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安《药砚》入选成都川化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练建安 上传

单篇 作者授权首发

48次点击|3次点赞

赞一下

练建安《药砚》入选成都川化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全)

360截图20240708175158042.jpg360截图20240708175109204.jpg

360截图20240708175529146.jpg360截图20240708175639922.jpg

2020届成都市川化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祖巷(节选)

王剑冰

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巩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冽,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

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巩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机烟。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巩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巩巷人?

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原来,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聊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

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这小女孩叫安安,她说爷爷家在居居。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老人说在南雄。我恰巧要去南雄。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来的人可多了,还有旅行社的。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巩巷!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

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阳光射进来,里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凳、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她说祠堂是刘氏宗亲举办大事的地方。我问刘姓在珠巩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几户。县史办的李君祥说,珠巩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水叫沙湖,连着沙河,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区内一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坊,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那是岭南特有的乡间景象。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姓什么。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着,无人摘取。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秋葵顺着高高的枝,独自爬过了墙头……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巷的历史悠久,文中用八百多年前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悠长的古巷和明清时期的老宅子现在还挺立着来体现。

B. 祖巷的老房子虽然很拥挤,但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既具有生活功能,也有团结功能。

C. “珠巩巷的人渐渐迁出去……”,作者借县史办李君祥的陈述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

D. 文中我说是来看看”“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不是姓刘而是姓黎?等信息都表明了的游客身份。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以牌匾名珠巩古巷,吾家故乡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既照应了标题,又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B. 文章描绘了祖巷中谢氏祠堂、刘氏祠堂和黎氏祠堂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

C. 文章结尾对祖巷的庭院、植物景象进行了描绘,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祖巷的温馨和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D. 文章总体上以游览祖巷的踪迹为线索来贯穿内容,移步换形,让读者跟随的脚步看到了祖巷的面貌。

3. 文中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体现了祖巷人怎样的形象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素芭

[印度]泰戈尔

费尽了周折,破费了钱财,两位姐姐好歹出阁嫁了人。如今,小女儿素芭犹如一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

谁也不晓得,素芭虽然不会说话,但能感受一切。人们在素芭面前,毫无顾忌地对素芭的前途,发表了各色各样令人担忧的议论。然而,聪颖的素芭从小心里就明白,造物主的诅咒,使她降生在自己父母的家里。这样,她始终设法躲避众人逼视的目光;内心始终祈祷着,众人若把她遗忘掉,那就该万事大吉了。眼前,她心灵的痛苦,深深地扎在父母的心坎上。

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

素芭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她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对自我的感受日益觉醒。仿佛在月圆之夜,一种崭新的大海般的无法描述的意识力量,充盈着她的心灵。现在,她仿佛瞥见了自己,正思考着自己,询问着自己,但没有任何答案。

现在,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父亲巴尼康托的家境不算差,有鱼有米,不愁吃喝,因此他们的仇敌也不少。

夫妻俩反复商议着这件心事,最终父亲巴尼康托离开村子,去了异乡多日。

一天,他终于回来了,对妻子说:走吧,我们一块去加尔各答。

家里开始着手赴加尔各答的准备事宜。素芭的整个心宛如被浓雾笼罩的清晨,浸没于泪水里。这些日子,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牲畜,怀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心理,紧紧尾随着父母;她睁大了自己的黑眼睛,目不转睛地死盯着他们,好像企图探听到一些消息似的,但父母没有作任何开导,没有作任何安慰。总之,什么也没有对她说。

一天晌午,巴尼康托刚从床上起身,坐着吸起旱烟。素芭坐在他脚旁,盯着父亲的脸,哭泣着。最后,爸爸安慰了她几句,他干瘪的脸上,不禁滚落下两颗泪珠。

明日将动身去加尔各答。素芭到牛栏,向自己无言的同伴告别,亲手喂它们饲料,用手臂搂着它们的脖颈,两眼泪汪汪地向它们道别,泪水不止地从她眼里,蔌簌落下。

那天又是月圆之夜,素芭从自己屋子步出,走到从小就熟悉的河岸那未经修葺的埠头处,扑倒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她仿佛用自己双臂紧紧抱住整个人类的无言的大地母亲。她想说:你别把我撵到陌生的地方去,你也像我一样用自己双臂紧紧地把我抱住,别赶走我!”

