗,而柏拉图恰好选择了宽容、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