一天,在加尔各答的一间租房里,母亲正精心地为素芭梳妆打扮,把她的头发扎起来,编成发辫,扎上彩带,戴上首饰。尽管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她的自然美丧失殆尽。眼泪大把大把地从素芭眼睛里淌下来。眼睛别哭肿,母亲起初劝导她,末了责骂她。

那日,新郎倌同几位朋友一起来相亲,父母惶恐地忙碌了一番,仿佛天神自个儿降临人间,挑选自己中意的祭祀牲品。母亲在内屋狠命责骂她,她的泪水格外流得凶。就这副模样被带到考官的面前。

考官们仔细地查看后说:好,蛮不错。

看到姑娘哭得像泪人凡似的,新郎倌就觉得,她有颗善良的心,她因要离开父母而感到内心难过哭泣不停。他心里琢磨,今天那颗心想到将与父母离别而痛苦不堪,那么明儿对我也会如此的。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这样,对她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

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素芭的新郎倌在西部工作,婚后他很快携带妻子到自己谋事的地方去了。

不出一周,婆家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新娘是个哑巴。但谁也不理会,素芭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她自已也没有欺骗任何人,她的眼睛巳经明明白白说清了一切,但那时谁也没有领会过来。现在,她观察了四周,她没有获得诉说自已心灵的语言。在这里,她没有发现那些从她降生人间以来就领会哑女语言的熟悉脸孔。现在,在这位姑娘永恒沉默的心灵里,响起一种无限的无法言说的哭泣声,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已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费尽”“破费”“好歹来写素芭两个姐姐出嫁,又用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来写哑女素芭给父母带来的沉重负担,说明父母对女儿们极其厌恶。

B. 小说多用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正面描写来塑造素芭这个哑女形象,又通过父母和其他人对素芭的态度来侧面烘托。

C. 文中说素芭像一头无言的牲畜,说明她的地位低下,生活悲苦;索芭在去加尔各答前与牛告别时亲昵的动作说明她的内心敏感,情感丰富。

D. 素芭远嫁,父母回去时却踌躇满志,说明他们并不是真正为了女儿的幸福,而是为了保住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使他们不再面对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

6. 小说中多次写到素芭的眼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7. 小说以素芭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8.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 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9. 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人。自为诸生,读书砥行,从高攀龙受业。家酷贫,意豁如也。举于乡,家人易新衣冠,怒而毁之。第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行人。数奉使,秋毫无所扰。

迁礼科左给事中。是时恤典滥,每大臣卒,其子弟夤缘要禄以请,无不如志。大中素疾之,一切裁以典制。迁吏科都给事中。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事多咨访。朝士不能得南星意,率怨大中。给事中章允儒嗾其同官傅魁假汪文言发难。

会给事中阮大铖与左光斗、大中有隙。遂与允儒定计,嘱傅魁劾文言,并劾大中貌陋心险,色仁行违,与光斗等交通文言,肆为奸利。疏入,忠贤大喜,立下文言诏狱。大中时方迁吏科,上疏力辩,诏许履任。狱方急,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曰:文言无足惜,不可使搢绅祸由此起。侨颔之,狱辞无所连。牵及者获免。大中乃遵旨履任。明日,鸿胪报名面恩,忠贤忽矫旨责大中互讦未竣,不得赴新任。故事,鸿胪报名状无批谕旨者,举朝骇愕。魁亦言中旨不宜旁出,大中乃复视事。

未几,杨涟疏劾忠贤,大中亦率同官上言。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尚未有以罪也。大学士魏广微结纳忠贤,表里为奸,大中每欲纠之。广微愠,益与忠贤合。忠贤势益张,以廷臣交攻,阳示敛戢,且曲从诸所奏请,而阴伺其隙。迄吏部推谢应祥巡抚山西,广微遂嗾所亲陈九畴劾大中出谢应祥门,推举不公。尽逐诸正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等,天下大权一归于忠贤。

明年,逆党梁梦环复劾文言。大中坐三千,矫旨俱逮下诏狱。乡人闻大中逮去,号泣送者数千人。比入镇抚司,酷刑拷讯,血肉狼籍。其年七月,狱卒受指,与涟、光斗同夕毙之。庄烈帝嗣位,赠太常卿,谥忠节。

(选自《明史魏大中传》,有删改)

注:(yín)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苞苴(jū):馈赠的礼。忠贤:魏忠贤。

1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B.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C.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D.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的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典例。

B. 诏狱:本文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C. 矫旨:指假托帝王诏命,与矫诏意思接近,矫诏指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

D. 鸿胪:古代官署名。前朝也有类似的官职,周代叫大行人,秦代和汉初叫典客,汉武帝太初年间改其名为鸿胪。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大中勤奋好学,磨炼品行。他曾经师从高攀龙,虽然家境贫寒,心胸却十分开阔。考中举人后仍然为人低调,反对铺张浪费。

B. 魏大中为官贤能,备受倚重。吏部尚书赵南星极为欣赏魏大中的贤能,遇事经常向他咨询,以至于朝中谁不能得到赵南星的认可,全都怨恨魏大中。

C. 当时朝堂混乱,尔虞我诈。给事中阮大铖跟左光斗、魏大中有私仇,于是和章允儒勾结,阴谋弹劾汪文言,并且弹劾魏大中相貌丑陋,为人阴险,此举正中魏忠贤的下怀。

D. 当时奸臣当道,危机四伏。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大中也率领同事上疏,魏忠贤气急败坏,假传圣旨痛切谴责魏大中并且给他定罪。

14. 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恤典滥,每大臣卒,其子弟夤缘要禄以请,无不如志。

2)忠贤势益张,以廷臣交攻,阳示敛戢,且曲从诸所奏请,而阴伺其隙。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晚泊

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江州时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停舟,放眼江岸,苦竹缭绕,芦苇丛生,诗人思绪万千。

B.弃舟登岸,青苔满地;回首江面,浪高掀天,扣题之风雨

C.诗人年过半百,飘零蛮荒,万事回首总成空,谪居愁思顿生。

D.本诗语言浅近,蓄势自然,尾联铿然如裂帛,情景融合有致。

16.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非凡气魄。

2)《荆轲刺秦王》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即便境遇悲惨也决不媚俗取巧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阅读下而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日。

201912月初,山西省太原市首批38名快递小哥获颁初级职称证书,江苏、山东等地最近也为部分快递小哥评定了初级、中级职称。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快递员总数达300万人。随着快递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送快递早已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发展为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未来,随着智慧物流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快递行业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快递业评职称不仅激励了从业人员努力工作,也弥补了物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空白,显示了社会对整个行业价值的认可。

  (1)请给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上述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不超过10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鲁迅确实是语文教材入选率最高的作者,但如果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难度,_____①_____,未免有些无理取闹。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确实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背影》,普遍存在一些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太大阻碍。何况早期白话文和文言文一样,都是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的状态,学生从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了解一些并非坏事。当然,想要读懂鲁迅,得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识,要提前对其创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体的把握。讲《荷塘月色》绕不开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记念刘和珍君》也要知道为什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今天我们与其争论要不要在语文教材中保留鲁迅的作品,    ②   ,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不通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专业上,他可以说是我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学业上的意见,还带我接触了新领域。

B. 下城区作为杭州首个城市大脑区块链试点区域,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应用了区块链技术。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D. 老张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哪家超市有免费试吃,哪个商场可以很容易把厕纸带走。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否改成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是不会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会去分析《变形计》的。请说明原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C.“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分析错误,珠玑巷的户数和人数变化的信息是客观陈述,并没有表现作者的观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分析错误,并无对比之意,并不是为了突出祖巷的发展变化,而是传承。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文章在叙述祖巷人做洛神花茶、学做并销售珠巩巷腊巷品牌的腊鸭时,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波澜性,使叙述产生了变化。老人带孙女回老家,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就是这个珠巩巷,老人对孙女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通过老人带孩子回祖巷和教孩子学土谣,进一步表达了祖巷人热爱故乡、传承家乡文化的主题。引起下文寻找刘氏祠堂,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插叙内容与下文我碰到小女孩的情节相照应。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

通过老人的话我们可以知道,不仅我回故乡,还有好多在外面的人都回故乡,还有旅行社的,由此可知,祖巷人无论走向多远,都会回到故乡寻根认祖,体现出祖巷人慎终追远,热爱故乡。

我的故乡有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由此可知,祖巷人做洛神花茶、学做并销售珠巩巷腊巷品牌的腊鸭以及对祖巷的照料、维护与守候,体现出祖巷人爱护并传承故乡的历史文化。

由原文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可知,房屋有团结功能,而且当我参观祠堂时,不管是女子还是老奶奶,都很热情。由此可知,从祖巷拥挤的房屋中有各种姓氏的祠堂,大家济济一堂,并热情接待外来者,体现出祖巷人团结、热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明父母对女儿们极其厌恶错误,由原文最后,爸爸安慰了她几句,他干瘪的脸上,不禁滚落下两颗泪珠可知,父亲还是喜欢她的,并不厌恶她,只是迫于村人的流言蜚语。A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由原文素芭到牛栏,向自己无言的同伴告别,亲手喂它们饲料,用手臂搂着它们的脖颈,两眼泪汪汪地向它们道别,泪水不止地从她眼里,蔌簌落下可知,她流泪是因为不想到陌生的地方去,舍不得她的亲人,舍不得她从小就生活的地方,但是她又没有办法,突出了素芭的敏感善良、弱小、无助和恐惧。由原文看到姑娘哭得像泪人凡似的,新郎倌就觉得,她有颗善良的心,她因要离开父母而感到内心难过哭泣不停。他心里琢磨,今天那颗心想到将与父母离别而痛苦不堪,那么明儿对我也会如此的。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这样,对她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可知,眼泪让考官和新郎误解了素芭;由句子不出一周,婆家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新娘是个哑巴可知,后来婆家人恍然大悟,新郎再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原文现在,在这位姑娘永恒沉默的心灵里,响起一种无限的无法言说的哭泣声,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已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可知,没有谁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说明素芭婚后的生活并不快乐,而且新郎又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暗示素芭悲剧的命运和落后的社会婚姻制度。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句子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与上文不出一周,婆家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新娘是个哑巴的内容相照应,因为当时相亲时新郎没有仔细观察,所以没有发现素芭是哑女,这次一定要仔细观察。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素芭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她的眼睛会说话,会表达情感。可是如此善良美好的女孩,仍然不能摆脱被抛弃的悲剧命运,悲剧色彩更浓重。句子她的丈夫用自已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中的这次是又一次,含蓄地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另娶新娘,写得轻松却又沉重无比,引人深思,让人同情。

【点睛】小说几种常见结尾的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2、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华昌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从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可知,华昌斯文谦和,穷困潦倒;根据文本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可知,华昌隐忍退让;根据文本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可知,华昌身怀绝技;根据文本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可知,华昌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理解与分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出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结合华昌的语言等内容分析,如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等,小说结尾揭示作品的主题,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他被提升为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当官不带家属,只带二个奴仆烧火做饭。自己上朝就锁上门,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有一个地方官吏拿着财物来贿赂他,被他检举揭发了。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进魏大中的门。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的意思是魏大中当官不带家属,独立成句,二苍头二苍头给爨而已的主语,所以排除AD两项;举发之一句的谓语,所以要从前边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项,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本文是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D项,魏忠贤气急败坏,假传圣旨痛切谴责魏大中并且给他定罪分析错误,原文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尚未有以罪也。意思是:魏忠贤得到奏疏很愤怒,假传圣旨痛切谴责他,还没有给他定罪。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是时,这时;夤(yín)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要禄以请宾语前置,译为请求封官拜爵

第二句重点字词:益,更;以,由于,因为;阳,表面;阴,暗地;隙,时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魏大中,字孔时,浙江嘉善人。自从成为生员,读书磨炼品行,后来跟着高攀龙学习。家境赤贫,心胸却十分开阔。乡试中举,家里人更换新衣服、新帽子,他气愤地把它们毁坏了。考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官行人。多次奉命出使,丝毫也没有扰乱地方。

魏大中又被提升为礼科左给事中。这时国家抚恤的标准滥行,每有大臣死,他的年轻后辈巴结权贵请求封官拜爵,没有得不到满足的。魏大中一向厌恶这种事,一切都按照典章制度办理。他被提升为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当官不带家属,只带二个奴仆烧火做饭。自己上朝就锁上门,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有一个地方官吏拿着财物来贿赂他,被他检举揭发了。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进魏大中的门。吏部尚书赵南星得知他的贤能,遇事多去向他咨询。朝廷中人不能得到赵南星的喜欢,全都怨恨魏大中。给事中章允儒唆使同事傅魁利用汪文言发难。

正好给事中阮大铖跟左光斗、魏大中有仇。阮大铖于是跟章允儒商量计策,嘱咐傅魁弹劾汪文言,并且弹劾魏大中相貌丑陋,为人阴险,表面一套,实际又一套。跟左光斗等人勾结汪文言,谋取私利。奏疏递上去,魏忠贤非常高兴,立即将汪文言下到诏狱中。魏大中此时正好升任吏科,上疏极力辩解,皇帝下诏同意他上任。形势很危急,御史黄尊素对镇抚刘侨说:汪文言不值得可惜,不能由这件事祸及到士大夫阶层。刘侨点头同意,口供没有牵连到其他人。受此案牵连的人无罪。魏大中于是遵旨上任。第二天,鸿胪寺报名答谢皇帝恩赐,魏忠贤忽然假传圣旨指责魏大中互相攻击没有结束,不能够担任新职。按惯例,鸿胪寺报名的情形无需皇帝亲自批复,整个朝廷都很惊讶。傅魁也说皇帝的圣意不能更改,魏大中这才又重新上任。

不久,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大中也率领同事上疏。魏忠贤得到奏疏很愤怒,假传圣旨痛切谴责他,还没有给他定罪。大学士魏广微巴结魏忠贤,内外勾结,狼狈为奸,魏大中常想检举揭发他。魏广微心里很不高兴,与魏忠贤勾结得更紧了。魏忠贤势力更加嚣张,由于廷臣交相攻击他,他表面装得很收敛,并且按照各人上疏的要求曲意去做,而在暗地里等待时机,等到吏部推举谢应祥巡抚山西,魏广微于是唆使跟他亲近的陈九畴弹劾魏大中是谢应祥的门生,推举不公正。全部驱逐各正直的人,如吏部尚书赵南星等,国家大权全部归于魏忠贤一人之手。

第二年,魏忠贤的党徒梁梦环再次弹劾汪文言。魏大中定罪受贿三千两,假传圣旨全部逮捕下狱。同乡的人听说魏大中被逮捕离开,号哭送他的人有好几千。等到关进镇抚衙门,严刑拷问,血肉模糊。这年七月,狱卒受人指使,将他跟杨涟、左光斗同一晚上杀死,庄烈帝即位,魏大中被赠封太常卿,谥号忠节。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百年行欲半年将半百之意。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前两联,日暮停舟,放眼江岸,苦竹缭绕,芦苇丛生,诗人思绪万千。弃舟登岸,青苔满地;回首江面,浪高掀天,扣题之风雨。诗人年将半百,飘零蛮荒,万事回首总成空,谪居愁思顿生。感觉自己像天地中的一缕鸿毛,随处飘荡,何时才能安定下来啊!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悲,贬谪之痛,对掌握自己命运的渴望。赏析尾联的作用时,先要回答出尾联的意思,再结合全诗,抓住主要意象一缕鸿毛来分析回答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即可。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考生可以结合诗歌的题材以及诗歌的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现情感的方式。

17题详解】到中流击水    (2).浪遏飞舟    (3).风萧萧兮易水寒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宁溘死以流亡兮    (6).余不忍为此态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8题详解】

(2)参考答案1:多省为快递小哥评职称彰显了社会对快递行业的尊重和认同。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快递小哥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给快递小哥评职称,就是社会对快递行业的认可、尊重和肯定,

参考答案2:为快递小哥评职称有利于快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每个行业都需要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做保障才能在市场中扎牢基础,站稳脚跟,为快递小哥评职称让快递从业人员有了更强的工作获得感,是快递行业激励人才、汇聚人才的有力举措。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为新闻拟写标题能力。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此类题目重点在于对于问题的压缩、概括。文段主要讲述山西省太原市首批38名快递小哥获颁初级职称证书,江苏、山东等地最近也为部分快递小哥评定了初级、中级职称。据此进行压缩,概括即可。拟写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本题要求不超过15字。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点评能力。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述。解答此类题,主要分下面几个不走:(1)读透材料。即围绕语段或材料,弄清陈述对象,抓住内容的核心要点。(2)提炼筛选。这其实是为寻找一个靶子(或者说切入点)。(3)整合表达。这一步主要是依据题目要求,将筛选出来的信息和自己的认识,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应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本题,注意根据关键信息多省给快递小哥评职称,再结合材料最后快递行业评职称不仅激励了从业人员努力工作,也弥补了物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空白,显示了社会对整个行业价值的认可,从肯定方面来选取一个点进行点评即可。点评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超过100个字

【点睛】新闻点评要注意以下三点:(1)观点鲜明。无论是非对错,还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2)有的放矢。新闻点评的目的是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针对性越强就越有价值;切忌脱离材料与现实,回避矛盾。(3)客观辩证。应讲究真实性和科学性,说理要客观、全面、辩证,不说假、大、空话,评说要通情达理,令人信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正确运用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认真积累和记住常见标点符号用法。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不通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文中的不通顺指的是以鲁迅、胡适、朱自清为代表的早期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他们作品中有些语句今天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这里的引号起的是强调的作用。

A项,老师一词的引号,在句中也是起强调作用。

B项,城市大脑区块链中的引号是特定称谓的作用。

C项,一洗万古凡马空中的引号表示引用。

D项,聪明人是褒义贬用,其引号的作用表示反讽。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做这种题要瞻前顾后,把握住话题中心,学会梳理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前后的呼应中补写的信息点。第一处横线前面的句子是如果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难度,这是由如果引起的假设句,后面应该填结论,诸如那么……”之类的,从原文横线处后面是未免有些无理取闹显然是对某种做法是否定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做法呢?从上下文看,因为鲁迅作品在教学中有难度,就把鲁迅作品从教材里撤除显然是胡闹,所以该横线处可以填那么把鲁迅作品从教材撤除应该退出教材等之类的语句。第二处横线前面的内容是今天我们与其争论要不要在语文教材中保留鲁迅的作品,有一个关联词与其作为提示,显然横线处应填不如……”不如什么呢?从后文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可推知,对于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多思考的,故该处可填不如多思考一下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和词语选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否改成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是不会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会去分析《变形计》的。首先通过阅读反复比较原文和改动之后的区别,原文用的是反问句式,而且语气层层递进。从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缺少相关文本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正确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能准确分析《变形计》的。换句话说要理解那些作品,必须要有教师的讲解和揣摩其中的隐喻这个前提条件。总之,原句用反问句,语气强烈,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用词严谨,富有逻辑性。

22题详解】参考范文:

公平要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

主考官为了力求公平,让猴子、大象、鱼等不同的动物接受统一考试:爬上身后的大树。这样的考核看似公平合理,实际上忽了个体差异。动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考官的行为是用所谓的统一标准扼杀了更多的可能,做了最不公平之事。

要想以统一的考试实现公平,我认为前提应该是参加考试的个体先天条件相同。但画面中的各种动物显然是不同的,他们中有的擅长爬树,有的擅长游泳,那么擅长爬树的猴子无疑会是这场考试中的优胜者。但是我们能说擅长游泳的鱼就一无是处吗?能说猴子在游泳方面是最好的吗?显然不能。那么对于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个体,更不能因为他的缺点就全盘否定他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发展自身的机会,一味地要求统一无疑会剥夺许多个体发展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整体的统一而忽略了整体之下多样的个体。这也造成了一种怪现象,考试成绩成了人们的判断准绳,并且一丝不苟地被执行着,所有人也都为了达到同一个标准而努力。不拘一格的人才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是那些个性被压抑、发展受到限制的人才。更可怕的是许多人身在其中不自知,逐渐磨灭了个性,失去了独特的才能。

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对于个人来说,充分发扬我们的个性往往能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就好像钢琴家郎朗一样,在发现自己在钢琴方面的过人天赋后便着力发扬自己的长处,最终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还有诗词大会上连续四次守擂成功的十四岁女孩,她也是在认识到自己在诗词方面的天赋后就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惊艳了众人。若以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来衡量他们,可能他们并非出色的人,但就个人发展来看,他们都将自身个性发扬到了极致,成就了个人的不平凡,而正是这些个人的不平凡构成了整体的不平凡。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应为个性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不以统一标准限制个性的发展,不以公平为口号压抑个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人生的考试中获得优胜。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要求考生认真观察漫画,理解画面内容,正确解读漫画寓意。我们要读懂一幅漫画,首先要读漫画的文字(标题及漫画内的文字)。本漫画里的考官为了保证公平,要求每个动物都必须接受统一考试:请爬上那棵树。这句话是读懂漫画的关键因素。联系画面其他要素,便可理解画面寓意。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漫画式的考查形式又增加了一层思维上的难度。

参考立意:

1、忽略差异的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2、公平要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

3、让每个个体都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公平的。

素材积累:

1、再看中国的高考,自高考制度自恢复以来,许多人认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与此同时,高考工厂应运而生!

这里提到的高考工厂,首先想到就是一所建在安徽六安小乡镇上的中学,每年上万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连续4年达到80%以上,就其高升学率来说,确实是一个神话,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地狱""集中营""高考工厂"。甚至在网络流传,毛中的学生被称为"高考工厂"生产出来的"考试机器"。因为在他们的校园内外、甚至全镇上下没有一家网吧,心中只有读书和考试!胜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然而,这样好吗?

2、明知高考有弊端,还要违心追捧,为什么?有人会说:高考是寒门子弟突破阶层固化的唯一途径。然而这句话忽略了时间,对于父母那一辈人来说,高考确实曾经是普通人翻身的利器。那年代的高考,踏进大学的门槛等于抓牢了一生的安稳,从事业保障到身价增长。而现在,本科学历沦落为企业招聘的基本门槛,大批非985211的学子毕业即待业。除了愈发削尖脑袋去争夺国内仅有的几所顶尖名校教育资源,900多万普通学子挤上独木桥却通向的平庸人生,意义何在?

3、让我们把视野转移到奥运会上。奥运会分很多种项目,擅长不同项目的人都可以在自己所选的项目中散发出自己的光彩,这就尊重了个体差异;奥运会所有项目都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因为男女生在身体机能上有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尊重了个体差异的表现;其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奥运会——“残奥会,所有选手都是身体有残疾的人,为他们特地准备的比赛项目不仅体现了对他们的关怀,表征了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更尊重了残疾人与普通人的差异。

人们常说世界存在一条线:划分了你我,疏远了彼此。但是换个角度想,这条线形成了,如此才有了多彩的世界。

层次分析:

本文立意准确,中心突出。开头由漫画内容引出观点,接着联系现实说明忽略个体差异之下的统一标准的危害,最后强调个性的重要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